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排华骚乱事件是由于什么事件引起的呢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场原本是为推翻苏哈托政权而起的政治运动,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等地却演变为严重的"排华骚乱”。
当时,仅雅加达就有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房屋、住宅被烧毁,约15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被屠杀在12日题为《十年之际,印尼否认强奸暴行,但不曾将它忘却》的报道中,法新社称,即使大多数居民都宁愿遗忘暴行曾经发生,但受害者对当年抢掠强奸的场景却仍然历历在目。
一名华人女士讲述道:“当时,我舅妈打电话告诉我们将房间的灯全部关上让暴徒们感觉房子里没人。我们听到许多华人妇女成为受害者。
法新社在报道中描经道,数干华人的房屋和店面在印尼安全军队的眼皮下,公然被掠夺和焚毁。华人妇女于韵(音)说:“当时真是太恐怖了,人们被困在烧着的商店里,满街是燃烧的建筑和汽车,到处浓烟滚滚。"
法新社说,如果印尼军方当时是为了在亚洲金雕风暴的恐惯中重新建立起成信的话,那么他们失败了。
(1)华人什么时候能够控制印尼扩展阅读:
据《环球时报》驻印尼特派记者孙天仁介绍,目前,印尼当地华人并没有针对“排华骚乱十周年祭”组织大规模的活动,华人们对此的态度也大多比较“谨慎”。现在,印尼总统和官员都在不同场合提到“融合”这一概念。在印华人也的确在文化等多方面融入了当地社会。
庄国土表示,“98年排华骚乱”给在印华人带来的巨大创伤不容抹去,在事实面前,一部人否认历史的做法完全是徒劳的。10年前,是苏哈托政权将金融危机的怒火转移到印尼华人身上,而引发了底层百姓对华人的暴行。
“十年前的骚乱提醒我们,任何社会矛盾绝不能够诉诸于暴力手段。”庄国土说,“十年后,我们不是用狭隘的民族主义去看待华人受到的种族歧视,而是应该站在全人类尊重人权的高度去谴责这一暴行。”
⑵ 为什么在1972年印尼会与中国断交
1967年10月27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印度尼西亚政府中断两国外交关系。声明说:1967年10月1日,印尼反动政府又一次出动大批反动军警和1000多名暴徒,武装袭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枪伤和打伤中国临时代办和大使馆全部人员。这是两年以来的第43次武装袭击,是国际外交关系史上少有的法西斯暴行。
附录:
印尼出动军警和装甲车迫迁华侨(新华社1960年7月3日播发)
雅加达消息:印度尼西亚有势力集团在西爪哇掀起的大规模迫迁华侨的活动已进入十分紧急的阶段。
6月29日上午,一名军官、一名警官和五名武装士兵和警察分乘两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开入马者拉夜,强迫命令当地华侨立即迁到万隆去。当地华侨向他们申诉困难,说明了难以搬迁。一个士兵就向他们威胁说:“如果你们不搬出去,就把你们送到法庭去,在那里来解决你们的问题!”6月30日清晨,西爪哇军事当局果然派出了包括约有二十五名武装军人、十名武装警察和十名乡村自卫队员的大批军队到那里去执行迫迁的命令,他们从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封锁了马者拉夜和万隆之间的交通。 这些军人和警察挨户去敲华侨住宅和商店的门,命令他们立即把东西搬到卡车上。军人到一个华侨家里强行拆掉了卧床。另一名军人在一个名叫锡良的华侨的门口朝天放枪进行威胁。一些军人冲进了一个华侨的家中,把部分的家具强行装进他们的卡车上。
1967年10月27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抗议印度尼西亚政府中断两国外交关系。声明说:1967年10月1日,印尼反动政府又一次出动大批反动军警和1000多名暴徒,武装袭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枪伤和打伤中国临时代办和大使馆全部人员。这是两年以来的第43次武装袭击,是国际外交关系史上少有的法西斯暴行。
附录:
印尼出动军警和装甲车迫迁华侨(新华社1960年7月3日播发)
雅加达消息:印度尼西亚有势力集团在西爪哇掀起的大规模迫迁华侨的活动已进入十分紧急的阶段。
6月29日上午,一名军官、一名警官和五名武装士兵和警察分乘两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开入马者拉夜,强迫命令当地华侨立即迁到万隆去。当地华侨向他们申诉困难,说明了难以搬迁。一个士兵就向他们威胁说:“如果你们不搬出去,就把你们送到法庭去,在那里来解决你们的问题!”
6月30日清晨,西爪哇军事当局果然派出了包括约有二十五名武装军人、十名武装警察和十名乡村自卫队员的大批军队到那里去执行迫迁的命令,他们从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封锁了马者拉夜和万隆之间的交通。
这些军人和警察挨户去敲华侨住宅和商店的门,命令他们立即把东西搬到卡车上。军人到一个华侨家里强行拆掉了卧床。另一名军人在一个名叫锡良的华侨的门口朝天放枪进行威胁。一些军人冲进了一个华侨的家中,把部分的家具强行装进他们的卡车上。
★断交时间应该是1967年,最主要的还是印尼无缘无故反华而引起的。
⑶ 华人在印度尼西亚的历史
华人在印尼的历史已有上千年。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前,华人与原住民一向和睦相处,对繁荣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荷兰殖民统治后,大批华人到印尼谋生或被掳掠当劳工,他们全面参与了印尼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并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在印尼出现了华人和原住民两种民族觉醒和双轨的民族运动,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过程中二者逐渐汇合并轨。印尼独立后,原住民中的“原住民主义”思想抬头,曾出现大规模的经济排华。“新秩序”时期,“原住民主义”思想变本加厉,对华人采取强制、快速和彻底的同化政策,企图通过消灭华人的“一切特性”以实现完全的“原住民化”,导致1998年的“五月骚乱”和“新秩序”政权的垮台。印尼进人民主改革时期之后,对华人的历史地位、作用和贡献才有了比较客观和公正的评价
⑷ 殖民时代,印尼为什么长期做为荷兰殖民地能够被各方
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埋下印尼仇华种子
17世纪,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印尼逐渐成为了荷兰的一个殖民地。这段时间,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都先后在东南亚建立了贸易网络,与欧美的国家直接进行贸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谋生机会。
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广东、福建一带的百姓生计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躲避战乱,大量民众移居东南亚,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东南亚的浪潮,开放海禁、明朝的灭亡等变动也助推了这一浪潮。
为了招徕更多华商,殖民者用各种方式优待华人。西班牙征服马尼拉后, 即释放所扣押的华商,在与土着的战争也避免伤及华人。荷兰发放大量自由证吸引甚至强迫华人移到巴城(即雅加达)。
但是华人的经济力量壮大时,殖民者又开始恐惧。从1603年屠杀2万多华人开始,西班牙殖民者在马尼拉多次屠杀、驱逐华人;在巴城,“荷兰者睹唐人日众,渐有厌薄之意,重加剥削,横征无艺。”(程日炌《噶喇吧纪略》)受压迫的华人于1740年发动起义,但被告密。荷兰殖民者屠城7天,几乎将城内的华人都屠杀殆尽。
殖民者一方面要利用华人劳动力开发东南亚,一方面又极力控制华人的力量。他们最害怕的是华人与土着的联合,因此采用分而治之的手段,目的在于疏远两者关系,制造两者矛盾。一、种族隔离,限制华人的居住和通行自由,华人与原住民的交往急剧减少;二、把欧洲人、外来东方人、印尼原住民分为一、二、三等人,但事实上华人并没有比土着更大的权利;三、将原住民限制在农业领域,培养华人经商,还任用华人充当包税人。
这样,华人的地位高于原住民,比原住民富裕,还充当中介,在经济上管理着原住民。原住民对于荷兰殖民者的仇恨转移到华人身上。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印尼人对华人种族偏见的根源,原住民跟华人社群之间的和谐处在了分崩离析的危险之中。
⑸ 九八印尼为什么要杀华人那真时话
暴行的发生的根源,就是因为政客摔锅!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犹太人索罗斯攻击印尼成功,印尼本币暴跌,燃油以及食物价格暴涨,金融危机导致30年经济增长毁于一旦。
老百姓怨声载道。当局一看,群众情绪不稳政府压力巨大,但索罗斯和美国人惹不起,为缓解老百姓的不满,当时的执政者就策划了残忍的排华暴乱事件,用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而巩固自身统治。
(5)华人什么时候能够控制印尼扩展阅读
苏哈托执政期间确实给国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增长,但是他带给印尼的灾难也要比其他总统多得多!他执政多年,崇尚武力并且残暴异常,将印尼管理成一个“黑道国家”。
长久以来,印尼的土着居民都非常具有“排华”性,由于当初华人来到印尼的目的就是为了贸易,这使得华人的财富普遍要高于印尼的土着居民,在仇富的心理下,他们一直排斥华人。因此,苏哈托借助这次事件,赢得了大量印尼土着居民的支持。
再加上苏哈托早已投靠美国,这起件事本身就有美国在背后操控,因此通过这件事,苏哈托成功担任印尼总统,开启了他对印尼长达32年的武力统治。
苏哈托将印尼一步步建立成他的“军队帝国”,军人在这个国家各方各面都占有绝对地位,不管是政界还是商界,管理阶层有一半以上都由苏哈托的军队人员组建。国家军队似乎完全成为苏哈托的小弟一般,苏哈托可以任意指示他们,对印尼人员进行野蛮的屠杀和掠夺。
苏哈托还利用职务安排家族人员参政,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这种背景之下,苏哈托家族垄断了印尼四分之三的经济,成为“世界第一贪”。
由于苏哈托的存在,其家族在印尼一手遮天,无人能够反抗。但是在1997年7月, 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印尼首当其冲成为受影响最重的国家。大量金钱莫名其妙的葬入金融危机中,穷人数量剧增,短时间内就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原先苏哈托的统治虽然残暴,但是人们确实能看到经济地增长,因此对于苏哈托的所作所为也选择忍让,但是这次金融危机使得印尼经济直接瘫痪。人们将原因都归结于苏哈托身上,到处爆发反对苏哈托的游行示威活动,要求苏哈托下台,示威者烧毁苏哈托的模拟像。
起初苏哈托的力量还能镇压这些反对者,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反对,不管是执政党、国会还是军队,都纷纷抛弃苏哈托,就连专业集团(苏哈托建立的一个管理国家的政治大本营)也发出了反对苏哈托的声音。苏哈托渐渐不支,最终不得不交出总统权柄,宣布辞职。
⑹ 华人在海外控制了哪些国家的经济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上向新浪财经表示,华商在东南亚的投资应该说是在全世界投资中成功比例最高的;东南亚的经济70%,可能最起码60%都控制在华人手里。 “新加坡0%以上都控制在华人手里;泰国是接近80%,最起码70%(我所谓的华人可能包括有华人血统的华人在内);马来西亚虽然华人比例只占四分之一,但也是控制了70%的经济;菲律宾也主要是华人。整个来讲,东南亚主要国家的经济都是由华人控制的。”卢俊卿表示。他指出,语言相通、文化相通,再加上东南亚地区又有实力,所以华商在东南亚的对外投资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另外,地缘优势、地利可以说也是一个原因。
⑺ 印尼华人的历史
在15世纪前中国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很少有直接的联系。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贸易掌握在印度尼西亚人手里。中国商船的标准名称,junk,来源于爪哇语,jong[有争议]。jong在爪哇语中用来描述那些从中国南部长途跋涉到东南亚的商船。中国的史料中有僧人法显在5世纪经过这一地区去印度的记载。唐朝时也一度与印度尼西亚王国有频繁的联系。
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人是爪哇最早的伊斯兰传教士,但是现在的大多数印尼华人却不是穆斯林。有一种理论认为,在15世纪的时候,是郑和等中国商船将伊斯兰教带入印尼。另外一种理论认为,是印度人将伊斯兰教带到了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 荷兰人的宠爱
最早的华人移民潮发生在荷兰殖民的早中期,大多数都是寻找商机的商贩。
华人与印尼原住民的关系直到今天都还是问题重重。一些评论者认为这可以追溯到荷兰殖民时期。当时荷兰人的殖民政策偏爱华人,因此华人在这一地区建立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
荷兰人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使得华人很难与当地原住民融合。因为华人和阿拉伯裔是社会的第二等级,土着是社会的最底层,欧洲人位于社会的最高等级。荷兰人是选择性的优待某个少数民族或宗教而达到其破坏原有社会体制策略的发明者。华人成为他们殖民统治的道具,成为缓冲其与原住民矛盾的缓冲器。(法国人和英国人后来采用了同样的策略,他们利用当地的天主教信徒和犹太人来统治阿拉伯世界)。
由于华人被荷兰人认为聪明,勤奋,有能力管理大农场而受优待,许多华人成了殖民统治的支持者。事实上,在荷兰殖民早期,华人积极支持荷兰人在这片地区建立其统治地位。例如,17世纪时万丹省的“中国船长”Souw Beng Kong(宋八公)在他管理雅加达的时期大量组织华人移民到印尼,这极大的动摇了这一地区的经济,使得荷兰人更容易征服伊斯兰万丹王国。
作为奖励,在1619年Souw Beng Kong(宋八公)成为第一个Kapitein der Chinezen。并奖励给他的继承人封地,授予世袭的Sia称号。这些贵族化的峇峇娘惹掌握了爪哇岛上从原住民贵族手中没收来的大量土地和财富。通过这种手法,他们统治了雅加达的峇峇娘惹和华人。这种体系后来延伸到了爪哇在内的其他的岛屿上。
那些被剥夺了土地的原住民贵族,由于缺乏建立领地的经济基础。于是寻求用武力方式夺回原本属于他们的土地。
荷兰人和华人参与了上千爪哇奴隶的贸易活动。爪哇人被认为容易出问题,于是将他们运到了在苏门答腊的华人农场。 荷兰人常常并不友好的看待华人。在18世纪早期,由于华人从雅加达建成伊始就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这在某种方式上导致他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大量华工建造雅加达城,并且耕作附近的土地,中国商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造成荷兰东印度公司(VOC)对华人的依赖越来越大。
由于东印度公司的利润大多数来自于在亚洲国家间的贸易,并不运回荷兰,雅加达的华人很自然的成了联系中国的最好方式。
荷兰人和华人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理论上应该有很好的关系,但是由于华人的社会地位实际上与荷兰人平等,而经济上又是对手。这一因素造成荷兰人对于华人与日俱增的憎恨。
引起这些憎恨最终爆发的不仅是华人的商帮,还有华人在爪哇各个经济领域的活动:富有的华人从中国引入穷人当苦力来开展农业生产。这些苦力成了最重要的经济领域----甘蔗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
越来越多的苦力被引入,导致快到1740年的时候,华人人口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统治地区一半。1690年殖民当局严令禁止再从中国引入苦力。但这没能阻止从中国引入苦力的浪潮,雇主通过向官员行贿的方式继续引入。
1720年,欧洲市场逐渐饱和,蔗糖市场面临越来越深的危机。爪哇的甘蔗农场面临来自更便宜的巴西蔗糖的激烈竞争。许多农场主破产,殖民当局没有采取措施缓解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一些绝望的失业者成为了暴民。
最后,殖民当局宣布将加里曼丹的苦力运到荷兰在锡兰南部加勒的种植园。无法知道是不是荷兰人的真正意图,谣言开始流传说荷兰人想把这些苦力运到海里扔掉。苦力拒绝登船,叛乱爆发。叛乱者不仅在农村地区抢劫,甚至要攻击雅加达。
虽然没有证据,雅加达的荷兰人怀疑城内的5000华人计划加入叛乱的苦力。1740年10月9日,荷兰人命令搜查所有在雅加达的华人居民的住处。这最终演变成三天全方位的大屠杀----所有的华人都被屠杀在自己家里,先前抓获的也在监狱和医院里立即处死。
一个传教士煽风点火说杀华人是“神的旨意”,殖民政府据说按人头悬赏。这次屠杀的受害者人数估计有5000至10000。红溪(Kali Angke)这个名字据说来源于那次屠杀造成的“血流成河”。
在这之后,殖民政府宣布“恢复持续”。在雅加达等其他荷兰统治的城市里华人被指定住在特定的区域。雅加达华人被指定住在Glodok区,现在还有许多华人生活在那里。
大屠杀后,荷兰总督Adriaan Valckenier被逮捕并要求向Heeren XVII (十七世殿下, 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说明。他死在监狱里,但是对他的指控宣布“免于死刑”。
这件事在后来还常常被提起,特别是在形势紧张的时候。
继续移民并分化为三个分支
甚至这样的血腥事件都没能阻止华人继续向印度尼西亚群岛移民,在中国找不到的经济机会的吸引力超过歧视和被压迫的危险。
在这一时期的早期华人移民与中国大陆有更紧密的联系,这表现在他们强烈的回家意识而把这儿当成他们临时的处所。
由于18世纪中期,干隆皇帝认为这些流亡海外的人是变节者,会对中国造成威胁,移民对回家的态度开始有了改变。虽然干隆皇帝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但是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海外流亡者被禁止回到他们的家乡。
然而许多流亡者发现印度尼西亚群岛对他们更有吸引力。满清政府的敌意和压迫导致更多的人从中国迁出。被舒适的生活所引诱,一些人不再将自己与中国大陆联系起来,他们被称为峇峇娘惹。一些峇峇娘惹与当地原住民通婚,但一般来说都是苦力的女儿。
很多华人认为他们是荷兰人,信仰天主教,不仅通常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社会地位,而且效仿西方的生活方式,认为自己更优等。他们被叫做侨生。19世纪晚期,大多数享有Sia称号的贵族家庭都迅速西化。到了20世纪早期,他们中的许多人----尤其是雅加达附近的----甚至“比荷兰人更荷兰人”。 这些Sia贵族结果成了殖民统治的最强有力的支持者。
这些与中国大陆仍然维持关系的华人,仍然维持华人信仰及风俗,认为峇峇娘惹和侨生是不孝子,因为峇峇娘惹和侨生尽量避开中国传统,这些仍然“纯”的华人被叫做新客。
这三个印尼华人群体有完全不同的民族观。
侨生更倾向荷兰,峇峇娘惹更倾向印度尼西亚群岛原住民,新客更倾向中国。
荷兰改变政策后Sia贵族开始衰败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长期把持经济的Sia贵族被他们支持的荷兰殖民政府系统性的摧毁。在Wilhelmina女皇在荷兰议会的演讲中强调自己对东印度群岛欠下“道德债”之后,殖民政府实行了所谓的“社会政策”。这个政策的目标就是要结束爪哇的封建制度和打破峇峇娘惹贵族。
结果是华人Sia贵族,而不是原住民贵族,在这个政策中遭受损失。原住民贵族的土地在殖民早期的时候就被荷兰人没收了,而且还把Majapahit王国分成了四块。荷兰人为了补救这不受欢迎的而且实际上是种族主义的政策,发起一个将这些中上层半贵族家族招募为公务员的计划,这些人被称为priyayi。
荷兰政府强迫获取峇峇娘惹贵族的封地,破坏了很多华人地主家族。虽然他们很多成功转入商界,但是大多数以前的Sia贵族(这个头衔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被废除)被新客取代。后者现在仍然是印尼经济实力最强大的族群。
伴随封建Sia贵族的衰败,印尼华人经历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他们建立了西式社会和政治制度。他们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泗水建立了爪哇第一个非西式的学校。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很多中文学校在大城市中建立了起来。第一个中文报纸和政党也在这一时期建立了起来。这些政党有的认为他们是印尼民族运动的一部分,有的仍然认为印尼华人是中国国民。印尼华人是否是中国国民这个问题花了数十年都没能解决。
⑻ 中国未来是否可能对98年印 尼针对华 人所犯下的滔 天罪 行而报 仇
不可能,因为那就涉嫌种族报复了,不是正常文明人类行为。只能根据国际或国内法律追究实际犯罪人的责任。可是等到中国强大到可以专门制定法律,干涉外国内政的时候,那些罪犯早就死光了,还是寿终正寝老死的。
另外,98年的时候,中国大使馆再三提醒这些印尼华裔有危险,并表示可以提供紧急撤走的交通工具。但是这些印尼华裔根本不愿意理睬大陆。因为亲大陆相信大陆的华人在60年代主动放弃印尼国籍,都被国内专门派船接回大陆了。剩下的这些大多数是亲台湾的,不愿搭理大陆“伪政权”。最后,终于....酿成惨剧
⑼ 印尼98屠华,中国人需要抵制印尼吗
中国人要抵制印尼,这是一个MSL国家,华人不少,华人在政治上没有权利,但华人勤劳,经济上发展得非常好,在很多国家都是这样。
东边巴布亚本来就是印尼侵略所得,而且是基督教区,自然要和另一半成立基督教国家。南边东帝汶一定会趁机吞并西帝汶,马鲁古群岛也已经憋了好多年了。西边亚奇的独立也会渲染旁边的华人城市棉兰,让其趁机自治。至此,印度尼西亚分裂大潮开启,成为了,地区火药桶。
⑽ 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是什么
从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印度尼西亚(主要是:棉兰、巨港、楠榜、雅加达、梭罗和泗水)暴徒发动的一系列针对华人的暴动,亦称为“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或“印尼五月骚乱”。1998年8月8日,旅美华人抗议迫害印尼华人暴行。
此次严重骚乱,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印尼国家经济和社会运转遭受巨大损失。骚乱进而演化成为一场变革运动,迫使在台上呆了31年的苏哈托总统辞职,苏氏家族势力随之土崩瓦解。此后,印尼经历了长期动荡和沉沦,用十余年时间才逐步摆脱“绝望国家”状态,确立新的政治体制,重拾经济稳定发展,但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元气。
(10)华人什么时候能够控制印尼扩展阅读
1998年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遭到世界普遍关注和谴责。同时在华人世界里成为对印度尼西亚感观恶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中国大陆,绝大多数因为此事,印度尼西亚一般被列入最让民众反感的国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苏哈托下台,哈比比领导过渡时期政府,之后瓦希德政府继续前任政策,废止了一些针对华人的歧视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对华人歧视性的称呼。印尼政府还计划检讨对华裔的歧视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