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奇肱国的人发明制造的什么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按照《山海经》记载,他们擅长发明和创造一切捕兽器,和一些木质机关,还有最神奇的飞车。有了捕兽器自然可以更方便的猎杀动物满足对食物的供给,一些木质机关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付出,飞车可以用来侦查,方便发现未知的风险,因为在那个年代,最大的风险不是来源于人类与动物,而是自然灾害,如果有了飞车侦查,可以免去很多灾难。
B. 最早的机器人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就诞生在中国:《列子.汤问篇》中记载西周穆王时期,有位叫偃师的能工巧匠制作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木质机关人,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制作的"木牛流马",汉朝发明的指南车等都是世界上最早期的机器人
捷克科幻作家卡列尔查培于1920年创造了《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幻想剧,其中主人公罗伯特(ROBOTO)是既忠诚又勤劳的机器人,该剧上演后轰动一时,罗伯特的名字也因此成了机器人的代名词,现在机器人的国际名称就叫"罗伯特" (ROBOTO).
机器人小资料
2003-10-19
◆机器人的“祖先”在中国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中国人是发明制造机器人的先驱。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春秋后期,我国着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三国时期马钧设计了一种叫“水转百戏”的木偶玩具,他用水力使木轮转动,轮子设置的木人都一起动弹起来,有的击鼓吹箫、有的唱歌跳舞、有的爬绳倒立、还有的舂米磨面、斗鸡杂耍,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变化无穷、壮观多姿。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其原理据说至今仍然是个不解之谜。如果说,上述记载还多少带点传奇色彩的活,那么,汉朝发明的指南车,利用齿轮定向机构,使车上的人的右手始终指向南方,则可以认为是迄今为止得到证实的世界最早的机器人。这比欧洲发明的报时机器人早了一千多年。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机器人的“祖先”在中国。
◆机器人进入家庭为期不远如果按照20世纪60年代中期机器人开始成群服务于人类计算,如今机器人的发展已经接近了“而立之年”。但应该承认,现在的情况距离理想要求还很远。科学家认为,按照今天的要求,一个真正的机器人必须具备某些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并且逐渐向人类的思维方式靠拢,这应该成为今后发展机器人的另一条规则。20世纪末,计算机在进入家庭之前就已经成功地占领了企业。机器人也可能走同样的道路:不再局限于工厂而应该进入家庭。实际上,这种情况已指日可待了。美国《熏鲱》杂志对1000名美国人进行了一次调查,问他们希望未来五年内自己家庭里能拥有什么样的机器人,回答是吸尘机器人和游戏伙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开发陪伴人类的类人机器人。实际上,一些国家的厂商正在研制吸尘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投入市场的时间与价钱尚未可知,但人们已经知道,它身上会安装一个微程序处理器和一个声波定位仪器,它能够发现最近的墙壁并且能够在房间内转圈,不会重复经过同一地方吸尘,而且它会不慌不忙地处理障碍物,能越过电线或者电话线等凸出的地方。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报告指出,家用机器人很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市场。该报告估计,从现在开始到2005年,将会售出60万个吸尘机器人。
◆人工智能是机器人的发展趋向当艾萨克·阿西莫夫写出经典科幻小说《我是机器人》时,距离新的一个千年还有半个世纪。而如今,在现实世界中,各种富于“实干精神”的机器人在各行业工作着:它们探索遥远的星球,帮助医生完成精密的手术,判断地雷的准备位置。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也在起劲地研究机器人的各种部位:用于走路的脚和膝盖、用来抓取物品的手,各种不同的眼睛和耳朵……尽管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这方面的进展却远远落后于对机器人运动功能的研究。为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正在向儿童寻找答案。儿童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学习机器。尽管没有人能说清他们怎么样做到这一点,但这显然涉及许多模仿和互动以及大量的反复试验。如果机器人要拥有与人类相似的智力,它们也许就得像孩子那样发展形成自身的智力。许多机器人专家致力于研制有用的机器,另一些则对机器人能够告诉我们那些有关人类的事情更感兴趣。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机器人专家马娅·马塔里奇说:“机器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例如,要告诉你有关婴儿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知识,没有比创造一个模拟婴儿更好的了。如果学习、记忆和创造性智能都可以实现,机器“意识”还会远吗?当然不远,未来的机器人的趋向肯定是人工智能
C. 印度造出“全球最小卫星”的天才少年,被印度重点培养,现状如何
我们都想知道通往成功的捷径,但是事实上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言。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那些名人创造出那么多成就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只看到他们耀眼的表面,认为他们的成功只是因为他们超越常人的聪明大脑。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不成功是因为我们没有先天的条件。不否认,他们有聪明的大脑,但是他们有比我们常人更刻苦的汗水,才会造就他们的成功。
所以不要认为天才是不需要努力的,他们的成功也是付出很多努力换来的。曾经有一位印度天才少年造出“全球最小卫星”,后来被国家重点培养了,你知道他的现状如何?
这个小玩意却是一点也不简单。虽说它运行时间短,只有短短12分钟左右,但是它的作用跟普通的卫星的功效是一样的。正因如此,靠着这颗小卫星,RifathSharook一举拿下了当时比赛的冠军。
后来,美国还计划把RifathSharook发明的小卫星发射到太空中,去测试它运作的方式是否可以。通常制造卫星的成本都是十分高昂的。而现在他所制造的小卫星的成本相对而言是是十分低廉的。虽说小卫星体积小,但是它可是货真价实的卫星。
结语
RifathSharook能在18岁就创造出这样的卫星,自然就成为印度十分火热的人物。印度十分重视人才,而RifathSharook就成为他重点关注的对象。印度航空机构对他发出了邀请,让他成为最年轻技术人员。不过3年过去了,RifathSharook似乎也没有更大成就爆出来。也许他正在积累自己,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再次看到他的大爆发。
D. 麻省理工的天才,印度神人的第六感发明机器是否是真的,什么时候能够投产啊,老期待了。
他制作出来是通过,光学,主要辨别颜色来判断,直觉上的第6感,!并不是真的第6感,但是那人真的强 印度人!发明出来的小机器 可以答到心灵感应的现象! 支持,他现在只在印度推广
E. 有名的科学家发明了什么东西
1、阿基米德定律的发明:
阿基米德出生在古希腊的一个天文学家的家庭里,从小就受到全家人的宠爱。父亲为了使他早日成才,在起名字上绞尽了脑汁,经过反复选择,在他出生的第 10 天,取名阿基米德。希望这名字给他带来幸福,并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希腊人。
阿基米德的童年,是在保姆和奴隶们的照料下度过的。全家人对他要求很严,行走坐立、穿衣吃饭都有规矩,不准他淘气,也不许他交坏朋友。他8岁时进了学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奴隶的陪伴下走很长的路到学校上课。阿基米德的家里很富有,但他从不骑马或坐车。
阿基米德学习非常刻苦,有时看书,一看就是一天。随着阿基米德年龄的增长,他的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开始显露出来。
他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思考、探讨、学习和写作上,极少想自己的事。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常常忘记吃饭,忘记洗澡。连穿衣服、脱衣服这类事情,都得由别人帮助来做,只要他一思考问题,就会忘掉自己的一切。
阿基米德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研究简直着了魔,与它们形影不离,一天总画呀画呀,那么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有一次,在他跨进浴盆洗澡时感觉到身子入水越深,水越往外溢,身子就越轻,突然,他兴奋地大叫一声,从浴盆里跳出来,一丝不挂地在大街上奔跑,一边朝家跑嘴里一边喊:“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
人们望着这个赤身裸体奔跑着的怪人,非常惊异,他们哪里会想到,阿基米德就在洗澡时,发现了一条重要的流体静力学规律——“阿基米德定律”,即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2、牛顿的万有引力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23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象:“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一次牛顿的思考卡壳了,就到附近的果园散步,累了就靠着苹果树坐了下来。突然,从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捂着疼痛不已的头顶,看着地上的苹果就又开始思考了:这苹果为什么不往上掉?而非要往下落呢?
这时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1671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
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
有了这两项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7个春秋寒暑,到他30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3、锯子的发明
鲁班是一个远近有名的木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很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紧。
鲁班的徒弟们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当时还没有锯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们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
那个年代,完成不了奴隶主的任务是要受重罚的,鲁班心里非常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穿过一片草丛的时候,他突然感觉腿部一阵疼痛,蹲下来一看,发现腿肚子被一种野草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
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意外地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三角形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把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
4、雨衣的发明
18世纪的时候,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了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身脏衣服回家。
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5、复印机的发明
起初,爱迪生发明的石蜡纸,只是普遍运用于食品,如糖果的包装材料上。后来他尝试在蜡纸上刻出文字轮廓,形成一张石蜡刻字纸版,在纸版下垫上白纸,再用墨水的滚轮从刻字的石蜡纸上滚一滚,意外的事发生了——白纸上出现了清楚的字迹。
之后又经过多次的改良试验,1976年,爱迪生开始量产他发明的复印机,一下子,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团体都采用这种蜡纸油印机。由于爱迪生复印机大受欢迎,风行全球,使得爱迪生深切体验到,应该发明人们普遍而且深切需要的东西。
F. 冰毒”最早由哪个国家的人发明的
冰毒最早是由日本的一个毒贩发明的。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毒贩将盐酸取代硫酸进行固体加工,无意中制造出不再是以往的粉剂状,而是如冰块一样晶莹剔透的固体晶状物。这种固体甲基苯丙胺,即甲基苯丙胺盐酸盐。也就是当下通用的冰毒的主体。
1991年中国大陆首次发现“冰毒”,当年就缴获351公斤,到1999年缴获数量猛增到16.059吨,超过了以往十年缴获总和。
(6)印尼国家天才人发明制造什么扩展阅读:
冰毒的危害:
1、枢神经损害:损害大脑额叶,降低判断和控制能力,包括认知和运动中枢等在内的多种神经细胞;具有强烈的中枢兴奋作用。用药后精神亢奋、性兴奋、对食物和睡眠的要求降低,常导致激动不安和暴力行为。吸毒者会处于强烈兴奋状态,表现为不吃不睡、活动过度、情感冲动、不讲道理、偏执、妄想、幻觉和暴力倾向。
2、性功能的损害:冰毒这类毒品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吸食后会有需要性行为的反应。会让人有欣快感,自觉性交延长,似乎性功能增强了,其实这是一种假象。
随着吸毒时间延长,性功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障碍。据调查,妇女长期吸食冰毒可表现性冷淡,性兴趣下降,甚至无性要求,有时患者还同时有闭经、不排卵和不育。男性吸毒者性功能障碍更为明显。
G. 伽利略是哪个国家的人发明了什么
伽利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H. 阿基米德发明了什么东西
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Archimedes, 公元前287~212年)是古希腊数学家、科学家和发明家.公元前287年生于古希腊在西西里岛的城邦叙拉古.他的父亲菲迪阿斯是一位天文学家,与叙拉古国王亥尼洛二世有亲戚关系.阿基米德是机械理论的创建者,当时社会对机械方面的创造发明是不重视的,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科学,而阿基米德恰恰在这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以致闻名于世.阿基米德在11岁时,到埃及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城去学习,进入欧几里德创办的数学学校.他的老师是欧几里德的学生卡农.阿基米德在那里学习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经常几天不离开博物院、珍藏各种图书的大图书馆.他在埃及期间发明了提水的螺杆.这是一根很长的螺杆,装在一个圆筒里,把木螺杆底部放在水里,上部装在岸上,摇动木螺杆上的手柄,水就抽上来了.这种被称为阿基米德螺杆的吸水工具,至今还在埃及用来灌溉,在荷兰用于沼泽地区排水.阿基米德在亚历山大学习结束后就返回叙拉古,致力于数学研究,他不愿意充当“一名被人看不起的象叫花子那样唯利是图的商业和战争机器的制造者”,但是为了抵御罗马人的进攻,他接受了亥尼洛国王的命令,制造许多作战机器.亥尼洛国王逝世后,罗马人终于出兵攻打叙拉古,罗马将军马塞拉斯率领陆军和一个舰队攻城.阿基米德的奇才在战争中显露出来.据说他发明的放石炮、带着鸟嘴般巨大铁钳的木杆等,给敌军以沉重打击.公元前212年,罗马军队趁叙拉古人狂欢放松警觉的地方,偷袭攻入城内.当时阿基米德正在家中解答一个数学问题,他那样专心致志,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个罗马士兵闯入他家中,踩着阿基米德画在地上的图形.引起这位七十五岁的老人的极大愤慨.野蛮的侵略者竟一刀杀死了阿基米德.王冠之谜和阿基米德原理相传亥尼洛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一部分金子,国王要阿基米德查出它是不是纯金制成,并且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天苦苦思索.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他跨入浴桶,随着身子浸入浴桶,一部分水就从桶边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象闪过一道闪电,“我找到了!”他忘记了自己裸露着身子,从浴桶中一跃而出奔向街头,狂呼“攸勒加、攸勒加!”(找到了)发现真理时精神上的快乐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这一欢呼声就是流体静力学诞生的庆钟!阿基米德拿一块金块和一块质量相等的银块,分别放进一个盛满水的容器中,看有多少水排出.他发现,虽然金块和银块一样重,但银块排出的水却多得多.于是,阿基米德拿了与王冠质量相等的金块,放进盛满水的容器里,测出排出的水;再把王冠放进盛满水的容器里,看一看排出的水是否一样,问题就解决了.根据各种历史记载,我们不能肯定工匠是不是老实,这不是本质问题,我们不必花过多的精力去追究,而从这个实验却引出了重要的物理原理.阿基米德提出了物质密度的概念,制造出液体密度计,他还在《浮体论》一书中写道:物体浸在水中所减小的重力,等于其所排开的水重力.这就是着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我将能移动地球阿基米德创始了机械学,发现了杠杆、滑轮、螺杆等的工作规律,利用这些机械可以挪动重物,改变用力的方向,或者增加物体运动的速度.传说有一天亥尼洛国王和阿基米德聊天,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站立的地方,我将能移动地球.”亥尼洛笑着说:“你的声明是永远可靠的,因为你无法用事实证明它.”阿基米德并不服气,要求国王找一个非常重的东西,由他一个人来搬动.国王挑了一艘三桅大木船,要求阿基米德搬动它.阿基米德做了充分准备,在预定的那天,看热闹的人挤得人山人海.阿基米德在船坞上装了一个螺旋,还有一根很长的带摇柄的螺杆,密密麻麻的绳索和滑轮从大船连到螺杆上.阿基米德面对着国王不慌不忙地摇着手柄,奇迹出现了,大船果真在移动.阿基米德还让国王亲手摇动手柄,大船听话地向前移动.国王立即向大家宣布:大家听着,我下令,从今天起,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墓碑上的图案人们怀念阿基米德,根据他的遗愿,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一个有内接球体的圆柱体图案.为什么要选用这个奇特的图案?阿基米德生前找出了圆柱体的容积和其内接球体的体积之间关系,他制造了一个高度和直径相等的圆柱形的杯,和一个恰好能嵌入这个圆柱体的球体.阿基米德在圆柱形的杯中注满水,将球体放入杯中,水从杯中溢出,比较溢出的水和原有的水的体积,发现内接的球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圆柱体容积的三分之二,他对此发现引为自豪,要求在他死后铭刻在墓碑上.
二千一百九十年前,在古希腊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国,出现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叫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阿基米德的一生勤奋好学,专心一志地献身于科学,忠于祖国,受到人们的尊敬与赞扬。阿基米德曾发现杠杆定律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定律。并利用这些定律设计了多种机械,为人民、为祖国服务。关于他生平的详细情况,已无法考证。但关于他发明创造和保卫祖国的故事,却流传至今。
杠杆定律的确立
人们从远古时代起就会使用杠杆,并且懂得巧妙地运用杠杆。在埃及造金字塔的时候,奴隶们就利用杠杆把沉重的石块往上撬。 造船工人用杠杆在船上架设桅杆。人们用汲水吊杆从井里取水,等等。但是,杠杆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在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之前,是没有人能够解释的。当时,有的哲学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口咬定说,这是“魔性”。阿基米德却不承认是什么“魔性”。他懂得,自然界里的种种现象,总有自然的原因来解释。杠杆作用也有它自然的原因,他决心把它解释出来。阿基米德经过反复地观察、实验和计算,终于确立了杠杆的平衡定律。就是,“力臂和力(重量)成反比例。”换句话说,就是:小重量是大重量的多少分之一重,长力臂就应当是短力臂的多少倍长。阿基米德确立了杠杆定律后,就推断说,只要能够取得适当的杠杆长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举起来。据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举起地球!”
叙拉古国王听说后,对阿基米德说:“凭着宙斯(宙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王,主管天、雷、电和雨)起誓,你说的事真是稀奇古怪,阿基米德!”阿基米德向国王解释了杠杆的特性以后,国王说:“到哪里去找一个支点,把地球举起来呢?”
“这样的支点是没有的。”阿基米德回答说。
“那么,要叫人相信力学的神力就不可能了?” 国王说。
“不,不,你误会了,陛下,我能够给你举出别的例子。”阿基米德说。
国王说:“你太吹牛了!你且替我推动一样重的东西,看你讲的话怎样。”当时国王正有一个困难的问题,就是他替埃及王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造好后,动员了叙拉古全城的人,也没法把它推下水。阿基米德说:“好吧,我替你来推这一只船吧。”
阿基米德离开国王后,就利用杠杆和滑轮的子理,设计、制造了一套巧妙的机械。把一切都准备好后,阿基米德请国王来观看大船下水。他把一根粗绳的末端交给国王,让国王轻轻拉一下。顿时,那艘大船慢慢移动起来,顺利地滑下了水里,国王和大臣们看到 这样的奇迹,好象看耍魔术一样,惊奇不已!于是,国王信服了阿基米德,并向全国发出布告:“从此以后,无论阿基米德讲什么,都要相信他……”
称量皇冠的难题
在一般人看来,阿基米德是个“怪人”。用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话说:“他象是一个中了邪术的人,对于饭食和自己的身体全不关心。”有时候,饭摆在桌子上叫他吃饭,他好象没听见,仍旧在火盆的灰里画他的几何图形。他的妻子,要时时看守他。譬如他用油擦身的时候,便呆坐着用油在自己身上画图案,而忘记原来是作什么事的了。他的妻子更怕送他到浴堂里去洗澡,这个笑话是因为国王的一个新冠冕而引起的。
国王在前不久,叫一个工匠替他打造一顶金皇冠。国王给了工匠他所需要的数量的黄金。工匠的手艺非常高明,制做的皇冠精巧别致,而且重量跟当初国王所给的黄金一样重。可是,有人向国王报告说:“工匠制造皇冠时,私下吞没了一部分黄金,把同样重的银子掺了进去。”国王听后,也怀疑起来,就把阿基米德找来,要他想法测定,金皇冠里掺没掺银子,工匠是否私吞黄金了。这次,可把阿基米德难住了。他回到家里苦思苦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办法,每天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也不洗澡,象着了魔一样。
有一天,国王派人来催他进宫汇报。他妻子看他太脏了,就逼他去洗澡。他在澡堂洗澡的时候,脑子里还想着称量皇冠的难题。突然,他注意到,当他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出来。同时,他觉得入水愈深,则他的体量愈轻。于是,他立刻跳出浴盆,忘了穿衣服,就跑到人群的街上去了。一边跑,一边叫:“我想出来了,我想出来了,解决皇冠的办法找到啦!”
他进皇宫后,对国王说:“请允许我先做一个实验,才能把结果报告给你。”国王同意了。阿基米德将与皇冠一样重的金子、一块银子和皇冠,分别一一放在水盆里,看金块排出的水量比银块排出的水量少,而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排出的水量多。
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皇冠掺了银子!”国王看了实验,没有弄明白,让阿基米德给解释一下。阿基米德说:“一公斤的木头和一公斤的铁比较,木头的体积大。如果分别把它们放入水中,体积大的木头排出的水量,比体积小的铁排出的水量多。我把这个道理用在金子、银子和皇冠上。因为金子的密度大,而银子的密度小,因此同样重的金子和银子,必然是银子的体积大于金子的体积。所 以同样重的金块和银块放入水中,那么金块排出的水量就比银块的水量少。刚才的实验表明,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块多,说明皇冠的密度比金块的密度小,这就证明皇冠不是用纯金制造的。”阿基米德有条理的讲述,使国王信服了。实验结果证明,那个工匠私吞了黄金。
阿基米德的这个实验,就是“静水力学”的胚胎。但他并不停留在这一点上,继续深入研究浮体的问题。结果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阿基米德定律。即:把物体浸在一种液体中时,所排开的液体体积,等于物体所浸入的体积;维持浮体的浮力, 跟浮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相等。
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
公元前213年,罗马的军队由玛尔凯路率领进犯阿基米德的国家叙拉古。这时,年已七十五岁的阿基米德,也立刻竭尽自己的所有才能,帮助祖国,打击敌人。
罗马统帅玛尔凯路,接连攻下叙拉古的两座城后,更加狂妄自大。他认为,只要用五天的准备时间,就可以攻陷国都叙拉古城。但他恰恰没有想到,就是因为有一位热爱祖国的白发苍苍的老人阿基米德,就把他的一切计划打破了。
这场距今二千一百九十年前的战斗,被历史学家们称为: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
玛尔凯路率领着船队,从水上进攻叙拉古。他的每只战舰上的士兵都装备着弓箭、投石器和轻镖枪,要把叙拉古的守卫者赶下城去,然后通过架在战舰上的攻城机,让士兵冲进叙拉古。可是,阿基米德做了充分的准备。当敌人的舰队接近的时候,阿基米德就开动他制造的那些巨大的远程投射机器。远程投射机器能把二百多公斤的石块,投射一千多米远(相当于18世纪大炮的射程)。这些巨大的石块,象冰雹似地打在战舰上,打得玛尔凯路手忙脚乱,船沉兵死,一片惊慌。玛尔凯路只得急急忙忙把剩下的战舰撤走。
玛尔凯路又决定夜间进攻。他以为夜间阿基米德看不远,等舰队到了城下他那些巨大的远程投射机器就用不上了。可是,当玛尔凯路夜间进攻的时候,又倒了大霉。阿基米德短射程的机器开动了,这些机器不断地投掷出短镖枪、石块,使罗马军队又一次遭到沉重打击,连玛尔凯路也差一点丧命。
玛尔凯路不甘心放弃占领叙拉古的企图。他还是催促军队和强迫他的工程师们,继续同阿基米德较量。结果,都是徒劳。有时,罗马把带有攻城机的战舰冲到叙拉古的城下,守城者就把一种挂着“长嘴”的机器开动起来,一块块石头从“长嘴”里倾落下来,不 但把攻城机打得粉碎,而且也把战舰砸个稀烂,使罗马的士兵陷入绝境。有时,还从城上放下一种铁钩,这种铁钩用机器操纵着十分灵活,铁钩能钩住罗马兵船的船头,然后把兵船拉起来,使兵船向一边翻倒,扣进水里。
玛尔凯路使尽了各种进攻手段,都被阿基米德的发明打破了。罗马军队变得胆小如鼠,一看见从墙头上伸出条绳子,就抱头鼠窜拼命逃跑,并叫喊着:“阿基米德又使出一种机器来作弄我们了!”
玛尔凯路最后没有办法了,只得把叙拉古城团团围住,妄图把城里的人困死。他的这种办法,使得阿基米德也无能为力了。罗马 军队一直围困了八个月,最后乘叙拉古人欢度节日,而疏于防范的机会,从一个冷僻的城门偷袭进去,才把叙拉古攻陷。
当罗马军队冲进城的时候,玛尔凯路曾下令不要杀害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可是那时,阿基米德正在他的实验室里画他的图形。士兵冲进后,脚踏声惊扰了他。这种惊扰,使他惊醒过来,愤怒地喊道:“喂!你弄坏了我的图画,赶快跑开些!”结果,他的愤慨激怒了罗马士兵,阿基米德便死于刀下。
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虽然遇难了,但是,他在科学上给人类做出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