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音乐的介绍
印尼音乐的形态多种多样,在印尼人民的生活中,音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着名的《梭罗河》、《椰岛之歌》、《莎丽楠蒂》等就是克龙宗歌曲宝贝流传于印尼苏门答腊岛托巴湖地区。
⑵ 以下这些歌曲分别哪些国家的音乐作品
《银色的桦树林》是拿大的
《小白兔和小乌龟》是中国的
《天鹅请来当客人》是德国的
《笛皮杜》是乌干达共和国的
《木瓜恰恰恰》是印尼的
《可爱的家》是英国的
⑶ 请简述东南亚与南亚音乐的异同
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那么,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的音乐有什么异同呢
一、东南亚地区音乐的特点
东南亚,抵触亚洲的东南地区。旧时也称“南洋”。这一地区由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分布在南中南海、印度洋、菲律宾海的大小岛屿所构成。包括:大陆版到底去的泰国、老挝、菲律宾、东帝汶、文莱等国家和地区。
南亚古老音乐传统延续至今。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体系的到高度的发展,有着多样的饿音节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孟加拉国被成为“音乐之邦”,孟加拉音乐雨印度次大陆的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南亚音乐形式也只是简单的“open”部分和“closed”部分。open部分没有明显的起始标志,没有预先编排的结构,演奏速度比较松散。closed部分严格按照“tala”的规则,有明显的开始结束。
总的来时,音乐的作曲实质上很简单,只是为音乐家对raga和tala的演奏、发展、变化提供一个简单的框架。
整体来说,两个地区的音乐相同之处不多,各有各的风格,因为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导致风格各异,这种从文化上来讲,是正常发展的结果。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有不同领域的音乐存在。
⑷ 印度尼西亚民歌有哪些
印度尼西亚民歌有:《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椰岛之歌》、《故乡》、《恰利利、恰利》、《哎哟妈妈》、《船歌》、《划船曲》等,这些都是我们比较熟悉,耳熟能详的民歌。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为东南亚国家之一。由大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 在亚奥两大陆及太平洋印度洋之间。岛上居住着100多个民族,因此他们的民歌也极为丰富。
众多的民族致使印尼的音乐文化绚丽多彩, 印度民歌的风格极为多样,题材以表现爱情,热带风光为多。旋律缓慢、悠扬、富于抒情性。 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⑸ 印尼民歌的特点
1、印尼民歌有其鲜明的特点--多元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尼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在政治经济、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有较为密切的交流。同时在成为荷兰殖民地后,又融人荷兰的音乐文化。
2、印尼自身的多民族、多岛屿的特殊构成,种种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乐文化演变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局面。提起印尼音乐,人们会很快想到(梭罗河)、《哎哟,妈妈》、《照镜子》、《星星索》等充满热带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歌曲。
3、最具代表性的、最体现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特征的、在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的音乐种类是甘美兰音乐,它是由中爪哇岛发起来并流行于全爪哇岛和巴厘岛的一种音乐。主要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和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甘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
⑹ 印度尼西亚的音乐特点
我外公外婆就是印度尼西亚的,那里的服装很有特色,音乐带有很明显的异域风情。因为印度尼西亚的人们都很喜欢跳舞,所以那里的音乐都是很富有人物性格特色的。
⑺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尼的民族音乐珍品-甘美兰音乐
一谈到印尼音乐,人们就往往会想到《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等歌曲。这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但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甘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甘美兰乐队的乐器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演奏旋律的敲击乐器:“波南”、“沙隆”、“根德尔”、“干邦”和掌握节奏的敲击乐器:“根当”、“刚”和“克农”。以及其他管弦乐器:“苏铃”、“拉巴布”、“格渣比”等。
甘美兰音乐大都采用有半音和无半音的两种五声音阶,但它的律制(即音与音之间的距离)与12平均律不同,有点接近五平均律,初听时不很习惯。演奏甘美兰时还要遵循一种称为帕台特的调式,它与印度的拉格相类似,表现不同的情绪要采用不同的帕台特。甘美兰乐队中还有少量的歌唱家。
甘美兰是一种由多种乐器合奏,并加上人声构成的多声音乐。它既不是齐奏,也非欧洲式的和声,对位。它的音乐织体复杂交错,演奏时还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即在核心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即兴演奏。甘美兰音乐的核心旋律约有4000首,现在常用的有1000首。
甘美兰音乐十分丰富,它是印尼的艺术瑰宝。音色十分多样:清脆的竹板和响亮的金属板,嘹亮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低沉的鼓声和柔和的笛声,威严的锣声与纤细的女声齐唱……这些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们能在音响的调色板上描绘出多种多样的色调和变化。此外甘美兰乐队演奏时力度变化也很大,有人认为就音量变化的幅度而言,甘美兰乐队并不亚于现代管弦乐队。有时,音乐就像暴风骤雨突然袭来,震憾了大地,但往往又在转瞬之间变为轻轻抚击,纤细温柔,十分宁静。
印尼的甘美兰音乐遍布全国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常为舞蹈、戏剧、皮影戏伴奏,并在幕间休息时单独演奏,过去还常在各种宗教仪式,迎送贵宾及举行火葬时演奏。各地的甘美兰也有不同的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岛甘美兰音乐充满生活气息,活泼,欢快。而爪哇岛的甘美兰音乐由于宫廷的影响,显得典雅,文静。
1989年在法国世界博览会上,印尼的甘美兰音乐使人耳目一新,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对此印象很深,他从中汲取灵感,进行了新的创作。
荷兰的民族音乐学家孔斯特和当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胡德都对甘美兰进行了彻底、深刻的研究,写出了专着。现在甘美兰音乐已成为世界民族音乐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美国的胡德还将甘美兰音乐引入美国大学音乐系的课堂,让学生们亲自参予演奏另一种文化的音乐,进一步从感性上理解、把握这种风格。据说现在美国各大学中有120套甘美兰音乐队。其他国家如加拿大、英国、荷兰、瑞典、德国、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马来西亚、也都有甘美兰乐队,在亚洲地区日本的甘美兰乐队最多,约有18套。总之,当代世界各国最熟悉的东方音乐就是印尼的甘美兰,这是毫无疑问的。
推荐五首印尼民歌----莎里楠蒂,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衷心赞美.
五首歌下载地址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D3%A1%C4%E1%C3%F1%B8%E8+&lm=-1
⑻ 东南亚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东亚
东亚音乐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声音阶,乐器种类繁多,并有多种多样民歌、戏曲、说唱和舞蹈等。如以吸收自中国传统音乐而后被民族化了的日本的雅乐、琴、筝、三味弦音乐,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当然还包括丰富多彩的汉族音乐,这些都是东方音乐艺术的瑰宝。
东南亚
东南亚音乐最早受到中国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后来一些国家受伊斯兰和后周文化的而影响。泰国、印尼的古典音乐部分采用七声音阶。大型的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的特点之一。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甘美兰音乐大都采用有半音和无半音的两种五声音阶,但它的律制(即音与音之间的距离)与12平均律不同,有点接近五平均律,初听时不很习惯。演奏甘美兰时还要遵循一种称为帕台特的调式,它与印度的拉格相类似,表现不同的情绪要采用不同的帕台特。甘美兰乐队中还有少量的歌唱家。
南亚
南亚古老音乐传统延续至今。印度古典音乐中的旋律、节奏体系的到高度的发展,有着多样的音节调式和独特的装饰音体系。孟加拉国被成为“音乐之邦”,孟加拉音乐与印度次大陆的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中亚西亚
中亚和西亚属于伊斯兰文化,采用七声音阶,中亚的伊斯兰古典音乐用二十四平均律的音阶。风格端庄、持重。阿拉伯音乐在其形成过程中,古埃及、古波斯和古希腊罗马文化都曾给予巨大影响。阿拉伯音乐文化也曾对印度北部和我国西部的音乐产生影响。主要的音乐流派包括阿拉伯音乐、波斯音乐、土耳其音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