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最强魔鬼海啸,为何颠覆科学家对海啸的认知
利图亚湾海啸是至今人类已知最强海啸,因而颠覆了科学家对海啸的认知。当年在美国,利图亚湾海啸发生的时候,在狂风和巨浪裹挟之中,海啸周围竟然发生了板块位移,使得周围的山地和盆地在不断的晃动和割裂。在当时有一个超过4000万立方米体积的大家伙,竟然被海啸一瞬间就给拍烂了,直接被卷到900多米的高空之中。在重重坠落进海里的时候,直接掀起了500多米的浪花。
其实海啸是一场不可逆的损失,我们人类除了躲避只能躲避,所以面对毁灭性的自然灾害,我们唯有不断努力提高预测能力。
B. 普吉岛易发生地震海啸吗
普吉岛不易发生地震海啸
普吉岛:在04年的时候被印尼的大海啸波及,虽然受到破坏,但是水质却恢复到被开发之前的水平,算是有失有得。
普吉岛(泰语:ภูเก็ต)属于泰王国普吉府管辖,面积543平方千米,是泰国最大的岛,也是泰国最小的府,2014年,岛民共计超过60万人。
普吉岛位于泰国西南方,安达曼海东南部海面之上,是一座南北较长(最长处48.7千米)、东西稍窄(最宽处21.3千米)的狭长状岛屿,北以巴帕海峡与泰国本土的攀牙府相邻,而东侧则是隔着攀牙湾与对岸的甲米府呼应,西岸及南岸则都濒临安达曼海。
普吉岛由于面临安达曼海,气候备受海洋季风影响,上半年炎热,下半年多雨。
普吉岛以其迷人的热带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被称为"安达曼海上的一颗明珠",而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珍宝岛"、"金银岛"的美称。主要矿产是锡,还盛产橡胶、海产和各种水果。岛上工商业、旅游业都较发达。首府普吉镇地处岛东南部,是一个大港口和商业中心。
C. 防海啸的常识
1、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存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2、海啸的四种类型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3、海啸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危害? 海啸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变形,致使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大的涌动,形成海啸袭击沿岸地区。受台风和低气压的影响,海面会掀起巨浪,虽然有时高达数米,但浪幅有限,由数米到数百米,因此冲击岸边的海水量也有限。而海啸就不同了,虽然海啸在遥远的海面只有数厘米至数米高,但由于海面隆起的范围大,有时海啸的宽幅达数百公里,这种巨大的"水块"产生的破坏力非常巨大,严重危害岸上的建筑物和人的生命。据调查,这次印度洋大海啸在泰国沿岸把一艘50吨重的船从海边推到岸上1.2公里远的地方。从有关数据来看,海啸高达2米,木制房屋会瞬间遭到破坏;海啸高达20米以上,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招架。海啸的特征之一是速度快,地震发生的地方海水越深,海啸速度越快。海水越深,因海底变动涌动的水量越多,因而形成海啸之后在海面移动的速度也越快。如果发生地震的地方水深为5000米,海啸和喷气机速度差不多,每小时可达800公里,移动到水深10米的地方,时速放慢,变为40公里。由于前浪减速,后浪推过来发生重叠,因此海啸到岸边波浪升高,如果沿岸海底地形呈V字形,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更高。在遥远的海面移动时不为人注意,以迅猛的速度接近陆地,达到海岸时突然形成巨大的水墙,这就是海啸,人们发现它时再逃为时已晚,因此,一旦发生地震要马上离开海岸,到高处安全的地方。4、目前国际上有没有预防海啸的预警机制?目前全球已建立了国际海啸预警系统。该系统是1965年开始启动的,此前的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海啸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开始启动这一研究。后来,太平洋地震带的一些北美、亚洲、南美国家,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法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加入。据介绍,国际海啸预警系统一般是把参与国家的地震监测网络的各种地震信息全部汇总,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并设计成电脑模拟,大致判断出哪些地方会形成海啸,其规模和破坏性有多大。基本数据形成后,系统会迅速向有关成员国传达相关警报。而一旦海啸形成,该系统分布在海洋上的数个水文监测站会及时更新海啸信息。5、海啸的预测和自救海啸前1、地震海啸发生的最早信号是地面强烈震动,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2、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着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并且有大量的水泡冒出,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3、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4、通过氢气球可以听到次声波的“隆、隆”声。发生海啸时1、发生海啸时,航行在海上的船只不可以回港或靠岸,应该马上驶向深海区,深海区相对于海岸更为安全。2、因为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3、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经典事例:2004年圣诞节,10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密斯在印尼海啸发生时所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例子。当天早晨,史密斯与家人在海滩散步,当看到“海水开始冒泡,泡沫发出咝咝声,就像煎锅一样”时,她凭借所学的科学知识,迅速判断出这是海啸即将到来的迹象。在她的警告下,约一百名游客在海啸到达前几分钟撤退,幸免于难。被视为英雄的蒂莉3日在联合国总部受到了国际减灾战略机构的欢迎。这个设在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现在正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增强人们应对灾害的反应能力。在去年发生的南亚大地震中,巴基斯坦和印度众多学校被摧毁,许多儿童因此丧生。“蒂莉的故事提醒我们,教育攸关生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会见蒂莉前说,“所有孩子都应当接受减灾教育,这样他们就能知道,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该做什么。”6.海啸来临时如何逃生?海啸与海底地震有关,可引发高达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带会造成巨大破坏。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警报之前,勿靠近海岸。不是所有地震都引起海啸,但任何一种地震都可能引发海啸。当你感觉大地发生颤抖时,要抓紧时间尽快远离海滨,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险来临时就会无法逃脱。
D. 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海域发生6.2级地震或引发海啸,对我国沿岸有影响吗
海域地震或引发海啸 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灾害性影响
E. 为什么印尼总会发生海啸印尼海啸的原因是什么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而印尼却偏偏是海啸的多发地,为什么印尼总会发生海啸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印尼频繁发生海啸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 -简单介绍
印尼海啸:印尼海啸-简介,印尼海啸-发生过程_印尼大海啸
印尼海啸过后印尼海啸是指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沿岸部分地区海啸,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伤,287人失踪。
印尼海啸4100人无家可归。
海啸是1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 -发生过程
印尼海啸使大量游客死亡2006年7月17日,印尼当地时间3时24分(北京时间16时24分)发生里氏7.2级地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这次的地震触发了印尼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以及澳大利亚圣诞岛和可可岛区域海啸预警。
截至7月17日傍晚,已造成当地至少80人死亡。
截至7月18日,印尼地震引发海啸已造成357人死亡,其中包括来自沙特、巴基斯坦、荷兰、日本和瑞士等国的7名外国人,另有数百人受伤,5400多人无家可归,3万余人被撤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难。此时记者证实,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截至7月19日,印尼政府部门称,海啸中本国遇难者人数升至531人,另有270多人失踪。
印尼缺乏预警系统导致悲剧重演,海啸死伤惨重。印度尼西亚副总统优素福·卡拉18日晚间说,国家救灾统筹机构18日已向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西爪哇南部地区提供了约110万美元的紧急救济经费,以帮助地方政府迅速展开救灾工作。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 -原因分析
1、地震震级大,震源浅
本次地震震级达8.7级,属于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在澳大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2大全球构造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区内,印度板块,相对缅甸板块,以6厘米/年速度向西北方向运动,在巽他海槽斜向俯冲收敛。印度板块向缅甸板块下,长期俯冲,积累了巨大的应力和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壳剧烈震动。又由于震源浅(仅10公里),对海水的扰动强烈,引发巨大的海啸。
2、受灾地区没有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
印度洋海域国家均未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当大地震引发海啸时,当地政府和人民在没有任何防备和避难知识的情况下,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太平洋海域的许多国家,为了预防海啸,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成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海洋学委员会组成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对海啸警报系统业务开展协调工作,曾进行过一些成功的海啸预警,使人员的伤亡大大减少。
3、受灾地区对遭受地震海啸的潜在危险性估计不足
尽管此次地震海啸受灾国家历史上也有地震海啸记载,但对如此大的灾难估计不足,也没能与国际海啸研究机构和有预警能力的国家开展积极的合作。
4、受灾地区社会防灾准备不够
一些受灾地区经济不发达,沿岸建筑缺少相应的抗海啸 措施 ,海边的一些旅游、度假等公共建筑,缺乏防浪、避险设施,事先没有很好的防灾准备。再加上交通、通讯等设施落后,灾难发生后,受灾情况不能及时获得,延误了灾后救援工作,客观上加重了灾害程度。
5、受灾地区正值旅游旺季,防灾意识弱
本次地震海啸发生在本年度的 圣诞节 ,是受灾地区的旅游旺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云集海边,宾馆的入住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游客处于放松休闲状态,当地人们忙于接待,防灾意识极低。
海啸相关 文章 :
1. 应对海啸的方法
2. 接到海啸来临时应该如何做
3. 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大的海啸
4.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5. 海啸是怎样引起的
F.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给印尼带来了多大的损失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因为印尼苏门达拉岛一带海域发生了剧烈地震而导致的惊天海啸,当时印度洋沿岸掀起了10多米高的惊涛骇浪,瞬间席卷了8个国家,至少15.6万人瞬间在灾难中丧生。印尼在这次灾难中受损特别严重,据当地政府统计,失踪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238945人,确认死亡的有11万多人,失踪的人数则有12万多人。
根据印尼海啸之后统计的数据,这次海啸导致的遇难者总人数不少于29.2万人,印尼的失踪和遇难人数接近24万,仅次于印尼的是斯里兰卡有接近31000人遇难,失踪5637人;印度失踪和死亡人口为16000多人,泰国5393人遇难、马尔代夫82人、索马里298人、马来西亚68人、缅甸61人也在灾难中遇难。
G. 发生印尼海啸的原因及感想 SOS!!!!!!
印尼海啸是由于海底地震引起的。全球分为6大板块,印尼所在的马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出界处,属于版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频繁。而且印度尼西亚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引起海啸时有发生。2004的大海啸就是海底板块强烈运动引起的。
海啸等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起完整的预警机制和完善的救援和灾后重建体系,才能把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危害降到最低。
H. 印尼海啸发生在哪一年
印尼2006年7月17日当地时间3时24分(北京时间16时24分)发生里氏7.2级地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这次的地震触发了印尼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以及澳大利亚圣诞岛和可可岛区域海啸预警。
地震引发的海啸在3点30分左右到达西爪哇省尖米士县的庞岸达兰海岸和打横县的芝帕图贾海岸,中爪哇省凯布门县的阿亚和博达纳汗海岸也出现了较小的海啸。
据印尼安塔拉通讯社和当地电视台报道,在庞岸达兰海岸,3至4米高的海浪冲向陆地最远达两公里。沿岸一批饭店和房屋被毁坏,400多艘船只被冲走。
(8)04年印尼海啸为什么没有预警扩展阅读
发生原因:
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界处,消亡边界. 地处安达曼海。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I. 印尼海啸是什么时候发生
印尼海啸发生于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处安达曼海。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到2005年1月1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15.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9)04年印尼海啸为什么没有预警扩展阅读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而不巧的是,印尼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所以频繁遭受地震、火山喷发和海啸袭击,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2004年印度洋海啸共造成20多万人死亡,印尼就是受创最重的国家之一。
印尼海啸多发海域是平原,人口密集,而且印尼海啸预警机制落后,民众防灾自救意识缺乏。自从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发生以来,印尼曾在多个海域安放了22个海啸探测器。但是,由于设备腐蚀生锈、缺乏财力维护以及遭到人为破坏等原因,这些设施目前均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反观日本预警机制反应快,加上日本海啸区域有山,可以避难,所以伤亡人数较少,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海啸,遇难人数11232人,失踪人数16361人,共计27593人。而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造成22.6万人死亡,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J. 海啸原因
海啸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大滑坡、大塌陷等地质构造变化而引起的巨浪所造成的灾害我们称为海啸灾害。破坏性的海啸一般在地震构造运动出现垂直断层,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由于海水的压缩性很小,当受到地震能量的作用,水体只能以同等规模的波动形式把能量传递出去。当海啸波进入大陆架浅海,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会骤然增大,这时可能出现10-20米以上波高的海啸。在滨海区域,海啸波使海水陡涨,犹如水墙,并伴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农田村庄,然后海水又迅速退去;或先退后涨。这样反复多次,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这次12月26日的印尼海底地震是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及欧亚大陆板块等三大板块互相碰撞的结果所造成的海啸波,影响到整个印度洋沿海地区目前已造成十五万多人的死亡和数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就是一个极能说明问题的例证。但并非所有的海底地震都会引发海啸,能引发海啸的必须是有垂直运动的逆冲构造型海底地震,而且其震级必须是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为小于20--50公里。据统计,海洋里发生过的大地震能造成海啸的大约只占百分之四。
二,海上的飓风、台风等极端气候也能引发海啸,这种海啸称为风暴海啸,它同样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1969年7月28日广东省汕头市牛田洋海域受特大台风侵袭,当时又正逢大潮因而引发巨大的风暴海啸,浪高10多米,造成近万人死亡。广东沿海地区易发生风暴海啸还有地理上的因素:即因为广东省沿海地区有不少漏斗形的海湾地形,汕头的牛田洋与珠江口就是典型的这种地形,这种地形较易加速大气和洋流漩涡的形成,导致风暴海啸的出现。
三,滨海沿岸的大规模山崩、悬崖滑落也曾引发海啸,1702年日本有明海域附近的山崩引发海啸,最大波高达50米以上,造成15000人死亡。 又如1964年3月3日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南部沿海地带的悬崖滑入太平洋海湾中引发海啸,巨浪高达70米,令100多人葬身海底。
四,水下核爆炸也会引发海啸,因为水下核爆炸会在瞬间在海洋中突然释放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剧烈振荡而引发海啸。其规模大小与核爆炸所释放的总能量的大小直接有关,核爆炸释放的能量越大,引发的海啸也就越大。目前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各个海洋中都驻有大批携带核导弹的核潜艇。这些核武器就是引发海啸的最大隐患。但是核爆炸引起的海啸往往是局部的,一般影响范围有限的。
五,引起最大规模海啸是天体事件,小行星和慧星如果撞击海洋就会引发规模比印尼海啸的能量大几十万倍、几千万倍。如果这种海啸真的发生了,它会在把沿海的城市一扫而光。据统计,平均1千万年才发生一次。所以其发生率极低。
海啸虽然非常可怕,但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是完全可以预报的。只要发生了地震就可以进行预报,因为海啸的传播速度只跟海水深度有关,它是重力加速度和水深的乘积的平方根。如果水深有1000米的话,海啸的传播速度要大于每秒300米,接近声速。因此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要传到受害地区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足够令监测站向人们发出警报让人们尽快回避,就可以躲过这种灾难了,这就是所谓的海啸预警系统工程。实际上这次印度洋地震发生后大约1个小时,美国哈佛大学的专家学者根据地震仪器早已计算出这个地震的震级是8.9级,他们实际比谁都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非常清楚8.9级的地震会带来什么后果。但是他们强调印度洋地区的这些国家没有参加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工程,因此无法沟通。他们竟以此为藉口没有及时通告这些国家,真是混蛋至极!!!这次印度洋地区发生的大海啸使许多国家元首都纷纷深刻地认识到建立海啸预警系统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