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玉珠袜子创始人叫什么
玉珠袜子创始人叫陈江河。
以商人为题材的电视剧,优秀的作品有很多,塑造的人物也很丰满,但不得不说,《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的确是所有商人题材电视剧中最优秀的人。
当然,和陈江河齐名的韩春明也是很优秀的商人。但韩春明对待恋情的执着度和迷惘度远超陈江河,身上有着太多的羁绊。相比之下,陈江河才是综合素质全面的男人。
❷ 陈江和的捐资奥运
“太激动了,我不能用言语形容自己的心情。”
说到北京奥运会,陈先生难掩脸上的激动和骄傲,“百年梦想就要实现了,怎能不激动呢。以前被称为‘东亚病夫’,而现在我们要举办奥运会了……”
知名华商、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先生,是中国国务院侨办邀请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华侨华人代表之一。陈先生说:“我带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还有亲戚、朋友…… 共30多人来北京看奥运,为中国助威、加油!”为此,他还特意赋诗一首:
全球华人办奥运,
海外游子聚北京。
多难兴邦立世界,
五环旗下倡和平。
他解释说:“全球华人热盼奥运,都为奥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北京奥运让全球的华侨华人都能有机会参与进来,实现‘全球华人办奥运’的共同梦想。”
他说,尽管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是多事之年。年初中国南方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低温冰雪灾害,3月中国西藏地区发生骚乱,其后中国奥运火炬在海外的传递遭受极少数人的阻挠,5月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孟子有一段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面对这些艰难困苦,中国人不但不为其所困,反而焕发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战胜了这些困难,赢得了全世界的赞叹和尊重。所以说,2008年的中国是“多难兴邦立世界”。
陈先生的诗是一首藏尾诗。每一句诗的最后两个字合起来就是“奥运北京,世界和平”,表达了陈江和先生对北京奥运的良好祝愿。
一直以来,陈江和先生都有着很深的奥运情结。
陈江和祖籍福建莆田,在印尼出生。早年的创业经历让陈江和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能怕吃苦,同时,也让他有了“根”的意识。
“虽然一直在海外打拼,但我还是中国人。”陈江和说,“我们的命运与祖(籍)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祖(籍)国强大了,我们才能挺起腰杆来做事。”
对于自己和中国、居住国的关系,陈江和先生曾经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中国是自己的‘生父’,血脉相连,源远流长;居住国是自己的‘养父’,帮助自己学习成长,没齿难忘。”
早在2003年4月,由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资共建北京奥运场馆的方案还未最终确定时,北京市侨务办公室就收到了从海外汇来的150万美元。这笔捐款就来自新加坡,来自陈江和先生。
这是国家游泳中心收到的第一笔汇款,陈江和先生也因此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第一位大笔捐资者。
他还曾向北京市侨办领导表示:对于全球华人捐建奥运场馆的金额不要设最低捐赠额,捐款不在多少,每一分钱都表达了同胞心系祖国、支持奥运的深情厚意。
在之后的5年里,陈江和支持北京奥运会的脚步没有停下,他先后累计捐资500万美元支持“水立方”建设。不仅如此,他对场馆的建设也非常关心,几年中,偕同家人多次参观建设中的“水立方”。在施工现场,他感慨万千:“我是做建筑工程出身的,国家游泳中心从设计到选材直至施工质量都具有世界水准、奥林匹克风范!将来,我可以自豪地对我的子孙讲,北京奥运会,我们也有参与!”
北京奥运,中国发展的新起点
作为一位海外华人,陈江和先生有着自己对北京奥运的理解:过去国力弱,我们被扣上“东亚病夫”的帽子,随着新中国一步步地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经济文化体育等各方面都大踏步向前,国力空前增强。能够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是一种荣耀,更是世界对中国发展的肯定和认可。
在谈到奥运会对北京乃至中国发展的影响时,陈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契机,向世界呈现一个走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大国形象,传递中国和谐与友谊的声音,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作为中华儿女,海外华人无论身处何方,心中都有一种厚重的民族情结,对祖(籍)国的兴衰荣辱感同身受。”
“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华人共同参与的盛会,海外游子合力捐资支持奥运场馆建设,表达了我们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热切盼望。”陈先生说,“借助奥运契机,全世界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的心都凝聚到一起,这股巨大的力量必将在北京奥运会留下浓重的一笔。”
对于奥运给北京带来的新面貌,陈江和也有很多体会:“现在来北京不仅可以看到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空气质量也大大改善了。不仅可以看到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建筑,奥运场馆、国家大剧院……还可以感受具有老北京风味的王府井步行街、前门大街,集现代与传统于一体,别有韵味,厚重大气。”
陈江和先生相信,北京奥运,必将是中国发展的新起点。
❸ 陈江河是哪个人物原型
陈江河人物原型是吕东升。
陈江河的外形原型是一个叫吕东升的人,他是一个袜子厂的厂长,他的外形与张译饰演的角色十分相似,身材看起来瘦瘦高高,带着一副眼睛,看起来斯斯文文。陈江河的经历原型是中浪莎袜业老总,她小时候干过鸡毛换糖这个职业,她是干着这个小本买卖,艰苦奋斗,发家致富的,这也是我们在电影看到的那样。
《鸡毛飞上天》这部电影,也与“鸡毛换糖”有着直接的关系。这部剧由张译,和殷红主演的。电影就是用鸡毛换糖这样一个特殊的视角,讲述了他们的艰苦的奋斗史,义乌改革发展的艰难历程。
❹ 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的原型是谁,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的原型是谁,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鸡毛飞上天》讲述了陈江河和妻子骆玉珠的感情和创业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义乌改革发展30多年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剧中的主人公由“鸡毛换糖”到实现“鸡毛飞上天”的鸿鹄之志所展现的特殊视角,再现了浙商奋斗史,而剧中的几代人物跨度描述,也为浙商崛起增添了浓郁的年代气息。
周晓光在深圳证交所敲钟,“新光圆成”成功上市,他说:“成功上市,这对我们家族来讲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也是今年最大的喜事之一,这个过程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们是借壳上市,而且过程当中也经历了很多波折,一些坎坷,但最终还是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我们从中也学到很多很多东西。第二个,我们通过现代的产业互联网,带动了整个产业的转型,我们觉得我们走得非常踏实、成功,这一点我们感觉到自豪的。”
周晓光的儿子虞江波说:“从我外婆开始到我父母一代,他们不一定会很好的去言传,他们更多的是用身教的方式,他们这一代就是这样过来的,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在影响我们。我们也需要把这样的一种精神继续延续下去。”
❺ 陈江和个人简历
陈江和 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
陈江和,1949年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莆田。 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是着名的华商,他于1967年创立金鹰,现已发展成一家综合性跨国工业集团,资产达80亿美元,全球员工超过5万名。集团主要从事以资源为基础的多种产业,包括一体化的林浆纸工业、棕榈油产业、清洁能源开发、纤维素纤维与特种浆生产。陈江和在创业之初即提出了“利民、利国、利业”的“三利”经营原则,对中国的公益事业热心参与、鼎立支持。截至目前,陈江和在中国的各项公益捐资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
发家史
70年代中期开始筹建自己的第一间工厂——三夹板厂,1975年8月7日,印尼总统带领7位部长来为陈江和的新厂剪彩。1983年,陈江和的“金鹰”已发展成为一家资产几近一亿美金的中型企业,经营范围也已拓展到了为石油公司承包工程、夹板厂、棕榈油和地产等领域。1985年,陈江和投资1亿美元进入纸浆行业。目前“金鹰”旗下业务众多,林浆纸、粘胶纤维制品、棕榈油加工、能源开发、工程设计、物流、服务业等等。
陈江和总结出着名的“三个有利”原则。也就是对政府有利,对当地的人民有利,然后才是对企业有利。
这几年,“金鹰”愈来愈看重中国市场,在中国频频出手,在纸浆、造纸、粘胶纤维和能源行业投资巨大。计划在今后的5至10年里在中国投资60亿美元,重点投资一体化的林浆纸工业、一体化的液化天然气燃气电厂项目和粘胶纤维三大产业。截止2004年底,集团已在广东、山东、福建、江西、江苏等地有多项投资,且涉及多个领域。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的投资项目包括:江苏如东液化天然气燃气电厂项目、福建厦门液化天然气燃气电厂项目和山东日照浆纸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的有广东新会高档文化用纸项目、江西赛得利化纤项目和福建林业项目。
爱国华侨
陈江和及其所领导的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十分关注教育、文化事业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除了在印尼和新加坡赞助公益事业之外,在中国也一直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主要以捐资教育、文化、体育和环保事业为主。
陈江和先生捐赠记录
一、福建省莆田第一医院惠妹门诊楼,RMB388万元,1993年1月。
二、 江苏省淮阴25所农村小学翻建,RMB200万元,1996年6月,
三、 江苏省侨务进修学校,RMB50万元,2001年7月。
四、 福建省莆田第一医院惠妹外科医技大楼,RMB300万元,2002年10月五、 为支持北京2008奥运会,捐赠USD300万元, 作为奥运会比赛场馆的建设费用,2003年4月。是海外华人、港澳侨同胞中第一个为奥运捐资的个人。
六、 为抗击非典,向中国卫生部捐赠RMB2,000万元,向江苏省捐赠RMB500万元,向广东省捐赠RMB500万元,2003年5月。这是中国在抗“非典”疫情中收到的最大的一笔来自海外华侨华人的捐款。!七、 在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设立“陈金荣文教基金”,2004年3月,其中:
1、 陈金荣文教专项基金RMB1000万元,用于在中西部地区兴办教育及助学。
受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监管的捐赠项目如下:
江苏省苏州大学陈金荣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RMB200万元,2001年9月。
江苏省苏州大学陈金荣生命科学青年英才奖励基金,RMB800万元,2001年9月。
福建省莆田学院金荣综合楼,RMB1,000万元,2002年6月。
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管理学院捐赠USD100万元,作为支助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岭南大学的学者参加高级管理培训课程项目。
江西省井冈山文化广场,RMB80万元,2002年12月。
福建省莆田濠浦小学金荣教学楼,RMB88万元,2003年3月。
七、 在西部地区捐建五所“陈金荣侨心小学”,共计RMB100万元,2004年3月。
八、 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向四川省广安中学捐赠RMB450万元作为该校“陈金荣图书馆”建设资金,2004年7月。
九、 为弘扬妈祖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向“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捐赠RMB500万元,2004年11月1日。
十、 为支持侨联倡导的“侨心工程”,在西Zang、陕西等贫困地区捐建十五所“陈金荣侨心小学”,共计RMB300万元,2005年6月。他是一次性捐建“侨心小学”最多的海外华人。
十一、 为支持西部大开发,向“温暖工程”首批捐赠500万元人民币,用于定向资助陕西省的职教扶贫工程,2005年11月。
十二、 为弘扬中国文化,支持华文教育事业,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捐赠RMB300万元,2005年11月16日。
十三、 为支持江苏省慈善事业,向江苏慈善总会创始基金捐建RMB500万元,2005年11月18日。
十四、 为扶助江苏省内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向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捐款RMB100万元,设立教育基金,2006年4月。
十五、 捐资RMB134万元支持“侨心工程”,扶助10所学校的侨心工程项目,捐建3所“侨心小学”。
十六、 积极推进NGO和ZF合作的村级扶贫规划试点项目,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资RMB65.8万元用于支持中国NGO组织能力建设,2006年5月。
十七、 广州梅州地区遭受台风袭击,集团向梅州灾区捐赠RMB 80万元用于灾区重建工作。 2006年8月23日。
十八、 向福建林业系统捐赠救灾款200万元,扶助宁德、漳州、龙岩市农民灾后创建“平安家园、绿色家园、存富家园”工程。2006年9月。
十九、 为传承中华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海峡两岸艺术交流,捐赠RMB3000万元建设厦门小白鹭艺术中心。2006年12月。
二十、 为弘扬佛教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捐赠500万元支持连云港海清寺大雄宝殿重建工作。2007年1月。
二十一、为支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捐资200万美元用于奥运比赛场馆的建设。
二十二、为支持江苏教育事业发展,向南通海外教育基金会捐赠30万元。2007年9月。
二十三、为响应中国侨商企业协会“抗雪救灾,温暖行动”,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向湖南、广东、江西、江苏四省
二十四、为汶川地震灾区分三次捐款共1100多万人民币。
各捐赠250万元人民币。2008年1月31日。累计捐赠额为RMB 14,865.8万元;USD 600万元。
莆田人论坛(社区)合RMB 19,610.8万元。
❻ 《鸡毛飞上天》结局陈江河原型人物介绍 陈江河原型是谁
《鸡毛飞上天》是原创剧本,没有原型。
陈江河
陈家村乡民在雪地中捡来的孤儿,他从小耳濡目染大人们鸡毛换糖,学会了怎么快速对货物进行估价交换,获得最大利益。他走南闯北跑遍大半个中国谋生计,并与殷同样精通经商的骆玉珠,演绎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跌宕起伏的爱恨纠葛和商界传奇。
(6)印尼陈江河祖籍哪里人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陈家村乡民在雪地中捡起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孤儿,谁也没想到这个取名鸡毛的人后来竟真带着他们飞上天,成为当地的传奇。从小耳濡目染大人们鸡毛换糖,学会了怎么快速对货物进行估价交换,获得最大利益。
村民出去讨生计被抓,鸡毛火烧仓库救下乡亲,却被迫离乡避难,临走前金水叔给他取名陈江河,寄托了无限希望。陈江河走南闯北跑遍大半个中国,阴差阳错遇到了一生挚爱骆玉珠。两人恋情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被金水叔故意制造矛盾拆散,棒打鸳鸯,骆玉珠黯然远走他乡,穷困僚倒中出嫁,与他人成家生子。
陈江河却边创业边苦守她八年。前夫逝去,骆玉珠带着儿子咬牙前行,交错的火车上与陈江河再次相见,决定此生永不分离。夫妻联手征战商海,带着孩子卖五金卖百货,过五关斩六将,克服了诚信危机、赢得了市场信任,做出了属于自己品牌的商品,将传统零售业做到极致时又做互联网电商,加入到国家战略级一带一路的洪流中将生意铺向世界。
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着感情上的抉择,夫妻关系的转变,亲人的离合,与子女的关系也伴随着商路的坎坷起起伏伏。又是一个雪夜,夫妻俩同时踏上了奔向西伯利亚,奔向欧洲的列车,下一站在等待着他们经过。
❼ 《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的原型是谁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鸡毛飞上天》中的陈江河没有原型,是剧中虚拟的,现实中应该是有这样的人的,毕竟艺术源于生活。
陈江河是陈家村乡民在雪地中捡来的孤儿,他从小耳濡目染大人们鸡毛换糖,学会了怎么快速对货物进行估价交换,获得最大利益。他走南闯北跑遍大半个中国谋生计,并与殷同样精通经商的骆玉珠,演绎了一段跨越半个世纪、跌宕起伏的爱恨纠葛和商界传奇;
骆玉珠是一位身世极为坎坷的人,幼年时被生父卖给人贩子,但因其机智聪敏反将人贩子卖掉。长大后,逐渐显露经商天赋,制得一手好糖。凭借勤劳,与陈江河创办国际型企业。
剧情简介
陈家村乡民在雪地中捡起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孤儿,谁也没想到这个取名鸡毛的人后来竟真带着他们飞上天,成为当地的传奇。从小耳濡目染大人们鸡毛换糖,学会了怎么快速对货物进行估价交换,获得最大利益。村民出去讨生计被抓,鸡毛火烧仓库救下乡亲,却被迫离乡避难,临走前金水叔给他取名陈江河,寄托了无限希望。
陈江河走南闯北跑遍大半个中国,阴差阳错遇到了一生挚爱骆玉珠。两人恋情并不被人看好,甚至被金水叔故意制造矛盾拆散,棒打鸳鸯,骆玉珠黯然远走他乡,穷困潦倒中出嫁,与他人成家生子。陈江河却边创业边苦守她八年。前夫逝去,骆玉珠带着儿子咬牙前行,交错的火车上与陈江河再次相见,决定此生永不分离。
夫妻联手征战商海,带着孩子卖五金卖百货,过五关斩六将,克服了诚信危机、赢得了市场信任,做出了属于自己品牌的商品,将传统零售业做到极致时又做互联网电商,加入到国家战略级一带一路的洪流中将生意铺向世界。
与此同时,他们面临着感情上的抉择,夫妻关系的转变,亲人的离合,与子女的关系也伴随着商路的坎坷起起伏伏。又是一个雪夜,夫妻俩同时踏上了奔向西伯利亚,奔向欧洲的列车,下一站在等待着他们经过。
❽ 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陈江河成功得益于哪些品质
《鸡毛飞上天》陈江河的成功源于天时地利人和。
1.天时
有句话是这么讲的”北方的韩春明,南方的陈江河“,在那个鸡毛换糖的时代,物资极度匮乏。小商贩们走南闯北,用义乌红糖、草纸等来换取村民家中的鸡毛。80年代处处是商机,就连破布头都可以赚钱,陈江河去了一趟服装厂就赚了一笔。真正让陈江河做大做强的是当时政策的转变,国家由”严打投机倒把“变成了“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
❾ 陈江和的介绍
陈江和,1949年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莆田。 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是着名的华商。热心于公益事业,2008年12月5日,“中华慈善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揭晓。中国侨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江和被授予“2008年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