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菱汽车是国产还是合资。
国产。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五菱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广西区政府授权经营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是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信息化企业500 强之一。
2002年,通过资产重组和深化改革,五菱集团以全部整车业务与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实现了 “三方合作”,成立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促进了五菱汽车“十五”期间的飞速发展。三方合作使一个五菱变成两个五菱——有产品纽带、产权纽带和文化纽带相联系的两个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造船”出海
上汽通用五菱的股东方——上汽集团很早就提出了要建设成为“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世界着名汽车公司”战略目标。继成功建立泰国生产基地之后,2015年上汽集团开始进军印尼市场,五菱品牌搭乘“一带一路”东风,实现了“造船”出海
在印尼西爪哇省街头,悬挂着红色五菱标识的多用途汽车(MPV)随处可见。“我们这里的消费者很喜欢购买五菱汽车,最大的感受是物有所值,他们获得的价值远远超过他们所支付的价格。”在当地经营着41家五菱店的经销商阿里哈纳菲亚说。
汽车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2017年7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正式投产运营,项目总投资7亿美元,具备年产12万辆整车的能力,这也是印尼最大的中资整车制造企业。
同时,还带来了16家国内外知名零部件配套企业入驻零部件园区,其中有中国的五菱工业、凌云、宝钢等,也有美国的耐世特和来自德国的曼胡默尔等。
印尼项目落成前期,时任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主席的Franky Sibarni赴上汽通用五菱青岛分公司,深入了解上汽通用五菱在中国的运营、发展情况,并在项目推进期间多次来到现场实地办公,协调印尼中央及地方政府资源,确保印尼公司顺利投产。
㈡ 推动印尼新能源发展 五菱印尼子公司将组装生产纯电小型车
易车讯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首批新能源汽车成套散件搭乘铁路班列出口海外。本次出口车型为GSEV(全球小型纯电动汽车架构)产品,将在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子公司进行组装生产,为印尼消费者带来中国智造新能源车。
㈢ 五菱是国产还是合资
五菱宏光是国产车。理由如下:五菱汽车是由上汽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
主要优势:
五菱宏光是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第一款介于商用车和乘用车的跨界自主研发产品。该产品以流畅的外形设计,多样化、实用性的宽敞驾乘空间。
㈣ 下南洋,中国车企开辟“第二战场”
时逢小暑下南洋,马国狮城榴果香。
至此,国内销量最好的两家中国汽车品牌都在东南亚市场完成了落子。
钟述
的确,对于吉利长城们来说,想要在东南亚市场动日系车的奶酪并不容易。但事实上,这种局面日系车也曾经面临过。
二战前后,东南亚市场是欧美品牌的天下,尤其福特和通用,挟着美军“拯救者”的极佳好感度而在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满街跑。后来,日系车正是采取我们熟悉的价格战而在东南亚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在马来西亚,当地人一度戏称日本车为“米洛锡”,即用回收的锡罐头做的车,形容皮薄价廉,禁不起磕碰。
从第一批日本车上世纪50年代末进入,到70年代末逐渐形成垄断,日系品牌用了足足20余年才将东南亚市场的主导权彻底抢过来。因此,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想要在东南亚市场有所作为,除了要不断夯实内功,还要耐得住寂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㈤ 你知道吗中国汽车早已卖到欧洲,最受欢迎的竟是它
所以,当你听说,上汽为自己提出了“2025年出海规模100万辆”的“小目标”时,不要惊讶,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大目标”。俞经民透露:上汽对于自身发展,一直有清晰的战略脉络,企业已经完成了从第一步“出口”,到第二步“海外经营”的跨越,现在的关键是能不能走到第三步“全球经营”。
“上汽集团要成为全球企业,这对于我们是严峻的考验。”他说。
完全同意。但与此同时,这也将是中国汽车一次激动人心,意义非凡的进击。我们满怀期待,希望这一天尽早到来。
文/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上汽通用、五菱公司 雪佛兰新一代SPARK、乐驰 这几个之间,分别什么关系
上海通用和五菱公司都是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组建而成的,乐驰是五菱公司的旗下产品,雪佛兰新一代SPARK和他们没有关系。
1、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而成。拥有浦东金桥、烟台东岳、沈阳北盛和武汉分公司四大生产基地,共4个整车生产厂、2个动力总成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领军企业之一。
2、上汽通用五菱:
2002年11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大型中外合资汽车公司,[1]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
3、乐驰:
宝骏乐驰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一款颇为畅销的高端小型轿车,是原来的雪佛兰AVEO通用汽车整合全球资源,以通用大宇小车平台打造的一款全球产品。
4、通用雪佛兰SPARK:
雪佛兰SPARK是雪佛兰角逐中国家用轿车市场的首款产品,SPARK使用的是高靠背桶形座椅,椅面较高,为驾驶员的腿部留有较大的伸展空间。
(6)上汽为什么选择印尼建厂扩展阅读:
2010年7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乘用车品牌宝骏,正式进军乘用车市场。宝骏汽车充分集成了上汽、通用、五菱三方的优势资源,品牌定位为可靠的伙伴。
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2017年7月11日上汽通用五菱全资子公司印尼公司建成投产,海外事业由借船出海发展为造船出海。
国际版图不断扩张,形成南北联动、海内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2017年,公司全年产销量突破215万辆,连续12年位列全国产销量前茅,进入全国乘用车前四强。
㈦ 本土出口和海外建厂,谁才是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最佳范本
日前,我们从上汽通用五菱官方获悉,其代号为CN180S的第二款全球车型于日前正式下线。新车基于宝骏510打造,将挂雪佛兰标销往南美、中东等市场。未来将满足年均一万辆的海外市场需求。
继宝骏530海外热销,宝骏510趁热打铁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出口返销”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一众外国车企在中国车市攻城略地,称王称霸之时,一些在国内根基渐稳的自主品牌,也在主动出击,征战海外。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算是进军海外市场较为成功的自主品牌之一。
作为宝骏海外战略的第一款车型,宝骏530已是硕果累累。宝骏530通过使用宝骏、五菱、雪佛兰、名爵4个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销售,包括中国使用宝骏标,在南美使用雪佛兰标,在印尼使用五菱标,印度使用名爵标。
数据显示,其4月出口4217台/套,同比增长达131.1%,1-4月累计出口量超过1.9万台/套,在中东市场尤其受欢迎。据悉,1-4月,宝骏530全球车共收获4932个中东订单。由此可见,宝骏530在中东市场已站稳脚跟。据悉,2020年,宝骏530还将陆续对海外33个国家开放订车通道,不久将进军墨西哥和中美洲市场。
宝骏530在海外市场的良好表现,同样带动了上汽通用五菱整体的海外出口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累计出口72,691台/套,同样做到了同比131%的大幅度增长。如今,继宝骏530海外热销,宝骏510趁热打铁。作为一款入门级SUV车型,宝骏510的到来必然会加速上汽通用五菱海外销量的增长。
走出去成常态,但路径大有不同
多年前,英特尔总裁葛洛夫曾批评过:“华人的跨国公司总在少数,因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存在战略方面的短视。”
这句话虽然听着不舒服,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普遍现象。因为直到现在,中国耳熟能详的世界级品牌,依旧屈指可数。
想成为世界级品牌,不仅需要时间的积累,更需要走出去的勇气。一方面,中国经济正高速发展,面对国内市场的红利,很多中国企业对海外市场进行了战略放弃;而另一方面,面对海外市场复杂的生存环境,中国企业又丧失了跨出国门的信心。
当然,国内并不是没有肯花时间精力,同时又有跨出国门勇气的企业,这点在自主汽车品牌中表现尤为突出。除了上汽通用五菱之外,长城、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也在加快全球化布局,掀起了一股“出海潮”。但是,在“走出去”的浪潮里,自主品牌出海路径又有哪些不同呢?
收购工厂、建设生产基地
在自主品牌的出海之路上,收购工厂以及建设生产基地成了大多数品牌决心在海外做大做强的主要选择。
同样以上汽通用五菱为例,其在2017年前就将海外战略向东南亚市场落地。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斥资7亿美金,成立印尼子公司,强行突入由日系品牌垄断,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印尼汽车消费市场。该公司不仅成为首家在印尼投资建厂的中国汽车企业,也是中国在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同时也首次实现了中国汽车企业知识产权、品牌与产品、人力资本与团队、业务运营及管理模式等全方位向海外输出。
此外,江淮汽车也已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越南、伊朗等国家建立了19家散件组装工厂(KD工厂);奇瑞汽车在海外也有了10个以上的生产基地;2019年6月,涵盖冲压、涂装、焊接、总装四大生产工艺的长城汽车图拉工厂也正式竣工投产。此外,有消息称,长安汽车也正在印度物色新的生产基地,同时,还考虑在印度建立电动汽车电池组装厂。
除了海外建厂之外,自主品牌还热衷于在海外收购工厂,加以改造。尤其是今年年初,长城汽车接连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和泰国罗勇府工厂,宣布进军印度与东盟市场。根据规划,未来其将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在产品和品牌上做出调整,制定更符合当地市场的策略。除长城外,上汽集团也在2017年通过投资32.75亿元收购并改造了通用汽车印度HALOL工厂,从而正式进军印度市场。
与海外经销商展开合作
作为最早出海的自主品牌之一,奇瑞汽车在布局海外市场的过程中,除建立销售、服务网点以及KD工厂外,还选择与当地经销商展开合作。
2017年奇瑞就与巴西最大的汽车制造和销售商CAOA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据了解,截至目前,奇瑞汽车瑞虎8、艾瑞泽GX等主力产品均已登陆巴西市场;2019年11月,奇瑞与菲律宾UAAGI携手进军菲律宾市场,并带来奇瑞旗下瑞虎8、瑞虎7、瑞虎5x、瑞虎3x等系列产品。
今年2月初,奇瑞又与美国HAAH公司达成北美市场分销协议。后者将以全新品牌Vantas之名,在美组装和分销奇瑞车型。据悉,双方协议的首款车型将会是以奇瑞星途TX/TXL为原型车,在北美进行适应性开发,最后在美国和加拿大销售。
2019年4月,广汽乘用车与俄罗斯经销商签署协议,正式进入俄罗斯市场,首款车型为传祺GS8。根据规划,广汽乘用车计划用3-5年的时间,建成覆盖俄罗斯汽车销量TOP 20城市群的经销商网络,发展为俄罗斯主流的汽车品牌。
谁才是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最佳范本
从自主品牌进军海外市场的路径来看,主要为两种,分别是海外建设基地,以及与海外经销商合作。
从难易程度来看,想要打入当地市场,与经销商集团开展合作是一个更容易的选项,对想快速进入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讲,比自己拓展渠道容易很多。但从效果而言,海外建设基地显然要比与海外经销商展开合作更加靠谱,扎实。
与海外经销商展开合作,对当地经销商的依赖较高,所以在海外市场布局不仅“小而散”,而且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这种方式不可持续,不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反而会对品牌造成伤害。而且风险也不可控,比如长城曾经在俄罗斯就因为对方经销商出问题损失几个亿。
正是越来越多自主品牌认识到,汽车出口并非只是单纯地把车卖到国外,而是输出一个体系、标准和服务,甚至中国的管理和文化,所以,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不断进步,也开始深耕海外市场,就像国际汽车巨头在中国建厂一样,中国企业也开始有样儿学样儿。
自主品牌在海外建设基地,一方面可以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同时还能节省运费、享受比整车更低的关税,同时降低成本,推出更具价格优势的产品,从而帮助自己快速打开当地市场。另一方面,海外建厂,也能够迅速了解各地区消费者的喜好,因地制宜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从而博得当地消费者的好感。
走出去,是自主品牌成长的必经之路
不管选择哪种方式,“走出去”都是自主品牌成长的必经之路。
FCA前任CEO马尔乔内就曾经预言,未来全球车企只剩六家;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也曾预测过未来全球范围内只有两到三家传统车企能够活下来;而魏建军更是喊出:“全球化是中国汽车企业唯一的出路。”
这些并不是危言耸听。众所周知,当下中国车市正在处于负增长态势,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2020车市必将更加寒冷,甚至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车市即将迎来一次大洗牌,那些体系力薄弱的车企必将被淘汰。
即使是大企业,也会面临利润增长受阻,甚至下滑的风险。这点,从近两年来包括铃木等外企退出中国市场就能看出。所以,自主品牌想要成为大众、丰田、现代这样的世界品牌,就不仅需要在国内做大做强,更需要走出去。
而随着自主品牌在产品硬实力上的不断进步,尤其抓住新能源和智能互联方面的“领先性”,并以此形成相对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自主品牌也可以像手机,家电一样,成为中国制造升级的又一张名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上汽参与海外车市抗疫,线上增强营销线下支援医用物资
海外疫情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中国车企的“出海”步伐。“去年我们有10多万辆的海外出口,但今年疫情蔓延,后续出口也多了一层不确定性。”3月25日,上汽通用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第一汽车频道记者。
据德国评级机构ScopeRatings发布的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欧洲市场汽车销量可能会下降19%,全球新车销量将下降9%。而知名调研机构J.D.Power预测,美国汽车市场3月份的销量同比或出现约25%~40%的下跌。同时,该机构已经将2020年美国汽车的销量预期从全年1600万辆下调到1400万辆。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今年中国车企的海外出口可能会同比下滑10%左右。在此背景之下,中国车企要如何调整海外的节奏和步伐,以降低新冠疫情对于业务的影响?
海外业务节奏放缓
作为国内出口量最大的车企,上汽集团在2019年实现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35万辆,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一。今年春节,虽然疫情在国内蔓延,但上汽集团仍然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国内疫情带来的物流受阻等对海外供给的影响。“2月5日,上汽印度公司如期参加第15届印度国际车展。2月17日,上汽通用五菱复工复产,陆续生产中东国家的1660辆订单,首批478辆宝骏530经发运。”上汽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称。
在3月18日,上汽集团旗下上汽MAXUS还完成了对阿联酋最大的运输公司——阿联酋国家运输公司采购的186台上汽MAXUSV80校车的交付。今年1~2月,上汽海外零售量突破45000辆,国内的疫情不仅没有影响到海外市场的订单交付,反而实现约20%的增长。
不过,自2月底起,海外大规模蔓延的疫情,让海外消费者也开始“禁足”,这让包括上汽在内的中国车企的海外需求暂时受到压制。比如在印尼市场,记者从上汽内部了解到,为配合在当地上市的一款新车,上汽海外原本制定了周密的市场活动和推广方案,但由于疫情商业场所歇业,消费者宅家,该公司原计划在3月19日举办的上市发布会不得不取消。而原本将于4月份举办的印尼车展取消,也让上汽在当地的推广计划发生了改变。
而在疫情严重的地区,员工都只能居家办公,而部分地区的4S店也被迫关闭,所以上汽方面不得不将一些线下的活动改到了线上,据内部消息,在印尼此前取消的线上发布会,在24日又以线上的方式举办。另外,为了支持海外员工、经销商以及业务伙伴抗疫,上汽方面也在筹集医用物资,快递到海外市场。
奇瑞今年前2月海外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突破。记者从奇瑞集团内部了解到,2月份奇瑞集团出口汽车8419辆,同比增长39.9%,1~2月累计出口汽车近1.74万辆。不过,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也给奇瑞后续的海外需求变得不确定。奇瑞方面的人士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尚未有海外需求减弱的信息反馈,但如果疫情短期内不受控,对市场的影响也是必然。目前,奇瑞正积极支援海外合作伙伴和经销商抗疫,向意大利、乌拉圭、委内瑞拉、阿根廷、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捐赠了包括N95级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手套、防护服等在内的各类医用物资。
上汽、奇瑞等传统车企之外,疫情也让造车新势力开拓海外市场的节奏被延迟。记者了解到,总部位于上海的爱驰汽车,原本计划在日内瓦车展期间发布爱驰U6ion轿跑SUV,并举办爱驰U5欧洲发布会,但日内瓦车展因为疫情取消。虽然随后爱驰汽车方面迅速调整了策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办了发布会,但“受疫情影响使爱驰在上饶工厂生产欧版U5的计划将被延期“,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付强谈到,延期不仅仅只是上饶工厂的原因,上游供应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该公司4月份在欧洲市场推出欧版U5的计划,目前来看至少也将推迟一个季度。
一汽解放动力海外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对于车企海外业务运作的影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员无法到位;二是由于绝大多数国家均采取停工隔离,以及轮班制度,导致KD工厂和代理商停工,业务无法正常开展;第三是绝大多数国家关闭海关、港口,使得整车以及零部件无法运达目的地。
上述负责人谈到,由于目前疫情发展迅猛,各个国家对恢复正常秩序均无时间表,该公司经过初步核算,上半年发动机的海外出口数量将减少2500台左右。因为该公司海外销量比重不足8%,因此上述数字对总量影响不大,预计国内销售能冲抵这个下降额。他告诉记者,虽然今年商用车行业可能会有8%左右的微降,但该公司全年的经营目标仍然较去年增长10%左右。
增强线上营销
上汽海外今年设定了50万辆的销量目标。“疫情发生后,集团凭借汽车全产业链的体系优势,始终保持着稳健的海外经营节奏。”余德说。3月中旬,上汽名爵阿曼新店开张。而在印尼市场,虽然新车的线下发布受阻,但随后上汽针对新车举行了线上发布会。
崔东树认为,虽然车企海外出口短期受阻,但国内随着各地稳定消费的措施出炉,车企可以加大国内市场的拓展以冲抵海外需求的走弱;其次,疫情也会使得海外用户对于健康产品的需求增加,车企也可以积极拓展上述业务,帮助当地经销商增强卖点。在此之前,上汽发布了内置式深紫外线“杀毒”汽车空调和车规级深紫外线杀菌盒,旗下几大品牌开始以提供售后配件的形式为整车产品进行加装。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汽旗下零部件公司也正打算将上述车规级深紫外线杀菌盒投放到海外市场。
爱驰方面则告诉记者,虽然新车在欧洲市场的上市时间推迟,但爱驰已经做好渠道的布局,由于在当地将会采取直销模式,因此此前爱驰欧洲官网已正式上线,用户可以由此了解包括U5的基本车型数据,预约试驾以及选择车型的配置信息,未来也可通过官网进行线上订车、选择用车时间,并由提供租赁服务的供应商将产品交至用户手中。
虽然短期会有影响,但付强谈到,欧洲将是继中国市场后下一个普及电动车的地区。在2019年第四季度,欧洲市场燃油以外的动力选择增长了66.2%,其中纯电车需求增长76.5%。而上汽名爵新能源车今年也将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㈨ 上汽海外大动作剑指“十万辆级”市场,名爵EZS名爵HS登陆新加坡
今天,上汽集团旗下纯电动SUV名爵EZS和高性能SUV名爵HS正式登陆新加坡,上汽成为首家向当地私人消费者出售新能源汽车的中国车企。同时,上汽目标在2021年将东盟打造成为上汽首个“十万辆级”海外区域市场。
这是上汽抓紧将“新四化”创新优势向海外溢出的一个缩影,以新能源和互联网汽车等为代表的“中国智造”已在全球崭露头角。2019年,上汽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超1.4万辆,海外互联网汽车模式在泰国、印度相继成功,印度首款互联网汽车上市3个月即销量破万。
未来,上汽将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深入发掘海外市场发展潜力,持续推进海外新能源和互联网差异化战略,进一步打响“中国智造”品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