① 金光集团是世界500强么
截止2019年9月,金光集团不是世界500强。
截止2019年9月,金光集团有数百家法人公司,拥有员工15万名,资产约200多亿美元,曾被世界着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印尼第一大财团。
金光集团投资范围远及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集团已发展形成六大核心产业:制浆造纸业、金融业、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煤矿、移动通讯。1992年起,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
金光集团在中国拥有17家全资或控股的浆纸企业及20余家林场,总资产约560亿元人民币,年加工生产能力约500万吨,2017年在华销售额近500亿元,拥有全职员工约2万名。
在华产业
1、金融业
金融业的投资涉及商业银行、保险、证券、投资、信用卡及租赁等领域。印尼国际银行是金光集团在金融业投资活动的旗舰。BII于1993年在中国宁波投资成立了宁波国际银行,并于1998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宁波国际银行上海分行。
2、农业及食品加工业
农业及食品加工业的投资主要是通过其在新加坡上市的亚洲食品及不动产有限公司进行的。AFP为印尼棕榈油生产商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私营棕榈种植园。AFP在中国投资了华丰方便面和大满贯食用油。
3、房地产
房地产方面的投资是通过不动产部及其下属子公司进行的。金光集团的房地产分布在印尼、新加坡、美国和中国。其中国项目包括上海50层高的外滩中心、中山广场,以及宁波金光中心等。
② 印尼金光集团中国老总是谁
在中国除上海的APP中国营销总部外,另有北京、上海、武汉、云南、广州、浙江、江苏、山
东、四川、福建、辽宁等11个代表处,下设31个联络处。
你可以打114查询他的电话,然后直接打过去问:你们老总是谁?
③ 黄志源的人物简介
黄志源,着名爱国华侨、印尼金光集团创建人黄奕聪的的长子,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1960年被父亲送往中国求学,196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就读。毕业后,返回印尼,加入其父黄奕聪先生创立的印尼金光集团。秉承父亲 “勤俭诚信”的精神,他开拓进取,以浆纸业为主打,使金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间小工厂巨变为总资产100多亿美元的APP纸业集团,并跻身于世界纸业十强之一。1992年开始进军中国,推行循环经济的造纸模式,致力于探索造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创新实践林浆纸一体化,在大陆拥有约40亿美元的资产,投产了13家工厂与5家林场,成为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之一。1989年,为表彰黄志源先生的杰出才能和业绩,印尼政府管理协会授予他杰出管理奖。在中国,黄志源先生亦获得宁波、镇江荣誉市民等称号,以及镇江市人民奖章的荣誉。此外,作为具有国际声誉的企业家,黄志源先生曾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先生及夫人的亲切接见。作为华人,黄志源先生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并不断扩大在华投资,仅其亲自主抓的APP,便在中国拥有约40亿美元的资产,投产了13家工厂与5家林场,此外,黄志源先生还热心于中国的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赠了不少资金和物品。
黄志源,1944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现任金光集团董事长、总裁。1963至196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 金光集团是世界着名的跨国企业集团,尤其是旗下的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简称APP)是亚洲最大的造纸公司,更是唯一一家跻身全球造纸业十强的华人企业,在世界造纸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自2004年起,金光集团连续多年荣登《福布斯》慈善榜前列。2008年,金光集团荣获民政部“最具爱心外资企业”称号并获得“中华慈善奖”。
④ 金光APP在中国多少年了有了解金光APP发展情况的简要介绍一下吗
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由印尼华人黄奕聪先生于1962年创立,现有数百家法人公司,拥有员工15万名,资产约200多亿美元,曾被世界着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印尼大财团。
金光集团投资范围远及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目前,集团已发展形成四大核心产业:制浆造纸业、金融业、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1992年起,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
制浆造纸业由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sia Pulp & Paper Co., Ltd., 简称APP)主导。作为金光集团的主导企业,APP现拥有20多家制浆、造纸公司及100多万公顷的速生林,分布于印尼、中国等地,总资产达100多亿美元,为世界纸业十强之一,亦为亚洲地区(除日本以外)规模大的浆纸业集团公司。目前,APP在华总资产约55亿美元,在中国的江苏、浙江、广东、海南等地共投资建立了17家全资或控股的浆纸企业及20余家林场,年加工生产能力约500余万吨,2009年在华销售额接近400亿元,拥有全职员工约2万名。
⑤ 金光集团的介绍
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由印尼知名华人黄奕聪先生于1962年创立,现有数百家法人公司,拥有员工15万名,资产约200多亿美元,曾被世界着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印尼第一大财团。金光集团投资范围远及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集团已发展形成六大核心产业:制浆造纸业、金融业、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煤矿、移动通讯。1992年起,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
⑥ 黄奕聪的介绍
黄奕聪(Oei Ek Tjhong,1923- ),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查雅(Eka Tjipta Widjaja),印度尼西亚华人企业家,印尼华人企业集团“金光集团”的创办人和前董事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奕聪的“金光集团”一直被印尼或东南亚有关经济刊物列为印尼全国最大的200家企业集团之一,是仅居于林绍良“三林集团”和谢建隆“阿斯特拉集团”之后的第三大企业集团。1993年,谢建隆将他的“阿斯特拉集团”股票出售并退出该企业后,黄奕聪及其企业集团已跃居第二位。1995年,黄奕聪荣获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颁发的社会奉献忠诚勋章。1996年,荣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颁发的1996年新兴市场最佳总经理奖。1黄奕聪退居二线后,现由其长子黄志源任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亚洲全球》杂志公布的2011年印尼十大富豪排名榜,黄奕聪以120亿美元家产晋升为印尼首富2。《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印尼富豪榜,黄奕聪及其家族以70亿美元资产排第二位3。
⑦ 86年虎赚亿元,1986属虎人终身的三大坎
文 | 华商韬略 巴图海
中国自以来,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从90年始,中国经济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一位印尼人抓住了这波时代机遇,从中国赚走了几十亿,此人是印尼巨贾之子、印尼金光集团总裁黄奕聪的第二个儿子黄鸿年。
黄鸿年在中国的成功,早在他十几岁时就已埋下种子。
在家里排行的黄鸿年,从小就任性,10来岁就“行侠仗义”,惹事生非。被他搞得不胜其烦,一句“我管不住你,让‘伟人’来管你”,就把12岁的他送到中国。
黄鸿年就读于云集的一中学,在中国一待就是10年。
这10年中国经历是他宝贵的财富,黄鸿年在中国熟读、伟人语录,接受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既有的人脉关系和对的高屋建瓴,同时也对中国的习俗和心理了如指掌。
说自己是“伟人”学生的黄鸿年对像那样办工厂、做实业兴趣不大,他更喜欢大开大合,也就是:通过资本运作,通过收购兼并扩张自己的事业。
1980年,黄鸿年离开家族企业单飞。
黄鸿年对中国资产的眼光颇为辣。早在1985年,黄鸿年就打过收购中国企业的主意——试图收购青岛啤酒。但当时的环境相当不成熟,计划失败了。
黄鸿年真正开始在中国捞金的起点,始于“中策”。
1991年,在,黄鸿年收购了一家处于亏损状态的“”公司,并改名为“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并且拉来李嘉诚的和黄集团、美国的摩根士丹利、日本伊藤忠商社加入其中。
当时,越来越缺乏竞争力的国有企业日益成为地方的负担,很多地方都希望尽早甩掉这个包袱,这包袱却成了黄鸿年纵横捭阖的战场。
只几年间,中策集团在黄鸿年的带领下,花费4.52亿美元收购196家企业,后继陆续收购了100多家国有企业,总投资额超过百亿,这对于90年代的中国无疑是史无前例的大手笔。
在家乡泉州。黄鸿年一个晚上收购泉州41个企业不久,黄鸿年就在大连创造了一个新记录:他完成了一个一次性收购大连101家轻工行业国有企业的“一揽子收购计划”。
黄鸿年将中策收购的国企,一并打包包装到海外等地上市筹集资金,把资金投入到中国的轮胎制造、医药、机械、电子、食品、通信等行业,被称为“中策现象”。
用黄鸿年自己的话说就是:用的钱来建设。
为什么这些被视为累赘的公司,到黄鸿年手里就变了个样?其实很简单,黄鸿年只是按市场规律办事——用现代企业制度和一套激励约束管理,就将很多企业立地盘活,有些企业真的连班子都没换,同一拨人机制换了,企业和人都富了。
黄鸿年的这一,对于当时急需通过引进外资来改造自身的国营企业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上得山多终遇虎!黄鸿年的资本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2008年的金融海啸,华为的“万辞职”案例可谓经典,但黄鸿年却在此栽了跟头,在通过花旗银行进行的外汇和债券交易中,亏掉超过46亿,使他“一朝回到前”。但这好像并未带给他很大的打击,甚至在第二天就办起了聚会。
黄鸿年说:“人在,身不由己。遇到大风大浪,多多少少会断手断脚,只要不会断头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END——
欢迎 【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
所有,私自!
部分图片 于 络
如涉及 ,请
以上就是与86年虎赚亿元相关内容,是关于公司收购的分享。看完1986属虎人终身的三大坎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⑧ 金光集团APP是上市公司吗
金光集团APP不是上市公司,但旗下拥有多家上市企业。
(8)印尼金光集团董事长哪里人扩展阅读:
(一)金光集团(APP)在中国设立的企业主要是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其投资股东是香港富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印尼籍华人黄奕聪先生在1962年创立了印尼金光集团,30年后,自1992年起,印尼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本身不是上市企业,但旗下拥有多家上市企业。其中,2020年通过在二级市场四次举牌成功收购山东博汇纸业,成功利用资本手段控制了中国纸业市场。
(二)金光集团APP是金光集团的核心产业。创立于1972年,旗下的产品横跨生活用纸、工业用纸和文化用纸以及纸制品,年生产加工总产能达到2300多万吨,覆盖全球六大洲,超过150个国家。有人会不理解APP的含义,以为是移动端的软件名称,其实不是啦,它的全称是“Asia Pulp & Paper Co., Ltd.”,所以简称为APP了。
(三)金光集团APP(中国)旗下拥有着林务事业部、纸浆事业部、工业用纸事业部、文化用纸事业部、生活用纸事业部等。截至 2017 年底,APP(中国)拥有 30 多家全资和控股浆纸企业,以及 18 家林业公司,总资产约 1582.19 亿元人民币,年加工生产能力约 1,100 万吨,2017 年在华销售额约 552.86 亿元人民币,拥有全职员工逾 3 万名。APP(中国)致力于从多方面大力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金光集团APP(中国)有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从新进员工的迎新训练,上岗前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作业操作流程指导,到入职后的专家训练(ISO体系、特种作业、QA课程、MBOS训练、6Sigma训练)等等。金光集团APP(中国)提倡员工终身学习,在营造学习环境方面给予员工很大支持。如筹建图书馆,鼓励员工在职进修,每年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参加相关领域或专业的研讨会,以增进员工与外界的交流,全力塑造学习型组织并培养学习型人才等。
⑨ 印尼金光集团
摘要 您好,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由印尼知名华人黄奕聪先生于1962年创立,现有数百家法人公司,拥有员工15万名,资产约200多亿美元,曾被世界着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印尼第一大财团。金光集团投资范围远及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集团已发展形成六大核心产业:制浆造纸业、金融业、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煤矿、移动通讯。1992年起,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
⑩ 金光集团的创始人是谁
金光集团APP在中国印尼着名财团——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由亚洲知名华人企业家黄亦聪先生所创立,其业务主要集中于四大核心产业:浆纸业、农业及食品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中浆纸业集团——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Asia Pulp & Paper Co,Ltd.,简称APP)于1994年10月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APP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纸业十强之一,总资产约200亿美元,年生产及加工总产能约1400多万吨,拥有100多万公顷速生林。自1992年起,APP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投资重点,先后斥巨资建立了以金东、宁波中华、宁波亚洲、金华盛、金红叶、海南金海等为代表的、具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型浆纸业企业,以及大规模的现代化速生林区。其中,金东纸业是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铜版纸生产企业;宁波中华和宁波亚洲是中国最大的工业用纸企业之一;金华盛是中国最大的无碳复写纸企业;金红叶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生活用纸企业;海南金海是中国最大的制浆企业;亚龙是中国最大的纸制品加工企业。 目前,APP在中国拥有20多家全资和控股浆纸企业,并拥有30余家林场,总资产770亿人民币,年加工生产能力约700万吨,2008年在华销售额超过358亿元,拥有全职员工3.2万余名。本着永续经营的理念,金光集团APP一向重视企业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关系。为在21世纪成为世界一流的林、浆、纸一条龙企业,公司致力于实施人工林培育项目,目前在华已造林30万公顷,逐步形了成林浆纸一体化的循环经济模式。目前,APP在华兴建的浆纸企业全部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其中宁波中华纸业成为中国第一家通过ISO14001国际环保认证的造纸企业;并且,在森林认证方面,APP在华已有12家企业通过PEFC国际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2008年6月底,APP在国内公开发布“立足中国、绿色承诺”宣言,2009年3月底,APP旗下的6家制浆造纸工厂和2家林业公司顺利完成了覆盖“林-浆-纸”产业链的“碳足迹”评估,也是国内制浆造纸行业中首家全面评估碳排放的企业。此外,APP旗下的金东纸业和宁波中华纸业都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环保荣誉——“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2007年1月,金东纸业还通过了国家旅游局“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的验收审核。截至2008年底,APP在华环保投入已超过50亿人民币,逐步改变了传统造纸工业的污染形象。同时,APP始终不忘积极推动社会回馈计划,积极协助政府与社区的各类工作,到2008年底,APP累计在华纳税86亿,各类捐助超过5亿元人民币。其中,2004年被《福布斯》杂志慈善榜评为外资集团第二名,2005年4月被胡润中国企业慈善榜评为第一名。2006年和2007年又被胡润慈善榜评为跨国企业“2007中国大陆慈善榜”第三名。并入选2007和2008两个年度的胡润“企业社会责任50强”榜首。2008年底,APP在中国又被民政部评为“最具爱心外资企业”,并获得“中华慈善奖”。APP希望,通过引入世界领先水平的设备和技术,以及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以期促成中国纸业从传统向现代化的革新;同时,通过自身的环保实践,将绿色纸业观念引入中国,为中国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