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是赔钱拿下印尼高铁的吗
不是赔钱拿下印尼高铁的。
是在担保和付款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不用印尼政府担保和动用印尼政府财政预算,采用公司对公司的合作方式,用销售以及周边附带衍生的商业收入支付工程款。而日本要求必须印尼政府主权担保、用政府财政预算支付工程款。因此印尼最终选择了中国高铁方案。
㈡ 为什么印度人民很抵制国家修建高铁
首先,在印度专家们看来,造高铁不实惠,不仅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而且其高昂的建造和维护费用,可以再造好几条普通铁路,或者改造一下人们居住环境更实在。目前的印度,只有四分之一家庭有厕所,印度人实在太穷了,政府要建造高铁是“面子工程”他们并不欢迎。
最后,印度是一个土地私有化的国家。政府规定,公共建设项目用地审批,需要土地所有者七成以上的人表示同意,这就必须大家取得一致意见,但是土地拥有者怎么肯轻易的放弃自己的土地呢?在印度有很多的土地是属于某个大地主,而各村子里面几千张选票,都是由地主一个人说了算。只要征地政策不被地主接受,地主就可以要求村民投反对票,而村民多数是低种姓的文盲,自然要听大地主的话,往往征地进程就会受到强大的阻力。
尽管印度的人口排在世界第二位,即将超过中国,印度的GDP也排在全球第五,仅次于德国,但是若用人均GDP来看,多数印度学者认为,印度人民还很贫苦,他们当然觉得建高铁不适合印度国情和社会发展水平。而对印度穷人来说,建了高铁就没办法免费外挂出行了,增加了生活开支,是面子工程。对于印度的地主来说,政府的征地政策侵犯了他们利益,他们是不肯为公共利益,做出半点牺牲。
㈢ 印尼高铁不占用国家预算是什么意思
去年10月份佐科总统上台,就提出“不使用国家预算”修建高铁。这意味着,修高铁,靠融资,中日两国高铁争夺战,两国要对高铁资金负责。其次,今年1月份,印尼方宣布,高铁未被列入印尼5年计划。这也说明,高铁项目并非印尼的当务之急,建与不建在两可之间。
㈣ 为什么9 月2 日印尼雅万高铁中标最新消息没公布
佐科维总统对中国和日本提交的雅加达-万隆高铁建设方案,以及波士顿咨询机构和评估专组的研究报告经过深入考量之后,于9月4日正式宣布否决中国和日本的承建方案。
经济统筹部长达尔敏(Darmin Nasution)当天在雅加达说,佐科维总统认为,无论是中方或者是日方的承建方案都加重了国家收支预算案的负担。他说:“而且就像我昨晚所说,雅加达和万隆的距离只有150公里,间中又设立8个车站,高速列车必然不能充分发挥时速350公里的功能。”
㈤ 雅万高铁的"获胜"是美酒还是苦酒
印尼的雅加达-万隆高铁项目花落中 国,“战胜日本”这个竞争对手的庆功酒自然是少不了,但这究竟是一杯美酒还是一杯苦酒呢?
先来看看达成协议的条件:中印组建合资公司,不使用印尼政府预算、印尼不提供主权担保,合资公司印尼占股60%,中方占股40%,双方作为雅万高铁的共同业主。再则承诺向印尼转移高铁技术,进行本地化生产,帮助印尼培训高铁管理和运营人才。
1。中 国最后同意放弃印尼政府的“国家主权担保”,意味着风险大增。也就是说一旦项目亏损,合资公司的结局就是破产,作为一种企业经营行为,投资那么大收益又不高,却敞开风险大门,无法想象一个普通的理性的企业会做如此的选择。唯一的可能就是做这种决定的企业的钱不是自己的,后果不必自己承担。
2。中 国窃喜于获得40%股份的同时,也要明白那意味着还将承担接下来高铁运营的亏损风险。去异国他乡做小股东,印尼又是一个非法制健全的国家,政府更替频繁,任何一个懂点海外经营风险常识的人都不会做如此莽撞的决策,印尼方面将业务从造铁路延伸运营铁路并要求盈利,用俗话来说,就是“要求红娘包生儿子”。谁都明白,红娘虽然专长于撮合男女之间的婚事,但无法承担“能不能生孩子,能不能生儿子”的责任,中 国是不明白这些简单的道理还是勉为其难下的难得糊涂呢?
3。雅万铁路成为范例之后,其他国家的高铁项目一旦和中国合作,都可能要求这种优惠至极“印尼模式”甚至更优惠的模式,中 国的高铁输出也许会成为“人傻,钱多,速来”的又一范本。
中 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的希望,从根本上讲,要依赖于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不管怎么说,国企的实质是“输了国家买单(分摊到纳税人头上),盈利了就变戏法装入权贵自己腰包而非支付民众红利”。从目前的国企的一系列动作来看,有理由怀疑他们越来越绑架国家来为其“私利”服务,用“战胜日本”的烟幕弹来强调其“亏损”的重要性。而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大动作很可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新时代的“大跃进”,损害中 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不知李嘉诚先生是不是因为窥视到了这些荒唐的战略而激流勇退,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地,任何决定都有失败的可能,如果失败的后果不是自己来承担而是由别人来承担,那么“慎重克己”就是一条道德底线了。
㈥ 中国是要免费给印尼修高铁吗
这个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高铁造价是很昂贵的,如果援建也只可能是普通铁路。
㈦ 百亿印度高铁大单最终遭中国遗弃,谁的损失更大
印度千亿大单最终遭中国遗弃,谁的损失更大?
俄罗斯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于星期六在德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印度与日本签署了价值120亿美元的高铁协议,高铁运行区间为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日本和印度两国政府预计将就印度高速铁路项目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一事达成共识,并计划于2018年开工,2023年完工。定于11月11日在东京举行的日印首脑会谈将确认该事宜。这将成为日本政府推进的“一揽子基础设施出口”计划在新干线领域的拳头项目,并将首次确定具体的工期。
当日本拿下印度高铁项目的消息传出后,在舆论场引起一番躁动。至于为何如此,原因亦很简单,因为印度高铁项目,说穿了,就是印度给中国和日本挖的一个“大坑”,谁先跳进去谁倒霉。
况且,印度高铁与日本合作还在谈判的过程中,其负面新闻就不断披露出来。虽然日本拿到印度高铁项目,自称与中国在国际高铁市场竞争中扳回一局,但却面临印度届时可能付不了账的窘境,因为印度政府面临47亿美元(约合315亿元人民币)财政预算缺口。
日本提供给印度高铁建设的贷款是日元贷款,印度还贷时,同样可以用日元还贷。前车之鉴,当初苏联解体时,印度用已经跟废纸差不多的卢布,一口气还清了当年由苏联提供的巨额贷款,而印度如此作为,自己省了,坑了急需外汇度过困境的俄罗斯。所以,对印度来说,一旦在未来的50年内,日元某一时期真的出现了大幅贬值,那么印度肯定会毫不犹豫地也坑日本一把,到那时日本必然血本无归。
再说,日本人帮印度人建高铁,不仅造价高,后期维修费用高,只要印度人愿意承受就让他们承受去。如果日本人愿意亏本为印度修高铁,就让日本人亏去。这种事发生在中印之间,很难解决。如此看来,中国没有涉足印度高铁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这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前景并不乐观,不参与也许是明智的;另一方面印度与中国即是邻国,并存在领土争端,同时又是竞争对手,即使拿下这个项目中国将会麻烦不断。
中国也没有必要去抢这个烫手山芋。在印度修高铁,有许多制度性的障碍,征地拆迁是个大问题,劳工权益也是大问题,你要赶工期,工人闹罢工,这混水让日本人去,矛盾让他们两家去闹。
对中国来说,泛亚铁路干线采用中国标准非常重要,所以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高铁中国势在必得,不能有失。至于印度,其实并不能算中国在铁路对外资本和工业输出的重点,中国的重点应该是泛亚铁路、中巴经济走廊。
关键是,印度对中国有一种瑜亮情结,它不服中国比自己发展得好,在媒体宣传上也是跟着西方媒体沫黑中国。让中国帮它修高铁,不是等于印度向中国服输吗?如果真成为现实,让印度人情何以堪。
在我看来,个人如此,国家如此,民族亦如此,日本将来如果衰落,那么必然是因为缺少足够的战略远见,而咱们中华家,以及中华民族,虽然在之前的岁月里遭受了太多的屈辱和挫折,但只要战略眼光还在,我相信,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共同努力下,咱们中华家必将重新崛起,中华家民族必将再次迎来伟大复兴!
㈧ 印尼高铁为什么对中国这样重要,赔本也干
中日之争在亚太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区是全方位的,中日高铁之争自然也不是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竞争,而是掺入了复杂的地缘政治和亚洲主导权之争。这决定了印尼不能有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像泰国那样中日两个方案通吃,要么就是双双放弃。由于印尼这段高铁距离较近,且没有其他的铁路项目,最终只能选择放弃。
㈨ 为什么雅万高铁成为了中国高铁“第一单”
因为中国为了这第一单,给了雅万高铁很多的优惠措施。
首先雅万高速铁路项目采用中印尼企业合资建设和管理的合作模式,
第二,中国给了雅万高铁比较灵活的融资方案,没有占用印尼的国家预算资金,采取企业对企业模式,并且我们的融资与贷款不需要印尼政府担保。
第三,在雅万高铁中,我们承诺了会最大限度使用印尼原材料、机械、设备,尽量聘用印尼当地管理、技术和劳务人员,并实现技术转让和人员培训。
正因为给了如此众多的优惠措施,才拿到了这第一单。
㈩ 为什么印尼选择中国高铁
印尼选择中国高铁主要是因为:中国在担保和付款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不用印尼政府担保和动用印尼政府财政预算,采用公司对公司的合作方式,用销售以及周边附带衍生的商业收入支付工程款。而日本要求必须印尼政府主权担保、用政府财政预算支付工程款。因此印尼最终选择了中国高铁方案,与中国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