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渡轮淹死多少人

印尼渡轮淹死多少人

发布时间:2022-10-15 10:33:16

Ⅰ 1987年之后的大海难事件

知名度最高的海难——泰坦尼克号海难

20世纪末,沉没已经近百年的泰坦尼克号随着好莱坞导演的镜头,再一次浮现在人们的眼前。银幕上那万吨巨轮的沉没,葬身海底的千余乘客,沉船时冷静的音乐家,爱人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再一次让多少人热泪盈眶……

1907年,白星航运的运营主管布鲁斯·伊斯梅与Harland & Wolff制船公司的合伙人Lord James Pirrie计划建造3艘豪华轮船。前两艘被分别命名为奥林匹克和泰坦尼克。“泰坦尼克号”的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的巨人“泰坦”。

1912年4月10日星期三的中午,巨轮从南安普顿启程前往纽约。4月14日晚上,巨轮撞上冰山。在那一夜705人获救,1502人罹难,许许多多的思考留给了后世的人们……

遇难人数最多的海难——1987年菲律宾海难

在20世纪里,重大的海难不止一次发生,可是死亡达到几千人的只有1987年的菲律宾海难。对于岛国菲律宾的人们来说,小型船或渡轮是他们在7000多个岛屿间往来搭载的主要交通工具,因而海上事故经常发生。1987年12月20日,“多纳·帕斯”号渡轮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同“维克托山”号油轮相撞,有4300多人遇难(也有报道说是2000多人),酿成国际海运史上和平时期的最大海难。

“多纳·帕斯”号客轮于1963年在日本建成,重2300吨,载客人数为608人,后来经过改造,最多可以乘载1518人。12月20日这天,“多纳·帕斯”号准备开往马尼拉过圣诞节,因此乘船的人比往常多得多。据菲律宾客运公司统计的数字,仅正式登记乘坐这艘客轮的旅客就有1530人。然而,这个数字不包括数百名不买票的儿童,以及持有客运公司通行证不用买票的职工,以及另外一些逃票者和准备上船补票的人。这些人数无从计算。船上总人数最低估计也有2000多人,最高估计认为有5000多人。总之,乘客远远超过了该船1518人的定员。船的甲板上、过道里、船舱里到处都是人,人满为患,连上厕所都很困难。

早上5点30分,载有几千名乘客的“多纳·帕斯”号拔锚启航。第二天晚上10点钟左右,“多纳·帕斯”号航行到马尼拉以南160公里的马林杜克岛附近,再过几小时就将到达目的地马尼拉了。有些乘客慢慢地进入了梦乡,嘈杂的船舱渐渐静了下来。

忽然有人叫了一声,快看哪,海面上有亮光! 人们立刻把好奇的目光集中到了前方隐约出现的亮点上。亮点越来越近,越来越……又有人大叫了一声,不好,是一艘油轮!一切都晚了,“多纳·帕斯”的船身猛烈震动了一下,同时发生巨大的爆炸。顷刻间,客轮上的灯光全部熄灭,机器也停止了运转。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原来,“多纳·帕斯”号客轮与一艘名为“维克托”的油轮撞在了一起,客轮几乎被拦腰撞断。“维克托”号是一艘629吨重的菲律宾油轮,船上载有8000多桶石油,正在全速驶向马斯巴特岛。两船相撞引起了熊熊大火。

“多纳·帕斯”号甲板上的乘客都变成了火人,衣服烧着、烧光,皮肤烧焦。没有别的逃生路,人们先后跳进大海,但海面上漂浮的石油也在燃烧。失事海面一片惨相。大火燃烧的海面上到处漂浮着遇难者的尸体。尸体中间,幸存者寥寥无几。19岁的小伙子雷纳托成为为数有限的幸存者之一。他和全家人共同前往马尼拉过圣诞节。这是全家11口人第一次去马尼拉,也成了最后一次。幸好一艘客轮把他救起。

第一个赶到现场救护的是“唐·克劳迪奥”客轮。船员在海面上搜寻了3个多小时,共救起26名幸存者,其中只有一名幸存者是女性,人们不同程度地被火烧伤。巴兰科船长下令把这26人送到马尼拉医院救治,并与菲律宾政府联系。12月21日早7点,菲律宾政府才得知海难并马上紧急行动起来,军用直升飞机、飞机、商船、汽艇等紧急出动。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夫人动用了她的私人游艇参加救援活动。美国驻菲律宾军事基地的海军舰艇和直升飞机也一起奔向出事海区,希望还能找到幸存者。一些渔民还主动配合抢救活动,自愿投入了抢救的行列中。然而,人们经过一天的忙碌之后,一无所获。

12月22日,奇迹发生了,一架直升飞机把一名5岁的男孩送进了马尼拉医院。医生、护士兴奋起来,喊着:“第27个、第27个……”原来,客轮下沉时,男孩的父亲不知从什么地方抓到一根木头,让孩子抓住不放。听话的孩子牢牢抓住了这根救命的木头,在海上漂泊了两天后,被一位渔民救起,他也有幸成了第27个幸存者。

“多纳·帕斯”撞船海难是20世纪世界和平年代最惨重的大海难。由于船上的人数弄不清楚,到底死了多少人,恐怕永远也不会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事故发生后,当时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发表声明,称这次事故是一次“民族的悲剧”。她还下令有关部门对这次海难事故进行彻底调查。初步的调查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客轮的掌舵者缺乏熟练的技术。如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掌舵者发现情况,完全可以避免这场灾难。但由于两艘船的船长失踪,弄清事故的原因更为困难。

应死难者家属的要求,菲律宾政府决定对未被人认领的尸体举行公葬,并修建一座纪念碑,把全部死难者的名字刻在上面,让人们牢记这次惨案。

20世纪大海难列表

菲律宾经常发生严重的海难事故,是世界上发生海难最多的国家,最近的一次海难发生在2004年2月26日。那天夜里,载有899名乘客和船员的“超级客轮14”从马尼拉驶往菲律宾中部港口城市巴科洛德。27日凌晨,该船行至马尼拉湾口科雷希多岛附近时突然爆炸起火,死亡人数目前还没有见到确切报道,但公布的已有86人。

不仅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以及马尔代夫等世界上大部分有过航海历史的国家都曾有许多海难事故。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仅仅因为起火导致死亡超过百人的海难就至少有以下10起。

1903年6月15日,美国纽约港湾中的“斯洛克姆将军”号游船发生火灾,船体水线以上部分全部烧毁,693名游客被烧死。

1917年12月6日,比利时救生船“伊莫”号同法国军火船“蒙特·布朗克”号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港内相撞,引燃甲板上的甲苯,继而又引发了梯恩梯爆炸,造成1600人死亡、9000人受伤,160幢建筑被毁坏。

1934年9月7日,航行在纽约和哈瓦寻那航线上的美国“莫洛卡斯”号邮轮发生火灾,造成135人死亡、300人失踪。价值500万美元的邮轮彻底被毁。

1944年4月14日,印度孟买港一艘载有棉花、硫磺等易燃易爆物品的英国货轮首先起火爆炸,殃及港湾停泊的13艘轮船,造成总吨位50000吨,1500人死亡、3000人受伤。

1947年4月16日,一艘停泊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基城港内的“格技肯”号货船发生爆炸。该船载有2300吨硝酸铵化肥。烈火燃烧了3昼夜,西基城1/3的街区成为一片废墟,3/4的化工企业被毁坏,造成1500人死亡。

1949年9月17日,停泊在加拿大多伦多省安大略码头的“诺罗尼克”号客轮发生火灾,船上411名乘客中有107名被烧死。

1983年5月,欧洲莱茵河上一艘运送液化石油气的油船发生火灾,烧死317人。

1987年12月20日,菲律宾客轮“多纳·帕兹”号从莱特湾出发驶向马尼拉,途径塔布拉斯海峡时,同“维克托”号油轮相撞发生火灾,造成4000多人死亡。

1988年7月16日,西方石油公司在英国北海的帕尔法采油平台发生爆炸火灾事故,死亡166人,受伤20人。该采油平台高出海面200米,投资9亿美元,是1976年落成的。

1990年4月7日,丹麦“斯塔的纳维业之星”号渡轮,在北海道斯格拉克海峡航行时发生火灾。丹麦消防队闻讯后立即出动直升飞机救援。挪威和瑞典的消防队也出动直升飞机救援。这艘燃烧着的渡轮于23时被拉至瑞典的吕塞契尔诺时,又发生轰燃,造成150人死亡。

由于造船业的进步以及一系列导航科技的发展,像20世纪早期那样死亡上千甚至几千人的海难呈现下降的趋势。但20世纪最后15年来发生的世界重大海难仍然伤亡惨重(重复不计)。

1986年9月1日,苏联客轮“纳基莫夫将军号”与一艘苏联货轮在黑海相撞,造成 398人遇难。

1988年10月24日,菲律宾一艘客轮在公海遭遇台风沉没,造成254人遇难。

1991年3月1日,一艘运送索马里难民的运输船在肯尼亚海岸沉没,造成250人遇难。

1991年12月15日,一艘往返埃及和沙特阿拉伯的渡轮在红海沉没,造成476人遇难。

1992年4月15日,两艘渡轮在尼日尔爾利亚和喀麦隆海岸相撞,造成300人遇难。

1993年2月16日,一艘海地运输船在该国南部海上沉没,造成800人遇难,500人失踪。

1993年7月2日,菲律宾一艘渡轮沉没,造成326人遇难。

1993年10月10日,一艘渡轮在韩国西南海域沉没,造成282人遇难。

1994年8月20日,一艘渡轮在东孟加拉翻沉,造成250遇难。

1994年9月28日,从塔林开往斯得哥尔摩的“埃斯托尼亚号”客轮沉没,造成852 人遇难,137人幸存。

1996年5月21日,坦桑尼亚一艘渡轮在维多利亚湖上沉没,造成700余人遇难。

1998年4月1日,一艘渡轮在尼日尔爾利亚海上沉没,280人遇难。

1999年2月6日,印尼一艘军舰在文莱外海沉没,造成312人失踪。

1999年4月1日,一艘尼日尔爾利亚客轮遭遇风暴沉没,造成250人遇难。

1999年10月18日,一艘印尼客轮在伊朗附近海域沉没,200余人遇难。

1999年11月24日,一艘搭有312人的中国客货混装船“大舜”号在中国东部海岸沉没,造成282人遇难或者失踪。

2000年6月22日,中国四川一艘渡轮沉没,造成130人遇难或者失踪。

发生在中国的重大海难

是的,在这些重大海难中,中国未能幸免。从遥不可知的时代起,我国可能就有人进行海上活动。传说中的徐福不知仙踪何去,而元朝几次大规模的对日征伐,也由于恶劣的海上条件而损失重大。若非如此,日本早已被元朝征服并纳入中国的版图了。此后,几百年里海难事件也是史不绝书。最近的一次大海难发生在1999年。

1999年11月24日13时,山东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的“大舜”号客货混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8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这就是“11·24”特大海难事故。事故调查处理于2000年11月终结,有关责任人员受到严肃处理。烟大汽车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副总经理于传龙等4名责任人员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山东省省长李春亭、副省长韩寓群、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副部长洪善祥等13名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责任者被惩处,但已换不回逝者的生命。据报道,在船即将倾倒的刹那,有位女乘客央求身边的一位姐妹:我的儿子太不幸,眼看就要失去双亲!以后代我关照他!她的话音未落,一个浪头打来将她们打散。在整个海难中只有一位女性生还,但不是那个托孤的母亲!

海难、救助、人性

大海是神秘莫测的,在科技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海难往往难以避免。海难最严重的是造成生命伤亡,除此之外,海难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后果。而事实上,大多数海难都是人为造成的。比如“泰坦尼克”号、“多纳·帕斯”号以及我国的“大舜”号。究其原因,这些人为因素往往是:轮船公司经营运作不良、不适当的时机出海、不适当的船况出海、货船装载不当或者超载、客船严重超载、驾驶途中操作不当、火灾以及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等等。而应对之策自然是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人为意外的可能。若海难事故发生了,也有一套应急营救方案和时候处置方案。同时,对付海难还要加强国际合作。

这一切,最佳的方法就是利用法律的力量,将管理纳入法治轨道。1989年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召开的一次外交大会通过了新的救助公约《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我国于1992年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其中第九章为“海难救助”,其他章节中也有涉及海难救助的规定,这些构成了我国《海商法》中海难救助的法律规定。

《海商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本章规定适用于在海上或者与海相同的可航水域,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进行救助。”该条规定从两个方面界定的救助对象包含“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两种。同时,《海商法》还对“救助款项”、救助合同、救助方的义务、被救助方的义务,以及救助的原则、担保、姐妹船救助、国家救助等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配合修改宪法,关于发生重大自然人为灾害时“紧急状态”的规定,与即将出台的《紧急状态法》,以及其他一系列海事管理的行政规章、条例,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海难调整法律机制。对轮船的经营与运营者、负有管理责任的政府部门、政府管理人员、轮船操作者、装卸规制、海事赔偿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特别是海事赔偿,虽然生命无价,但公平的赔偿仍能为死难者的家属带来一丝安慰,同时也是对责任者的惩罚。

1950年4月20日,由大连开往烟台的“新安”轮被美籍“加利福尼亚金熊”轮撞沉,70人遇难。中国政府向该轮提出赔偿诉讼,并得到赔偿。最近的几次海难国家也都做了赔偿。当然,一套规范的保险制度以及人们的保险意识也是必要的。

然而,制度永远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当海难发生之时,遇险人员的精神状态也十分重要。正如“泰坦尼克”,沉没海底的只是那些铁板、铆钉和人的肉体,而人的精神没有被征服。轮船下沉时,8位音乐家在最后的时刻一直沉着平静地演奏乐曲。那飞翔的音符,体现了至死不向自然界的凶恶低头的人类尊严和高贵。直到90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是惊叹,那些乐手和船员,怎么能有那么巨大的勇气,不奔不逃,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怎么能有那样高尚的人道情操,把救生艇让给孩子和妇女,把最后的时刻留给自己。事后的统计,船员有76%遇难,这个死亡比例超过了船上头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所有房舱的乘客死亡比例。

乘客的表现也令人感动。兜里揣着2000多美元现金兑换支票的世界首富之一、亿万富翁约翰·雅各布·阿斯德问负责救生艇的官员,他可否陪同正怀着身孕的妻子上艇。那个船员说了一句“妇孺先上”之后,他就像一个真正的绅士一样,回到甲板,安静地坐在那里,直到轮船沉没。船上倒下的大烟囱把他砸进大西洋中。

Ⅱ 印尼渡轮沉失踪的家人怎么处置

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当地时间3日宣布,正式停止对北苏门答腊省多巴湖沉船事故的搜救工作。

上个月18日,一艘渡轮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沙摩西县驶往锡马伦温县,在距目的港口约1.6公里时突然沉没。据印尼抗灾署公布的最终数据,除获救人员外,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00多人失踪。

印尼多巴湖搜救工作组协调员布迪亚万3日表示,印尼国家搜救中心即日起停止大规模的联合搜救行动,但是搜救人员将密切关注事发地区,定期对失事水域进行巡逻。

印尼北苏门答腊省警方此前表示,事发前印尼气象部门已经对当地发出了会有大风巨浪的预警,但船只运营商和相关部门仍旧发船,而且渡轮实际载客人数严重超出额定运载能力。警方已经将失事渡轮运营公司相关人员和当地4名交通部门官员定为犯罪嫌疑人。

印尼是群岛国家,船只是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由于缺乏安全规范,船只倾覆沉没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

印尼什么时候停止多巴湖沉船事故搜救

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当地时间7月3日宣布,正式停止对北苏门答腊省多巴湖沉船事故的搜救工作。

印尼北苏门答腊省警方此前表示,事发前印尼气象部门已经对当地发出了会有大风巨浪的预警,但船只运营商和相关部门仍旧发船,而且渡轮实际载客人数严重超出额定运载能力。警方已经将失事渡轮运营公司相关人员和当地4名交通部门官员定为犯罪嫌疑人。

印尼是群岛国家,船只是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由于缺乏安全规范,船只倾覆沉没事故时有发生。

Ⅳ 1983年圣淘沙缆车惨祸,七死13人受困

1983年1月29日,腊月十六,再过半个月就过年了。

那天是星期六,傍晚时分,下着濛濛细雨,一片祥和宁静。

南部山脊花葩山上的15辆缆车正缓缓穿梭于新加坡本岛与圣淘沙之间。那时,圣淘沙缆车系统建成未满十年,全长1.8公里,一共三个站——花葩山站、渣甸码头站、圣淘沙卡尔顿山站。作为 旅游 景点,圣淘沙开业也未满十年。

英国女游客米卡拉买好了票,刚要上缆车,但缆车工作人员告诉她,“你买的是船票,不是缆车票。”

米卡拉没办法,只好向码头走去。她一个星期前来到新加坡度假。

没一会儿,米卡拉就听人说“缆车出事了”。她吓得直拍胸口说,好险,好险!

大概1806时,在码头售卖零食的摊贩哈密,突然听到“砰砰”两声巨响。他转头一看,赫然发现两辆缆车跌落海面。

哈密再一看,缆车钢索缠到了一艘船上的高塔,把两辆缆车扯落下来,还有四辆缆车在出事的路段,动弹不得。其中两辆位于花葩山和渣甸码头之间,在地面上空;另外两辆位于渣甸码头和圣淘沙之间,在海面上空。

哈密回忆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船出现在这里。”

新加坡港务局海员莫哈末诺当时在办公室。他亲眼目睹了经过。

肇事的不是普通的船,而是一艘探油台,是巴拿马注册的“英尼威杜号”(Eniwetok)。

(图源:调查庭报告)

他说:“当时我在办公室,突然见到探油台的高塔就快撞到缆索,我赶紧抓起扩音机高喊,希望能阻止探油台前进,但一切都太迟了。”

据媒体报道,现场有人见到一些乘客从缆车里飞坠下来,像断线风筝,跌入55米下方的海面,十分可怕。55米相当于18层楼。

(从1到6是钻油台勾上钢缆的先后位置。到了位置6的时候,缆车钢缆已经被拉扯得很严重了。图源:调查庭)

奥斯曼也是港务局海员。当时他和几个朋友正要去吃晚饭,乘船经过出事海面,见到海面上有个人载浮载沉,赶紧跳下海,把人捞起来;发现是个一岁半的锡克族小男孩,已经昏迷,赶紧送院。

1817时,船夫在海面上拖起两男一女,已无生命迹象。

1821时,救护车、消防车、警车赶到现场。此时缆车系统已紧急关停。

1845时,警方封锁渣甸码头,武装部队潜水员抵达现场。

1900时,警方特遣部队到场,驱离围观人员。

1930时,港务局主席林金山、武装部队助理总参谋长李显龙上校、消防总长林明乐、警察总监吴永鸿、 旅游 局主席陈似桐等陆续抵达现场。武装部队在港务局大厦15楼设立临时指挥所。

2021时,第一架直升机出现在现场上空进行侦察。现场还有六辆救护车待命。

陆续捞出尸体

警方出动大约十艘打捞船在现场海面搜索;从1930时开始,海军潜水员一共九人开始潜水搜索。

2200时,警方在现场成立亲属接待处,协助受难者和受困者亲属。

2215时,潜水员在沉入海底缆车寻获一具外籍女性尸体。

2230时,消防员救出一名受困缆车游客。

2310时,寻获第五个死者,美籍游客。

2320时,寻获第六个死者,澳洲游客,35岁。

2330时,交通部长王鼎昌抵达现场。

2356时,潜水员在海上寻获一具华族女性尸体。

(海军潜水员在现场搜索。图源:新加坡国防部)

海军潜水部队基地就在圣淘沙边上的布拉尼岛上。根据潜水员侯根回忆,那天傍晚抵达现场之后,他“从来没见过渣甸码头有这么多人(围观群众)”。

他说,很多人在船上给我们各种信息,搜这里,搜那里,把潜水员都搞懵了。现场非常嘈杂,非常混乱,很影响工作。

(图源:网络)

他说,当时水底很暗,水流湍急,潜水员只能靠触摸来辨别方向和进行搜索。

侯根说,他第二次下水时,找到了跌落海床的缆车,是一辆蓝色缆车。

缆车内找到了四具遗体。

侯根回忆,其中一个死者是个年轻、个子娇小的女医生。

后来证实,一共七人死亡,四个是这辆缆车里寻获,另外三个浮在海面,相信是探油台和钢缆发生纠缠时,被巨大震荡力从车体内摔出跌下海里。

13人受困空中

四个拯救方案

早些时候,拯救指挥部已设立,总指挥是时任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李显龙上校,空中拯救指挥员是空军总长杨彬荣上校,海上搜救指挥员是海军潜水部队长官林顺来上尉,突击队则由第一突击营营长陈惜生中校指挥。

2124时,缆车工程师和军警拯救人员共同商讨拯救方案。当时主要考虑四个方案:

第一、用消防云梯从地面解救地面上空缆车受困人员,此方案行不通,因为云梯长度够不着缆车。

第二、用船上塔吊解救海面上空缆车受困人员。此方案行不通,因为塔吊长度够不着缆车。

第三、让特种兵——突击队队员沿着钢缆爬到故障缆车,在进入缆车之后,利用绳索把受困人员一一垂降到地面或海面。

当时突击队队员已开始演练(见上图,图源:新加坡国防部),而且有信心能顺利完成人物。但是,指挥部认为,此方案虽然可行,但不容易执行,而且存在风险。

一个较大的风险是,突击队队员沿着钢缆爬行时,体重和拯救器材如绳索的重量会不会给已经受伤的缆车钢缆形成太大压力,万一钢缆断裂,就会让所有缆车和受困人员一并坠入大海。

另,时间越来越紧迫。当晚海水将在2330时开始涨潮。随着潮水上涨,船体也会上升,如果干扰了探油台和钢缆的勾搭,说不定还会导致钢缆脱落,击中建筑物或地面,缆车也会脱落。

因此,把此方案定为后备方案,如果首选方案不成功,就改用这个方案。

(正常行驶的圣淘沙缆车。图源:新加坡国家档案馆)

第四:首选方案是利用军用直升机,盘旋在故障缆车上空,一名军人用绞车和绳索下降到缆车里,然后一一把受困人员救回直升机里。

这个方案的风险是,当时月黑风高,受困人员高度紧张害怕,如果在拯救时风向忽然转变,有可能把绞车手吹得撞向缆车或钢缆,形成新的风险。

还有一个最大的担心是,直升机螺旋桨转动的强风会不会使缆车脱落?

(空中拯救示意图。图源:新加坡国防部)

空军出动了两架直升机。第一架直升机的绞车手是潘金海下士(19岁),绞车操作员是拉玛沙美上士长,机长是高奕之中尉,副机长是陈龙光中尉。

机组在现场找个空置缆车,先做了一次实地演习,熟悉各种环境之后,他们正式出征了。

直升机飞到其中一辆缆车上空,里面有两个受困游客,都是新西兰人。

当时风势很大,很难掌握方向。缆车门只能从外部打开,车内游客无法配合,有心无力。经过半小时的努力,潘金海才终于在0105时打开缆车门,进入车体内;0112时,救出第一人,是20岁的欧洲游客布兰。

15分钟后,第二人也救上直升机,是21岁的威尔斯。之后,直升机直接把他们送去中央医院的直升机停机坪。

把人送到医院之后,高奕之机组回到现场,在靠近圣淘沙缆车站的另一辆缆车内,救出二男二女。这时是0215时。

0050时,另一架直升机到场,这是杰弗莱杰机组,机长杰弗莱杰Geoffrey Ledger是澳洲皇家海军飞行员。

(杰弗莱杰以海军准将军衔从澳洲皇家海军退休。图源:澳洲皇家海军)

2016年,杰弗莱杰回忆说,他当时28岁,受澳洲军方派驻新加坡,协助训练新加坡空军进行高空拯救。

他说,当时现场很暗,他驾驶直升机盘旋时,唯一可见的参照点是缆车的钢缆,必须依靠绞车操作员告诉他距离钢缆的远近。

他说,当时大家精神高度紧张,绞车手还得安慰缆车里的受困人员,他们受困已经五六个小时,对事发情况一无所知,十分害怕,而且还有人受了伤。“我们驾着直升机接近缆车时,还听到有人大声尖叫。”

0315时,还有七人受困在圣淘沙和渣甸码头之间的缆车上。

0420时,所有受困13人先后获救。

(两班机组人员合影。图源:新加坡国防部)

这是新加坡空军直升机第一次执行夜间空中拯救。

逃过鬼门关

一名陈姓游客说,探油台勾到钢缆的那一瞬间,钢缆被拉扯得纠缠不清,两辆缆车打了几个旋转之后脱落,砰砰两声摔进大海。其他没脱落的缆车则在空中大幅度左右摇晃。

圣淘沙岛上一名工作人员王先生说,他在船舱里听到有人尖叫,他探头去看,见到上空缆车有人摔进海里,而且钢缆还不断摇晃。

加拿大游客约翰夫妇逃过鬼门关。

他们在12月初从加拿大飞到新加坡,之后乘坐游轮在印尼各地 旅游 。1月29日,也就是事发当天才回到新加坡。

当天中午,他们乘渡轮到圣淘沙,玩了一下午之后,准备坐缆车回本岛。

缆车启动之后不久就忽然停了下来,约翰夫妇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约翰说,过了不久,风势越来越猛,把车体刮得团团转,约翰得左肩击中车内的一根支柱,鲜血淋漓。(作者按:风不可能这么强烈,有可能是前方钢缆纠缠反弹,余波传到后方缆车)

同个缆车的一个朋友的脸颊也被割伤。

他太太凯瑟琳说,连缆车车门都裂开一条缝,把她吓死。后来直升机飞过来时,产生的气流更是把车体刮得激烈摇晃。

不过,约翰夫妇感到很幸运,他们跟鬼门关就一步之遥。就在他们前面的那辆缆车,在探油台撞击时被震脱落。里面的锡克族家庭二死一重伤。

不幸的锡克族家庭

在约翰夫妇前面的那辆缆车,坐着马兴达星、他岳母和一岁半孩子加斯汉达星。

他们一家七口出游,40岁的马兴达星三人乘坐一辆缆车,另外两位女性亲属带着两个孩子乘坐另一辆。每辆缆车核载六人。

马兴达星死亡,60岁岳母碧当古拉被抛出缆车外,当场死亡,一岁半孩子摔入大海获救,头部重伤。

探油台为何会撞上钢缆?

探油台为何会撞上钢缆?事发翌日,时任总理李光耀成立调查庭,下令彻查。

(调查庭取证。图源:新加坡档案馆)

调查庭从同年五月开庭听证,八月结束,历时55天。同年12月30日,调查庭向总统提交调查报告。

调查发现,事发是许多因素凑成。哪怕缺少任何一环,惨祸就不会发生。

1974年2月,圣淘沙缆车开业。缆车钢缆设计安全高度限制是60米,但实际上,为了确保安全,要求执行56.5米。

早在事发的两年前,1981年11月,货船“Australind号”进入新加坡港,要改装为探油台。1982年10月,在加装了一个探油井架之后,改名为“英尼威杜号”,成为探油台。加在加装之后,整船高度成了69米,而圣淘沙缆车缆索的安全通过高度限制是56.5米。但是当时没有量过整船的高度。因此,无论船长或领航员都不知道船体的高度。

1983年1月29日,也就是事发当天,“英尼威杜号”已改装完毕,准备离港前去马来西亚。当时,船长Joki告知港口,船高50.3米、干舷3.7米;港口指示,这个高度与圣淘沙缆车安全高度太近,建议不要走东向航道,而是走西向航道出港。

所有出港船只都需要配备领航员。当天中午12点左右,港务局接到委派领航员的请求,派了领航员Baptista和两艘拖船前去协助。

Baptista下午1615时左右登上“英尼威杜号”。没有人告知他船高,他也没问,他认为,船既然是走西向航道,不会遭遇缆车钢缆,没有询问船高的必要。

当时正在退潮,潮水向东流。船长Joki和领航员Baptista没有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

“英尼威杜号”船艏当时向着缆车。船长和领航员的计划是,在船艏、船尾各用一艘拖车,先把“英尼威杜号”推出船坞,然后调头180度,就可以朝西驶离。

大概1755时,“英尼威杜号”开始出钨。这是,在船尾位置的V7拖船,缆绳忽然脱落,V7拖船再也无法控制住“英尼威杜号”船身。在潮水影响下,船身开始向东边漂移,船尾转向船坞。

为了避免船尾撞到船坞,领航员Baptista下令使用主发动机向前驶,船速加快,等到船长Joki和Baptista都惊觉船只与缆车过于接近时,已经太晚了。

大概1806时之后,“英尼威杜号”的井架与缆车钢缆发生接触。当时有15辆缆车在运行,两辆被震脱落,跌落海里。其中一辆是空车,另一辆有五名乘客,无一幸免。

还有一辆缆车被撞得几乎翻了头,车内七名乘客有三个被摔出车外,两人死亡,就是锡克族家庭的父亲和外婆,幸存的是一岁半的儿子,被路过的渡轮船员救起。

各方的过失和责任

如果“英尼威杜号”船长和领航员事先知道井架比缆车钢缆高;如果V7拖船拖绳没有脱落;如果“英尼威杜号”不是在退潮时离港,这个惨剧就不会发生。

调查庭认为:

一、如果船长知道船体高度,即便他无法控制船体,只需二三十分钟时间,他就能通知缆车操作员让乘客及时撤离

二、如果领航员知道船体高度并研究潮水流向,就会提议船长延迟离港时间,不要在退潮时出港

三、当时“英尼威杜号”船上没有笈巴港的地形图。大副没有确保船上有足够的港口资料,没有提醒船长船身高度的变化;他负责船尾的工作,V7拖船缆绳脱落时,他没及时告知船长

四、二副在事发前两天上任,他没有来得及确保船上有笈巴港地形图

五、船主没有确保制度健全,没有向船长提供足够的图表

六、V7拖船船长没有检测缆绳的绳钩;同年1月13日,也就是事发之前16天,V7拖船拖绳曾经脱落,他没有报告

七、港务局没有禁止过高船只在缆车钢缆下穿过,也没有指示领航员必须检查船只的高度

八、笈巴船厂没有禁止任何船只在退潮时穿过缆车钢缆,也没有提醒缆车操作员在有过高船只穿越时,确保缆车内没有乘客;在改装井架之后,笈巴船厂没有及时通知各单位,也是个过失

后记

拯救行动总指挥李显龙上校,同年7月晋升准将,是新加坡武装部队当时史上最年轻的准将。翌年,他从军队退伍,以人民行动党候选人身份在当届大选中赢得德义区国会议席,进入政坛。二十年后,2004年,成为新加坡第三代总理。

(圣淘沙缆车空中拯救演习。图源:新加坡民防部队脸书)

现在,圣淘沙缆车空中拯救是新加坡民防部队的常规训练项目之一。

Ⅳ 印尼海域渡轮沉没多少人遇难

7月3日,印度尼西亚官员当日表示,一艘渡轮在印尼外海沉没,已造成至少24人死亡,遇难者中包括儿童。另有约40名乘客等待救援。

报道称,印尼两周前刚发生一起沉船事故,造成约164人下落不明,印尼政府2日宣布停止搜救工作。

Ⅵ 孟加拉国渡轮失火致上百人死伤,导致失火的原因是什么

引言:12月24日,一个孟加拉国的渡轮在凌晨突然失火。导致几十人死亡,几百人受伤。搜救人员表示这艘渡轮上面至少有上千的乘客,所以此次火灾算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故。导致轮船在凌晨火光冲天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下面跟小编一起探讨一下。

三、事故细节

其实对于这个国家来说,超载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事故之后我们不仅思考,如果渡轮没有超载那么是否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疏散人群,降低事故的损失?渡轮的技工表示发动机是新换的,但是在试用的过程中看到发动机仍然有些瑕疵,因为比较小,所以仍然选择继续使用这个发动机,这是否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还需要相关部门的调查。

Ⅶ 印尼一渡轮倾覆致至少多少人死亡

印度尼西亚抗灾署3日说,一艘载有139人的渡轮当天下午在印尼南苏拉威西省附近海域倾覆,已经造成12人死亡。

印尼抗灾署发言人苏托波在推特上说,这艘渡轮于当地时间14时30分在南苏拉威西省附近倾覆。

新闻配图

印尼是群岛国家,船只是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由于缺乏安全规范,船只倾覆沉没事故时有发生。上月18日,一艘渡船在北苏门答腊省的多巴湖沉没,造成3人死亡,164人失踪,另有21人获救。

Ⅷ 横渡琼州海峡淹死多少人

20人。在横渡琼州海峡发生的与定置渔网有关的海上交通事故达100多起,沉船20多艘,死亡20人,直接经济损失1800多万元。

Ⅸ 印尼多巴湖沉船事故造成的伤亡情况如何

据外媒20日报道,印尼官员称,当地时间18日晚发生的多巴湖渡轮沉没事件中,有166人失踪,远高于此前的估计数字。此次事件已经导致1人死亡,仅有十余人获救。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该渡船的搭乘人数远超原来估计的人数。事故发生当晚,当地救灾机构曾称该船搭载约80名乘客,其中1人死亡19人获救。

事故发生后,当局调集6艘救援船只和350多名搜救队员参与搜救,并动用了水下机器人寻找失踪人员。但因风大浪急能见度低,救援工作困难重重。

来源:中国新闻网

Ⅹ 印尼渡轮沉没已致100多人失踪吗

2018年7月3日,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宣布,正式停止对北苏门答腊省多巴湖沉船事故的搜救工作。

6月18日,一艘渡轮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沙摩西县驶往锡马伦温县,在距目的港口约1.6公里时突然沉没。据印尼抗灾署公布的最终数据,除获救人员外,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100多人失踪。

印尼北苏门答腊省警方此前表示,事发前印尼气象部门已经对当地发出了会有大风巨浪的预警,但船只运营商和相关部门仍旧发船,而且渡轮实际载客人数严重超出额定运载能力。警方已经将失事渡轮运营公司相关人员和当地4名交通部门官员定为犯罪嫌疑人。

印尼是群岛国家,船只是民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由于缺乏安全规范,船只倾覆沉没事故时有发生。

阅读全文

与印尼渡轮淹死多少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黑面酱怎么做 浏览:900
英国的羊肉怎么样 浏览:659
越南订机票怎么样 浏览:908
伊朗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区别 浏览:613
越南女人怎么吃猪血 浏览: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机票多少钱 浏览:426
哪个药店买伊朗白斑膏 浏览:768
意大利披萨怎么捏边 浏览:150
遨游中国倒车镜怎么放大 浏览:843
为什么印尼不入侵东帝汶 浏览:231
中国为什么喷子那么多 浏览:39
宇宙和中国哪个伟大 浏览:124
伊朗有什么好的饮料 浏览:468
嘉年华和意大利面哪个好 浏览:820
中国在疫情帮助哪些国家 浏览:637
英国坦克是什么颜色 浏览:436
意大利潮牌是什么意思 浏览:211
印度种姓性质怎么样 浏览:359
印度跟中国哪里 浏览:798
英国出产什么车 浏览: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