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每年进口多少尿素

印尼每年进口多少尿素

发布时间:2022-07-29 14:52:26

⑴ 印度尼西亚突然宣布禁止食用油出口,这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食用油方面,可能对中国有一定影响。虽然印尼经济不是很发达,但当地食用油出口量占全球的15%~20%。中国每年也从印尼进口相当数量的食用油。出口禁令出台后,中国只能将食用油进口的方向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可能导致同样价格的食用油被买的更少。另一方面,中国也是食用油生产大国。虽然一些地区依靠进口食用油维持生计,但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自己的食用油问题。

在铜和铝土矿方面对中国基本没有影响。因为印尼的地理位置,当地的铜和铝土矿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原材料高达30%。中国每年还会从国外进口铜和铝土矿。印尼宣布禁令后,中国的铜和铝土矿将转移到几内亚,因为几内亚有很多中国建造的工厂。这些工厂可以为中国提供足够的铜和铝矾土,价格也相对实惠,只是需要一些时间。印尼对这两种原材料实施出口禁令后,对我国基本不会有影响,即使有,也是短时间内解决的。

⑵ 2007年8月尿素价格

2007年尿素价格仍高位运行

2006年尿素市场分析

2006年尿素市场走势虽然略逊于2005年,但尿素市场仍基本上承袭了2002年以来的良好走势,产销量继续增加,市场交投活跃,价格也在相对高位运行,呈现出一定的牛市特征。具体来说,2006年尿素市场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需求增长稳定,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由于老装置开工状况良好及新装置不断增加,2006年我国尿素生产状况良好,1—11月全国共生产尿素2053万吨(折纯,相当于实物量4463万吨),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12.7%,全年尿素产量(实物量)有望突破4800万吨,创历史新高。需求方面:由于国家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对尿素需求较为旺盛,另外,工业尿素的需求状况也较好,全年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总体来看,2006年尿素市场产销形势较好,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

二、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但总体而言仍处于较高位置。

2006年尿素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上半年基本呈涨势,特别是5月份以后涨幅较大,到6、7月份价格高点时尿素出厂价普遍在1750元(吨价,下同)以上,高的达到了1900元左右,市场批发价大多为1800—1950元,零售价大多为1850—2000元。但7月下旬后,尿素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出现了大幅下跌行情,尿素出厂价普遍下跌了200—350元,高的超过了400元,到9、10月份价格低点时,部分企业的出厂价已跌破了1400元大关,最低出厂价在1350元左右。进入11月份后,尿素市场出现了止跌反弹走势,到年底时出厂价大多为1540—1680元,高的超过了1700元,市场批发价大多为1550—1700元,高的在1750元左右。从全年平均价格看,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

三、受政策因素影响,尿素出口受到了较大压制。

为保护农民利益,同时也为了节约能源,把更多的尿素资源留在国内,2006年国家采取了更为严厉的限制尿素出口政策,1—9月按30%征收出口关税,10—12月按15%征收关税。高额的出口关税,使我国尿素出口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11月份仅出口尿素18万吨,全年尿素出口量预计较2005年低10%以上。在出口量减少的同时,尿素进口量却在增加,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尿素进口采取了一定的鼓励政策,11月份开始,尿素进口配额内关税由4%下调到1%,但由于进口尿素绝对数量较小,进口尿素对国内尿素市场的影响不大。

2007年展望

综观2007年的尿素市场,产销矛盾会有所加剧,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但价格仍会在相对高位运行。相对而言,上半年的尿素市场比下半年要好,因为尿素需求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预计2007年尿素市场将会呈现以下一些特点:

一、供需矛盾有所加大,但不会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1、供给方面。由于这几年尿素市场行情比较好,新上的尿素项目比较多,预计2007年全国新增加的尿素产能在300万吨左右,加上中国石化多套大型尿素装置的煤代油改造相继完工,2007年新增的尿素产能至少在400万吨以上。开工率方面,如果尿素出厂价格不低于1500元/吨,预计开工率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果低于1500元/吨,一部分煤头企业因为成本高,将被迫停产减产。2007年全国的尿素总产量预计将突破5000万吨大关,年增长率预计将超过5%。

2、需求方面。2007年农用尿素的需求增长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替代碳铵,由于碳铵存在着养分含量低、易挥发、易结块、不易储存等缺点,近年来碳铵的使用量不断下降,主要被尿素和复合肥所替代;二是高氮复合肥,近年来高氮复合肥的发展速度很快,对尿素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三是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但目前正在大力推广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则对尿素的需求增长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据调查,测土配方施肥将提高化肥利用率3%一5%.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氮肥施用过多过滥的问题,由于测土配方施肥的广泛实施,该问题将会有所好转,这将导致对尿素需求量的减少。综合起来分析,2007年我国农用尿素的增长量预计在3%左右。

工业尿素方面,2007年我国三聚氰胺行业预计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我国有三聚氰胺企业100多家,总产能达到了75万吨/年,年增长率20%•以上,2007年对尿素的需求量预计将超过140万吨。同时板材行业目前的发展势头也很好,对尿素的需求量也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

3、进出口方面。2007年国家继续对尿素出口采取严厉的限制措施,出口政策同2006年一样没有变化,预计2007年尿素出口量变化不大,全年的尿素出口总量估计在100—200万吨左右。进口方面,2007年尿素进口配额是330万吨,同时我国又将配额内进口关税税率由4%下降到1%,相当于进口尿素每吨能降低成本50元左右,2007年我国尿素进口预计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由于国内价格与国外尿素价格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国外尿素很难大规模进入我国,进口尿素对国内尿素市场的影响很小。

4、供需分析。从尿素的供需状况分析,预计2007年国内尿素市场供给的增长速度将稍高于需求的增长速度,市场的供需矛盾将有所加剧,但总体而言还属于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不会出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政策因素仍将对尿素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些年来,尿素市场受国家的政策影响比较大,主要有限价政策、高关税限制出口政策、减免增值税及提供优惠电价、天然气等政策。预计2007年政府部门直接干预尿素市场的力度会有所减弱,更多的是用市场化手段来调控市场。总体来看,政策因素仍将对2007年的尿素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化肥铁路运价、电价、天然气价格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会对尿素市场产生直接影响。

三、价格在相对高位运行。2007年尿素市场的产需矛盾有所加大,将对尿素价格产生一定的打压作用。但总体来看,2007年的尿素价格仍将会在高位运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成本支撑。我国尿素主要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目前我国煤炭价格已取消双轨制完全市场化,据统计,目前国家已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政策性成本增加项目主要有:资源成本、环境成本、安全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可持续发展成本。初步估算,这五大成本因素,将使煤炭成本每吨至少增加70元到80元,2007年煤炭价格有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天然气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的天然气价格偏低,而化肥用天然气又是最便宜的,上涨的可能性更大。另外,从2006年6月30日开始的电价上调,也使尿素生产成本增加不少。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电价约占尿素生产成本的26%•,河北、河南、湖南、浙江、江西、重庆等地因为电价上调将增加尿素成本52元左右,山东、山西、贵州等地将增加成本71元左右。二是粮价支撑。尿素价格受粮食价格的影响非常大,自2006年11月以来,小麦、玉米、稻谷等粮食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同时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及国家粮食安全,2007年国家仍将对小麦、稻谷等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2007粮食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远大于下跌可能性,这将对尿素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三是国际尿素价格的影响。国际上80%以上的尿素都是以天然气为原料,而天然气价格受石油价格的影响非常大,目前国际油价在60美元/桶左右的高价位徘徊,从目前情况看,2007年国际油价仍将居于高位,这样使得国际尿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尿素价格也将居高不下。国际尿素价格的高企对国内尿素市场主要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虽说我国采取了高关税政策限制尿素出口,国际尿素价格的高企并不会导致我国尿素出口的大量增加,但总是有积极影响的,至少会阻止尿素的大量进口。二是心理影响,国际尿素价格的高企将会对国内尿素价格产生一定的心理支持作用。

四、地域性特征可能有所加剧。总体来看,目前全国尿素市场的联动性比较强,要涨大家一起涨,要跌大家一起跌。但由于国内尿素产、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而销售区域又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尿素市场还是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特别是当铁路运输紧张,或者某地经销商普遍谨慎、不敢多备肥,而农民用肥又很快启动时,很容易出现区域性的突发性的飙升行情,形成与全国其他市场不一样的“独立市场”。2007年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加剧,特别是如果2007年的化肥铁路运价上调,这种现象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五、经销商操作方式的新变化将加剧市场的波动性。

近些年来,经销商在对尿素这一传统龙头化肥品种的操作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有些人甚至把它发展成了两种新模式:一是“搭售”。有些经销商把尿素作为一种配货品种——和复合肥等其他产品搭配销售,不在尿素上赚钱甚至倒贴钱,而在复合肥等其他产品上赚钱。这种现象将导致尿素价格的降低,甚至会出现销售价低于出厂价的“倒挂”现象。二是追涨杀跌。现在有些经销商的从众心理很强,价格上涨时,大家都到生产厂家去要货;价格下跌时,大家都不要货,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尿素市场的急涨急跌,加大市场的波动性。预计2007年这些现象仍将存在,有可能导致市场的波动幅度更大。

六、外商进入影响有限。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自2006年12月11日起,我国要向外商全面放开化肥的批发和零售业务,国内化肥分销渠道的垄断局面从此被打破。2007年是外商进入我国化肥批发和零售业务的第一年,处在“试水期”,预计外商的态度会比较谨慎,走一步看一步是其通行做法。综合来看,2007年外商进入对国内尿素市场的影响预计会相对比较小,主要原因是现在我国尿素市场,国产尿素已明显占主导地位。相比之下,预计对磷复肥及钾肥的影响相对大些。

七、市场整合速度预计会有所加快。

自2002年以来,尿素市场出现了持续“牛市”行情,一些企业抓住机遇,迅速发展壮大。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品牌知名度,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相反,另外一部分企业则是跌跌撞撞,勉强维持生产,日渐衰败。这些年来,尿素行业出现了一些整合现象,2007年整合速度预计会有所加快,整合不再局限于小企业,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预计也会被兼并重组。同时,整合不仅体现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的整合也会有所加快,同样也是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的整合,农资连锁、农资超市、厂商联合、驻点直销、品牌经营等形式将会得到更快发展。

来源:中国化肥信息2007年第2期 (原野)

⑶ 尿素出口可以商检吗

尿素出口当然可以商检,可以出口。

尿素,又称脲、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

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也是含氮量最高的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至8天施用。

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土壤转化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碳酸和氢氧化铵。然后铵根离子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碳酸氢根离子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另外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至10天,当20℃需4至5天,当30℃需2至3天即可。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

尿素适用于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水田均能施用。由于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可积累大量的铵离子,会导致pH升高2至3个单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缩二脲,其浓度在500ppm时,便会对作物幼根和幼芽起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用作种肥。

⑷ 急求近期内甲醇和尿素生产企业产能排名表(前10)

甲醇(具体排名见图,点击可放大)

近年来,我国以煤制甲醇为龙头的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我国新增甲醇产能397万吨,总产能达到2092.4万吨,在建及拟建项目2000万吨/年左右。全年产量1126万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甲醇市场需求骤然下降,产能过剩危机显现。同时中东大甲醇装置陆续投产,其产品成本低廉,较国内产品更具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国内大量新、扩建甲醇装置建设初衷均瞄准甲醇替代燃料的应用,然而标准、政策出台谨慎,国内需求并未有效放大,甲醇产业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

2009年1-10月我国甲醇产量达920.2万吨,去年同期产量为965.5万吨,同比下降4.7%。1-10月累计进口量达462.7万吨,去年同期累计进口99.2万吨,同比增长366.4%,出口量达0.9万吨,去年同期累计出口35.1万吨,同比下降97.5%。

尿素

2009年1-8月我国尿素产量累计1958.2万吨,同比增长10.37%。2009年1-8月,我国尿素累计出口124.34万吨,累计进口3.88万吨。

尿素的主要生产地区是亚洲,约占世界总产能的70%。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尿素,生产大国主要有中国、俄罗斯、乌克兰等。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消费地区,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65%。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近年来生产萎缩,进口量逐渐增加,而西亚的沙特以及南亚的印尼等国产能不断增加,出口量逐年递

增,已成为世界上尿素主要出口地区。

1.国产尿素产能状况

自2000年以来,国产尿素行业因市场情况较好。出现了一个较快的历史发展时期。国产尿素产量从1996年的20.6Mt增加到2007年的54.12Mt,平均每年递增14.79%,开工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远远高于其它化肥品种的开工率。2007年尿素产能超过55M£,预计2008年尿素产能将达到60Mt.

2007_008年,中国在建和拟建尿素项目已超过6.1Mt.其中较大项目有: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O.8Mt、中国石油吉林分公司1.04Mt、中国石油塔里木分公司O.8Mt、鄂尔多斯集团公司1.04Mt、四川化工控股公司0.8Mt等。

2.国产尿素消费状况

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统计,国产尿素消费量从1996年的26.17Mt增加到2007年的48.86Mt,平均每年递增7.88%。尿素消费量增量低于产量增量。国内对尿素进口的依赖性逐年降低,自2000年开始,中国成为尿素净出口国,尿素供应足以满足国内需求。2007年国产尿素产量、需求稳步增长。国产尿素总产量为54.12Mt,较2006年上涨11.5%,而尿素消费量为48.86Mt,较2006年同比增长3.4%,低于产量增长8.1个百分点。因此,从尿素的供需状况分析,2007年国内尿素市场供给的增长速度远高于需求的增长速度,市场供需矛盾加剧。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尿素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不会改变。

3.国内尿素行业特征

(1)尿素生产能力大,产量高。国内尿素的产能和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量的l/3。

(2)国内尿素生产用的起始原料主要以煤为主.其次是天然气。只有镇海和九江以脱油沥青为原料。以煤为原料生产尿素占尿素总产量的67%以上,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产品占尿素总产量的30%左右。而全世界有80%以上以天然气为原料。

(3)尿素生产装置的扩能速度快于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供大于求的趋势日益明显。

⑸ 中国与印尼之间主要贸易是什么

印度的主要出口商品是矿产品、化工产品和贵金属及制品,出口额分别为526.5亿美元、446.9亿美元和401.4亿美元,占印度出口总额的16.2%、13.8%和12.4%。

印度的主要进口商品是机电产品和贵金属及制品,合计进口3378.9亿美元,占印度进口总额的66.0%。

印度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阿联酋和中国,2018年印度对三国出口额分别为514.2亿美元、287.3亿美元和165.3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长11.6%,对阿联酋出口下降4.5%,对中国出口增长30.2%。

(5)印尼每年进口多少尿素扩展阅读

1、机电产品占据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半壁江山,占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3.2%。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及塑料橡胶分居第二至第五大类进口商品,上述四类商品合计占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36.3%。

2、中国出口印尼的化工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及塑料橡胶商品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本、美国、韩国和泰国等。

3、运输设备等也为印度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

4、中国与印尼贸易的现状对外贸易在中国、印尼的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印尼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出口、投资和个人消费推动的,其中出口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⑹ 韩国97.6%的尿素进口中国,为何自己不生产,难道尿素生产很难

对于韩国来说,生产尿素确实挺难的。

1、首先是规模太小

韩国2020年大概进口83.5万吨尿素,其中34.7%用于工业用途,9.8%用于汽车,其余的用于制造农业用化肥。从韩国进口尿素的规模来看,总共只有83.5万吨,而且还分成好几个行业使用,如果是韩国自己生产的话,就不见得有规模效应了,甚至成本还会比进口产品还要贵上好多。

4、结论

综上所述,韩国生产尿素确实挺难的,一个是规模太小,第二是设备需要进口,而且生产组织也非常复杂,第三是原材料也需要进口。

⑺ 中国尿素进口还是出口

中国尿素有进口,也有出口,每年的进出口量也不定。

在目前国内产能过剩、尿素市场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在保证国内市场供给和价格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出口促进国内尿素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020年中国尿素出口数量为545.01万吨,较2019年增加了50.52万吨;进口数量为0.16万吨,较2019年减少了18.0万吨。

重要性

尿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我国尿素行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我国尿素生产工艺、装置已处世界先进水平,国内尿素产能大于需求。2019年中国尿素产能为6668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0.4%;2020年中国尿素产能为6634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4.8%。

1970年前,国内的尿素产能及产量极低,装置以小型化为主。改革开放后,国内尿素产量逐渐增加。随着市场供大于求,尿素行业落后产能惨遭淘汰。2020年中国尿素产量为5623万吨,较2019年的5361万吨同比增长4.9%。

⑻ 印尼突然出手,连下多道禁令,印尼连出禁令对中国影响多大

面临粮食危机和经济危机以及各种危机的国际形势下,印度尼西亚突然出手宣布禁止出口食用油和铝矿等原材料,针对印度尼西亚的出口禁令总体来说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就单方面来说对中国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总体来说,即使食用油对我国产生了一些影响,也可以很快的解决掉,因为中国可以把食用油的进口目标转向其他国家,例如印度或者欧洲等国家。再或者依靠国内的自我生产来达到自我供给的状态也是可以实现的,大约只需要1~2个月的时间即可。

⑼ 2021年尿素出口有限制吗

有的。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人工合成尿素中的尿素原料是属于无机物,经过人工合成后才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而尿素的生产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优质无烟煤,咱们无烟煤储量并不大,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所以要限制尿素产量,保障国内,限制出口。今年10月中国开始实施尿素进出口限制,对原本并不需要检疫的尿素溶液原料和用作农业化肥的尿素开始实施出口监管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第五十三条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出境物品,由海关依法征收关税。
第六十二条进出口货物、进出境物品放行后,海关发现少征或者漏征税款,应当自缴纳税款或者货物、物品放行之日起一年内,向纳税义务人补征。因纳税义务人违反规定而造成的少征或者漏征,海关在三年以内可以追征。

⑽ 印尼突然出手,连下多道禁令,我国是否会产生危机

食用油方面,可能对中国有一定影响。虽然印尼经济不是很发达,但当地食用油出口量占全球的15%~20%。中国每年也从印尼进口相当数量的食用油。出口禁令出台后,中国只能将食用油进口的方向转移到其他国家,这可能导致同样价格的食用油被买的更少。另一方面,中国也是食用油生产大国。虽然一些地区依靠进口食用油维持生计,但中国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自己的食用油问题。

东南亚的金融市场是一个捆绑经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且各国货币不统一,美元最终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单位。间接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制造了推手。在铜和铝土矿方面对中国基本没有影响。因为印尼的地理位置,当地的铜和铝土矿资源非常丰富,每年出口到世界各地的原材料高达30%。中国每年还会从国外进口铜和铝土矿。印尼宣布禁令后,中国的铜和铝土矿将转移到几内亚,因为几内亚有很多中国建造的工厂。这些工厂可以为中国提供足够的铜和铝矾土,价格也相对实惠,只是需要一些时间。

阅读全文

与印尼每年进口多少尿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人游中国怎么样 浏览:856
您好中国英文怎么写 浏览:548
英国为什么分为三个地方 浏览:399
为什么印度那么冷 浏览:843
为什么英国喜欢下午茶 浏览:611
开普敦到中国飞机多久 浏览:156
印度伊马替尼和瑞士的有什么区别 浏览:457
英国红砖名校是什么 浏览:995
联通英国流量如何收费 浏览:254
伊朗西边是什么国家 浏览:277
美国为什么拉黑伊朗 浏览:776
哪里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浏览:991
印尼最近情况怎么样 浏览: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么 浏览: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么 浏览:550
越南海边有什么鱼 浏览:355
印尼海啸推了多少米 浏览:99
中国女性哪个地方多 浏览:337
伊朗高铁怎么样 浏览:946
去越南买流量怎么买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