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梅尔 吉布森的所有电影
梅尔·吉布森
梅尔·吉布森的详细资料
姓名:梅尔·吉布森
性别:男
原名: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
英文名:Mel Gibson
生日:1956年01月03日
星座:摩羯座
国籍:美国
地域:欧美
职业:演员
身高:178cm
梅尔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因浓重澳洲口音被当成澳洲人,父母是爱尔兰天主教徒,在纽约长大的吉布森从小就对电影产生巨大浓厚的兴趣。
1968年他随家庭迁至澳大利亚居住,并且在悉尼学习专业表演技术。随后进入影坛,1979年,吉布森出演了两部不同题材的故事片,在感人的剧情片《蒂姆》中,这位22岁的小伙子因成功演绎了而获得萨姆奖;另一部令他一举成名的则是着名导演乔治米勒的科幻片《疯狂至极》,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吉布森成为澳大利亚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次外,他还主演了米勒导演的另一部影片《蒂姆》与次同时,他还受到另一位澳大利亚新浪潮导演彼得维尔的青睐,主演《加里波第》并因该片第二次获得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1981年,吉布森在《冲锋追魂手》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全世界关注。他与维尔的第二次合作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这次他在影片《危险年代》中饰演一位企图掩饰印尼血腥政变的麻木无情的记者。
在这些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断得到提高,变得娴熟自如,灵活自然。1984年他来到好莱坞,出演的第一部影片是《新叛舰牒血记》,接着他又在情节剧《怒河春醒》中与辛思斯帕考克联袂主演。由于这些影片并不适合他,所以都反应平平,直到1987年理乍得唐纳找到吉布森,让他主演《致命武器》。这一角色是成熟的吉布森的出色奉献,从此他做为一个完美的动作明星向好莱坞巨星地位迈进。《致命武器》取得巨大成功,第二第三集也随即推出。吉布森也因此取得了巨大声誉,90年代初,他创办了他自己的制片公司。在拍摄三部《致命武器》的同时,他还参加拍摄了不少的影片。如《黎明霹雳火》。这其中属于他的制片公司出品的就有《哈姆雷特》和《永远年轻》。
在主演大量影片,并作过制片人之后,吉布森开始准备做一个导演,“演而优则导”在影视界很常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凯文科斯特纳,朱迪福斯特都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吉布森对此已是早有准备,作为演员他有丰富的表演经验,作为制片人他也熟悉后台幕后工作,而且与三个着名导演的紧密合作,互相切磋也使他对导演的工作相当熟悉了解,他再从事导演工作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事半功倍。1993年他执导影片《无脸人》,并且亲自主演;1994年他又还主演影片《赌侠马华利》。在积累大量经验后,吉布森投入全部精力制作、导演并主演《勇敢的心》。这是一部充满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装史诗巨片,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一个空前的挑战和考验。吉布森表现出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这样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影片,他当之无愧被称为世界巨星。同年,他还为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片《风中奇缘》中的约瀚史密斯配音和配唱,通过该片证实吉布森的确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嗓音。90年代中期,随着影片《赎金风暴》和《连锁阴谋》的上映,吉布森的名望越来越高。
梅尔·吉布森的所有电影
启示 (Apocalypto) 梅尔·吉布森 鲁迪·扬布拉德 马瑞西奥·阿莫伊·特诺里奥 拉索·崔吉罗 剧情 美国
启示/毁天灭地 (Apocalypto) 梅尔·吉布森 鲁迪·扬布拉德 马瑞西奥·阿莫伊·特诺里奥 拉索·崔吉罗 动作 美国
狗仔队 (Paparazzi) 保罗·阿巴斯卡尔 梅尔·吉布森 马修·麦康纳 罗宾·托尼 文斯·沃恩 丹尼尔·鲍德温 丹尼丝·法里纳 剧情 美国
耶稣受难记 (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 梅尔·吉布森 莫妮卡·贝鲁奇 詹姆斯·卡维泽 Lucio Allocca Adel Bakri Gabriella Barbuti Toni Bertorelli 剧情 美国
唱歌神探 (The Singing Detective) 吉恩·戈登 梅尔·吉布森 罗伯特·唐尼 杰瑞米·诺森 罗宾·莱特·潘 Sandahl Bergman 卡拉·古奇诺 音乐 美国
天兆 (Signs) 奈特·沙马兰 梅尔·吉布森 乔奎因·菲尼克斯 罗里·考金 Clifford David Angela Eckert Lanny Flaherty 恐怖 美国
我们曾是战士 (We Were Soldiers) 兰道尔·华莱士 梅尔·吉布森 山姆·艾略特 玛德琳·斯托 格雷戈·金尼尔 巴里·佩珀 Erik MacArthur 战争 美国 德国
男人百分百 (What Women Want) 南希·麦尔斯 梅尔·吉布森 海伦·亨特 艾伦·艾尔达 劳恩·霍利 贝特·迈德尔 玛丽莎·托梅 爱情 美国
爱国者 (The Patriot) 罗兰德·艾默里克 梅尔·吉布森 亚当·鲍德文 乔莉·理查森 切基·卡尤 Kevin Hershberger 丽莎·伯伦纳 战争 美国 德国
小鸡快跑 (Chicken Run) Peter Lord 梅尔·吉布森 Jane Horrocks 米兰达·理查森 蒂姆西·斯鲍尔 Imelda Staunton Jo Allen 动画 英国
百万美元旅馆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维姆·文德斯 梅尔·吉布森 米拉·乔沃维奇 蒂姆·拉夫 维姆·文德斯 巴德·库特 杰瑞米·戴维斯 犯罪 美国 英国
危险人物 (Payback) 布莱恩·海尔格兰德 梅尔·吉布森 詹姆斯·柯本 黛博拉·安格 伊丽莎白·贝里奇 威廉·迪维内 约翰·格劳夫 动作 美国
破晓时刻 (Tequila Sunrise) Robert Towne 梅尔·吉布森 米歇尔·法伊弗 劳尔·朱莉娅 库尔特·拉塞尔 JT·沃尔什 Ann Magnuson 爱情 美国
致命武器4/轰天炮4 (Lethal Weapon 4) 理乍得·唐纳 梅尔·吉布森 丹尼·格洛弗 乔·派西 蕾妮·罗素 李连杰 克里斯·罗克 动作 美国
轰天炮4 (Lethal Weapon 4) 理乍得·唐纳 梅尔·吉布森 丹尼·格洛弗 乔·派西 蕾妮·罗素 李连杰 克里斯·罗克 犯罪 美国
连锁阴谋/绝命大反击 (Conspiracy Theory) 理乍得·唐纳 梅尔·吉布森 朱莉娅·罗伯茨 理乍得·唐纳 帕特里克·斯图尔特 特罗伊·格雷提 Steve Lee 动作 美国
连锁阴谋 (Conspiracy Theory) 理乍得·唐纳 梅尔·吉布森 朱莉娅·罗伯茨 理乍得·唐纳 帕特里克·斯图尔特 特罗伊·格雷提 Steve Lee 犯罪 美国
赎金风暴 (Ransom) 朗·霍华德 梅尔·吉布森 丹·哈达娅 蕾妮·罗素 里夫·施雷伯 加里·辛尼斯 莉莉·泰勒 动作 美国
风中奇缘 (Pocahontas) Mike Gabriel 梅尔·吉布森 克里斯蒂安·贝尔 琳达·亨特 大卫·奥登·斯蒂尔斯 Joe Baker Irene Bedard 剧情 美国
鬼马小精灵 (Casper) 布莱德·希伯林 丹·阿克罗伊德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梅尔·吉布森 克里斯蒂娜·里奇 埃米·布伦尼曼 比尔·普尔曼 家庭 美国
勇敢的心 (Braveheart) 梅尔·吉布森 梅尔·吉布森 苏菲·玛素 彼得·穆兰 艾伦·阿姆斯特朗 布莱恩·考克斯 战争 美国
惊世未了缘/勇敢的心/英雄本色/梅尔吉勃逊之英雄本色 (Braveheart) 梅尔·吉布森 梅尔·吉布森 索菲·玛索 Ian Bannen 凯瑟琳·麦克康莫克 帕特里克·马克格哈恩 布赖恩·考克斯 动作 美国
致命武器3 (Lethal Weapon 3) 理乍得·唐纳 简·德·邦特 梅尔·吉布森尼克·齐兰德 小米盖尔-A·努耐兹 动作 美国
轰天神鹰/飞离航道 (Air America) 罗杰·斯波蒂伍德 梅尔·吉布森 小罗伯特·唐尼 南希·特拉维斯 动作 美国
致命武器2 (Lethal Weapon 2) 理乍得·唐纳 梅尔·吉布森 丹尼·格洛弗 乔·派西 乔斯·阿克兰 动作 美国
致命武器/轰天炮 (Lethal Weapon) 理乍得·唐纳 梅尔·吉布森 琼·塞弗伦斯 丹尼·格洛弗 加里·布什 Grand L. Bush Cedric Adams 动作 美国
冲锋飞车队3 (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乔治·米勒 梅尔·吉布森 Toni Allaylis Angry Anderson Gerard Armstrong Tushka Bergen Helen Buday 惊秫 美国 澳大利亚
Z字特攻队 (Attack Force Z) Tim Burstall 梅尔·吉布森 山姆·内尔 Val Champion 张艾嘉 Ned Chun Chris Haywood (I) 战争 加拿大
冲锋飞车队 (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 乔治·米勒 梅尔·吉布森 Harold Baigent Jimmy Brown Moira Claux Tyler Coppin Tony Deary 动作 澳大利亚
冲锋飞车队2 (Mad Max 2) 乔治·米勒 梅尔·吉布森 Bruce Spence 动作 澳大利亚
加里波利 (GALLIPOLI) 彼得·韦尔 比尔·科尔 哈罗德·霍普金斯 查尔斯·拉瑟鲁·尤尼平里 希思·哈里斯 梅尔·吉布森 战争 澳大利亚
迷雾追魂手 (Mad Max) 乔治·米勒 梅尔·吉布森 Steve Bisley Lisa Aldenhoven John Arnold David Bracks Tom Broadbridge 动作 澳大利亚
霹雳神探怒扫飞车党/疯狂的马克斯/迷雾追魂手 (Mad Max) 乔治·米勒 梅尔·吉布森 Steve Bisley Lisa Aldenhoven John Arnold David Bracks Tom Broadbridge 科幻 澳大利亚
精灵传奇 (FairyTale: A True Story) Charles Sturridge 梅尔·吉布森 哈威·凯尔 彼得·奥图尔 保尔·迈克格恩 安格斯·巴内特 Suzy Barton 家庭 美国 英国
赌侠马华力 (Maverick) 理乍得·唐纳 朱迪·福斯特 梅尔·吉布森 詹姆斯·柯本 克里·费尔德曼 丹尼·格洛弗 丹·哈达娅 动作 美国
天荒情未了 (Forever Young) 斯蒂夫·迈纳 杰米·李·柯蒂斯 梅尔·吉布森 伊利亚·伍德 乔治·温德 Miriam Beesley John Bourg 爱情 美国
叛逆巡航 (Bounty, The) 罗杰·唐纳森 劳伦斯·奥利维尔 梅尔·吉布森 安东尼·霍普金斯 丹尼尔·戴-刘易斯 利亚姆·尼森 德克斯特·弗莱彻 剧情 美国 英国
惊弓之鸟 (Bird on a Wire) 约翰·班德汉姆 梅尔·吉布森 琼·塞弗伦斯 戈尔迪·霍恩 大卫·卡拉丁 比尔·杜克 Michel Barbe 爱情 美国
危险年代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 The) 彼德·威尔 梅尔·吉布森 西格妮·韦弗 琳达·亨特 Joel Agona Hermino De Guzman Jabo Djohansjan 爱情 澳大利亚
提姆爱我 (Tim) Michael Pate 梅尔·吉布森 派珀·劳里 Brian Barrie Catherine Bray Michael Caulfield Bill Charlton 爱情 澳大利亚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I Never Promised You a Rose Garden) 安东尼·佩兹 梅尔·吉布森 丹妮·艾尔弗曼 丹尼斯·奎德 凯思林·奎伦 毕比·安德森 杰夫·科纳韦 剧情 美国
铁窗外的春天 (Mrs. Soffel) 吉莉安·阿姆斯特朗 梅尔·吉布森 狄安娜·基顿 马修·摩丁 Trini Alvarado 希瑟·格雷厄姆 Edward Herrmann 爱情 美国
加里波底 (Gallipoli) 彼德·威尔 梅尔·吉布森 Brian Anderson David Argue Harold Baigent Saltbush Baldock Don Barker 战争 澳大利亚
浩劫大逃亡 (Chain Reaction, The) Ian Barry 梅尔·吉布森 Steve Bisley David Bracks Hugh Keays-Byrne Tim Burns Ralph Cotterill 剧情 澳大利亚
Under and Alone (Under and Alone) 安东尼·福奎阿 梅尔·吉布森 动作
‘贰’ 各国的货币名称英文缩写是什么
货币名称 货币符号
人民币 RMB
美元 USD
日元 JPY
欧元 EUR
英镑 GBP
德国马克 DEM
瑞士法郎 CHF
法国法郎 FRF
加拿大元 CAD
澳大利亚元 AUD
港币 HKD
奥地利先令 ATS
芬兰马克 FIM
比利时法郎 BEF
爱尔兰镑 IEP
意大利里拉 ITL
卢森堡法郎 LUF
荷兰盾 NLG
葡萄牙埃斯库多 PTE
西班牙比塞塔 ESP
印尼盾 IDR
马来西亚林吉特 MYR
新西兰元 NZD
菲律宾比索 PHP
俄罗斯卢布 SUR
新加坡元 SGD
韩国元 KRW
泰铢 THB
各国货币名称的英文缩写简写
主要国家货币简写:
1.CNY(ChiNese Yuan)人民币
2.FRF(FRench Franc)法国法郎
3.HKD(Hong Kong Dollar)港元
4.CHF(德文 sCHweizer Franken)瑞士法郎
5.USD(United States Dollar)美元
6.CAD(CAnadian Dollar)加拿大元
7.GBP(Great Britain Pound)英镑
8.NLG(NetherLandish Guilder)荷兰盾
9.DEM(德文 DEutsche M ark)德国马克
10.BEF(BElgischer Franc)比利时法郎
11.JPY(JaPanese Yen)日元
12.AUD(AUstralian Dollar)澳大利亚元
各国详细货币简介:
Afghani阿富汗尼 Af Afghanistan阿富汗
bath铢 B Thailand泰国
balboa巴波亚 B Panama巴拿马
aolivar博利瓦 $b Venezuela委内瑞拉
colon(哥斯达黎加)科郎 ¢ Costa Rica哥斯达黎加
colon(萨尔瓦多)科郎 ¢ El Salvador萨尔瓦多
cordoba科多巴 C$ Nicaragua尼加拉瓜
cruzeiro克鲁赛罗 Cr$ brazil巴西
dalasi达拉西 DG Gambia冈比亚
dinar(阿尔及利亚)第纳尔 DA Algeria阿尔及利亚
dinar(伊拉克)第纳尔 ID Iraq伊拉克
dinar(约旦)第纳尔 JD Jordan约旦
dinar(科威特)第纳尔 KD Kuwait科威特
dinar(利比亚)第纳尔 LD Libya利比亚
dinar(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第纳尔 YD The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Yemen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
dinar(突尼斯)第纳尔 D Tunisia突尼斯
dinar(南斯拉夫)第纳尔 DIN Yugoslavia南斯拉夫
dirham迪拉姆 DH Morocco摩洛哥
dollar(澳大利亚)元 $A Australia澳大利亚
dollar(巴哈马)元 B$ Bahamas巴哈马
dollar(百慕大)元 DB$ Bermuda百慕大
dollar(加拿大)元 Can$ Canada加拿大
dollar埃塞俄比亚)元 $Eth Ethiopia埃塞俄比亚
dollar(斐济)元 F$ Fiji斐济
dollar(圭亚那)元 G$ Guyana圭亚那
dollar(香港)元 HK$ Hongkong香港
dollar(牙买加)元 J$ Jamaica牙买加
dollar(利比里亚)元 L$ Liberia利比里亚
dollar(马来西亚)元 M$ Malaysia马来西亚
dollar(新西兰)元 NA$ NewZealand 新西兰
dollar(新加坡)元 S$ Singapore新加坡
dollar(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TT$ Trinidad and Tobago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dollar(美国)元 US$ USA美国
dong(越南)盾 D DBVN越南民主共和国
drachma德拉克马 Dr Greece希腊
escudo(智利)埃斯库多 E Chili智利
escudo(葡萄牙)埃斯库多 Esc Portugal葡萄牙
forint福林 Ft Hungary匈牙利
franc(比利时)法郎 BF Belgium比利时
franc(布隆迪)法郎 Fbu Burundi布隆迪
Franc(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 Franc(非洲金融共同体)法郎 CFAF Cameroon喀麦隆;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中非共和国; Chad乍得;The People''s Republic of the Congo 刚果人民共和国;Dahomey达荷美;Gabon加蓬;Ivory Coast科特迪瓦;Niger尼日尔爾尔;Senegal塞内加尔;Toto多哥;Upper Volta上沃尔特等
franc(法国) 法郎 FF France法国
franc(卢森堡)法郎 LuxF Luxemb(o)urg 卢森堡
franc(马尔加什)法郎 FMG The Malagasy Republic马尔加什共和国
franc(马里)法郎 MF Mali马里
franc(卢旺达)法郎 RF Rwanda卢旺达
franc(瑞士)法郎 Sf Switzerland瑞士
gourde古德 G Haiti海地
guarani瓜拉尼 C Paraguay巴拉圭
Guilder(或florin)(荷兰)盾 fF Netherlands荷兰
kip基普 K Laos老挝
koruna(捷克)克朗 KeS Czechoslovakia捷克斯洛伐克
krona(冰岛)克朗 IKr Iceland冰岛
krona(瑞典)克朗 SKr Sweden瑞典
krone(丹麦)克朗 DKr Denmark丹麦
krone(挪威)克朗 NKr Norway挪威
kwacha(马拉维)克瓦查 MK Malawi马拉维
kwacha(赞比亚)克瓦查 K Zambia赞比亚
kyat(缅甸)元 K Burma缅甸
lek列克 Lek Albania阿尔巴尼亚
lempira伦皮拉 L Honras洪都拉斯
leone利昂 Le Sierra Leone塞拉利昂
leu列伊 Lv Romania罗马尼亚
lev列弗 L Bulgaria保加利亚
lira(意大利)里拉 Lit Italy意大利
Lira(土耳其)里拉(或镑) LT Turkey土耳其
Mark(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马克 DM GFR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Markka(芬兰)马克 Fmk Finland芬兰
Naira奈拉 Nigeria 尼日尔爾利亚
new cedi新塞地 NC Ghana加纳
Ouguiya乌吉亚 UM 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
pa''anga邦加 T$ Tonga汤加
Peseta比塞塔 Ptas Spain西班牙
peso(阿根廷)比索 $a Argentina阿根廷
peso(玻利维亚)比索 $b Bolivia玻利维亚
peso(哥伦比亚)比索 Col$ Colombia哥伦比亚
peso(古巴)比索 Cub$ Cuba古巴
peso(多米尼加)比索 RD$ The Dominican Republic多米尼加共和国
peso(墨西哥)比索 Mex$ Mexico墨西哥
peso(菲律宾)比索 P Philippines菲律宾
peso(乌拉圭)比索 Ur$ Uruguay乌拉圭
pound(塞浦路斯)镑 £C Cyprus塞浦路斯
pound(埃及)镑 LE Egypt埃及
pound(英国)镑 £(£ Stg) Great Britain英国
pound(爱尔兰)镑 £Ir Ireland爱尔兰
pound(黎巴嫩)镑 LL Lebanon黎巴嫩
pound(马耳他)镑 £M Malta马耳他
pound(苏丹)镑 £S Sudan苏丹
pound(叙利亚)镑 LS Syria叙利亚
quetzal格查尔 Q Guatemala危地马拉
Renminbiyuan人民币元 RMB China中国
rial(伊朗)里亚尔 Rls Iran伊朗
riel瑞尔 Cambodia柬埔寨
riyal(沙特阿拉伯)里亚尔 SRls 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
riyal(阿拉伯也门共和国)里亚尔 YRls The Arab Republic of Yemen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rouble卢布 R(rub, Rbl) USSR俄罗斯
rupee(印度)卢比 Rs India印度
rupee(毛里求斯)卢比 MRs Mauritius毛里求斯
rupee(尼泊尔)卢比 NRs Nepal尼泊尔
rupee(巴基斯坦)卢比 PRs Pakistan巴基斯坦
rupee(斯里兰卡)卢比 SRs Sri Lanka斯里兰卡
rupiah(印度尼西亚)卢比(或盾) Rp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
schilling(奥地利)先令 Sch Austria(奥地利)
shilling(肯尼亚)先令 KSh Kenya(肯尼亚)
shilling(坦桑尼亚)先令 TSh 坦桑尼亚
shilling(乌干达)先令 USh 乌干达
sol索尔 s/ 秘鲁
Somali shilling索马里先令 ShSo Somali索马里
sucre苏克雷 S/ Ecuador厄瓜多爾尔尔
syli西里 syli syli几内亚
tugrik图格里克 Tug Mongolia蒙古
won(朝鲜)圆 W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日元 ¥ Japan日本
扎伊尔 Z Zaire扎伊尔
兹罗提 Zl Poland波兰
‘叁’ 谁有梅尔吉布森的最新消息或他的一切资料
本名: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
生日:1956年1月3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州
身高: 176厘米
最高片酬 :2500万美元
代表作:《勇敢的心》、《致命武器》、《疯狂麦克斯》
最新影片:《爱国者》
星路历程:
梅尔-吉布森,1995年在《勇敢的心》中为世人塑造了一个传奇般的爱国英雄----威廉-华莱士,今年他又为世人带来了另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本杰明-马丁。他棱角分明的脸庞、英俊刚毅的气质、至刚至阳的男人血性,使他完美地为世人奉献了二位用生命捍卫神圣家园的伟大的爱国者,凭着自身的实力成为好莱坞顶级的电影巨星。
梅尔-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父亲是铁路司机,母亲是澳大利亚歌剧演员,双亲是爱尔兰虔诚天主教徒。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对电影产生了较大的兴趣。据说由于吉布森的父亲在美国遇到大麻烦,于是1968年他们全家迁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居住。吉布森中学毕业后,来到了悉尼国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表演,在校期间他遇见了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朱迪-戴维斯(Judy Davis),并应邀参加了其处女作《夏日城市》(“Summer City”)的拍摄。毕业后,他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剧团也演一些小角色,并逐步涉足影坛。
1979年,出道不久的吉布森接连出演了两部不同题材的故事片。一部是令他一举成名的、由着名导演乔治-米勒执导的科幻片《疯狂至极》(“Mad Max”),他在剧中饰演一位将面临原子战争毁灭的、身穿金属外衣的未来警官。第二部是米勒导演的另一部感人的情节片《蒂姆》(“Tim”),他在剧中担任主演,因成功地演绎了一位反应迟钝的勤杂工,而获得了澳大利亚萨姆奖,成为澳大利亚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1981年他又得到了另一位澳大利亚名导演彼得-维尔的赏识,同年参加了维尔的精彩剧情片《加利波里》(“Galiipoli”)的拍摄,并因该片第二次获得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吉布森在《冲锋飞车队》(“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国际影坛所关注。1983年他与维尔二度合作,拍摄了影片《危险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在片中饰演一位企图掩饰印尼血腥政变的麻木无情的记者。在这些早年的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断得到提高,他要开始寻求更广阔的表演空间。
1984年,吉布森进军美国。他在好莱坞主演了《河流》(“The River”)、《奖金》(“The Pointy”),但反应平平。同年吉布森应邀重返澳大利亚,又一次在刺激、疯狂的《冲锋飞车队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中出演狂热的马克思,歌手迪娜-特纳加盟了此片的拍摄。吉布森在休整了两年后,1987年美国名导演理乍得-唐纳邀请他主演轰动一时的动作影片《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吉布森在剧中饰演警探马丁-瑞格斯,他所体现的幽默诙谐、勇敢坚强、坚持正义,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使吉布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跃成为好莱坞超级动作明星。他与丹尼-格洛弗的倾情联袂表演使《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随后他又出演了《致命武器》的2部续集,为吉布森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1990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ICON Proctions,并出品了《哈姆雷特》(“Hamlet”)和《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等影片。这期间他还参加拍摄了《破晓时刻》(“Tequila Sunrise”)、《电线上的鸟》(“Bird on a Wire”)等影片。1990年和1991年两度被美国《People》杂志选为世界最潇洒人士前50名之一。
1993年,吉布森首次执导了影片《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讲述了一个古代传奇故事,并亲自在片中扮演一位被严重烧伤但深藏秘密的老师。这部影片制作精细,体现了吉布森多年来在影坛中的丰富经验和心得。虽然影片宣传浩大,但只取得了中等的票房收入。1994年,他主演了由理乍得-唐纳执导的《赌侠马华力》(“Maverick”),该片改编自收视率不错的同名电视喜剧,他在剧中饰演了一个西部枪手、赌徒,影片上映后好评不断,体现了他的实力和活力。
1995年吉布森自编自导的古装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给了世界一个非同寻常的震惊。他在影片中史诗般地描述了13世纪苏格兰领袖威廉-华莱士的生活和创建独立王国的奋斗史,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古装史诗巨片。吉布森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情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此片1996年共获得了10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赢得五项奥斯卡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化妆),这一年成为梅尔-吉布森的黄金之年,他当之无愧被称为世界巨星。
1996年,他转身幕后,为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片《风中奇缘》(“Pocahontas”)中的约瀚-史密斯配音和配唱,并拍摄了影片《绑票通缉令》(“Ransom”1996)、《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y”1997)和《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1998),吉布森的名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受人瞩目。1999年在影片《危险人物》(“Payback”1999)中,他开始了从影以来的全新尝试,出演一位亦正亦邪的黑道人物,英雄神采仍然不减当年。2000年他又重操旧业,为梦工厂的最新动画片《小鸡快跑》("Chicken Run")中的神奇的大公鸡Rocky配音,给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2000年应大导演维姆-温德斯的邀请,吉布森客串演出了《百万大饭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饰演一名追兇警官,冷酷的扮相和玄秘的风格,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暑期期间,吉布森继《勇敢的心》后再次着古装出场,主演大制作电影《爱国者》(“The Patriot”)。该片由《独立日》一片的导演罗兰德-艾莫里奇执导,编剧为《拯救大兵瑞恩》的罗伯特-罗戴特,讲述的是在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位美国人英勇对抗英国入侵者的故事,吉布森饰演的本杰明-马丁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鳏夫,他是为保卫家人安全而不惜出战、在战火中高喊着“Forward”的战争英雄。该片场面浩大,既壮观、又感人,表现出了极强的英雄主义色彩,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吉布森凭此片进一步确立了其银幕“英雄形象”,成为好莱坞身价最高(2500万美元)的演员。吉布森今年接下来的一部影片是年底前即将上映的喜剧片《女人想什么》(“What Women Want"),他在影片中饰演一个能看透女人心思的大男子主义者,不知这次吉布森又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
梅尔-吉布森是一个眷恋自己的家庭、虔诚的家庭型男人,对结婚14年的妻子忠贞不二,妻子罗宾(Robyn)和他共同生育了7个子女。世界上大约有半数女人为他着迷,在今年5月份美国Zogby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中,梅尔-吉布森当选最佳银幕爱侣,但他从未有绯闻传出,他认为婚外恋是“庸人自扰,何苦来着”。说到自己的家庭时,他表示会像《爱国者》中的本杰明-马丁一样,为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平时,他为人亲切、随和、聪明、幽默,这个被评为“世界最性感的男人”最喜欢做的事,是同全家一起在澳大利亚自己的农庄里悠然而居,他曾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世界最性感的男人",他更喜欢人们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
导演的影片:
1、《勇敢的心》(“Brave heart”) 1995年
2、《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年
获奖记录:
1997年10月被英国《Empire》杂志评为世界前100名明星排名第12位
1996年以《勇敢的心》一片获第六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1996年被美国《People》杂志选为世界50位最漂亮的人之一
1990年和1991年两度被美国《People》杂志选为世界最潇洒人士前50名之一
1979年和1981年两度获澳大利亚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
拍摄影片:
2000年 《女人想什么》(“What Women Want")
2000年 《爱国者》(“The Patriot")
2000年 《小鸡快跑》(“Chicken Run")
2000年 《百万大饭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1999年 《危险人物》(“Payback”1999)
1998年 《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
1997年 《一个真实的神话故事》(“Fairytale: A True Story”)
1997年 《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y”)
1997年 《不可能的拍档》(“Fathers' Day”)
1996年 《绑票通缉令》(“Ransom”)
1995年 《风中奇缘》(“Pocahontas”)
1995年 《鬼马小精灵》(“Casper”)
1995年 《勇敢的心》(“Brave heart”)
1994年 《赌侠马华力》(“Maverick”)
1993年 《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年 《地球、美国梦》(“Earth and the American Dream”)
1993年 《致命武器3》(“Lethal Weapon 3”)
1992年 《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
1990年 《电线上的鸟》(“Bird on a Wire”)
1990年 《美国的天空》(“Air America”)
1990年 《哈姆雷特》(“Hamlet”)
1989年 《致命武器2》(“Lethal Weapon 2")
1988年 《破晓时刻》(“Tequila Sunrise”)
1987年 《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
1985年 《冲锋飞车队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984年 《奖金》(“The Pointy”)
1984年 《索福尔夫人》(“Mrs. Soffel”)
1984年 《河流》(“The River”)
1983年 《危险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eagerously”)
1982年 《Attack Force Z》
1981年 《惩罚》(“Punishment")
1981年 《加利波里》(“Galiipoli”)
1981年 《冲锋飞车队》(“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
1981年 《连环反应》(“The Chain Reaction”)
1979年 《蒂姆》(“Tim”)
1979年 《疯狂至极》(“Mad Max”)
1977年 《夏日城市》(“Summer City”)
他50岁的生日快到了。
‘肆’ 看过《男人百分百》(偷听女人心)的请进
梅尔·吉布森
本名:Mel Gibson
生日:1956年1月3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州
身高: 176厘米
最高片酬 :2500万美元
代表作:《勇敢的心》、《致命武器》、《疯狂麦克斯》
最新影片:《爱国者》
梅尔-吉布森,1995年在《勇敢的心》中为世人塑造了一个传奇般的爱国英雄----威廉-华莱士,今年他又为世人带来了另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本杰明-马丁。他棱角分明的脸庞、英俊刚毅的气质、至刚至阳的男人血性,使他完美地为世人奉献了二位用生命捍卫神圣家园的伟大的爱国者,凭着自身的实力成为好莱坞顶级的电影巨星。
梅尔-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父亲是铁路司机,母亲是澳大利亚歌剧演员,双亲是爱尔兰虔诚天主教徒。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从小就对电影产生了较大的兴趣。据说由于吉布森的父亲在美国遇到大麻烦,于是1968年他们全家迁至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居住。吉布森中学毕业后,来到了悉尼国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表演,在校期间他遇见了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朱迪-戴维斯(Judy Davis),并应邀参加了其处女作《夏日城市》(“Summer City”)的拍摄。毕业后,他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剧团也演一些小角色,并逐步涉足影坛。
1979年,出道不久的吉布森接连出演了两部不同题材的故事片。一部是令他一举成名的、由着名导演乔治-米勒执导的科幻片《疯狂至极》(“Mad Max”),他在剧中饰演一位将面临原子战争毁灭的、身穿金属外衣的未来警官。第二部是米勒导演的另一部感人的情节片《蒂姆》(“Tim”),他在剧中担任主演,因成功地演绎了一位反应迟钝的勤杂工,而获得了澳大利亚萨姆奖,成为澳大利亚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1981年他又得到了另一位澳大利亚名导演彼得-维尔的赏识,同年参加了维尔的精彩剧情片《加利波里》(“Galiipoli”)的拍摄,并因该片第二次获得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吉布森在《冲锋飞车队》(“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国际影坛所关注。1983年他与维尔二度合作,拍摄了影片《危险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在片中饰演一位企图掩饰印尼血腥政变的麻木无情的记者。在这些早年的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断得到提高,他要开始寻求更广阔的表演空间。
1984年,吉布森进军美国。他在好莱坞主演了《河流》(“The River”)、《奖金》(“The Pointy”),但反应平平。同年吉布森应邀重返澳大利亚,又一次在刺激、疯狂的《冲锋飞车队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中出演狂热的马克思,歌手迪娜-特纳加盟了此片的拍摄。吉布森在休整了两年后,1987年美国名导演理乍得-唐纳邀请他主演轰动一时的动作影片《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吉布森在剧中饰演警探马丁-瑞格斯,他所体现的幽默诙谐、勇敢坚强、坚持正义,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使吉布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跃成为好莱坞超级动作明星。他与丹尼-格洛弗的倾情联袂表演使《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随后他又出演了《致命武器》的2部续集,为吉布森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1990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ICON Proctions,并出品了《哈姆雷特》(“Hamlet”)和《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等影片。这期间他还参加拍摄了《破晓时刻》(“Tequila Sunrise”)、《电线上的鸟》(“Bird on a Wire”)等影片。1990年和1991年两度被美国《People》杂志选为世界最潇洒人士前50名之一。
1993年,吉布森首次执导了影片《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讲述了一个古代传奇故事,并亲自在片中扮演一位被严重烧伤但深藏秘密的老师。这部影片制作精细,体现了吉布森多年来在影坛中的丰富经验和心得。虽然影片宣传浩大,但只取得了中等的票房收入。1994年,他主演了由理乍得-唐纳执导的《赌侠马华力》(“Maverick”),该片改编自收视率不错的同名电视喜剧,他在剧中饰演了一个西部枪手、赌徒,影片上映后好评不断,体现了他的实力和活力。
1995年吉布森自编自导的古装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给了世界一个非同寻常的震惊。他在影片中史诗般地描述了13世纪苏格兰领袖威廉-华莱士的生活和创建独立王国的奋斗史,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古装史诗巨片。吉布森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情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此片1996年共获得了10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赢得五项奥斯卡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化妆),这一年成为梅尔-吉布森的黄金之年,他当之无愧被称为世界巨星。
1996年,他转身幕后,为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片《风中奇缘》(“Pocahontas”)中的约瀚-史密斯配音和配唱,并拍摄了影片《绑票通缉令》(“Ransom”1996)、《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y”1997)和《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1998),吉布森的名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受人瞩目。1999年在影片《危险人物》(“Payback”1999)中,他开始了从影以来的全新尝试,出演一位亦正亦邪的黑道人物,英雄神采仍然不减当年。2000年他又重操旧业,为梦工厂的最新动画片《小鸡快跑》("Chicken Run")中的神奇的大公鸡Rocky配音,给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2000年应大导演维姆-温德斯的邀请,吉布森客串演出了《百万大饭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饰演一名追兇警官,冷酷的扮相和玄秘的风格,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暑期期间,吉布森继《勇敢的心》后再次着古装出场,主演大制作电影《爱国者》(“The Patriot”)。该片由《独立日》一片的导演罗兰德-艾莫里奇执导,编剧为《拯救大兵瑞恩》的罗伯特-罗戴特,讲述的是在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位美国人英勇对抗英国入侵者的故事,吉布森饰演的本杰明-马丁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鳏夫,他是为保卫家人安全而不惜出战、在战火中高喊着“Forward”的战争英雄。该片场面浩大,既壮观、又感人,表现出了极强的英雄主义色彩,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吉布森凭此片进一步确立了其银幕“英雄形象”,成为好莱坞身价最高(2500万美元)的演员。吉布森今年接下来的一部影片是年底前即将上映的喜剧片《女人想什么》(“What Women Want"),他在影片中饰演一个能看透女人心思的大男子主义者,不知这次吉布森又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
梅尔-吉布森是一个眷恋自己的家庭、虔诚的家庭型男人,对结婚14年的妻子忠贞不二,妻子罗宾(Robyn)和他共同生育了7个子女。世界上大约有半数女人为他着迷,在今年5月份美国Zogby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中,梅尔-吉布森当选最佳银幕爱侣,但他从未有绯闻传出,他认为婚外恋是“庸人自扰,何苦来着”。说到自己的家庭时,他表示会像《爱国者》中的本杰明-马丁一样,为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平时,他为人亲切、随和、聪明、幽默,这个被评为“世界最性感的男人”最喜欢做的事,是同全家一起在澳大利亚自己的农庄里悠然而居,他曾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世界最性感的男人",他更喜欢人们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
导演的影片:
1、《勇敢的心》(“Brave heart”) 1995年
2、《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年
获奖记录:
1997年10月被英国《Empire》杂志评为世界前100名明星排名第12位
1996年以《勇敢的心》一片获第六十八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1996年被美国《People》杂志选为世界50位最漂亮的人之一
1990年和1991年两度被美国《People》杂志选为世界最潇洒人士前50名之一
1979年和1981年两度获澳大利亚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
拍摄影片:
2000年 《女人想什么》(“What Women Want")
2000年 《爱国者》(“The Patriot")
2000年 《小鸡快跑》(“Chicken Run")
2000年 《百万大饭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1999年 《危险人物》(“Payback”1999)
1998年 《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
1997年 《一个真实的神话故事》(“Fairytale: A True Story”)
1997年 《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y”)
1997年 《不可能的拍档》(“Fathers' Day”)
1996年 《绑票通缉令》(“Ransom”)
1995年 《风中奇缘》(“Pocahontas”)
1995年 《鬼马小精灵》(“Casper”)
1995年 《勇敢的心》(“Brave heart”)
1994年 《赌侠马华力》(“Maverick”)
1993年 《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
1993年 《地球、美国梦》(“Earth and the American Dream”)
1993年 《致命武器3》(“Lethal Weapon 3”)
1992年 《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
1990年 《电线上的鸟》(“Bird on a Wire”)
1990年 《美国的天空》(“Air America”)
1990年 《哈姆雷特》(“Hamlet”)
1989年 《致命武器2》(“Lethal Weapon 2")
1988年 《破晓时刻》(“Tequila Sunrise”)
1987年 《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
1985年 《冲锋飞车队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1984年 《奖金》(“The Pointy”)
1984年 《索福尔夫人》(“Mrs. Soffel”)
1984年 《河流》(“The River”)
1983年 《危险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eagerously”)
1982年 《Attack Force Z》
1981年 《惩罚》(“Punishment")
1981年 《加利波里》(“Galiipoli”)
1981年 《冲锋飞车队》(“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
1981年 《连环反应》(“The Chain Reaction”)
1979年 《蒂姆》(“Tim”)
1979年 《疯狂至极》(“Mad Max”)
1977年 《夏日城市》(“Summer City”)
影片中扮演男主角前妻的演员和后来的女上司的演员的简单介绍
在“男人百分百”中,梅尔吉布森却不是真正的“百分百男人”,而是个性不“阿杀力”,又有点小奸小坏,老想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的“小男人”,结果在一次触电意外中,他竟然“如愿以偿”,能够听到所有身边女人的心声,不但让他知道饭店前大屁股胖黑女人非常欣赏他的“翘屁屁”,还知道海伦杭特也非常欣赏他的“男性雄风”。从而完全感受到女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他把这当成上帝赠予自己的特殊礼物,并沉迷于其中难以自拔。渐渐的,他发现自己的行为也受其影响,一切都在无法抑制的发生着改变。他不再象从前那样“男权至上”,相反,对女性的模仿欲油然而升,如刮腿毛、对镜梳妆。惊喜与悲伤,欢笑和居丧,几经反复,命运似乎总在同他开玩笑……
海伦杭特在“男人百分百”饰演梅尔吉布森的上司,因为抢走了梅尔吉布森觊觎已久的职位,让梅尔吉布森无时无刻都想要找机会整整她。但是等到梅尔吉布森偷听到海伦杭特的心声后,却发现原来她在女强人的外表下,有颗柔软温暖的内心,梅尔吉布森不知不觉的爱上了这个原本见面分外眼红的仇人。
幕后:
该片由执导过《家族阴谋》的南希麦尔斯担任导演。表面看来,影片的情节荒诞,难脱俗套。然而导演却借简单的故事,以轻松愉快的手法,对人性中的背叛与吸引作了大胆的探索。影片所揭示的思想耐人寻味:人类社会被真实与虚假牢牢包围,它们界限模糊,却互不侵犯,如果秩序被打破,所面临的将是对人类文明的强烈冲击……。
演员阵容不容小觑。剧中主演梅尔吉布森、曼因斯汤米和海伦杭特都曾获得过奥斯卡大奖,另外,曾成功饰演过Celine Dion和Martha Stewart等角色的安娜盖斯泰尔也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梅尔吉布森了,《男人百分百》已经是他今年接拍的第四部影片。该片拍摄前曾有不少人质疑,这位擅长大题材作品的巨星是否能够用浪漫和幽默将一个小人物演好呢?对此梅尔吉布森调侃的说道:“这个角色对我来说比较新鲜,有一点点挑战,一点点兴奋。”
‘伍’ <勇敢的心>主角是谁他还演过什么电影 这电影里的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么,
1.《勇敢的心》的男主角是鼎鼎大名的梅尔.吉布森。
2.梅尔·吉布森
原名: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
出生年月:1956年1月3日
出生地:美国纽约peekskill
身高:5英尺9寸
教育:澳大利亚悉尼国家戏剧艺术学院
梅尔-吉布森,1995年在《勇敢的心》中为世人塑造了一个传奇般的爱国英雄----威廉-华莱士,今年他又为世人带来了另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本杰明-马丁。他棱角分明的脸庞、英俊刚毅的气质、至刚至阳的男人血性,使他完美地为世人奉献了二位用生命捍卫神圣家园的伟大的爱国者,凭着自身的实力成为好莱坞顶级的电影巨星。
1979年,出道不久的吉布森接连出演了两部不同题材的故事片。一部是令他一举成名的、由着名导演乔治-米勒执导的科幻片《疯狂至极》(“Mad Max”),他在剧中饰演一位将面临原子战争毁灭的、身穿金属外衣的未来警官。第二部是米勒导演的另一部感人的情节片《蒂姆》(“Tim”),他在剧中担任主演,因成功地演绎了一位反应迟钝的勤杂工,而获得了澳大利亚萨姆奖,成为澳大利亚一颗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1981年他又得到了另一位澳大利亚名导演彼得-维尔的赏识,同年参加了维尔的精彩剧情片《加利波里》(“Galiipoli”)的拍摄,并因该片第二次获得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同年,吉布森在《冲锋飞车队》(“Mad Max 2: The Road Warrior”)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国际影坛所关注。1983年他与维尔二度合作,拍摄了影片《危险年代》(“The Year Of Living Dangerously”),在片中饰演一位企图掩饰印尼血腥政变的麻木无情的记者。在这些早年的影片中,吉布森的演技不断得到提高,他要开始寻求更广阔的表演空间。
1984年,吉布森进军美国。他在好莱坞主演了《河流》(“The River”)、《奖金》(“The Pointy”),但反应平平。同年吉布森应邀重返澳大利亚,又一次在刺激、疯狂的《冲锋飞车队2》(“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中出演狂热的马克思,歌手迪娜-特纳加盟了此片的拍摄。吉布森在休整了两年后,1987年美国名导演理乍得-唐纳邀请他主演轰动一时的动作影片《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吉布森在剧中饰演警探马丁-瑞格斯,他所体现的幽默诙谐、勇敢坚强、坚持正义,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使吉布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跃成为好莱坞超级动作明星。他与丹尼-格洛弗的倾情联袂表演使《致命武器》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影片。随后他又出演了《致命武器》的2部续集,为吉布森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1990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ICON Proctions,并出品了《哈姆雷特》(“Hamlet”)和《天荒情未了》(“Forever Young”)等影片。这期间他还参加拍摄了《破晓时刻》(“Tequila Sunrise”)、《电线上的鸟》(“Bird on a Wire”)等影片。1990年和1991年两度被美国《People》杂志选为世界最潇洒人士前50名之一。
1993年,吉布森首次执导了影片《无脸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 Face”),讲述了一个古代传奇故事,并亲自在片中扮演一位被严重烧伤但深藏秘密的老师。这部影片制作精细,体现了吉布森多年来在影坛中的丰富经验和心得。虽然影片宣传浩大,但只取得了中等的票房收入。1994年,他主演了由理乍得-唐纳执导的《赌侠马华力》(“Maverick”),该片改编自收视率不错的同名电视喜剧,他在剧中饰演了一个西部枪手、赌徒,影片上映后好评不断,体现了他的实力和活力。
1995年吉布森自编自导的古装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给了世界一个非同寻常的震惊。他在影片中史诗般地描述了13世纪苏格兰领袖威廉-华莱士的生活和创建独立王国的奋斗史,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古装史诗巨片。吉布森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情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此片1996年共获得了10项奥斯卡奖提名,并最终赢得五项奥斯卡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化妆),这一年成为梅尔-吉布森的黄金之年,他当之无愧被称为世界巨星。
1996年,他转身幕后,为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动画片《风中奇缘》(“Pocahontas”)中的约瀚-史密斯配音和配唱,并拍摄了影片《绑票通缉令》(“Ransom”1996)、《阴谋理论》(“Conspiracy Theory”1997)和《致命武器4》(“Lethal Weapon 4”1998),吉布森的名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受人瞩目。1999年在影片《危险人物》(“Payback”1999)中,他开始了从影以来的全新尝试,出演一位亦正亦邪的黑道人物,英雄神采仍然不减当年。2000年他又重操旧业,为梦工厂的最新动画片《小鸡快跑》("Chicken Run")中的神奇的大公鸡Rocky配音,给这部影片增色不少。
2000年应大导演维姆-温德斯的邀请,吉布森客串演出了《百万大饭店》(“The Million Dollar Hotel”),饰演一名追兇警官,冷酷的扮相和玄秘的风格,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暑期期间,吉布森继《勇敢的心》后再次着古装出场,主演大制作电影《爱国者》(“The Patriot”)。该片由《独立日》一片的导演罗兰德-艾莫里奇执导,编剧为《拯救大兵瑞恩》的罗伯特-罗戴特,讲述的是在18世纪70年代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一位美国人英勇对抗英国入侵者的故事,吉布森饰演的本杰明-马丁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鳏夫,他是为保卫家人安全而不惜出战、在战火中高喊着“Forward”的战争英雄。该片场面浩大,既壮观、又感人,表现出了极强的英雄主义色彩,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吉布森凭此片进一步确立了其银幕“英雄形象”,成为好莱坞身价最高(2500万美元)的演员。吉布森今年接下来的一部影片是年底前即将上映的喜剧片《女人想什么》(“What Women Want"),他在影片中饰演一个能看透女人心思的大男子主义者,不知这次吉布森又能为我们带来些什么。
梅尔-吉布森是一个眷恋自己的家庭、虔诚的家庭型男人,对结婚14年的妻子忠贞不二,妻子罗宾(Robyn)和他共同生育了7个子女。世界上大约有半数女人为他着迷,在今年5月份美国Zogby进行的一项民意测验中,梅尔-吉布森当选最佳银幕爱侣,但他从未有绯闻传出,他认为婚外恋是“庸人自扰,何苦来着”。说到自己的家庭时,他表示会像《爱国者》中的本杰明-马丁一样,为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平时,他为人亲切、随和、聪明、幽默,这个被评为“世界最性感的男人”最喜欢做的事,是同全家一起在澳大利亚自己的农庄里悠然而居,他曾表示:自己并不是什么"世界最性感的男人",他更喜欢人们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
1997年10月 英国Empire杂志,世界前100名明星排名第12位。出生于美国东部标准时间下午4:45,1996年被美国People选为世界50位最漂亮的人之一,他的父亲休顿吉布森,1968年携家眷从纽约的乡村搬迁到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吉布森和妻子Robyn共有6个孩子,1975年和堂兄查里斯吉布森合演了“早安美国”。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梅尔吉布森是一个虔诚传统的天主教徒与朱蒂戴威斯一起参加了戏剧学校,并合演了“罗米欧与朱丽叶”,1991年和1990年两度被People杂志选为世界最潇洒人士前50名之一
演员:
疯狂的麦克斯4狗仔队
奇探心魔
灵异象限
我们曾是战士
小鸡快跑
百万美元旅馆
爱国者
男人百分百
永远的好莱坞
危险人物
致命武器4
绝密阴谋
精灵传奇 )
我有两个爸
赎金风暴
勇敢的心
鬼马小灵精
风中奇缘
赌侠马华力
无脸的男人
天荒情未了
致命武器3
飞离航道
惊弓之鸟
哈姆雷特
致命武器2
破晓时刻
致命武器
冲锋飞车队第三集
铁窗外的春天
叛逆巡航
怒河春醒
Z字特攻队
危险年代
加里波底
冲锋飞车队
迷雾追魂手
我从未承诺给你一座玫瑰花园
3、威廉.华莱士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
历史上真实的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
他出生于1267年;认为他是少年英雄的人则主张他的生辰其实是1275年或1276年;也有人为了凑历史的巧合,说他生于1272年或1274年,因为前者是他的死敌老爱在十字军中继承王位的年份,后者是回到伦敦加冕的年份;也有主张1270年的,可能是为了取整数。
他父亲的名字是马尔科姆还是理查也各有其说。老冯宁愿相信老爷子叫马尔科姆,而理查是叔叔。因为根据比较公认的说法,华家有三兄弟,老大叫马尔科姆,老二就是威廉,老三叫约翰,而一个堂兄弟叫理查。当时流行长子继承父名,所以小马尔科姆这个名字来源于父名,当在情理之中。
传说华莱士身高两米(六英尺七英寸),即使在今天也算得上巨人,更何况据考证当时成年男子平均高度才1.5米。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留下真实的画像,但作为人们寄托理想的英雄和崇拜效法的榜样,他的形象在苏格兰民间有很多版本,有青春偶像的,有小胡子的,有络腮胡子的,甚至还有须发皆白的,多数是披坚执锐的战斗姿态。但是引起最大争议的,还是新近在斯特陵旅游服务中心前落成的那尊塑像。因为很多人说,他们要的纪念是威廉·华莱士,而不是梅尔·吉布森。
华莱士家族,据信系由威尔士迁入苏格兰的。Wallace也作Walensis,词义为“说威尔士语的人”。这个家族是苏格兰西南部的小贵族,也就是向大诸侯称臣的小领主,这种多层分封的关系在中世纪的欧洲很普遍。作为苏格兰皇家司礼事务大臣(High Stewards)家族的封臣,华氏先人不迟于1250年获得了老树原(Elderslie,Field of Elder Trees)领地,位置在当时伦弗鲁郡(Renfrewshire)的派斯雷(Paisley)附近。威廉的母亲也出自望族,是艾尔郡(Ayr,在苏格兰西部沿海)郡长雷吉纳德·克劳福德(Sir Reginald de Crauford)的女儿。
威廉早年的经历无据可考,不过,按当时的习俗,威廉作为次子应担任神职。传说他的一个叔父就是斯特灵附近邓尼佩斯(Dunipace)的牧师,教授给他拉丁语和圣经箴言,灌输了自由思想,据说他的剑术和骑射工夫也是当和尚的这段时期学的。
传奇中的华莱士武艺高强,可力敌数人并最终取胜。他能从屡次追剿和血战中生存下来,相信传说不虚。但事实并不止于此,华莱士还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官。他显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但纵横山林多年的经历使他作战经验丰富,深谙游击战术,懂得收集和利用情报,能够根据敌我双方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运用部队,善于利用地形,对攻击的时机把握得恰倒好处。
华莱士的另一面,是嗜血成性、杀人如麻。有一幅画表现战斗中的华莱士,天上日光惨淡,地上浓雾弥漫,手握利剑的华莱士在遍野的尸堆中逡巡,仿佛饿虎下山,色调阴冷晦暗,气氛恐怖肃杀。对于英格兰人给他造成的伤害和侮辱,他都以冷酷的杀戮加倍报复。起义军每攻克英军盘踞的城堡或在野战中击败英军,都要杀尽包括平民在内的所有英格兰人及其外国雇佣兵,从不抓俘虏,心情稍好一点的时候会放过美眉、儿童与和尚。有的时候甚至他的部下都觉得过于残暴而于心不安,以至于事后跑到主教那里去忏悔。毕竟他生活在一个以暴易暴的时代,野蛮是生存的需要。征服者的傲慢侮辱与残酷镇压,多年来你死我活的追杀,已经令复仇之火烧焦了他心里最后一点仁慈和怜悯。
华莱士对英格兰人的刻骨仇恨,不仅仅出于对自由的信念,也来自亲身感受到的亡国毁家之痛,由家仇而知国恨。1291年,当老爱上演“至尊”闹剧时,耿介不阿的老马尔科姆属于少数拒绝低头的苏格兰人。为了躲避迫害,他带了长子离家出走,但终于还是被个叫费尼克(Fenwick)的英格兰骑士杀害于艾尔郡的罗顿山(Loudoun Hill)。年方弱冠的威廉只好随母投亲,据说就是这段时间他进了教会学校,但不久,就因杀死向他挑衅的英国占领军而被通缉,从此浪迹江湖。此后的故事有些像《水浒》,斗殴、追捕、复仇、死里逃生,甚至有人说华莱士其实是传奇侠盗罗宾汉的原型之一。这些故事多半被饱受侵略者欺凌的苏格兰人加以夸大和演义,籍以寄托报仇解恨的希望。
在游击生涯中,华莱士周围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亲族为核心的骨干力量,包括舅舅帕特里克(Patrick Auchinleck of Gilbank)、堂兄弟亚当、理查和西蒙(Adam, Richard and Simon Wallace),表兄弟威廉(William de Crauford)、外甥爱德华·里特和汤姆·哈利德(Edward Little、Tom Halliday),以及贵族格拉汉姆(Sir John Graham Jr.)、爱尔兰人史蒂芬(Stephen of Ireland)、勇士格雷(Gray)、克雷(Kerly of Cruggleton)、修道士约翰·布莱尔(John Blair,不知道是不是拖泥的祖上)、土匪爱德华·多事、约翰·狂接舆、乔治·风满楼等。他们利用袭击英军缴获的装备、马匹和给养武装自己,不断壮大。
比较可信的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战斗。譬如罗顿山伏击战。1296年7月,威廉·华莱士率宗族数十人在父兄遇难的罗顿山守株待兔,利用狭路设伏,击毙仇人费尼克骑士,截获了他护送的运输队。再如夜袭拉那克(Lanark,在苏格兰南部)。华莱士的妻子梅伦(Marion Braidfute,一个富有领主的独女,二人是否正式结过婚无从考证)死于老爱委派的拉那克郡长荷斯里格爵士(Sir William Heselrig)之手。华莱士率手下夜入城堡血洗了郡长的府邸。《BH》中,这一事件被编排成捍卫“初夜权”的官逼民反,并作为大起义的导火索。或许梅尔看过《逼上梁山》。洋人不认为“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什么不光彩的。
拉那克之战是华莱士命运的转折点。军事上,这一战斩杀英军240多人,使华莱士声名大振,激发了饱受压榨的苏格兰下层人民的反抗意识。在他周围迅速聚集起三千多起义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而在此之前,追随他的不过是数十名亲族和一些真正的江洋大盗,至多算一支游击队罢了。政治上,华莱士由自发反抗占领军的残暴统治向为光复祖国而战转变。前面说过的罗伯特·维斯哈特主教早有发起复国运动之心,但苦于手中无兵,而实力派贵族又只重私利罔顾大义。华莱士义军的崛起正合他意。老和尚找到华莱士,劝说他打出了恢复国家独立、迎请巴里奥国王还朝的旗号。这一举措如同范增劝项梁迎立怀王,给了华莱士义军以政治上的地位和号召力。在此之前,华莱士及其抗英斗争一直被当作暴民作乱,得不到大贵族的认同。同时,和尚帮遍布全苏的教堂网络还被动员起来联络各地的起义者,使起义的浪潮迅速蔓延开来。一些贵族也加入了反抗的行列。但此举也给本来没什么政治倾向的华莱士贴上了“拥巴派”的标签,日后不可避免地成为贵族派系倾轧的牺牲品。
华莱士率领义军连续攻城拔寨,席卷整个北部高地。
建议看《勇敢的心》这部电影。
多加特湖(Loch Dochart),华莱士联合当地起义军突袭占有数量优势并有伪军支援的英军爱尔兰军团迈克法迪恩(MacFadyen)部,全歼该敌,斩杀了所有爱尔兰籍俘虏,但对缴械求饶的苏格兰俘虏则全部释放。迈克法迪恩本人逃离战场后,被追及并枭首。
北方重镇珀斯,起义军填平城壕,架云梯攻入城中,英军2千人被杀尽。
达诺塔(Dunottar)城堡,对“艾尔谷仓事件”等暴行记忆犹新的华莱士拒绝给逃入城堡避难的4000多英格兰人及其追随者以任何怜悯。抵抗者最终被赶下悬崖,甚至教堂也被点燃,把躲在里面的人活活烤死。
阿伯丁(Aberdeen)港,英军匆匆登船撤离,被疾速赶来的起义军乘低潮攻上甲板,杀得片甲无存,百余艘舰船被焚毁;英国派来的郡长挂起了巴里奥的旗号,从而免于血战。
随后,华莱士与莫雷合兵,围攻邓迪。
这时,降伏了苏格兰贵族的英军,已在老瓦的指挥下大举北进。
斯特陵,在这样的时候成为英苏大战的焦点。
斯特陵整个城市位于山谷之中的福斯河河湾和冲积平原之上,地势依山傍水,与潼关相仿佛。华莱士纪念塔坐落在市区以北两英里的达雅山(Dumyat Hill),像一座路标,从老远就能望得到。
山下的停车场是免费的。达雅山高约百米,山体葱茏,林木茂盛。山路陡峭高峻,有好心人提示,如果游客中有谁足力不济或想留一点能量登上纪念塔,可以乘穿梭小车代步。初秋之际,阴凉舒适,山风习习,空气清新,正好登山。
纪念塔坐落在克雷格(Craig)修道院旧址上。修道院是斯特陵桥战役时华莱士的指挥所。纪念塔的建设历时八年,于1869年落成。塔高220英尺(67米),共有246级台阶。全部费用超过1万英镑,在当时不啻是天文数字。这么一大笔钱都来自捐献,捐献者包括世界各地的苏格兰人,以及很多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包括同样为民族独立和自由理想奋战了一生的意大利民族英雄——解放者加里波第(Garibaldi)将军。
这是一座用浅黄色、褐色块石砌成的四方型塔楼,狭窄的窗以及顶层的垛口、四角的圆型棱堡,很像一座古堡。塔是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式建筑复兴的产物,外立面处理其实很精细,不过要贴近才看得出。但除了西北角的八角形壁柱和塔顶林立的小尖塔外,华丽、注重细节的哥特风格并不明显,斑驳的石料和不够清晰的轮廓线更使建筑显得朴实而古拙,在低垂的浓云下越发肃穆凝重。这样的风格倒更符合华莱士平民英雄的身份和悲壮的命运。
突出于塔的西南角的,是高达15英尺的华莱士雕像。华莱士络腮胡须,身躯强壮,穿着苏格兰短裙和披风,左手扶盾,右手高举利剑,面貌冷峻,直视前方,是在指天明誓要光复河山,还是指挥起义兄弟向敌军冲击?雕像距地面约30英尺(9米),居高临下,如同半空中一尊脚踏流云、驭风而飞的战神,给人以庄严、神圣之感。仰望雕像,心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耳边回荡的山风仿佛是他的呼唤——Pro Liberty(为了自由)!
塔底大厅里有华莱士简介和纪念塔本身建筑的介绍。
沿着狭窄而封闭的旋转楼梯盘旋而上,绝对不是件轻松的事,但绝对值得一试。
登上71级台阶,到达塔的第一层,是华莱士生平事迹陈列和斯特陵桥战役的介绍。最显着的是三维仿真的“华莱士在威斯特敏斯特大厅受审”场景。
华莱士的剑陈列在这里的一个墙角。这柄剑原来供奉在顿巴登(Dunbarton)城堡,纪念塔落成后移了过来。这是一柄当时很常见的双手使用的阔剑,长约66寸(1676毫米),其中刃长约52寸(1321毫米),经历了700年的岁月却依然光亮夺目。剑原是当时一件普通的兵器,没有制造者的标记,打造的年代也不详。从材质上分析,是苏格兰国货,而当时英国常见的武器大多产自弗兰德或德国。1505年,苏格兰王詹姆斯四世给它重新装了柄,为的是让剑更能配得上英雄的名字。此举是典型的贵族思维,认为只有华丽才算高贵。虽然出于对英雄的崇敬,但未免浅薄。
要把这样一柄长大而沉重的武器运用自如,不仅需要膂力过人,还必须有足够的身高。这倒能从侧面印证关于华莱士身材高大的传说。
第二层高64级台阶,1885年增辟为“英雄厅”,陈列着罗伯特·布鲁斯、司各特(Sir Walter Scott)、伯恩斯(Robert Burns)、利文斯顿(David Livingston)、瓦特(James Watt)等苏格兰名人的大理石雕像和生平事迹,并以声像手段展示20世纪的苏格兰名人。
再上行62级台阶,到达第三层,是一幅360度全景画,描绘周边景物,并标出不同历史时期几场大战的位置,譬如1297年的斯特陵桥之战,1314年的班诺克本之战等。
第四层是被称为“王冠”的塔顶。“王冠”是由八道粗壮的拱券飞架而成的。每条拱券上都有三座小尖塔,拱券合龙的最高处也有一座。这种建筑风格是哥特建筑在苏格兰的一个变种,模仿苏格兰王冠的形状,代表苏格兰的民族性。类似的风格在苏格兰的不少教堂方塔上也能找到,如15世纪修建的爱丁堡圣吉尔斯教堂的塔楼等,比起英格兰那些又尖又高、严肃刻板的典型哥特式方塔,倒更多些人的气息。不过,教堂的塔顶往往更轻灵通透,而纪念塔则厚重得多。
有券而无蹼,顶层是一个开放的露台,视野极其开阔,是俯瞰古战场的最佳立足点。
环视周围,北面山脚下绿树掩映的是斯特灵大学静谧安详的校园,后面则是绵延的奥奇尔丘陵,如一道坚实的墙壁,拱卫着后面地广人稀的苏格兰高地。西面遥远的山峰是高耸入云的罗蒙山。脚下的河谷是这两大屏障之间唯一的门户。福斯河在本来宽阔的谷底形成冲积平原,河道斗折蛇行,曼妙回转,划出一个又一个水草丰美的河曲,上面星星点点漫步着雪白的羊群。河流向东绵延远去,在远处的河口地带散为无数的港汊,浸润出一大片湿地,最后由福斯湾流入北海。西南山脚下不远处就是老桥,是十五世纪修建的,紧邻曾经是战场的木桥遗址。两岸已建起了密密麻麻的房舍。斯特陵城堡隔着河谷与这厢遥遥相对。城堡与爱丁堡相似,雄踞峭壁之上,俯瞰南面的市区。城池南面一望无际的绿茵,是苏格兰中部的低地平原。
真是龙争虎斗的兵家必争之地。
蓦地,一屡阳光如同锃亮的剑锋,刺破彤云直射老桥。恍然间,山谷间的房舍、公路、车辆、牛羊仿佛都不见了,满眼尽是飞扬的旗幡、鲜艳的衣甲、嘶鸣的战马、耀眼的刀枪。
帝国时代里也有该英雄的踪迹~!对其评价甚高!~如有仔细发现的话英雄里除了成吉思汗~!就他最猛了~!!~
大英雄威廉华莱士,是训练任务的主角。
他对苏格兰民族的影响,还广泛反映在各种文学作品中。
威廉姆,华莱士
1272生于艾尔德斯莱,父亲是苏格兰贵族詹姆斯·斯特沃特的佃农,叔父是教区的神父。他的叔叔教给他很多知识,包括拉丁文,法语等。
当时的苏格兰王约翰·巴里奥尔横征暴敛,很失民心,全国各地都有暴动事件发生。巴里奥尔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向英王爱德华一世求助, 将君权双手奉送。爱德华一世接管苏格兰后,以残暴高压的手段控治局势,制造了数起大屠杀,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贵族,农民都拿起武器,与英国人作战。
在这种局势下,华莱士长大成人,并在拉纳克附近领导了一支队伍发动起义。1297年,他与美伦·布莱德福特结婚。同年五月,在英军的一次报复行动中,美伦被当地执政官威廉姆·哈泽里克杀害。不久,华莱士设计攻占拉纳克,俘虏了哈泽里克并亲手将其处决。华莱士屡战屡胜,威名日盛,引来众多同志加入义军,其中有一位安德鲁·穆里英勇善战, 足智多谋,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另外,贵族们也纷纷对其表示支持,包括罗勃特·布鲁斯,詹姆斯·斯特沃特,詹姆斯·道格拉斯等。
这时,华莱士和他的起义军已逐渐引起爱德华一世的注意,遂派遣了一支大军前来剿灭。七月,部分贵族投降英国人,华莱士和穆里则加紧训练和整编队伍,准备迎战。九月,双方在斯忒林相遇,英军在渡过一座大桥时中伏,被人数少他们数倍但英勇无比的苏格兰起义军围攻并全歼。但穆里在此战役中伤重不治而死,从此华莱士只得独自担任起领导义军的重任。十月,华莱士乘胜攻克了英国北部重镇德汉姆,但由于兵力和补给不足,无力防守,因此十一月退回苏格兰。 1298年五月,华莱士在斯科克森林被受勋为骑士,并被任命为苏格兰护国大将军,领导整个苏格兰争取自由的大业。遭到失败的爱德华一世暴怒,动用全国兵力,亲率大军前来讨伐。
威廉姆·华莱士定下两个策略:
1.坚壁清野--将英军可能路过之处的居民,牲畜,粮食全部转移,不给英国人留下任何可以补给之物。
2.训练士兵使用“枪阵”,即以若干长枪兵为一组,背靠背站立,枪尖朝外,形成一个攻击和防御力都倍增的作战单位。
1298年七月,英军与义军在法尔科克展开激战,由于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奋勇作战的义军全军覆没,华莱士只身单骑逃出战场。从这之后到被俘前的数年时间,华莱士的行踪在史料上很少被提及,据说他在英格兰建立了游击队,专门袭击骚扰英军部队,尤其是派往苏格兰的补给部队;另外,他还到过挪威, 法国甚至罗马教皇处寻求国际上的支援。华莱士的行动更深地激怒了英王爱德华一世,他颁下严令,许以重赏,定要捉拿威廉姆·华莱士归案,死活不限。然而,在众多爱国的苏格兰人民的帮助和保护下,华莱士数次化险为夷,英王始终未能得逞。
1304年八月,由于苏格兰人,华莱士信任的伙伴,叛徒约翰·曼提斯的出卖,华莱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随即押往伦敦。作为奖赏,曼提斯被任命为德姆巴敦的行政长官。而在伦敦,经过一场形式上的审判后,华莱士被指控叛国及谋杀拉纳克执政官哈泽里克,判处死刑,而且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华莱士遭到围观人群的辱骂嘲笑,人们还纷纷向他投掷腐烂的蔬菜,面包等,因为他们被告之这个犯人是个罪大恶极的匪徒,叛国者,而且杀害了许多无辜的英国人。在遭受了绳勒,刀割,火烧等酷刑后,威廉姆·华莱士被斩首,身子被肢解为四块,分别送往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四方, 头颅则被悬挂在伦敦桥上,以警告人民休要反抗。
然而英王爱德华一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苏格兰人民在威廉姆·华莱士无畏精神的激励下,浴血奋战,誓把英国人赶出自己的国土。最终,他们赢得了自由。似乎
没有资料记载华莱士在临死前高呼“自由”,但有一首华莱士最喜欢的诗却流传至今。
原文为拉丁文:
告诉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许多事值得争取?但,自由无疑是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带着脚镣,过奴隶的生活。
如今,在苏格兰你可以看到不少苏格兰人为他们的英雄建立的纪念碑。其中一座在爱丁堡,位于城堡入口的一侧,(另一侧是罗勃特·布鲁斯);一座在拉纳克的大教堂门口;最着名的则是在斯忒林的国立华莱士纪念碑。威廉姆·华莱士永远活在苏格兰人民心中。
‘陆’ MAD进击の女神是什么动画来的
是进击的巨人
电视动画《进击的巨人》是根据日本漫画家谏山创的漫画作品所改编的同名动画作品。由WIT STUDIO负责制作,于2013年4月6日开始播出。
http://ke..com/view/4299752.htm#sub9860487
主题曲有兼容性,B站很多MAD的
‘柒’ 中国古代称印尼什么
公元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过爪哇杜板(Turban)、新村(Geiresik)、苏鲁马益(Surabaya)、满者伯夷(Madjapahit)和漳沽(Changkir)。
爪哇国
爪哇国(梵文名Yavadvipa),又作叶调、诃陵、阇婆、呵罗单、耶婆提,古代东南亚古国,其境主要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唐朝时,一度为佛教国家。宋朝时分为三国,东爪哇最强,后为三佛齐所灭,信诃沙里国崛起后,在爪哇岛上建立了满者伯夷王朝,伊斯兰教兴盛。元朝时,元军大举征伐其地,败于满者伯夷王朝。明朝时,屡有入贡。后来,荷兰在此地建立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和行政管理总部,并于不久侵占全境。二战后,独立,并入印度尼西亚。
爪哇就是印尼古时统称
‘捌’ 中国古代称印尼什么
在二十世纪之前从来不存在一个叫印尼的国家,它是战后由原荷兰亚洲殖民地整合而成的。古代组成现代印尼的众多岛屿也从未统一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占据其中部分岛屿的有室利佛逝、三佛齐、爪哇国等等,不过严格来说都不算印尼的前身。
‘玖’ 世界上的乐队有哪些类型
R&B
R&B的全名是 Rhythm & Blues,一般译作“节奏怨曲”或“节奏布鲁斯”。 广义上, R&B可视为“黑人的流行音乐”,它源于黑人的 Blues音乐,是现今西行流行乐和摇滚乐的基础, Billboard杂志曾介定 R&B为,所有黑人音乐除了 Jazz和 Blues之外,都可列作 R&B,可见 R&B的范围是多么的广泛。 近年黑人音乐圈大为盛行的 Hip Hop和 Rap都源于 R&B,并且同时保存着不少 R&B成分。
HOUSE
HOUSE是于八十年代沿自 DISCO发展出来的跳舞音乐。 这是芝加哥的DJ玩出的音乐, 他们将德国电子乐团Kraftwerk的一张唱片和电子鼓(Drum Machine)规律的节奏 及黑人蓝调歌声混音在一,House就产生啦~ 一般翻译为"浩室"舞曲,为电子舞曲最基本的型式,4/4拍的节奏, 一拍一个鼓声,配上简单的旋律,常有高亢的女声歌唱. DISCO流行后,一些DJ将它改变,有心将DISCO变得较为不商业化, BASS和鼓变得更深沈, 很多时变成了纯音乐作品,即使有歌唱部分也多数是由跳舞女歌手唱的简短句子,往往没有明确歌词。 渐渐的,有人加入了LATIN(拉丁)、 REGGAE(瑞格源在西印度群岛)、 RAP(说唱)或 JAZZ(爵士)等元素, 至八十年代后期, HOUSE冲出地下范围,成为芝加哥、纽约及伦敦流行榜的宠儿。
为什么会叫"House"呢?就是说只要你有简单的录音设备,在家里都做得出这种音乐~House也是电子乐中 最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
Cher唱的Believe 就是个好例子.而M-People可说是House代表团体.House舞曲在1986年开始流行后,可说是取代了Disco音乐.
House可分为:
Acid House 也就是融合了TB-303的Acid声的House乐
Deep House 有着相当浓厚的灵魂唱腔,又叫作Garage,蛮流行化的. 像Real Mecoy, M-People, La Bouche都是Garage团体.
Hard House 简单来说,就是节奏较重,较猛的House.
Progressive House 这类House没啥灵魂唱腔,反而比较注重旋律和乐曲编排.有一点像"演奏类"的House乐. 像SASH!的专辑It''''s My Life便是很好的Progressive House专辑.
Epic House 就是"史诗"House. Epic House有着优美,流畅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 很少会有vocal在里面(几乎是没有!). BT的音乐就是很棒的Epic House,而他也被称作"Epic House天皇". 其实连Rock也有"Epic Rock"
Trible House 想象一下:带有非洲原始风貌或是印地安人的鼓奏的House是啥样? 这就是Trible House~ 这种House除了有一般House稳定的节奏外,在每拍之间,会加入一些带有原始风貌,零碎的鼓点. 蛮有趣的~ 不过,House的范围太广了,大家也不用硬要把一首曲子分类.这些只是告诉大家,House很多种"而已。
到了九十年代, HOUSE已减少了那前卫、潮流色彩,但仍是很受欢迎的音乐。
Britpop
Britpop虽有个“ Pop"字,但其实是 Rock的一种,源于九十年代英伦,中文可译为“英式摇滚”,这是英伦乐坛对美国 Grunge潮的一个回应,主要是以乐队形式出现。不过, Britpop风格其实十分广泛,如 Oasis是结他摇滚乐队, Blur则 Pop很多,而Pulp则接近 Glam Rook及跳舞风格,不过他们都被列作 Britpop。
英国 Britpop代表人物: Oasis 、Blur 、Suede 、Pulp 、Radiohead
Trip-Hop
Trip-Hop是英伦/欧洲跳舞音乐的一种,它的名字来源是“ Trip+ Hip-Hop= Trip-Hop”,因为它发源自英国的Bristol,因此最早时称作“Bristol Hip-Hop”。由于把把Hip-Hop(其实很多音乐都是架构在Hip-Hop上的……不知啥是Hip-Hop的去看看跳街舞的人, 他们多半是用Hip-Hop音乐来跳的。)节奏变慢(有时很慢很慢)加入一些迷幻的味道,如很阴沉,肥厚的Bass,轻微但迷幻的合成音效,或是些唱片的取样,有时可能连唱片的杂音都会被“故意”取样进去。所谓“ Trip”,指迷幻,氤氲的药物【旅程】,所以, Trip-Hop是种慢板的迷幻的、有 Jazz感觉的、迷糊的、带点 Hip-Hop节奏的 Break beat音乐。它虽然隶属跳舞音乐类,但其迷幻迷糊特色已令它跳一般跳舞音乐所有的明确节拍特色相去很远。
外国 Trip-Hop代表人物: Trip-Hop中公认的铁三角ortishead、 Tricky、 Massive Attack 、Mandalay Moloko 、Coldcut
Gangsta Rap
Gangsta Rap是 Rap的一种,以 Rap的内容多与都市罪案有关,充满暴力、色欲感受,这是反映现实的一种音乐路向。 Gangsta Rap于八十年代末期在美国兴起,音乐Rap中的强悍尖锐派,在美国大受欢迎,唱片销路甚高。而不少 Gangsta Rap乐手本身真正“参与”现实中各式罪案,部分更因而入狱甚至死亡,可说是真正反映现实兼令人触目惊心的乐种。
Gangsta Rap化表组合: Ice-T、 Ice Cube、 Dr. Dre、 Snoop Doggy Dogg、 2 Pac、Geto Boys
Synth Pop
Synth Pop中的“ Synth”,即 Synthesizer,顾名思义, Synth Pop就是“由 Sythesizrs炮制出来的流行乐”,当然除 Synthesizers外还会用上其他电子乐器如电脑及鼓机等等。 Synth Pop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流行,至八十年代中开始沉寂,当年在香港也曾掀起过一阵热潮。Synth Pop的特点是科技感强,有时会颇冰冷,歌曲多是“三分钟流行曲”(3-minutes Pop),很多时 Synth Pop乐手会作入时打扮。
Synth Pop代表组合: Depeche Mode、 Human League、 Duran Duran、 OMD、 Gary Numan
ORCHESTRA
ORCHESTRA就是管弦乐团,它分成四部分: 1弦乐,包括小提琴、大提琴等, 2铜管乐 3木管乐和 4敲击乐四组。弦乐组每种乐器有多人演奏(竖琴除外),四组演奏者由一人统筹兼领导,他就是乐团的指挥。ORCHESTRA于17世纪出现,到18世纪因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而清楚地建立模式。19世纪加入了些新乐器,乐团人数加大。 ORCHESTRA是西方古典/正统音乐的正宗。西方流行/摇滚乐也经常运用 ORCHESTRA的部分或全部团员协助演出。
CHAMBER POP
CHAMBER POP是指典雅、高贵、精致的一种流行乐,它有一定的古典音乐感觉。 CHAMBER MUSIC一词来自古典音乐,中文叫“室内乐”,是种小组弦乐演奏曲式,气氛高雅。CHAMBER POP于九十年代兴起,是对当时的 LO-FI及 GRUNGE的一种反应,强调优美的旋律、精致的配乐、乾净的录音,每每多用弦乐、管乐制造巴洛克时代的音乐感觉。
外国代表乐队有 THE DIVINE COMEDY, RIALTO, ERIC MATTHEWS及 BALLE & SEBASTIAN等,香港则有黄耀明、部分的彭羚、部分的 MULTIPLEX等等。
FOLK
民歌( FOLK) 原本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原始/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 FOLK),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 FOLK),所指的是主要以木结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美国民歌手 WOODY GUTHRIE在五十年代的唱片可说是最早的民歌唱片录音,所以普遍被认定是现代民歌( FOLK)的祖师。之后 PETE SEEGER、 THE WEAVERS继续推动这类音乐,六十年代越战,反战民歌手如 BOB DYLAN、JOAN BAEZ、PETER、PAUL AND MARY等成为时代的呼声。后民歌向 POP、ROCK及都市化发展, BOB DYLAN发明了 FOLKROCK、 SIMON & GARFUNKEL发展出中产口味的都市 FOLK POP,风行一时。八十年代 SUZANNE VEGA、TRACYCHAPMAN等走出一种更富现在都市感觉的 URBAN FOLK(城市)/ CONTEMPORARY(当代) FOLK路线。民歌 (FOLK)在英国、香港等乐坛也发展出不同的面貌。民歌(FOLK)近年较新的发展是与 NEW AGE结合(如 ENYA),及与 TRIP HOP结合)如 BETH ORTON)。
BOSSA NOVA
BOSSA NOVA是种带 JAZZ味道的巴西音乐, 1950年代作曲家 ANTONIO CARLOS JOBIM将巴西音乐节奏与美国西岸 COOL JAZZ混合而成,柔和、舒服、轻松、懒洋洋、浪漫乃特色。每两个 BAR的第1、4、7、11、14拍为重拍。歌手 JOAO GILBERTO的纯厚歌声是 JOBIM音乐的出色拍档, 50年代中期传入美国后大受欢迎,其他着名 BOSSA NOVA乐手有 CHARLIE BYRD,STAN GETZ和 ASTRUD GILBERTO等,最着名的歌曲为“THE GIRLFROM IPANEMA”。 OSSA NOVA于60年代最流行,其馀年代亦不断有捧场者。
CLASSICAL POP
CLASSICAL POP是指带古典响乐味道的流行曲,多用弦乐伴奏的歌曲都可列入此类,例如 THE BEATLES的“ELEANORRIGBY”就是。澳洲乐队 CROWDED HOUSE的一些作品也可列入此类。如果说 CLASSIC POP,则是指经典的流行曲。
ACAPPELLA
ACAPPELLA是指没有乐器伴奏的歌曲,但凡纯以人声唱的歌都是 ACAPPELLA,不过今天我们说 ACAPPELLA通常是指有多重和唱的那种唱法,连乐器伴奏都由人声唱出。 ACAPPELLA的相反是 INSTRUMENTAL,即纯音乐乐曲,任何类型的歌曲都可以以 ACAPPELLA形式唱出。香港人最熟悉的 ACAPPELLA歌曲是“SO MUCH IN LOVE”,香港 ACAPPELLA乐队有姬声雅士等。
WORLD MUSIC?
WORLD MUSIC是西方角度观点的词汇,意思指非英、美及西方民歌/流行曲的音乐,通常指发展中地区或落后地区的传统音乐,例如非洲及南亚洲地区的音乐,有些地区如拉丁美洲的音乐,则能普及到自成一种类型。今天大家说的 WORLD MUSIC通常是指与西方音乐混和了风格的、改良了的传统地区音乐。非洲的 KING SUNNY ADE,东欧的DON BYRON,中国的朱哲琴,巴基斯坦的 NUSRAT FATEHALI KAHN等是西方乐迷较熟悉的 WORLD MUSIC乐手。
DREAM-POP
DREAM-POP是种“梦”般的流行曲,它有一种迷离的气氛,多*SYNTHESIZERS(电子合成器)造成,加了ECHO效果的电结他也是重要的成分,歌唱部分往往很 “BREATHY”即呼吸声重,歌词也往往有梦般的诗意色彩。
代表乐队有 COCTEAU WINS、 LISA GERMANO、 ST. ETIENNE、 THIS MORTAL COIL、 MY BLOODY VALENTINE、 MAZZY STAR和 DEAD CAN DANCE等。
中文歌手以王菲为首,代表作有 “迷路”、“DI-DA”等。
NEW AGE
NEW AGE是种宁静、安逸、闲息的音乐,纯音乐作品占的比重较多,有歌唱的占较少。 NEW AGE可以是纯 ACOUSTIC(即以传统自发声乐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电子化的,重点是营造出大自然平静的气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觉,洗涤听者的心灵,令人心平气和。 NEW AGE很多时与音乐治疗有关,不少NEW AGE音乐说可以治病,也有不少与打坐冥想有关,这与 NEW AGE思潮哲学有莫大关系。 NEW AGE音乐通常被目为颇为中产阶级的音乐, 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 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乐手有 ENYA, 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
Electrophonic Music
何谓Electrophonic Music(电子音乐)?随着时代的演进,音乐家有了更多制作音乐的方法。所谓电子音乐,就是以电子合成器,音乐软体,电脑等所产生的电子声响来制作音乐。电子音乐范围广泛,生活周遭常常能听到,在电影配乐,广告配乐,甚至某些国语流行歌中都有用到,不过以电子舞曲为最。很多人认为电子乐是一种冷冰冰,没有感情的音乐。其实电子乐也可融入Rock、 Jazz甚至Blues等多种元素而充满情感的。
电子音乐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House 、Techno、Ambient、Trance、Psychedelic Trance、 Breakbeat、 Brit-Hop、 Big-Beat、 Trip-Hop、Drum''''n''''Bass、 Jungle、Electro、Dub、Chill Out、 Minimalism。
Techno
Technology, 即表示“高科技舞曲”啦!利用电脑,合成器合成,做出一些特殊音效,这种音乐常常是许多音效组合起来的。 Techno的节拍也是4/4拍,但速度较House快,且听起来具重复性,较强硬,较机械化,所以某些人称Techno为“工业噪音”,但某些还是会注重旋律的。 Techno起源于美国底特律,有三名DJ: Derrick May,Kevin Saunderson Juan Atkins尝试将电子乐与黑人音乐结合,而产生了Detroit Techno。 Detroit Techno通常较平缓, 不像一般的Techno那样强劲,可说是现代Techno的起源。
Ambient
听起来起伏不大,但其实一直在做改变,像是长时间的音效, 或是渐进式的音乐编排等等,常会营造出有层次的空间感,所以被称为“情境音乐”, 且常对于生活周遭的声音做取样,如人声、汽车声,甚至是其他音乐的旋律……等等。为70年代的Brian Eno所创,是一种很“高深”的电子音乐。后来Ambient也有分支,如Ambient House、 Ambient Techno……等等。相信大家从字面上就能了解,其实在很多种音乐中都会有Ambient的影子,甚至某些古典乐中 也有Ambient的味道。
Trance
迷幻舞曲,由Techno演变而来,听了会让你有“出神”的感觉,但还是保有舞曲的律动,很注重Bass的表现,某些听了会有“催眠”的效果。拍子也是以4/4拍为主。不过我也有听过用Breakbeat的(下面会介绍), 如Sven Vath的专辑Fusion。
Psychedelic Trance
又名Goa Trance,发源于印度的一个小岛上。Goa即为这小岛的名字。旋律常带有印度风味。这类Trance的特征,就是很重视旋律,音符之间的细微变化,且常有重叠的旋律,和高亢的TB-303声音出现。有点Ambient的味道。
Break beat
不像House的拍子Boom-Boom-Boom-Boom那么规律,而是以破碎的节拍呈现,像是切分拍。如在两拍中加入小碎鼓,等等,Breakbeat只是一个总称而已,有很多种音乐都属Breakbeat,如以下的Brit-Hop、Big-Beat、和黑人的Hip-Hop便是一种。
Brit-Hop
把黑人Hip-Hop的节奏加快鼓声加重,配合些许电吉他、Bass,有摇滚乐的味道, 如The Chemical Brothers的曲风即是。
Big-Beat
“大节拍”,把Brit-Hop变得更快,节奏更重,更有摇滚的味道,可说是将Brit-Hop改良后, 更成熟的一种曲风,你可以想象一下又重又碎,又有点快的节拍是什么样子。如The Prodigy、The Chemical Brothers、 Fat Boy Slim即是Big Beat的“大角”。
Drum N'''' Bass
对某些人来说,Drum N'''' Bass的音乐可能很烦,因为Drum N'''' Bass很注重在节奏上玩花样,还有Bass的表现, 像是很快很快,复杂的碎拍,以及运用各种不同的电子鼓,或是取样而来的鼓声。因此Drum N'''' Bass也是Breakbeat的一种。4Hero为Drum N'''' Bass的知名乐团。
Jungle
Jungle就是Drum N'''' Bass的前身。Jungle的速度比Drum N'''' Bass快很多,而且节拍更为复杂,比较强悍,有时会搭配一些Rap,不像Drum N'''' Bass会融合一些Jazz、Soul等元素,听起来比较柔(当然这是和Jungle比起来)。连“摇滚变色龙” David Bowie现在都搞起Jungle了
Electro
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还没有House、Techno……这类玩意儿,电子音乐也较不盛行,只有Electro这类电子音乐而已。 Electro可说是纯粹以电子合成器(Synthesizer,长得有点像Keyboard)来发声的音乐,通常蛮轻柔的,且常使用Roland公司的鼓机(Drum Machine)TR-808来发鼓声。德国的Kraftwerk乐团可算是代表。 现在的Electro音色比以前明亮,透明许多。后来一些DJ利用Electro变形成了一种Hip-Hop乐,被称作Old School。现在的Fatboy Slim(流线胖小子)也融合了一些Electro和Old School在音乐中。
Dub
Dub可说是将歌声抽离只剩下音乐的Reggae(瑞格,也有称之为雷鬼,一种很有节拍性,唱腔特别的南美黑人音乐)。而将Dub运用在电子乐上,则是将部份歌声抽离,将Bass和鼓声加重,并且加入大量的Echo(回音)等效果。这种技术常在现场表演时,将歌曲重新混音(Remix)呈现。像Massive Attack 的专辑Protection便由Mad Professor从Trip-Hop音乐混音成了Dub版本。
Chill Out
这只是一种统称而已。在舞池旁边,常会有一个区域,或是小房间,里头会放一些较缓和,较平静的音乐,让舞客跳完舞后缓和情绪,休息一下,以放Ambient音乐为主,所以会叫“Chill Out”(冷却)就是这个缘故。The Orb可说是Chill Out音乐大师。
Minimalism
这被翻译成“极小派乐风”,在Ambient和Techno的音乐中常听的到。带有Minimalism的曲子有着重复性的旋律,还有一种特别的律动,感觉上像一种特别的频率一样让你听了会有被催眠的感觉。Jeff Mills的作品就属于Minimal Detroit-Techno,带有相当的迷幻色彩 。
Black Metal 黑色金属
以邪恶、异教崇拜以及撒旦思想为其主要诉求,通常在歌词含有反基督、反宗教的倾向即被归为黑金属,除了传统重金属固定乐器之外,经常会使用其他乐器如钢琴、小提琴,或歌剧的女高音,在歌曲中营造出一股诡异又吓人的恐怖气氛。“黑金属”以来自北欧的重金属团体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乐队:Emperor、 Mayhem、 Enslaved、 Dark Funeral
Death 死亡金属
乐风以“鞭击金属”或“碾核”为其背景演化而成。电吉他快速的反复,几无旋律的和弦,速击狂踩的双大鼓,主唱咬牙不清的低吟狂吼,歌词以死亡仇恨为主题,充满了尸体、内脏、肢解、分尸、*尸、恋尸癖、食尸、虐待等变态字眼。“死亡金属”以来自佛罗里达州的重金属乐队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乐队:Death、 Carcass、 Cannibal Corpse、 Suffocation
Doom 毁灭金属
节奏和速度都很慢,非常得慢。较不激烈也不大具有攻击性,但仍是相当拥有重量感的音乐。通常具有非常干净的音乐和歌声,但有时也有粗暴野蛮的声音出现。
代表性乐队:Solitude Aeturnus、 Cathedral、 Candlemass
Glam Metal 华丽金属
通常指一个重金属乐队的舞台表演方式或外在形象以夸张的浓妆艳抹或俊俏的外型来吸引乐迷,这类的乐队大多是偶像团体。“华丽金属”的乐风不会太重,歌词也无太深入之含义,属于较流行的重金属音乐,是主流金属的分支。
代表性乐团:Kiss、 Poison、 Warrant、 Twisted Sister、 Motley Crue
Grindcore 碾核
类似“朋克”但极具重量的音乐,主唱低鸣深沉的狂吼咆哮、电吉他超麻辣的音色再加上极快速的反复节拍及密集鼓点,构成一种几无旋律的重金属乐风,乐曲的长度都很短,从两秒钟到三分钟不等。“碾核”为一种极为冷僻的重金属乐风,大多数“死亡金属”乐队都采用此一乐风。
代表性乐队:Napalm Death
Grunge 垃圾(颓废?)
另类摇滚的同义词。起源于西雅图的类金属(metal-like)另类摇滚,基本上Grunge属于另类摇滚而不应归类到重金属之下。
代表性乐队:Nirvana、 Pearl Jam、 Mudhoney、 Alice In Chains
Hardcore 硬核
源自于“朋克”,歌词直言不讳粗鄙不堪,音乐如同噪音一般。
Hard Rock 重摇滚
比重金属乐“轻”一点的音乐。
代表性乐队:Foreigner、 Blue Oyster Cult、 Heart、 Cinderella
Heavy Metal 重金属
“重金属”必须具备狂吼咆哮或高亢激昂的嗓音、电吉他大量失真的音色、再以密集快速的鼓点和低沉有力的贝司填满整个听觉的背景空间,而构成一种含有高爆发力,快速度,重量感及破坏性等元素的改良式摇滚乐。通常泛指传统的主流派重金属或无法分类到其他重金属流派里的重金属乐。
代表性乐队:AC/DC、 Accept、 Judas Priest、 Iron Maiden、 W.A.S.P.
Instrial Metal 工业金属
采用大量冰冷的电脑采样音效,穿插以机械或金属器具的撞击声代替传统打击乐器,加上电子式的节拍,是很象科技舞曲的重金属乐,但仍保留重金属的大量失真效果。
代表性乐队:Fear Factory、 Ministry、 Nine Inch Nails
Neo-Classical 新古典金属
受古典音乐极深,在重金属乐中加入大量古典音乐元素。
代表性乐队:Angra
Pop Metal 流行金属
在重金属摇滚中加入流行音乐之元素,可说是重金属摇滚和流行音乐妥协结合的折中产品,是极易为主流市场之音乐消费者所接受的重金属摇滚乐。
代表性乐队:Def Leppard, Mr Big, White Lion
Power Metal 强力金属
拥有类似“速度金属”的速度和“鞭击金属”的重量压迫感,但旋律性不及“速度金属”,爆发力也不及“鞭击金属”。
代表性乐队:Pantera, Armored Saint, Wild Dogs
Progressive Metal 前卫金属
风格有别于传统重金属,在歌曲中采用大量复杂华丽的编曲,或在歌词中传达出某些前进思想供听者一个想象思考的空间。
代表性乐队:Queensryche, Fate Warning, Dream Theater
Punk 朋克
歌词中传达某些叛逆思想及对生活环境、文化、社会、政治等的不满情绪,而音乐缺乏协调性无特定风格,是一种相当嘈杂的音乐,通常一群能将乐器弄出声音来的人就可以组一个朋克乐队。
代表性乐队:Clash, Sex Pistols
Speed Metal 速度金属
速度为其标榜的主要特色。经常会和“鞭击金属”产生混淆,通常“速度金属”的音乐较具旋律性,主唱歌词咬字较清楚,吉他间奏富旋律性且快速而流畅;而“鞭击金属”则较缺乏旋律性,完全一速度、重量、压迫感和破坏力并重。通常“鞭击金属”乐队和“速度金属”乐队的乐手们都拥有纯熟高超的乐器演奏技巧。
代表性乐队:Helloween, Gamma Ray, Riot, Rage
Thrash Metal 鞭击金属
速度也极快,具有相当快速的反复节拍(riff),电吉他粗麻的音色刷出剽悍的和弦,极具破坏力及压迫感的速踩双大鼓,主唱粗暴狂吼式的唱腔配合电吉他快速的节奏急速地唱出几无旋律的曲调。“鞭击金属”以来自旧金山湾区的重金属乐队最具代表性。
代表性乐队:Metallica, Megadeth, Slayer, Anthrax, Death Angel, Testament, Exos, Destruction, Kreator, Coroner, Over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