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主要活动
2007年1月,第12届东盟首脑会议决定在2015年建成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2008年12月,《东盟宪章》生效,明确了建设东盟共同体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东盟率先发起东亚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一系列区域合作机制。其
中,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国(10+1)合作机制已经发展成为东亚合作的主要渠道。此外,东盟还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韩国、中国、俄罗斯、印度9国以及欧盟形成对话伙伴关系。
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促进东盟成为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基地,以吸引外资;消除成员国之间关税与非关税障碍,促进本地区贸易自由化;扩大成员国之间互惠贸易的范围,促进区域内贸易;建立内部市场。2009年8月15日,中国和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主要谈判已经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
2007年11月20日,东盟10国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3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东盟宪章》和《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等重要文件。会议重申在2015年之前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这是东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也是一份指导性文件。2008年12月15日,《东盟宪章》正式生效。
2009年5月3日,东盟10国和中日韩(10+3)三国财长在巴厘岛会议上就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并决心在2009年年底启动这一被称作“亚洲货币基金”雏形的多边货币交换机制。这一合作行动,对维护亚洲地区经济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并将对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产生积极影响。
2010年4月第16届东盟首脑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主题为“迈向东盟共同体:从愿景到行动”,重点就进一步落实《东盟宪章》、加快共同体建设和加强后金融危机合作等进行讨论。会议签署《东盟宪章争端解决机制议定书》,发表《东盟关于持续复苏和发展的声明》、《东盟领导人关于联合应对气候变化的声明》,宣布启动东盟促进和保护妇女儿童权利委员会,并将妇女儿童发展等确定为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优先领域。
2010年10月第17次东盟首脑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会议通过《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签署《东盟服务框架协议第8个一揽子计划》,修订《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为大米和糖提供特殊补贴的议定书》,发表《为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增长的人力资源和技能开发东盟领导人声明》和《促进东盟妇女儿童福利和发展河内宣言》。
2011年5月,第18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雅加达举行,主题为“全球大家庭中的东盟共同体”,重点就加快东盟共同体建设、东亚峰会发展、柬泰边界冲突等问题进行讨论。会议发表了《全球大家庭中的东盟共同体联合声明》,表示到2022年东盟成立55周年时,东盟将更有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2011年11月,第19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通过了《全球大家庭中的东盟共同体巴厘宣言》(也称第三份《巴厘宣言》),阐述了东盟成员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应如何加强合作,并承诺在2022年建立应对全球事务的东盟共同平台。
2012年4月,第20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主题为“东盟:共同体、共命运”,重点就提升东盟一体化水平等问题进行讨论。会议发表了《金边宣言——东盟:共同体、共命运》、《东盟共同体建设金边议程》、《2015年实现无毒品的东盟宣言》、《“全球温和派运动”概念文件》等文件。东盟领导人还共同庆祝了东盟成立45周年。
2012年11月,第21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柬埔寨金边举行,主题为“东盟:共同体、共命运”,重点就确保共同体于2015年如期建成等问题进行讨论。会议发表了《东盟人权宣言》、《东盟领导人关于建立东盟区域地雷行动中心的宣言》、《巴厘协调一致第三行动计划(2013-2017)》。
2013年4月,第22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文莱举行,主题为“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未来”,重点就进一步加强东盟共同体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东盟进行了讨论。会后发表了《主席声明》,强调东盟当前重点仍在于加强内部建设和融合,推进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进程。
2015年12月31日,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外长阿尼法发布声明说,东盟共同体当天正式成立。在同年11月举行的第二十七届东盟峰会上,东盟领导人宣布将在2015年12月31日建成以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为基础的东盟共同体,同时通过了愿景文件《东盟2025:携手前行》,为东盟未来10年的发展指明方向。 东盟首脑会议是东盟最高决策机构,会议每年举行两次,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自1967年成立以来,东盟已举行22次首脑会议,就东盟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做出决策。
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
1976年2月23日至24日,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东盟5国首脑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
第二次东盟首脑会议
1977年8月4日至5日,第二次东盟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确定东盟将扩大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同美、日、澳等国和欧共体的对话和经济联系。
第三次东盟首脑会议
1987年12月14日至15日,第三次东盟首脑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会议通过了《马尼拉宣言》。
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
1992年1月27日至28日,第四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东盟6国首脑签署了《1992年新加坡宣言》和《东盟加强经济合作框架协定》。
第五次东盟首脑会议
1995年12月14日至15日,第五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通过了《曼谷宣言》,签署了38项旨在促进相互间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的文件。会议还决定在两次正式首脑会议之间每年召开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东盟7国首脑及与会的老挝、缅甸、柬埔寨(当时3国尚未入盟)3国领导人分别签署了《东南亚无核区条约》。
第六次东盟首脑会议
1998年12月15日至16日,第六次东盟首脑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会议通过了《河内宣言》、《河内行动纲领》、《“大胆措施”声明》等一系列旨在促进东盟加强经济、政治与安全合作的文件。
第七次东盟首脑会议
2001年11月5日至6日,第七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东盟10国领导人审议通过了《河内行动计划》的中期报告,并确定了加速东盟区域一体化、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优先合作项目。
第八次东盟首脑会议
2002年11月4日至5日,第八次东盟首脑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10国领导人就实现东盟一体化、打击恐怖主义等共同关心的地区性和国际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并签署了《东盟旅游协定》。
第九次东盟首脑会议
2003年10月7日至8日,第九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会议通过了《东盟第二协约宣言》(亦称《第二巴厘宣言》),宣布东盟将于2020年建成东盟共同体。
第十次东盟首脑会议
2004年11月29日至30日,第十届东盟首脑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会议签署了《万象行动纲领》和《东盟关于一体化优先领域的框架协议》,并通过了《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行动纲领》和《东盟安全共同体行动纲领》。会议还决定起草《东盟宪章》,以加强东盟机制建设。
第十一次东盟首脑会议
2005年12月12日,第十一届东盟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通过了关于制定东盟宪章的《吉隆坡宣言》,以加快实现东盟共同体的建设。
第十二次东盟首脑会议
2007年1月13日至14日,第十二届东盟首脑会议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举行。会议确定了东盟宪章蓝图计划并签署了《宿务宣言》,决定成立高级别特别小组,负责起草宪章,决定在2015年建成以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此外,会议还签署了包括《东盟反恐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文件。
第十三次东盟首脑会议
2007年11月,第十三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就实现2015年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的目标、加强区域合作、气候变化以及能源和环境等问题进行广泛讨论,通过了包括《东盟宪章》《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宣言》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文件,重申在2015年之前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
第十四次东盟首脑会议
2009年2月27日至3月1日,第十四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中部海滨城市华欣举行。会议签署了《东盟共同体2009-2015年路线图宣言》,以及东盟政治与安全、经济、社会与文化蓝图等多项对东盟今后发展及共同体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文件。会议确立了粮食和能源安全战略计划。
第十五次东盟首脑会议
原定于2009年4月10日至12日在泰国海滨城市帕塔亚举行的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因反政府示威者冲击会场而被迫取消。之后,泰国政府曾计划6月份在泰国南部普吉举行系列峰会,但因对话国领导人无法全部出席而作罢。5月13日泰国外长甲西·披龙耶宣布,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将推迟到10月下旬,与第15届东盟首脑会议合办。
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第十五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泰国华欣举行,主题为“增强互联互通,赋予人民权力”。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东盟政府间人权委员会的宣言,并发表了加强东盟教育合作和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第十六次东盟首脑会议
2010年4月8日至9日,第十六届东盟首脑会议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会议通过了《东盟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联合声明以及东盟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会议期间,东盟各国还签署了《东盟宪章框架内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确定将在《东盟宪章》框架内以规则来解决各成员国之间的争端。
第十七次东盟首脑会议
2010年10月,第十七届东盟首脑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会议通过了促进经济复苏和人力资源开发的《东盟宣言》、旨在加强保障东盟地区妇女儿童福利的《河内宣言》、《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以及实施海上搜救合作的文件。
第十八次东盟首脑会议
2011年5月7日至8日,第十八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会议发表主席声明,表示东盟领导人将继续致力于建设一个以人为本、以规则为基础的东盟。
第十九次东盟首脑会议
2011年11月17日,第十九届东盟首脑会议在印尼巴厘岛举行。主题为“在全球国家共同体中的东盟共同体”。会议通过了《在全球国家共同体中的东盟共同体巴厘宣言》(又称《巴厘第三协约宣言》),强调东盟在加快共同体建设的同时,将加强与外部世界互动与融合,提升东盟作为地区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第二十次东盟首脑会议
2012年4月3日至4日,第二十届东盟峰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会议通过了包括《金边宣言》《主席声明》《金边议程》《2015年建立东盟无毒品区宣言》和《“全球温和派行动组织”概念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东盟共同体建设取得进展制定了具体行动计划。
第二十一次东盟首脑会议
2012年11月,第二十一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与会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历史性的《东盟人权宣言》,启动了旨在维护东盟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和平与和解机构”,决定在柬埔寨建立东盟地区排雷行动中心,并将2015年12月31日设为建立东盟共同体的最后期限。
第二十二次东盟首脑会议
2013年4月24日至25日,第二十二届东盟首脑会议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主题是“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未来”。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强调加强东盟共同体建设,扩展东盟次区域合作,和平处理有关争议。
东盟1年举办1次。 东盟外长会议:是东盟组织机构主要部分,是制定东盟基本政策的机构,但东盟的重大问题由东盟首脑会议作出决策。外长会议由东盟成员国外长组成,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会议。东盟外长还不定期举行非正式会议。1991年7月,钱其琛外长第一次出席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自此,中国外长每年都出席东盟外长会议的后续会议。
东盟-中日韩(10+3)外长会议:根据东盟“10+3”合作机制,在东盟外长会议结束后,还将举行“10+3”外长会议。“10+3”外长会议是指东盟10国加中国、日本、韩国3国外长举行的会议,它是“10+3”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框架下的一个专业部长级会议机制。首次“10+3”外长会议于2000年7月在曼谷举行。
东盟与中国(10+1)对话会:中国与东盟对话进程始于1991年。2001年7月,唐家璇外长在河内举行的东盟与中国10+1对话会上指出,中国--东盟关系正在走向更加稳固和成熟的阶段。他2002年在文莱的10+1外长对话会上提出了全面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湄公河流域开发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等3点建议。
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议:始于1978年,是东盟外长会议的后续会议。其10个对话伙伴是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印度、日本、新西兰、俄罗斯、韩国和美国。每年由东盟成员国和对话伙伴国的外长出席会议,主要讨论政治、经济、东盟与对话伙伴国的合作等问题。中国于1996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
② 印尼总统称普京将赴巴厘岛出席G20峰会,G20峰会指的是什么
可能是几个国家的会议,重要的人员就是要参加,这样的一个会议就是不错的。
③ 执行主席与主席哪个职位更大
执行就是Executive嘛,执行主席也就是通常说的CEO了,Chief Executive Officer
主席,在集团,公司里指的是董事会主席,一般都是这家公司最大的股东。
一般,CEO是 董事会主席请高级猎头公司挖人雇佣的,董事会主席权力更大
但是,欧美很多公司,CEO要求有很高自主权,很少受限于董事局,董事局就难以干预公司决策了
④ 2022北戴河峰会什么时间
还没有详细公布。据悉,2022年的北戴河峰会将会在印尼举行,2022年北戴河峰会的主席国原本由印度担任,但因为印度尼西亚在2023年担任东盟峰会轮值主席国,所以印度延后一年,具体时间还没有详细公布。
⑤ G20是哪20个国家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十二个重要经济体组成。那么,G20是哪20个国家呢?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
G20是哪20个国家
二十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共19个国家以及欧盟组成。这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全球GDP排名前二十的经济体中,除了西班牙和波兰外,都在G20范围内。
G20峰会的承办采取成员国轮值方式。2011年法国戛纳峰会增强了G20组织的稳定性,同时,确定2013年至2015年的峰会分别由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土耳其承办。亚洲地区国家将接棒2016年,目前亚洲成员包括中国、日本、印尼和韩国。而对于亚洲国家的提名权,则交给了澳大利亚,由澳方来决定未来谁会承办2016年的G20峰会。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16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题为“我们应在G20上期待什么”的推文,其内容包括:一份长达3页的领导人共同声明,关注贸易自由化到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并提名中国为2016年G20峰会主办国(2015年由土耳其主办)。
【成立】
二十国集团(G20)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最初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机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升格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
【组成】
由中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以及欧盟等二十方组成。
【特点】
G20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
【组织结构】
G20峰会采用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筹备机制,按照协商一致原则运作,目前无常设机构。
【运作方式】
二十国集团以非正式的部长级会议形式运行,不设常设秘书处,主席采取轮换制。该集团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每年的部长级例会一般与七国集团财长会议相衔接,通常在每年的年末举行。会议由主席国及一些国际机构和外部专家提供秘书服务和支持,并可根据需要成立工作小组,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评审和提出对策建议。G20峰会是什么意思?G20峰会都有哪些国家? 中国将举办2016G20峰会特邀代表
为了确保20国集团与布雷顿森林机构的紧密联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世界银行行长以及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和发展委员会主席作为特邀代表也参与该论坛的活动。
【主要活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G20每年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G20迄今已举行过9次峰会,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作出重要贡献。每次G20峰会前不定期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及协调人会议。
【中国参与情况】
中国积极参与G20活动。2014年11月,XXX主席应邀出席二十国集团布里斯班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布里斯班峰会宣布中国将举办2016年G20峰会,中国已于当年12月加入G20“三驾马车”(前任、现任、候任主席国)。
【发展历程】
G20峰会旨在推动已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按照以往惯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该组织的会议。二十国集团(Group20)是1999年9月25日由八国集团的财长在华盛顿提出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20国集团从2008年起召开领导人峰会。随着20国集团的架构日渐成熟,并且为了反映新兴工业国家的重要性,20国集团成员国的领导人于2009年宣布该组织将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
1997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要求增加发展国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发言权的呼声日益增强。
1999.6德国科隆,美日德法英意加俄8个工业国财长提出为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更多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经常性对话,以利全球金融货币体系的稳定。 1999.9华盛顿八国集团财长宣布成立二十国集团(G20)论坛,由欧盟、布雷顿森林机构和19国财长央行长组成。
1999.12德国柏林,八国集团(美日德法英意加俄)与欧盟及亚非拉美大洋洲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共创20国集团(G20)国际经济合作非正式论坛会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列席G20论坛会议)会议旨在促进工业国和新兴市场国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重要问题开展建设开放性对话。通过对话,为讨论协商有关实质问题奠定广泛基础,寻求合作,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并加强其框架的构建。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成员,并于2005年作为主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国将于2016年举办G20领导人峰会。
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 2016杭州g20峰会放假 时间安排
2. 2016杭州g20放假时间安排通知
3. g20放假安排日历
4. 2016杭州g20放假时间安排
5. 公司2016年G20期间放假安排通知
6. 2016杭州G20峰会放假时间通知
7. 2016杭州G20峰会放假时间安排几天
8. 杭州G20峰会时间放假通知2016
9. 杭州g20放假时间安排
10. 2016关于杭州G20峰会放假安排通知
⑥ 中国峰会有那二十个国家
成员国包括:
中国 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加拿大 欧盟 巴西 印度 俄罗斯 韩国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墨西哥 沙特阿拉伯 南非 土耳其 印度尼西亚
不过,名为G二O峰会,参加会议的首脑却不止二十位。
根据峰会提供的完全名单,参会领导人有三十位之多。
他们包括G二O成员的首脑: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基什内尔、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巴西总统卢拉、加拿大总理哈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法国总统萨科奇、德国总理默克尔、印度总理辛格、印尼总统苏西洛、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韩国总统李明博、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南非总统莫特兰蒂、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英国首相布朗、美国总统奥巴马和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的总理托波拉内克。
荷兰和西班牙也受邀参加此次伦敦峰会。作为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荷兰因金融业发达而获邀;西班牙是世界第八大经济体,赴会理由也相当充分
⑦ “主席”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现在,“主席”一词随处可见,大至国家主席,小至工会主席,会议的负责人也称为主席。“主席”一词怎么得来的呢?这得先从“席”字说起。古代没有桌椅,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也很有讲究,先铺上房间大小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现在大家常说的“酒席”“筵席”“酒筵”意思相近,是从大小不同的筵、席来定名酒宴的。古人进屋,先脱鞋,走过筵,再坐在席上。入席时,客人有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叫作“主席”。这个称谓于是叫开,慢慢演变成现在的会议主持人,或是国家、团体、公司领导人的职位名衔。
“主席”一词由中国人发明并流传到世界各地。不过,在西方较早时期有凳子和椅子,他们没有席地而坐的习俗,把“主席”翻译成外文,便是坐在主家席位,被译为“椅上人”(Chairman)了。这也符合外国古代习惯,他们古时宴请或开会,主持人坐高背大椅,其他客人坐长凳,同中国的主席、客席吻合。
⑧ 主席下面是什么官
副主席。这是肯定的
⑨ 欧洲足球俱乐部中的主席一职相当于中国俱乐部的哪个职位
大多数是老板 但是也有不一样的 像皇马 巴萨那样的俱乐部没有老板的 他们的主席更像是一个国家的元首 是靠选举当上的 上来后会组建自己的董事会 领导班子 弗洛伦蒂诺显然就是这样的类型 他们在全世界是特殊的 因为他们是会员制俱乐部 像朱骏那样的投资人更像是老板 有的球队象利物浦则是类者总经理负责球队的运作 但是老板显然在任何问题上说似于CEO一样 老板负责钱 而主席或的都算 在足球俱乐部中有阿布那样的单独老板也有几个人合伙 称为合伙人是球队的老板们 他们在决策时往往是想股份制公司 是要看股份多少决策的
⑩ 美国主席叫什么名字
美国的领导人不叫主席。美国叫总统。现任的美国总统是乔治-沃克-布什。任期到今年的11月份。他的父亲老布什也曾担任过美国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