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海南印尼村怎么形成的
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印尼当地排,华势力的影响,一批华侨投奔回到祖国的怀抱,被安排到彬村山华侨农场定居,所有才有了现在的印尼村
㈡ 这图上是真的还是
印尼赶尸回乡 古老传统不思议。阿弥陀佛!
恐怖电影里僵尸行走的场景在印尼乡村上演。印尼托拉雅地区特殊的“赶尸”仪式,时至今日仍广受讨论,而网络上的赶尸照片及相关仪式影片更是令人吃惊。
有图有真相。印尼赶尸仪式的照片最早从2009年开始流传在网络上。
关于印尼僵尸,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来源都是印尼南苏拉威西省(South Sulawesi)托拉雅地区(Toraja)。
新闻网站mamasa-online曾在2009年引述托拉雅当地民众史拉萨(Selasa)的亲身见闻指出,当地有1种特殊的“尸体走路”现象,从何时开始已不可考。
史拉萨指出,据说数百年前,塔纳托拉雅(TanaToraja)地区发生内战,西托拉雅败给东托拉雅,双方都把死去的亲友遗体带回家,并用1种特殊的方式,让尸体自己“走”回墓地。
史拉萨说,他自己在3岁时曾目睹“尸体走路”,当时村里1名叫做旁巴拉克(Pongbarrak)的男子,他的母亲过世后先是放在家里1间特殊的房间内,尚未装入棺木,经过特殊仪式后,这名老妇人在死后第3天,自己“站起来走出房间”。
他说,虽然许多托拉雅人都知道如何“赶尸”,但目前已经很少人实际操作赶尸,不过,当地民众还是经常把这项传统用在鸡、水牛等因献祭斩首的动物身上。
对于这种独特的赶尸文化,新闻网站Abovetopsecret指出,特别是在托拉雅马马萨地区(Mamasa),这种赶尸传统人尽皆知。
根据马马萨的信仰系统,死者的灵魂必须回到自身原来的村落,会见亲友,如此一来,家属才能透过仪式引导死者迈向来世。
在过去,托拉雅对外交通相当不便,民众很害怕出远门,理由就是担心万一在遥远异乡死亡后会回不了故乡。因此,只要有当地民众在外地死亡,就必须向赶尸专家求救,指引死者回到故乡。
㈢ 青山在印尼的镍铁厂在哪里
青山集团在印尼60万吨镍铁项目或于今年年底投产,该项目为二期,位于东南苏拉威西省摩罗瓦里(Morowali)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园区。
具体位置
Fatufia
Bahodopi
Morowali Regency, Central Sulawesi
Indonesia
㈣ 爪哇国在哪里
爪哇岛(印尼语:Jawa、英语:Java),位于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则位于爪哇西北。古代称呼“耶婆提”(Yavadvipa)。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密度最高的岛屿之一,全岛面积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亿2400万 (2005年),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981人。
爪哇文化、语言,在很大程上受到了南亚次大陆语言文化的影响,很多历史遗迹都证明了这一观点,例如佛教圣殿遗址婆罗浮屠,和布兰班南印度教神庙(Prambanan)。
二世纪东汉孝顺皇帝永建六年(131年) 叶调国派遣使东汉。 “叶调”就是古代爪哇岛梵文名 Yavadvipa 的对音。
五世纪东晋义熙八年(412年)高僧法显登陆耶婆提。耶婆提就是Yavadvipa, 就是古代爪哇。
后汉到隋朝称为呵罗单
唐朝称为诃陵、阇婆
宋朝爪哇岛上有三个国家:塔鲁纳国在西部,诃陵国在中部,东爪哇在西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东爪哇国王穆罗茶(Dharmvamca)遣使朝贡。当时穆罗茶王已统一爪哇岛,势力扩展到巴哩岛、渤林邦、并和苏门答腊岛上的三佛齐国交战。但东爪哇-三佛齐战争结果,东爪哇国兵败,国王穆罗茶(Dharmvamca)被杀。三佛齐势力扩展入爪哇岛。
十三世纪爪哇岛上信诃沙里国崛起。
1290年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Kertanagara)将三佛齐逐出爪哇。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的女婿克塔拉亚萨(Kertarajasa)创立强大的满者伯夷王朝,
以满者伯夷城为首都(在今泗水西南)。
随后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被叛将贾亚卡特望(Jayakatwang,)杀害。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战舰组成的海军,从福建泉州渡海,登陆爪哇,联合满者伯夷王克塔拉亚萨攻打信诃沙里国叛将贾亚卡特望,灭信诃沙里国。满者伯夷国王克塔拉亚萨随后反戈,打退元军,统一爪哇。元史称满者伯夷为“麻偌巴歇”,是爪哇国的国都。
满者伯夷被称之为最显赫的印度教王国,满者伯夷曾一度统治了今天印度尼西亚西部的大部分地区。满者伯夷这个名字来源于印度教奉为神的Majapahit桔树。到了16世纪,当穆斯林王国取代满者伯夷在西部岛屿的地位时,满者伯夷王国转移到了东面的巴厘岛。
明朝称为爪哇。
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过爪哇杜板(Turban)、新村(Geiresik)、苏鲁马益(Surabaya)、满者伯夷(Madjapahit)和漳沽(Changkir)。
在第六、七世纪,很多海洋势力王国在苏门答腊和爪哇崛起,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水域。同时,伴随着与中国和印度兴盛的海上贸易往来,这些王国繁荣一时。在此期间,不少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学者翻译了很多文学和宗教典籍。
㈤ 叶氏一族在哪里分布
叶姓主要发源地为河南。据《叶氏族谱》(沈诸梁一支)载,沈诸梁之子叶重战国时任楚邑令,叶重之子叶凝任楚大夫。秦汉时,叶姓后裔分居于今河南、湖南、山西、山东等地。如叶重四世孙任颍川(今河南禹县)太守,六世孙任长沙(今属湖南)太守,八世孙任雁门(今属山西)太守,九世孙任青州(今属山东)刺史。至叶望由青州迁至丹阳句容(今属江苏),成为南迁始祖,后在南北朝时发展光大了江苏下邳郡。魏晋南北朝时的南迁是继叶望南迁后的叶姓历史上又一次南迁。据载,叶琚任钱塘(今属浙江杭州)令,其子迁往福建建宁府建安县、河南新安、浙江缙云等地。隋唐时,叶姓有入居安徽寿县和安徽休宁的。这一时期的叶姓有了大的发展,人口大量增长。宋元时,叶姓因避金人之乱和蒙军南下,又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迁徙。江西、福建、广东又有叶姓入居者。《台北氏族略》中载有:“大别为二,一派为仙游古赖叶氏,世居雍州(今属陕西),五季之乱,举族流徙莫定(今属河北),至宋,卜居河南光州固始。后有叶炎会,随宋南渡,遂居仙游(今属福建)之古赖(今赖店)。其后分居地点,遍及漳、泉二州。另一派为漳州莲溪叶氏,世居河间府(今属河北),有子三人:颜、顗、颙。避金人之乱南渡,居漳州之莲溪。”明清时期,叶姓居福建、广东者有入居台湾的,后又迁徙到海外。叶姓经历了数千年的繁衍,此时已是足迹遍天下了。目前叶姓人口列全国第四十九位。
㈥ 全球十大“黑色旅游”目的地在哪里
1、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320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据专家估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最少需要800年!【国立切尔诺贝利博物馆】从基辅地标独立广场出发,先往东沿克列沙蒂克街走5分钟,然后折向北边的弗拉基米尔斯基街继续走10分钟,拐入一条小巷就能找到切尔诺贝利博物馆,它是座很小的博物馆,不起眼,却很好辨识:门口停着几辆老掉牙的“嘎斯”吉普,曾参加过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的救援。它们后面停着一辆轮式装甲车,也是辆功勋车。1987年,基辅市在核事故之后的周年纪念日组织了一个名为“勇气和荣誉”的图片展,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博物馆也由此诞生。物馆内收集了近7000份文件和地图,图片以及部分实物展品,从各个侧面向参观者讲述这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数据表明,当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反应堆上千吨重的钢顶抛开,8吨高浓度放射性燃料碎屑喷涌上天,撒向了正在熟睡中的大地。事故发生后,前苏联政府动用了50多万军民进入隔离区进行清理,轮班上阵的抢险队工作时间按秒计算,因为一旦超过时间,人便会受到足以致命的核辐射。几十万清理大军中,有7000多人在事故发生5年后相继离开人世,几乎所有幸存者都饱受辐射病的折磨。2、印尼火山喷发距印尼日尔爾惹市中心不远处,不时能够见到干枯的菜园、破败的村庄、填满火山灰和石头的小河,这些都是默拉皮火山喷发留下的痕迹。2010年10月26日起,默拉皮火山多次喷发,造成350多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当地旅游公司为游客设计的新目的地。在新火山游行程中,游客可以探索距离(火山)峰顶最近的村庄,看看那次喷发究竟带来多严重的后果。【印尼海啸博物馆】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沿岸部分地区海啸,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伤,287人失踪,74100人无家可归。2010年当地时间10月25日,印尼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晚发生里氏7.2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已经造成至少40人死亡、380人失踪。为了缅怀悼念在海啸中的遇难者,印尼政府耗资620万美元,在受灾最严重的亚齐省首府班达亚齐建造了一座海啸博物馆,这座4层的博物馆面展出了地震和海啸的科学解释,向观众演示其发展步骤,还展示了牺牲者的照片、幸存者讲述的故事,以及一个电子仿真海底地震装置,可以掀起30英尺高的波浪。此外,博物馆还介绍了来自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对海啸灾民的支持情况。3、美国9.11事件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时间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为了纪念此次事件和悼念在此事件中逝去的生命,美国修建了“9·11国家纪念馆”。纪念馆所在广场绿树环绕,以世贸中心双子塔楼基座为主体的两个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人工瀑布池位列两侧,瀑布池边的青铜铭牌上刻着2983名“9.11”恐怖袭击遇难者的名字,纪念馆的主体建是位于在地下的博物馆,博物馆陈列了大量一手资料和死难者遗物,其中包括之前未公布有关911的录像、双子北塔楼的天线、一辆纽约消防局的救火车残骸,该车在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灾难中计划用来疏散困在世贸中心的人们,抵达现场时大楼倒塌,车上的11位消防员也不幸遇难。此外,博物馆走廊的墙壁上贴满了遇难者的照片。4、卡特琳娜飓风扫过新奥尔良被卡特琳娜飓风扫过的地方无一不遭受毁灭行的打击,新奥尔良也不例外。新奥尔良市的形状像个碗,被周围的河流湖泊包围,地势低于海平面2.1米,所水灾时有发生。法区(French Quarter) 是新奥尔良地势最高的地方,因此受到的水灾相对轻很多,它由交错的单行街道切割成近80个街区,这里是黄金地段,店铺林立,但同时也是卡特琳娜飓风的重灾区,如今,它早已经恢复过来,除了一些遭到严重破坏的街道外,游客已经很难在这里寻觅到灾害的踪迹。“超级穹顶”体育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体育场,它在卡特琳娜飓风肆虐的时候收容了近2万灾民。体育场占地13英田,高83.2米,于1975年5月建成,耗资17,300万美元。该体育场用于集会有97,365人的座位,观看足球赛可容纳76,791人。场内吊装有6台312英寸的电视机来重播比赛的精彩镜头。5、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在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有“死亡工厂”之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英文:Birkenau)、奥斯维辛三号(莫诺维茨,英文:Monowitz)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1947年7月2日,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纳粹在集中营犯下种种罪行的物证和图片。包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们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只有奥斯维辛一号和奥斯维辛二号(比克瑙)的部分保留了下来供游人免费参观,其中许多杀人证据被纳粹销毁,人们根据当年的原貌又重建起来。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奥斯维辛集中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见证这段历史,每年有数十万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界人士前往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参观,凭吊那些被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致死的无辜者。6、阿富汗巴米扬佛像巴米扬佛像群位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北的巴米扬镇东北郊不远的山崖处。这里遍布大小石窟6000余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凿的佛像。其中两尊巨佛,一尊造于公元五世纪,高55米,着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一尊凿于公元一世纪,高38米,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公元四世纪和七世纪,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后到过这里,并在其各自的着作《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中对巴米扬大佛作了生动的描述。在多年的战乱中,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到90年代后期已是千疮百孔,佛像的头部也不复存在。2001年3月,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更是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动用大炮、炸药以及火箭筒等各种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巴米扬佛像群如今一片凄凉。记者在山崖下看到的只是佛像形状的石窟和佛像的残骸,石窟外到处是碎石和黄土块。塞尔萨尔只剩下一个佛像的形状,佛像巨大的胳膊留下的凹痕清晰可见。佛像不见了,但仰头而望,仍不难想象当年的壮观景象。石窟下,几张巨大的灰色塑料布覆盖着塞尔萨尔的残骸,上面写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字样。不远处,沙玛玛的境遇更惨,连一块大一点的残骸也没有了。顺着沙玛玛一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进入底部为八角、顶部为圆形的佛龛殿堂,只见殿堂内一个个空凹的佛龛。佛龛殿堂内据记载刻着的数以万计的佛像和画有艺术精湛的彩色壁画现在已无踪迹。所有殿堂内只有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里隐约可见零星兰色和红色。7、英国黑奴贸易小镇从白金汉宫附近的地铁站只要乘车8分钟就可以抵达纪念黑奴贸易的小镇布里克斯敦。地铁站出来步行两分钟就可以看到路边的一块路牌:风吹广场———奴隶贸易制度纪念地。这也是伦敦乃至英国第一块明确标示有关奴隶贸易历史的“黑色旅游”景点路牌。如今在布里克斯敦生活的黑人后代多是来自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布里克斯敦并没有修建什么大型历史博物馆来讲述当年的历史,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生活化的方式,把街区各个角落都布置成纪念场所。在布里克斯敦街角的一些蔬菜水果铺门前都嵌有一块铜牌,上面写着过去几个世纪里哪些黑人曾在这里生活。其中街角的一块铜牌上写着:1981年,布里克斯敦当地黑人再次因为不满政府不愿为当年历史道歉,加上对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歧视不满而发起大规模骚乱,当时这个商店被完全焚毁。8、德国柏林墙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又都为水泥所筑,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两条“姊妹墙”。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德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于同年11月9日,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促进了德国的统一。9、德国鲁尔区鲁尔区位于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处于莱茵河、鲁尔河、利伯河之间。鲁尔区拥有德国3/4的煤炭资源,19世纪下半叶开始,从采煤业为开端,逐渐发展起了煤炭、钢铁、机械制造等产业链,将区内50多个城市紧密连接起来,成为“德国工业引擎”。马路上车辆稀少;厂区烟囱、铁塔林立,地面长满杂草……这就是昔日鲁尔区重镇埃森,但如今,鲁尔区早就不仅仅是一座“煤窑(Kohlenpott)”了,它已经更多地成为了拥有公园、花园、运河和湖泊等的风景区。这里有欧洲最长的购物街、独特的展览馆和博物馆、休闲公园以及音乐剧、话剧和音乐会这些五光十色的世界。当然还有运动,如被称为“运动之王”的足球、现代时尚运动甚至室内冬季运动。现在人们可以骑自行车循着煤与铁的踪迹去发现工业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状况。重建的矿山居住区如位于埃森的马尔格利特霍厄以及它对面属于克虏伯家族宫殿似的别墅,这座别墅展示了那个时代工业巨头的生活环境。皇帝、国王、许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和政治家都曾在许格尔别墅作过客。人们可能从未想到过,那里面竟然有一大片绿洲。游客还可以乘坐豪华游船在此地区旅行。大约二百公里充满惊喜的水道纵横交织,正等待着人们驾驶运动摩托艇或惬意地乘着游船去体验它。在一些城市,人们可以乘坐古老的有轨列车穿行于城市和田野之间。在这些地方,可以获得关于城市历史、建筑和当地采矿史中那些值得了解的知识。10、韩国崇礼门崇礼门位于韩国首都首尔市中区南大门路4街9号,它是韩国第1号国宝,一般叫作南大门。南大门在诸多城门中规模最大,以平滑的巨石堆砌而成的石阶中央有一个拱形的入口,石阶上有柱子和屋顶,分上下两层。东西两边也有可以互通的门。台上两边有绿草坪,标志着已不复存在的城墙的痕迹。同时它邻近平民化的南大门市场,为首尔以至韩国的一个主要地标。崇礼门是早年汉城四座城门之中规模最大的城门,亦是首尔留存历史最悠久的木造建筑物。2008年2月10日晚8点50分左右,一场大火突如其来,持续燃烧5个小时,2崇礼门一层和二层的楼阁倒塌,化为灰烬。至今仍未修复完成。
㈦ 南澳岛在哪里
南澳岛在广东省的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汕头特区以南海面。
南澳岛是中国广东省唯一的海岛县的主体,南澳县是汕头市的唯一辖县,她是由37个大小岛屿所组成,陆地面积130.90 平方公里(其中主岛——南澳岛面积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现有7万多常住人口,现辖3镇2管委。
南澳岛本为闽越地,后秦汉为了削弱闽越,将其划给南越, 南朝梁朝时划入福建,南澳岛全属福建,隋代再次划入,那时潮州叫义安郡 ,隶属东扬州。
南澳岛是广东全省距离台湾省最近点,距高雄162海里,处于高雄、厦门、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点,地理位置独特,处于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国际主航线7海里,素有“粤东屏障 粤闽咽喉”之称。
(7)大陆的印尼村都在哪里扩展阅读:
南澳岛主要景点
1、宋井
风景区位于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由蜚声中外的宋井、景亭、太子楼遗址等主体景观组成。
宋井之奇,在于700多年来,古井时隐时现,出现时古井虽离波浪滔滔的大海仅10来米,但清泉不绝,水质清纯甘甜,久藏而不变质,故被称为“神奇宋井“,目前出现的是“马井“,其余两个还未曾发现。
2、青澳湾旅游区
青澳湾是南澳岛的龙头景区,位于南澳最东端,星弯月的海湾长2.4公里。它的地质构造十分独特,海湾两边的岬角呈半封闭状环抱海面,使海湾似新月,海面如平潮,沙滩孩坡平缓,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
3、金银岛
该景点是央视《南澳岛寻宝》专题片拍摄地之一,可能是传说中吴平藏宝地。
4、总兵府
又称总镇府是一处着名的历史文化遗址,它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后因大地震破坏,原貌大部分消失。县委县政府委托古建专家按明清风格重新设计复建,现成为南澳岛一处知名景点。
5、南山寺
位于广东汕头南澳岛古城之南,地处“独鲤朝阳”,后枕金山,面向梅花村,古树参天,坑泉潺潺,井水甘甜,幽深清雅。
6、云盖寺
南澳岛上,寺庙可不少。最早佛门就是创自宋朝的云盖寺(原称三宝寺,明重修时易名)。自1985年起历经16载,由住持释通教尼师艰苦备尝,募资重建扩大,于2001年10月5日落成开光。
7、屏山岩
屏山岩,不仅是一座古老庄严的沙门,而且是一处山水妖娆的胜景,更是一座诗墨荟萃的宝库。坐落于古城深澳后面的“西天岭”,亦称金针峰的地方。
8、风力发电场
风力发电场,南澳风力发电场游览区南澳风力发电场游览区位于东半岛果老山脉。南澳岛山巅有风车阵,与蓝天大海,组合成一幅壮丽的南粤山水新风景线。
这里是亚洲第一大海岛风电场。这里有风力发电展示廊,是一处集观光、游览、科教于一体的高科技环保生态型旅游景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南澳岛
㈧ 巴厘岛 在哪里啊
巴厘岛
巴厘(BaLi)是印度尼西亚着名的旅游区,是爪哇以东小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约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巴厘西距首都雅加达约1千多公里,与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隔海相望,相距仅1.6公里。 该岛由于地处热带,且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巴厘人生性爱花,处处用花来装饰,因此,该岛有“花之岛”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神仙岛”的美誉。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地势东高西低,有四、五座锥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岛上的最高点,附近有曾于963年喷发过的巴都尔活火山。岛上沙努尔、努沙·杜尔和库达等处的海滩,是该岛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 巴厘岛印度教神庙中的木刻雕像 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义和巴厘岛风俗习惯的结合,称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里都设有家庙,家族组成的社区有神庙,村有村庙,全岛有庙宇125000多座,因此,该岛又有“千寺之岛”之美称。神庙中最为着名的当属拥有千年历史的百沙基陵庙,陵庙建在称为“世界的肚脐”的阿贡火山山坡上,以专祀这座间歇喷发的火山之神。陵庙的层级石雕建筑,与柬埔寨吴哥窟相似。 巴厘岛不但天然景色优美迷人,其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丰富多彩也驰名于世。巴厘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鲜艳的奇葩。其中,狮子与剑舞最具代表性。 巴厘的雕刻(木雕、石雕)、绘画和手工业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遐迩闻名。在岛上处处可见木石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该岛又有“艺术之岛”之誉。玛斯是该岛着名的木雕中心。巴厘的绘画别具一格,大都是用胶和矿物颜料画在粗麻布或白帆布上,主题取材于田园风光和人民生活习俗,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巴厘岛素有“诗之岛”、“东方的希腊”的美称。位于岛中部的鸟穆是绘画中心,博物馆内保存着许多历史文物和巨幅绘画。 在鸟穆附近,有一座呈方形的千年古洞——象洞,洞深只有二、三米,洞内雕有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加威山上有着名的四大石刻像,另有5座神龛分立于大石像之前;在半山腰建有淡巴西冷的总统行宫。 巴厘岛象洞庙的一个佛像 在岛中部的生宜有着名的猴子庙,猴子成群结队。其北有风景优美的比都库湖。着名的京打马尼,气侯凉爽,由此可远望顶峰终年烟雾迷朦的巴都火山。巴都山下的巴都湖也以风光优美着称。岛东南部的格龙宫是着名的古代巴厘王朝法庭所在地,宫殿气派雄伟,四面有护城河,屋顶绘满犯人受刑时的画像。岛西南海滨的丹那乐,岸边高地建有庙宇,因长年海浪冲蚀,使此地与本岛相离25米,形成孤岛,每当海潮上涨,宙宇在波涛中似沉似浮,宛如水中宫殿。 巴厘岛居民每年举行的宗教节日近200个,每逢节日,歌舞杂陈。由于巴厘岛万种风情,景物甚为绮丽。因此,它还享有多种别称,如“神明之岛”、“恶魔之岛”、“罗曼斯岛”、“绮丽之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等。在自然科学上,1869年生物学家华莱斯还发现巴厘岛是亚洲大陆的“末稍”,典型的亚洲动物分布至此为止,而在它东方仅隔宽度不到40公里的海峡的龙目岛,动物即属大洋洲种。 巴厘岛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米、玉米、椰子和咖啡。农业生产多以集体合作形式进行。
㈨ 巴厘岛在哪里是哪个国家的
【地理位置】 [编辑本段]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13600多个岛屿中最耀眼的一个岛,位于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岛东部,岛上东西宽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 全岛总面积为5,620平方公里。 【岛屿概况】 [编辑本段] 巴厘岛(Bali)是印度尼西亚岛屿,位于小巽他群岛西端,大致呈菱形,主轴为东西走向。面积约5623平方千米,人口约247 万。地势东高西低,山脉横贯,有10余座火山锥,东部的阿贡火山海拔3140米,是全岛最高峰。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干季约6 个月。经济发达,人口密度仅次于爪哇,居全国第二位。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庙宇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纺织、歌舞和风景闻名于世。为世界旅游胜地之一。土地垦殖率65%以上,出产稻米、玉米、木薯、椰子、咖啡、烟叶、花生、甘蓝、洋葱、水果与棕油等。牛、咖啡与椰干为主要出口产品。巴厘岛东侧的龙目海峡是亚澳两大陆一部分典型动物的分界线,在生物学上有特殊意义。 巴厘岛还是印度尼西亚着名的旅游区,是爪哇以东小巽他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约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80万。巴厘西距首都雅加达约1千多公里,与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隔海相望,相距仅1.6公里。 该岛由于地处热带,且受海洋的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绿水青山,万花烂漫,林木参天。巴厘人生性爱花,处处用花来装饰,因此,该岛有“花之岛”之称,并享有“南海乐园”、“神仙岛”的美誉。岛上大部分为山地,全岛山脉纵横,地势东高西低,有四、五座锥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贡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岛上的最高点,附近有曾于963年喷发过的巴都尔活火山。岛上沙努尔、努沙·杜尔和库达等处的海滩,是该岛景色最美的海滨浴场,这里沙细滩阔、海水湛蓝清澈。每年来此游览的各国游客络绎不绝。 巴厘岛印度教神庙中的木刻雕像 巴厘岛因历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响,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义和巴厘岛风俗习惯的结合,称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湿奴、湿婆神)和佛教的释迦牟尼,还祭拜太阳神、水神、火神、风神等。教徒家里都设有家庙,家族组成的社区有神庙,村有村庙,全岛有庙宇125000多座,因此,该岛又有“千寺之岛”之美称。神庙中最为着名的当属拥有千年历史的百沙基陵庙,陵庙建在称为“世界的肚脐”的阿贡火山山坡上,以专祀这座间歇喷发的火山之神。陵庙的层级石雕建筑,与柬埔寨吴哥窟相似。 【自然地理】 [编辑本段]巴厘岛北部有一火山带贯穿东西,其中最高为阿公火山(Gunung Agung) 3,142 米。火山带往南及北延伸,为岛上主要生产农作物的肥沃稻田。 巴厘岛西部人口稀少,是岛上唯一的非耕种区域,也是巴厘岛国家公园所在地,这里为茂密的树木丛生区域,内有丰富罕见的植物和鸟类,以及壮观的海底世界。 最高山:东北部的阿贡山(Gunung Agung),海拔3,142公尺,被称为“世界的肚脐”。 最大湖泊:巴杜尔湖(Danau Batur) 最主要的两条河流:帕克里桑河(Pakrisan)和贝塔努河(Petanu),这两条被视为圣河的两岸,曾经发现许多古代帝国的遗迹。 国家森林保护区:西部的珍巴拉纳(Jembrana),是仍居住着熊、野猪,和鹿等生物的热带丛林。 巴厘岛地处赤道,气候炎热而潮湿,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在低处,平均温度在摄氏21和33度之间,但山区温度可以低至摄氏5度。湿度根据地区及季节不同而异,总体而言很高,平均湿度约在60%-100%之间。一般而言,印度尼西亚可分为两个季节:东南季风带来干燥天气(干季),西北季风带来丰沛的雨水(雨季)。 雨季从11月持续到3月,1月至2月是雨季的最高峰,每天下雨好几个小时,特别是在巴厘岛中心的小山上。这时期下雨是可以预期的,然而总会间以阳光出现雨水稍停的时候。下雨之前,空气中充满湿黏的闷热感;雨后则立刻让人感觉清凉舒畅。4月到10月是干季,是攀登山峰或参观自然保护区的最佳时节。
㈩ 印尼的塔娜托那村为什么树上挂满婴儿死尸
印尼的塔娜托那村位于印尼苏拉威西岛的西南半岛,我们去过东南亚的朋友都知道东南亚地区很多树木都长的很高大粗壮,虽然粗壮但是由于是速生树种,所以树干密度不大砍伐容易。在这个小村落周边有很多高的树木,但是走近看这些树木却有些奇怪,有些树上有一些方形的编制的盖子被钉在树上?这是什么呢?这就是这个村落的树葬习俗。
其实我国古代也有树葬的习俗,不过不是挖空树木,而是将死尸挂在树上,让其在自然界中随风风干。在我国的文献中有这样的记载,《魏书·失韦传》说: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尸则置于林树上。《周书·异域上》上也记录过树葬习俗是死者则以苇薄裹尸,悬之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