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印尼总会发生海啸印尼海啸的原因是什么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而印尼却偏偏是海啸的多发地,为什么印尼总会发生海啸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印尼频繁发生海啸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 -简单介绍
印尼海啸:印尼海啸-简介,印尼海啸-发生过程_印尼大海啸
印尼海啸过后印尼海啸是指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沿岸部分地区海啸,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伤,287人失踪。
印尼海啸4100人无家可归。
海啸是1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 -发生过程
印尼海啸使大量游客死亡2006年7月17日,印尼当地时间3时24分(北京时间16时24分)发生里氏7.2级地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这次的地震触发了印尼爪哇岛、苏门答腊岛,以及澳大利亚圣诞岛和可可岛区域海啸预警。
截至7月17日傍晚,已造成当地至少80人死亡。
截至7月18日,印尼地震引发海啸已造成357人死亡,其中包括来自沙特、巴基斯坦、荷兰、日本和瑞士等国的7名外国人,另有数百人受伤,5400多人无家可归,3万余人被撤到地势较高的地方避难。此时记者证实,暂无中国公民伤亡。
截至7月19日,印尼政府部门称,海啸中本国遇难者人数升至531人,另有270多人失踪。
印尼缺乏预警系统导致悲剧重演,海啸死伤惨重。印度尼西亚副总统优素福·卡拉18日晚间说,国家救灾统筹机构18日已向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西爪哇南部地区提供了约110万美元的紧急救济经费,以帮助地方政府迅速展开救灾工作。
印尼大海啸_印尼海啸 -原因分析
1、地震震级大,震源浅
本次地震震级达8.7级,属于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在澳大利亚板块与印度板块2大全球构造板块的交界处。地震区内,印度板块,相对缅甸板块,以6厘米/年速度向西北方向运动,在巽他海槽斜向俯冲收敛。印度板块向缅甸板块下,长期俯冲,积累了巨大的应力和能量,突然释放,引起地壳剧烈震动。又由于震源浅(仅10公里),对海水的扰动强烈,引发巨大的海啸。
2、受灾地区没有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
印度洋海域国家均未建立海啸警报系统,缺乏预警机制,当大地震引发海啸时,当地政府和人民在没有任何防备和避难知识的情况下,遭受了“灭顶”之灾。而太平洋海域的许多国家,为了预防海啸,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已成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海洋学委员会组成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对海啸警报系统业务开展协调工作,曾进行过一些成功的海啸预警,使人员的伤亡大大减少。
3、受灾地区对遭受地震海啸的潜在危险性估计不足
尽管此次地震海啸受灾国家历史上也有地震海啸记载,但对如此大的灾难估计不足,也没能与国际海啸研究机构和有预警能力的国家开展积极的合作。
4、受灾地区社会防灾准备不够
一些受灾地区经济不发达,沿岸建筑缺少相应的抗海啸 措施 ,海边的一些旅游、度假等公共建筑,缺乏防浪、避险设施,事先没有很好的防灾准备。再加上交通、通讯等设施落后,灾难发生后,受灾情况不能及时获得,延误了灾后救援工作,客观上加重了灾害程度。
5、受灾地区正值旅游旺季,防灾意识弱
本次地震海啸发生在本年度的 圣诞节 ,是受灾地区的旅游旺季,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云集海边,宾馆的入住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游客处于放松休闲状态,当地人们忙于接待,防灾意识极低。
海啸相关 文章 :
1. 应对海啸的方法
2. 接到海啸来临时应该如何做
3. 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大的海啸
4. 海啸是如何形成的
5. 海啸是怎样引起的
Ⅱ 有关海啸的资料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智利地震引发海啸过后一片狼藉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1]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
海啸抓拍(14张)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海啸的起因
简介
地球的终极毁灭者,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海啸
海啸图片集萃(20张)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一一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 海啸在许多西方语言中称为“tsunami”,词源自日语“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即“港”)。这也显示出了日本是一个经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目前,人类对地震、火山、海啸等突如其来的灾变,只能通过观察、预测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但还不能阻止它们的发生。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
智利地震引发海啸过后一片狼藉
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此外,陨石撞击也会造成海啸,“水墙”可达百尺。而且陨石造成的海啸在任何水域也有机会发生,不一定在地震带。不过陨石造成的海啸可能千年才会发生一次。 海啸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在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1]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
海啸抓拍(14张)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编辑本段海啸的起因
海啸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以不断扩大的圆圈,传播到很远的距离,正象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当海底地震导致海底变形时,变形地区附近的水体产生巨大波动,海啸就产生了。
海啸过后(16张)海啸的传播速度与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啸的传播速度一般为每小时两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正在航行的船只甚至很难察觉这种波动。海啸发生时,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啸进入大陆架,由于深度急剧变浅,波高骤增,可达20至30米,这种巨浪可带来毁灭性灾害。 海啸来袭之前,海潮为什么先是突然退到离沙滩很远的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海水才重新上涨? 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海面下落的现象都是因为海啸冲击波的波谷先抵达海岸。波谷就是波浪中最低的部分,它如果先登陆,海面势必下降。同时,海啸冲击波不同于一般的海浪,其波长很大,因此波谷登陆后,要隔开相当一段时间,波峰才能抵达。 另外,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震中附近,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造成的:地震发生时,海底地面有一个大面积的抬升和下降。这时,地震区附近海域的海水也随之抬升和下降,然后就形成了海啸。
海啸的分类
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
Ⅲ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给印尼带来了多大的损失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因为印尼苏门达拉岛一带海域发生了剧烈地震而导致的惊天海啸,当时印度洋沿岸掀起了10多米高的惊涛骇浪,瞬间席卷了8个国家,至少15.6万人瞬间在灾难中丧生。印尼在这次灾难中受损特别严重,据当地政府统计,失踪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238945人,确认死亡的有11万多人,失踪的人数则有12万多人。
印尼海啸的危害根据印尼海啸之后统计的数据,这次海啸导致的遇难者总人数不少于29.2万人,印尼的失踪和遇难人数接近24万,仅次于印尼的是斯里兰卡有接近31000人遇难,失踪5637人;印度失踪和死亡人口为16000多人,泰国5393人遇难、马尔代夫82人、索马里298人、马来西亚68人、缅甸61人也在灾难中遇难。
Ⅳ 家里的蟑螂突然没了
可能是你家一些甜食吸引了蚂蚁,可别小看蚂蚁,蚂蚁可是也会吃蟑螂的,所以你家可能才会这样吧
Ⅳ 动物古怪的行为有哪些急需!3天内给我答案!
1、预测地震 最怪异的动物行为莫过于预测地震。很多动物都拥有这种奇异的能力,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就感知到这种灾难。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的研究,一些动物甚至能够提前一周就预测到地球母亲出现问题。从猫到狗再到蜈蚣,很多动物在预测地震方面均表现得“先知先觉”,而人类却是“后知后觉”。但对于动物的这种超能力,人类就算抓破脑袋,也无法了解背后的秘密。 自有历史记录以来,人类便将动物的地震预测能力附之笔端。长久以来,人类只能在纸上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相比之下,动物却可以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地震。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提供的资料,古希腊人早在公元前373年便记录这样一种景象:在一场破坏性的地震发生前几天,老鼠、黄鼠狼、蛇以及蜈蚣便纷纷躲藏起来。有记录显示,在2004年印尼海啸发生前,500只印度黑羚离开印度沿海地区,奔赴地势更高的小山之上,不久之后,可怕的海啸便发生了。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如果看到一群动物纷纷朝一个方向狂奔,我们也许应该跟在后面,以免遭受灭顶之灾。对此,很多人只是耸耸肩,不以为然,将动物的预测能力视为一个“神话”或者认为纯属胡说八道。一些人认为,动物拥有一些人类并不具备的超感知能力,例如感知到地震波以及地震发生前的磁场、地下水、地面倾斜度或者电场变化。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人类或者借助于仪器能够探测到的。 2、蚂蚁的群体智慧 几个世纪以来,蚂蚁就一直是令人类感到吃惊的动物。它们能够建造结构坚固的巢穴,一些生活在农场的蚂蚁甚至使用“自杀性炸弹”保护它们的巢穴。在对蚂蚁进行研究时,科学家曾向蚁穴灌注水泥,整整用了10吨才将蚂蚁洞填满。但令科学家感到吃惊的是,仅仅过了大约4分钟,蚂蚁又挖掘出一个地下城市。 小小的蚂蚁能够建造一座巨大的城市,并且好似经过建筑师的精心设计。很多人认为,这是只有我们人类才能上演的壮举。对于这些令人敬畏的小生灵,科学家为何要残忍地向蚁穴内灌注水泥呢?也许,科学家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更多地了解蚂蚁军团的行为。 如果将100只军蚁摆在桌子上,它们会沿着一个圈爬动,只能筋疲力尽走向死亡,似乎非常愚蠢。如果一个蚂蚁王国成员数量达到数千或者数百万只,它们便可调节温度,决定何时安营扎寨,何时睡觉或者打点行囊离开。有时候,它们甚至会利用超个体智慧协同作战。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成员数量越多,蚂蚁的群体智慧就越高。如果一座城市内生活着足够数量的军蚁,用不了多长时间,它们便意识到自己已经处于优势。面对一支如此可怕的蚂蚁军团,10吨水泥并不是一个惊人数字。 科学家认为,非洲和南美军蚁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祖先,生活在白垩纪时期。也就是说,至少在6500万年前,军蚁曾集体行动,横行无忌,让其它动物陷入恐惧之中。换句话说,如果想统治这颗星球,它们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具备这种实力。 科学家认为,蚂蚁个体的智力有些迟钝,但由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一个群体的蚂蚁却能够作出聪明的决定。在成为群体一员前,个体的大脑细胞不过是一个“废物”。在动物世界,这种行为拥有令人吃惊的普遍性,从蚂蚁到蜜蜂再到水牛,很多动物都依靠群体的力量面对各种生存挑战。 3、蓝鲸也有青春期 上世纪60年代,一些科学家认为将大量扩音器放入世界上的海洋记录蓝鲸的歌声将是一个非常酷的做法。40年之后,一些已对蓝鲸歌唱研究了40年之久的人得出了一个奇怪的发现,世界上每一头蓝鲸的歌声每一年均变得越发深沉。但对于其中的原因,他们并不清楚。 尽管语言或者所在地存在差异,每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每一年的说话速度均变得越发缓慢,越来越像詹姆斯·厄尔·琼斯。这种变缓幅度很小,每年只减少不到一个赫兹,但整个趋势却较为稳定并且具有持续性。 从全球气候变暖到噪音污染不断加剧,人们认为很多因素都有可能造成这种现象。但全球变暖对海洋造成的影响并不能解释通,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水酸性和密度的变化上,蓝鲸发出的声音并不会因此发生较大变化。 相比之下,噪音污染可能是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读者不妨想象一下,在人头攒动的酒吧,我们只能提高声调才能引起服务生的注意。假设蓝鲸无法接受高音调的叫声,这也并不意味着生活在这颗被诅咒的星球上每一个海洋的每一头蓝鲸同时以同样的方式改变它们的行为,并且是在长达40年内。 4、牛的怪异进食习惯 在牛吃东西的时候,你曾经发现它们有什么异样吗?在一些德国科学家使用“谷歌地球”软件观察牛群的卫星图片前,似乎任何人都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卫星图片显示,世界上的所有牛在进食时同时面朝北方或者南方。 科学家认为,与地球上的其它绝大多数动物一样,牛(鹿和绵羊也是如此)也能探测到地球的磁场,磁场的存在影响了它们的进食习惯。但问题是,磁场为何会产生这种影响呢?毫无疑问,牛在进食时经常表现出这种怪异的行为,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部分原因就在于谁会在乎这种事情呢?农民和猎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直到展示数千平方英里区域的卫星图片浮出水面,一些人才惊呼:“天啊,它们居然全部朝一个方向。” 人们最初认为,太阳所处方位或者风向可能扮演了一种重要角色,但这显然无法解释为何所有鹿和牛在进食时全部面朝磁北。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只有等待神经系统科学家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了。 5、蜜蜂消失 近年来,蜜蜂数量一直呈萎缩之势,但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蜜蜂消失带给我们的好消息是,赤脚在草地上玩耍再也不必担心被蜇,但对于喜欢蜂蜜和蜂蜡的人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坏消息。作为重要的授粉者,它们的消失也意味着食用植物无法繁殖下一代。 早在1972年,科学家便第一次注意到蜜蜂数量发生的变化,从2006年开始,其数量开始呈戏剧性减少趋势。美国和欧洲率先发现这种骤减,但最早出现相关报告的却是在台湾,时间为2007年。此外,这种现象同样蔓延到印度和巴西,生活在那里的人可能很快经历无蜂蜜或者无授粉的可怕一幕。 一些人认为蜜蜂的消失可能与螨类传播的病毒、贫瘠的营养以及病虫害有关。其他人则表示,手机辐射也是一个罪魁祸首,手机发射塔可能对蜜蜂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但现在的发射塔并不是无所不在,因此很难将大量昆虫的死亡和消失与它们联系在一起。对于蜜蜂为何消失这个问题,一些人甚至认为可能由不再交配所致。 6、自杀 人类与动物的其中一个重大差异就是,绝大多数低生命形态拥有强烈的求生意志。除非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者为了果腹,否则的话,绝大多数动物更喜欢逃跑而不是选择斗争到底,因为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 既然如此,为何一些动物还要选择自杀呢?2009年,动物王国出现了一些集体自杀事件。在瑞士,28头牛在3天内一个接一个跳下山崖。在美国加州,数十只巨型鱿鱼选择冲上海滩这种方式自杀身亡。每一年,印度加廷伽都会有数百只各种种类的鸟一头栽向地面,摔得粉身碎骨。 除非显得非常怪异或者是一次集体自杀事件,否则的话,人们通常并不记录动物的自杀行为。早在17世纪,科学家便曾进行研究,试图揭开自杀背后的秘密。印度科学家认为,大气状况让加廷伽的鸟陷入慌乱之中,致使它们失去方向感并最终坠地身亡,但这种解释无法让所有人信服。 “跟随领导者”这一理论认为,头鸟在迁徙中迷失方向,最终将大量同伴带上不归路。这似乎可以解释集体自杀事件,但瑞士牛群3天内一个接一个跳下山崖又如何解释呢?这些牛群中并不存在领导者领错道的情况,其中一些牛彼此独立,并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 对于鱿鱼在地震发生前上演的集体自杀行为,一些人认为可能与地震有关,但科学家指出并未发现任何证据证明鱼类和鲸鱼在地震中失去方向感。鉴于鱿鱼往往在地震发生前3天就冲上海滩,说明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又或者鱿鱼具备地震预测能力。
Ⅵ 关于海啸的资料
在地球上,大海的力量是一切自然力中最不可捉摸的。海底下的暗涌波动,能够席卷整个海洋,吞噬掉整座城市,并且它们会留下数以万计的尸体。回溯历史,海啸造成了众多耸人听闻的灾难,在几乎所有的海洋中称凶霸道,从来无敌手,从来不留情,海浪杀手,一次又一次袭击人类。海浪本身既致命又神秘,它可以时速达到每小时700公里,发作一次将会引起整个地球的震动。我们从电影《后天》中看到了滔天的巨浪几乎淹没了自由女神像,排山倒海般的海水涌进了纽约的繁华大街,这个凶猛的怪物就是地球上最凶恶的杀手—海啸。然而我们还陶醉在高科技带给我的视觉刺激的时候,真实的海啸袭击了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造成了16万以上的人员的死亡。是什么力量让海啸如此肆虐?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南印度洋深海下的地壳运动发生突变,形成了地球历史上有地震记录以来的第三大的地震海啸。这次巨震,在几秒之内,使海洋底部突然出现了一个百公里宽,上千公里长,几米深的大坑。由此而来的剧烈海水震荡,相当于100万枚投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的能量。一瞬间,人和岸边的一切就消失在巨浪之中了。这次海啸是海底地震惹的祸,地下断层是逆断层,震级9级。
由强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在几分钟之内就开始造成了一场人间惨剧,一两小时之后,它就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2个国家,吞噬了无辜16万人的生灵,形成旷世灾难。当我们为死难者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灾难中的幸存者而祝福。无论贫与富,无论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当他们面对这滔天巨浪的时候,他们的生死际遇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不同国家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面对同着同一个自然灾害;第二、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当我们遇到海啸怎么办:
第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第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第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应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地球是宇宙赐予我们的生存家园,但是它也有变脸的时候;大海是地球赐予我们的生命源泉,但是它也有发怒的时候。回望昨天的灾难,发现人间的真情;记住血的教训,珍爱今天的平安。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地球、大海和谐相处。
(全文)
大家可能还知道去年全国播了一部美国大片《后天》,我不知道在座的是不是看过,这个片子的剧情是这样的,它讲的灾害三种,一是龙卷风,一个是海啸,一个低温寒冷,它导致这些灾害的原因是因为温室效应,因为人类使用能源太多了,汽车冒烟太多了,各方面的影响使得整个全球的温度有所上升,本来地球经过46亿年已经取得了平衡,由于温室效应造成了气候变暖造成了极地的冰盖融化,造成了海平面的上升,以至于气候极其恶化,造成全球的灾害连连,在那个片子里边,展示的是龙卷风袭击洛杉矶,海啸袭击纽约,低温寒冷威胁北美的广大地区,那里人们的生存,人类陷入空前的灾难。
这个片断是专门介绍海啸,它的场面大家可以看到,在纽约的一个高楼林立的地方,人们正在悠闲自在地生活,或者工作,或者上学,突然间狂风四起,而且海浪整个就涌过来了,涌到城市里边去了,人们奔走相告,互相搀扶,后边的海浪追,人们往前跑,有的人跟不住就倒了。有一个图书馆比较大,可以避险可以避难,其中有些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还有些公司的职员在别人的帮助下,一起跑向了这个图书馆,当这些人拥进图书馆的时候,后边的海浪来了,后边一个人刚进去把门一掩,那波浪一下涌到门上来,扑面而来,劈头盖脑,这是当时的一个场面。刚才大家看的这个片子,它不是现实,这是用高科技制造出来的不可抗拒的恐怖场景,编导令观众胆战心惊,尽管它没有说是今天,也不放在明天,而故意把它放在后天,题目叫《后天》,但是,看了它以后还是达到这个结果,人们担心未来,说到《后天》,有一个片名的翻译,原文是The
day after
tomorrow,大家看港澳台的译名是《明天以后》,以后不是一天两天,是漫长的时间,咱们大陆的译名是《后天》,就专指这一天了,另外其他的华文地区,翻译成为《末日浩劫》,后天再后天,那不就是未来吗?是一场灾难,是一场浩劫。我为什么把三个译名搁在这点呢,这就说明我们对于片子的理解,还是不深刻,灾害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而是一个漫长的问题,因此呢,我们对于地球上的灾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时刻加以注意,我们看了这之后我们可以说,我们不希望出现的后天,终于来了。
这次印度洋海啸,是海底地震惹的祸,现在总说海啸海啸,别忘了谁招它,引起海啸的以后我会说不仅仅有地震,但是引起巨大海啸的,主要是地震,而这绝大部分的海啸,造成的灾害的提供能量的,就是海底地震,我们说一下这次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的一次9级的海底地震,是有地震记录以来,第三个9级和9级以上的巨震,巨大地震,因为有三个震级相同,所以咱们按大小排列嘛,大家看,是第四位,1952年的勘察加大地震是环太平洋北边的9.2级,1957年阿拉斯加的9.2级,1960年智利的9.5级,这是龙头老大,1964年的阿拉斯加9.2。在这里顺便说两句,平时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震级一般叫里氏震级,里是叫里希特,它是一个震级表度,就好像咱们说温度摄氏度,摄氏多少多少,华氏多少多少一样,是个震级标度,我们测温度,一般我们用水银温度计,但又可以用温差电耦,那是属于技术系统,不论用什么,它的标度是一个固定的,什么是零摄氏度呢?水结冰了这都是定死的,那么里氏震级也有个规定,零级地震是什么呢?是美国人最早在南加州用一个固定的仪器叫伍德•安德森地震仪,用这个仪器在一百公里的距离上,观测到了一个毫米的幅度,那么它相应的震级叫零摄氏度,是这么定下来的,所以今后,大家看上边说的时候里氏震级,你知道这就行了,所以印尼这次9级的强震,在百年排位第三,但是这次地震海啸的死亡排位第一,我这还不是全部的数据,就挑一部分,1755年的葡萄牙里斯本,3到7万人,1896年的日本三陆2.7万人,1908年的墨西纳,这不是墨西哥,是另外一个地名,8.5万人,1960年的智利900人,1964年阿拉斯加150人,你们想整个的人数是在下降,可是突然2004年的印尼也就到印度洋这一次,一个地震海啸死了16万人以上,16万人意味着什么呢?死亡的人数相当于太平洋沿岸1300多年海啸死亡的总和,因为根据一千七百年的资料统计,全球发生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260次,又根据太平洋沿岸一千三百年多年海啸的记载,有多少人死呢,14万到20万人丧生于海啸灾害,你看咱们的16万不是和它相当嘛,这就是这次灾害引起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死人太多了
我们下面看看地震的形成,我们知道凡是有地震肯定和断层有联系,我的老师傅承义教授,他已经故去了,生前曾经讲过一句名言,他说“有地震必有断层”,你找去吧,肯定有断层,反过来,第二句话他说“有断层未必有地震”,大家明白吧,有地震因为一定有来源是断层,那现在你发现了断层,它究竟后边是不是还跟着地震呢?就看这个断层目前还是不是处在活动状态,我们用一个形象的话,是死断层还是活断层,现在北京地区天津地区很多大城市,都进行地震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叫做活断层的勘察,叫地震安全性评价,看看我们脚底下哪个地方有断层,如果有,你楼就别盖这点,你的体育场馆就别建这点,所以这次奥运场馆的建设我们也参加了,叫活断层的探测,进行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那么这一次的地震断层类型是什么呢?这样就必然要说到三种类型,断层左边右边,中间有个裂开的,那么如果这个断层它不是上下切豆腐似的,很可能歪过来,斜切一刀,那么我这是在上边,这在下边,叫做上盘下盘,那么上盘下盘如果我这么过,就顺着自己的劲头重力劲头往下滑叫正断层,但是,如果用外力的作用,推着我往上走,那叫逆断层,那么这次地震的性质就是一个断层,一个逆断层,大家特别注意,刚才我手的比方是什么呢?我比方的是我不是这么动,懂吧,这叫平推断层,平移断层,如果这样一个运动它的地震不会引起海啸,因为它对于上边的水体不会给提升,也不会拉下去,而是我斜一点点,有一个倾滑分量,倾滑分量往上一推,上面多少亿吨的水推起来了,这地震的力量是非常非常大,1000多公里断层的能量在这个地方一下子释放出来了,因此我们说北西向的逆冲性质,这还有实际价值,有指导意义。这里顺便给大家一个概念,什么是板块运动的能量,板块大家知道全球板块运动,互相挤压,这个能量非常大,挤挤碰碰碰出个地震来,所以地震的能量是板块这个运动能量的一部分,很小一部分,那么现在碰出来的地震又引起海啸,海浪的波动,所以又是它地震能量的一部分,那么,板块运动的能量谁提供的,是地球下面的地幔,里边有对流,地幔的底下是地核,滚热的地核,就像我们在家里烙烙饼,咱们一般看到的饼皮,谁也没想到这个的底下有煤,这个整个的地球的中心是滚烫滚烫,几千度的高温,几百万的大气压,它在烤着我们的地球,不断向外释放着能量,可是我们过去对它研究得不够,1997年的时候中国的科学家宋晓东发现了地球的内核是在旋转,这是过去不知道的,认为都是一个互相紧密连接的,就好像鸡蛋皮连着鸡蛋白,里边连着鸡蛋黄一样,不,现在鸡蛋黄在里边转,还很快,这是中国人一个重大的一个贡献,是一个年轻人到那儿留学的,也就是说整个地球的能量自下向外,一层一层地在影响着人,给人们提供生存条件,同时也会带来灾难。
地震海啸灾害的形成条件,简单地说,必须具备三个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一是深海水深几百几千米,第二是大地震7.5级以上,第三个是有利的海岸和海底的地理条件,就是地形。我们海啸到达了海岸线登陆的时候,如果它进入港湾或港口,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危险呢,因为同样来这么多水,现在不是开阔地了,而是一个很窄的道。水都要从这儿走,过不去,你挤我,我挤你,就挤起来了,挤起很高的水柱,很容易理解的。那么我们说,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都会引起海啸,有人做过统计,在一万五千次海底地震当中,只有一百次引起海啸,因此不到百分之一,另外,我们可以肯定地说,6级和6级以下的地震基本上不可能引起海啸,如果你家是在天津,在上海的在浙江的,沿海地方,那里边发生了6级、发生5级地震,你放心不要都跟海啸联系上,你想发生都发生不了,没那么大的能量。告诉大家,就是这一次地震引起来的不仅仅是海啸,引起整个地球的震荡,就像一个大胖子,跑步跑步跑完一停下来“呼
呼”老喘,为什么呢?因为整个地球是一个弹性体,是大震激发之下,它禁不住自己要振动,要晃动,大家知道我们大钟寺敲一下,鸣钟十里远,为什么呢?为什么老是声声不断?因为它敲一下地球,激发的能量强。这有一个海啸的动态演示,这是国家海洋局环境中心它们提供的,什么呢?就是波一层一层往外传,水波一开始你看到水的中间往下落,落差往外传播。
那么下面我们谈谈海啸的成因。刚才我们讲了海底地震,这是其中的一个成因。另外,还有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也会引起海啸,特别是海底火山;再一个是海下的塌方,海底和我们看到的陆地一样,下面也有山,也有一些高原,海底的高原,它们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塌方,引起来的海水的一个震荡;海下爆炸,核爆炸,现在不搞了,前些年,先是空中核爆炸,后来是地下海洋核爆炸,现在都转成地下了,因为对环境污染大。海底下这样一个爆炸,人工爆炸也会激起海啸,咱们有的人不是拿包炸药,在河里边“炸鱼”,干嘛想逮鱼,引起来大家看到的海浪,也是滚滚地动起来;再一个是天体坠落,一个彗星、一个陨石如果打到海里的话,随着它本身在衰竭,本身在燃烧,携带它的剩余的能量一下冲到海里去,一下也激起海啸。上面我们说了这五种,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地震海啸,是地震引起来的海啸,占绝大多数。
下面我们转过来说第二个问题海啸了,地震只是给予能量,海啸,是造成破坏,这里给大家一个概念是海啸源的尺度,地震引起的海啸,它的大小,我们说海啸源它不是一个点,最后波及是一个面,而是一个小区域,这个区域可以用一个公式算,是一个简单的对数关系,我们给两个数字吧,一次8.5级的地震相当于600公里,什么呢,海啸源,就是它引起海啸的这样一个尺度,再一个是9.0级,它对应的尺度是1000公里。说到这里大家有一个概念要注意,地震是发生在一个点上,破裂点上,但是提供的能量是很长很长的,譬如说我手里拿一个板,我现在掰——掰,嘎吧一声,破裂的是断裂的一点,但是我整个使的劲头是整个板上的,那么现在这个地震是在一千多公里的大范围积蓄的能量在那点发生了。
地震之后在固体地球里边,在脚下的岩石里面传播的叫地震波,又叫弹性波,那么海啸是海洋里边传播,是什么波呢?是重力波,是物体的重量上下震荡,不像地震波是因为里边的变形挤压扭曲变形,这是两种波,由于海底地震就是海底断层的剧烈错动,会引发水体的剧烈波动,这个就是海啸,海啸就是水体震荡,强烈的震荡,波长有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波速每小时达到几百公里,也有一个公式,因为它的速度是和水深的平方根成正比,因为大家看,这个海浪的波长很长,就像我们在海边看海浪的时候,大家看起起伏伏非常非常长,如果说你在波长长到几百公里了,那么你坐在一个行驶的船的时候,你丝毫感觉不到这个船在震荡,因为尺度相差太多了,因为你海浪起伏的量很小,在平静的海面上,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船体的颠簸小,几乎感觉不到海啸,但不等于不存在,一般不会形成灾害,如果有海啸你正在海上,你千万不要往岸上跑,来不及了,如果弄不好,也可能和海啸一起来,迎着敌人进来了。怎么办呢?到深海里边去,因为在宽阔的海洋里边微小的震动毫无察觉。
现在看看我们通过这次地震海啸又能够给我们一些什么新的体会。那么,这一次灾害呢,把世界上最发达和最落后地区的,世界上最富和最穷的人,甚至像科尔,这些很有权力的人,都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遇到了同一种灭顶之灾,这是过去没有过的现象,有人说咱们地球村越来越小了,多少年不见的老朋友,怎么见到了,大家常说一句话,“地球太小了”,现在不是说你见到老朋友,而是灾害,那么远的北欧的人,和这地方最热的印度人,他们在一起遇到灾害了,过去哪有过呀。
第二个,我们地球村里的人,生命从来没有这么脆弱,从来没有这么顽强,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一些存活的人,那真是想尽一切办法,一会儿我给大家举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狂涛巨浪的吞噬下,有人竟奇迹般地存活下来,我们不能不问这是个例还是普遍性,从他个人来说是个例,从人类来说要求生,珍惜生命来说是有普遍性的,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种机会。
我们想能够得到一种启示,真正从灾难里边避开的,要有自己的知识,更要有更广阔的社会支持,还有支持这个社会的政府,这样构成不同层次的这样一个力量,才有可能避免和减少灾害的损失:
我们讲第一个故事“海啸中的母与子”,可能大家在报纸上都看到了,这个妈妈是个警察,她有三个孩子,大家看画了三个箭头,什么呢,这其中是她的三个孩子,当中还有她的一个弟弟,在海边。这个就是她,故事的主人翁。大家看到白色的了吧,白色就是海浪,就是海啸,扑着来了,她就奔着海浪而去,为了危险而去,实际上奔着她的孩子而去。她们一家一共五个人来这玩,她说,“看到一道白色的水墙,从地平线上向海滩逼近,水墙越来越大,游客们开始尖叫,快离开海滩,快离开海滩,我也朝海水中玩耍的这些人喊,可是他们听不见,因为噪音太大,海浪声太大,他们也不知道背后的巨浪正朝他们铺天盖地而来。”这个时候她听到人们警告她,离开海滩,怕她出问题,但是这个母亲为了救孩子,她说“我只能够置若罔闻,因为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我的脚步,我只想靠近我的孩子,保护他们。”可是,在她离孩子20米远的时候,一个浪头过来,把她的三个孩子,和她的弟弟一起翻进了巨浪。紧接着不久,她也被排山倒海的浪给吞没了,但是万幸,也可能是上天有灵,受感动了,这个母亲被洪水掀到一快高地上,给人掀起来抛到高地上。10分钟以后,她去找她的亲人找她的孩子,结果突然发现她全家人,全家人都在一块离着洪水更远的高地上,她看到她的孩子她的丈夫她的弟弟在一起,紧紧地拥抱着,充满了恐惧和困惑。
这是“小科普解决大问题”,一个小孩子救了一百个大人,这是一个英国的一个小姑娘,她和家人在普吉岛在度假,正在玩的时候,她说,“我看到海上出现了冒水泡,冒气泡,而且潮水突然间退了下去,冒泡退下去,这个时候她说我一下就意识到了,可能要发生海啸了,于是赶快告诉了妈妈,就这个“一下子意识到”这几个字就文章多了,后来她母亲呢,就通知了海滩和酒店的管理人员,把一百多人都疏散开了,当冲天巨浪几分钟后袭来的时候,海滩上已经空无一人。据说这个海滩是普吉岛上为数不多几个无人在地震海啸中丧生的海滩之一,创造了奇迹。那么为什么呢,人们很关心这个呢,这个小女孩说她之所以对海啸如此理解,是因为在到达泰国之前,她所在的班级刚刚开展了一个有关海啸的专题讲座,巧了,孩子是个有心人,当海面上所出现的所有异常情况,都和讲座上的介绍吻合,因此,聪明的这个孩子在第一时间预感到了地震,她做出了个人的预警,救活了一百人。如果这样的孩子多,不就拯救很多生命吗,所以科普小,但是可以办大事。
大象救游客,大家到那边玩,都爱坐大象,大象性情温和,蹲下来让你坐下去,这个海啸发生以后呢,发现很多动物对自然灾害有可能有某些超出人类的预感,其中就像这个泰国的普吉岛北部的这样一个旅游胜地,骑着大象的游客,突然发现这个象疯了,带着他就往山上跑,人紧紧抱住这个象,不知怎么回事,惊慌失措,赶象的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追着它,跑到山顶时候,大象慢慢慢慢停下来了,回头一看大浪来了,跟着脚步就来了。大象这种预感完全处于对震动的特殊敏感,我跟大家说我是搞地震,搞地震动的,搞地震仪器的,这个人在家里边你可以根据你脚步声知道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夫人,人也能够感觉到,这个大象和象群象群之间相隔几十上百公里,它们传递信息,谈情说爱,就靠那大腿,蹬蹬蹬踹,产生地下波动,这里边专门有文章,做过这方面介绍,不同的震动不同的频率,不同的幅度不同的节奏,都表达不同的意思:我遇到困难大家帮我忙吧,象群来了,我有什么什么事请你们帮助,我特别想我的朋友,大象采取不同蹬踹动作,所以我觉得这些动物本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所以这个例子还是有科学根据的,
这里讲一讲一些知识了,遇到海啸怎么办?
第一条,如果你感到震动了,就得考虑海啸的可能,当然你是在海边居住,简单说就这么一个。
第二个,如果听到了海啸的预警,要避免什么,要避免返回港湾,因为在港湾地方容易引起浪高,如果你是在船上,应当把船开到开阔的水面,开出海港,要撤离停还海港里的船只,总之这是一个危险地区,危险地区。
第三个,如果你看到海水明显升高,降低,而且退潮的速度或涨潮的速度非常高,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三十六计,逃为上计,往高处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刚才我讲的是一个人,作为个人来说。另外还有一个技术系统来说,强调一个海啸技术预警系统,海啸技术预警包括三个:
第一个是地震监测,这还指地震海啸了;
第二个,紧跟着是海啸的一个动态追踪,波到哪儿了,到那儿多高,多长时间,有个计算;
第三个,算完以后我告诉你们说了几个小时以后要到达那个地方,那个地方的官员和专家得有办法通知大家,你不通知大家,你所得到的信息等于零,所以监测系统、追踪系统和通信系统是必要的三个方面。
目前在太平洋上,建立了海啸预警系统,日本有很完善的全国海啸预警系统,大家说到建吧,你们可不知道建这个很费钱的,地震仪,要定一个地震不是一个台,叫若干个台,那么建一个地震台和一个台网整个就得几十万,上百万一次投入,这个对中国来说不困难,为什么?因为已经有了,中国已经有了地震台网,现在就是海啸行程方面还有一些要解决,你报出来有这个位置,它传播了,你怎么知道到我这儿来了,你不能说我看见了,海浪滔天,那就不要你了,必须在海底下有一个探测仪,探测什么,海底的地下压力,包括它的水压,包括地下的应力,这样一个仪器很贵的,它的探头要扎在岩石上,它的信息要浮在水面上,就相当于什么呢,它们的耳朵贴在地底下,它的嘴巴露在水面上,干嘛呢,把这消息告诉我们的通信系统,告诉我们的电视台,告诉我们的电信局,然后呢,汇集到一个中心去,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来判断。你比如说你算了,计算好了,海啸什么什么时候到,是不是那么回事?我得检验一下,我判断一下它的可能大小,所以海岸线的这样一个监测系统和海啸追踪的这样一个计算,两个是互相印证互相校对的。据他们讲,如果在海边上,海底下建这么一个设备要二十万美金,这不是小数字,因为海底深,那里条件非常非常恶劣,因为和外边联系的需要电缆,需要很多的一些新的技术,买东西容易,维护更难,据他们说,要维护费每年都有几百万,上千万,大家说钱多没关系,只要能够救命就行,我有钱,问题在这一点,现在的海啸预报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据有人统计,在一段时间里边,一个统计,大概报了三十次有15次没有准,只有15次准的,大家说那么低呀,我很羡慕,我们地震预报还没有这水平,百分之一二十、百分之二三十,所以那,这么大的投入,那么对这个规律的掌握还不够,所以这时候变成一个社会问题,投入的问题,和公众理解的问题。所以,印度洋海啸,这个监测系统,今天我早晨听广播,我也上网看了,已经决定要建立,投入三千万美元,三千万的一个投入,很大的一个投入了,需要大家的帮助,好在那边有个澳大利亚比较富裕的国家,还有大家帮忙,帮助这些困难的国家。但是对这个问题一定要看到,不能够单纯靠技术,单纯技术观点还让我们吃大亏,美国人他们就考虑了这种情况,后来还是派人,不都是是无人职守的,还是有人进行监测校对的,派人去,把仪器叫做“海啸警察”,加引号的,是既有仪器又有人来进行互动式的来做海啸的预测和监测。
那么,我们国家离海啸有多远,就这个问题提到我们面前有多远,我先告诉大家结论,这可能是一家之言,我国不仅沿海地区不易发生地震海啸,就是远海发生的地震海啸也不会对我国沿海构成威胁。我这么说有点过,也算一家之言。因为,我为什么这么讲呢,一个依据从地质构造上看,我国除了郯庐大断裂,纵贯渤海,大陆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和断裂带,沿海不会发生大地震,在我国海区内也很少有岛湖和海沟,近代垂直差异运动的不明显,它没有这样一个上下的动,没有上下动的分量,因此不具备发生大地震的条件;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海深之言,只有海深达一两千米才会给海啸提供可能,发生提供可能,我国有发育良好的宽广的大陆架,水较浅,大部分在二百米以内,特别是渤海平均深度18米,黄海平均深度44米,不利于地震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这是讲了实话,也可能要冒一定的风险,但是总之还是有点依据吧。
那么,目前我们国家的海啸灾害的现状如何呢,跨洋海啸世界其他地方发生海啸,从深海传到我国的海区后能量也不大会构成威胁,比如智利大海啸发生的时候,对菲律宾乃至日本都造成了灾害,但海啸传到上海的时候,在吴凇江口的验潮站,只记录15到20个厘米的海啸波高,到岸边上了,不是大海里边,大海里边了不得了,聚在一块就了不得了,已经到我这点了,波才这么高;第二个局域海啸,我分两个,刚才说了跨洋海啸,现在是局域海啸,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发生过海啸,两千年来,一共发生过十次地震海啸,平均二百年左右出现一次,最近的一次是1876年,是2月18号在台湾省的基隆北海中发生海啸,导致数百人的丧失。
最后我想概括成两句话,一是人和自然,面对海啸人类并非无能为力,我强调的不是战胜它,我们要和它融洽但我们可以行动,什么行动呢,让下一次的灾情不至于这么残酷吧,这就叫减灾。这样我们人类的智慧得到发挥,我们的地球村得以生存,我们的后代得以发展,这就是我们的愿望。我想这应当是我们所能得到的一个重要的启示,谢谢大家。
Ⅶ 有关海啸的资料
在地球上,大海的力量是一切自然力中最不可捉摸的。海底下的暗涌波动,能够席卷整个海洋,吞噬掉整座城市,并且它们会留下数以万计的尸体。回溯历史,海啸造成了众多耸人听闻的灾难,在几乎所有的海洋中称凶霸道,从来无敌手,从来不留情,海浪杀手,一次又一次袭击人类。海浪本身既致命又神秘,它可以时速达到每小时700公里,发作一次将会引起整个地球的震动。我们从电影《后天》中看到了滔天的巨浪几乎淹没了自由女神像,排山倒海般的海水涌进了纽约的繁华大街,这个凶猛的怪物就是地球上最凶恶的杀手—海啸。然而我们还陶醉在高科技带给我的视觉刺激的时候,真实的海啸袭击了印度洋沿岸的多个国家,造成了16万以上的人员的死亡。是什么力量让海啸如此肆虐?
2004年12月26日星期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南印度洋深海下的地壳运动发生突变,形成了地球历史上有地震记录以来的第三大的地震海啸。这次巨震,在几秒之内,使海洋底部突然出现了一个百公里宽,上千公里长,几米深的大坑。由此而来的剧烈海水震荡,相当于100万枚投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的能量。一瞬间,人和岸边的一切就消失在巨浪之中了。这次海啸是海底地震惹的祸,地下断层是逆断层,震级9级。
由强地震引发的印度洋大海啸在几分钟之内就开始造成了一场人间惨剧,一两小时之后,它就波及印度洋沿岸的12个国家,吞噬了无辜16万人的生灵,形成旷世灾难。当我们为死难者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为灾难中的幸存者而祝福。无论贫与富,无论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当他们面对这滔天巨浪的时候,他们的生死际遇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不同国家的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面对同着同一个自然灾害;第二、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当我们遇到海啸怎么办:
第一、地震是海啸最明显的前兆。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如果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电视和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公里远的地方。
第二、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第三、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应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地球是宇宙赐予我们的生存家园,但是它也有变脸的时候;大海是地球赐予我们的生命源泉,但是它也有发怒的时候。回望昨天的灾难,发现人间的真情;记住血的教训,珍爱今天的平安。让我们携起手来与地球、大海和谐相处。
要更多资料
Ⅷ 自然趣闻
寻找凶残的“怪兔”
《酷狗宝贝》电影有这样的情节:巨型兔子正在糟蹋英国所有农田里的蔬菜。英国东北部费尔顿的居民证实,的确有体形巨大的“怪兔”出没,所有见过这只巨兔的居民都为它的“体形与容貌”感到震惊。它不时留下一串被糟蹋的蔬菜,破坏能力极其强大。费尔顿居民正想方设法扑杀这只“怪物”。见过这只兔子痕迹的人称,它的足迹甚至比鹿的足迹还大。当前,有一名英国人饲养着一只类似的怪兔——这只叫“罗伯托”的兔子体重16公斤,体长1.1米,被称为“世界头号兔王”。专家称,这只兔子很可能由逃跑的宠物兔子转变而来。
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
1岁的小河马与130岁的乌龟相互依靠,共同生活在一起,这多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非洲肯尼亚的海勒公园就生活着这样一对“忘年交”。
2004年末,肯尼亚暴发的洪水淹没了河马的栖息地,而紧接着印度洋的海啸,使一头叫做“欧文”的1岁河马被冲进了印度洋,最后被民众从海上发现并救了起来。被救后,成为孤儿的小欧文与肯尼亚海勒公园的百年大海龟“一见如故”。之后,小河马和老龟每天形影不离,相依相伴。这段“忘年交”被拍摄成纪录片《欧文和穆其:真正的友谊》,纪录片已传遍全世界,成为人类都感动的故事。
2048年海鱼消失?
如果人类不从现在保护海洋环境,那么到2048年人类可能没有海鱼可吃。这是11月一个国际联合专家小组得出的结论。
专家小组称,由于过度捕捞、污染以及环境问题,海洋生物缺乏足够的营养和食物来源,其抵御疾病的能力正在衰退,这使得许多海洋物种逐渐消失,海洋所能提供的海产品将会越来越少。如果不遏制这种趋势,全球海产品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锐减。届时,美味的海鲜大餐可能只在回忆中寻找。该调查报道一出台,立刻引发极大关注和争议。
印尼惊现“失去的世界”
今年2月,由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科学家组成的探险队表示,他们在印尼巴布亚省热带雨林中发现了大批新物种,堪称地球上的“失去的世界”。这片从未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竟存在至少40个新物种和许多珍稀物种,这里有许多种新鸟类、青蛙、蝴蝶和棕榈树,它们显然还保持着原始面貌。科考人员表示,这里接近“伊甸园”,也许是整个亚太地区最质朴的生态系统。
印度发现新鸟类
今年5月,业余天文学爱好者阿塞瑞拉在印度东北部发现一种色彩斑斓的新鸟。专家认为,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印度发现的第一个鸟类新品种。这种鸟身长约20厘米,身上羽毛呈橄榄色,黑色的帽冠,翅膀尖端的毛像火焰一样鲜红,属于画眉科,由于保护区周围是布坤部落,故取名布坤数鹛(Bugun Liocichla)。目前已知的布坤数鹛总共14只,还包括正在育种的3对。目前,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已经开始关注这种鸟。
神秘“怪物”四不像
今年3月,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有人拍下了一只“四不像”的野兽照片。当地居民表示,他们还从未见过这种动物。至今,这只野兽是属于新种类,还是狐狸的变种,还没有人清楚。这只野兽身体细长,有袋鼠一样的脑袋、竖着的大耳朵、像老鼠般的长长尾巴。从远处看,这只“怪物”身体光滑、无毛。之后,有人把这只“怪物”照片贴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有人称,它是无毛的墨西哥狗,也有人说它像是传说中的“吸血怪”。生物学家表示,它很可能是红狐的一种,是基因变易的结果,形成了特殊的习性,但这种说法有待进一步证实。
鲨鱼会“走路”
印尼海岸发现的50多种新生物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会“走路”的鲨鱼。这种体形细长、表面有斑点的鲨鱼主要生活在海底,走路的本事因此进化而来。它们主要捕食甲壳类动物。比如螃蟹、蜗牛什么的,还有一些小鱼,利用鳍走路对于它们捕食帮助很大。当然,如果受到惊吓后,这种鲨鱼也可以快速游走。由于这种鲨鱼很小,不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生活在海底,走路捕食对它们来说也比较安全。
海豚也有“腿”
10月28日,日本研究人员在日本西部海面捕获的一只宽吻海豚,除背部的一对背鳍外,尾部附近还有一对多出来的鳍。多出来的这对鳍,比背鳍要小得多,大约只有人类手掌大小,长在海豚身体下方的尾部附近,这是人类首次在海豚身上发现一对多余的、发育完全而对称的鳍。海豚和鲸5000万年前都曾是四足的陆地动物,专家称,这对鳍应该是海豚的祖先生活在陆地时留下来的,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发现。
发现湄公巨鲶
体长2.7米、体形就像一只灰熊般巨大的鲶鱼,7月在泰国北部地区的湄公河被发现,这是目前有记录的最大的一条淡水鱼。尽管当地村民为维持巨鲶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终还是死掉,随后这条巨鲶就成为当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鲶已被列入到严重濒临绝灭物种名单中。湄公河流经的泰国与老挝村民都承诺,今后不会再捕杀巨鲶,这被称为近10年来保护湄公巨鲶的最大进展。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20/content_5509712.htm
回答者:月暖风轻 - 举人 四级 1-7 10:47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2 个人评价
好
50% (1) 不好
50% (1)
其他回答共 1 条
即将过去的2006年,是让生物学界感到兴奋的一年。12月1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2006年动物界10大趣怪新闻,这既是生物学界的惊奇,更是人类的惊奇。从发现会“走路”的鲨鱼,到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这些趣闻,吸引着生物学家的研究,更吸引着普通民众的好奇心。
非洲大象遭屠杀
今年8月,野生动物保护学家乘坐直升机在乍得丛林上空飞行时,无意中发现了被屠杀的大象残骸,现场让人触目惊心。当直升机试图降落地面时,偷猎者还向直升机开枪,试图将野生动物保护学家赶走。在有关部门的呼吁下,乍得和欧盟官方高度关注偷猎事件,采取了紧急措施,从空中和地面加强了扎库马国家公园外围巡逻,保护外出觅食的象群顺利度过雨季。
即将过去的2006年,是让生物学界感到兴奋的一年。12月1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2006年动物界10大趣怪新闻,这既是生物学界的惊奇,更是人类的惊奇。从发现会“走路”的鲨鱼,到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这些趣闻,吸引着生物学家的研究,更吸引着普通民众的好奇心。
第1页:寻找凶残的“怪兔”第2页: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第3页: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页:鲨鱼会“走路”第5页:印度发现新鸟类第6页:海豚也有“腿”第7页:非洲大象遭屠杀第8页:2048年海鱼消失?第9页:印尼惊现“失去的世界”第10页:发现湄公巨鲶
2048年海鱼消失?
如果人类不从现在保护海洋环境,那么到2048年人类可能没有海鱼可吃。这是11月一个国际联合专家小组得出的结论。
专家小组称,由于过度捕捞、污染以及环境问题,海洋生物缺乏足够的营养和食物来源,其抵御疾病的能力正在衰退,这使得许多海洋物种逐渐消失,海洋所能提供的海产品将会越来越少。如果不遏制这种趋势,全球海产品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锐减。届时,美味的海鲜大餐可能只在回忆中寻找。该调查报道一出台,立刻引发极大关注和争议。
尼惊现“失去的世界”
今年2月,由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科学家组成的探险队表示,他们在印尼巴布亚省热带雨林中发现了大批新物种,堪称地球上的“失去的世界”。这片从未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竟存在至少40个新物种和许多珍稀物种,这里有许多种新鸟类、青蛙、蝴蝶和棕榈树,它们显然还保持着原始面貌。科考人员表示,这里接近“伊甸园”,也许是整个亚太地区最质朴的生态系统。
即将过去的2006年,是让生物学界感到兴奋的一年。12月1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2006年动物界10大趣怪新闻,这既是生物学界的惊奇,更是人类的惊奇。从发现会“走路”的鲨鱼,到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这些趣闻,吸引着生物学家的研究,更吸引着普通民众的好奇心。
第1页:寻找凶残的“怪兔”第2页: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第3页: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页:鲨鱼会“走路”第5页:印度发现新鸟类第6页:海豚也有“腿”第7页:非洲大象遭屠杀第8页:2048年海鱼消失?第9页:印尼惊现“失去的世界”第10页:发现湄公巨鲶
发现湄公巨鲶
体长2.7米、体形就像一只灰熊般巨大的鲶鱼,7月在泰国北部地区的湄公河被发现,这是目前有记录的最大的一条淡水鱼。尽管当地村民为维持巨鲶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终还是死掉,随后这条巨鲶就成为当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鲶已被列入到严重濒临绝灭物种名单中。湄公河流经的泰国与老挝村民都承诺,今后不会再捕杀巨鲶,这被称为近10年来保护湄公巨鲶的最大进展。
即将过去的2006年,是让生物学界感到兴奋的一年。12月1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2006年动物界10大趣怪新闻,这既是生物学界的惊奇,更是人类的惊奇。从发现会“走路”的鲨鱼,到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这些趣闻,吸引着生物学家的研究,更吸引着普通民众的好奇心。
第1页:寻找凶残的“怪兔”第2页: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第3页: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页:鲨鱼会“走路”第5页:印度发现新鸟类第6页:海豚也有“腿”第7页:非洲大象遭屠杀第8页:2048年海鱼消失?第9页:印尼惊现“失去的世界”第10页:发现湄公巨鲶
寻找凶残的“怪兔”
《酷狗宝贝》电影有这样的情节:巨型兔子正在糟蹋英国所有农田里的蔬菜。英国东北部费尔顿的居民证实,的确有体形巨大的“怪兔”出没,所有见过这只巨兔的居民都为它的“体形与容貌”感到震惊。它不时留下一串被糟蹋的蔬菜,破坏能力极其强大。费尔顿居民正想方设法扑杀这只“怪物”。见过这只兔子痕迹的人称,它的足迹甚至比鹿的足迹还大。当前,有一名英国人饲养着一只类似的怪兔——这只叫“罗伯托”的兔子体重16公斤,体长1.1米,被称为“世界头号兔王”。专家称,这只兔子很可能由逃跑的宠物兔子转变而来。
即将过去的2006年,是让生物学界感到兴奋的一年。12月1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2006年动物界10大趣怪新闻,这既是生物学界的惊奇,更是人类的惊奇。从发现会“走路”的鲨鱼,到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这些趣闻,吸引着生物学家的研究,更吸引着普通民众的好奇心。
第1页:寻找凶残的“怪兔”第2页: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第3页: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页:鲨鱼会“走路”第5页:印度发现新鸟类第6页:海豚也有“腿”第7页:非洲大象遭屠杀第8页:2048年海鱼消失?第9页:印尼惊现“失去的世界”第10页:发现湄公巨鲶
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
1岁的小河马与130岁的乌龟相互依靠,共同生活在一起,这多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非洲肯尼亚的海勒公园就生活着这样一对“忘年交”。
2004年末,肯尼亚暴发的洪水淹没了河马的栖息地,而紧接着印度洋的海啸,使一头叫做“欧文”的1岁河马被冲进了印度洋,最后被民众从海上发现并救了起来。被救后,成为孤儿的小欧文与肯尼亚海勒公园的百年大海龟“一见如故”。之后,小河马和老龟每天形影不离,相依相伴。这段“忘年交”被拍摄成纪录片《欧文和穆其:真正的友谊》,纪录片已传遍全世界,成为人类都感动的故事。
神秘“怪物”四不像
今年3月,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有人拍下了一只“四不像”的野兽照片。当地居民表示,他们还从未见过这种动物。至今,这只野兽是属于新种类,还是狐狸的变种,还没有人清楚。这只野兽身体细长,有袋鼠一样的脑袋、竖着的大耳朵、像老鼠般的长长尾巴。从远处看,这只“怪物”身体光滑、无毛。之后,有人把这只“怪物”照片贴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有人称,它是无毛的墨西哥狗,也有人说它像是传说中的“吸血怪”。生物学家表示,它很可能是红狐的一种,是基因变易的结果,形成了特殊的习性,但这种说法有待进一步证实。
鲨鱼会“走路”
印尼海岸发现的50多种新生物中,最引起关注的是会“走路”的鲨鱼(上图)。这种体形细长、表面有斑点的鲨鱼主要生活在海底,走路的本事因此进化而来。它们主要捕食甲壳类动物。比如螃蟹、蜗牛什么的,还有一些小鱼,利用鳍走路对于它们捕食帮助很大。当然,如果受到惊吓后,这种鲨鱼也可以快速游走。由于这种鲨鱼很小,不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所以生活在海底,走路捕食对它们来说也比较安全。
印度发现新鸟类
今年5月,业余天文学爱好者阿塞瑞拉在印度东北部发现一种色彩斑斓的新鸟。专家认为,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印度发现的第一个鸟类新品种。这种鸟身长约20厘米,身上羽毛呈橄榄色,黑色的帽冠,翅膀尖端的毛像火焰一样鲜红,属于画眉科,由于保护区周围是布坤部落,故取名布坤数鹛(Bugun Liocichla)。目前已知的布坤数鹛总共14只,还包括正在育种的3对。目前,国际鸟类保护组织已经开始关注这种鸟。
即将过去的2006年,是让生物学界感到兴奋的一年。12月19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出2006年动物界10大趣怪新闻,这既是生物学界的惊奇,更是人类的惊奇。从发现会“走路”的鲨鱼,到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这些趣闻,吸引着生物学家的研究,更吸引着普通民众的好奇心。
第1页:寻找凶残的“怪兔”第2页:河马与乌龟的“忘年交”第3页: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页:鲨鱼会“走路”第5页:印度发现新鸟类第6页:海豚也有“腿”第7页:非洲大象遭屠杀第8页:2048年海鱼消失?第9页:印尼惊现“失去的世界”第10页:发现湄公巨鲶
海豚也有“腿”
10月28日,日本研究人员在日本西部海面捕获的一只宽吻海豚,除背部的一对背鳍外,尾部附近还有一对多出来的鳍(上图)。多出来的这对鳍,比背鳍要小得多,大约只有人类手掌大小,长在海豚身体下方的尾部附近,这是人类首次在海豚身上发现一对多余的、发育完全而对称的鳍。海豚和鲸5000万年前都曾是四足的陆地动物,专家称,这对鳍应该是海豚的祖先生活在陆地时留下来的,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