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陆军有多少人
当印度于1947年获得独立印度陆军应运而生,并继承了大部分前英国殖民当局的基础设施。印度陆军实施志愿役,虽然印度宪法明文规定实施征兵制,然而印度不曾实施。 自独立以来,印度陆军参与了和邻国巴基斯坦,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场战争。陆军其他重要的行动,包括维贾行动和仙人掌行动。除了冲突,军队一直在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部队。 印度总统兼任陆军总司令。陆军参谋长(COAS)由一名四星上将担任,其负责指挥陆军。在印度陆军不曾同时有两位总司令。在陆军会有两名军官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由五星上将担任。 印度陆军拥有约141.4万士兵在服役 [1]及约1,800,000 预备役部队,印度陆军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常备军和最大的后备军队。到2020年,印度陆军计划升级4000 T-72s, over 2500 T-90s和其他数千坦克。
② 国外军衔等级
列兵
一些国家士兵军衔中最低的一级衔称。俄军根据彼得一世1722年1月24日颁布的《官级表》,首次设置此衔。l874年,俄国实行普遍征兵制后,列兵属于“低级军衔”。1918年,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工农红军后,将列兵改称为红军战士,1946年 7月恢复列兵衔称。目前,世界上设列兵军衔的国家有:蒙古、阿尔及利亚、波兰、法国、捷克、卢森堡、瑞士、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巴拿马、巴西、古巴、加拿大、墨西哥、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等国。其他国家士兵最低军衔的称呼,有的称四等兵,如德国;有的称三等兵,如美国、日本、奥地利、智利、秘鲁等国;有的称二等兵,如印度尼西亚、比利时、荷兰、匈牙利等国,有的称新兵。
中国军队引进军衔制后,清朝新建陆军和民国时期的陆军称二等兵,北洋时期的海军称二等练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两次实行军衔制中,均设列兵军衔,新兵经 3个月入伍训练合格后,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 1年后晋升为上等兵。上等兵服役满一年后可晋升士官。
上等兵
多数国家兵衔中最高等级的称号。该词源自法语,法国军队曾规定,骑士如果在战斗中失去马匹,则暂归步兵指挥,执行步兵勤务,但仍保留他们的骑士称号和薪购,并免干粗活。后来,就把这种“免除了列兵某些职责的人”叫做上等兵。17世纪初,德国将上等兵作为一级军衔设置于连队,授予有经验而可靠的士兵,赋予他们负责哨兵派班、押解俘虏等重要任务,有时班长缺勤,还可以代理班长工作。1716年,彼得一世将上等兵衔引进俄国,陆军条令规定,在步兵、骑兵、工兵中设置,授予屡建战功或长期服役无理的士兵。1722中的《官级表》规定,在陆军中设上等兵、上等炮手,海军中设上等水兵。目前,世界各国除兵衔只设一级的少数国家(如不丹、韩国、加拿大)外,大多数国家都设有此衔。清朝末年军衔制引进中国后,称最高的一级兵衔为“正兵”;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陆军官佐士兵阶级表》中,使用了上等兵这一称号,之后被历届政府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例规定,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可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一级士官
士官中最低一级士官,新兵第一年是列兵,满了一年后,第二年就升为上等兵。第二年满了以后就可以申请转为一级士官。服役三年,后可晋升二级士官。
二级士官
一级士官服役满三年后,可以申请转为二级士官。二级士官服役年限和一级士官同样是三年。由团或相当于团级单位审批。
直到六级士官
少尉
该词源于法语“代表”,是法国古代对步兵和骑兵部队中掌旗军官的称呼。从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起,少尉被确定为法国最低一级军官的军衔称号。
在德国,1500年前后,人们用由法国传人的该词称呼某些军事长官的代表或其他公务人员,约l8世纪后称军队中最低一级的军官为少尉。
在俄国,少尉军衔设于1703年彼得一世时期,在1722年颁布的《官级表》中,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一直沿用到1917年。
现在,少尉是绝大多数国家尉级军官中最低一级的军衔称号,少数不以少尉为尉官最低军衔的国家,有两种情况,一是不设少尉军衔,以中尉为尉官最低衔,如蒙古、波兰和罗马尼亚的男军官;再是将准尉列入尉官等级,以准尉为尉官最低衔,如阿富汗、土耳其、阿根廷、智利等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尉,是排长的编制军衔,大学专科和中等专科学校毕业担任军官职务者,或由士兵经短期培训后直接提升为基层军官者,一般授予少尉军衔。
中尉
1、在西方 : 该词源自法文“代理人”、“副职”。中尉作为军队职务名称,最早出现在法国,1444年法国军队将担任副队长的首领称为中尉,到 15世纪末中尉成为对副连长的称呼。从17世纪下半叶起,中尉成为法兰西等西欧国家陆军和海军的军衔称号。俄国军队17世纪中叶在新制团设置了中尉军衔,起初授予步兵连和骑兵连的副连长,后来中尉被任命担任连长。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都设有中尉军衔称号,一般为副连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还将中尉区分为一级中尉与二级中尉两个级别。
2、在我国古代:官名。战国时赵国初置,掌荐举人才等事。秦汉时为武职,掌京师的治安警卫。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称执金吾。唐代自德宗以后,于神策军置护军中尉,专由宦官担任,率领禁兵。元内史府置中尉,为正三品,位内史之下。内史原名王傅,至元二十九年(1292),封晋王于太祖四斡耳朵之地时改。民国军衔,为九等中第八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师。”《新唐书.宦官传.窦文场霍仙鸣传》:“德宗还京,颇忌宿将,凡握兵多者,悉罢之......贞元十二年六月,特立护军中尉两员、中护军两员,以帅禁军,乃以文场为左神策护军中尉,仙鸣为右神策护军中尉。”又《田令孜传》:“从义父入内侍省为宦者......累迁神策中尉,左监门卫大将军。”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尉,是连长、副连长和排长等初级军官的编制军衔,大学本科毕业后的军人可直接获得中尉军衔。
上尉
该词来源于拉丁文“首领”,是一个最古老的军事术语。西方陆军最早的组织形式是被称作“连”的单位,每个连由一名上尉指挥,当时的上尉是一种职称,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连长是同一个词(Hauptmann)。这个词由“头”和“人”两词组合而成,表示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过去一般是对首领或司令官的称呼。以后,上尉逐渐演变为担任连长职务者的军衔称号。当今世界上凡是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设有上尉军衔,在绝大多数不设大尉的国家中,上尉是尉官中的最高级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尉,是副营长、连长和副连长的编制军衔,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直接获得此衔。
少校
该词源于拉丁文“大的”、“职位较高的”、“年长的”等词汇,是一个古老的军事术语。四百多年前,西班牙军队最先把少校作为军衔称号使用。16世纪少校这一军事术语传人德国,开始只是作为对担任一定职务人员的称呼,如少校与“城市”一词搭配,即指城市事务管理者,与“钥匙”一词搭配,则指负责要塞门户开关的人。以后德国在建立常备军时,少校便作为军衔称号使用。1698年,俄国为新制团的指挥人员和在俄军中服役的外国人设置了少校军衔,13年后在彼得一世建立的正规军中也开始设置此衔。18世纪--19世纪,俄国一度将少校区分为一级少校和二级少校两个级别,还把少校与岗位相搭配来表示一种固定的职位,如“基地少校”�、“门卫少校”等。
现在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设有少校,为校官中最低的一个级别,一般为副营长的编制军衔,有的国家也规定为营长或特种兵连长的编制军衔。
中校
校级军官中间一级的军衔称号。在 17世纪俄国军队的副团长称作中校,后来逐渐演变为副团长的军衔称号。在西欧国家,中校是团队指挥官上校的第一助手。1722年俄国彼得一世在《官级表》中,将中校作为校官的第二级军衔称号固定下来。1935年苏联红军实行军衔制时,校官只设上校和少校两个级别,到 1939年才补充设置了中校。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均没有中校军衔称号,一般为副团长或营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现行法律规定,中校可以授予正团职、副团职和正营职等三级指挥军官和担任高级、中级、初级等所有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
上校
上校一词源自意大利语“(军队之)纵队”。在法国古代的步兵部队中,上校是团长的代名词,l8世纪末法国人往往把团长和上校混为一谈。在俄国,上校一词首先出现在16世纪,当时人们称呼指挥团队的人为上校。1631年,上校代替了督军和团首领的称呼,把担任团长职务的雇佣军官叫做上校。从1632年起,上校作为军衔开始授予新制团的指挥员。清朝末年军衔制传人中国后,清朝政府命名该级军衔称号为“正参领”,是“统带官” (“标”的指挥官,相当于现在的团长)的职务军衔。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将这级军衔称号重新命名为“大都尉”,后北洋政府改名为“上校”。目前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中,一般都设有上校这一级军衔称号,除设有大校的少数国家外,上校是校官中的最高一级衔称。上校一般为团长的编制军衔,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行法律文件规定,上校也可以授予副师职军官。
大校
少数国家校级军官中最高一级的军衔称号。大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出现的一级衔称,最初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设置。中国人民解放军于 1955年和 1988年两度实行的军衔制度中,均设有此衔。设有大校军衔称号的国家,还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和摩洛哥。人民解放军的大校军衔称号,1955年----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可以授予军长、副军长、师长和副师长等四个级别的军官。1988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可以授予副大军区职、正军职、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等五个级别的军官。1994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大校军衔只授予副军职、正师职和副师职等三个级别的军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规定,大校只是副师长的编制军衔。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设大校军衔,有的国家不承认大校是高于上校的一个军衔等级,往往同他们国家的上校对等,在名称的翻译上译为“资深的上校”或“老上校”。
我们的大校相当于美国军衔的准将
因为美国军衔中没有大校军衔
比上校高的就是准将
少将
特级军官中较低的一级军衔称号。世界各国的将官,一些国家以少将为 最低的一个级别,一些国家则以准将为最低级别,后者如美、英、法、德、 意、印、巴等国,前者如东欧国家、日本、丹麦、巴西、哥伦比亚、葡萄牙 等国。
少将一般为师长和副军长的编制军衔,因而起初在一些国家称少将为 “师将”,现在法文少将仍由“将军”和“师”两词组合而成 (G@n@ral de division) 中国人民解放军 50年代----60年代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规定少将是 大军区副司令员、兵团级部队正副司令员、正副军长和师长的编制军衔,10 年 *** 有 1360人获得了少将军衔。当前规定,少将军衔可授予副大军区职、 正副军职和正师职军官,高级专业技术军官也可授予此衔。
武警少将一般授予各省,直辖市武警总队长和政委
中将
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武警中将一般授予武警总部副职如:副司令,副政委等
上将
许多国家将级军官中最高级别的军衔称号。上将在英语中与“将军”为同一个词(General),但在法、德等语中则是在将军之后加一个名词或形容词构成,法语为“集团军将军”(Gneral darmee),德语为“最高的将军”(General oberst)。
最早的俄军上将军衔由彼得一世设立,根据 1716年陆军条令规定,俄军上将担任总司令官,级别相当于元帅,有权领导将军“军事会议”。 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国家军事体制的发展,有的国家遂将上将区分为几个等级。最早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授予潘兴以五星上将称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大战结束后,授予马歇尔等8人以五星上将称号,其中陆军4名,空军l名,海军3名。
中国国民政府时期,于 1935年将上将区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三等。特级上将又称五星上将,只授予蒋介石 1人;一级上将又称四星上将,授予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何应钦、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陈绍宽等人。
武警上将警衔一般授予武警总部司令员和政委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将官设置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全军共授予上将称号者57名。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时,法律文件规定,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一级上将空缺未授,授予上将称号者17名。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的决定,不再设一级上将。修改后的军衔设3等10级,即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上将成为军队的最高军衔称号,是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法定的编制军衔,资深的大军区正职也可以授予或晋升为上将军衔。
整理这些可是花了我好多时间啊。满意的话,加我分啊
③ 艾森豪威尔是个什么样的人,战争期间有什么作用
他参加了二战.北非登陆.西西里战役.诺曼底登陆
从的1953年到1961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是个戎马半生,战功卓着的美国总统。现代战争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人才。要使各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而不互相摩擦、自我消耗,就要有人从中协调。艾森豪威尔在具体战役指挥上可能不如巴顿、蒙哥马利,但在协调各方面关系上极具才能。他以坚定、镇静而又平等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广泛的信赖和支持。他还善于发现人才,所以蒙哥马利、巴顿、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将,都能为他所用。
艾森豪威尔战时的主要活动就是组织、协调并指挥盟军作战,而盟军联合作战上是这场大战的显着特点。艾森豪威尔以其良好的军人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指挥艺术而获得成功。
④ 二战中美国授予的五星上将和四星上将是哪些人
一楼胡说八道,2楼说的潘兴不是所谓的"五星上将,潘兴是陆军特级将军”(General of the Armies)
楼主的问题"五星上将"和"四星上将"一词来源于美式英语,难道还有一星二星三星上将?应该翻译成五星将军(General of the Army)和四星将军(General)(有人会说了输入英文在线翻译也是(五星上将呀,你用中国的翻译软件去翻译美国军事专业术语单词真是无语了,就是英语8级的都不一定熟悉专业的军事术语该如何翻译,这要请教权威人士或者翻阅美军军事专业术语辞典)举例说美国军衔的四星将军相对应的中国军衔的上将.而不能说是四星上将
下面回答楼主的提问:
在1944年年底,陆军部长史汀生搬出历史上曾用过的高级军衔“General of the Army”和“Fleet Admiral”取名为“陆军五星将军”和“海军五星将军”,以避开潘兴的“陆军特级将军”(General of the Armies,)美国陆军部与与海军部联合商议解决了同一军衔下的排序问题(来源于授衔先后)。在五星将军中,顺序为:莱希、马歇尔、欧内斯特·金、麦克阿瑟、尼米兹、艾森豪威尔、阿诺德和哈尔西。12月14美国国会通过48278号公法,批准经罗斯福总统同意的8位五星上将。但这一法令规定五星上将仅是战时的临时级别,直到1946年3月23日通过的33379号公法才确定五星将军为永久军衔,使获此殊荣的五星将军都不存在退役问题,终身享有此衔。
当时批准的8位五星将军,分别为:
海军4位:
美国战时2任总统的参谋长、第一任参联会议主席,堪称“幕后英雄”——威廉·丹尼尔·莱希
海军作战部长兼海军总司令,有着“全能的上帝”之称——欧内斯特·约瑟夫·金
太平洋战区司令,有着“海上骑士”之称——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美国中太平洋舰队司令,有着“海上蛮牛”之称——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
陆军4位:
陆军参谋长、美国参联会议主席、美英参联会议委员,有着“祖国的托管者”之称——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
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有着“现代军校教育之父”之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盟军远征军最高统帅,美国第34任总统——德怀特·大卫·艾森豪威尔( Dwight D. Eisenhower )
美国陆军航空兵总司令,有着“美国现代空军之父”之称——亨利·哈利·阿诺德(Henry H. Arnold)<1949年5月美国空军成立2年后改任空军五星将军,但是这里出现个争议亨利·哈利·阿诺德(Henry H. Arnold)的陆军五星将军这一军衔并没有免去,所以给很多军事历史学家留下了疑问,所以亨利·哈利·阿诺德(Henry H. Arnold)也是唯一的有两个军种军衔的美国五星将军>海军的哈尔西的授衔却未能当时就得到,由于海军最高首脑的金希望斯普鲁恩斯取代哈尔西,致使授衔一事拖至2年之后,那已是二战结束之后的事了。这军衔可真让他望穿了秋水!而布莱德雷(Omar N. Bradley)是1950年9月批准的。因此二战期间,美军实际授了7位五星将军的军衔。
至于四星将军的排名(主要是很多四星将军的授衔时间不是很清楚需要翻阅大量的历史文献)我还没有整理出来,以后补发.
⑤ 既然五星上将在战时授予那么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为什么美军没有人晋升五星上将
历史上只有十人获得过这个特殊的荣誉式的军衔,他们是:
潘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威廉·丹尼尔·莱希、欧内斯特·约瑟夫·金、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哈尔西、亨利·哈利·阿诺德。
潘兴是第一位五星上将,而且原本定军衔时考虑的“元帅”衔只授予在美国军队威望和贡献最大的他和马歇尔,但后来考虑马歇尔的名字与英文“元帅”一模一样,所以只授予五星上将军衔。事实上,就地位来说,比较起来只有潘兴有资格获得元帅军衔,所以一般称潘兴是特殊的“陆军特级上将”(General oftheArmies,注意后者多了个“S”),事实上授衔还是五星上将。
在美国历史上,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的高级指挥官总共只有10名。且只有陆、海军有五星上将,海军陆战队的军衔中没有这一衔级。空军方面,由于二战时美国没有独立的空军,自然就不可能有空军五星上将,阿诺德当时为陆军航空兵总司令,与马歇尔等同时授予陆军五星上将。有趣的是,1949年5月他又在美国空军成立2年后授衔为空军五星上将。成为兼有两个军种五星上将的惟一将军。有的作者,则把阿诺德当成了2个人
1.约翰·约瑟夫·潘兴
约翰·约瑟夫·潘兴(John Joseph Pershing),绰号:黑桃杰克,生卒年:1860.9.13—1948.7.15。出生地:密苏里州林恩县拉克利德镇,逝世地: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市华耳特里德医院,安葬地: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市阿灵顿国家公墓;学校: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职务:美国欧洲远征军司令、陆军参谋长,军衔:陆军超级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rmies);夫人:华伦;参战经历:1898年入侵古巴,1916年入侵墨西哥,1918年圣米耶勒战役等;着作:《我在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最后的报告》;名言:“这场战争是以无私无畏的英勇不屈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进行的,这种精神是取得最终胜利所必须的。”
2.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生卒年:1880.12.31—1959.10.16;出生地:宾夕法尼亚州尤宁顿镇,逝世地:弗吉尼亚州沃尔特-里德医院,安葬地:弗吉尼亚州迈尔堡;学校:弗吉尼亚军事学院;职务:陆军参谋长、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军衔:陆军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Army);夫人:伊莉沙白-科尔斯-卡特、凯瑟琳-布朗;着作:《马歇尔报告》;名言:“真正的伟大的将领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战斗,战役无非是一系列克服的困难而已。一个真正的将领不论困难如何艰苦,都能够展现才华,转败为胜。”
3.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gur),生卒年:1880.1.26——1964.4.3;出生地:阿肯色州小石城,逝世地:加里福尼亚州旧金山市瓦尔特-里德陆军医疗中心,安葬地:德克萨斯州小石城;学校: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职务:西点军校校长、驻菲美军总司令、太平洋西南战区司令、太平洋盟军总司令、“联合国军”总司令;军衔:陆军五星上将(Gemeral Of the Army);夫人:路易斯-布鲁克斯、琼-费尔克洛斯;着作:《往事的回忆》。
4.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d Danid Eisenhower),生卒年:1890.10.14—1969.3.28;出生地:德克萨斯州丹尼森市,逝世地:堪萨斯州葛底斯堡弗农山农场,安葬地:堪萨斯州阿比林城;学校: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职务:欧洲盟军远征军总司令、陆军参谋长、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美国第34届总统;军衔:陆军五星上将(Gemeral Of the Army);夫人:玛丽-吉瓦尼-杜德;着作:《远征欧洲》、《受命变革》、《缔造和平》、《悠闲的话》;名言:“我不能容忍那些把一切与他们见解不同的人都称作共产党的极右分子,我也不能容忍那些高呼我们其余的人都是残酷的贪财牟利之徒的极右分子。”
5.亨利·哈利·阿诺德
亨利·哈利·阿诺德(Henry Harley Arnold),绰号:快乐的阿诺德,生卒年:1886.6.25—1950.1.15;出生地:宾夕法尼亚州格拉得温,逝世地:加里福尼亚州索诺玛市,安葬地:加里福尼亚州索诺玛市;学校: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职务:陆军航空兵司令、陆军副总参谋长、陆军航空队司令;军衔:空军五星上将(General of the Air Force);夫人:埃利诺-A-普尔;着作:《全球使命》、《空战》;名言:“卓越的研究工作是保卫国家安全所需的空军的第一要素。”
6威廉·丹尼尔·莱希
威廉·丹尼尔·莱希(Willian Daniel Leahy),生卒年:1875.5.6—1959.7.20;出生地:艾奥瓦州汉普顿市,逝世地:马里兰州贝赛斯达市,安葬地:马里兰州贝赛斯达市;学校: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职务:海军作战部长、武装部队总司令参谋长、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军衔:海军五星上将(Fleer Admiral);着作:《身临其境》。
7.欧内斯特·约瑟夫·金
欧内斯特·约瑟夫·金(Ernest Joseph King),生卒年:1878.11.23—1956.6.25;出生地:俄亥俄州洛雷恩市,逝世地: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市;安葬地: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市;学校: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职务:大西洋舰队司令、海军总司令、海军作战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英美联合司令部成员;军衔:海军五星上将(Fleet Admiral);夫人:玛蒂;着作《1941—1945年战争中的美国海军(向海军部队的正式报告)》、《金*海军五星上将》;名言:“通向胜利的道路是漫长的,日子将是艰苦的。我们要尽已所有作出最大的努力。我们必须尽快拥有大批军舰和飞机,然后我们大举反击,最终赢得胜利。”
8.切斯特·威廉·尼米兹
切斯特·威廉·尼米兹(Chester Williaam Limitz),生卒年:1885.2.24—1966.2.24;出生地:德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堡;逝世地:加里福尼亚州伯克利市;安葬地:加里福尼亚州伯克利国家公墓;学校: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职务:海军人事局局长、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海军作战部长;军衔:海军五星上将(Fleet Admiral);夫人:凯瑟琳-弗里曼;着作:《海上力量:海军史》、《太平洋的胜利:海军的抗日战争》;名言:“我不赞成先发制人的战争。我相信只要存在任何成功的希望,就必须运用外交手段。和平是可以获得的,只要我们具有勇气、耐心和才智。”
9.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
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William Frederick Halsey),绰号:蛮牛,生卒年:1882.10.30—1959.8.16;出生地:新泽西州伊莉沙白市;逝世地:加里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安葬地:加里福尼亚州旧金山市;学校: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职务:太平洋舰队航母特混舰队司令、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第3舰队司令;军衔:海军五星上将(Fleet Admiral);夫人:弗朗西丝-库克-格兰迪;着作:《哈尔西海军上将的故事》。
10.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
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1893.2.12——1981)1950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15年在西点军校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任步兵学校校长,后任步兵师师长。1943年任美国第二军军长,在突尼斯和西西里作战。1944年任驻西欧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1944年8月任驻欧洲第十二集团军群司令。1947——194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9年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1953年卸任。
⑥ 世界上有哪些人获得了五星级上将的称号
五星上将是美国军队的最高军衔,相当于西方其它国家的元帅军衔。 在美国历史上,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的高级指挥官总共只有10名。 陆军五星上将(5名)1.约翰·约瑟夫·潘兴(1860.9.13——1948.7.15)1919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是美军历史上第一位五星上将。1886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1904——1905年任 驻日本武官,1916——1917年率领1.2万名美军出兵墨西哥。1917年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美国驻欧洲远征军司令,跨洲渡洋,成为大战中的美军英雄。大战最后阶段,参加了圣米耶勒和马斯——阿贡讷战役。1921年任陆军参谋长,1924年退役。
2.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26——1964.4.5)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0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美军第四十二师师长,在法国战场作战。1919——1922年任美国西点军校校长。1930——1935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任远 东美军总司令、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1945年4月任太平洋美军总司令。朝鲜战争初期(1950——1951年)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积极主张扩大战争规模。1951年4月由于美军在朝鲜受挫,被解除全部指挥职务,从此退役。
3.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0.14——1969.3.28)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15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第一次世界大 战时,负责坦克训练工作。1933年任陆军参谋长麦克阿瑟的助手,后随麦驻菲律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任欧洲战场美军司令、北非战场盟军司令和地中海盟军指挥官, 指挥盟军在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实施登陆和抗击法西斯同盟军队的作战。1943年12月至战争结束,任盟军驻西欧远征军最高统帅,领导了英美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 和盟军在西欧战场的其它战役。德国战败后任美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11月起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50年—1952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953年—— 1961年任美国总统。
4.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1880.12.31——1959.10.16)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先后任美国驻法国第一集团军作战处处长和第八军参谋长。1939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是英美联合参谋部成员,英美军事战略计划 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负责指挥美军作战。1947——1949年任国 务卿。1950——1951年任国防部长。
5.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1893.2.12——1981)1950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15年在西点军校学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任步兵学校校长,后任步兵师师长。1943年任美国第二军军长,在突尼斯和西西里作战。1944年任驻西欧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1944年8月任驻欧洲第十二集团军群司令。1947——1949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9年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1953年退役。
海军五星上将(4名)
6.威廉·丹尼尔·莱希(1875.5.6——1959.7.20)1944年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1897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参加过美西战争。1900——1901年来华参加镇压义和团运动。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担任海上运输舰舰长,战后先后任海军装备局局长和航海局局长。1937年任美国海军参谋长。1942年7月任美国武装部队司令(即总统)的参谋长,同时主持参谋长联席会议,参与制定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计划。1948年退休。
7.欧内斯特·约瑟夫·金(1878.11.23——1956.6.25)1944年晋升为海军五 星上将。1901年毕业于安纳利斯海军学校。1933年毕业于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先后任驱逐舰舰长、驱逐舰分队长、大西洋舰队助理参谋长。战后曾任潜艇分队长、潜 艇基地司令。“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舰长、海军航空局局长。1941年2月起任大西洋舰队司令。1942年3月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担任海军作战部部长。1945年11月退役。
8.切斯特·威廉·尼米兹(1885.2.24——1966.2.20)1944年晋升为海军五 星上将。1905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美国大西洋潜艇部队司令的参谋长。1939年任美国海军航海局局长。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他立 即被提升为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他是太平洋战争战略计划的主要制定者之一。1942年4月,他兼任太平洋战区总司令。1945年 9月2日,尼米兹代表美国参加了在东京湾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1945——1947年任美国海军参谋长。
9.哈尔西(1882.10.30——1959.8.16)1945年12月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 1904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1944年6月任美国第三舰队司令,率领 航空母舰特遣队执行空中打击任务。自1945年5月28日至9月2月(日本投降),他指挥在冲 绳岛周围的最后海上战役。1947年退休。
空军五星上将(1名)
10.亨利·哈利·阿诺德(1886.6.25——1950.1.15)1944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1947年改为空军五星上将。190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911年学习飞行,是美国最早的几名飞行员之一。1918年在航空兵从事参谋工作。1940年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副参谋长。1942年2月——1946年2月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1944年领导组建航空兵第二十集 团军(装备B—29轰炸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负责美陆军航空兵的组织、装备、训练和作战指挥,为美空军1947年成为独立军种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