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华侨、归侨、侨眷的区别
华侨、归侨、侨眷的区别有含义不同,国籍不同,身处国家不同。
1、含义不同:
华侨: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
归国华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简称归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侨眷:指华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含媳妇、女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儿孙女、外孙儿孙女、抚养人和生活主要来源依靠华侨的其他亲属。
2、国籍不同:
归侨是拥有外国国籍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华侨和侨眷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3、身处国家不同:
华侨是在外国居住的中国公民,归侨和侨眷是在中国居住的公民或者外国人。
Ⅱ 海外华侨属于中国公民吗
属于
一、华侨:指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
二、归国华侨:指回国定居的华侨、简称归侨。不论年龄大小和何时回国,都是归侨。来华定居的外籍华人,在恢复中国国籍后,也称归侨。
三、华侨学生:指回国学习未在国内定居的华侨。
四、归国华侨学生:指从国外回来定居就学的华侨、简称归侨学生。不论年龄大小,就读何种学校都是归侨学生。
五、侨眷:指华侨在国内的眷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含媳妇、女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儿孙女、外孙儿孙女、抚养人和生活主要来源依靠华侨的其他亲属。
华侨回国后,其国内的眷属仍视为侨眷。
外籍华人在华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眷属,与侨眷范围相等同(享受侨眷待遇)。
六、外籍华人:指原是华侨或华人后裔,后已加入或已取得居住国国籍者(国内有关优待华侨的政策一般可以适用于外籍华人)。
Ⅲ 归侨是什么意思
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华侨,外籍华人经批准恢复或取得中国国籍并依法办理来中国落户手续的,视为归侨。
归侨由其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根据本人申请审核认定。与华侨、归侨有长期扶养关系的亲属申请认定侨眷身份的,应当提供由公证机构出具的扶养证明。
(3)印尼归侨是什么国籍扩展阅读:
享受权利
归侨、侨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并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和归侨、侨眷的特点,给予适当照顾,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规定。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侨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的工作。归侨、侨眷有权依法申请成立社会团体,进行适合归侨、侨眷需要的合法的社会活动。 归侨、侨眷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的财产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Ⅳ 侨民是否拥有我国国籍
侨民,指长期住在外国而保留本国国籍的居民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侨民。因此侨民拥有我国国籍。归侨是指回国定居的侨民。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侨眷是指华侨、归侨在国内的眷属。
现在世界上居住华侨华人100万以上的有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美国等6国;居住华侨华人10-100万人的有越南、缅甸、柬埔寨、印度、日本、英国、法国、独联体、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等11国;居住华侨华人1-10万人的有文莱、老挝、朝鲜、韩国、尼泊尔、土耳其、沙特阿拉伯、荷兰、德国、比利时、意大利、毛里求斯、留尼汪、马达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马、危地马拉、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鲁、阿根廷、厄爪多尔、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拉圭、圭亚那、苏里南、新西兰、塔希提、西萨摩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居住华侨华人1000-10000人的有26个国家和地区;居住华侨华人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有29个国家和地区。以上共104个国家和地区。其余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合计起来不过2000多人,多则几十人,少则三五人。
Ⅳ 华侨是中国国籍吗
华侨是指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根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界定华侨外籍华人归侨侨眷身份的规定〉的通知》,华侨是指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其中“定居”是指中国公民已经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中国公民虽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侨;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据《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统计,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已有6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98个国家和地区。
数量及分布
目前的海外华人主要生活于东南亚、欧洲、北美地区。东南亚因邻近中国,自晚清起,就成为中国移民的目的地。当地为相对多数民族的新加坡及在当地为相对少数民族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与越南。这些地区的海外华人,又被称为南洋华侨、南侨,主要来自的福建省与广东省。
晚清至民国时期时期,中国移民主要是前往东南亚和北美地区。1940年代海外华侨有1,100万人,其中100万分散在欧美各洲,有1,000万分散在南洋群岛,而这1,000万人中,约有六七百万是广东人,假定广东以3,000万人口计算,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华侨;惟而今海外华人总数约为五千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人口尚可自由流动。其后,人口流动停滞。随着改革开放,自1980年代起,普通民众移民机会增多。
随着中国人的收入、教育程度资加,技术移民人数也开始增加,除了欧洲和北美洲,华人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成了今天的热门移民地,文化相对近且经济发展的东南亚也有部分移民。而前往遥远非洲、南美洲(如巴西)的也在有所增多。
以上内容参考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侨、外籍华人的定义是什么?
网络-华侨
Ⅵ 印尼华人是什么呀
就是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华人通俗地说:华人=13亿大陆人口+2300万台湾同胞+700万香港同胞+50多万澳门同胞+近四千万海外地区后裔们
华人是对中华民族的人的泛称。今日广义的“中华民族”,包含中国境内各大小民族,以及这些民族在海内外的后裔。大部分新加坡人、部分马来人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因为他们没有中国护照和国籍。
“华人”不完全等于“中国人”。理论上“中国人”就法律与国籍来说是指:具有中国国籍(包括大陆与台湾)者。离开中国居住世界各地的华人,称为海外华人,他们不一定具有中国国籍
Ⅶ 请问华侨持中国护照吗华侨是中国籍还是外国籍
华侨是中国籍,持中国护照。华人是外国国籍,持外国护照。
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华侨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
(7)印尼归侨是什么国籍扩展阅读:
“华侨”一词的由来
“华”与“侨”,就其中一词的含义来说是明确的。“华”是中国的古称,“侨”是寄居、客居之意。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寄居他乡的人称为“侨人”和“侨士”。随着移居国外人数的激增,“华”“侨”二字就被联系在一起,用来称呼在国外寄居、客居的华人。
1878年,清驻美使臣陈兰彬在奏章中就把中国寓居国外的人称为“侨民”。“侨民”便成为一种专称。1883年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奏章中使用了“华侨”一词。
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又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费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从此以后,“华侨”一词普遍成为寄居海外的中国人的一种专称了。
Ⅷ 华侨和归侨有什么区别
一、指代不同
1、华侨:是在国外定居的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
2、归侨:是回国定居的华侨。
二、范围不同
1、华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中国宪法明文规定,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中国政府的职责。
华侨不包括出国旅行、访问人员,政府派往他国协助建设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以及国家派驻外国的公务人员和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对于具有中国血统,但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人,也不能视为华侨
2、归侨:包括华侨放弃原住在国长期、永久或合法居留权并依法办理回国落户手续。或是外籍华人经批准恢复或取得中国国籍并依法办理来中国落户手续的,视为归侨。
(8)印尼归侨是什么国籍扩展阅读:
华侨的分布范围:
从大洲分布来看,亚洲为3627万人,占78%;美洲890万人,占15%;欧洲170万人,占5%;大洋洲100万人,占1.7%;非洲10万人,占0.3%。
按国家和地区划分,华侨华人的73%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仅印度尼西亚(2000万)[8-9]、泰国(850万)、马来西亚(640万)三国,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6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