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歌王哈里是什么人

印尼歌王哈里是什么人

发布时间:2022-08-03 07:19:55

❶ 印尼的望加锡怎么样

望加锡(印尼语:Kota Makassar)为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的首府,亦是苏拉威西岛上最大的城市。望加锡坐落于苏拉威西岛的西南部,滨临望加锡海峡。在1971至1999年间,这个城市曾称作乌戎潘当(印尼语:Ujung Pandang)。城市的面积为175.77平方公里,人口约125万
16世纪初,望加锡是印度尼西亚东部最大的贸易中心,后来更变成东南亚各岛屿中最大的城市。其时的望加锡国王维持着自由贸易的政策,让到来的商人都能够进行贸易,并阻止荷兰在此垄断贸易的企图。此外,基于宗教宽容的政策,这使得不同宗教背景的商人也可以自由贸易,逐渐地令望加锡成为整个东南亚的贸易中心,贸易远至阿拉伯及欧洲等地。 随着荷兰人控制了印度尼西亚后,望加锡的重要性开始下跌。1667年,布吉人联合荷兰人占领望加锡,直至1848年,才恢复其自由港的身份。
苏门答腊的古名为suvara dvīpa(梵文:“金岛”),中国文献中也称为“金洲”,马来语称为Pulaw Emas ,也指金洲,显然是因为自古以来苏门答腊山区出产黄金。16世纪时“金洲”之名名声,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险家远赴苏门答腊寻金
苏门答腊的古名为suvara dvīpa(梵文:“金岛”),中国文献中也称为“金洲”,马来语称为Pulaw Emas ,也指金洲,显然是因为自古以来苏门答腊山区出产黄金。16世纪中叶时“金洲”之名名声,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险家远赴苏门答腊寻金。 世界第六大岛,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屿,仅次于加里曼丹岛(婆罗洲),为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所属的大巽他群岛岛屿之一,经济地位仅次于爪哇岛。东北隔马六甲海峡与马来半岛相望,西濒印度洋,东临南海和爪哇岛东南与爪哇岛遥接,。南北长1790千米,东西最宽处435千米。面积43.4万平方千米,包括属岛约47.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4。中部有赤道穿过,西半部山地纵贯,有90余座火山,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米。东半部为平原,南宽北窄,最宽处约100千米以上。常年高温多雨,各地温差不大,降雨则有明显差异。西海岸年降水量3000毫米,山区可达4500~6000毫米;山脉东坡至沿海平原年降水量2300~3100毫米,岛的南北两端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河流众多,主要有穆西河、巴当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热带雨林广大,覆盖率60%。有石油、煤、铁、金、铜、钙等矿藏。农产品以稻米、咖啡、橡胶、茶叶、油棕、烟草、椰子等为主。工业有炼油、采矿、机械、化工、食品加工等。重要城市有棉兰、巴东、巨港等。

❷ 玛塔哈丽是谁啊,有什么事迹

美女间谍 一、玛塔·哈里出生地:荷兰(也说印度南部马拉巴尔角)效忠国:德国她是一战期间最着名的女间谍之一。她的名字已成为间谍小说中以美貌勾引男子、刺探军事秘密的女间谍的代名词。1903年,一位专门跳印度婆罗门神婆舞蹈的舞娘玛塔·哈里出现在巴黎,在这个欧洲享乐天堂中引起不小轰动。“玛塔·哈里”在爪哇语中意为“清晨的明眸”。这位东方舞娘的身世很离奇:她出生在印度南部马拉巴尔角,是一位印度活佛与神庙中的舞娘所生。一出生,母亲就死了,她被几名神庙祭司收养。从会走路起,就被强迫学习祭祀神舞。玛塔·哈里身世富有东方传奇色彩,而且舞姿性感、撩人,这一切使她在巴黎迅速走红。同时,凭借独到的奉承男人的本领,她很快成为巴黎社交界红得发紫的高级交际花。姣好的容貌,机敏的头脑,无数男人都拜倒在玛塔·哈里的石榴裙下。事实上,玛塔·哈里不是什么印度活佛与神庙中的舞娘的女儿,她出生于默默无闻的荷兰北部吕伐登小城,父亲是一家帽子店老板,她本名叫玛格丽特·格特鲁德·范泽勒。这个未来名震欧洲的交际花直到15岁之前,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5岁的玛格丽特嫁给了里奥德,从此走入了地狱般的婚姻。1896年她随丈夫来到印尼爪哇岛的一个小村驻防。一天晚上,玛格丽特随丈夫参加了爪哇岛的一次节日聚会。聚会上,一名印度舞娘扭动着身体跳舞,妖娆的舞姿令她目瞪口呆。私下开始秘密学习那种令她着迷的印度神婆舞蹈。1902年8月,她与丈夫正式离婚,只身独闯巴黎,并化名“玛塔·哈里”。1915年,玛塔·哈里正式成为德国情报机关的间谍。她与社会名流们打得火热,有关西班牙各方面的情报被源源不断发往柏林。可是不久,玛塔·哈里在西班牙的行动被英国情报部门的密探跟踪,她与德国间谍机构的联系被英国情报部门通报给法国反间谍机构。后被处死在法国。玛塔·哈里的头在她死后被保存在巴黎阿纳托密博物馆,经过特殊的技术处理她的头仍保持了她生前的红唇秀发,像活着一样。2000年玛塔·哈里的头颅不翼而飞,估计是被她的崇拜者盗走了。今年玛塔·哈里基金会决定在她的故乡吕伐登为她建造一座博物馆,里面展示大量实物,包括玛塔·哈里充满激情的情书、绚丽多彩的舞台服装,光彩耀目的珠宝首饰,姿态各异的裸体照片和她被捕后写的一份自述。尽管引起争议,但现在博物馆还是建成了。

❸ 影业帝国的创始人是谁

华纳四兄弟,哈里·华纳、艾伯特·华纳、萨姆·华纳和杰克·华纳在1917年创立了西海岸电影厂,1923年成立了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当时总部设在纽约,制片厂设在好莱坞附近的伯班克,并于1925年上市。1925年吞并维太格拉夫公司,并投资其子公司维泰丰公司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开发的音响技术。

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影片公司推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歌舞影片《爵士歌手》,从而使华纳公司于30年代初进入了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的行列。1928年7月,又推出了电影史上第一部全部有声片《纽约之光》。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手》耗尽了萨姆·华纳的心血,他于同年去世。华纳兄弟公司于50年代转向电视片生产。华纳公司在30年代以拍摄强盗片、歌舞片和传记片着称,尤以E.C.鲁宾逊、J.贾克奈、H.鲍嘉等人主演的强盗片最有观众。传记片中也有不少受欢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传》(1937)等。华纳的影片一般都比较朴素、紧凑,成本也较低,其主题都或多或少与30年代初发生的美国经济危机有联系。50年代美国电影萧条时期,华纳把财力转向制作电视系列片。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制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摄了《窈窕淑女》(1964年)、《谁害伯弗吉尼亚·沃尔夫(1966年)、《邦妮和克莱德》(1967年)等。

杰克·华纳于1892年8月2日出生于加拿大的一个鞋匠家庭里,父亲本·华纳是波兰犹太人,在19世纪末的移民潮中来到加拿大。杰克出生两年后,本·华纳举家迁居到美国俄亥俄州的扬斯顿。后因为一个银行家的帮助,全家放弃经营了一辈子的修鞋业转而开拓肉制品业务。

7岁那年,杰克被送进了学校。他每天上学前3小时就要起床给顾客送肉,但这样的半工半读式的学习生涯也没有能维持多久。由于家里缺少劳动人手,杰克在12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辍学开始在商店里帮忙。但杰克很快就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为了摆脱这种乏味的生活,杰克在人家举行婚礼或生日聚会时就跑去表演节目。不久他离家出走,到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州各地巡回演出,并给自己起了一个“童声歌星莱昂·朱亚多”的艺名。

杰克的哥哥萨姆劝杰克不要去做演员梦,建议他选择与电影院有关的职业,如电影售票员或经纪人。因为电影行业是一门新兴的行业,不仅能赚钱,而且有无限的前途。杰克采纳了哥哥的意见。于是,兄弟俩拿出来了各自的积蓄并把家里拉车送肉的老马作为抵押买了一部电影放映机。这样,12岁的杰克·华纳和他的哥哥萨姆闯入了一个他们一无所知的行业,试图在这一新兴的领域发大财。杰克·华纳兄弟闯人电影行业时,这一行业才不过10年的历史。华纳兄弟初闯电影业就身手不凡。他们公开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埃德温·S·波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这部片子虽然只放映12分钟便结束了,但是由于它是最早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片子,因此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开始的时候,华纳兄弟没有自己固定的电影院,只是带着放映设备四处巡回放映。有时在室内,有时就在公园这样的地方露天放映,但他们的收入也非常可观,第一个星期的门票收入就有300多美元,比他们的父亲在肉制品店一个月挣的钱还多。不久,华纳兄弟有了自己的第一家电影院,他们给电影院取了一个金钱味十足的名字——宝石。宝石电影院设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纽斯宇市。1912年,华纳兄弟开始自己生产影片,开拓影片发行业务。到1922年,华纳兄弟已经在无声电影时代的电影业中平稳地立住了脚。

20年代中期,他们在好莱坞林荫道建立了自己的摄影棚。20年代,有声电影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通过扩音器的电气录音和“三级真空管”的音响放大办法而获得解决。于是制造无线电器材的大电气公司成了有声电影专利权的所有者。当时,这些专利权主要垄断在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西方电气公司集团和德国的A.E.G、托比斯公司、克兰影片公司的手里。西方电气公司曾建议那些同样受摩根财团控制的美国大电影公司采用它的录音技术。但是这些大电影公司却满足于无声电影的现有成就,认为这一新技术是洪水猛兽,一旦采用,必会危害好莱坞的霸权,没有人敢冒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是西方电气公司选中了华纳兄弟作为合作者,因为杰克·华纳和哥哥萨姆·华纳不仅富于开拓精神,而且对于在电影院里用扩音器代替管弦乐队的方法非常感兴趣。此时,华纳兄弟的小影片公司已经收买了维太格拉夫这家古老的公司和一个由15家影院组成的小放映网。然而华纳兄弟公司如果采用这一技术就将会因为资金用于扩大经营规模而财政吃紧。华纳兄弟决定只将最后的资本用于拍摄着名歌手阿尔·乔逊主演的歌剧《唐璜》,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票房收入达350万美元。《唐璜》的成功显示出了有声电影的无穷魅力和潜在的巨大市场。1927年,华纳兄弟又拍成了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的《爵士歌王》,这部片子仍由阿尔·乔逊主演。这部片子很大程度上是杰克·华纳的自传体或可以说是他少年时代歌星梦的重温。《爵士歌王》的上映取得了比《唐璜》更大的成功,票房收入达500万美元。不仅这样,这部片子还在好莱坞刮起了有声电影的一股飓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看到有声电影的巨大优势,纷纷进军有声电影领域。《爵士歌王》的成功,宣告了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也因此而一路成为影业巨头之一。

30年代,尽管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但是华纳兄弟公司仍有了长足的发展,和米高梅公司、派拉蒙公司一起成为当时的三大影片公司。在这一时期,华纳兄弟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以大城市强盗歹徒为题材的影片,如爱德华·S·鲁宾逊主演的仙、恺撒》等,这些片子给影坛带来了一股警匪片的旋风。除此之外,华纳兄弟公司还生产其他一些片子,多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用写实的手法刻画社会问题。与竞争者的影片公司相比,华纳兄弟公司制作的影片更加切合时代。1940年,华纳兄弟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上千名员工、每年推出50多部影片的影业帝国。在二战期间,杰克用电影与法西斯进行斗争,支援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事业。他不仅从财力物力上支持拍摄军事影片以用来快速培训战争所急需的军事人才,而且还拍摄了根据在美国破获的一个德国间谍网的真实事件而写的《一个纳粹间谍的自白》等等。为此,他一度受到了纳粹的恐吓,以致他不得不在贝弗利山自己的住宅周围布置警卫。但是作为犹太人的杰克没有被吓倒,反而动员整个好莱坞起来同纳粹进行斗争。

战后,受到行业内部的压力,华纳兄弟公司电影业巨头的地位开始动摇,政府也开始干预电影市场,勒令电影制片公司关闭自营的电影院。同时电视的迅速普及直接挤占了电影业的市场。电影业大有走向衰落的势头,许多制片公司一筹莫展。然而杰克坚信电影业自有一片天地,不是电视业能够全面占据的。因此杰克迎难而上,拍出了《马德雷山的宝藏》和《无故的反叛》等几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影片。杰克的努力表明,在电视业的挑战面前,电影业不是无所作为的,只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电影业就会重新赢得观众,再现其特有的魅力。杰克给战后暮气沉沉的美国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杰克·华纳从来都不是美国报酬最高的人。他和他哥哥哈里一起经营的制片厂主要拍摄成本低廉的影片,这与米高梅影片公司的大投入形成强烈对比。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天,女演员安·谢里登了带一位男演员参观华纳兄弟公司,他们发现一个上年纪的绅士一边起地板上的钉子,一边把它们放到嘴里。那位男演员问道:“那人是谁?他在做什么?”谢里登回答说:“他叫哈里·华纳,就是这个公司的老板。”

虽然华纳兄弟的投资成本低,但他们还是为电影历史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他们推出了《爵士歌手》第一部正片长度的有声电影,如果算上《卡萨布兰卡》就是两个贡献。

❹ 威廉三人肩并肩引回忆,凯特眼泪擦不停,怎么回事呢

哈里王子从英国皇室退休,带着妻子和孩子搬到了洛杉矶,一年后回到英国,但只是在菲利普亲王的葬礼上。

穿上皇室日常服装哈利,仿佛永不放弃英国王室,或者是“愚蠢的”绘画风格真是太怀旧老哈利,他和他的哥哥和嫂子威廉凯特并排行走的画面是一波又一波的记忆,好像没有梅根,完全可以由三个人看起来远离神。

当钻石黑丝带着全黑的外观,坚硬的皮革面料可以是甜的或咸的,只需要融入一种金属色,你就可以得到时尚感十足的穿着标志是黑丝的独特风格。

除了黑色丝绸,白色丝绸的偏重洛丽塔是甜蜜的,搭配可爱的小连衣裙,或玛丽鞋是美丽的白色丝绸和性感的黑色丝绸是完全不同的。

威廉王子和他的弟弟是绝配。当哈里王子第二年回到王室时,他并没有因为参加葬礼而感到不安

❺ 好莱坞八大影业公司的华纳兄弟

一、简介
1923年4月由哈里·华纳、阿尔伯特·华纳、山姆·华纳和杰克·华纳四兄弟创建。当时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制片厂设在好莱坞附近的伯班克。华纳兄弟1917年开始在纽约从事电影的发行放映业务,建立华纳公司摄制影片是业务的扩展。1925年接管维泰葛拉夫制片公司,并于1927年摄制、发行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歌手》,从而使华纳公司于30年代初进入了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的行列。
二、历史
不像米高梅,华纳兄弟可没有大公司的架子。因为四兄弟原本是贫穷的波兰移民的后代,不知财大气粗是什么意思。实际上,他们兄弟姐妹总共有12个,但投身电影业的只有上面四个。1903年,修鞋匠老华纳召开家庭会议,决定在一门新兴的生意上押宝,会议的结果是买下了一部电影放映机,在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的小市镇上巡回放映电影。就在这一年,华纳兄弟租下了一个杂货铺,开设了他们的第一家电影院,如今,这家电影院经过整修,恢复了当年的模样,成为了纽卡斯特尔市的一个景点。一年后,华纳兄弟又开始涉足发行业务。但直到1912年,他们才能够雇得起一个员工。华纳兄弟进入制片业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他们第一部叫座的影片是公映于1918年的《我在德国的四年》,影片改编自前美国驻德大使凯泽尔·威尔赫姆的畅销自传,影片票房达到了惊人的150万美元,华纳兄弟于是斥资25000美元,买下好莱坞的日落大道5842号的地皮,华纳兄弟电影制片厂就此开张了。四兄弟是这样分工的,老大哈里·华纳和阿尔伯特·华纳在纽约负责影片的发行,以及筹措资金,而擅长技术的山姆·华纳和对制片情有独钟的杰克·华纳留在好莱坞经营制片业务。到了1923年4月4日,他们开始正式使用华纳兄弟电影公司这个名称。
华纳兄弟早期并没有多少叫得响的影片,帮助他们在好莱坞站住脚的,是一只叫“零丁丁”的狗,这位狗明星是一个参加过一战的美国士兵从法国带回来的。第一部“零丁丁”电影是公映于1924年的《从地狱河来的人》,当华纳兄弟发现“零丁丁”大受欢迎时,就又拍摄了25部“零丁丁”电影,直到它干不动为止,而与这套集数超多的系列电影相比,只拍七部的《哈利·波特》电影就不免相形见绌了。
除了“长着四条腿的超级明星零丁丁”,华纳兄弟早期的台柱子还有擅长拍摄性喜剧的德国导演刘别谦,明星约翰·巴里摩尔。
因为经营得有声有色,华纳兄弟得到了华尔街的支持,1924年,华纳兄弟买下了维塔格拉夫公司,得到了一个全国性的影片发行系统,他们还趁势在几个大城市建立了广播电台,此外,华纳兄弟还开始建造豪华的电影宫,这样一来,他们也成为一家真正的大公司了。
不过,在派拉蒙和哥伦比亚这样的竞争对手面前,华纳兄弟还是显得有些弱小,因为他们手中的电影院太少,此时,开发有声电影就成了他们的秘密武器。早在1925年5月,山姆·华纳就第一次在纽约的贝尔实验室里第一次见识了有声电影技术,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1927年10月6日,华纳兄弟发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影片的成功是轰动性的,很多电影院都人满为患,以至于只能卖站票,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推动有声电影普及的山姆·华纳在《爵士歌王》首映前就病逝了。
1928年,华纳兄弟用《爵士歌王》赚来的钱买下了斯坦利公司,充实了公司在放映业方面的实力,因为斯坦利公司拥有一个规模很大的连锁影院。此时,华纳兄弟引发的有声电影热潮仍在继续,他们在这一年还制作发行 了第一部完全有声电影《纽约之光》,到了1929年,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已经完全停止制作默片了,一个时代结束了。这一年,华纳兄弟还推出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歌舞片《On With the Show》,接下来的《百老汇掘金女郎》则成了当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这部电影如此成功,以至于一直放映到1939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歌舞片成了明日黄花,但华纳兄弟又找到了新的金矿,那就是黑帮片。凭借詹姆斯·卡格尼和爱德华·罗宾逊这些明星的卖力表演,华纳兄弟成为好莱坞产量最高,利润也最可观的大公司。不过,黑帮片虽然大有市场,却是那些手握大权的电影审查官的眼中钉,他们认为这些影片格调下流,为了缓和这种局面,华纳兄弟也拍摄一些历史片。
整个四十年代,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华纳兄弟保持着每年出品40部电影的高产量,拥有《马耳他之鹰》、《约克军曹》、《卡萨布兰卡》和《碧血黄沙》这些卖座片。接下来的五十年代,华纳兄弟依旧卓有成绩,先后推出《欲望号街车》和《搜索者》这样的名作,已经詹姆斯·迪恩的三部作品:《伊甸园之东》、《无因的反叛》和《巨人》。
1967年,杰克·华纳把公司卖给了七艺,公司名摇身一变,成了华纳七艺。1969年11月,史蒂夫·罗斯在买下了华纳七艺之后,公司再次换名,新名称是华纳兄弟传播公司,而且开始涉足电视节目制作。
七十年代,华纳兄弟的代表作品有《伍德斯托克》、《肮脏的哈利》、《花街杀人王》、《发条橙》和《驱魔人》、《闪亮的马鞍》,成绩相当可观。之后公司则进入罗伯特达利和特里·塞缪尔时代,不光继续与斯坦利·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套》和马丁·斯科塞斯《好家伙》这样的名导演合作,开发《蝙蝠侠》和《黑客帝国》这样的卖座系列电影。
其他方面,华纳兄弟开始在海外建造电影院,并在澳大利亚建造了电影主题公园,此外还制作出《六人行》和《急诊室的春天》这样的很受欢迎的电视剧。1990年,传媒业巨头时代公司并购了华纳兄弟。2000年以后,华纳兄弟的新掌门人巴里·梅耶上台,公司保持一贯特色,不仅拥有《哈利·波特》和《十一罗汉》这样的系列电影,而且复活了《超人》和《蝙蝠侠》这两套系列电影。
最穷时,四兄弟兜里不到一块钱,全靠卖明星----一条名叫“零丁丁”的狗的照片,来给大家开工资。他们用钱抠抠唆唆,像个二流的公司。一次杰克.华纳很生气,因为剧组跑出去拍外景:“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在片场建了一个公园,还要出去,难道别人的草地都比我们的绿吗?”
掌管公司的华纳兄弟,希望他们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能获得最大的利润。他们做电影和做事的方法都很直接。当有声片只存在与别人的想象中的时候,他们已经付诸行动。为按时完成《爵士歌王》的制作,以便能及时参加1927年10月6日在纽约举行的首映式,他们没日没夜工作,在即将首映的时候,山姆.华纳突然脑溢血被送往洛杉矶医院。杰克.华纳和哥哥们租了专列,带了两名专家赶回来,但仍然晚了,39岁的山姆在华纳兄弟即将取得巨大胜利的前夜病逝了。《爵士歌王》简直是一夜之间轰动了世界,华纳兄弟以自己家庭的悲剧成功结束原本由派拉蒙和米高梅电影公司统治的朝代,站到了电影行业的最前沿。
华纳兄弟是粗人,他们喜欢荤笑话,最钟情的产品是生猛的强盗片和黑色片,他们寻找电影素材的方式,是翻看报纸的司法版。所以在这个造梦的行业里,华纳是离社会现实最近的电影公司,他们的电影具有凶险性又特别突出下层社会生活,如现实主义风格强烈的《小恺撒》和《欲海情魔》都是如此。
华纳兄弟之间也窝里斗,最后是最小的弟弟杰克.华纳掌控了实权。有趣的是很多华纳公司的明星身上都有老板杰克.华纳的影子,从外形到个性都是,比如亨弗莱.鲍嘉和保罗.穆尼,都是个子不太高,脾气急躁,好斗但讨厌是非。尤其是蓓蒂.戴维斯这样的“一姐”,外在条件不佳,完全凭的是精湛演技和个人奋斗成为两届奥斯卡影后,那个性真是任性刁蛮极了。她在第二次获奖的《红衫泪痕》中演一个倔强的南方美女,因为人性失去男友,后来又想尽办法将已成有妇之夫的他抢回来,简直就是她本人性格的真实写照。不过华纳有迈克尔.柯蒂斯这样的王牌导演在,以速度快,讲实效和多面手着称,而且还能管住这些难处和桀骜不逊的明星。
一无所有出身的华纳兄弟常常冒险去做不太有把握的事情,这使得华纳最具革命性的公司:它出品了世界第一部有声片,推出影响一代人的青春偶像詹姆斯.迪恩,还在1967年同意拍摄《邦妮与克莱德》,结束了旧好莱坞时代。
华纳公司在30年代以拍摄强盗片、歌舞片和传记片着称,尤以E.G.?nbsp| 宾逊、J.贾克奈、H.鲍嘉等人主演的强盗片最有观众。传记片中也有不少受欢迎的作品,如P.茂尼主演的《左拉传》(1937)等。华纳的影片一般都比较朴素、紧凑,成本也较低,其主题都或多或少与30年代初发生的美国经济危机有联系。50年代美国电影萧条时期,华纳把财力转向制作电视系列片。6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向独立制片人投资的制片方式。它成功地拍摄了《窈窕淑女》(1964)、《谁害伯弗吉尼亚.沃尔夫》(1966)、《邦妮和克莱德》(1967)等。1967年加拿大发行电视片的七艺公司买下了华纳公司,改名为华纳—七艺公司。两年后,华纳—七艺公司又转让到一个大企业集团金尼全国服务公司手中,改组为华纳交流公司。这个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甚广,制片和发行影片仅是其中的一个项目。
1990年,传媒业巨头时代公司并购了华纳兄弟,华纳兄弟现属于时代华纳公司。
三、代表作品
2008 蝙蝠侠:黑暗骑士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2007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2006 超人归来
2005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康斯坦丁:地狱神探 蝙蝠侠:开战时刻 毁灭战士
2004 极地快递 百万宝贝 飞行者 12罗汉 哈利波特3之阿兹卡班的囚徒
2003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最后的武士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火柴男人
2002 间接伤害 向左走向右走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 训练日
2001 剑鱼行动 哈利·波特之魔法石 人工智能
2000 致命罗密欧 完美风暴
1999 绿色奇迹 挑战星期天 黑客帝国
四、华纳兄弟公司作品
美味关系 No Reservations2007
哈利波特5:凤凰社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2007
结婚执照 License to Wed2007
少女妙探 Nancy Drew2007
十三罗汉 Ocean's Thirteen2007
幸运牌手 Lucky You2007
女人领地 In the Land of Women2007
报应 The Reaping2007
忍者神龟 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2007
300斯巴达勇士 3002007
农民宇航员 The Astronaut Farmer2007
共谱恋曲/K歌情人 Music and Lyrics2007
潘神的迷宫 Pan's Labyrinth2006
同球敌忾 We Are Marshall2006
血钻 Blood Diamond2006
兔八哥 Bugs Bunny 1940

❻ hari 在美国人眼里是什么意思

Hari
[人名] 哈里;
Hari,韩国女歌手,音译郑圣京,1990年生,出道3年。2013年3月,因《可爱颂》的小情歌急速爆红。

❼ 求全世界所有着名音乐家,作曲家==的名字。资料先不要了,不全不给分。

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1759) 着名的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勒,师从管风琴家查豪学习作曲,后在教堂内任管风琴师及艺术指导。因爱世俗音乐,乃于1703年迁居汉堡 ——当时唯一有民族歌剧的德国城市,开始从事歌剧的创作。1704年在汉堡作了第一出歌剧欧米亚(Almira),获得巨大成功.1706年游历至意大利,在意大利写了不少歌剧、清唱剧、康塔塔(Cantata)包括着名的歌剧阿格利批拿(Agrippina)。 1710年亨德尔移居伦敦,在汉堡及伦敦两地进行创作,不久成为英国的音乐权威人士。1711年的歌剧作品利努度(Rinoldo)获得巨大成功。在川度斯(Chandos)公爵的资助下写了清唱剧艾斯特(Esther)和11首川度斯圣歌。1717年定居英国,1719年得到国王的支持,开始在皇家音乐学院演出他的歌剧。这个时期有他最出色的歌剧作品利达米士图、骄里奥.些萨(Giulio Cesare)、泰米拉露(Tamerlano)、路得连达(Rodelinda)。1726年加入英国籍。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亨德尔作了大量英语清唱剧和为清唱剧而作的乐器音乐,其中包括不少伟大的协奏曲,一生共创作了《阿尔西那》、《奥兰多》等四十六部歌剧,除五部外,其余均在伦敦创作。后因反对势力迫害,作品遭禁演,剧院被迫倒闭。从三十年代末开始,从事于没有舞台表演的清唱剧创作。共写了三十二部清唱剧,其中绝大部分是在英国创作的,对于英国的音乐发生深远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管弦乐曲 《水上音乐》,《焰火音乐》,清唱剧《弥赛亚》等,《弥赛亚》中的《哈里路亚》流传最为广泛。1742年弥塞亚(Messiah)首演。继后以大概每年两首的速度创作清唱剧,一直持续到1751年,因为那时他的视力太差了而不得不放弃。1742-1751年这段时间的着名作品有森逊(Samson)、所罗门(Solomon),1759年病逝于伦敦。虽然亨德尔写了非常多的音乐作品,但是在整过作曲生涯中他都没有使用巴赫的对位法。亨德尔的艺术特征表现为戏剧性和抒情性,而他留下给后世的最大艺术遗产是他的清唱剧作品。 主要作品 水上音乐 皇家焰火音乐 <弥赛亚>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

莫扎特是一位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家里。他从少年时代就展现出杰出的音乐才能,一生作品极其丰富。他创作的最重要领域是歌剧,共22部,另一重要创作部分是交响乐,共45部。他的音乐创作即继承和发展了海顿等前辈的成果,又对后来的贝多芬等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莫扎特也许不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就连一生狂妄不羁的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称作是音乐的基督。曾有人这么说:“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1756 年,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于萨尔兹堡,自幼他便展现出那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 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是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熔为一体了。

16岁时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兹堡宫廷的管风琴师。虽然在这段时间,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他无法忍受萨尔兹堡大主教的颐指气使,任意欺凌。在那里,莫扎特只是一个会弹琴的佣人,他曾向他的父亲这样描述他在宫廷晚餐上的同伴:两名男仆,管家,点心师父,两名厨师,男仆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厨师之上。终于在1781年,莫扎特脱离了对大主教的依附,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并来到了维也纳发展。在维也纳,莫扎特靠教私人学生,举行音乐会演出和出版作品为生。在这段时间,莫扎特接触到了巴赫、亨得尔的作品,并结识了海顿,从而丰富了他的音乐理念。

在维也纳,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是令人惊叹的,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可怜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在他正当壮年的时候却因为感染风寒而去世了,死时年仅35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1971年12月9 日),他仍在创作,可惜天嫉英才,莫扎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间,成为了音乐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

尽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始终给人带来的是真正的纯美。着名的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为莫扎特作出了如下的评价:“他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 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当然,想要完整的评论莫扎特的音乐,绝非这区区近千字能够表达的。 而想要真正地体会莫扎特,最主要地还是去听他的作品,而他的千余部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超凡脱俗的经典之作。

主要作品:
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魔笛》
交响乐 《 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
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
《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 》
《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
其它 《弦乐四重奏〈狩猎〉》

弗朗兹·约瑟夫·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

着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自幼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学习音乐。1761年在埃斯特哈齐公爵家里当乐长,工作极繁重,地位却很低下。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至九十年代初,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后两次去伦敦旅行,写了十二部《伦敦交响乐》,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作品,从此名震全欧。他的创作涉及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他把交响乐固定为四个乐章的形式,并在配器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交响乐队编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的音乐旋律丰富,经常流露出纯朴开朗的乡间气息。在四重奏创作中,常用“说话的原则”,即把各部的主题彼此象交谈般地呼应,既有清晰的旋律,又有复调的美。此外,他在乐曲的发展中常用“主题活用的原则”,这直接启示着贝多芬“动机发展”的灵感。海顿还是现德国国歌的作者。
主要作品:
交响曲 《惊愕交响曲》
罗西尼(GioacchinoRossini,1792~1868)

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生于意大利贝萨洛。十岁从蒂塞学和声,后在波伦亚音乐学院从马太学对位。受作为歌剧演员的母亲影响,十四岁起习作歌剧。十年后所作《塞维尔的理发帅》,集意大利喜剧的精华,是语言生动、形式自由、充满幻想的意大利喜歌剧代表作。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且吸收了同时代作曲家贝多芬的手法,使用管弦乐来取代和丰富原来仅作音高提示的古钢琴伴奏。1829年的搁笔之作《威廉·退尔》,反映了民族自主的愿望,且推进了大歌剧体裁的形成。此后近四十年不事歌剧。在近四十部歌剧中影响较大的还有《灰姑娘》、《偷东西的喜鹊》及正歌剧《奥赛罗》、《摩西》等。

代表作品:
歌剧《塞维尔的理发师》、《威廉·退尔》
乐圣: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on,1770~1827)

近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教会合唱团的歌手。由于很早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父亲不分白天黑夜地逼他练琴。八岁开始登台演出,同时挑起负担家庭生活的重担。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信仰共和,崇尚英雄。作有大量具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爱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较前人有很大的发展,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他集中了古典音乐的精华,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

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先河,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门德尔松(F.Mendelssohn,1809-1847)

德国作曲家。生于银行家家庭。1822年起,先后赴瑞士、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罗马等地进行创作和演出活动。
门德尔松的主要作品有:《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等五部交响曲;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芬格尔山洞》、《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钢琴曲《无词歌》四十八首以及多种题材和体裁的器乐和声乐作品。
门德尔松的作品风格优美生动,结构完整严谨,配器精巧。他在1829年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乐》,使巴赫这部名作得以在乐坛占据重要地位。他还协助舒曼创立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

舒伯特(F.Schubert,1797——1828)

奥地利作曲家。出生在维也纳教师家庭。1805年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1808年入帝国神学院学习。1812年随萨里埃里学习作曲。

舒伯特共写了十四部歌剧、九部交响曲、一百多首合唱曲、五百多首歌曲。其中最着名的有:《未完成交响曲》与《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日的旅程》及《天鹅之歌》等。

舒伯特是欧洲音乐史中浪漫主义新型音乐体裁——艺术歌曲的开创者。在歌曲结构、旋律、和声以及钢琴伴奏诸方面,舒伯特都卓有贡献。

威尔第(GiuseppeVerdi,1813~1901)

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出生于帕马省布塞托城。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院,未被录取,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创作了他的第二部歌剧《那布科王》,演出异常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1848)、《厄尔南尼》(18744)、《阿尔济拉》(1846)、《列尼亚诺战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因之获得“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会》(1859)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1871~1872年应埃及总督之请,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阿伊达》。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奥赛罗》(1887)及《法尔斯塔夫》(1893)。1901年逝世于米兰。一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

“钢琴诗人”肖邦(F.F.Chopin 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1830年11月华沙起义前夕,肖邦离开祖国经维也纳到法国巴黎定居。

在维也纳,肖邦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包括德国诗人海涅,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等,特别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创作上获得极其丰硕的成果。肖邦的创作可分四个时期。

由于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给肖邦精神上带来沉重的打击;远离故乡;亲人和挚友相继逝世;都给他身心带来深深的创伤。1836年他开始患肺结核,症兆日益加重。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短期教学和演奏,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同胞开了最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他的健康急剧恶化,终于1849年10月17日病逝巴黎。临终前他要求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弗朗索瓦·古诺(Charles Francois Gounod,1818-1893)

法国作曲家,生于巴黎,在巴黎音乐学院从师于阿列维。1839年在罗马悉心研究宗教音乐,并反映在创作中。他是梵蒂冈国歌《教皇进行曲》(1846)的作者。归国后,曾担任过合唱团指挥,并创办“古诺合唱团”。

在歌剧《浮士德》中可以显示出他合唱写作的特长。《浮士德》作于1859年,取材于古典名着,音乐朴实平易,配器丰富巧妙,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德国抒情歌剧的代表。此外,尚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十余部歌剧、三部交响乐及大量宗教歌曲等。他以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为伴奏所作《圣母颂》流传极广,是跨年代合作的典范。

舒曼(RobertSchumann,1810~1856)

德国着名音乐家。自幼显露出音乐、诗歌、戏剧等多方面的才华。父早死,从母意在莱比锡海得堡学法律,但仍孜孜不倦地学音乐,以至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1830年取得母亲的谅解,开始了音乐家的生涯,求师于着名钢琴家维克。由于急于求成,把手指练坏,转而从事音乐创作和评论。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作有许多新颖独特的钢琴名曲,如《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集》等,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与妻子克拉拉的结合,一直被人传为美谈,并促使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840年写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最着名的有: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后又写下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由于长期过劳,1856年在波恩附近的精神病院中去世。

舒曼的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套曲《狂欢节》、《大卫同盟盟友》、《儿童情景》及《交响练习曲》、《蝴蝶》、《帕格尼尼主题练习曲十二首》以及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
比才(GeorgesBizet,1838-1875)

法国作曲家。是继法国作曲家古诺之后,打破意大利歌剧对法国的影响,使法国歌剧从浅薄、浮华中解放出来的杰出人物。

比才最为出色的歌剧《卡门》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最为人门喜爱的歌剧之一。着名的《卡门序曲》和其中的儿童合唱、《哈巴涅拉舞曲》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可是比才在歌剧创作中独特的探讨之路却充满了艰辛。他曾创作了不少歌剧,均在他的时代不受欢迎,《卡门》的首演也遭到了失败,因当代人对他的作品中“大胆的现实主义和赤裸的情感感到震惊和受到冒犯”。据说他曾为此整夜痛苦的在巴黎的街道上徘徊。而且只是因为被评论界攻击和嘲骂,《卡门》才连续上演了几个月。比才在《卡门》上演的同年去世才活了37岁,生前没有享受到他的卓越艺术带来的荣誉。但是这部歌剧却受到了国外音乐家的赏识和赞扬,预言“十年之后,《卡门》将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一部歌剧”。其实不到十年,五年之后《卡门》再度在巴黎上演时获得了极大成功。

比才的音乐之路是颇给人启示的,当他在重复前人走过的路时,以他的才华,19岁就获得了罗马大奖和奥劳巴斯一等奖,当他为法国歌剧开辟新路的时候,却一再承受失败。可见任何创新之路都不可避免要经受坎坷和考验。但历史最后总是公正的。比才留给人们的珍品还有为都德的话剧《阿莱成姑娘》写的音乐,后来编成组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出。

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

生于距奥地利边境不远的匈牙利赖丁小镇。1821年举家迁居维也纳,从车尔尼学习钢琴,向萨列里学习作曲。从11岁便开始了辉煌的钢琴演奏生涯。在巴黎他受法国革命思潮和文学浪漫主义运动的影响。吸收肖邦、柏辽兹和帕格尼尼等人的成就。1848年以前,他在欧洲各地演出,受到狂热的欢迎,成为一代具有超凡技艺的钢琴巨人。这一时期主要创作钢琴作品。1848—1861年期间,任德国魏玛宫廷乐队指挥与音乐总监,大力扶植进步的作曲家,演奏他们的最新作品。1854年组织了“新魏玛协会”,几年后进而组织“全德音乐协会”,使魏玛成为当时音乐文化中心地之一。此期间还创作了他的大部分交响乐作品。由于与塞恩—魏特根斯坦公主的婚姻受挫,在一次关于歌剧演出的争议之后,迁居罗马。接受了低级的圣职,但仍为慈善事业演奏,奔波于罗马、魏马、布达佩斯,从事创作、教学工作。教授出一批钢琴名家。去维罗特探望女儿科西玛时去世。

李斯特是19世纪最辉煌的钢琴演奏家。他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另一方面他把钢琴视为万能的乐器之王,追求宏伟的交响性音响。他的演奏和钢琴音乐创作大大推进了钢琴艺术的发展。

主要钢琴作品有:《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练习曲》、《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和《19首匈牙利狂想曲》实际上是依据匈牙利境内的吉卜赛音乐创作的。《D小调奏鸣曲》虽然是单乐章,但其内容表现的幅度广阔,表现手法显示出李斯特的独创个性。两首钢琴协奏曲《bE大调第一》和《A大调第二》接近于他的乐队作品。李斯特还有大量的19世纪歌剧咏叹调和交响曲的钢琴改编曲。在聆听音乐机会缺乏的19世纪,李斯特这些改编曲在浪漫主义音乐的推广与普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一位作曲家李斯特对19世纪的标题音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柏辽兹的标题交响曲之后,首创出“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这种浪漫主义更为理想的交响乐形式,来源于贝多芬、威柏、门德勒的序曲。李斯特13首交响诗的标题,明示出它们与文学、绘画、戏剧的密切联系。如《匈奴战役》与绘画相关,《玛捷帕》以雨果同名诗歌为据,《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主要角色,《普罗米修斯》则与德尔的诗篇有联系。与柏辽兹不同,李斯特不注重用音乐去描绘场景、事件,他也从不陷入琐细的音乐解说,而追求对作品的内容或艺术形象进行哲理性的概括。他的交响诗更近于贝多芬《交响曲》的传统。李斯特的交响诗是单乐章,保留了奏鸣曲式的一些特征,各段落速度的变化与对比又似把交响曲套曲浓缩在一起,以主导动机贯穿变化达到音乐的统一和戏剧的发展。他的交响诗还有《塔索》、《山岳》、《理想》、《匈牙利》等,其中最常演奏的是《前奏曲》。体现了他的炽热、夸张的音乐情感特点。李斯特还写有《浮士德交响曲》和《但丁交响曲》。他的交响诗在19世纪下半叶被各国音乐家广泛采用,成为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乐队体裁。
柴科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

生于沃特金斯克。早年学习法律,后在司法部任职,23岁入新成立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从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年一次失败的婚姻使他身心处于严重崩溃的边缘。喜爱柴科夫斯基音乐的富孀梅克夫人的慷慨资助,使他得以赴意大利、巴黎和维也纳旅游,并放弃教学专事作曲,他与梅克夫人约定永不见面,他们留下的上千封通信成为研究柴科夫斯基的珍贵资料,19世纪80年代他已达到事业的高峰,作品在整个欧洲上演,然而忧郁情绪日渐。1893年在彼得堡指挥他的《第六交响曲》首演,数日后突然逝世。

在同时代俄国作曲家中,柴科夫斯基是涉猎西方音乐体裁最广泛的,并且吸取了许多西方的音乐形式语言传统经验。虽然他有时也采用俄罗斯民歌音调,但是在作品题材和音乐风格上,并未刻意追求民族化和民间性,因而被认为是与五人团的民族主义相对立的世界主义者。但是作为一个俄罗斯人,他的音乐充溢着自然流露出来的俄罗斯民族气质。

柴科夫斯基在五人团影响下写了一批标题性管弦乐作品:幻想序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暴风雨》、《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1812序曲》、《曼弗雷德交响曲》等。柴科夫斯基像门德尔松所做的那样,坚持在古典奏鸣曲式快板的呈示、发展、重述的三部结构中表述他的音乐思想。他的音乐语言不是描绘性的,在《罗米欧与朱丽叶》中,他是以高贵的劳伦斯神父、两家族的世仇和两位青年的爱情三个方面来概括出这部莎士比亚戏剧的。

柴科夫斯基最出色的创作体裁是交响曲。他在第四、五、六交响曲中确立了自己浪漫主义交响曲风格。他以这种宏大的器乐形式哲理性地表达普通人的精神历程,命运的重压、痛苦、欢乐、憧憬,难以排解的忧郁,一系列情绪对照构成心理的戏剧。这些既显露出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且不失人类精神的典型意义。音乐中热情、坦诚和浓重的忧郁感人至深。语调般明显起伏的亲切旋律,高旋低回的摸进,从细致入微的乐句到壮丽高潮的磅礴戏剧性气势和精彩的配器都是其音乐魅力所在。

柴科夫斯基的歌剧《奥涅金》和《黑桃皇后》以细致刻划人物内心见长,旋律具有俄罗斯抒情浪漫曲的特征,乐队以交响手法烘托戏剧高潮。其他主要作品还有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洛可可主题变奏曲》和钢琴套曲《四季》及一百多首艺术歌曲。

❽ 古今中外着名音乐家、

1、莫扎特

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

阅读全文

与印尼歌王哈里是什么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英国有多少人打新冠疫苗 浏览:857
为什么印度人叫印度三哥 浏览:94
人民币五千可以换多少越南币 浏览:873
中国有哪些疾病和灾难 浏览:453
中国代工的耐克如何 浏览:854
意大利的餐馆在哪里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240
肯塔里在印尼什么省 浏览:118
印尼买房子需要多少钱 浏览:519
在越南出国工作如何 浏览:801
越南网站看延喜攻略网址是什么 浏览:307
越南红鸡一斤多少钱 浏览:429
意大利进口电脑裁床有什么牌子 浏览:849
20岁以下的中国人有多少人 浏览:284
在哪里有批发便宜的越南泡沫拖鞋 浏览:414
佩奇意大利面视频怎么做 浏览:952
伊朗藏红花什么人不能吃 浏览:730
艺术鉴赏常识中国画如何欣赏 浏览:206
印度和主要流经哪个平原 浏览:207
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哪个简单 浏览:996
韩国伊朗和意大利哪个发达 浏览: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