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长途客车票在哪里买需要“身份证吗”
长途客车票在哪里买,
到汽车客运站购买长途汽车票,
购买需提供身份证件,
票面印有本人身份信息,
上车时与本人身份证件核对信息。
② 客车如何网上订票
在网站订票一般都是要去火车站网络购票取票点取票的。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③ 如何在印尼购买各种票(火车票,飞机票
找旅行社或通过当地的旅游网站,火车票也可以上官方火车票售票网站购买。
④ 汽车票怎么预订
汽车票可通过网上预订或电话预订。网上预订步骤如下:
1、登录自己所在地的客运站网址。客运站并不是全国同一的所以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客运站的网站,我们如果想要买票的话需要登录到各个城市的客运站网站进行订购。
2、进入网站选择网上购票。在各大客运站的首页上都会有很多的服务,网上购票和电话订票应该在首页都会展示,因为这两项业务是使用最频繁的服务。也是客运站推荐旅客们采取的方法。
3、进入网上订票系统填写目的地和时间。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我们的乘车时间,一般网上订票可以提前7到10天左右,确定你要订几号的票之后直接填入目的地和时间即可进入订票的查询系统。
4、选择合适的班车进行购票。在填写完时间后系统会自动的显示目前你选的日期内有多少量车可以坐,是否还有余票等信息以及各个车次发车的时间等。选择合适自己的进行订购。
5、填写个人信息机订票类型(成人票或是学生票)。每个城市的购票系统开发的都不会一模一样,但是大体的流程可定是一样的。在确定完车次之后就是填写个人信息,这些都是取票凭证,一定要认真填写。
6、确认信息并支付车票。确认的信息填写都正确后就可以通过支付宝或是网银进行交易了,汇款成功后既可以到客运站取票。
⑤ 我想买客车来跑长途,怎么办营运手续和营运路线
买客车跑长途需要办理省际、市际道路客运(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及班线经营许可。办理需要驾驶人员的驾驶证和从业资格证及其复印件,公安部门出具的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的证明。同时还需要符合以下规定:
一、对客车的有关规定:
1、客车技术要求:技术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18565)的要求;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的要求。
从事高速公路客运或者营运线路长度在800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其技术等级应当达到行业标准《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规定的一级技术等级;营运线路长度在400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其技术等级应当达到二级以上;其他客运车辆的技术等级应当达到三级以上。
2、客车类型等级要求:从事高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和营运线路长度在800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其车辆类型等级应当达到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规定的中级以上。
二、对驾驶员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九条,从事客运经营的驾驶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
2、年龄不超过60周岁;
3、3年内无重大以上交通责任事故记录;
4、经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有关客运法律法规、机动车维修和旅客急救基本知识考试合格。
(5)印尼怎么买客车扩展阅读:
相关规定:
第四十三条,旅游客运的发车站点除参照第二章第三节的规定外,应设置旅游区线路图、旅游名胜简介,公布旅游车型、导游服务项目、食宿地点和食宿标准。
第四十四条,提供旅游综合服务的旅游客车上,应备有饮水、常用药等服务性物品,并根据实际需要,装配御寒或降温设备,随车配有导游人员。
第四十五条,提供旅游综合服务的旅游客运使用旅游客票,按旅游要求发售直达旅游客票或往返旅游客票,如代办食宿和其他服务的款项单独列出,载入旅游客票票面一并计收。无旅游综合服务的旅游客运,可使用班车客票。
⑥ 买客车车票怎么买
1、首先在手机桌面上找到12306APP。如下图所示。
⑦ 客车网上订票怎么订票
客车票在网上买方法:⑧ 杨宝臣: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预测
2020年12月11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预测峰会”在北京汽车博物馆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汽车纵横全媒体联合承办,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和北京汽车博物馆作为支持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大力支持。峰会上,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宝臣做了主题演讲“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预测”。以下内容为现场发言实录: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宝臣
杨宝臣:大家上午好!
我代表课题组把我们这一年多将近两年来,对于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预测基本一些方法和基本结论给大家汇报一下。
从2018年、2019年世界汽车市场是下滑的趋势,国内市场是从2018年10月以来呈现下滑的趋势,下行趋势包括今年年初疫情的影响、中美贸易战、世界经济下行等等因素影响,汽车市场确实出现了下行。最近这几个月以来在回升,整体来看降幅实际上在缩窄。业界关注汽车市场到底是不是已经出现了拐点,汽车市场还能不能增长,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背景。
我们这个项目研究目标,首先在大趋势上,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的判断到底是什么样的阶段,业界、学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是学校的,做模型的,短期、中长期用模型定量方法预测市场到底是什么样的规模,将来是什么样的趋势?这里面是市场阶段判断、汽车市场总体规模、各个细分市场做了预测。还有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到底将来是怎么样的发展?
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的判断,从两方面去考虑,首先是从千人保有量来看,一般来说汽车市场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孕育期、普及期和饱和期。孕育期汽车市场刚刚起步,我们国家渡过了这个阶段。普及期又分为普及初期和普及后期。普及初期根据一般研究来看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千人保有量5—20辆区间内,年均增速大概在19%左右,一般7—9年;第二阶段千人保有量是20—100量区间之内,年均增速在17—20%,历时8—9年的时间。当汽车市场由普及初期进入普及后期,汽车市场由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过渡。普及后期又可以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一般千人保有量在100—200辆区间内,增速10%左右,时间大概是5—7年;第二阶段千人保有量是200—400辆的区间内,增速大概是4—5%,历时15年左右。从我们国家情况来看,2019年千人保有量是180辆左右,有的统计说179辆,有的统计181辆,大概180辆左右。当发展一定程度之后汽车保有量趋于饱和,市场进入平台增长期,比如说现在欧洲和北美,基本上是这样一个状态,年均增速规律来看1—2%之间。
从人均GDP来看,相对中国来说,发达市场政府干预和市场监管政策相对来说比较弱,汽车需求受到市场因素影响比较大,比如消费者收入、车价,人均GDP又要高,个人可支配收入也略高,汽车需求也会旺盛,相应汽车保有量会增加。因此,可以利用人均GDP对汽车保有量水平进行估计,我们这个图实际上是22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和千人保有量关系走势图。
人均GDP对应汽车发展阶段,从孕育期来看是属于低速增长,人均GDP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比较典型的是印度和印尼等等国家。到普及期,普及期刚才说分为高速增长阶段和中速增长阶段。高速增长期随着人均GDP的提高,人们购买汽车需求也会上升,汽车消费会大幅提高。中速增长期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这时候收入增长对于汽车消费效应实际上是逐渐减弱的,边际效应逐渐减弱,这样汽车市场由高增长过渡到中速增长的阶段。到了饱和期之后,实际上还是缓慢增长的阶段,比较典型的是欧洲发达国家和北美人均GDP达到高收入、高层次人均GDP的水平,这时候基本属于缓慢增长的阶段,甚至是饱和。
我们比较了18个国家,2004—2015年千人保有量和人均GDP水平之间关系指标,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我们国家跟韩国、巴西是有相似之处的,但巴西、韩国跟我们国情差距很大。我们从规律性来看还是有比较强的相似性,尤其是韩国,我们看图,左边是韩国人均GDP和千人保有量的走势,右边是中国的情况,所以说这里认为韩国跟中国市场是具有参照意义的。
韩国汽车市场从数据来看是1987年进入普及初期,它的年均增速还是超过9%,1992年之后进入普及的后期,2003年开始进入普及后期第二阶段,市场增速放缓,从目前来看他们没有进入汽车饱和阶段。从韩国汽车市场来看,1992年开始进入普及后期,按照PPP购买力平价,当时人均GDP是14600美元,千人保有量是119辆。第二阶段人均GDP是26300美元水平,千人保有量是303辆。
从我国汽车市场来看,2014年开始进入普及后期第一阶段,千人保有量是107辆,人均GDP按PPP平价将近12000美元,到2019年我们国家人均GDP到16100美元,人均汽车保有量是181辆,跟韩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均GDP水平和千人保有量是比较相似的。虽然说从2018年10月份以后,汽车市场呈往下走的趋势,这还是一种短期,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消费环境变化的影响,我们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市场还是处于普及后期阶段,相对应千人保有量我们认为有很大增长空间。
从千人保有量来看,从GDP和千人保有量的关系来看,我们认为中国汽车市场还是处于增长阶段,属于普及后期的阶段,发展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做趋势预测做定性的比较分析。
接下来是中国汽车市场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这里预测内容一个是总销量,还有乘用车、商用车的销量。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这样的,使用模型的方法,用时间序列模型叫季节调整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分别作出初步预测,通过三种预测方法再进行组合预测,在模型里一些政策性的因素临时性偶发事件,比如疫情影响还有去年P2P爆雷等等事件耦合出来,通过专家调查再做一些修正。
这是我们做短期预测今年和明年预测结果,到2020年预测结果乘用车、商用车和总销量分别是1951、299、2450万辆,2021年度乘用车销量、商用车销量和总销量分别为2083、492、2576万辆,这是通过专家调查的修正和分解。
从预测方法角度来说,样本内预测误差从总量到乘用车到商用车,预测误差是3.66、3.91、4.74的水平。
接下来是中长期的预测,预测内容也包括总量、乘用车销量和商用车的销量以及千人保有量,还有中国汽车市场总保有量,我们做了从2020—2035年中长期的预测,反映大体上的一个趋势。
所采用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汽车市场发展驱动性的因素,短期预测基本上用时间序列外推的方法,长期预测更主要分析影响汽车发展哪些关键因素,通过这些因素分析发现他们之间一些长期数量规律,这样得到结果从趋势上可能更符合实际,至少在大趋势上。我们做汽车市场驱动因素筛选和关键驱动因素的预测,然后以GDP的增速为基准做高中低三种方案,使用预测方法是多元回归方法,在千人保有量和总保有量采用生长曲线模型进行预测。
驱动因素分析里,从经济、社会、技术、行业、政策五个方面提取了63个发展驱动因素,我们看这些因素跟汽车销量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我们做初步的分析。
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比如做相关系数的分析或者格兰杰因果关系筛选,筛选出了16个中国汽车市场驱动因素,需要对这些驱动因素做一些预测,把它作为中长期预测的基础,这里列出了乘用车、火车,最后主要驱动因素还是有差异的,我们也做了人口和人均GDP的预测。
这里简单的一个例子,GDP未来十年、十五年到底怎么样发展?我们的预测是综合了多家研究机构,有着名专家和专门经济研究机构,包括一些金融机构,他们做的一些预测。
结合这些着名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对国内经济长期预测设定了一些增长的水平,年均增速5.3%、5.8%、6.2%,平均三种方案以GDP为基础,再根据GDP预测基础分析影响各种车型需求其他影响因素做预测。
这是我们预测的结果,从整体市场来看,我们以中方案为例,就是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总销量在2498、2697、3055、3454万辆,我们做这个预测样本内误差是1.89,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结果,我们测算了一下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是1.54%,十年复合增长率大概是2%的水平,未来十五年复合增长率是2.18%。我记得刚才王青博士提出了未来十年增速1—2%,我想做这个水平基本上是相差不多。
乘用车从这几个时间节点来看,从2073万辆到2854万辆,也就是从2020年2073万到2035年2854万辆,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1.4%,未来十年1.89%,未来十五年2.15%的水平。商用车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相对来说比较高,是2.25%,十年是2.7%,十五年是2.34%,这是关于年销量的预测。
后边做了千人保有量,实际上反映国内市场整体规模的量。我们搜集分析了美、德、日、韩等18家人均GDP和千人保有量数据,结合对中国中长期人均GDP预测结果,我们通过分析设定了三个千人保有量饱和值,我们用生长曲线做预测要设定饱和值,低、中、高300、400、500辆每千人,根据人均GDP和千人保有量看各国规律,也咨询了业内专家的意见,设定三个饱和值。用了两种模型,一种模型叫做Gompertz,一种叫做Logistic逻辑曲线模型。
这是用Gompertz模型预测的结果,从中方案来看,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194、266、322、363辆每千人。这是逻辑模型Logistic模型,也是中方案,我们预测出来2020—2035年分别是205、290、347、377辆每千人这样一个水平。综合两种模型得到千人保有量关键时间节点的数据,从2020—2035年分别是199、278、335和370辆每千人,我们也算了一下样本内误差还比较理想,3.96%、1.75%和1.88%。总保有量根据人口预测和千人保有量,实际上是简单承接的关系,2020—2035年从2.73亿辆到5.24亿辆,是这样一个总数。这是逻辑模型,我们预测从2.89到5.45模型,最后是总的,实际上这两个模型预测结果是比较类似,总量从2020年2.81亿辆增长到2035年5.35亿辆,实际上按照这个数据将近翻一番的水平。
这是我给大家汇报我们用数学模型做的一些预测结果,因为汽车销量或者汽车需求实际上是影响非常复杂的问题,模型只是可能把影响因素考虑进去,但很多影响因素不能模型化,这里或多或少跟实际有差距,有误差,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