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欧洲胡椒这么贵,为什么不自己种
在中世纪欧洲,胡椒曾经跟黄金等值,一个人作长途旅行,可以携带金币,也可以携带胡椒,钱花完了,用胡椒付账,指定不会挨揍。
欧洲人把胡椒当成香料,上流社会不可缺少的香料,可是欧洲本土又不出产这种香料,全靠进口。当时印度和东南亚是胡椒的主产地,阿拉伯人从印度进口胡椒,运到埃及,在埃及批发给意大利人,然后由意大利人转运到威尼斯,在威尼斯批发给各地零售商,再几经转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里。路途遥远,程序复杂,高昂运费加上中间商层层加价,胡椒不贵重才怪。
中国跟欧洲还不一样,中国产胡椒。可惜产地太少,产量太小,远远供不上需求。北宋一朝,全国只有广州种植胡椒,每年产量不上百斤。与此同时,川人做菜需要胡椒,医生配药需要胡椒,道家养生需要胡椒(唐宋元明四朝道士均相信口服胡椒以及呼吸胡椒燃烧时产生的香气有助于延长寿命),迷信房中术的士大夫想要壮阳,也得胡椒助阵。产量小,需求大,这个缺口靠什么补上?靠进贡和进口。熟悉宋朝经济史的朋友都知道,其实进贡也是进出口贸易的一种,只不过打着进贡的旗号,比较容易满足中国帝王的虚荣心罢了。
从北宋到南宋,甚至从唐朝到明朝,中国人消费的胡椒主要都来自于东南亚,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早在汉朝,中国就从海外进口胡椒了,彼时海运未兴,进口胡椒得走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商旅匆匆,关山万里,九死一生,运输成本更高,胡椒也就更为贵重。“椒房”一词是从汉朝流行起来的吧?它一般用来指代后妃的宫殿,其中的“椒”就是胡椒(有人说是花椒,错)。皇帝给后妃装修宫殿,用胡椒面儿涂抹内墙,故称椒房。为什么要用胡椒面儿?因为它香,而且贵重。必须足够贵重,否则不够资格涂抹皇帝他老婆的窝。
宋朝海运极发达,外贸极繁荣,胡椒大量运入国内,自然不会再像汉朝或者中世纪欧洲那样稀缺了,但是在乡村,它仍然是罕见食材。就拿南宋时期的浙江农村来说吧,老百姓平常不舍得吃胡椒,只有贵客上门,才有可能地往汤碗里放几粒。
2. 导致元载招来灭门之灾的64吨胡椒粉,在现在算来能值得多少钱呢
当初的胡椒粉贵如金价 ,换算成我们今日的消费水平的话,可能有上百亿之多。
说到元载,大家很可能就联想到这个暑假热播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元大人”,不错,此人的确是出身卑微,家境贫寒但不过真实的元载也同影视剧中的形象如出一辙,才华横溢,又好在还有科举制这个机会,得以平步青云,出人头地,就是这样一位中规中矩的寒门贵子,表面看上去是一位懂民间疾苦的父母官,毕竟他也是这么走来的,反而遭金钱和名利冲昏了头脑,引来当朝帝王的烟雾,引起杀身之祸。
唐朝讲胡椒与黄金同价,所以此处就拿胡椒和黄金换算。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约2000元。黄金按1:8白银换算,64吨黄金,2000×8×10×2×64000=20480000000元,即便我们考虑到古代黄金纯度的问题,削去一半的价格,也差不多有一百亿左右。
3. 广西玉林市场的草果大象白胡椒批发行情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20
4. 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胡椒:一个调味品为何是财富权力的象征
胡椒作为一种普通的调味品现在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他也是我们人人都能吃到也能随意买到的东西。可是这小小的胡椒在古代的时候却是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东西,有了他就象征着自己有了财富。因为在当时这个东西是物以稀为贵,一般人是很难弄到手的,所以胡椒在古代被人认为是财富的象征。
胡椒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东西都有可能推动历史的进程。
5. 介绍一下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潜力
1.自然资源
印度尼西亚矿物资源丰富, 石油和锡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天然气、铀、镍、锰、铜、铬、铝土矿、金刚石储量也较丰富。石油探明储量总计13亿多吨, 是目前东南亚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另外, 据估计,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蕴藏量要比陆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马林达近海的阿塔卡油田为最大。印尼天然气储量也很可观, 约73万亿立方米。印尼的锡矿储量也很大, 是继马亚西亚之后的世界最大锡生产国, 镍矿储量562万吨, 居世界前列。 伊里安查亚还有丰富的铀矿。廖内群岛的宾坦岛有铝土矿。日惹附近产锰。金刚石推测储量约150万克拉, 居亚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
在农林产品方面,印尼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的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印尼的热带雨林面积仅次于巴西亚马孙地区。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铁木、努沙登加拉 的檀木、苏拉威西的乌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驰名于世的珍贵木材。印尼海域水产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苏门答腊东海岸的巴眼亚比等地附近为着名渔场。勿里洞沿海产海 参, 马鲁古群岛沿海产珍珠,马都拉岛沿海产海盐。
2.经济简史
自1945年独立以来, 印尼致力于推行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战略和由石油产业支持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同时对外国资本进入印尼加以限制,以保护印尼民族经济的发展。自 1967年苏哈托政府执政以后的前十五年里,印尼通过开发丰富的石油和其它资源, 实现 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国家收入主要来自石油出口,1982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国家收入的80%。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 石油出口景气, 印尼经济一度出现了较快的增长, 1973年到1981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8%。从1982年起,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和其它初级产品价格开始趋向疲软, 印尼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 进入八十年代中期, 世界石油价格暴跌, 印尼经济出现了衰退。
1982-83年度, 出口和政府收入下降, 财政赤字和经济项目逆差扩大。自八十年代初以来, 印尼经常项目赤字连年不断, 外债偿付额高达27.6亿美元(1988年外债总额为530 亿美元), 支付石油和天然气服务费用为26亿美元。另外印尼在对外贸易的运输费用上也支付了大量的外汇(印尼用于对外贸易的船队不足), 同时直接投资收入又用于再投资, 不能为支付平衡起作用。 印尼虽有巨额外债, 但印尼严格履行金融契约, 因而能得到国际组织的友好资助。印尼的旅游业发展比较快, 1990年相当兴旺, 游客达211万人次,外汇收入为18亿美元。
3.经济概况
自1968年以来特别是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印尼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第一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6%,通货膨胀控制在10% 以内。1994年4月印尼进入第二个25年长期建设计划即经济起飞阶段。政府采取了进一步简化进出口手续、降低关税、放宽投资政策等措施,把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旅游、增加出口作为经济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使印尼经济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1995年5月起,印尼政府颁布了放宽经济限制的一揽子计划,开放投资领域,减少对产 业部门经营和发展的限制,鼓励私营企业在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1995年、1996年分别吸引外资399亿和299亿美元。1996年批准外资项目959个,比 1995年上升23%。但由于外资投入猛增、人口和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将制约经济的发展。
4.行业概况
(1).农业概况
全国拥有可耕地1980万公顷。1995年,农业总产值616370亿盾,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7.2%。农业人口约占劳动力人数的50.6%。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由小农分散经营。 粮食作物主要是稻谷, 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 大米是印尼人民的主要食粮。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之一, 经济作物大都在种植园种植, 是外汇 收入的重要来源, 主要有橡胶, 咖啡, 棕榈油, 椰子, 甘蔗, 胡椒, 奎宁, 木棉, 茶 叶等。橡胶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大部分在民间小胶园内种植, 产量仅次于马来西亚, 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供出口。咖啡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 约90%的产量供出口, 椰 子是传统的出口作物。
农产品产量统计
(2).工业概况
印尼工业发展的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业。1995年制造业、采矿业产值各为919290 和351450亿盾,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3%和8.4%。主要部门有制造、采矿、纺织、轻工、装配业等。1994年、1995年制造业增长率分别为12.5%、11.1%。工业品出口额已超过29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4.5%。1995年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0%。煤炭生产约 3830万吨,其中出口3160万吨,成为仅次于澳大利亚和南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国。
工业行业产值统计
5.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903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102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8.07%
汇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8025.00盾
通货膨胀率(1996年):6.47%
经济增长率(1996年):7.8%
6. 印度尼西亚胡椒出口贸易发达的原因
胡椒是印尼历史上香料贸易毫无疑问的主角。尽管不是胡椒的原产地,但是印尼早在宋代就成为胡椒的输出国,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印尼胡椒出口量全球占比一度超过了30%。近年以来,由于受到越南等其他地方胡椒出口的冲击,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世界上胡椒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甚至超过了原产地印度。
在东南亚及印尼本地菜里,胡椒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新加坡“黑胡椒螃蟹”、“黑椒炒虾球”及越南的“黑椒牛柳粒”都是典型的南洋风味。用胡椒新鲜或干燥的根须煲汤、炖肉也别有意境。泰国菜则常常使用新鲜的绿胡椒来调味,有点类似川菜中使用的绿色的藤椒。印尼菜中,使用切块后的时令果蔬,混入胡椒、辣椒、蒜和醋制成的酱汁及黄豆腐片,这道“雅加达咸味泡菜”虽然口味偏重,但同时透着丝丝清凉。印尼菜口味较重,椰浆及胡椒、丁香、豆寇、咖喱等各种香料调味是餐桌上标配,同中餐以辣椒为主的火辣不同,印尼辣菜用浓郁的胡椒味给辣味赋予了更多层次。
7. 目前印尼的经济怎么样印度尼西亚的经济体制是什
印尼经济以2005年的数据分析国民生产总值,服务业占了45.3%,其次是制造业(40.7%)和农业(14.0%)。但在国民就业结构中,农业则是印尼最多人从事的产业,占44.3%。其历史背景,印尼跟南亚洲各地一样,产业结构落后,国内工业欠发达。初期,印尼通过开发石油和其它资源,实现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间,印尼经济以每年平均7%幅度增长,前景美好的印尼,誉为亚洲四小虎,首都雅加达被誉为下一个台北市。至19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接二连三的天灾与排华运动,使印尼遭到重大损失。印尼近几年进步了许多,从人均所得1000美元(1996年)进步至5000美元(2007年),2007年GDP为3960亿美元,总人口2.25亿。印尼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多数出国务工的印尼劳工来到别的国家工作原因,主要并非国内经济条件差,可能是身处地区薪资不高而选择至其他地区工作。印尼交通建设十分完善,拥有数座国际机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铁路网络十分发达,城市有公共汽车,国营航空公司有许多航线,国际机场也有直航至许多国家,但首都雅加达的交通十分混乱。部分城市如雅加达、泗水、万隆等大都市,建设完善。印尼都市十分先进,许多国际厂牌到印尼设厂与开设精品店,也有许多国际知名百货公司(如:SOGO、屈臣氏、家乐福(carrefour)等),印尼是一个中等富裕的国家,政府贪污问题仍未解决,但因国土过大,贫富差距与基础建设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议题。
根据官方统计,印尼今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了2.47%,第二季度增长率虽然进一步升至2.9%到3.4%之间,但仍低于去年第二季度3.8%的增幅。从目前形势看,印尼经济的发展力度显然还欠火候。
影响印尼经济增长的一大障碍是投资难有起色。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尼经济中隐藏的众多弊端都暴露了出来,如金融运作没有透明度,腐败成风,坏帐呆帐数量惊人。印尼不少银行其实已濒临破产。最严重时的2000年初,印尼银行贷款中85%为呆坏帐。同年7月,借贷者共拖欠银行总计238.25万亿印尼盾(按目前汇价约合265亿美元)的债务,而原先贷款抵押资产的价值却持续狂跌,仅相当于当初的四分之一。
危机之后的这几年,印尼政府几经更迭。由于政局动荡,金融危机时期暴露出来的经济体制和结构问题,特别是银行系统的严重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国内外投资者都对印尼经济没有信心,导致资金大量流失。据官方统计,印尼在1991年经济发展巅峰时的外国实际投资曾突破56亿美元,而到2001年,外资实际落实的还不到1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印尼吸引的国内外投资依然跌势不减,降幅均在两位数以上。越来越多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吓走了投资人,从印尼撤资撤厂的事情时有发生。
而出口持续疲软则是制约印尼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障碍。据印尼中央统计局新近发布的数字,今年上半年,印尼出口额同比下降了9.05%, 其中下滑最严重的是占出口总额75%以上的非油气产品,出口额由去年同期的近190亿美元减少到约176亿美元,从而拖累了对外贸易整体不振。
印尼贸易和工业部长里妮·苏万迪将出口下滑归咎于劳工纠纷造成的国外订货锐减,而订单的减少反过来又迫使不少外资工厂外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久前有报道说,美国商家因商品质量、价格和交货期等原因,决定把本打算交给印尼鞋厂的“锐步”休闲鞋订单转给其他亚洲厂商。这项决定激怒了印尼鞋厂工人,工会组织工人到美国大使馆抗议游行。但由此一来,工厂自身的利益未能挽回,反而带给外国投资者更多的疑虑。日本官员就曾表示,他们更乐意到泰国、越南和中国投资。
目前在印尼,对商业和投资造成消极影响的消息不断,投资和出口难以回暖,只有温热的消费勉强支撑经济发展。虽然印尼财政部和中央银行近日都表示今年该国经济增长仍可达到预定的4%的目标,但分析家认为,印尼为此要付出的努力也将是巨大而艰苦的。
目前印尼的经济怎么样? - : 印尼的经济,号称全球第10大经济体.GDP大约为9000亿美元,增速约4-5%.人口近3亿.但基础设施落后.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印尼中国是印尼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第二.与中国的贸易额大约800亿美元.这个国家太依赖矿产出口,如煤炭、锡等,还有植物油.制造业太落后.唯纺织业尚可.由于与经济繁荣的中国保持密切经济往来,印尼的经济情况还算不错.
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 : 初期,印尼通过开发石油和其它资源, 实现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间,印尼经济以每年平均百分之七幅度增长,前景美好的印尼,誉为亚洲五小虎.印度尼西亚钱币 旅游 有巴厘岛 、婆罗浮...
印度尼西亚经济概况如何? : 农业是印尼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粮食 能自给,胡椒、木棉、金鸡纳霜、藤条、竹 类、天然树脂、龙脑香脂的产量均居世界第 一位,橡胶、棕榈油和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 位.印尼工业发展方向是加强外向型的制造 业.2000年制造业增长率逾7%,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26%.主要部门有采矿、纺织、轻 工等.石油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并且是世 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国,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 产和出口国.自1968年以来,特别是20世 纪80年代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后,印尼 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1997年受东南亚 金融危机重创,经济大衰退,1999年开始缓 慢复苏,但整改阻力较大,私企外债、银行 呆账等问题难以解决.
印尼现在的经济及社会状况如何? : 尽管有人估计2008年的经济增长仅为6.3%左右,但该署不会改变今年6.8%的目标.该署宏观规划司司长布里亚波托称2007年的目标已完成,与央行截止至十一月的宏观数据相符.开斋节后实业界的销售业绩居高...
介绍一下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及潜力 - : 是目前东南亚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另外, 据估计,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蕴藏量要比陆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马林达近海的阿塔卡油田为最大.印尼天然气储量也很可观, 约73万亿立方米.印尼的锡矿储量也很大, ...
印度尼西亚经济发展情况如何?: 但在国民就业结构中,农业则是印尼最多人从事的产业,占44.3%.其历史背景,印尼跟南亚洲各地一样,产业结构落后,国内工业欠发达.初期,印尼通过开发石油和其它资源, 实现了粮食自给和生产自立,在1989年至1997年期间,印尼经...
印度尼西亚的经济有着怎样的发展 - :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制造业迅速崛起.90年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1年占GDP比重近40%,吸纳近三分之一就业人口.经济在建国初期发展缓慢,1950年至1965年GDP年...
希望有好心人告诉我印度尼西亚目前经济、社会怎样,谢谢! - :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相...
印尼的主要经济是什么 - : 农业是印尼的重要经济部门,多项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茅,对国际市场影响重大.大米,玉米,甘蔗是主要农作物.印尼的制造业增长速度均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主要部门有采矿,纺织,轻工等.服务业是印尼的主要产业,旅游业是印尼非油气领域中第二大创汇产业.望采纳!
印度尼西亚好不好?离中国多远?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怎样 - : 1、气候:印尼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7-9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12月、1月、2月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2、距离:印尼首都雅加达到中国北京直线距离5193公里.3、人口:2013年印尼总人口达2.48亿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47%,巽他族14%,马都拉族7%,华人3%-4%,此外还有米南卡保人、巴厘人等100多个民族的居民,共占23%.民族语言200多种,通用印尼语.4、经济:印尼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在8000兆盾(约1万亿美元)左右.
8. 2022年越南胡椒会减产吗
摘要 黑胡椒连续下滑第四年,去年稍有回调到18元,今年第一季度快速上扬,涨价分为两个原因,首先,越南局部减产预期,例如越南平富省与2017年的高峰期相比将下降50%以上,加上目前小品种普涨,大环境的舆情带动使得采购心切。但其实胡椒在地规模未调整到位,当地政局稳定,人工也未剧增,全面产量不可小觑。
9. 胡椒作为一种调味品,为何曾价比黄金
要知道物以稀为贵,古代的胡椒是想到稀少的,这也就导致了胡椒的价格注定不能低,再加上现在虽然认为胡椒仅仅只是一种调味品,可是古时候却并不这样认为,古代不光是中国,还有古罗马这些地方都是认为胡椒具有非常神奇的医用效果,这样两者一结合,胡椒的价格直接往上窜,当初它的价格是一点不逊色于黄金的。
当年的”十字军东征“的很大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寻找胡椒,在唐朝时期一位叫做元载的宰相死后被抄家,于是从元载的家中抄出了八百石的胡椒,帝王之前气得想要挖元载的坟。从这些事件当中我们都是能够看出古代胡椒的贵重了,说胡椒在当时的价值比黄金还高是一点不为过的。
10. 胡椒销量大吗
A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C项陈述中并没有提及,故排除;题中只提到胡椒的供应相当短缺,并未提到胡椒的消费问题,排除B;可可的价格高但并没有说到低于三年前,故排除D;只有A项可以从陈述中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