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真心求教,没有姓氏的民族怎么区别自己家的族人和外人呢不知道的就请勿答复了。谢谢!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有姓氏,但没有姓氏的民族也相当多。
有无姓氏和民族传统有关,中国汉族有姓氏,中国的蒙古族、壮族、维族、傣族、门巴族等民族等就没姓氏(当然这是指该民族的原始命名方式, 不包括后来借用汉姓的情况)。
应该说,姓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意给自己设定的一种血缘标志。这种血缘标志的方法在不同民族和地区不同,很难评价其优劣。在汉字文化圈内人们的姓氏组合方式是姓在前名在后;英美等国是名在前,姓在后;俄罗斯是:名·父名·姓;西班牙人姓名则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名字,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阿拉伯人姓名一般也由三或四节组成,第一节为本人名字,第二节为父名,第三节为祖父名,第四节为姓。总之,上面提到的情况都是有姓的。
一些土着民族和普遍的游牧民族大都没有姓氏。农耕民族几乎都有姓氏,而由农耕民族发展起来的民族是世界的主体,所以大部分的人类都有姓氏。
国外没有姓氏的民族和国家也很多,如缅甸、蒙古、冰岛印尼、南非等。
缅甸人有名无姓
自许多人会以为许多缅甸男子姓吴, 如前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前总理吴努、前纲领党主席吴奈温等。
其实, 他们都不姓吴,缅甸人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姓氏的民族之一。但他们, 绝大多数人都习惯在名字前或后加上个冠词, 以示性别、长幼和社会地位。其中男子名最常见的第一字有吴、郭、貌。
昊表示对年纪较大或有名望人的尊称, 意思是爷、叔伯或是先生, 郭是哥, 貌是弟, 表示谦虚或是青年小伙子。如一个名叫丹的男子, 他自称或长辈人称他貌丹, 同辈人对他的称呼为郭丹, 晚辈人则叫他吴丹。
近年来, 用以表示职务和社会地位的冠词有渐多之势。如是一名教师, 则在名字之前加以“塞耶”塞耶意为老师或师傅, 某人取得博士学位, 人们就称他为“ 道达某某” 道达意为博士。
缅甸女子中常见的有杜和玛字。杜和吴相对应,表示对长辈或有地位的妇女的尊称, 也有姑、姨、婶之意。
玛意为姐妹, 也含对不论婚否的年轻女姓的称呼。对犯有错误的男子和女子, 其名字之前通常被人冠以“ 鄂” 和“ 米” 字, 如丹犯了错误, 尽管他(她)曾有过名望和地位, 是男子就被轻蔑为鄂丹, 是女子则称为米丹。对身世卑贱或被瞧不起的城市人也冠以鄂和米字。但在乡村, 鄂和米对普通人却没有轻蔑的意思。在约4000万缅甸人中, 据算只有80个不同的名字。
他们当中往往十有二三同名。为区别起见, 他们一般在名字前或后加上籍贯或年龄大小。
如两个同名吴丹的人, 就把来自米邻的称米邻吴丹, 来自达通的称达通吴丹。
印尼人大多数只有名而没有姓。占印尼人口大部分的爪哇族、巽他族只有本名,少数人在本名后面还有父名。爪哇族和巽他族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印度教文化的影响,人们往往从梵文中选字取名。现在爪哇人和巽他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有的人就在自己的梵文名前加上一个阿拉伯文名。例如:阿里·苏米特罗,阿里是阿拉伯文,苏米特罗(sumitro)是梵文。
印尼的马都拉族、马来族的名字形式是:本名+父名。在一般情况下,只用本名,在正式场合才用父名。马都拉族和巽他族受伊斯兰教影响较深,故此他们大都取阿拉伯文名字,尤其喜欢选用真主安拉的99个美名和25位先知的大名。
冰岛至今仍保留着古代淳朴的民风,除首都雷克雅未克外,各地仍然采用家长制,当他们要和其他家庭区别时,男子便在父亲的名字后面加上松字(SON,儿子之意),女儿则在父亲的名字后面加上德提尔(DANGTER,女儿之意),以取代姓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❷ 印尼有怎样的风俗习惯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受中国、印度、中东、西方国家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加之岛屿分散,居民交流不便,使各地文化习俗差异较大,种类繁多。中国企业和人员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各种民风民俗,做到入乡随俗,按照当地的礼仪标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
民族、语言和宗教
民族:根据印尼政府公布的数字,印尼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总数的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5%,马来族占7.5%,华人约占人口总数的5%,超过1000万人。华人在印尼商贸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言:印尼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官方语言为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
宗教:印尼约87%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多数是逊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余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习俗礼仪
【服饰礼仪】印尼人在衣着上总体比较保守,在公开场合人们服装普遍十分得体。男性在办公时通常穿着统一工装或穿长裤、白衬衫并打领带。长袖蜡染衫(当地称“巴迪衫”)为印尼国服,在多数正式场合都可以穿着。妇女在办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并避免色彩过于鲜艳。如果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比较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岛,进入寺庙要在腰间束腰带。
【仪态礼仪】在印尼,当人们坐下来时,两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这样做,要把一条腿的膝盖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面。在巴厘岛,坐下时两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在印尼,打呵欠要用右手将嘴遮住,否则是不礼貌;不要嘲笑别人的错误,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动作,否则会伤害他们的感情;不要在街上或走路时吃东西,也不要用左手与人握手、触摸别人;与人谈话或进入别人家,都要摘下太阳镜。
【相见礼仪】印尼人友善且容易接近。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习惯以握手为礼;在作正式介绍时,对称谓要多加注意,多数中间阶层的印尼人有两个名字,而许多下层人民只有一个。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长的姓和名,通常只选用一个短名和首字母缩写名。在称呼人时,只能使用他们的第一个姓,不能使用第二个。
【餐饮礼仪】印尼人饮食习惯上以大米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鱼、虾、牛肉等,伊斯兰教徒忌食猪肉。印尼人习惯吃西餐。由于受当地华人的影响,他们普遍喜欢中餐。除在官方场合有时使用刀叉外,一般都习惯用右手抓饭。他们在用餐时,有边吃边喝凉开水的习惯,也爱喝葡萄酒、矿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商务礼仪】印尼人特别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识,客人应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主人,名片文字用英文。印尼人喜欢平和的声调、不摆架子的姿态和寻求一致的良好愿望,与他们谈判应态度谦逊些并放低声音。拜访印尼商人时最好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对别人送的礼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当面打开包装。印尼商人喜欢宴请,作为客人,在回国前应以相同标准回报他人一次。
【主要禁忌】印尼人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忌讳有人摸他们孩子的头部,那会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行为;忌讳老鼠和乌龟;与印尼人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❸ 印度人为什么都不承认自己的姓氏
严格的说,印度人是没有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姓的,全名后面的那部分代表的就是种姓,你可以当那部分是他们的姓,如果你问印度人,一般印度人不想跟你解释也会说那就是姓,但实际上从那个姓就可以看出该印度人在种姓制度中的等级地位。如果遇到有印度人不愿承认那是种姓的,一种可能是他不信印度教(种姓制度是印度教里的),另一种可能就是他是属于低种姓甚至无种姓(即贱 民)。
❹ 印尼人的名字是姓在前还是名在前啊
印尼人的名字受印度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有的和阿拉伯人名相同,有的含有某些梵语音节,如Megawati
(梅加瓦蒂)中的wati是梵语的一个词尾,一般用于女性的名字,或加在名词后面,表示“女的”,如olahrangawati(女运动员)。通常印尼人只有名字,无姓,但有的部族即有名,也有姓。最近二三十年里,因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印尼人喜欢采用欧美人常用的名字给子女起名。
❺ IMA TIAWAN.S.PD 这个印尼名怎么分辨名和姓呀 求大神解惑,在线等,急!
印尼人的名字跟中国人相反的,就是说前面 Ima 是她的名字,后面Tiawan是她的姓,但是印尼人没有用姓叫对方的习惯,一般直接叫名字,礼貌一些就要加上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先生是 Bapak,女士是 Ibu,有时候看情况也会省略(印尼人有省略语言的文化)先生是Pak,女士Bu。但要注意在中国是某某女生,印尼是女士某某,所以你要叫她 Ibu/Bu Ima
在爪哇岛的话如果要再亲近一些的人能叫一声mas(男)mba(女)
关于后面的 S.Pd 是表示她是教育学专业毕业的
❻ 有关于印尼人生活
印尼人有姓氏。花,可以翻译成bunga,sari和sekar等。
❼ 哪些国家在使用中国姓氏
在西非国家尼日尔爾利亚中部高原州的首府乔斯市,生活着一支带有浓厚东方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比罗姆族。这支少数民族不仅在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上与远在万里之遥的中国汉族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而且他们中绝大多数人还使用着江、宋、杨、潘、蒋、董、冯、周等中国姓氏。——http://finance.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451/2/class045100002/hwz1342812.htm
❽ 为什么印度的贱民不把自己的姓氏改成高等级的姓氏
印度的姓氏也是高大上的。如尼赫鲁(太阳),甘地(钻石)……
❾ 印度尼西亚的人的姓名是前后颠倒的吗
印尼🇮🇩手左右有分别区分用场…你首先了解地方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