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年货在印尼畅销,其中哪几类物品最受当地人民宠爱
每逢新年大家都会备年货,中国年货品种丰富,口味独特,在全球都是备受欢迎的,这不,在印尼,中国年货每年都是非常的畅销的,而其中挂面、酱油、腊肉、腐竹、干木耳这些传统年货,在这里更是深受当地人民的冲宠爱,的确只有这些东西的年才叫年,这样年才有年味,不过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东西已经变得很平淡,慢慢的过年也没有那么期待了,但是有一些东西已然却是过年时候仅有的,一看到这些东西,就会让大家自然的联想到年,那么在你的家乡有没有这些东西呢?下面小编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在我的家乡,那些代表年的东西有哪些?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
这些东西,在我的家乡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是不是和你的一样,期待你们也能分享你们家乡的年味,让我感受更多的年、更多的新意。
② 世界各地的人都是怎样过春节的
美国
财政部印刷“金鸡吉利钱”发行全国
美国财政部印刷局为庆祝华人农历春节,今年发行“金鸡吉利钱”美元一元和五元钞票,每张钞票的联号前四码都是许多华人最喜爱的“8888”,喻意发达又发财。印刷局从四年前马年开始,便印制联号“8888”的一元纸钞,由于相当受欢迎,今年“金鸡年”更新增加发行五元纸钞。该纪念钞票不只针对美国境内华人社区,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站购买。但由于中国内地实施外汇管制,因此“吉利钱”不能在当地发行。
在美国的中国华人更是热热闹闹准备过节。中国人做什么事儿都讲究“红红火火”,用这个词形容纽约37万华人迎接新年的场景再恰当不过。眼下,新春将至,纽约的华人社区正是红火非凡。在美华人平日里生活多是快节奏的,为生计终日奔波,甚至节假日都很少休息。但春节他们是不能不过的,有些在白人公司里做事的人,特意把休假安排在春节期间;很多做生意的人也索性关门几天,彻底放松一下。生意红火——买年货购礼物都集中在这个时候,店铺前门庭若市,摩肩接踵。场面红火——大街小巷,人们走亲访友,组织聚会,有的还借此佳机喜结良缘。
早在一两周前,纽约华人社区的迎新年活动便拉开了序幕。纽约的华人来自许多地方,因此便有了不少以移民原地域为基础而成立的同乡会。这些同乡会几周来活动不断。而5日在曼哈顿唐人街罗斯福公园开市的新年花市,更为迎新春活动带来了一个小高潮。花市数十个摊位上摆满了象征着吉祥如意的桃花、梅花、玫瑰、康乃馨、菊花和剑兰等,吸引了众多买花、看花的人。除了鲜花展售之外,在花市上还有传统的舞狮表演、杂耍、鸡年风水讲座、美食荟萃以及幸运大抽奖。
开市当天,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也带着女友赶来。他说,他一是要向华人社区贺新春,并用海外华人常挂在嘴边的祝福话“恭喜发财”向华人拜年;二是也想借此机会讨个吉利。布隆伯格说华人的迎新年活动最为吉祥热闹,他希望通过参加这个活动也给自己带来好运。为此,他特意花了6块钱买了一束玫瑰送给女友。女友当众给了他一个热吻,博得在场游客的热烈掌声。
新春大游行是纽约华人过年的一个重要保留节目。今年,游行的主办者向人们发出呼吁,为了显示传统的中华民族色彩,请大家尽量穿着唐装参加游行。此外,燃放鞭炮也是中华民族过新年的传统节目之一。纽约当局为此专门安排了鞭炮燃放点和燃放时间。据估计,今年纽约唐人街的迎新年活动将吸引25万人前来观光,与中华民族共度中国新年。
在纽约另一个华人聚居区法拉盛,今年恰是举行农历新年大游行活动的第十个年头。所以,今年的规模要胜过往年,不少公交车甚至因此临时改变了行驶线路。据估计,将有21辆花车、4辆古董敞篷跑车和100多个团体机构的6000多人参加今年的游行。
在农历新年前夕,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和纽约州州长帕塔基还向华人社区发来了贺信,祝华人新年快乐,同时也对华裔移民对美国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与纽约华人新年活动有关的还有一件大事,就是从今年起,纽约州把中国的农历大年初一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这是自2001年纽约市内曼哈顿帝国大厦首次点亮华人新春彩灯以来,最具影响的一件大事。
看过美国爱情经典片《西雅图不眠夜》的人们,都不会忘记影片中帝国大厦传递爱情那超级浪漫的一幕。帝国大厦是纽约市最高的标志性建筑,从周边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独特的尖顶。每当夜幕降临,它那被彩灯照亮的变幻莫测的尖顶与五光十色的街景交相辉映,组成了曼哈顿一道诱人的景观。今年春节,帝国大厦将在除夕和大年初一两个晚上亮起代表喜庆和吉祥的红、黄两色彩灯,向华人拜年。
纽约华人在红红火火迎新春之际,也没有忘记刚刚发生地震海啸灾难的印度洋国家。据主办帝国大厦亮灯活动的机构介绍,今年取消了往年的庆祝活动而只亮彩灯,他们要把省下来的经费捐给印度洋海啸受灾国。除此之外,许多华人组织还多次联合主办了海啸赈灾慈善筹款晚宴。到目前为止,纽约华人社区已经为灾区捐出了20多万美元的善款。
此外,今年纽约华人的新年活动还吸引了一些美国主流企业。美洲银行首次为活动提供赞助,迪斯尼还派出了卡通片《花木兰》中的“木须龙”和风靡世界的宠物小精灵“比卡丘”来做特别嘉宾和亲善大使。这些活动的背后无不揭示着这样的现实,即中华文化已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了美国主流社会。
马来西亚
总理向全国华人发出3500多张贺卡
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夫妇向全国华人政党、社团、工商、文教和媒体等各界人士发出3500多张贺卡,向全国华人贺岁,期盼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红彤彤贺卡上印着总理署大楼和几条金色鲤鱼的图案。贺卡内页,除了巴达维总理夫妇签名外,还印有一副用中文书写的对联“人寿国强家富,年丰花好月圆”,祝愿马来西亚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年年有余。当地一家华文报纸报道说,巴达维总理的新春贺词,反映了他努力促进国内种族和谐、政治稳定、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
马来西亚的华人更喜欢热闹,各地华人社团的团体活动早在1月份就红红火火地开始了。灯会、花会、书法会、团拜会好不热闹。
马来西亚佛光山东禅寺将在除夕夜举办动态平安灯会,尽管目前是“封山”时期,但是很多游客已经等不及要先睹为快了。目前,整个东禅寺已经填满各式各样的鲜花、灯饰。去年东禅寺举办了首次灯会及花卉展,吸引了23万人前去参观,今年有媒体称参观人数可能超过50万。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大年的时候最受关注,大年是品尝各种美味的好机会。在海外也是一样的,来自马来西亚各地的华人老乡们将欢聚一堂,带来各自籍贯的风味和传统文化。还有茶艺、书法、舞狮、灯谜无不体现海外华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由于去年12月26日的海啸,马来西亚政府取消了各地官方的团拜活动,但是,各华人老乡会还会在新年里进行团拜活动,当然,老乡们在一起也像家人团聚一样,多是叙旧,也是其乐融融。
韩国
相信命理认为鸡年将是财运年
春节(正月初一)是朝鲜民族最大的节日。每当节日来临就会出现民族大移动,届时将有一半的人口回乡探亲。省亲的人们要在几个月前预订回乡的汽车票或在节日的前几天乘轿车返乡,届时全国的道路将拥挤不堪。韩国人的春节,是以祭祀祖先和孝思想为基础的。所以春节也是子孙同祖神团聚,进行精神交流,增进感情的神圣时间。
新年的早晨,人们穿上民族服装互相拜年。拜年是韩国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这一天,不论是谁互相见面,都要说拜年话,如“过年好”、“恭喜发财”、“祝您健康”、“今年一定要考上大学”等祝福。这一天,不论哪一家的代表性食品都是年糕汤。所以吃年糕汤也意味着过年和又长了一岁。正月初一晚上最有趣的风俗是赶走“夜光鬼”。据称在这一天,夜光鬼挨家挨户游荡,试穿每个人的鞋,遇到合脚的就带走。如果谁在这一天晚上丢了鞋,他的运气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这一天晚上,人们大都把鞋放在里屋早早熄灯入睡。为了防止自己的鞋被夜光鬼带走,人们都要在立柱或大门上放置筛子或篓子。这是因为夜光鬼有一个习惯,见东西就要数一数,当夜光鬼见到了筛子或篓子就要数筛子或篓子上的网眼,当他数完了天也就亮了,等到鸡叫,他早已把试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溜之大吉。
许多韩国人对命理一说深信不疑,若从命理的角度来看,挥别黯沉纷乱的甲申猴年,进入乙酉鸡年之际,今年将会是一个“无往不利”的吉祥年。韩国人认为,凡是鸡年出生的人做事皆从容不迫,且生性乐观,头脑聪明而有自制心。但是略带神经质,对于金钱不太重视,有“浪费之癖”。
另外一个优点就是对时尚有着敏锐的把握度,能够轻易地就走在流行的前沿。专门研究东方占星术的韩国学者龚尚永表示,预计今年时尚界会加进许多“流行鸡元素”来顺应雄鸡潮流。这会给韩国的流行文化及娱乐事业带来一笔难以预估的财富。不仅如此,按照黄道十二宫及阴阳五行对万事万物的影响,小小的“鸡”对各行各业的发展作用自然不能小觑。在韩文中,“鸡”的发音是“阴”与“铁”(五行之中,铁即为金)的合音,龚先生透露说,今年凡是与钢铁“沾亲带故”的生意都会非常好做,像一些高端的电子产品及走俏的汽车市场行情将持续上涨。
新加坡
家人团聚花会春意盎然
新加坡的华人家庭每年都会聚在一起做年糕。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做着各种各样的糕点,一边话着家常,其乐融融,他们的年过得不比中国国内逊色。他们也要开油锅、烧火炉,取年年开火年年旺的意思。
春天华人将聚齐圣淘沙,约100万棵绽放花姿的植物各展风采,以空前盛大的规模迎接春节到来。“圣淘沙春节花会”是新加坡圣淘沙集团首次配合农历新年所举办的花卉展览,请来园艺和植物专家精心设计不同主题的花卉展览,包括效仿英国式的庭院设计、以12个月份为主题的花卉造型及铺满玫瑰的巨型墙壁等。
除夕这一天对新加坡华人来说极为重要。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同时,他们还要供奉食物或鲜花给死去的先人,虽然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在新加坡,大多数人是在午夜12时整迎春。传统上,拜年的习俗是晚辈向长辈跪拜、祝福。不过对于年轻一代的新加坡人来说,跪拜是令人感到别扭的,他们都不再遵循这种习俗,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双手捧着一对柑向长辈祝福。这源于中国南方人的过年习俗。广东话“柑”与“金”谐音,送柑(送金)就表示吉利、好运。出于“好事成双”,新加坡人在向亲友拜年时,总是呈上一对柑,而且必须是双手奉上。照习俗,当客人告别时,主人也得以柑回礼,以示互祝好运。除此之外,派“红包”也是新加坡人新年的另一种习俗。
元宵节这一天,佛教徒与道教徒一般上是到庙里许愿。元宵节是月圆之夜,使人联想到爱情,这个节日对恋爱中的情侣特具意义。这一天,新加坡人特别是一对对的情侣纷纷走上街头观赏花灯,参与各种灯笼制作比赛。
越南
贴春联吃年粽守除夕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是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花市是越南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的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越南人过年要吃最具民族特色的年粽和糯米饼。年粽的做法跟我们吃的粽子一样,不过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以糯米、猪肉和绿豆沙做馅,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盛。
同中国人一样,越南人也有除夕守岁的习俗。除夕夜人们穿上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穿上越南旗袍。零时,当电台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时,节日气氛便达到高潮。随后人们还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冲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巴基斯坦
放风筝联欢会跳群舞
在巴基斯坦,人们迎接春天的方式不像我国,没有特定的日子。每年二三月间,以旁遮普邦首府拉合尔为中心,各种各样的活动次第展开,从一个城市转到另一个城市。庆祝活动包括歌舞晚会、放风筝等。
巴基斯坦也同我们一样,组织“春节联欢晚会”。不过比起我们的春晚,他们的内容比较简单,突出的就是热闹。现场观众会不受任何导演约束,听到高兴时,许多人就会站起来围成圈子,在台下宽敞的地方伴着台上的音乐节奏跳舞;兴奋的时候,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是巴基斯坦人还是外国人,牵起手来就跳,台上台下融为一体。
放风筝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的风筝不重形式,也就是鸟、鱼等几个造型,色彩也比较单调。从早晨开始,人们或聚集在公园等空旷处,或爬上屋顶放风筝。不久,漫天的风筝开始在春风中飞舞,为天空增加了一些动感。
印尼
在灾区里过一个“坚强”的除夕夜
印尼人称春节为“imlek”,音译“阴历”。2003年,印尼政府宣布农历初一为全国公共假日,正式解除了过去三十多年来的禁令,印尼人,特别是当地华人开始名正言顺地欢庆农历新年。
早在春节前一个月,一些华人家庭就开始忙碌起来,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在道教徒的眼中,是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事情的日子。人们都希望灶神向上天说好话,因此这一天道教徒特别准备了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春节前夕,一些家庭还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特别是年糕,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之义。此外,他们也会像我们一样在春节里互赠礼物,“礼尚往来”。与我们不同的是,印尼今年的春节恐怕要在一片痛苦与艰难中度过。但据《雅加达邮报》2月7日报道,一些印尼人还是坚强地聚在了一起,为这个特别的新年祝福庆祝。
巨大的公鸡模型伫立在越南胡志明市街头以庆祝中国农历鸡年的到来。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持续蔓延的禽流感疫情已经夺去了13名越南人的生命,被宰杀的家禽总数达到83万只。一向被越南人作为除夕年夜饭中“重头菜”的鸡肉食品,也无奈被拒于千里之外。今年的春节,越南人只能远远地欣赏他们喜爱的鸡了。
③ 各国过年风俗 中英文版
1、越南
越南人有一个习俗叫“采绿”,在新年时将一根树枝带回家,因为“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代表“采禄”,有把吉祥带回家的意思。
"Pickinggreen",whenthenew yearwill beabranchhomebecause"green"and"Lu"sound,"Pickinggreen"means"PickingLu",meaningauspicioushome.
2、马来西亚
很多马来西亚的华人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他们过年时会买凤梨,因为闽南语“凤梨”与“旺来”同音,寓意有兴旺的新一年。
AlotofMalaysia'sethnicChinesefromFujian,,,becauseTaiwanese"pineapple"and"mong"homonyms,which impliesaprosperousnewyear.
3、印尼
印尼华人有一个“七菜风俗”,会烹炒葱、大蒜、韭菜、芹菜、春菜等七种蔬菜,寓意来年顺风顺水,如意吉祥。
IndonesianChinesehavea"seven-vegetablecustoms",will becookingFriedonions,garlic,leeks,celery,Springvegetables,such assevenkinds ofvegetables,which impliesthatrunSmoothfor thecoming year,allauspicious.
4、新加坡
新加坡人在农历新年会吃“捞鱼生”。这道菜会把鱼和蔬菜分别盛在碟子里,然后各人用筷子把鱼片、配菜高高地捞起来拌匀,这样新一年就会风生水起、步步高升。
SingaporeansringtheChineseNew Yeareating"fishSashimi".,respectively,andeachfish,,thisnewyearwillbeto blossom,rise higher.
5、韩国
韩国人喜欢在新年时到亲朋好友家中玩游戏,如掷骰子、抽陀螺等。另外,韩国人在新年大多会送实用的家居用品而不是送红包。
Koreansloveinthenew yeartofriends and relativeshousetoplaythegame,such asdice,spinning, andso on.In addition,mostof theKoreansintheNew ared envelope.
④ 一些国家的春节习俗是什么(15个就行)
1、越南过春节
新春亮点: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和广州人非常相像的是,花市也是越南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橘和桃花。除夕夜零时,电台会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双喜”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新春期间到越南,可以畅游湄公河,欣赏胡志明、美拖市内独具特色的新年装饰,感受异国浓厚的新春气氛。也可以在各地观赏到别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如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节日期间,穿上越南旗袍的年轻女子特别美丽。
2、韩国过春节
在韩国,传统节日很多,四大传统节日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其中春节和中秋节是最重要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法定假日都是三天。
朝鲜半岛过春节的文化习俗,据说可以追溯到古新罗时代。韩国春节也在正月初一,韩国人称为“旧正”,传统上又称“元旦”、“元日”、“岁首”, 与我国春节相似。每到除夕,韩国人也是千方百计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春节一大早,举行“茶礼”,即在宗祠或住宅的厅里摆设年礼、岁酒、年糕片汤等,进行家庭祭祀,这个过程也叫做“祭礼”。然后全家一起吃“岁餐”,岁餐相当于我国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年饭后,收拾好饭桌,互相拜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糕汤,韩国人认为吃了它就算长了一岁。接着还要“省墓”,即到先人的墓地,摆上祭品,进行祭奠。
初一下午,人们互相走亲串友,给亲朋好友拜年。如今,更多的人用贺年卡和礼物来互贺春节。春节期间有很多民俗活动,如掷骰子、放风筝、抽陀螺、踏跷跷板等。 悬挂“福笊篱”的习俗,至今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仍很流行。
3、朝鲜过春节
朝鲜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朝鲜管春节叫年节。每年阴历初一,朝鲜人带着新的憧憬和期望热热闹闹地过年,这是一年中最大的民俗节日。为了过年,人们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缝制新装,做特种饭菜。
节日饮食主要有年糕汤、煎饼、江米条、食糖、柿干、松子、柿饼汁、蜜糯汤、米花果儿等。这些节日饮食中不可缺的是年糕汤,人们说每年吃一大碗就长一岁。
每到过年这一天,无论是谁都要互相拜年。凌晨时开始祭祖。祭祖仪式结束后,全家人按辈分依次拜年,然后,到村里的长辈和老师家拜年。拜年的时候,互相说些万事如意等吉利的话,表示祝福。这一天,家家愉快地吃应时饭菜。人们把过年的饭菜叫做岁餐,过年喝的酒,叫做岁酒。
过年的饭菜很丰盛,有糕片汤、糯米糕、蒸糕、煎饼类、糖果类、柿饼汁、蜜糯汤、烤肉等。其中,糕片汤是不可缺少的和最有代表性的。过年这天早晨喝的酒叫“屠苏酒”,是用多种药材泡制的。喝“屠苏酒”已成为朝鲜民族过年的一种习惯。
过年,更令人快乐的是男女老少都要参加的各种游戏,有压跳板、荡秋千、滑冰车、踢毽子、和抽陀螺等。抽陀螺在中国玩得也很普遍。目前朝鲜过春节是光有假日没有什么供应。每个人根据自家的情况过节。而金正日的生日的2.16和金日成的生日4.15的时候,不但放假,还家家户户免费供应酒、肉、粮食等。
4、新加坡过春节
新加坡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一年中各种民族节日很多。重要的有华人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马来人的开斋节、印度人的大宝森节、新加坡国庆节。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所以中华传统的春节是最隆重、最具影响力的节日。
每逢春节,新加坡华人家家户户写春联、贴福字,屋里屋外红红火火;买年货、做年菜、除夕吃团圆饭喜气洋洋;民间也兴拜年、祝福、送红包和压岁钱,图个吉利。南洋华人还用独特的方式来欢庆华人年,那就是一家人欢聚一堂“捞鱼生”。“捞鱼生”是一种菜式,以生鱼条为主食,加以有色蔬菜和水果丝、白芝麻、花生碎,调和五香粉、胡椒粉、酱汁等,装成一个大盘。“捞鱼生”仪式开始时,便由一人发令,其他人一起把大盘中的菜物高高捞起,并齐声高喊:“捞起,捞起(捞喜),捞到风生水起,一年好过一年” 。“捞鱼生”带有吉祥的意味,祈求来年好运,能发大财。一份考究的鱼生,价值新币千元以上。我多次品尝过这种既当菜又当饭的鱼生,确有其特色,但并无当地人那份兴致和着迷。
春节的市场上张灯结彩,人山人海,一派繁忙景象。特别是牛车水(唐人街)更是大量出售华人风味食品,中国民族服饰和林林总总的吉祥物。那里锣鼓喧天,舞龙队、舞狮队尽情表演。一年中唯有春节这一天,这里可以燃放烟花炮竹,节日的气氛非常浓郁。
“春到河畔迎新年” 是每年春节活动的重头戏,举行的地点是滨海湾。在那里春节期间有各种文艺演出,有各式杂货市场,有中华各地特色小吃,还有迎新灯展,并在新加坡河两岸燃放大型烟花。2012年春节还展出70多手工扎制的巨龙形彩灯,四川成都的灯彩,广西民俗文化表演,还有LED舞龙队,都是新的亮点。一年一度的妆艺大游行,往年都在乌节路等闹市区举行,今年移至新加坡河进行水上大游行,载歌载舞如同扬州古运河花船表演,不知哪个更加出色。
闻名遐迩的新加坡风景区圣淘沙,新春花会已经开幕,100万株花卉竟相绽放,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这可算是热带雨林的南洋岛国春节展示的一大特色。
5、马来西亚过春节
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与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时,喜欢带一些橘子,进门送给主人,橘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
放鞭炮是过春节的标志。这两年马来西亚政府宣布解禁燃放鞭炮,给每年欢庆农历新年的华人一个大喜讯。于是,从岁末除夕到大年初一,即使到了元宵节,大街小巷到处爆竹连声,此起彼伏。孩子们欢乐地争执着,谁放的爆竹最响亮,谁放的烟花最美丽;而这叽喳争论的童稚声,总被连绵不绝的鞭炮声所淹没。
6、印度尼西亚过春节
临近传统节日春节,印度尼西亚弥漫着浓郁的节日气氛。首都雅加达的商场超市挂满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有些商场还搭起了贩卖中国传统腊肉干、应子梅等的临时摊位,红蜡烛、红年糕、各式各样的红色佩饰以及大红喜字令人目不暇接。
在班芝兰一带的唐人街,造型各异的各类鞭炮品种齐全,年糕专卖店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类年糕,糖果店里的巧克力、蜜饯、开心果、瓜子、花生、山楂、梅子等一应俱全,红梅、金橘等印尼华人春节必备的装饰品销路也格外地好。
除夕当天,人们要到庙堂进香祈祷,希望一年健康平安、万事如意。除夕夜,大多华人都会聚集在老人家里吃团圆饭,家中年长者接受儿孙们的拜年,老人则向晚辈发放红包,然后儿孙们与老人合影,之后是全家聚餐。直到深夜,晚辈们才告别老人,各自回家。
印尼华人过春节的另一特色是公益色彩浓。各华社团体、宗亲会、互助会和庙堂组织献血、分发食品等社会公益活动,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一个美满幸福的春节。
⑤ 今天是冬至,印尼今天吃什么过节
12月22日在印尼是母亲节,应该都不知道冬至吧,但是印尼华人或是有在中国留学过的人或了解中国的节日也会吃汤圆的
⑥ 印尼有什么出名的小吃和特色菜肴
1. Tempe ( 豆豉 )
吃辣爱好者的最爱,这个辣椒酱千万不要错过。它在印度尼西亚地区非常有名,虽然只是yi 种调味品,但它还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许多餐馆也会提供虾膏辣椒酱来满足爱吃辣的顾客。
⑦ 印尼人冬至吃什么
印尼没有冬至,但印尼华人也会过冬至,也会吃汤圆。
12月22日是印尼的母亲节,所以印尼本地人应该不知道冬至,有的话可能是在中国有留学过或者是了解中国的吧
⑧ 亚洲各大国春节的习俗,短一点的
说几个知道的国家:
当中国人欢天喜地闹新春的时候,亚洲一些国家的民众也以特色民俗活动辞旧迎新。这些地方的年俗各具特色,亲友团聚的温馨、“拜大年”的喜庆热闹让人们品足了年味儿。
朝鲜人拜年讲礼数
拜年是朝鲜年节习俗中的重头戏。年初一一大早,一家人很早就起床,穿上新衣,尤其是小姑娘大多穿上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显得活泼可爱。拜年活动从祭祀祖先开始,祭祀桌上摆着各种食品和酒类,一家人给已故的祖先磕头致意,然后给家里的长辈一一拜年。晚辈们要按辈分和年龄顺序给长辈们行磕头大礼,并祝长辈们健康长寿,长辈们准备一些简单的礼物给晚辈,并给孩子们一些压岁钱。向邻里的长辈和老师拜年也是不可缺少的,这反映了朝鲜尊老爱幼和尊师重教的美风良俗。朋友和邻居之间拜年时会相互说些祝福和鼓励的话。
韩国人重祭祖尽孝
比起年三十的守岁,韩国人更重视年初一的“祭礼和岁拜”仪式。人们会按家谱排位摆放祖宗的牌位或画像,在供桌上摆好各式供品。供品严格遵守“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生东熟西”和“左饭右羹”等规矩摆放。全家身着传统民族服装,依次向祖先磕头行礼。
越南人过年守岁
越南人除夕夜也有守岁的习俗。正月初一零时一到,越南民众就开始祭拜神灵、供奉祖先。象征天地五行的五果盘是必不可少的供品,既表达对祖先的感谢,也有希冀新年如意、安康和好运的意思。拜供之后,人们携家带口或呼朋唤友,前去寺庙上香祈福,还会从寺庙里的树上折下一段长着新芽的树枝,回家后虔诚地摆放在供桌上,此举被称为“请禄”,越南人认为这样会给家庭带来好运。
柬埔寨华人去寺庙请香
除夕夜,柬埔寨华人通常去庙里请香,作为原住民的高棉人因信奉佛教也逐渐接受了这一风俗。每年除夕晚上10时左右,华族和高棉族的善男信女便会到首都金边邻省干丹一个俗称大金欧的地区,那里有一座保生大帝庙位于湄公河的支流百色河畔,因其历经战乱仍保存完好受到人们的信奉。
印尼华族重传统
印尼华族保持着原汁原味的春节习俗,农历春节期间家家张灯结彩、老少团聚,长辈给晚辈发红包必不可少,前去庙宇烧香敬佛也是重要内容。印尼华族过春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一起吃年夜饭。
新加坡人拜年“换橘子”
地域小、交通方便的新加坡保留着正月里亲戚朋友互相登门拜年的习俗。大年初一去拜年,大人小孩都会“穿新衣,戴新帽”,并带上两个柑橘作为贺礼,寓意“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主人也要回赠给客人两个柑橘,新加坡人俗称“换橘子”。
另详细的
韩国人过春节:要吃米糕片汤
中国人的春节也是韩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一名嫁在中国的韩国媳妇,我已在北京学习并生活几年,每到春节来临,在婆家的我都会分外地思念故乡韩国,想念韩国过年时的情景和那里的家人。
韩国是一个非常遵从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一天。今天,春节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让人们从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中暂时解脱出来,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快乐。所以,春节到韩国你的所到之处都会充满欢乐和吉祥的气氛。
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很多,有岁妆、岁画、福笊篱、赶夜光鬼等等传说。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祖先祭拜、岁拜、德谈、“掷木四”和跳板等习俗。中国人春节都要吃年糕,韩国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岁餐”。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是“米糕片汤”。古代的韩国人崇尚太阳,白色的小圆状米糕片就代表着太阳,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汤代表着迎接太阳的光明。另外依照原始的宗教信仰,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万物更生复活之际的严肃和清洁。以前做米糕片汤的汤是用野鸡汤熬成,现在野鸡难得,因此改用牛肉或鸡肉汤代替。中部和北部地区还喜欢在米糕片汤里加入山鸡肉、绿豆芽、蘑菇和泡菜为馅的饺子。此外,每个家庭还会准备蜜糯油果、桂皮汤、八宝饭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日本过年习俗:买福袋图吉利
日本: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响起108声钟声,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价钱从1000日元到上万日元不等。由于非常受欢迎,福袋往往年前就开始预售。
同样是商品,为何福袋如此受欢迎呢?原来,福袋非常超值,一个千元的福袋里,往往标价千元左右的商品就有三四件;有时一个两万日元的福袋里,有价值三四万日元的数码相机也说不定。这样一来,买福袋又给人一种新年中大奖的感觉。当然,如此超值的福袋只是少数,但一想到可能会中大奖,而且至少也会物有所值,消费者自然会争相抢购了。
对商家而言,这种销售方式比起普通的促销来,效果大不相同。一般的促销是消费者来选购商品,买几件要消费者说了算,而装在福袋里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商家可以自由搭配。对消费者来说,福袋实在是物美价廉,据说日本女性很少有人能抵御福袋的诱惑,况且福袋这个名字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大过年的,谁不想带着福气回家呢!
春节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
新春伊始万风象更新,远在中国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样沉浸在浓烈的喜悦气氛中。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不过同样是庆祝春节,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与汉人杂居的蒙古人却有很不相同的庆祝方式。
装束色彩缤纷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春节是草原人民相互聚会交流的大好时机,由于很多蒙古人还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们之间在平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借着春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许能够在赛马大会上,或者摔跤大会上相遇。
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经过激烈的场上龙争虎斗后,在私下会面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互赠哈达,互敬鼻烟壶,以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亲戚朋友共同庆祝新春的时刻,彼此或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些亲戚之间距离遥远,可能十年都没见过一次面,等到见面了,经过风霜雪雨的脸已经变得难以相认了!
我就曾经见过一对亲兄弟在同一个蒙古包中饮酒,但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直到一个老人点破“机关”后,两兄弟才喜极流涕!
城市庆祝方式
生长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完全汉化;有的还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对于春节有着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还有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另一套。一般他们还保留些许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烧烤羊肉串、边喝酒边唱歌、拉马头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庆祝节庆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基本和汉人一样庆祝方式,例如亲戚相聚会、朋友聚餐、邀请上司到家中促进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饺子、小孩子做新衣等节目。
对于汉化的蒙古人来讲,在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和新旧岁交替之际午夜零时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团圆饭其实是以吃饺子为主,在旧岁的零时之前,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包饺子。除夕夜的饺子十分讲究,首先是大家的饺子都要一样大,这表示全家人平等,谁也不欺负谁!
其次是饺子馅的选料上,绝对不可以马虎,除夕的饺子馅选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例如你不可以选择牛肉馅,因为谁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劳碌”;也不可以选胡罗卜,因为没有人想自己越来越胡涂;当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够多。
吉祥的饺子馅包括“飞龙”肉馅、马肉馅、香菜馅、韭菜馅、羊肉馅等等。
这些都能够从中找出吉祥的迹象,如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吃香喝辣、长长久久、三羊开泰。
喜庆“爆炸”声
除夕的这顿饺子一定要在午夜钟声敲满12次的时刻端上桌子,象征送旧迎新,圆圆满满!
与此同时,外面的爆竹和烟花也随这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而爆响起来。这个时刻,满天都是彩色火焰,满耳都是喜庆“爆炸”声,同时满心洋溢着新春喜悦。
穿新衣是小孩子们除了红包外最关心的一件事,虽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经被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会让他们在新年的时候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服装,用情之深,用心之苦,从衣服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做工足以体现。
其实无论对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们都特别重视的佳节。
每逢新春时节,那些身着鲜艳服饰的草原儿女,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鲜事物、购买各种年货,同时也要备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语,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和陌生的矮壮汉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他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父母每年都要来这里找人讲话呢?
其实,这里是专门为这些草原来的“黑脸客”预备的,而城里的居民却很少来这里买东西。
过年的确不一样了,那些应该相见的人们总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相遇相见,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分享各自不同的快乐故事。
这样可以为新年增加喜庆的气氛,还可以为明年的再会搭上一级台阶。
越南人过春节:糯米豆沙年粽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几条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糯米猪肉绿豆沙做年粽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喜喜”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本地华人过春节必备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
年粽做法跟我们吃的粽子一样,不过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生。
从前越南人过年也放爆竹,不过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间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华人过年有除夕守岁习俗,越南人也一样。除夕夜人们便穿上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穿上越南旗袍。零时,当电台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还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会带来好运
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冲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除了亲友间互相拜访,新春期间越南各地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连续几天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下人棋、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整个越南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
新加坡过春节:东南亚特色浓
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好不热闹!
春节庆祝活动一览
牛车水农历新春亮灯庆典:1月15日至2月28日,喧嚣热闹的牛车水年货市场会有超过400个年货摊位,售卖各式各样佳节礼品。在此采办年货,感受浓郁的春节气氛!别错过2月8日除夕夜的倒数嘉年华,与本地人一同热闹欢庆迎接新的鸡年!
春到河畔迎新年:2月7日至2月23日,春到河畔迎新年是一个盛大的嘉年华会,送旧迎新,合家欢乐!每年的节目精彩丰富、包罗万象,一连10多天。
奇思梦想妆艺大游行:2月18日晚上7时预演、2月19日晚上7时半正式游行。已步入第33个年头的“奇思梦想妆艺大游行”,每年都会聚集精心设计的花车游行、绚丽的奇装异服、令人赞叹的武术表演,以及舞者们的曼妙舞姿!
2005年圣淘沙花卉节:2月9日至20日,别错过在圣淘沙喷泉花园所举办的花卉节!万紫千红的花卉和热带自然植物,都是您难得一见的。
春到人间:1月13日至2月23日,来自中国各地的表演艺人及手工艺品师傅,将在莱佛士城购物中心为您带来一系列的精彩节目。此项活动为期1个月,让您尽情欣赏融会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的音乐、舞蹈及杂技的深湛表演。
非尝不可东南亚美食
海南鸡饭:蒸煮嫩鸡加上用鸡汤烹煮的米饭。叻沙:椰浆咖喱汁加上粗米粉、小虾、鸡蛋、鸡肉丝和生蛤。
炒諽条:白色的宽粉条以黑甜酱、豆芽、鱼饼、腊肠和生蛤一起烹炒而成。
福建虾面:细面条、虾、墨鱼片和猪肉一起煮炒而成。印度馅饼:夹以牛肉或羊肉的馅饼,沾以咖喱汁来吃。
咖喱鱼头:大鱼头和蔬菜、咖喱粉一起烹煮,与米饭一起吃,甜美而开胃。若再配上一杯冰冻柠檬汁,那就更令人回味无穷了!
沙爹:烧烤肉串、配料有马来米粽和黄瓜,沾辣花生酱吃。
罗杂:本地色拉,用料包含了水果和蔬菜,例如黄瓜、豆芽、黄梨、白萝卜、豆干甚至加上芒果和墨鱼。
娘惹糕:结合了华人与马来人的传统,以色香味着称的甜品,用料有糯米饭、木薯、斑兰香叶和各种热带水果如香蕉、榴莲和椰子。
辣椒蟹:番茄咖喱浓酱与硬壳大蟹一起烹煮的美味海鲜,您大可以入乡随俗,大胆地用手将白面包沾着辣酱来吃,好吃到吮手指。
“鱼生”是另一项您非尝不可的春节美食。新鲜生鱼片佐以多种蔬菜、芝麻、香脆果仁等配料混制的开胃中式沙拉。
非逛不可的集市
牛车水年货市场:购物高手请出发吧!具有本地特色,价廉物美的年货市场,让您感受更浓厚的过年气氛!
新春特价年货市场:1月28日至2月8日下午5时至晚上10时,罗弄阿苏与后港一道交接处,阿裕尼-景万岸区的热闹春节气氛,俨如浓缩版的牛车水!此处满是吸引人的璀璨彩灯,还有丰富的文娱表演。
雅柏中心2005年花园会:1月26日至2月8日、2月12日至3月13日期间,新加坡最大的花园盛会为您绽放春意!无论是人造花或是庭园栽种的工具,您都可在这一应俱全的花园会找到,更别提那满庭芳香的艳丽百花了!
滨海艺术中心华艺节:2月11日至20日,进入第三年的华艺节将为您呈献华人艺坛优秀杰出的现代与传统艺术表演,您可欣赏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飞的精湛绝技,或观赏来自纽约的神威舞蹈团的舞艺,让华艺带您进入一个难忘的艺术领域。
购物天堂乌节路:喜爱时尚品牌的游客,乌节路正是您期待已久的购物天堂!如先得坊、高岛屋、百丽宫或威士马广场等购物中心,伊势丹、美罗或罗敏升等百货公司,轻易就能满足您的渴望,让您尽享购物乐趣!
非玩不可的景点
裕廊飞禽公园:何不趁新春佳节前来游览东南亚最大且最负盛名的飞禽公园?观赏了精彩的飞禽表演与游览公园后,还能与亲朋好友在FlamingoCafe一起享用非尝不可的“鱼生”大餐!
新加坡动物园:人见人爱的动物园吉祥代表“阿星”大猩猩,将用它的长臂热情迎接您!只须短短五分钟路程,您就能游览享负盛名且为全球首创的夜间野生动物园。踏入丛林密布的热带森林,窥探夜行野生动物,体验惊险刺激的感受!
亚洲文明博物馆新春庆典:亚洲文明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全家大小欢度春节的地方!您可在此用手制作红包封套、灯笼,以及观赏引人发笑的木偶表演。
日本过年习俗:买福袋图吉利
日本: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响起108声钟声,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价钱从1000日元到上万日元不等。由于非常受欢迎,福袋往往年前就开始预售。
同样是商品,为何福袋如此受欢迎呢?原来,福袋非常超值,一个千元的福袋里,往往标价千元左右的商品就有三四件;有时一个两万日元的福袋里,有价值三四万日元的数码相机也说不定。这样一来,买福袋又给人一种新年中大奖的感觉。当然,如此超值的福袋只是少数,但一想到可能会中大奖,而且至少也会物有所值,消费者自然会争相抢购了。
对商家而言,这种销售方式比起普通的促销来,效果大不相同。一般的促销是消费者来选购商品,买几件要消费者说了算,而装在福袋里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商家可以自由搭配。对消费者来说,福袋实在是物美价廉,据说日本女性很少有人能抵御福袋的诱惑,况且福袋这个名字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大过年的,谁不想带着福气回家呢!
⑨ 有哪些国家和民族的新年习俗
美国的新年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是夜,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着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在一起,怀着惜别的感伤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共同迎来新的一年。
新年在美国并不是最热闹的节日,但仍有不少盛大的庆祝活动,加利福尼亚州的玫瑰花会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新年盛典,届时用鲜花特别是玫瑰花扎成的彩车绵延数英里,车上摆满鲜花做的各种模型,不仅吸引加州的男女老少簇拥街头,而且还吸引着上百万电视观众。在费城,有举行化装游行的传统,参加游行的人们,有的装扮成小丑,有的装扮成妇女(按照古老的习俗,这个游行不允许女人参加),随着彩车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美国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习惯,就是在新年许愿立志,他们称之为“新年决心”。这决心通常不是什么宏图大志,而是一些朴实而实际的打算,例如“我一定戒烟”、“我要好好对待邻居”等等。他们总是坦率地讲给大家听,以期得到监督和鼓励。
据说美国的印第安人也有独特的新年习俗。每到除夕之夜,他们就举行富有特色的篝火晚会,一家人围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待至晨曦微露,他们就把破旧衣物付之一炬,作为除旧迎新的象征。
德国新年:钱包放鱼鳞 钟响跳椅子
德国的新年,庆祝时间前后有一周。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可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德国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
孩子们组成乐队,穿上新衣服,拿着口琴和手风琴,列队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则手持彩旗,跟在后面呐喊唱歌,欢庆新年,德国的妇女在新年里要即兴表演家庭题材的喜剧小品。在德国的农村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小伙子们顺着光秃秃的树比赛爬高,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巴西新年:登山寻幸福 见面揪耳朵
新年钟声敲响后,巴西人高举火把,蜂拥登山,他们争先恐后地寻找象征着幸福的金桦果,这个活动被称为“寻幸福”。据说,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找到这种罕见的果子。在乡村地区,新年期间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习惯———互相揪耳朵,人们在元旦见面时,会使劲揪住对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国新年:喝光家藏酒 风向卜年景
新年夜,法国人合家团聚,围桌痛饮香槟酒,按照传统,这一夜每个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来年有厄运;所有的人都应该喝得酩酊大醉,这样新一年才会有新开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会给孩子发“压岁钱”,以表示对子女的关爱。 法国人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除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
法国人过年时还有一种习惯,家中的酒瓶里不能剩酒,否则被认为来年就要交厄运。因此,他们在除夕之夜一定要把家中的酒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
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比利时新年:给牲畜拜年
比利时的新年动物最受宠。元旦这天,比利时人清早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是给动物们拜年。他们会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宠物猫宠物狗身边,煞有介事地向它们问候:“新年快乐!”
意大利新年:年夜摔东西
意大利传统认为,元旦前夜弄得响声连天可以驱邪,这样就可以新年如意。所以当地人在元旦前会不停地放烟花爆竹,还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东西制造声响。到了元旦这一天,意大利人家家户户都要燃一炉旺火,而且要使其一整天不灭,因为意大利人认为,火来自太阳,元旦断了火,来年就会不见天日。
墨西哥新年:新年前禁笑
墨西哥人比较奇怪,他们的传统规定,元旦到来的时候不许笑,以便于获得好运气。
西班牙新年:争着吃葡萄
在西班牙,当除夕夜12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声,人们便争着吃葡萄,如果能按钟声的节奏吃下12颗,便象征着新年的每个月都平安如意。新年葡萄的每颗还有不同的含意,分别代表“平安”、“和睦”、“避难”、“祛病”等。
按照当地风俗,孩子们在元旦这天骂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因此元旦这天,西班牙家长会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同时,大多数西班牙人身上会携一枚金币或铜币迎接吉祥。
日本
日本新年按照公历,在圣诞节之后,由头年12月27日至翌年1月3日。过年必吃糯米糕。除夕晚上全家团聚吃过年面。元旦早晨,欢聚一堂,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据传,这种酒是用中国三国时代的名医华陀的配方酿制的。新年饮之,能辟邪气,去灾保健康。饮完屠苏酒后,吃一种叫“御杂煮”的年糕汤。各家制法不同,风味也不一样。日本人在“正日”(即元旦当天)这一天,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芋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三天,则吃素的,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英国
英国的新年庆祝活动大都在除夕之夜举行,“迎新宴会”,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宴会分“家庭宴会”和“团体宴会”两种,宴会通常从除夕晚上8时开始直至元旦凌晨结束。宴会上备有各种美酒佳肴和点心,供人们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
西班牙
西班牙人喜爱美食,一年12个月,月月有大饱口福的节日,西班牙有“饱口福,到节日”这样的口头语。在新年来临之际,他们喜吃鸡、鱼、虾及水果、蔬菜,并尽量做到品种多样、丰富多彩,佐餐饮酒以啤酒、葡萄酒为主,讲究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以此迎接一个丰衣足食的新年。午夜来临,十二点的钟声刚开始敲第一响,每个人就开始吃十二颗葡萄,必须在第十响之前把葡萄吃完,这样,新年就会快乐。
俄罗斯
大多数俄国人喜欢在家过年,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享用平时难得品尝的烹调讲究、菜肴丰富多彩的“俄国大菜”,男人们这时会痛饮伏特加,女人们也会凑一凑热闹,浓烈的伏特加不仅可以温暖他们的身体,而且还会驱走他们身上、心里的寒气,并给他们带来一个热辣辣的新年
新加坡
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
⑩ 中秋节的时候,印尼市面上的月饼种类丰富吗印尼华人过中秋吃月饼吗
吃,肯定吃,中国有两大节,一个是春节,还有一个就是春节,种类丰富不,这个绝对够你挑的,这是一个商机,印尼华人多,生意人是不会放过这个一年一次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