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致敬!23岁移植科护士去世捐出器官救2人,器官捐献对于社会有何意义
12月4日上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护士于媛媛和病魔抗争了40多天后不幸离世,这位23岁的年轻生命选择了将遗体捐赠。据了解,媛媛的器官已经挽救了两个人的生命,她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以延续。那么,器官捐献对于社会有何意义?
Ⅱ 护士染上传染病,遗体会被怎么处理
这不因为她是护士而因为她得的人传染病,传染病人即便是遗体也有传染病毒在身为了防止病毒扩散传染所以遗体不得让家属带走。
另外在一线城市即便没有传染病毒的遗体也是不能让家属带走的必须放在医院的停尸房内隔离火化
如在家里病故的,直接联系殡仪馆让殡仪馆将遗体送火葬场。
Ⅲ 我妹妹是一名护士,前几天去非洲工作出差患上鼠疫去世了,她的遗体我们可以带回来吗
发生这样的事很遗憾,海关不允许这种情况。因为他们的职责之一就是防疫,所以你的妹妹可能要安息在异国他乡了。
Ⅳ 电影名字主人公们在医院发生了很多恐怖悬疑事,最后在太平间发现自己的尸体,才明白自己飙车时都死了
邪恶护士2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片名:邪恶护士2
邪恶护士2海报
译名:Evil Nurse 2[1]
类型:恐怖片
导演:陶菲克
制作人:希达亚
演员:苍井空,Zidni Adam,Ricky Harun
制片国家/地区:印度尼西亚
语言: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片长: 90分钟
上映日期:2011-4-21(东南亚)
我的一点感想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和感触。之所以震撼不在于本片是否恐怖,而在于此片之意境深邃和表现手法。我深以为此片充满了强烈的哲学思辨、跌宕起伏的环节设置;此片回答了人死以后,去向何方的一种探索;虽然没有谁知到,灵魂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进行理性的猜想……。
阴阳观深深的扎根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阴阳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关于鬼神。中国还有这样一个节日——清明节,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活着的地方我们称之为阳世,人死以后灵魂要去的地方,就称之为阴间。在西方好人的灵魂去往天堂,坏人则去往了地狱。
纵观我国恐怖片,无不从传统开始,或者借鉴《聊斋志异》。先入为主的强调世界上有鬼,然后渲染鬼的可怕和力量,以冤魂厉鬼的方式,宣扬着仇恨和暴力;除了血腥的场面,狰狞的样貌、鬼或僵尸为了一点不知所谓的仇恨,或者根本就没有仇恨就无端尸变,然后开始疯狂的屠杀;根本就没有考虑人世间的真善美的元素,似乎冥界的人是没有思想和感情的地方,那里除了寒冷还有寂寞,似乎不会也不可能再有别的东西了。
我个人觉得恐怖片不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小世界。当我们走向死亡的时候,我们总会有感触:有的人觉得后悔,因为有太多的东西没有得到,包括权利、女人、儿子或像刘备一样,创业未半而夭折,或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也有的人还没准备好迎接死神的到来,活着的人得知自己快走了,内心充满了痛苦充满了无奈,为什么上天如此薄情,自己还没有享受够,自己的理想还没有实现;也有的人却很幸福甚至于是高兴的,因为他罪恶的一生终于结束了,他苦难的一生终于走完,他得到了解脱。
毫无疑问。死亡是每一个人的终点站和最后的归宿。或许死亡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了,无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要面对这一事实。而且死亡是没有征兆的,天灾无疑就是这样。有的人相信,人死以后并没有真正的结束,而是灵魂走向了另一个奇异的世界。当然,我们很好奇那个世界,于是有许多人就展开了恢宏的想象……。
邪恶护士,三位年轻人在摩托车比赛后,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走向了死亡。两位男主角根本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还为自己的朋友(女摩托车手)奔走,可谓不辞辛劳。两位年轻人或者说灵魂,依旧保持着现实生活的作风,好色但却没有什么害人之心,在医院见到自己的同类(灵魂)依旧会害怕,与正常人无异。是的,此片没有向我们宣扬什么阴曹地府和情天恨海。而是诠释人故有的东西,这就是人性;我们或许可以相信,人的念力可以穿越空间,人性即便在新的国度依旧永存。真善美我们的感情依旧存在,这大约便是所谓的在天之灵了吧!
恐怖片不应该追求恐怖,而应该解释死亡,解释人性;启迪活着的每一个人,教会人如何珍惜生命。
编辑本段
内容简介
三个年轻人因为其中一位比赛摩托受伤,半夜三人去往医院急诊。同时来医院的还有日本女孩以及一朋友来急诊。
他们发现该家医院不是一家普通的医院。在他们经历了各种可怕的事情之后,他们决定从这个地方逃跑出去。
然而他们却无法逃离,直到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2]
编辑本段
相关资料
日本的AV女优苍井空准备用她的火辣身材挑战印尼保守文化,近期苍井空在雅加达的一间废弃妇幼医院,拍摄低成本的恐怖片续集《邪恶护士2》(Evil Nurse 2),不过由于担心卫道人士反对,电影公司每天都以专车接送苍井空,深怕消息走漏。
电影上映前总是希望博得媒体版面,但《邪恶护士》的制作人希达亚却要求娱乐记者再三缄口,为的就是避免穆斯林们“砸场”。希达亚说,可能光流出一张剧照,就得让电影公司打很长的官司。
希达亚表示,Maxima电影公司从2年前开始,就陆续请到像苍井空这样的国外的AV女优,到印尼本地拍摄“穿衣服”的国片,并表示“我们的电影绝对符合法定程序”。
邪恶护士2剧照(21张)
苍井空前段时间在微博透露,自己在海外拍摄新片,但却不能透露拍摄地点,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好奇。从目前曝光的新闻来看,苍井空不能透露的拍摄地点,非常有可能是在印尼。[3]
Ⅳ 23岁移植科护士去世捐出器官救2人!在这名女性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美德
从这位白衣天使身上,我看到了舍己为人,无私奉献,大爱无疆,默默无闻的付出的精神。众所周知,医生护士都具有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我们今年爆发的疫情来说,医生和护士值得我们去尊敬,去点赞,去爱戴,没有他们坚持不懈的工作我看这次疫情还没能那么快压制下来,我们也还在家中封锁。
说实话,我佩服那些器官捐赠者,因为按照我国的传统,死者为大,身躯应该完整什么的。我们应该向这位护士学习,学习她走在科学前端的精神,学习她为社会为人类贡献的精神,我敬佩她,因为她的精神和她的行动。
Ⅵ 护士离世捐器官助两人获新生,她身上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护士于媛媛在与病魔抗争了40多天后,不幸离世,年仅23岁。这位美丽的护士小姐姐将器官捐献给两位病人,帮助他们获得了新生,她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我们能够从于媛媛身上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据了解,于媛媛捐献的遗体已经帮助了两位患者获得了新生,其中一位患者已经等待肾脏7年之久,媛媛的遗体捐献对这些患者来说就是希望,是无限的大爱传递。
Ⅶ 护士长——叶欣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湛江市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输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总是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药物。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并作自我批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刚建立时,叶欣主动请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13篇。
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谦虚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沉痛悼念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徐闻县一个医学世家。
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学习。
1976年毕业,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
1983年,被提升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广东省中医院建立二沙分院时,叶欣主动请缨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在急诊科护士长连续工作二十年。
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共13篇。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3月29日下午,广东省中医院在广州殡仪馆青松厅举行叶欣遗体告别仪式,全体员工为她做最后的送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沉痛悼念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记得她那永远穿梭忙碌的身影和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叶欣——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急诊科护士长却永远地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拼搏的战场上。
担任公司老总的爱人不相信,总是泰然处之、波澜不惊,危险和死亡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地走进明亮双眸的妻子,会永远离开了他和还在上大学的儿子。以前连家中水电费多少都不知的他,如今要父子相依为命,从烧菜、洗衣开始照料自己。他强忍悲痛从叶欣工作的科室取来了她心爱的工作服和燕尾帽,让她与人们作最后的诀别。因为,“她喜欢工作服,哪怕再旧再破她也喜欢”。眼含热泪,他对前去采访的记者说:“其实,叶欣是知道这次抗击‘非典’危险的。她病倒前两周,我们连周末去老人那的聚餐都取消了。当病魔袭来时,叶欣是迎着上去的。她没有当逃兵,我们为她骄傲!”、“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今年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无形的病魔,看不见、摸不着,即便你全副武装,有时也防不胜防。超负荷、紧张的工作,使人们常常无暇顾及没戴紧的口罩;体力的严重透支,使病魔乘虚而入。有的护士病倒了,叶欣心急如焚。每天上班,她第一件事就是亲自打来开水拿来预防药,亲眼看着大家吃下去。她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落实各项隔离措施,从医生到护工,一个也不能落下。其检查的严谨和认真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来电。
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
在对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中,叶护士长注意到,很多病情危重的患者往往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的疾病。原本虚弱的身体明显不敌新疾,多脏器衰竭随时可能发生。此时此刻,挽救生命不仅需要高度的责任心,更要有精湛的技术和医护的通力协作。原有冠心病,且处于心脏搭桥术后的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面色紫绀,出现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叶欣护士长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使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接上床边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仪,静脉注射强心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护士长顾不上休息,拖着疲惫的身躯又投入到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因为还有上了呼吸机的危重病人7床冼伯和9床高伯的护理工作等着她去检查……就这样,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一直伴随着叶欣。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可谁能想到,此刻的叶欣,是强忍着自身病痛的折磨完成着一次次的抢救和护理。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除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肆虐的非典型肺炎,危险和死亡那么真切地走向医务人员。“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和二沙急诊科主任张忠德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急危重“非典”病人的检查、抢救、治疗、护理工作,有时甚至把同事关在门外,声色俱厉,毫无协商的可能。他们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或少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他们心甘情愿!“不要靠近我,会传染!”
2月24日,对于叶欣来说是一个紧张而又寻常的日子。前天晚上值夜班时只觉得周身酸痛,疲倦得很。自从急诊科出现“非典”患者以来,她已经没有节日或周末的概念了。近一段时期以来,她明显地感到精力不济,尤其是颈椎病、腰椎病和膝关节病似乎凑热闹般一齐袭来,可急诊科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她放不下。她更不敢将自己的病痛告诉同事和领导,否则她又要被强迫休息了。上午,一位怀疑肠梗阻的急腹症患者前来急诊,需要紧急手术,同时患者的某些症状引起了医务人员的高度注意。随着检查结果的反馈,怀疑终于被证实:是非典型肺炎!紧接着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一切严重的症状都出现了,这是一位“毒”性极大的重症患者!叶护士长与专家组的成员迅速展开了抢救工作: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患者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可“非典”病毒就在这个时候闯进了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好多天的叶欣身体。
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觉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注意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水没喝一口,饭没吃一口,只觉得周身困痛,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极度疲倦的叶护士长开始出现发热症状,不得不到病房隔离留观。体温在升,补液在滴,但叶护士长记挂的还是科室里的几个危重病人。通过呼叫仪,急诊科的同事们又听到她那微弱但亲切的声音:“9床上呼吸机后,血氧饱和度上去没有?下午每隔两小时的吸痰量多不多?”“7床每两小时尿量有多少?危重病人可要按时翻身并做好皮肤、口腔护理哦!”
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经确诊,叶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她不得不住进了她为之工作了27年的省中医院总部。在她刚进呼吸科的那几天,每当医护人员前来检查和治疗,她总是再三叮嘱他们多穿一套隔离衣,多戴几层口罩。她甚至提出自己护理自己:“我是老护士长了,什么不行?”院领导前来探望,她首先讲的不是自己的疾患,而是检讨自己的不足,责怪自己不慎染病,给医院和领导添了麻烦。她甚至询问自己科室的覃医生看看还有没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干的工作让她在病床上完成。
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抽调一名主任负责全程治疗方案的实施。吕玉波院长要求医疗小组用最好的治疗方法、手段和药物为叶欣治疗。治疗小组还特别邀请了中山大学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的专家参与了整个治疗方案的制订,同时积极向全国寻求支援。一次专家会诊时,吕玉波院长听说天津有位医学专家对治疗多脏器衰竭有独到心得,当晚即打电话给这位远在天津的专家,专家被吕院长的急切和真情所感动,第二天上午即乘第一班机赶来广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护士长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
不知有多少人在挂念着叶护士长,不知有多少人一上班就关切地询问“叶护士长怎么样了,好转了吗?”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在叶欣转入ICU病房不久,由于戴上了面罩,她已经不方便讲话了。一天,面对前来治疗的医生,她忽然急切地示意护士递给她纸和笔,颤颤巍巍地写道:“不要靠近我,会传染。”护士含泪把纸递给了同事,但大家仍不怕危险,积极抢救。院长吕玉波回忆:“叶欣刚入院时,我去看她,为怕我靠近,隔着老远她就说,‘我39摄氏度,能顶住!’”现在已痊愈的张忠德主任哽咽着说:“当时我和叶欣都被传染了,同住在ICU病房,我们常写纸条,相互鼓励。”
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就在她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3月25日凌晨1:30,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省中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为她做最后的送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
一位熟悉叶欣的医学专家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和热烈的追求。”
叶欣1956年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很快,年轻的叶欣从同期护理班学员中脱颖而出,1976年毕业时她的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叶欣留院工作了。光阴荏苒,1983年叶欣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提升为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二十年。同伴们忘不了,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这买那。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在叶欣的护理生涯中,她的温情护理不知感动了多少绝望的患者。救死扶伤已经化成了她人性的一部分,护理工作对叶欣而言几乎就是一种本能的奉献!院长吕玉波忘不了,叶欣是知青返城后和他同时进入省中医院卫训队的。在他做院长后,叶欣只在电话里找他两次约谈。一次是二沙分院刚建立,她主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另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然后打电话给他作自我批评。
伴随着急诊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急诊救治设备的快速更新,叶欣从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连那些自视甚高的小护士都觉得汗颜。1995年,叶欣关于《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她前后共有13篇论文发表。
在叶欣担任护士长期间,她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院领导戏言:急诊科是医院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窗口。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叶欣的办公桌上,留下了一本本厚厚的工作记录,那是用废弃的化验单背面写的工作记录。点点滴滴,记载着她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拼搏的足迹,凝聚着她一生对护士职业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Ⅷ 《唐人街探案3》中的小护士最后她怎么样了呢
打是务必要打的,打护士也是一切正常的,可是彻底没后文太过分了,不符一般影片标准影片里过路人殃及是一件很一切正常的事,由于大家观众们会确立了解【这是影片,不容易急事】这个时候,针对这种可怜殃及的过路人,就必定根据某类方式使你确立了解【这是假的,开玩笑的,不必真的】就如同追逐打闹的情况下,主人公动则弄翻一条街可是大家都了解这是假的,这乃至不用附加表明,由于这是默认设置观看电影标准但依然常常会出现小孩疑虑【这些过路人遭受的损害会怎样呢,她们本来没有犯错误】对,由于她们是小孩,她们没有创建起【影片全是开玩笑】这一定义,因此还会用实际里学得的逻辑去问那样的难题
逻辑见到一些回应,也是感觉她们挺不易的,怜悯她们。此外我想说的是的是这里边肯定是有一段故事情节给剪了,终究这是说白了的侦探电影,也要讲逻辑的。这一精彩片段最终是唐仁被电晕放电,电梯门关掉,下一个摄像镜头十分生硬就转到第二天。依照过去恐怖电影工作经验,电梯上应当还会产生哪些,不然在警员追出来 后便会转换场地,而不是暗示的电梯门关掉摄像镜头。再加上以前女护士看僵尸电影悬念,我怀疑电梯上也有一段故事情节。猜想是护理人员见到一脸血污丑八怪唐仁惊叫立即呕吐出去,唐仁见到被揍的头破血流的女护士也是这般反映,最终被撤离的苏妙她们救走。
电梯上那一段显着比渡边胜用劲要强烈多了同一部电影里,你发生用劲水平前小后大,可是导致的损害水平却前大过小的状况,是非常容易发生违和的唐人街探案2这部影片好的地区就取决于喜剧片和悬疑推理精确性的融合,只有说这个地方电影导演考虑不周全了,融合度并不是非常好假如改为护理人员醒来时长头发散着吓住他人而被二次电晕放电,王宝强被揍,实际效果会相对性好一点并且后边实际上能够加一段护理人员伸展着伸懒腰喊着打呵欠说“睡的真舒服”从尸袋里醒的情况下正好也见到王宝强一脸血水地从尸袋里站起来,又被吓得昏过去那样会更好许多
Ⅸ 我妹妹是一名护士,去非洲出差但是染上了黄热病去世,她的遗体会不会一直留在非洲
你好,节哀,
遗体不能带,应该可以带骨灰回来,
最好问问相关部门吧!
Ⅹ 河南漂亮女护士命丧整容手术台,尸检报告出炉,结果怎样
结果显示这名26岁的女护士因为肺脂肪栓塞导致出现急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的情况,这名女护士也因为这场整容手术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河南28岁漂亮女护士死于整容手术台一事曝光后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可以说这个就是属于一场医疗事故。
如果医院具备手术的相关资质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如今悲剧已经酿成,家中还有一对未满2周岁的孩子,这也对家属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从这件事情我们也可以看出整容也是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真的决定整容必须到正规整容医院进行手术。
如今这位护士的家属拒绝整容医院的调解,家属希望可以立案处理,希望给自己无辜死去的亲人一个交代。
我非常支持家属的做法,这样也可以给社会人士一个警示作用,也希望涉事整容医院可以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整容有风险,大家需要谨慎
其实关于整容而失去生命的案例有很多,但是依旧有很多爱美人士愿意冒险区整容。
我觉得爱美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可以谨慎做出选择,因为整容确实存在很大的风险。
其实内在美会更具有吸引力,没有必要执着于外表的美丽,其实一家人平安健康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