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尼西亚的歌曲棱罗河是在印尼什么地方
梭罗河就在印尼爪哇岛中部(称为中爪哇)的一座城市,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约571公里(约1小时飞机),人口约50万人,梭罗河是整个爪哇岛最长的河流,约为548,53公里,横跨中爪哇和东爪哇两个省份
❷ 星星索是哪一国家的民歌
《星星索》印尼民歌
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托巴湖周围地区,居住着巴达克人。他们主要以农为业,但亦常在托巴湖上驾帆船航行,而用“星星索”的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落节奏作伴衬。《星星索》就是在这种生活情景中产生的一首民歌。全曲以固定音型的四部合唱:“啊,星星索”为背景,托出男高音节奏悠长、旋律委婉、对心爱的姑娘倾吐的深切思念。由于歌曲优美抒情,合唱手法运用得简练集中和富有诗意,逐渐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无伴奏合唱的保留曲目。六十年代初,这首印尼民歌在我国流行。
❸ 印尼音乐的介绍
印尼音乐的形态多种多样,在印尼人民的生活中,音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着名的《梭罗河》、《椰岛之歌》、《莎丽楠蒂》等就是克龙宗歌曲宝贝流传于印尼苏门答腊岛托巴湖地区。
❹ 《梭罗河》《星星索》《哎哟,妈妈》是以下哪个国家着名的民歌
都是印度尼西亚(印尼)的歌曲
《星星索》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巴达克的主要分布有苏门答腊中部和北部山区,大多数聚居在多巴湖的周围。他们主要从事农业,这里湖水清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巴达克人经常在湖上泛舟歌唱。
❺ 印尼民歌的特点
1、印尼民歌有其鲜明的特点--多元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尼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在政治经济、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有较为密切的交流。同时在成为荷兰殖民地后,又融人荷兰的音乐文化。
2、印尼自身的多民族、多岛屿的特殊构成,种种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乐文化演变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局面。提起印尼音乐,人们会很快想到(梭罗河)、《哎哟,妈妈》、《照镜子》、《星星索》等充满热带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歌曲。
3、最具代表性的、最体现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特征的、在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的音乐种类是甘美兰音乐,它是由中爪哇岛发起来并流行于全爪哇岛和巴厘岛的一种音乐。主要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和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甘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
❻ 印尼歌曲 于巴厘岛听到
这是印尼有名间乐人GusTeja 的音乐,你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巴厘岛的音乐,如果你还在巴厘岛或有朋友在可以去CD店去买一张他的CD碟
❼ 印尼宽带原曲是什么
是menghapus jejakmu印尼歌曲。
最初在youtube上被广为流传的,原因是在印尼人这里,尼西亚雅加达电视台这个宽带公司的口碑并不太好,而且收费又贵又难用。
但是因为这个广告曲非常的魔性而且洗脑,被制作成了许多有趣的鬼畜视频。
印尼宽带原曲的来历:
源头是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电视台的宽带广告,因为高昂的价格以及魔性的音乐加上价格的抖动,还有小哥的微笑。
这几种要素加起来让整个的环境体验起来都是非常的魔性搞笑,于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二次创作。
最近这个梗也是从外网流入到了国内,b站上面最近也是快速的火起来了。
❽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尼的民族音乐珍品-甘美兰音乐
一谈到印尼音乐,人们就往往会想到《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等歌曲。这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但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甘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甘美兰乐队的乐器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演奏旋律的敲击乐器:“波南”、“沙隆”、“根德尔”、“干邦”和掌握节奏的敲击乐器:“根当”、“刚”和“克农”。以及其他管弦乐器:“苏铃”、“拉巴布”、“格渣比”等。
甘美兰音乐大都采用有半音和无半音的两种五声音阶,但它的律制(即音与音之间的距离)与12平均律不同,有点接近五平均律,初听时不很习惯。演奏甘美兰时还要遵循一种称为帕台特的调式,它与印度的拉格相类似,表现不同的情绪要采用不同的帕台特。甘美兰乐队中还有少量的歌唱家。
甘美兰是一种由多种乐器合奏,并加上人声构成的多声音乐。它既不是齐奏,也非欧洲式的和声,对位。它的音乐织体复杂交错,演奏时还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即在核心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即兴演奏。甘美兰音乐的核心旋律约有4000首,现在常用的有1000首。
甘美兰音乐十分丰富,它是印尼的艺术瑰宝。音色十分多样:清脆的竹板和响亮的金属板,嘹亮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低沉的鼓声和柔和的笛声,威严的锣声与纤细的女声齐唱……这些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们能在音响的调色板上描绘出多种多样的色调和变化。此外甘美兰乐队演奏时力度变化也很大,有人认为就音量变化的幅度而言,甘美兰乐队并不亚于现代管弦乐队。有时,音乐就像暴风骤雨突然袭来,震憾了大地,但往往又在转瞬之间变为轻轻抚击,纤细温柔,十分宁静。
印尼的甘美兰音乐遍布全国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常为舞蹈、戏剧、皮影戏伴奏,并在幕间休息时单独演奏,过去还常在各种宗教仪式,迎送贵宾及举行火葬时演奏。各地的甘美兰也有不同的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岛甘美兰音乐充满生活气息,活泼,欢快。而爪哇岛的甘美兰音乐由于宫廷的影响,显得典雅,文静。
1989年在法国世界博览会上,印尼的甘美兰音乐使人耳目一新,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对此印象很深,他从中汲取灵感,进行了新的创作。
荷兰的民族音乐学家孔斯特和当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胡德都对甘美兰进行了彻底、深刻的研究,写出了专着。现在甘美兰音乐已成为世界民族音乐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美国的胡德还将甘美兰音乐引入美国大学音乐系的课堂,让学生们亲自参予演奏另一种文化的音乐,进一步从感性上理解、把握这种风格。据说现在美国各大学中有120套甘美兰音乐队。其他国家如加拿大、英国、荷兰、瑞典、德国、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马来西亚、也都有甘美兰乐队,在亚洲地区日本的甘美兰乐队最多,约有18套。总之,当代世界各国最熟悉的东方音乐就是印尼的甘美兰,这是毫无疑问的。
推荐五首印尼民歌----莎里楠蒂,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衷心赞美.
五首歌下载地址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D3%A1%C4%E1%C3%F1%B8%E8+&lm=-1
❾ 印度尼西亚民歌有哪些
印度尼西亚民歌有:《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椰岛之歌》、《故乡》、《恰利利、恰利》、《哎哟妈妈》、《船歌》、《划船曲》等,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耳熟能详的民歌。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大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在亚奥两大陆及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岛上居住着100多个民族,因此他们的民歌也极为丰富。
众多的民族致使印尼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彩, 印度民歌的风格极为多样,题材以表现爱情,热带风光为多。旋律缓慢、悠扬、富于抒情性。 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