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养红龙什么灯最好
选择白色系的灯光,可以加快红龙鱼出框的速度,与此同时也加大了红龙鱼鳃盖发色的面积,这当然也是相对的,此时红龙的鳞片发色则较为缓慢。
当红龙到成鱼的时候,白色系的灯光就必须要与红色系的灯光搭配使用了,可以从发色速度乃至面积、色泽方面都能够得到提升;
这样也就红龙鱼的发色达到平衡,不会单方面侧重速度或红度;当红龙鱼发展到后期,饲主是单独使用红色系的灯光来增加发色红度,这样红龙鱼的发色效果就会更好。
鱼缸尺寸:
由于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加盖,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龙鱼幼鱼体形过大所以不太合适养在水草箱里。鱼缸大那么过滤的问题就比较突出了。适用于龙鱼养殖的过滤系统主要有上部过滤器、外置式过滤器、上部+抽水沙层式过滤器、溢流式过滤器几种。
但要注意的是在布置龙鱼箱的时候你应该考虑布置一个扬水马达这样做的好处极大。
⑵ 45公分红龙鱼用白灯还是红灯多少K
用红光,6500k左右。:
幼龙的时候,一般是以红龙出框为主,在这个时候选择白色系的灯光,是可以加快红龙鱼出框的速度,与此同时也加大了红龙鱼鳃盖发色的面积,这当然也是相对的,此时红龙的鳞片发色则较为缓慢。然而当红龙到达30cm左右的时候,可以选择用白色系与红色系的灯光搭配使用,这样红龙鱼的发色速度会加快,而红色的灯光让红龙鱼鳞片的红度加深。
⑶ 龙鱼除了眼睛整容还有其他变美操作,你知道吗
对于龙鱼玩家来说,对龙鱼整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所谓的整容,实则美化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至于报道中的对龙鱼掉眼、兜嘴和畸尾做手术,只是到了最后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千元的手术对上万或数十万的龙鱼来说其实真的不算什么。而且一旦龙鱼外表有瑕疵,品相就会急骤下降,也会迅速贬值。所以,许多鱼友都不得已采取各种办法来挽救龙鱼的颜值,因为一条没有颜值的龙鱼就是一盘普通的荤菜而已。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金龙和红龙都应注意的问题:
1、灯光色温不宜过强,放置距离水位应有一定距离,不宜过近,否则会灼伤龙鱼。
2、灯光照射时间不宜过长,灯光是模拟太阳光,因此不能全天候打开。
3、长期使用灯管会老化,灯光会衰减,对龙鱼发色的影响会逐渐下降,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暖色灯最好半年更换一次,白色灯最好每年换一次。
4、潜水灯应置于能照射到龙鱼频繁活动的区域。
小结:要保持龙鱼的品相,提高龙鱼的颜值,还有不少办法。值得注意的是,布置灯光时,也应考虑到龙鱼掉眼的问题。虽然灯光能够促进龙鱼爬背、发色,但摆放位置不合理、光线过强,也会迫使龙鱼为了躲避强光而下视,造成掉眼。因此,布置龙鱼灯光时一定要细致。下期共话水族,探究养鱼趣事。
⑷ 红龙鱼怎么养
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1] [编辑本段]分类 概述 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体型与金龙、红尾金龙相同。该鱼的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桔红、粉红、深红、 血红色之区别。鳃盖有明显的红斑。 1号红龙 1号红龙以红色为主,详细归属,又可分为辣椒红龙及血红龙两种红龙鱼(图6) 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关掉灯(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由于红龙为保育类的动物,进口遭限制,想要买好的龙鱼,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龙鱼小的时候几乎都差不多(龙鱼由小到大,才会有红龙鱼色泽上的转变,小时候是没什么变化的)。 一般水族馆的龙鱼根本没有辣椒红龙存在,因为在大盘商的阶段,就已被选走了。提供一个方法选购较好的红龙:小龙时期体色较红或有红色斑点为佳。 血红龙的体色并没有辣椒红龙艳红般的红色鳞框,且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只是很均匀的散布全身,但色泽还是以红色为主。 2号龙(橘红龙) 2号龙以橘红色为主,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橘红色或淡橘色,各鳍且没红龙鱼(图5)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红色或淡橘色,明白一点就是尾巴是橘红色或没有颜色。 红龙鱼如果饲养的龙鱼上未有1号龙鱼以上特征时,有可能是红尾金龙或过背金龙,是怎么养也不会全身变红的,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欣赏价值,可以经后天的饲养,使它发展出适合的体色,也是一尾好龙。 [编辑本段]性别判断 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红龙鱼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2] [编辑本段]发色条件 概述 所谓的增艳只是让红龙能更红,金龙能更金罢了,并没有能让青龙变红龙的可能性,但是当然不包括不当的扬色方法。以下就让我们来谈谈正当的扬色方法。要达到鱼只发色目的的方法大致上都与水质、环境、灯光、和饲料的管理脱不了关系,但是还是要强调,龙鱼本身的表现70%与其优良的血统有关,而剩余的30%则与后天的管理有相当之影响。红龙鱼水质 维持良好的水质相信都是鱼友所知的一环,一般建议以少量多次的换水方法为主,但是如果是药浴缸则例外。通常一礼拜换水1/3~1/5(视缸中鱼只或排泄量为准),并应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的情形发生,残饵也必须与以清除,以避免水质恶化。一般以偏弱酸性的软水水质为佳。软水可由山泉水、RO水或软水树质等等来建立;而降酸则可添加黑水、草泥丸、或亚马逊土等等来建立。 环境 环境又包括移缸、下药、背景色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鱼只退色的情形红龙鱼发生。要知道龙鱼的体色素只是附着在鱼鳞上而已,所以任何的环境影响都会影响着龙鱼的体色表现。以背景色来说, 红龙大多以黑色、红色、或蓝色来搭配。 金龙则以蓝色或黑色为主。 视龙鱼的色系为准。 灯光,红龙是建议以弱旋光性的植物灯来照射为佳。 金龙则以蓝灯搭配白灯为主。事实上不管是植物灯或太阳灯,在灯光的选择方面应以弱旋光性为佳,因为如果照射太强的光线,龙鱼的体色可是会变淡的。而灯管的色系则应该以龙鱼本身的底色和日后的色泽为准。 据说将缸中水高降至10~15公分左右也较容易达到诱色的目的,一来可防止掉眼,水压也会降低。 [编辑本段]扬色 大略有以下四种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特征:各鳍皆会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 辨识:此法乍看之下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各鳍颜色会和鳞底亮度不成正比,反之会成对 比。正常来说,龙鱼的底色越深(黑或绿),各鳍颜色则会更红。而上述的不当扬色则会显现出龙鱼底色淡(白)或鳞片亮度不够之现象,反而只有鱼鳍是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此法是借由注射贺尔蒙或红色素使其有扬色的效果. 所以日后退色是必定的结果. 此法有经验的老手不难识破,因为那看起来是很不自然的红色。此外龙鱼的嘴唇会呈现出橘黄(红)的色泽。这是注射色素也无法有的特征,除非有其它的方法。 2、喂食合成色素 特征:体色部分会呈现出粉红色的色泽. 辨识:没有上述方法表现的鲜红色泽,但是由于各鳍 或部分底部会呈现粉红之色泽,所以相当容易辨识,此法是借由喂食人工色素所致,所以退色也是唯一结果。 3、饥饿扬色 特征:眼大头小,身体修长。发色比一般体型鱼只亮眼。 辨识:仔细端详也不难识破,因为会有老顽童的感觉。此法乃是借由控制喂食所致。一般龙鱼一年可以长至30公分左右,但是此法却可以 将之控制在20公分左右。也就是说一尾鱼龄相同的鱼。在正常饲养下可长至30公分并发色,反之如果以饥饿法饲养,则鱼体大约20公分左右,但是发色情形却有如30公分的表现。 4.盲龙 特征:鱼体表现强烈,但鱼只眼睛成弱视或全盲现象。 辨识:此法乃于幼鱼时期以激光或其它方法使其弱视 或全盲以激发体色.因为据说龙鱼于黑暗世界。其体色会较暗(黑)沉。反之却会拥有浓烈的红色色泽。 [3]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概述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中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目前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中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母鱼的产卵(图3) 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新加坡 在新加坡,龙鱼幼体植入晶片与登记合法手续,总计收费约美金78元。但是,一经登记合格之红龙幼苗(2寸),约5公分左右,即售价近美金1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目前106个华盛顿公约会员国中,只有不南亚三国(新、马、印尼),人计12家在右的繁殖场,成功地将红龙繁殖出子代。在这之中,印尼独占8家,马来西亚也奋起直追,占3家,而新加坡则拥有一家政府与民间合作复育中心。 印尼与马来西亚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京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鱼卵(图4)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日本 在日本的售价,一条8寸(20公分)的小红龙,可以售得近3000美元之谱。在求取生产量的前题之下,已经甚少交由雄鱼亲自照料。而是一交配完毕后,约一、二周内,便将半黄略带血丝的龙鱼卵取出雄鱼口腔,改以人工气泡模拟孵化,以促使龙鱼能增加产量
⑸ 养红龙鱼用什么灯好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7-11
⑹ 马印增艳灯plus晚上用,白天再用NEC,这样养红龙可以吗
摘要 马印灯对龙鱼发色有一定帮助,而且在鱼缸中不会出现光照不均的现象。灯光对龙鱼发色有一定辅助作用,而马印灯作为龙鱼发色专用灯,就算在关灯后也不会出现掉色的现象。在使用马印灯时,最好在晚上将灯关掉,那会让龙鱼的状态更好。
⑺ 养红龙鱼用什么颜色底板和背景色
以黑色、红色、或蓝色来搭配。因为深色的背景颜色是对红龙鱼的发色是有一定帮助的,如果想要红龙鱼在发色上有更出色的表现,深颜色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同时,除了背景之外外,建议将鱼缸底部也选用深色背景,这样,长期居于这种环境中的红龙鱼不仅色泽更加鲜亮,形态也更突出。
红龙鱼需要光很多,每天光照最好达到4个小时。其它龙鱼也最好能达到8个小时的光照。有些养鱼爱好者,比如养红鱼,喜欢用红色的光来照红龙鱼,这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龙鱼最好的光照是白天的日光,长期使用灯光会遮暗龙鱼的背部。
如何饲养:
龙鱼在吃食时用力过猛会撞到缸里的某一个角度以导致受伤,喂食时最好在鱼缸的中间来投食。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在喂食有一个加色的问题,喂食红箭或小虾就对红龙的增色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红箭和小虾体中含有红色素。
另外,内脏,尤其是肝脏是不合适喂养龙鱼的,其较多的脂肪会造成龙鱼的疾病。活饵中金鱼并不是一种好的饵料,研究显示专吃金鱼的龙鱼饲养在狭小的水族箱里所染上的传染病或寄生虫几乎全是金鱼传染的。 人工饵料最好是使用脂肪含量较少的牛肉。
⑻ 红龙鱼鱼缸内灯光的正确使用方法
为大家配置了三种灯光搭配,适合每天不同时段和不同的个人审美喜好,采用的光体器材都是市面上很容易购买到的,现在,让我们进入实战环节。
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鱼友家中的龙缸长度规格多为1.5、1.8、2.0,宽度最低应为60起,这三种缸体规格的顶灯设计大都为并排4支或者并排错位放置4支,我们可以利用两两搭配,设置灯光效果。
第一种:2支白灯设置
我采用的是40w御龙国际金龙专用灯管2支,也可以使用飞利铺三基色865,在生长阶段,基色灯拥有的丰富光谱(关于光谱的相关数数据知识可以参考本人的另一篇《古典过背金龙,灯光实战攻略》)可以满足和促进红龙鱼生长期的采光需要,且基色灯光可以完美的诠释龙鱼的体表本身色泽,非常适合一些追求本真、较真的鱼友采用。
至于我为什么选择御龙国际金龙专用灯管,我个人的感觉是这个灯管比865暖,但是又不像765那样暖的发乌,而是一种温暖的透亮色,适合金龙,同样也适合红龙,照出来的水色清透,光穿越水而不染水色。至于市面上其他的一些品牌诸如日本的NEC和英国的阿卡迪亚等,这些品牌在色温方面会有细小的差别,各有特色,很难分出伯仲,价格相差不多,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尝试选择。
实际效果(白天):
对于红龙鱼,对于我们绝大部分鱼友,到最后恐怕都会选择红灯管,但是什么是好的灯呢?
好的灯就是照出来鱼红水不红,水色清而透亮,鱼体看上去自然亮红有光泽、有镜面感。
而不好的灯呢,照上去惨红一片,水体像发了赤潮一般,混沌一片,甚至有些品质差的红管,色泽不正,发“贼”色,说红不红说紫不紫,看上去暧昧不清,明白的是看红龙鱼呢,不明白的以为一不小心走进了洗头房……
另外,潜水灯能够从45%角增补灯光,能够进一步增强视觉效果,如果放置潜水灯,建议两侧缸壁各放一支,以免造成龙鱼眼部疾患和阴阳鱼。
以上三种配置,只是个人对灯光的一些粗浅的理解与尝试,仅供鱼友们参考,寻常路线非剑走偏锋,欢迎对灯光有更深研究的老铁们赐教交流,以使经验心得点面传播,惠及更广大的鱼友,让鱼友们在这条探索求真求实的路上少绕弯路、少交学费。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个人的理解参悟来讲,打一个比方,如果说龙鱼是一个美女佳人的话,那么品相的好坏就是其本身的姿色仪态;灯光或者再加上背景就是粉黛、妆束美颜;水质则是一方水土;其他的综合起来就是各种保养。就重要性而论,其他的都是铺助,最重要的是鱼本身,美女姿色、气质不同,铭龙资色气质亦不同,即美学中的美的多样性与和谐统一,冰冰姐是美的、亦飞姐姐也是美的。其次,是水质,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质好鱼的状态与表现自然好,这是除鱼本身之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至于其他:灯光、背景、食物等等,我不能说不重要,但说到底与鱼本身相比,只是铺助,铺助再好也无法改变其本身本质,比如你把凤姐再打扮、再给吃上山珍海味、各种维生素她也变不成范冰冰。
很多鱼友们花一般的价钱入手品相品质一般的鱼,希望养出好的状态好的表现是对的,但是期待它发生质变则是偏离主题舍近求远了,所以还是希望鱼友们把有限的经济更多的投入到鱼本身上,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分价钱一分货、一分价钱一分货(饲养龙鱼三年以上,经手过三条以上的鱼友会真的懂)。比如常常有鱼友问会红不、还能上排不,我很理解多年前我也不止一次地问过同样的话,但是这种疑问正是不成熟、很幼稚的表现,这种“尿裤子”的阶段是每一个鱼友成长成熟的必经阶段,但是希望这个阶段能够更好的缩短,今天让我来回答这样的问题,可能看上去会不那么的认真和具体,但我真心想回答的就是:珍惜它,好好养,养出它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状态,也许它会一如往常,也许它会给你惊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真心的希望广大鱼友能够回归正轨,少走弯路,少交学费,树立正确、健康、正能量满满的养鱼观。
拒绝压养老头鱼、药水鱼,** 贩卖PS失实照片,珍爱生命,珍惜RMB,避免上当受骗,从我做起!
作者:龙巅鱼邻鱼友“雕刻时光”红龙鱼灯光实战攻略
⑼ 新买红龙鱼怎样喂养
红龙鱼是淡水观赏鱼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体型与金龙鱼、红尾金龙相似,细分有橘红、粉红、深红和血红四种,其中以血红色最为漂亮名贵,且数量极少。由于中华龙文化的影响,龙鱼成为吉祥化身,有招运进宝之意,故被雅称为风水鱼。
目录[隐藏]
品种描述
分类概述
1号红龙
2号龙(橘红龙)
性别判断
发色条件概述
水质
环境
扬色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2、喂食合成色素
3、饥饿扬色
4.盲龙
种群现状概述
新加坡
印尼与马来西亚
日本
品种描述
分类 概述
1号红龙
2号龙(橘红龙)
性别判断
发色条件 概述
水质
环境
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2、喂食合成色素
3、饥饿扬色
4.盲龙
种群现状 概述
新加坡
印尼与马来西亚
日本
[编辑本段]品种描述
红龙鱼(图2)红龙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体长可达80~90厘米。红龙鱼生活范围很小,主要生长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一带的河流。红龙鱼原无法人工繁殖,已经濒临灭种,因而被列为华盛顿公约甲级保护动物,极其珍贵。 红龙鱼属古代鱼类,骨舌鱼科,繁殖能力弱,雌鱼产卵,雄鱼含在口里孵化和养育,非常奇特。由于其嘴上的两条胡须,加上闪光发亮的大鳞片及其古老的身世,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它与神秘的龙联系起来,称其为“龙鱼”。在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华人集中的地方,龙鱼被视为神鱼,认为可以旺家镇宅避邪,当做风水鱼来养,尤其是红龙鱼,由于濒临绝种,在1980年华盛顿野生动物保护条约列为甲级保护动物而身价高贵。在港澳台,一条红龙鱼的价格有的逾百万元,被视作家财和身份地位的象征。[1]
[编辑本段]分类
概述
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体型与金龙、红尾金龙相同。该鱼的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桔红、粉红、深红、 血红色之区别。鳃盖有明显的红斑。
1号红龙
1号红龙以红色为主,详细归属,又可分为辣椒红龙及血红龙两种红龙鱼(图6) 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关掉灯(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由于红龙为保育类的动物,进口遭限制,想要买好的龙鱼,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因为龙鱼小的时候几乎都差不多(龙鱼由小到大,才会有红龙鱼色泽上的转变,小时候是没什么变化的)。 一般水族馆的龙鱼根本没有辣椒红龙存在,因为在大盘商的阶段,就已被选走了。提供一个方法选购较好的红龙:小龙时期体色较红或有红色斑点为佳。 血红龙的体色并没有辣椒红龙艳红般的红色鳞框,且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只是很均匀的散布全身,但色泽还是以红色为主。
2号龙(橘红龙)
2号龙以橘红色为主,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橘红色或淡橘色,各鳍且没红龙鱼(图5)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红色或淡橘色,明白一点就是尾巴是橘红色或没有颜色。 红龙鱼如果饲养的龙鱼上未有1号龙鱼以上特征时,有可能是红尾金龙或过背金龙,是怎么养也不会全身变红的,不过也不是完全就没欣赏价值,可以经后天的饲养,使它发展出适合的体色,也是一尾好龙。
[编辑本段]性别判断
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红龙鱼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2]
[编辑本段]发色条件
概述
所谓的增艳只是让红龙能更红,金龙能更金罢了,并没有能让青龙变红龙的可能性,但是当然不包括不当的扬色方法。以下就让我们来谈谈正当的扬色方法。要达到鱼只发色目的的方法大致上都与水质、环境、灯光、和饲料的管理脱不了关系,但是还是要强调,龙鱼本身的表现70%与其优良的血统有关,而剩余的30%则与后天的管理有相当之影响。红龙鱼水质
维持良好的水质相信都是鱼友所知的一环,一般建议以少量多次的换水方法为主,但是如果是药浴缸则例外。通常一礼拜换水1/3~1/5(视缸中鱼只或排泄量为准),并应尽量避免大量换水的情形发生,残饵也必须与以清除,以避免水质恶化。一般以偏弱酸性的软水水质为佳。软水可由山泉水、RO水或软水树质等等来建立;而降酸则可添加黑水、草泥丸、或亚马逊土等等来建立。
环境
环境又包括移缸、下药、背景色等等。其实说穿了就是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鱼只退色的情形红龙鱼发生。要知道龙鱼的体色素只是附着在鱼鳞上而已,所以任何的环境影响都会影响着龙鱼的体色表现。以背景色来说, 红龙大多以黑色、红色、或蓝色来搭配。 金龙则以蓝色或黑色为主。 视龙鱼的色系为准。 灯光,红龙是建议以弱旋光性的植物灯来照射为佳。 金龙则以蓝灯搭配白灯为主。事实上不管是植物灯或太阳灯,在灯光的选择方面应以弱旋光性为佳,因为如果照射太强的光线,龙鱼的体色可是会变淡的。而灯管的色系则应该以龙鱼本身的底色和日后的色泽为准。 据说将缸中水高降至10~15公分左右也较容易达到诱色的目的,一来可防止掉眼,水压也会降低。
[编辑本段]扬色
大略有以下四种扬色
1、荷尔蒙加合成色素
特征:各鳍皆会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 辨识:此法乍看之下会令人眼睛为之一亮,因为各鳍颜色会和鳞底亮度不成正比,反之会成对 比。正常来说,龙鱼的底色越深(黑或绿),各鳍颜色则会更红。而上述的不当扬色则会显现出龙鱼底色淡(白)或鳞片亮度不够之现象,反而只有鱼鳍是呈现出鲜红色的色泽.此法是借由注射贺尔蒙或红色素使其有扬色的效果. 所以日后退色是必定的结果. 此法有经验的老手不难识破,因为那看起来是很不自然的红色。此外龙鱼的嘴唇会呈现出橘黄(红)的色泽。这是注射色素也无法有的特征,除非有其它的方法。
2、喂食合成色素
特征:体色部分会呈现出粉红色的色泽. 辨识:没有上述方法表现的鲜红色泽,但是由于各鳍 或部分底部会呈现粉红之色泽,所以相当容易辨识,此法是借由喂食人工色素所致,所以退色也是唯一结果。
3、饥饿扬色
特征:眼大头小,身体修长。发色比一般体型鱼只亮眼。 辨识:仔细端详也不难识破,因为会有老顽童的感觉。此法乃是借由控制喂食所致。一般龙鱼一年可以长至30公分左右,但是此法却可以 将之控制在20公分左右。也就是说一尾鱼龄相同的鱼。在正常饲养下可长至30公分并发色,反之如果以饥饿法饲养,则鱼体大约20公分左右,但是发色情形却有如30公分的表现。
4.盲龙
特征:鱼体表现强烈,但鱼只眼睛成弱视或全盲现象。 辨识:此法乃于幼鱼时期以激光或其它方法使其弱视 或全盲以激发体色.因为据说龙鱼于黑暗世界。其体色会较暗(黑)沉。反之却会拥有浓烈的红色色泽。 [3]
[编辑本段]种群现状
概述
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 新中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目前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中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母鱼的产卵(图3) 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新加坡
在新加坡,龙鱼幼体植入晶片与登记合法手续,总计收费约美金78元。但是,一经登记合格之红龙幼苗(2寸),约5公分左右,即售价近美金1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目前106个华盛顿公约会员国中,只有不南亚三国(新、马、印尼),人计12家在右的繁殖场,成功地将红龙繁殖出子代。在这之中,印尼独占8家,马来西亚也奋起直追,占3家,而新加坡则拥有一家政府与民间合作复育中心。
印尼与马来西亚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京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鱼卵(图4)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日本
在日本的售价,一条8寸(20公分)的小红龙,可以售得近3000美元之谱。在求取生产量的前题之下,已经甚少交由雄鱼亲自照料。而是一交配完毕后,约一、二周内,便将半黄略带血丝的龙鱼卵取出雄鱼口腔,改以人工气泡模拟孵化,以促使龙鱼能增加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