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国有哪几家母公司在我国的跨国公司
寻找中国的跨国公司
目前已形成两大军团四大门派,但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是横亘面前的主要“拦路虎”。
提起跨国公司,有人会提及通用电气、诺基亚、惠普、拜耳、波音……等给我们说出一大堆,但要说到中国的跨国公司,可能就要令不少人有些疑问:中国的跨国公司是什么形态?谁是中国的跨国公司?
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企业累计在境外已办起6200多家企业,对外投资总额74亿美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对外投资者。
外经贸部发展司副处长李永军说,一些较早走出去的我国大企业,在近二十年的海外经营和国际竞争中,不断扩大经营领域和规模,已逐步发展成涉及多个行业领域,横跨多个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日出东方 中国跨国公司正在崛起 第二集团军声势迅猛
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资产,包括工厂、矿山、销售和其他营业机构的所有企业,典型的跨国公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厂商,以寡头垄断为主,拥有上亿美元的销售额,其子公司分散在几个国家。
按此标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海外媒介称之为“中国第一家跨国公司”。1984年,中信公司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在美国合资组建西林公司。1986年,购入对方股份,使西林公司成为中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这是中信公司也是中国公司的第一项海外直接投资。此后,中信公司以收购作为主要进入方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中国香港设有几十家企业,发展成为现在以金融业为主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此后,像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首钢集团公司、中远集团和金融业的中国银行等大批“中”字头大型国企也开始通过资本购并“试水”国际市场,它们和中信公司一起发展成第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
90年代后期,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形成了一批新的跨国公司。这是因为,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例如家电、摩托车等。它们在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的情况下,只好大着胆子到国际市场找饭吃。而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民币相对升值,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上桌赌本”降低,这也给了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尔集团。海尔从1998年开始重点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目前在全球共有8个海外贸易公司;在美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尼日尔爾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个生产工厂,还有10个工厂在建。“同城兄弟”海信集团现也初步具备了全球性大企业的雏形,在南非、巴西、印尼、美国、日本等国有7个控股的海外子公司,并在南非投资374.5万美元建立合资工厂,此外还在印尼投资100万美元,合资建设电视机生产厂。
既然“青岛二海”勇敢地踏出了国门,它们在国内的老对手自然不甘落伍,深圳康佳集团在印度投资900万美元组建合资企业,生产彩电、冰箱、视听和通讯产品,此外还在墨西哥和印尼投资建厂。
广东TCL集团已在越南投资1000万美元建立彩电生产工厂,有50万台年生产能力,已占越南10%的市场份额。此外还在印度合资建厂,占当地7%的市场份额。广东科龙集团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建立生产企业。春兰、长虹等也积极地在海外开辟根据地。它们在把家电大战打出国门的同时,也为中国催生了一批家电业跨国公司,这可能是它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近年来,这种情况又在摩托车行业重演,金城集团、重庆力帆轰达、隆鑫、宗申等企业纷纷到其他国家安家落户,设法推销和拓展他们的产品市场。
据了解,这批中国跨国公司的“第二集团军,主要以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类和服装类为重点;投资主体多为实力强、有一定信誉的国内生产企业;投资方式则多以设备和成熟技术为主;项目多集中在投资环境好,政局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尤以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
八仙过海 中国跨国公司各显神通 可分成四大门派
在二十年的时间里,虽然去海外“洋插队”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但根据企业经营性质,中国跨国公司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大门派:
1、大批“中”字头国企是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先锋和主力。如中国石油已在海外投资7个勘探开发项目、1个炼油项目、一个管道项目,至2000年底累计投资156亿元人民币。中化公司在美国、泰国设有化工厂,在英国设有保险公司,在30多个国家设有115家营销公司等等,不胜枚举。
2、大型生产性企业集团和新兴高科技公司。由于它们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在国内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海外经营起步虽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外扩张。联想集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在美国硅谷设有科研机构,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地设有20多个分公司。还有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建了香港和记电信网、肯尼亚的国家智能网、泰国的移动智能网。在全球40多个国家建立了市场分支机构,并在巴西和俄罗斯投资8000万美元,合资建立两个生产工厂。
3、大型金融保险公司。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其中以中国银行的发展最为迅速——截止到1997年底,中银集团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员工近两万人,海外资产总值1700多亿美元。
4、中国民营企业。虽然现在走出国门的民营企业还不多,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非常成功的案例。东方集团拥有境外企业12家,分布于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地。德隆集团在美欧拥有3家企业和销售网络。还有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如远大集团、新希望集团、上海紫江集团等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成为跨国经营的新生力量。那些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范例表明,它们必然会成为中国未来的资本输出的一支主力军。
中国跨国公司暂处初级阶段 无法抗衡国际知名跨国公司 但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中国的跨国公司群体已经凸现,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些企业同国际上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还有相当的差距。中国目前的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以合资企业为主、海外经营集中在贸易领域、海外投资技术水平低、跨国经营的地理选择以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主。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平均投资水平偏低,大多数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发展后劲不足。而且投资区域相对集中,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同时,我国海外企业经营范围主要以贸易型和资源型为主,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加起来也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多。再次,效益较差。大多数海外企业仅是国内在外的窗口和接待站,经营业务很难开展,效益不好。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海外企业中盈利的占55%,其中多为非生产性企业;收支平衡的占28%;亏损企业占17%,以生产性企业居多。这与国际上工业类企业在跨国公司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和巨大规模形成鲜明对照。这些都说明中国的跨国公司还只是处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
但中国跨国公司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表示,中国经济二十年的持续增长孕育了跨国公司成长的基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公司会发展成为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国际化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准的现代化的跨国企业集团。
⑵ 麻烦知道的帮个忙,红狮集团是红狮智富吗
是的,同一个,反正产品一样,至于想要通过炒金赚钱还是要多学学一些K线之类的知识。
⑶ 龙口的南山铝业集团在印尼那个岛建厂
南山铝业投资50亿美元,与印尼宾丹铝矾土公司合作,在廖内群岛(Kepulauan Riau)的东宾丹(Bintan Timur),兴建矾土冶炼厂
⑷ 有哪些跨国公司在我国经营详细介绍
谁能说出几个知名跨国公司?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纷纷入驻中国市场,在今天这篇文章中将会讲解中国有哪些跨国公司在我国经营。我国有哪几家母公司在我国的?提问:说得具体些,谢谢啦!谁能说出几个知名跨国公司?相关评论:寻找中国的跨国公司目前已形成两大军团四大门派,但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是横亘面前的主要“拦路虎”。提起跨国公司,有人会提及通用电气、诺基亚、惠普、拜耳、波音……等给我们说出一大堆,但要说到中国的跨国公司,可能就要令不少人有些疑问:中国的跨国公司是什么形态?谁是中国的跨国公司?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企业累计在境外已办起6200多家企业,对外投资总额74亿美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对外投资者。外经贸部发展司副处长李永军说,一些较早走出去的我国大企业,在近二十年的海外经营和国际竞争中,不断扩大经营领域和规模,已逐步发展成涉及多个行业领域,横跨多个地区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日出东方中国跨国公司正在崛起第二集团军声势迅猛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资产,包括工厂、矿山、销售和其他营业机构的所有企业,典型的跨国公司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厂商,以寡头垄断为主,拥有上亿美元的销售额,其子公司分散在几个国家。按此标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被海外媒介称之为“中国第一家跨国公司”。1984年,中信公司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在美国合资组建西林公司。1986年,购入对方股份,使西林公司成为中信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这是中信公司也是中国公司的第一项海外直接投资。此后,中信公司以收购作为主要进入方式,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中国香港设有几十家企业,发展成为现在以金融业为主的多元化跨国企业集团。此后,像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首钢集团公司、中远集团和金融业的中国银行等大批“中”字头大型国企也开始通过资本购并“试水”国际市场,它们和中信公司一起发展成第一批中国的跨国公司。90年代后期,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形成了一批新的跨国公司。这是因为,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形成了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例如家电、摩托车等。它们在国内市场处于饱和的情况下,只好大着胆子到国际市场找饭吃。而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人民币相对升值,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上桌赌本”降低,这也给了中国企业向海外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海尔集团。海尔从1998年开始重点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目前在全球共有8个海外贸易公司;在美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尼日尔爾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个生产工厂,还有10个工厂在建。“同城兄弟”海信集团现也初步具备了全球性大企业的雏形,在南非、巴西、印尼、美国、日本等国有7个控股的海外子公司,并在南非投资374.5万美元建立合资工厂,此外还在印尼投资100万美元,合资建设电视机生产厂。既然“青岛二海”勇敢地踏出了国门,它们在国内的老对手自然不甘落伍,深圳康佳集团在印度投资900万美元组建合资企业,生产彩电、冰箱、视听和通讯产品,此外还在墨西哥和印尼投资建厂。广东TCL集团已在越南投资1000万美元建立彩电生产工厂,有50万台年生产能力,已占越南10%的市场份额。此外还在印度合资建厂,占当地7%的市场份额。广东科龙集团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建立生产企业。春兰、长虹等也积极地在海外开辟根据地。它们在把家电大战打出国门的同时,也为中国催生了一批家电业跨国公司,这可能是它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近年来,这种情况又在摩托车行业重演,金城集团、重庆力帆轰达、隆鑫、宗申等企业纷纷到其他国家安家落户,设法推销和拓展他们的产品市场。据了解,这批中国跨国公司的“第二集团军,主要以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类和服装类为重点;投资主体多为实力强、有一定信誉的国内生产企业;投资方式则多以设备和成熟技术为主;项目多集中在投资环境好,政局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尤以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谁能说出几个知名跨国公司?兄弟,不多说,只说几个世界五百强前十名的,你就差不多满意了!1.沃尔玛。我不用说了你也知道了2.埃克森美孚。当初洛克菲勒创造的标准石油公司的一个子孙也发展成世界第二,不可思议吧3.皇家壳牌石油。石油三巨头之一,工资待遇相当好,西欧人的福利我不说全球人也知道啦4.英国石油。BP石油,石油三巨头之一5.通用汽车。实力不菲,别看最近美国对其报道不佳,瘦死的骆驼大于马啦6.丰田汽车。日本的魔爪统治了整个华南市场。在美国本土,美国的几大汽车巨头也奈何不得它7.雪佛龙。石油新起之秀8.戴姆勒克莱斯勒。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9.康菲。石油行业的后起之秀,实力增长的很快。最近在壳牌挖人了,可见野心不小!10.道达尔。石油行业中也分享得一顿大餐,的确不容易啊!最后,送兄弟一句话:如果你是意于求职,选择世界五百强,肯定没错。进了世界五百强,比上了清华北大强多了!我现在就在壳牌SHELL里工作。希望对你有益!网络热搜词:说出知名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竞争战略,说出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有哪些,世界知名跨国公司
⑸ 老铁们,红狮集团可靠吗
可靠的,在选择平台时应该从多维度去观察平台的情况,目前看下来算是这个行业比较老的,且稳定和持牌的吧。
⑹ 红狮集团为何不上市
1、集团未上市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企业负责人需要掌握企业绝对领导权,选择不自行上市。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达不到中国上市企业的标准,红狮达不到标准。上市意味着股票可以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每个证券交易所制定自己的股票上市要求。股票在上市交易前必须满足这些要求。股票上市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众持股、股东人数和至少数年的财务报表公布。不同的证券交易所也有不同的要求。
2、如果企业选择在中国上市,可以选择主板(上交所、深交所)、中小板(深交所)或创业板(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上市标准相同,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较大的企业通常在主板上市,发行8000万股以上的企业通常在主板上市。规模较小的企业会去中小板,一般不超过5000万股。发行50-8000万股更灵活,可以选择自己的主板或中小板。创业板的上市标准低于主板/中小板。中小板与创业板的选择主要看两个方面:创业板有一定的行业要求,以及发展受国家政策限制、行业相对饱和、没有创新、没有技术的企业,而且宝石基本上是不允许的,所以只能考虑去中小板。 Gem 有性能增长要求,需要每年持续增长才能发行。如果增长速度慢或者业绩可能出现波动,我们一般不会去创业板,选择中小板。 Gem通常以较高的估值发行。
拓展资料
上市是一个股票市场术语。狭义上,通过证券交易所向企业首次公开募股是指向投资者首次公开募股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方式分配股份,也称为抽签新股。认购的投资者希望以高于认购价格的价格出售它们。在中国环境下,上市分为中国公司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中国大陆公司直接到非中国证券交易所(如香港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中国公司间接采取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和上市的三种方式他们以离岸公司的名义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
⑺ 投资50亿美元,宁德时代将在印尼建电池工厂,2024年投产
近日,邦老师从外媒获悉,印尼海洋与投资部副部长SeptianHarioSeto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宁德时代将会在印尼投资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7亿元)建立一座锂电池工厂。据悉,该工厂有望于2024年正式投产。
在此之前,印尼政府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特斯拉将于明年1月派代表团前往印尼,讨论当地是否具备投资潜质。无独有偶,LG化学也曾明确表示将会在在印尼投资电池工厂。
■邦点评
资源依旧是现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随着高镍电池的再度兴起,镍在接下来的电池制造中扮演的角色将会越来越重要,因此也就不难理解LG化学、宁德时代和特斯拉争先恐后的前往印尼建厂或商谈。毫无疑问,新能源市场的厮杀或许将因为这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