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马来西亚菜和印尼菜有什么区别

马来西亚菜和印尼菜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22-08-09 23:21:50

‘壹’ 东南亚菜的特点

东南亚菜,在很多人的心里就是泰国菜的简称,其实不然,东南亚菜也分为泰国菜、越南菜、印尼菜,新加坡菜、马来西亚菜等,口味通常偏酸辣,会大量且广泛地运用各种新鲜香料,如金不换、薄荷、紫苏、青柠、香茅等。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香草味道奇怪,但正是由这些香草调和而成的“奇怪”味道,从而构成了东南亚菜的灵魂。

东南亚菜知多少



东南亚菜其实在做法上都属同宗同源,差别只是口味不同,通常都会用到椰浆、咖喱、鱼露、香料等调味料,而且以海鲜、鸡肉、猪肉为主,牛羊肉都比较少吃。

新、马一带有很多中国移民,所以中国菜元素是新、马菜有别于泰国菜的一大原因之一。而新加坡菜和马来西亚菜其实都是融合了当地菜与中国菜的混搭菜。

泰国菜的特点

泰国菜注重调味,常以辣椒、罗勒、蒜头、香菜、姜黄、胡椒、柠檬草、椰子与其它热带国家的植物及香料提味,辛香甘鲜,口味浓重,别具一格。

以各种风味蘸料伴以泰国美食,更演化出多重滋味。如带辣劲的凉拌色拉、泰式酸辣汤、红或绿咖喱(大多混合了椰浆)、蔬菜、各款烤肉串(牛、猪与鸡,拌以米饭或面点),都是非常具代表性的泰国美食。

泰国菜有四大菜系,各种菜系均有不同的特色:

泰国南部菜:

泰国南部,两边为海,本地人较多信伊斯籣。当地的特色,取及邻近马来西亚菜多用的食料,如黄姜等;调味料较为浓,而有时候带酸。着名菜式有:

泰式黄咖哩(音:Gaeng Panang)

泰式伊斯兰咖哩(音:Gaeng Massaman)

鱼咖哩等

泰国中部菜:

泰国中部,以首都曼谷为中心,也是鱼米之乡,蔬菜水果茂盛。食料较新鲜,而调料通常较甜。名菜有:

冬荫功汤(泰国着名的酸辣汤)

椰奶汤(音:Tom kha gai)

泰式红咖哩(音:Gaeng Phet)

泰式绿咖哩(音:Gaeng khiew-waan)

九层塔炒鸡等。

泰国北部菜:

泰国北部,山区,深受缅甸菜的影响,名吃有:

咖哩汤河(音:khao soi)

当地还有一种特别的酸肉,叫做“nem”。

泰国东北菜:

泰国东北菜和老挝菜相似,而米饭则爱吃糯米饭,名菜有:

青木瓜沙拉(音:Som tam)

生肉沙拉(音:larb)

越南菜的特点

越南曾被法国统治过,而当地又有很多潮州移民,因此,越南菜受潮州菜、法国菜的影响最大。

越南菜口味偏酸辣,以鱼露为本,而越南的咖喱粉与辣味很重的泰国咖喱膏也有别,口味比较适中,不会有特别刺激的感觉。其代表菜有炸蔗虾、越南檬粉、越南米纸卷等等。

越南人虽然也制作各式甜点,如豆沙糕、千层糕、榴莲糯米饭等,但一般并没有餐后吃甜点的习惯,因越南盛产水果,所以用水果来代替餐后甜品。

印尼菜的特点

印尼菜的风味也有地域之分,不同地区的食材和调味料都不同。主要分巴厘、爪哇(又分中爪哇、西爪哇)、苏门答腊岛、北苏拉威西省等味区,而中国人较为熟悉的是巴厘与爪哇风味。

与其它东南亚国家菜系一样,印尼菜也极会运用香料,细味一道菜,可以辨出香茅、南姜、黄姜、青柠等香料的味道,但印尼菜的香味显得更为复杂。因为它还加了其它菜系少用的丁香、肉桂、豆蔻等香料。

‘贰’ 新加坡的华人的饮食文化特点是什么

“华裔之国”——新加坡,其华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上海和海南等地。华人从事的职业无所不包,但一般都继承了祖先的传统,经营饮食业、酿酒业的多是广东籍华人,从事贸易业的多为福建籍华人,而广东潮州集团和海南省籍华人,则以从事工厂劳务或厨师等职业的居多。新加坡人在社交场合与他人所行的见面礼节多为握手礼。由于文化多元化,新加坡的礼仪与习俗也呈现多样化:华人习惯于拱手作揖或鞠躬;而马来人采用“摸手礼”。新加坡人特别强调笑脸迎客,彬彬有礼。新加坡政府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而且专门编定了《礼貌手册》。新加坡饮食习惯往往受广东、福建、海南和上海影响。口味喜清淡,偏甜;而马来人忌食猪肉、狗肉、自死之物和动物的血,不吃贝壳类动物,不饮酒;印度人则绝对不吃牛肉。在用餐时,不论马来人还是印度人都不用刀叉、筷子,而惯于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忌用左手取食。 在高层建筑物之间,都留有较大的空地布置绿化,设有花架、花坛,并广植花草。因此,市区地面除了柏油马路和铺砖的便道以外,均以花草树木覆盖,可以说做到了“黄土不见天”。新加坡除了园林绿化举世瞩目外,城市环境卫生也很出色,空气清新宜人。市内街道非常清洁,马路上根本看不到垃圾,就连建筑物上也极干净,确是一尘不染。街头严禁乱扔烟头及杂物,乱扔纸屑、烟头罚500新加坡元。随地吐痰的现象根本没有。新加坡政府规定,市民中凡是种花较好的,可以享受减免房租的优待。因此,新加坡人人爱花,家家养花,不但地上种花,连屋顶也栽花,真是一片花的海洋。所以,新加坡还有“花园之国”、“花园之都”、“公园国家”的美誉。由于新加坡居民中华侨多,人们对色彩想象力很强,一般对红、绿、蓝色很受欢迎,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在标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词句和象征性标志。喜欢红双喜、大象、蝙蝠图案。数字禁忌4、7、8、13、37和69。商业上反对使用如来佛的形态和侧面像。

‘叁’ 泰国菜和东南亚菜的区别在哪里呢我感觉差不多啊

东南亚以大地区来划分,包括了泰国菜、越南菜、马来西亚菜、新加坡菜,而泰国菜是按照国家来划分的,简单来说说几个东南亚国家菜的特色地方。

越南菜:口味偏清淡鲜美,多用鱼露,香檬调味。海鲜多,蔬菜和草药多。蔬菜偏好生鲜。主食以米食为主。风味由北至南从偏鲜到偏甜转变。代表菜包括牛肉河粉,粉皮春卷,烤肉拌米粉,长面包三明治等。

鲜牛肉河粉Pho。新鲜的生牛肉放入汤中汆熟,佐以新鲜的蔬菜一起食用。

越南式三明治Banh Mi。受法国菜影响而产生,与西式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馅料多采用亚洲本地特产,比如米粉。广州揾食,发现一家兵厨-西越时光的越南菜,很不错。

泰国菜:比较重视酸、甜,辣三味,讲究味道调和。调味常用鱼露,虾酱,椰奶,姜黄,香檬等。炒菜和咖喱炖菜较为常见。水果多。主食以米食和糯米居多。大体可分北部,伊森(东北),中部,南部四大菜系。大体上讲,越偏北山中物产比例更高,越接近老挝、缅甸、云南风味,越往南海鲜比例越高,味道越浓郁。代表菜为冬炎汤,青绿红咖喱,凉拌青木瓜,芒果糯米饭,菠萝炒饭,柠檬炸鸡,罗惹炒肉等

冬炎汤Tom Yam。泰国的国菜,充分体现了泰国菜酸辣清香味道调和的特点。

青咖喱Kaeng Khiao Wan。运用香料的泰国菜代表,融合了辛香,椰奶,微辣和微甜的口味。

马来西亚菜:个人最熟悉的菜系,新加坡菜也可以归于此类。民族复杂性和差异性在三国中最高,最大特色就是主要三种风格迥异的菜系并存:南洋华人菜、马来菜和南洋印度菜。其差异性远大于泰国越南等国因内部地域不同带来的差异,有时即使冠以同一名称的菜,在不同民族手里能做出不同的版本(比如咖喱鱼头就分华人式和印度式)。虽然差异鲜明,但彼此间相互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也衍生出诸如娘惹菜等融合菜系。华人菜偏向于中国闽粤桂琼一带的风味,偏鲜咸清淡和微甜,炒菜多,显得最为精细(至少能看出形来)。马来菜和印尼菜尤其是巴东菜近似,味大油重,多香辣甜等浓烈味道,烤、炸和咖喱较多。印度菜则偏向南印度的风味,咖喱炖煮为主,味道香辣酸,非常浓郁,素菜荤菜泾渭分明。三者皆以米食居多,但面食较泰国越南更多。代表菜有海南鸡饭,马来风光(叁峇虾酱炒空心菜),辣椒螃蟹,虾面,肉骨茶,仁当(干咖喱)烧牛肉,椰浆饭,沙爹烤串,咖喱鱼头,飞饼等。甜品常运用班兰叶、椰浆、糯米、木薯等本地特产,各类娘惹糕、红豆冰,浆罗等甜品脍炙人口。






‘肆’ 马来菜和印尼菜有什么不同

好吧,我可以试着从我在两个国家的首都和周边城市的经验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你指的是两个州可以在他们地区的直辖市提供的菜肴,那将是无穷无尽的。太多了。

对我来说有很大的不同。

印度食物(不是受印度影响的食物)在印尼首都不那么受欢迎。当我在马来西亚的时候,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印度食物。印度烤肉和它的咖喱是如此美味,在一些餐厅也可以选择印度素食。马来人和华裔马来人经常吃。印尼人只是不吃太多印度食物,咖喱为主的食物在阿拉伯餐厅更常见。即使如此,我们吃的时候也会带着对外国食物的兴趣。马来西亚人每天都吃roti canai,因为这是他们的常规食物。

当然,你可以想吃多少参巴酱就吃多少(我自己也忍不住要加)。但如果你在米饭上加印尼参巴酱,人们会用怀疑和敬畏的目光看着你。

在马来西亚,印尼的汤类食物种类繁多,你可以在首都的每个餐厅尝试各种汤类食物,种类繁多。据我记忆,我在马来西亚首都从来没有真正吃过以汤为基础的食物。如果有的话,我发现他们都被马来西亚其他用油做成的美食淹没了,也很好吃。但我想念我可以回家参观的许多汤店。另一方面,印尼的一家只卖汤的餐馆是很有可能的,很多餐馆都排着长队。我们叫它索托,索托通常和参巴酱一起吃所以如果你想尝试不同的食物请参考我之前提到的。

‘伍’ 印尼菜口味的最大特点

印尼菜口味的最大特点是重香不重辣。和东南亚其他国家相似,印尼菜中也大量使用咖喱。不过印尼咖喱重香味而不重辣味,辣椒一般会放在餐桌上让客人自己添加。酱料也是印尼菜的精髓之一,颜色深而质稠,看起来可能不太上眼,但吃起来却浓香可口,搭配牛肉、海鲜都极为出色。

‘陆’ 马来西亚菜的基本介绍

马来西亚菜Malaysian cuisine普遍运用咖哩、参拜 、阿三、冬炎四大香料调味烹制,以酸辣口味 ,颜色鲜丽丰富见长的菜肴 。多以牛、羊、鸡、鸭、鱼、虾为主料,少用或不用猪肉。普遍采用椰汁,是他们食品中的主料 。菜肴独具一格 。有名的菜品有阿三鱼头、冬炎花枝、沙爹串烧等。

‘柒’ 为什么说在马来西亚吃印度菜没有最魔幻,只有更魔幻

马来西亚有大量的华人,但除了华人之外,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民族就是印度裔。所以在大马的街头可以看到很有趣的景象,一条街的一侧,是华人的药铺、茶室、会馆;一侧是印度人的庙宇、香料店和嘛嘛档。



在马来体会印度美食,除了美食本身,还有一点值得一说,就是印度人在饮食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艺术。

在吉隆玻的一家传统印度饭店里,食物是被盛在香蕉叶上端上来的。米饭、煎饼、咖喱、蔬菜、鸡肉、鱼肉、虾、螃蟹等等各种食物都可以盛,然后他们的侍者,也是很神奇,手托着软绵绵的叶子,在桌子中间麻溜的穿梭,食物不散、不落,步伐轻盈。

还有一个能够体现印度人在餐饮上表现出行为艺术的饮食,是拉茶,也就是奶茶。拉茶就是把煮好的奶茶盛在两个杯子里,两只手一高一低,尽量形成大的落差,然后把杯子里的奶茶互相倒,拉的越高,奶茶里混入越多的空气,泡沫越多,味道也就越好。

那为什么在马来一定要提到这个拉茶呢?因为最早,在印度本土并没有拉茶,而是这些移民到马来的印度人发明的。在比较好的印度饭店里,会请专门的小伙子来表演拉茶,熟练了以后,两个杯子之间的落差更大,身体也会随着变换角度,好像表演杂技一样。


印度人的作息,和华人也完全不一样。华人的饮食店早上很早就开门,大概6点左右就能吃到早餐了,这个时候印度餐馆还是大门紧闭。但是到了下午3、4点,华人餐馆都陆续打烊了,这时候印度人那边就热闹起来了,一直到晚上10点多上街,还是能看到印度人很嗨的坐在嘛嘛档里吃饭喝酒、看电视聊天。

所以基本上可以说,华人和印度人这两大民族,支撑了马来西亚美食的魔幻风情

‘捌’ 马来西亚为什么会流行印度菜

‘玖’ 马来西亚的人最喜欢吃的饭菜是什么

马来西亚的料理通称为马来菜,口味较重,一向以香辣闻名,味道香浓,而且香料种类繁多,酱料以椰汁、咖喱及辣椒为主,又辣又香,既刺激又过瘾。色彩鲜明、口味浓郁是马来西亚美食两大独家特色,香料与蔬果的搭配更是发挥诱人垂涎的奇妙魔力。形形色色辛辣的马来食品,色香味俱全、种类繁多。当人人喜爱的沙嗲(Satay)、咖喱饭(Nasi Lemek)、干咖喱牛肉(Rendang)、煎面包(Roti Canai)、力沙(Laksa)、鸡饭(Chinchen rice)、各式炒面粉(FRIED Noodles),以及家常菜炸鸡、炸鱼及咖哩牛肉、马来口味的炒饭、炒面及沙爹等呈献在眼前,吃过一次绝对让你迫不及待再吃第二次。马来菜主食为米,并且马来人多半是穆斯林,所以马来菜大多不用猪肉,而以鸡肉、羊肉、鱼肉为主。主要开胃菜是“肉骨茶”,马来人只要有“肉骨茶”便可下饭,家常菜还有炸鸡、炸鱼及咖喱牛肉等,常见的马来海鲜如小龙虾拼盘。肉类加上蔬菜,拌或沾上辣椒调味,配以咖喱饭,这是马来西亚最普通的饭菜。 品尝丰富的马来菜如同细数它丰富的历史渊源,在与印度、阿拉伯、葡萄牙、中国等多国的交流中,马来西亚发展出多种族饮食文化的特色。辛辣的印度菜、中西合璧的欧亚餐、地中海风味的葡萄牙菜、中国闽南料理、广式点心、潮州大菜,都是马来美食撷取精华的来源,不论是正餐、点心或甜品,除了风味独到之外,吃得出精湛的厨艺,更看得到用料的实在。 料多味美重口味,马来菜向来以调味的艺术而闻名。马来香料不胜枚举,菜肴中最常使用的香料有:蓝莓、石古仔、椰浆、柑叶、枸杞子、香茅、黄姜、香兰菜等。香料王国不仅出产种类繁多的各式香料,更将自产香料恰到好处地运用在饮食烹调上,烧煮出一道道刺激食欲又美观的佳肴。不论是增色、添香还是强化口味,调料都带给马来西亚菜多样化的新口感,可以说“调料”在马来西亚扮演着化妆师的角色。各种香料与调味料,如辣椒、豆蔻、肉桂、丁香等,被马来厨师运用得淋漓尽致。食物好吃又美味,关键在于调味品是否搭配得宜,有时候琳琅满目的作料甚至会抢了主菜的风头,成为老饕们的最爱。混合小葱头、红辣椒、鱼虾酱,再加上酸柑汁调味而成的“亚参酱”,最能激发出烧烤食物和煎炸鱼的美味。而以胡椒和浓郁咖喱调味的酱料,则是马来小吃“沙嗲串”的最佳配角,若能在入口前沾一点花生酱,吃起来又香又辣就更过瘾了。放眼全球名菜料理,马来西亚美食真可说是香料与蔬果最速配的完美呈现。 肉骨茶是马来西亚最为盛行的风味小吃,有点药味。这是用虾发酵,再把排骨配合包有胡椒、八角、当归、茶叶等各种香辛料及辣椒的茶包同煮,成菜后放上蒜头,喝汤吃肉,再佐以一小碟酱泡红辣椒,既美味又有营养。 柠檬鱼是用新鲜的鲈鱼清蒸后,淋上柠檬汁再加上香菜梗、蒜头、小辣椒等,吃起来酸、甜、辣三种味道融合在一起,很是特别。 喜欢吃辣椒的人则可点加多加多(Gado Gado),这是一道印尼马来式蔬菜沙拉。用小黄瓜、甘蓝、豆干、豆芽菜加蛋混合后,拌入花生椰奶酱与少许炸熟的虾末一起食用的冷盘,清爽可口。 麦片虾则是东南亚游客必尝的一道小吃,把麦片与蛋丝同炒,炒熟后加上咖喱叶,有浓郁的马来风味,因为马来人最喜欢咖喱叶。说起饮食文化,真正的马来西亚菜另有一番“意境”,曾看过一道叫做“心事”的马来西亚菜,旁边标注道:“心有很多事,心没有结,心有很多事,都是尤利鱼的心事”,是不是有点意思?不过,要论上浓辣带劲辛香四溢的马来美食得首推虾面,以鲜美的虾汁为汤底,混合油面烹调,鲜虾的甜美滋味十足,再加入鲜橙色的浓辣油及虾油,摆上少许鸡丝、碎蛋和豆芽点缀,色香味俱全的虾面就漂漂亮亮上桌喽!喷鼻的香味入口即转变为辣油的极度味觉刺激,辣得过瘾,吃得更上瘾! 巴东牛肉是另一道以咖喱为主要调味的名菜,烧热的油锅加入小葱头与咖喱爆香,再把牛肉块、香茅、柑叶、黄姜叶、盐和糖等加入拌炒,再倒入椰酱后慢火煮到牛肉熟透即可,上桌前用青椒或红辣椒丝装饰一番,齿颊留香的“巴东牛肉”真的很好吃。还有咖喱鸡、海南鸡饭、椰奶焗虾、蕉叶糯米卷、咖喱鱼头、香蕉饭、鱼饼、叻沙、印度炒面,酸酸甜甜辣辣的食物,每一道都好吃又下饭,而擅于用青椒、花椒菜、红椒、扁豆等蔬菜来搭配颜色,更是让马来美食更鲜亮诱人。 饮料主要是椰汁,因为马来西亚主要是回族,而穆斯林禁酒。但马来西亚的国产啤酒一向颇获好评。如果要点这种啤酒,一定要向店家说清楚,因为进口啤酒品牌很多。马来西亚的国产咖啡,味道也不错,这种咖啡不经过滤,颜色很浓,但味道淡而清香,有一股麦茶掺咖啡一样的味道。 饭后甜点是一顿完美餐食的最佳句点,马来西亚美食中的甜品更是饭后不可错过的点心。煎蕊(chendol)是一种类似粉条的冰品,绿豆做的绿色粉条加入大红豆、糖浆和锉冰,浓厚马来味道的甜点很受欢迎呢。至于马来糕、千层糕、香蕉煎饼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当点心,停留在嘴里的微甜淡香最令人回味。最有名的冰品要属“摩摩喳喳”,当你听到这声音时,是否可以马上联想到南美拉丁风格的舞曲?混合着芋头、地瓜和椰奶,加上“Pandan”叶子煮成,浓浓的椰香与甜而不腻的配料和着碎冰清凉入口,好吃到飘洋过海,就连南京街头的甜品屋也有这道甜点。南京版改良式“摩摩喳喳”添加了更多的内容:西米、菠萝等各种水果片,还有草莓果酱、柳橙果酱,让“摩摩喳喳”变成颜色鲜艳的彩虹冰,更具南洋风味。餐后水果有又香又甜的各种南国水果,如柑橘类、香蕉、凤梨、西瓜等。还有季节性水果,如水果之王榴莲、奇异果等,如此一顿吃下来,保准叫你流连忘返。

阅读全文

与马来西亚菜和印尼菜有什么区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产吉普车是什么品牌 浏览:400
越南护照怎么办银行卡 浏览:340
阿尔巴属于意大利哪里 浏览:649
英国冶铁业怎么样 浏览:488
中国有哪些比较好的药 浏览:346
印尼东革阿里什么价格多少钱一斤 浏览:803
209元相当于多少伊朗元 浏览:27
伊朗怎么还不开战 浏览:29
国内打意大利怎么打开 浏览:197
印尼为什么这么排华 浏览:744
伊朗为什么还涨油 浏览:965
意大利语必胜怎么说 浏览:923
印度圣女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浏览:928
英国内阁怎么发展的 浏览:943
伊朗对菲律宾哪个台直播 浏览:34
印度怎么没有试射导弹 浏览:680
英国棋子价值多少 浏览:295
舒尼替尼多少钱一盒印度 浏览:463
意大利家具用什么做 浏览:780
脱欧后的英国该怎么办 浏览: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