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红树林分布在哪个省 红树林简单介绍
1、中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2、红树林(Mangrove)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
3、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红树林保护修复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但红树林总面积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区域整体保护协调不够,保护和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
4、根据2019年红树林专项调查结果,中国有红树林分布的自然保护地共52处(不包括港澳台),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等类型。在这些保护地中,红树林面积为15944公顷,占中国红树林的55%以上。从保护级别看,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有9800公顷,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34%;地方级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有6144公顷,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21%。
⑵ 红树林是什么
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在消浪护岸、净化海水、维持近海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科学研究与生态体验等方面有着陆地森林不可取代的作用,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价值。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之一是“极低的植物多样性支撑极高的生物多样性”,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
树林的种类
红树林的成分以红树科的种类为主,红树科有16属120种,一部分生长在内陆,一部分组成红树林,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蜡烛果)、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榄雌)、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榈科的尼帕棕榈属等。
在红树林边缘还有一些草本和小灌木,如马鞭草科的臭茉莉(苦郎树)、蕨类的金蕨、爵床科的老鼠簕、藜科的盐角草、禾本科的盐地鼠尾黍等。
在靠近红树林群落的边缘还有一些伴生的所谓半红树林的成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耐盐力,如海杧果、黄槿、银叶树、露兜树、海棠果、无毛水黄皮、刺桐。
⑶ 红树分布在哪些地方
在西半球,红树林主要生长在南美洲东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岛、非洲西海岸。在东方,以印尼的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西海岸为最主要的分布区。沿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至非洲东部沿海,这些地带都分布着红树林。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的分布也较广。印尼——菲律宾——中印半岛至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由于黑潮暖流的影响,红树林海岸一直延伸到日本九洲。由此不难看出,红树林在世界上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
红树林发育在海岸上,在这里很难再看到其他植物,唯有红树林抗风防浪,形成一道独特的绿色屏障。
⑷ 红树林生物群落的主要分布
全世界红树林生物群落分布可划分成两大中心:一是西方中心类群,主要分布于热带美洲东西沿岸及西印度群岛,北可达佛罗里达半岛,南至巴西,经大西洋至非洲西岸。其种类很少。另一是东方中心类群,以印尼的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西岸为中心,红树植物分布较前者广,种类也丰富,约有77种。东方中心类群分为三支:一支向北沿孟加拉湾―印度沿岸―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到非洲东岸,包括马尔加什;一支向南,即澳大利亚沿岸;第三支包括印尼诸岛沿岸―菲律宾―中印半岛至中国。由于海洋暖流的作用,红树林的分布超出了热带海域,在北美洲百慕大群岛,亚洲达日本九州,超过北纬32;在南半球更远离赤道,达南纬42的新西兰南部。全世界以马来半岛红树种类最多,生长最茂盛。中国海南岛沿岸,地处热带边缘,红树林高10~14米。随着纬度的升高、温度的降低,红树林的高度逐渐降低、种类逐渐减少,福建沿岸(北纬25~2720)红树林高只有1米左右,构成红树林的种类只有1种。
⑸ 红树林海岸的分布
红树林海岸在全球发表很广泛,其分布的最典型地区,有美洲的墨西哥、巴西、哥伦比亚、厄瓜多爾尔尔的海岸;非洲的尼日尔爾利亚、坦桑尼亚、红海、马达加斯加的海岸;亚洲的印度、中印半岛沿岸和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海南岛沿海。
红树林是生长在海水中的森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及河口潮间带特有的森林植被。它们的根系十分发达,盘根错节屹立于滩涂之中。它们具有革质的绿叶,油光闪亮。它们与荷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或者仅仅露出绿色的树冠,仿佛在海面上撑起一片绿伞。潮水退去,则成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
红树林海岸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南美洲东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岛、非洲西海岸是西半球生长红树林的主要地带。在东方,以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西海岸为中心分布区。沿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至非洲东部沿海,都是红树林生长的地方。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分布也较广。印尼——菲律宾——中印半岛至中国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由于黑潮暖流的影响,红树林海岸一直分布至日本九洲。
中国的红树林海岸以海南省发育最好,种类多,面积广。红树植物有10余种,有灌木也有乔木。因其树皮及木材呈红褐色,因而称为红树、红树林。红树的叶子不是红色,而是绿色。枝繁叶茂的红树林在海岸形成的是一道绿色屏障。
⑹ 红树林在哪里
红树林的分布虽受气候限制,但海流的作用使它的分布超出了热带海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红树林到达百慕大群岛,在亚洲则见于日本南部,它们都超过北纬32°的界线,在南半球红树林分布范围比北半球更远离赤道,可见于南纬42°的新西兰北部。
中国红树林共有2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中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中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目前,中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台湾的红树林:台湾的红树林原有6种,现存4种;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各河口附近。由于高度的开发,使得红树林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主要分布于台北县淡水镇(水笔仔) 和苗栗县竹南镇中港溪的出海口(水笔仔)。 红树科的水笔仔:数量多,耐寒性较高,主要分布于北部。
红树林保护区
广东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面积368公顷,是中国唯一位于市区, 面积最小的自然保护区,也被国外生态专家称为“袖珍型的保护区”。每年有白琴鹭、黑嘴鸥、小青脚鹬等 189种、上10万只侯鸟南迁于此歇脚或过冬。保护区内除红树林植物群落外,还有其他55种植物,千姿百态。它是深圳市区内的一条绿色长廊,背靠美丽 宽广的滨海大道,与滨海生态公园连城一体,面向碧波荡漾的深圳湾,不仅是鸟类栖息嬉戏的天堂、植物的王国,也是人们踏青、赏鸟、观海、体验自然风情的好去处。
1984年,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正式创建,当时的总面积为304公顷。只有一条老路通到这里,当地的渔民在这里利用沿袭下来的基围鱼塘养鱼,然后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红树林、果园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国际)基金会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在英女王访华时,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红树林的观鸟亭,饱览深圳湾湿地风光。丹麦野生生物基金会主席、丹麦女王的丈夫亨里克亲王也曾于1989年,兴致勃勃地到此观鸟,并将红树林称为“绿色明珠”。
深圳红树林可以说是盛名远播,现在来深圳的海内外游客,都要去海滨生态公园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红树林、在此越冬的数万只水鸟翔集的壮观场面。红树林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一水相隔,共同构成了具有国际意义的深圳湾湿地生态系统,也成为深港边界上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广东珠海红树林:主要分布淇澳岛、横琴岛和红旗西堤、磨刀门和鸡啼门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于淇澳岛西北部大围湾的淇澳红树林保护区面积最大,是目前该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连片的林分,树高4-6米。它不仅是珠海市的珍稀资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红树林湿地,同时是全国少有的紧靠大城市的红树林区之一。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境内,面积1.9万公顷,1990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保护区高桥红树林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连片生长基地,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该区地处雷州半岛,受热带海洋气候的影响,沿海滩涂上分布着较大面积的红树林植被,其中红树植物有12科、16属、17种,是除海南岛外中国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此外,保护区内拥有数量和种类众多的鹤类、鹳类、鹭类等水禽及其它湿地动物,据初步统计,仅鸟类就有82种,其中留鸟38种、候鸟44种。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作为中国现存红树林面积最大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控制海岸侵蚀、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1993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1997年5月与美国佛罗里达州鲁克利湾国家河口研究保护区建立姐妹保护区关系,2000年1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山口红树林生态保护区地处亚热带,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沙田半岛东西两侧,海岸线总50公里,总面积8000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海南省清澜港红树林保护区: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护最为完整的红树林。
该保护区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位19°33’N,110°49’E,地处文昌市的清澜港沿岸一带。保护面积达2948ha,有林面积达2732ha。管辖范围包括冯家港、铺前港等。该保护区于1981年批建,原为县级,后已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设管理站,位于头宛村。该保护区的总保护面积虽然不及东寨港保护区,但林木面积大,而且树林年龄长,许多林相显示了原生林的特征。如有海莲林树龄达百年以上,调查中有的胸径达1.2m,林内结构复杂,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飞架其间。保护区范围内除了有同东寨港基本相同的红树植物种类外,还有独特的成片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林子,沿着霞村的岸边形成雄伟的景观。木果核在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袜的蛇状呼吸根在这里有典型的表现。海桑属的4个种,即海桑、杯尊海桑、大叶海桑和海南海桑在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笋状呼吸根形成这些种类的明显待色。小花老鼠勒在东寨港自然群落中并不多见,而在该保护区的潮沟滩涂林缘却常见它与其他红树植物伴生。海芒果、海漆等红树植物也较东寨港的自然群落中容易发现。显然这里的种类多样性优于东寨港,具有较优势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因而具有较大的潜在的科研意义。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漳江口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漳江入海口。最近城镇为云霄县城,位于湿地以西10km,东北向距离厦门约85km。主要保护对象以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东南沿海水产种质资源为主。主要湿地类型有红树林、滩涂、水域或组成的河口湿地等。符合《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指定标准的 1、2、3、8。保护区于 1992 年元月成立,1997 年 7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8 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
漳江口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分为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 个植被型,有白骨壤林等 13 个群系,有秋茄—老鼠 等 22个群丛。区内有维管束植物 224 种,有红树植物 5 科 6 属 6 种,盐沼植物 16 科27 属 29 种 1 变种,滨海植物 59 科152 属 184 种。区内营养丰富,从而微生物资源丰富,有微生物 12 科 27 属 45种,与陆地生境的微生物数量比较,红树林土壤细菌数量高于一般陆地生境,而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较少是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的主要特征。
漳江口保护区已查明野生脊椎动物共 359 种,其中哺乳动物 9科 14 种,鸟类 38科154种,爬行类 11 科 37 种,两栖类 5科 13种,鱼类 141 种。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中华白海豚和缅甸蟒蛇2种, 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宽吻海豚、黄嘴白鹭、小杓鹬、小青脚鹬、绿海龟、棱皮龟、太平洋丽龟、虎纹蛙等 19 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24种。保护区鸟类中具有众多的双边国际性协定保护的候鸟,其中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 77 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 41种。保护区红树林区潮间带底栖动物 28 种。潮下带底栖生物 181 种。海区浮游植物 201 种,其中硅藻 165 种。浮游动物 180种,其中水母类 59 种,桡足类 71 种。
漳江口保护区位于台风多发区,1955 ~ 1980 年间影响云霄的台风达 150次, 年平均台风影响 5.8 次。红树林湿地是该区域的保护者,在稳固海岸、抵抗台风侵蚀方面有重要作用。
⑺ 红树林通常在什么地方
红树林通常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的地方。
树林种类
红树林的成分以红树科的种类为主,红树科有16属120种,一部分生长在内陆,一部分组成红树林,如红树属、木榄属、秋茄树属、角果木属。
此外还有使君子科的锥果木和榄李属、紫金牛科的桐花树(蜡烛果)、海桑科的海桑属、马鞭草科的白骨壤(海榄雌)、楝科的木果楝属、茜草科的瓶花木、大戟科的海漆、棕榈科的尼帕棕榈属等。
在红树林边缘还有一些草本和小灌木,如马鞭草科的臭茉莉(苦郎树)、蕨类的金蕨、爵床科的老鼠簕、藜科的盐角草、禾本科的盐地鼠尾黍等。
在靠近红树林群落的边缘还有一些伴生的所谓半红树林的成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耐盐力,如海杧果、黄槿、银叶树、露兜树、海棠果、无毛水黄皮、刺桐。
⑻ 红树林有啥特点 它的特点如下
1、红树是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海岸上的一种特有木本植物,包括常绿乔木和灌木。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植物的主干一般不会无限增长,而从主干上长出多数支持根,深扎泥滩,以使植株保持稳定。
2、红树并非是红色,只是因为从木材及树皮内可提炼一种红色染料,才将这类植物叫作红树。红树高低参差不齐,最高的可达5米。它们具有革质的绿叶,油光闪亮。就像与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涨潮时,它们被海水淹没,有时仅露出绿色的树冠。潮水退去,则成一片生机蓬勃的森林。
3、在西半球,红树林主要生长在南美洲东西海岸及西印度群岛、非洲西海岸。在东方,以印尼的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西海岸为最主要的分布区。沿孟加拉湾——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至非洲东部沿海,这些地带都分布着红树林。澳大利亚沿岸红树林的分布也较广。印尼——菲律宾——中印半岛至我国台湾、广东、海南、福建沿海也都有分布。由于黑潮暖流的影响,红树林海岸一直延伸到日本九洲。由此不难看出,红树林在世界上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
4、红树林发育在海岸上,在这里很难再看到其他植物,唯有红树林抗风防浪,形成一道独特的绿色屏障。
5、红树有别于其他植物的一点是,它具有高渗透压的生理特点。由于渗透压高,红树能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水分及养料,这是红树植物能在潮滩盐土中扎根生长的重要条件。红树的根系十分发达,分为支柱根、板状根和呼吸根。一棵红树的支柱根多达30余条。这些支柱根像支撑物体最稳定的三脚架结构一样,从各个方向支撑着主干,使红树能够经得起风浪的吹打。红树林对保护海岸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1960年,美国佛罗里达发生特大风暴,沿岸上千棵红树遭到毁坏,但是连根拔掉的很少,主要的毁坏是刮断或因旋风作用把树皮剥开。红树林可抵抗风浪的冲击,像卫士一样忠诚地守护着海岸。
6、红树植物有着它独特的繁殖现象——胎生。红树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在母树上萌发,呈绿色木棒状。幼苗成熟后,由于重力作用这些木棒自动落地,坠入泥土中。这种“胎生”现象在植物界并不多见。更令人惊奇的是,幼苗落入泥中后,数小时内就可长成新的植株。有时从母树落下的幼苗平卧于土上,也能长出根,扎入土中。如果幼苗落入水中,它们会随海流飘泊,一旦遇到适合的生长土壤,就立即扎根生长。红树革质的叶子具有反光的作用,叶面的气孔下陷,有绒毛,在高温下能减少蒸发,具有耐旱的特征。它叶片上的排盐腺可排除海水中的盐分。除胎生以外,红树植物还具有无性繁殖即萌蘖能力。它们被砍伐后,基茎上很快又会萌发出新芽分枝。
7、此外,红树林也是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红树林生长的滩涂为鸟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鱼,同时红树林的害虫也是鸟类的美味佳肴。这些条件吸引了大量鸟类栖息。每当傍晚时分,在岸边用望远镜可以看到百鸟归林的景象,独特而壮观。
⑼ 红树林经济价值在哪里
红树林环境优美,为野生生物带来居住和觅食场所、为人类提供经济活动的地方(如渔农业)或户外教育的活动课室、为生态旅游提供了观赏路线,为社会带来了经济来源。
http://www.conservancy.org.hk/conser/Ramsar/mangrove04C.htm
⑽ 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林在哪 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在哪里
1、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位于孟加拉地区。孟加拉国沿海拥有世界上最大,最着名的天然红树林分布区和大面积的人工红树林。
2、孟加拉西部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树森林之一,由恒河三角洲及靠近孟加拉湾的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梅克纳河养育而成。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位于西孟加拉的加尔各答东南部,它是恒河三角洲的一部分,与孟加拉湾相邻。
3、三角洲的周围是大面积的红树林,覆盖面积5957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红树林沼泽连续分布区,唯一的老虎栖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