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一则英文新闻,150词左右(不要太多生词,哪方面都行,最好附中文翻译)
A powerful 7.0 earthquake jolted many areas and wrecked buildings on the main Indonesian island of Java on Wednesday, killing at least 44 people. Authorities expected the toll to rise.
Early Thursday, Reuters quoted officials who said about 1,300 houses were damaged, but local media put the number closer to 3,500. The news agency said there were makeshift shelters and tents on streets and fields, as survivors feared aftershocks.
Indonesia's official Antara news agency said that about 30 people were trapped under rocks and dirt from a landslide in a village near Cianjur, which is about 60 miles southeast of the capital. In Jakarta, the earthquake caused many tall buildings to sway, causing thousands of panicked office workers to flee onto streets. Indonesian authorities said that at least 27 people were injured in and around the capital. Health Ministry spokesman Rustam Pakaya said most of the injuries were minor.
Indonesia's Bureau of Meteorology broadcast a tsunami warning on local television stations shortly after the quake struck at 2:55 p.m. local time, but lifted it 40 minutes later.
印尼主要岛屿爪哇岛周三发生7.0级强烈地震,岛上许多地区震感强烈,不少建筑物受到破坏,地震至少造成44人死亡。政府预计死亡人数还会上升。
西爪哇一座小镇内被震塌的房屋周四早间,路透社(Reuters)援引印尼官员的话报导称,约有1,300座房屋遭到破坏,不过当地媒体报导的数字接近3,500座。路透社报导称,由于幸存者担心会发生余震,人们在街上和开阔地搭起了临时住所和帐篷。
印尼官方Antara通讯社报导称,在Cianjur附近的一个村庄里,约有30人被困在泥石流造成的岩石和泥土下。Cianjur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东南约97公里的地方。在雅加达,地震造成很多高层建筑摇晃,数千名恐慌的办公室员工逃到了街上。印尼有关部门说,首都雅加达市内及周边地区至少有27人受伤。印尼卫生部发言人Rustam Pakaya表示,大部分人受的是轻伤。
地震发生于印尼当地时间下午2点55分。印尼地震局(Bureau of Meteorology)随后很快通过当地电视台发布了海啸警报,不过40分钟后又解除了警报。
⑵ 印尼塔劳群岛发生6.9级地震,印尼为何频发地震等地质灾害
印尼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国家,它位于几个构造板块交界处,周围火山环绕。该国的岛屿位于全世界最不稳定的一个区域。这周的火山爆发和由强震引发的海啸,显示印尼位于不稳定的地质构造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岛国(由1.75万座小岛组成),印尼坐落在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世界第二大最活跃地震带——阿尔卑斯带之间。夹在这种地震多发带中间,意味着这个岛国会经历全球最强的地震和最猛烈的火山爆发。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说,环太平洋地震带学术上又称环太平洋带,是全球最强的一个地震带,它的一系列断层线从西半球的智利穿越日本和东南亚,一直延伸2.5万英里(4.02万公里)。
⑶ 哪个地方地震局气象局合并了
暂时还没有。政策还在提议中。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撤销地震局,理由是认为其耗资40亿却无法预测地震,引发社会热议。有专家认为,地震局的最大作用在于科研,建议可与科学院或气象局合并,精简机构。
国家地震局下属事业单位中国地震台网的官方微博“@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则在昨日下午站出来回应,以调侃的形式称朱列玉对地震局的指责望文生义,并以科普类网站果壳网的一位地质学硕士网友的帖子,称地震局不是用来“预警地震”的,主要是根据地震学画出烈度图、找到活断层,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
对于地震局的作用,潘安定称,虽然目前不能做到地震预报,但长期对地震有作专门的研究,“这研究还是应该做下去的,要不然人们对地震永远也不了解。地震局至少对地震的规律与防范技术有所研究,其成果可以作为参考。”
一、中国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负责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经国务院授权承担《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责。
中国地震局成立于1971年,时称国家地震局,1998年更名为中国地震局,201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管理。
二、气象局:
气象局,是以天气预报、气候预测、人工影响天气、干旱监测与预报、雷电防御、农业气象等服务项目为主要工作的政府部门。在中国,一般指中国气象局及其下属单位。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该业务可能有不同名称的名称。例如,日本称"气象厅",美国称"美国国家气象局",英国称"英国气象局"。
中国地震局-网络 中国气象局-网络
⑷ 卡斯卡迪亚地震的介绍
“卡斯卡迪亚”地震,破坏力:2级,美国西海岸发生一场大地震的危险日益增加,其规模有可能相当于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该区域位于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从加拿大哥伦比亚省到美国加州北部,绵延1100千米,被称为卡斯卡迪亚地层潜没带。该地带最近的一次断裂发生于1700年,20米高的海啸巨浪扫荡了沿岸的俄勒冈州、华盛顿州和加州,甚至波及到了日本。
⑸ 地震资料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在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地球内部结构如何?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什么是地震?
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3.什么是震源?
答: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4.什么叫震中?什么叫震中距?
答: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什么是震源深度?何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答: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
6.世界上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有多深?那些地方深源地震多?
答:1934年6月9日的印尼苏拉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公里
深源地震在环太平洋深海沟地区最多,我国东北部有深源地震、台湾以东海域有中深源地震活动。
7.根据成因可将地震分为几种?
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三类。人工地震有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水库蓄水引起的地震等。
8.何为构造地震?有何特点?
构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导致岩层断裂而引起的天然地震,与地质构造体系关系密切,多分布于地下5-30公里的地壳内。其特点是地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并且有重复性。构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
9.何谓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天然地震,火山地震的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震源深度不超过10公里。
10.何谓陷落地震?
天然原因形成的地下岩洞顶盖支撑不住岩层的重压崩塌形成的地震。
11.何谓地方震、近震、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为近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
12.震级为尺度,何谓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震级小于3级的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大地震。
13.什么是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3倍。
14.何谓地震烈度?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那些?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样,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地址构造,地面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因素有关。
15.中国地震烈度表表述的各烈度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16.何谓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于地球内部的弹性波,是地震释放能量的方式。
17.地震波的种类?有何特点?
地震波有体波和面波,体波有分为纵波和横波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在地面上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地面上反映了上下跳动(颠、簸)的振动。二者相比,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地震发生后感觉到上下跳动,其次才是左右摇晃。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18.震级和烈度的含义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力多少有关,而烈度反映是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处不同,烈度不仅同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震中距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19.一年中地球上发生多少次地震,破坏性地震有多少?
全球每年有五百多万次,其中破坏性地震一千多次,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十几次。
20.世界那些地方地震多?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经我国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达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
21.地震带发源于多深的地方?
世界上大多数地震的震源多分布在地下5---30公里这一带。
22.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那一次?
目前记录到最大的地震还没有超过8.9级地震,,1960年5月22日南美智利发生的8.9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爾尔尔----哥仑比亚边界附近近海中和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曾发生8.9级地震。
23.我国发生过多少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试举三例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现有资料统计发生8级以上地震17次,1679年9月发生在河北省三河的8级地震;1920年12月发生在海源的8.5级大地震;1927年5月发生在甘肃省古浪的8级地震;1950年8月发生在西藏察隅的8.5级地震,1972年1月发生在台湾东边海中的8级地震。
24.我省发生过几次7级以上的地震,举出四例
共发生过5次。1679年发生在三河的8级地震;1830年发生在磁县的7.5级地震;1966年发生在邢台的7.2级地震;1976年发生在唐山的7.8级地震;1976年发生在滦县的7.1级地震.
25.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地震带?
我国东部的主要地震带有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等;西部有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中部为南北地震带,贯穿中国;另外还有台湾地震带,它是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26.华北地区有哪些地震带?
地震带是地震发生较多的又较强烈的地带,华北地区的地震带有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庐江地震带。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我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1.台湾带;2.闽粤沿海带;3.东北深震带;4.营口-郯城-庐江带;5.河北平原带;6.海原-松潘-雅安带;7.山西带;8.渭河平原带;9.银川带;10.兰州-天水带;11.河西走廊带;12.马边-巧家-通海带;13.冕宁-西昌-鱼鲊带;14.腾冲-澜沧带;15.哀牢山带;16.炉霍-乾宁带;17.花石峡带;18.拉萨-察隅带;19.西藏西部带;20.天山带。
27.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谁发明的?简述地震仪的发展概况?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在公元前132年,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叫做侯风地动仪。
近代的地震仪在18世纪90年代才制作成,其原理与侯风地动仪基本相似,地震仪发展很快,种类繁多,现有长、短周期等各种类型,并已实现了无线遥测、磁带记录、数字化等。灵敏度从放大几倍到千倍、万倍、十万倍乃至百万倍不等,周期范围从0.05秒到100秒.
28.什么是地震预报?分几种?
地震预报是对未来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29.地震长期预报的内容是什么?
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几年到几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地震危险性及其影响的预测。包括全国或区域性的地震区划;建设规划及工程场地的地震烈度,地震地面运动参数、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全国或区域性的地震活动趋势大预测。
30.什么是地震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
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几个月到几年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
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几天到几个月内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是指几天之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报或警报;
31.我国成功的预报了哪几次地震?
曾成功的预报了1971年3月23日、24日新疆乌恰县的两次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潞西7.5 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7.3级地震。尤其是海城7.3级地震,全世界公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涟发生7.3级地震,云南省地震局7月11日向地、县干部会汇报,并请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大大减轻了损失,受到云南省政府及国家地震局的嘉奖。
32.我国地震预报的法规由哪一级领导批准,何时批准,国家地震局何时发布的?
由国务院1988年6月7日批准,1988年8月9日由国家地震局发布。
33.我国地震预报的法规的意义是什么?
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35.地震有前兆吗?
有。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已在70次中强地震以上地震前记录到1000条前兆异常。
36.地震前兆异常分几类?
可归为10大类,分别是: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异常。
⑹ 印尼全称是什么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Indonesia)。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6)印尼地震局全称是什么扩展阅读:
印尼人口近2.62亿(2019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航空航天技术较强。石油资源可实现净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该组织。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
印度尼西亚国旗(印尼语:Sang Merah Putih)别称“荣耀红白”,是一面由红白两色横带组成的旗帜。长宽比例为3:2。这面旗帜是基于13世纪满者伯夷的旗帜设计的。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此后没有更改过。
旗帜的设计很简单,是两条一样宽的横带,上面的那横带是红色的,下面的横带是白色的。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还表达了印尼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
⑺ 李连杰如何逃过的印尼海啸
印尼海啸李连杰:手托女儿,游出生天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40年来最强烈的8.9级大地震,地震随即引发全球百年来最大的海啸。印尼大海啸发生时,功夫巨星李连杰正携全家在马尔代夫度假。据悉,当时李连杰一家一行八人都留在临近海边的酒店内休息,非常危急,海水汹涌而至,直接灌进酒店房间。李连杰一手举着4岁的女儿,一手划水,几经沉浮,几乎丧命,劫后余生的他号召成立“壹基金”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拓展:
印尼海啸一般指印度洋海啸。印度洋海啸,也称为南亚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 地处安达曼海。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氏地震规模6.8,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规模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最后确定为矩震级达到9.3。
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二大的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22.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并且死亡人数仍旧不断攀升。
⑻ 地震的资料
地震是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当地球内部在运动中积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积累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就形成了地震。一次强烈地震过后往往伴随着一系列较小的余震。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在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1.地球内部结构如何?
答:地球内部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2.什么是地震?
答: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地震。
3.什么是震源?
答: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4.什么叫震中?什么叫震中距?
答: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称为震中。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什么是震源深度?何为浅源地震、深源地震、中源地震?
答: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在70公里以内,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
6.世界上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有多深?那些地方深源地震多?
答:1934年6月9日的印尼苏拉西岛东的地震,震源深度达720公里
深源地震在环太平洋深海沟地区最多,我国东北部有深源地震、台湾以东海域有中深源地震活动。
7.根据成因可将地震分为几种?
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三类。人工地震有地下核爆炸引起的振动,水库蓄水引起的地震等。
8.何为构造地震?有何特点?
构造地震是由地球内部构造运动导致岩层断裂而引起的天然地震,与地质构造体系关系密切,多分布于地下5-30公里的地壳内。其特点是地震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并且有重复性。构造地震占全球地震的90%以上。
9.何谓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天然地震,火山地震的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震源深度不超过10公里。
10.何谓陷落地震?
天然原因形成的地下岩洞顶盖支撑不住岩层的重压崩塌形成的地震。
11.何谓地方震、近震、远震?
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为地方震,震中距在100公里-1000公里为近震,震中距在1000公里以上的为远震。
12.震级为尺度,何谓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大地震、微震?
震级小于3级的称微震,震级在3级以上的称有感地震,震级在5级以上的称破坏性地震,震级超过7级的称大地震。
13.什么是震级?
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与震源释放能量多少有关,能量越大,震级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3倍。
14.何谓地震烈度?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有那些?
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烈度。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不同烈度就不一样,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地址构造,地面建筑物抗震性能等因素有关。
15.中国地震烈度表表述的各烈度的判别标准是什么?
16.何谓地震波?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产生于地球内部的弹性波,是地震释放能量的方式。
17.地震波的种类?有何特点?
地震波有体波和面波,体波有分为纵波和横波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垂直,在地面上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在地面上反映了上下跳动(颠、簸)的振动。二者相比,纵波传播的速度比横波快,所以,一般地震发生后感觉到上下跳动,其次才是左右摇晃。另外,横波振幅比纵波大,破坏力大。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18.震级和烈度的含义有何不同?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力多少有关,而烈度反映是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处不同,烈度不仅同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震中距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19.一年中地球上发生多少次地震,破坏性地震有多少?
全球每年有五百多万次,其中破坏性地震一千多次,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十几次。
20.世界那些地方地震多?
世界地震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经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南下经我国台湾再到菲律宾转向东南,达新西兰。
(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从印度尼西亚西部经缅甸至我国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越过帕米尔高原,经中亚细亚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
21.地震带发源于多深的地方?
世界上大多数地震的震源多分布在地下5---30公里这一带。
22.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那一次?
目前记录到最大的地震还没有超过8.9级地震,,1960年5月22日南美智利发生的8.9级地震,1906年1月31日南美厄瓜多爾尔尔----哥仑比亚边界附近近海中和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东边海中也曾发生8.9级地震。
23.我国发生过多少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试举三例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现有资料统计发生8级以上地震17次,1679年9月发生在河北省三河的8级地震;1920年12月发生在海源的8.5级大地震;1927年5月发生在甘肃省古浪的8级地震;1950年8月发生在西藏察隅的8.5级地震,1972年1月发生在台湾东边海中的8级地震。
24.我省发生过几次7级以上的地震,举出四例
共发生过5次。1679年发生在三河的8级地震;1830年发生在磁县的7.5级地震;1966年发生在邢台的7.2级地震;1976年发生在唐山的7.8级地震;1976年发生在滦县的7.1级地震.
25.我国有哪些主要的地震带?
我国东部的主要地震带有郯城-庐江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东南沿海地震带等;西部有北天山地震带,南天山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昆仑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中部为南北地震带,贯穿中国;另外还有台湾地震带,它是西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
26.华北地区有哪些地震带?
地震带是地震发生较多的又较强烈的地带,华北地区的地震带有河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燕山---渤海地震带、庐江地震带。根据地质力学的观点,我国大致可分为20个地震带。
1.台湾带;2.闽粤沿海带;3.东北深震带;4.营口-郯城-庐江带;5.河北平原带;6.海原-松潘-雅安带;7.山西带;8.渭河平原带;9.银川带;10.兰州-天水带;11.河西走廊带;12.马边-巧家-通海带;13.冕宁-西昌-鱼鲊带;14.腾冲-澜沧带;15.哀牢山带;16.炉霍-乾宁带;17.花石峡带;18.拉萨-察隅带;19.西藏西部带;20.天山带。
27.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谁发明的?简述地震仪的发展概况?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是在公元前132年,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叫做侯风地动仪。
近代的地震仪在18世纪90年代才制作成,其原理与侯风地动仪基本相似,地震仪发展很快,种类繁多,现有长、短周期等各种类型,并已实现了无线遥测、磁带记录、数字化等。灵敏度从放大几倍到千倍、万倍、十万倍乃至百万倍不等,周期范围从0.05秒到100秒.
28.什么是地震预报?分几种?
地震预报是对未来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及地震影响的预测,预报分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29.地震长期预报的内容是什么?
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几年到几十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地震危险性及其影响的预测。包括全国或区域性的地震区划;建设规划及工程场地的地震烈度,地震地面运动参数、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全国或区域性的地震活动趋势大预测。
30.什么是地震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
地震中期预报是指几个月到几年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
地震短期预报是指几天到几个月内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的预报;
临震预报是指几天之内将要发生破坏性地震的预报或警报;
31.我国成功的预报了哪几次地震?
曾成功的预报了1971年3月23日、24日新疆乌恰县的两次地震;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潞西7.5级地震、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7.3级地震。尤其是海城7.3级地震,全世界公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涟发生7.3级地震,云南省地震局7月11日向地、县干部会汇报,并请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大大减轻了损失,受到云南省政府及国家地震局的嘉奖。
32.我国地震预报的法规由哪一级领导批准,何时批准,国家地震局何时发布的?
由国务院1988年6月7日批准,1988年8月9日由国家地震局发布。
33.我国地震预报的法规的意义是什么?
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35.地震有前兆吗?
有。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在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和气象等一系列异常变化。我们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已在70次中强地震以上地震前记录到1000条前兆异常。
36.地震前兆异常分几类?
可归为10大类,分别是:地震学前兆、地壳形变、重力、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异常。
http://www.zjdz.gov.cn/news123/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42
⑼ 世界三大地震带是哪里
世界三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地震带、洋脊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分布于濒临太平洋的大陆边缘与岛屿。
2、地中海地震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经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
3、洋脊地震带:分布在全球洋脊的轴部。
(9)印尼地震局全称是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六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六个地区是:
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2、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5、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6、吉林、黑龙江的东部。
中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