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曾经什么大事

印尼曾经什么大事

发布时间:2022-09-11 15:03:33

Ⅰ 印尼海啸是报应

宣化上人曾经开示地震、海啸、瘟疫不断皆因杀业太重所致。因此海啸是杀业果报,但是因果报应是生生世世的果报积累,并不一定是现世报。最后一点,咒杀、杀心都是杀业。杀生包括所有形式的杀生,包括起心动念,包括咒杀——念咒咒人。比如说坏人家,你恨哪个人,就说:“赶紧死吧!这人太讨厌了”这样的都属于杀生。所以说,杀因、杀缘、杀法、杀业都不行,包括其他的杀生的行为,这都不可以的。
一定要把这个杀生业断除,这个很重要。而且不光是断除杀生业,还要放生。我们要做善事,要放生,要救护一切众生。比如说,粮食生虫子啦,我们应该放生;见到老鼠死了,我们应该掩埋一下;见着小虫子、小蚊子,我们要给放出去,千万不要打杀,更不能用药去熏。

Ⅱ 印尼惨案详解

山东鲁能泰山作为中超联赛的冠军,肩负着捍卫中国足球荣誉的重任,而当天津泰达、北京国安以及上海申花先后出局后,鲁能的晋级就显得尤为重要,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足球需要鲁能来拯救,维护亚冠这中国足球的最后一块遮羞布。 很显然,我们高估了鲁能的综合实力,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我们高估了鲁能抗压的意志品质,低估了印尼鱼腩斯里维加亚的韧性。从山东省体育中心的5比0到苏门答腊南岸巨港的2比4,从连进七球到连丢四球,鲁能演绎了一幕让人极度窝心的悲喜两重天。岁月的流逝永远掩埋不了以往的痛定思痛,望加锡惨案(2比6不敌盘田朱比诺、0比6惨负水原三星),吉大惨案(2比7遭伊蒂哈德血洗),巨港惨案......
或许这是上天的冥冥注定,中国足球必遭此一劫,然纵横中国足球上下数十年,我们领受的突然崩溃还少吗?金州惨案,伊尔比德惨案,11.17惨案......当然,最着名的莫过于二十四年前震惊中外的5.19惨案。在那个令无数球迷痛心不已的夜晚,北京工人体育场涌入的八万球迷,和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电视观众,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颤。当印度裁判一声长长的终场哨音吹响,1比2输给香港与墨西哥世界杯说拜拜的现实让全场观众如同参加葬礼一般死寂沉沉,谁能想到,几分钟之前还是浪翻涛涌的工体,顷刻间竟像冻结了的北冰洋。
比赛结束后,一时间,球迷们开始失控,他们异常愤怒地攻击国足的大巴,路边的小汽车与交通亭也未能幸免于难,看完比赛的中国青年足球队,刚刚登上大轿车,竟被一些人误认为是中国队,一阵哗啦啦的响声后,车窗被砸的粉碎,工体的周围“一片狼藉”,不一会功夫,2000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出动,驻京的各国记者也纷至沓来,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用先进的通讯设备将这中华大地上从未发生过的事件报道出去。但是,愤怒与仇恨交织的球迷疯狂地与前来报道的众多外国记者发生冲突,尽管没有太多的肢体接触,不过,那些外国记者的汽车被砸的稀巴烂。之后,一幕幕耸人听闻的情景通过电传发往世界各地......
西方记者也按各自的对这个事件的理解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的将5.19视为“社会主义道德动摇”,“要建立精神文明不容易”,也有人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人个性的解放,“表明中国已完成它重返国际社会的过程。”足球事件产生这样巨大的影响实属罕见。我想,现在所处的年代与那时候已经大不相同了,我们越来越对中国足球的一次又一次的崩溃而麻木,虽然鲁能队的这次堪称史上最耻辱一页的“巨港惨案”的影响力难与5.19惨案相提并论,但是,也足以排入中国足球历史的头五号惨案之列。
在中国足球风雨飘摇之际,09年的亚冠本是中国足球的救命稻草,由于赛制改革,09年参加亚冠的中国球队数量增加到了四支,人多力量大,这次想不入亚冠16强也难。然而,泰达、国安及申花的接连出局敲响了警钟,鲁能一跃成为中国足球亚冠的最后希望。此前,九战东南亚球会全胜的鲁能队只要客场战胜斯里维加亚即可晋级,事与愿违,最终鲁能2比4不敌对手,单纯从比分上看,你可以说鲁能轻敌,印尼恶劣的气候,对手发挥超常来解释,但是过程却不容得你再狡辩,上半场2比0,下半场被鱼腩连灌四球,这是何等的窝囊?何等的羞为中超霸主?这与十余年前国足2比0领先伊朗被连扳四球以2比4饮恨的“金州惨案”外在雷同内涵却大不一样。如你所知,斯里维加亚是东南亚弱旅,小组赛前五战全败,首回合被鲁能5比0狂屠,可以说完全不堪一击,而伊朗队则是亚洲毋庸置疑的顶级强队,鲁能竟被如此对手上演超级惊天大逆转,毫无疑问,这简直就是耻辱中的极品——奇耻大辱。
中超四强全军覆没,没有一支球队晋级亚冠16强,就像足球场上前锋队员踢失打不进比打不进还难的进球。遥望对面的日本J联赛四支劲旅,全部奏凯,其中大阪钢巴、鹿岛鹿角及名古屋京巴分别位列小组第一,昂首杀入亚冠16强,如今,中国足球与日本足球的差距,与80年代基本一致,只不过现在日本是领先者。以前,我们经常说,珍爱生命,远离国足,我想对于那些朴实而纯真的关注中国足球的人们,现在可以这样说,珍爱生命,请远离中国足球。虽然笔者是如此地不愿意说这句话,我曾经也是忠实的甲A迷,然而,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的崩溃已经让我麻木,而今,中超四雄亚冠赛场上如此拙劣的表现更加让我对中国足球不存丝毫遐想,正如不少球迷对中国足球的评价——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中国足球美好的远方,至今,还没有人看到。
尽管年初中国女足在老帅商瑞华的率领下初显复苏迹象,尽管09中超的如火如荼显示了难得一见的繁荣景象,尽管高洪波的上任带给人们一丝对于中国足球的希望,但是,对于我们这些朴实而纯真的球迷,每次我们满怀希望的时候中国足球却总是让我们无比的失望,男足如此,乌烟瘴气的中国足球大环境已无法让女足再出淤泥而不染,女足亦如此。我们还能对中国足球报以任何希望吗?或者说,中国足球还值得我们报以任何希冀吗?惨案是一件接着一件,可是,到底我们的足协官员们有没有去总结?他们从中又到底有没有收获呢?但愿,这一次能够成为真正的教训。鲁能的5.20惨案的现实再一次沉重地告诉我们,中国足球如果不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永难有出头之路。

Ⅲ 印度尼西亚在60年代时经济险些崩溃,到底是犯了哪些错误

印尼是一个亚洲的小国,长期以来一直是荷兰的殖民地。二战时期,日本将荷兰人赶走,在印尼殖民了几年,1945年8月15日印尼宣布独立,并把荷兰人赶走,1950年正式宣布建国,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刚刚独立的时候,它的经济非常糟糕,因为长期经济命脉掌握在荷兰人手中,印尼政府必须努力,使经济命脉逐渐掌握在自己手里,印尼政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一些外国企业实行上国有化,包括很多原来荷兰人掌握的企业,主要是一些种植园。在这段时间印尼经济发展的并不是很顺利,曾经经济出现严重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尼政府1984年终于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并且建成了自己的灌溉系统,农业化肥补贴机制,在80年代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工业,农业又出现反复,增长率出现下跌,特别是1988年又削减了化肥和农药上的补贴,打击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农业增长出现停滞。尤其是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印尼盾暴跌85%,GDp下降13%,给印尼经济造成重创。

Ⅳ 印尼花费366亿美元也要迁都雨林,发生了什么

迁都,这个词汇,大家并不陌生,从古至今,不乏王朝或国家迁都的案例,古有武则天迁都洛阳,今有巴西首都从里约搬到巴西利亚,但毫无疑问,迁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印尼花费巨资也要迁都雨林,第一笔投入就得366亿美元,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一起来看下吧。

印尼迁都,并不是领导人拍脑门临时决定的,而是经过长达3年的实地考察,才决定将把首都从雅加达迁往婆罗洲的东加里曼丹省。

印尼为什么要迁都?更大的原因在于地下水的枯竭。具体成因很复杂,但最大的因素是雅加达遍地开花般的水井掏空了地下水资源。

印尼新首都的地点是婆罗洲岛,这里经济不发达,但面积却足够宽敞,自然资源够丰富。所以,印尼直接花366亿美元也要搬到雨林中去,只要把雨林消灭一部分就行了。

Ⅳ 有谁知道印尼国家的历史

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Indo(印度)和 Nusus(各岛),意为印度各岛。印度古籍称之为“努珊塔拉” (Nusantara)或德威安塔拉(Dwipantara),意为大洋之间的岛屿。至今仍有人称印尼为“努珊塔拉”。印度人、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古代文献中,有时也泛称印度尼西亚群岛为爪哇;欧洲 旅行家和探险家则称群岛为大爪哇和小爪哇;当地人称爪哇、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居民为爪哇人,称东边的小群岛为小爪哇。荷兰人入侵群岛后,印尼被称为荷属东印度或东印度。19世纪中叶,西欧学者最先将“印尼”用为地理名称。20世纪初,随着民族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者开始考虑政治用语。初期使用“东印度”,1922年印尼留荷学生在荷兰成立“印尼协会”,“印尼”首次成为政治用语。1928年“青年誓言”宣布“印尼”为民族和国家的名称之后,“印尼”便被广泛使用。1945年正式定为国名。
印尼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接马来西亚,南与澳大利亚毗邻,东西两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处东西交通要冲,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印尼是由1.3万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素有“千岛之国”称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于这些岛屿星罗棋布,分散在海洋上,故又有“海洋之国”称号。面积 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1.6亿(1985)。有100多个民族。爪哇人占47%,巽他人占14%,马都拉人占 7%。通用印尼语。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首都雅加达。
原始公社时期(公元前4万年~前2世纪) 印尼是原始人类发源地之一,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在爪哇岛先后发现“爪哇人”、“瓦甲克人”和“梭罗人”等原始人类化石。公元前4万年起,印尼原始居民进入氏族社会。构成印尼现代居民的祖先古印度尼西亚人(或称澳斯特尼西亚人),是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前2世纪陆续从亚洲大陆东南部迁来的。由于迁移时间的先后和在印尼定居地点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但其共同点是种植稻谷,信仰万物有灵说,崇拜祖先灵魂,实行土地公社的共同耕作,居民通行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
古代社会(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南海交通与贸易的发达,印度人来往群岛的增多以及印度文化的传入,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叶调。公元3~7世纪,出现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奴隶制王国,如西爪哇的达鲁曼、中爪哇的诃陵和东加里曼丹的古泰。印度种姓制度被移植来作为统治人民的社会制度。5世纪佛教开始传入。新兴地主阶级以佛教为武器反对为奴隶主阶级所控制的婆罗门教。经过长达3个世纪左右的斗争,佛教取代婆罗门教的地位。
7世纪中期,苏门答腊和爪哇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以苏门答腊巴邻旁(巨港)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迅速发展为海上商业帝国。室利佛逝是当时东南亚佛教中心。7世纪之后,爪哇各独立王国之间、特别是印度教的珊阇耶王国与佛教的夏连特拉王朝(山帝王朝)在争夺中爪哇的霸权。856年夏连特拉最后失败,王子逃往苏门答腊,继承室利佛逝王位。到10世纪,爪哇政治中心从中爪哇转移到东爪哇的布兰塔斯河流域。11世纪起,室利佛逝国势日衰,到13世纪未终于灭亡。
1222年爪哇建立新柯沙里王国。在格尔塔纳加拉统治时期(1268~1292),王朝发展为印尼第二个跨岛的强国。1292年新柯沙里王朝亡。1293年2月,格尔塔纳加拉之婿罗登·韦查耶与中国元军合力,击败复辟势力,次年又赶走元军,建立麻喏巴歇王国,版图包括今印尼国土和马来半岛。13世纪末,伊斯兰教进入印尼后广泛传播,属领王公和爪哇海岸地区长官先后皈依伊斯兰教,建立穆斯林政权,脱离王国。1478年东爪哇封建领主军队攻陷麻喏巴歇首都,王国遂亡。
16世纪末,印尼各主要岛屿兴起较为强大的穆斯林王国。爪哇有马打蓝和万丹,苏门答腊有亚齐,其中以农业为基础的马打蓝最为强盛。17世纪初,马打蓝苏丹阿贡(马斯·朗桑)致力于统一爪哇,征服内陆印度教王国。
荷兰殖民统治时期(16世纪末~1942年) 16世纪西方殖民者纷纷来到东南亚地区。1511年7月1日A.de阿尔布凯克率领葡萄牙舰队侵入印尼。1596年荷兰商人组织第1支殖民先遣队闯入印尼。1602年荷兰政府批准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联合东印度公司(以下简称公司)。1619年公司占领雅加达(改名为巴达维亚)后,就以它为基地,开始了长达350多年的对印尼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殖民掠夺。在公司统治时期(1602~1799),印尼各族人民展开轰轰烈烈的反抗斗争,其中规模较大、历时较长的反抗有杜鲁诺佐约的抗荷武装斗争(1674~1679)、苏拉巴蒂起义、基·托坡领导的万丹人民起义(1750~1755)。印尼人民持续不断的武装斗争延缓了印尼殖民化的进程,加速了公司跨台。1800年荷兰“巴达维亚共和国”接管印尼殖民地。(见彩图)
1806年法国拿破仑一世占领荷兰,继而派H.W.丹德尔斯任印尼总督(1808~1811)。1811年英军攻占印尼,建立短期统治(1811~1816),T.S.莱佛士为副督,推行自由主义政策,实行货币地租制,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816年荷兰收回印尼的统治权,恢复公司某些剥削制度,从而侵犯封建主和伊斯兰教阿訇的权益。日惹土邦爱国封建主蒂博·尼哥罗领导人民起义(见蒂博·尼哥罗起义)。在苏门答腊也爆发伊玛目·朋佐尔领导的斗争(称比达里运动)。荷兰财政日绌,为搜刮印尼资源,总督J.C.van den博施于1830年实行强迫种植制,规定农民必须把大部分土地和时间用于种植欧洲市场所需要的农作物,并按规定价格卖给殖民政府。强迫种植制给荷兰带来神话般的利润,大大促进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荷兰本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和印尼农民不断起义,荷兰被迫废除强迫种植制,从1870年开始在印尼推行土地法和全面占领印尼的新殖民政策。土地法颁布后,以荷兰为首的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印尼,争租土地,经营大种植园,兴办各种近代企业。货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村社瓦解和农民分化过程。印尼逐步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爪哇农民运动也出现新特点,19世纪90年代,爪哇爆发规模较大的农民运动──“萨敏运动”。运动的领导人萨敏主张恢复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1907年,萨敏等人被流放。荷兰所发动的大规模殖民战争遭到印尼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特别是亚齐人民坚持长达30多年的武装斗争(见亚齐战争)。直到1910年荷兰才征服整个印尼。
20世纪初由于印尼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荷兰在印尼实行所谓“伦理政策”,推广欧式教育,在印尼开始出现一批新知识分子。印尼妇女运动的先驱者R.A.卡蒂尼(1879~1904)在唤起民族觉醒运动中作出重要贡献。1908年在爪哇成立至善社(又译崇知社)。此后,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不同性质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出现,尤其是印度尼西亚伊斯兰联盟(1912)和“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1914)在领导和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中的激进派参加伊联工作,使“伊斯兰联盟”发展为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20年,“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改名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1921年宗教民族主义者禁止成员跨党,共产党人被迫退出伊联中央。此后,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工人运动有所发展,农民也纷纷加入党的群众性组织──“人民同盟”。殖民当局采取残酷镇压措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被流放国外。1926年共产党人领导印度尼西亚民族大起义,但遭血腥镇压。
共产党起义的失败和伊斯兰联盟的衰落,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夺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创造了条件。1926年苏加诺在万隆创立研究俱乐部,1927年7月成立印尼民族主义联盟,苏加诺任主席。1928年10月28日,印尼各地青年代表在雅加达召开大会,通过“青年誓言”,强调印尼儿女承认一个民族、一个祖国、一种语言,有力地推动印尼民族的形成。1929年殖民当局逮捕苏加诺等领导人,宣布民族党为非法组织。民族党后分裂为印度尼西亚党和印尼国民教育党(又称新民族党),从事合法活动。地主资产阶级各政党只提出温和的改革要求,脱离群众,致使工农运动失去革命领导,1933年“七省”号军舰起义也很快遭到镇压。苏加诺第2次被捕。30年代后半期,印尼民族主义者的有识之士决定与荷兰合作,共同反对法西斯。由于荷兰政府顽固地拒绝在印尼实行任何政治改革,多数民族主义者轻信日本的宣传,幻想依靠日本人求得民族独立。
日本占领时期(1942~1945) 1942年3月日本军队侵占印尼,荷兰殖民当局投降。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对印尼进行疯狂掠夺和搜刮;同时,为了拉拢有影响的民族主义者作为政治工具,就把苏加诺和哈达从流放地接回。在日本占领期间,多数印尼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基本上采取与日本占领当局合作的立场,同时利用合法身份进行大量民族主义宣传工作。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一些民族主义抗日派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斗争。从1943年起,艾地等人领导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党,在爪哇、苏门答腊等地举行起义。随着战局的失利,日本侵略者又玩弄政治阴谋,1945年春,准许印尼筹备独立。6月1日,苏加诺在独立筹备调查会(后改为独立筹备会)上发表有关“建国五项原则”的演说。
印尼独立与印尼共和国(1945~)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印尼人民发动八月革命(见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8月18日,独立筹备会通过宪法,苏加诺、M.哈达当选为正、副总统。9月确立总统内阁制,11月改行议会内阁制,地主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同年9月英军在印尼登陆,荷兰也企图卷土重来。荷兰殖民者在1947年和1948年先后发动两次殖民战争。印尼人民展开英勇的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在帝国主义压力下,印尼资产阶级政府先后被迫签订《林芽椰蒂协定》(1947)和《伦维尔休战协定》(1948),1949年11月,哈达政府与荷兰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印尼各族人民反对和抵制保留荷兰特权的联邦制,强烈要求统一。1950年8月15日,苏加诺正式宣布成立统一的印尼共和国。
共和国成立后,印尼政党林立,主要政党有马斯友美党、伊斯兰教师联合会(1952年退出马斯友美党)、民族党、共产党、平民党、伊斯兰联盟党和社会党。它们基本上组成 3种政治势力。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使国内政局动荡不定,内阁更换频繁。50年代中期,在共产党支持下,先后两次组阁的民族党奉行进步的和反帝反殖的不结盟的内外政策。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在印尼召开会议,发表着名的万隆十项原则(见万隆会议)。1956年印尼宣布废除圆桌会议协定。在帝国主义策动下,1956~1958年在苏门答腊、苏拉威西等地先后发生军事叛乱。苏加诺为了平衡左右政治势力,掌握政局最高控制权,于1959年宣布恢复1945年宪法,倡导“纳沙贡体系”(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对外继续奉行反帝反殖政策。
60年代在国内外基本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拥有实力的军人集团势力迅速发展。1965年印度尼西亚“九·三○”事件之后,军人集团控制政局,大规模镇压印尼共产党和清洗异己势力,并逐步剥夺苏加诺总统的职权。1968年苏哈托正式就任总统。此后苏哈托多次连选连任总统。

印度尼西亚历史苏哈托执政期间,对外政策基本上执行亲西方国家路线,但致力于加强区域性合作。对内执行大力引进外资,发展“替代工业”和“面向出口”工业,从1965年至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7%左右,国民经济有所发展,但外国资本和新生的官僚资本控制了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市场。1976年印尼军队侵入东帝汶,同年7月印尼国会宣布把东帝汶“并入”印尼版图。

Ⅵ 曾经印尼对中国做了什么

对中国没做什么,对旅居印尼的华裔曾经大肆屠杀奸污。

Ⅶ 印尼总统宣布迁都计划,除了印尼还有哪些国家经历过迁都

2019年8月26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正式宣布,将印尼首都雅加达迁到东加里曼丹省。印度政府,印尼政府,计划耗资466万亿,印度卢比,约合人民币230040亿元,建设新都,政府负责19%的费用,其余来自公司合作项目和私人投资。

然后,许多人都感到震惊。虽然印尼历届政府都在谈雅加达迁都的事情,但是真正的迁都是在当代社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国家大事。

柏林广场



不过雅加达的迁都也说明了,当代人类生活对城市环境的互相影响和恶化。雅加达无力承担这么多的人口,公共服务跟不上,气候条件恶劣,没有发展空间。

其实和雅加达处一样处在困境的,也有很多城市。也许雅加达的迁都,会带来一个效应,就是在新的地方重新规划城市!

Ⅷ 印尼航空梦曲曲折折一百年,这一百年发生哪些大事

日前,印尼一架客机在雅加达附近海域坠毁。近年来印尼发生多起空难事故,给该国航空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其实印尼航空工业在东南亚国家中算是起步早的,有着较为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陷入停滞乃至衰落。

20世纪初,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航空服务业就开始逐渐发展起来。1924年10月,荷兰皇家航空公司进行首次洲际飞行,一架飞机从阿姆斯特丹飞到巴达维亚(现在的印尼首都雅加达)。1929年,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开通了阿姆斯特丹和巴达维亚之间的定期航班。直到二战前,这条航线都是当时世界上航程最远的定期航班线路之一。此外,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多条航线也相继开通。1941年12月至1942年3月荷属东印度战役期间,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一些客机被用于疏散平民和运送部队。印尼独立前的航空业完全掌握在荷兰殖民者手中。

进入21世纪,短短20年时间,印尼航空业事故频发,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2005年9月,印尼曼达拉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坠毁;2007年元旦,印尼亚当航空公司574号班机坠入望加锡海峡;2015年6月,印尼空军一架运输机起飞后不久坠毁;2018年10月,印尼狮子航空公司发生重大空难,189人遇难。 有分析称,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尼飞行员队伍无论在培训、管理、团队合作和专业素养等方面都稍逊一筹,不仅如此,印尼一些航空公司为了省钱使用老旧飞机,这些因素都可能是印尼空难频发的重要原因 。

Ⅸ 中国历史上曾经在印尼建立过什么国家后来被荷兰灭了

今天的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在18、19世纪,东南亚曾经出现过一个华人建立的现代共和国家——兰芳共和国,前后共存在110年。
兰芳共和国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
兰芳共和国是1770年(清干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印度尼西亚占据称加里曼丹岛)上的华人国家。创立者为广东梅州人罗芳伯。后来被荷兰人消灭。
在婆罗洲上很早就有华人定居生活,从事贸易的占大多数,他们往往组成自己的公司,以罗芳伯为首的南方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由于荷兰等西方殖民者对南洋的侵略加剧,罗芳伯顺应时势和当地华人以及落后民族为保护自己生存权利的要求,于1770年建立兰芳共和国,定都东万津,他被拥戴为大总制。
在南洋国家之中,他按照中国的传统,建元兰芳,公元1770年为兰芳元年。他仿效西方当时才出现的民主制,规定国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咨询人民群众之后,才能施行。最难能可贵的两点是:他没有称帝,帝制自为。兰芳共和国建立不久,他就派人赶到北京向中央政府汇报相关情况,并进贡方物。又拒绝了人们要他称王的请求,而是称总制、大唐总长,并且规定,他及后世领导人都不能把兰芳共和国变为一姓人的“家天下”。
兰芳共和国先后民选了12任领导人,他们领导华人以及归附的落后民族改进农业技术、扩大矿业生产、发展文化教育、组织军事训练,使兰芳共和国的实力和影响大增,更多落后民族前来归附,兰芳共和国的版图迅速扩展到整个婆罗洲。
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壮大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于他们的南洋落后民族的嫉恨。随着大陆的日益沉沦,失去了支持的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而遭到失败,这个华人小国也不幸灭亡。“兰芳”共存在了110年。后婆罗洲由荷兰转给印度尼西亚,改名为加里曼丹岛。
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罗芳伯当了19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随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7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我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还有多个
这是我国新兴的市民阶级(资产阶级)在国内发展受阻的情况下,在国外建立的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福建省人吴阳,在马来半岛建立另一个没有特定名称的王国。于19世纪被向东扩张的英国消灭;
还有暹罗王国的开国国王郑昭;
三佛齐国王张琏(广东饶平人);
婆罗国王某(福建人);
爪哇顺塔国王某(广东潮州人);
以上华人国家均于19世纪亡于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的侵略狂潮中。
在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可以找到对这些国家的简单记载。
兰芳国创立者曾想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清朝皇帝不予受理
有人感觉很奇怪,经受了几千年帝制传统熏陶的华人,到海外后为什么会建立起一个共和制的国家?其建国,比美国还早6年,当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欧美的新风尚根本不可能波及东南亚。

阅读全文

与印尼曾经什么大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国制裁伊朗给伊朗带来了什么 浏览:821
结合所见所想如何理解中国精神 浏览:704
中国最大的宅院是哪个 浏览:359
一千万越南盾什么生活水平 浏览:576
印尼gdp为什么这么高 浏览:357
英国进入中国的关税是多少 浏览:863
中国哪里可以赛车 浏览:50
错把工厂报价发给英国客户怎么办 浏览:706
印尼人用微信怎么实名制 浏览:635
意大利南部丘陵地区种植什么 浏览:304
德国为什么打英国空军 浏览:425
广西哪个市场换越南盾 浏览:181
想去印尼需要办理什么 浏览:662
中国女排和意大利比分如何 浏览:369
中山越南语培训班机构收费多少 浏览:192
为什么伊朗和伊拉克地震多 浏览:277
越南还有多少个省没出现新冠肺炎 浏览:637
英国的微信怎么使用 浏览:354
如何用美食摆出中国国旗 浏览:958
合肥到越南机票多少钱 浏览: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