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山口洋属于印尼什么

山口洋属于印尼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03 18:03:36

❶ 印尼三个字的城市名

印尼的首都雅加达、中爪哇三宝垄、马吉朗,加里曼丹岛的山口洋,苏拉威西岛的万鸦佬/美娜多、肯达里,还有巴布亚,勿里洞等等,都是三个字的城市名

❷ 印尼前三大城市分别是那里

印尼的首都雅加达、中爪哇三宝垄、马吉朗,加里曼丹岛的山口洋,苏拉威西岛的万鸦佬/美娜多、肯达里,还有巴布亚,勿里洞等等,都是三个字的城市名

❸ 纳土纳群岛的历史沿革

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荷兰入侵前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曾建立王国。
纳土纳群岛(Natuna)又称安波那群岛。现在较多使用的是纳土纳这个称呼,因为安波纳与另外两岛重名。一是印尼马鲁古群岛的安汶岛,西人多译为安波那岛;一是中国南海的安波暗礁,中国古代渔民称为锅盖屿,1935年中国政府定名为安波那暗礁,1947年后定名安波沙洲,现属于印尼管辖。
此前,我国历朝历代对该海域及其岛屿名称就曾有过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
汉代前,我国称“纳土纳群岛”海域为“涨海”,称“纳土纳群岛”为“涨海崎头”,称“纳土纳岛”为“极大崎头”。由于其正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的马六甲口,受两洋水位落差活动影响,致使该水域水位时有升高和回落现象,故此,我国先民称此海为“涨海”,称此海中的各大小岛屿为“涨海崎头”。见东汉杨孚《异物志》:“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意思是说,在涨海中的崎头屿群岛这片水域,水浅,而且多有暗礁。这里记载的就正是南沙群岛万安滩以西这片水域。“崎头”,即岛屿。《中华大字典》对“崎”的解释是,“崎:山险峻之貌”。
实际上,这片水域的许多岛屿海拔都在100米以上,其中最大的纳土纳主岛,最高峰近960米,这在南海中,除了台湾岛和海南岛外,再没有这样险峻的海上岛屿。而且这片水域也正是浅海区,最深处100余米,其余约30米,不象南沙、中沙、西沙那样深达数千米。
又见,三国吴时,万震《南州异物志》也记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涨而多磁石”,这里是指从马来半岛(原意如此)往东北方向航行,这说明此时还没有到达南沙深水部分。意思是:(从马来半岛)往东北方向航行的这段水域,有极大岛屿高高矗立于涨海,涨海中正在涨水(或经常涨水)而且多有暗礁。此文字记载与“纳土纳群岛”海域情况也是极为吻合的,这“极大崎头”就是纳土纳主岛。
自宋代以来,越南中部的交趾洋以及婆罗洲西北的纳土纳群岛已被作为中国与外国的海域分界,凡从外国来的船只,过了纳土纳群岛或交趾洋,即进入中国之境。
15世纪初,明船下西洋 时称“涨海”为“石塘”,称“涨海崎头”为“石塘屿”,称“极大崎头”为“万生石塘屿”。据郑和船工在湖南的后裔们流传,南海石塘有个最大的岛屿(极大崎头),就曾被郑和船队作为海上第一驿站而建有大量营房,配有大量生活设施,也有大量人员值守。由于优良的自然资源条件,船队每次都要在此捕鱼、加工、换洗、检修,等等。他们中,不仅有木工、篾工,还有雕工、画工、漆工,各式各样的工具都有,人人都有特长。由于正是数万后生(民间称青壮男人为后生)经常往返歇息于该岛,所以,人们又将“极大崎头”称为“万生石塘屿”。而且,这个“万生石塘屿”作为我国南强重要标志,已不可否认地被记载于世界着名史图《郑和航海图》上。该图上不仅光有“万生石塘屿”这么一个名称,更重要的,是其对应的位置正是现在印尼所称“纳土纳群岛”位置,这与郑和船工后裔们的传说也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称其为“万生石塘屿”,意思即指,该岛屿是郑和万众将士在此生活生产过的岛屿。《郑和航海图》中的“万州”在海南岛境内。“石塘”其实是石塘屿,具体位置就是现在印尼所称的“亚南巴斯群岛”,是我国海上西南边境。“万生石塘屿”即印尼所称的纳土纳岛,与“亚南巴斯”群岛一样,都是石塘中的岛屿。而“石星石塘”则是我国南沙、中沙、西沙、东沙的总称,因为其水面没有露出多少,礁石大部都在水下,又因其水下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就象密布的星星一样闪亮,所以,人们称此海域为“石星石塘”。古人绘图除了无比例大小,但方位还是大致准确的。
此图上,我们只要将“万生石塘屿”与“万州”间的距离上下拉开两倍,就会发现,“万生石塘屿”正好处在当代地图的印尼“纳土纳群岛”位置上。不过,特别让人不解的是,《郑和航海图》上“石塘”、“万生石塘屿”明明画的是山的形状,明明是象征较高、较大的海上岛屿,可有人硬要歪曲它的本意和位置,硬要说它是西沙群岛,或中沙群岛。甚至还要篡改其中的文字,硬要说“万生石塘屿”是“万里石塘屿”。
1433年后,人们称“万生石塘屿”为“安不纳岛”。据郑和船工曾氏后裔讲述,宣宗癸丑年,明船最后一次回国后,考虑到“万生石塘屿”是我南海重要门户,自郑和下西洋始,就代表朝廷直接管理,加之岛上还留存有不少营房等生活设施,故此,便由船队官员上奏朝廷,请示是否放弃驻守“万生石塘屿”?宣宗皇帝得悉,当即赐字“万生屿,安不纳”。此后,以曾沅芳为代表的一干船工,带着皇帝手谕及各自家眷上岛住了下来,在相当长时间里,岛上住民互帮互助,亲如一家,一直享受着世外桃园般的生活。为纪念和感谢皇恩,住岛人员又管“万生石塘屿”叫“安不纳岛”,即凡住留该岛的,都永远不纳赋税。又因是受皇帝谕旨住守该岛,就意味着此岛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直辖地。这也是后来曾沅芳妻子到90多岁后,一直享有极高荣誉和被尊为“曾母”的原故。并且,人们还以她的名誉,将“安不纳群岛”西部的那组岛屿,称为“曾母西群岛(印尼称‘亚南巴斯群岛’)”,将“安不纳群岛”南部的那组岛屿,称为“曾母南群岛(印尼称‘淡美兰群岛’)”,等等。
从郑和算起,在我国民对该岛实际管理近200年后,荷兰人便侵占了该岛,据查,荷兰人占领“安不纳群岛”后,就接着搞了一系列去汉文化动作,他们首先是曲意“安不纳岛”为“安波纳岛”,将“不”字改作“波”字,一字之差,虽读音十分接近,但意义却变了。因为岛民不纳赋税,这对荷兰侵略者来说,那是绝不允许的。其次就是开设学校,教授非汉文,试图截断华人与汉文化的联系。再就是血汗盘剥,强化殖民统治。经长期奴役控制,“安不纳岛”名称就这样慢慢消退了。后来又认为“安波纳”与另一地的“安波纳”同名,遂又将其改为“纳土纳”,这就是今天印尼所谓的“纳土纳群岛”汉文名。
1601年,随着荷兰殖民者对爪哇、雅加达的占领,建立东印度总部,我国南海“安不纳群岛”被其控制。至1942年1月,“安不纳群岛”被荷实际统治340年。之后,日本海军进入望加锡海峡,大败美、澳、荷海空联军,实现对印尼的统治梦,“安不纳群岛”随之落入日本魔爪。三年多时间后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紧接着,荷兰又派驻军,企图继续殖民统治印尼,印尼英勇反抗,通过三次战争,最终战胜了荷,并于同年12月19日,印尼联邦正式成立,27日举行移交主权仪式,这次仪式上,荷兰将侵占的“安不纳群岛”主权移交给了印尼。
自此,岛上就再没有了往日的安宁,加之印尼大地震的波及影响,一些人便回到了大陆。直到解放后,住岛船工在湖南的曾氏后裔,仍保留着一块扑克牌大小、雕刻得非常精致的象牙胸牌。据说,它是随船下西洋的专职人员帮助雕刻而成的。在这个胸牌上就有“万生屿 安不纳”、“宣宗癸丑年”等字样,中间是一立体岛屿,中下部是水纹。另一面则刻着从沅芳公沅字辈开始的20个家谱老派字。由此物可证明,不仅“万生石塘屿”这个名称实实在在地存在着,而且“安不纳岛”名称更是来自于皇帝所赐。
此外,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荷兰入侵印尼前在纳土纳岛曾建立王国。
(此条错误,按李长傅先生的记述,张杰绪或张杰诸建国的安班澜并非岛名,而是地名,在龙目岛的西岸。现为西努沙登加拉省会马塔兰的三个区之一,英文为ampenan,今天仍是华人聚居的地方。龙目岛的东面即着名的巴厘岛。)
纳土纳群岛距曾母暗沙约400公里,与曾母暗沙纬度略同。距中国大陆陆地约1900公里,相当于广州到北京的距离。距加里曼丹岛最近之处225公里(台湾距大陆最近130公里)。
1993年中国出版的一份地图把纳土纳列入版图,引起印尼强烈反弹,一度要求北京作出澄清。(或说1992年,中国将纳土纳群岛纳入中国的专属经济区。)
1993年第四次中国-东盟南中国海非正式工作会议在印度尼西亚Surabaya举行,中国代表拿出了一幅地图展示历史海疆线。印度尼西亚注意到这条海疆线位于纳土纳岛和其东北25公里处的含天然气区域之间。此后印尼数次要求得到中方的口头或者书面的解释。此次工作会议后不久印尼政府向北京发出了外交通告,但是并未公开。直到1995年4月10日,印尼外长阿拉塔斯要求北京澄清历史性水域。1995年6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陈健证实中国在纳土纳岛的主权问题上并无争议,但是中国愿意和印尼为双方的海上共同边界线的划分举行会谈。阿拉塔斯请示苏哈托后回复,印尼并不认为与中国有海上边界问题,中国在遥远的北方。关于纳土纳,中国没有主权主张,无需谈论。
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正与美国艾克森石油公司合作,在纳土纳岛上开采石油与天然气,该工程投资数百亿美元。
纳土纳群岛八十年代末人口约1.5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惮压。纳士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纳士纳群岛上,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劈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邦。近代很多华人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兰芳共和国。此外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王国,自任国王。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纳土纳岛首领(也算是国王)张杰绪去逝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这个本来属于华人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印尼的领土。相传该岛华人代表过去曾请求过台湾干涉,新加坡媒体报导蒋经国去世后,李登辉上台,岛上华人转而寄希望于中国大陆,并受到邓小平的接见,秘谈过该群岛独立出去并入中国一事,邓表示在97香港回归后中国会考虑纳土纳岛群岛问题。由于当时实力不够,过早谈及这件事,使本来就排华、反华的印尼,火上浇油,1998年爆发了反华大屠杀。
据《西洋朝贡典录》卷上《爪哇国》:由占城而往,针位:取灵山,灵山之水可六十托。又五十更,曰蜈蜞屿(今大纳土纳岛)。由屿尾礁而西,五更,平冒山。又十更,望东蛇龙之山(今淡美兰岛),贯圆屿、双屿之中。经罗帏之山(今巴达斯岛),山之水十有托。又五更,取竹峪。又四更,取鸡笼之屿(今卡里马塔岛)。又十更,至勾拦之山,可以治薪水。又三十更,平吉利门之山,又五更,平胡椒之山。又三更,平那参之山,由是而至杜板。又五更,而至爪哇之新村。而蜈蜞屿,既是今大纳土纳岛。
埃克森美孚公司开发印尼纳土纳-D Alpha海上区块的合同早在2005年就已经期满。
2008年,北海渔民被扣于纳土纳岛上四个月,惨受非人对待。
这安波那岛(纳土纳岛)是中国淘金工人到南洋淘金的必经之路,到了这里就基本上已经到达“金山”——现在的加里曼丹岛。挖到金子的人离开“金山”也要到这里补给一下,再到西贡,才过西沙或者沿海岸回到广州,正因为是这样,这里的生意非常的好做,张氏王国才能靠着这个水陆码头离开海盗业然后开宗立派建立国家的。
瓦希德时期,印尼与新加坡有起自大纳土纳岛的天然气管道工程。
印尼大产油地的纳土纳群岛200海里经济海域的东北部,与南沙群岛的200海里经济海域有重叠之处琉球。
印尼和马来西亚在纳土纳群岛似有领土领海争议。
2006年,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省政府秘书沙益查法指出中国和越南仍对纳土纳群岛提出主权要求。
2008年,印尼与八国联合开发纳土纳群岛的天然气。纳土纳D-阿尔法区块(东南亚最大的气田)估计拥有大约222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量,其中46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为商业上可采储量,这个数字占到印尼全国商业可采天然气储量的四分之一。据估计,开发纳土纳大气田大约需要400亿美元的投资。但纳土纳天然气的价格太高,开发这个气田格外昂贵,销售纳土纳天然气也很困难。
印尼最重要的纳土纳(Natuna)气田位于南海海域,在雅加达以北683英里,纳土纳岛东北部140英里处。该气田于1970年由意大利Agip公司发现,可采储量预计为46万亿立方英尺。但Agip公司最终放弃了该气田的特许开发权,气田在近期才得以开发。1999年1月,新加坡SembGas公司与西纳土纳天然气集团签署了一个天然气购销合同,合同量为3.25亿立方英尺/天。西纳土纳天然气集团是Pertamina、Conoco和Gulf Indonesia Resources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McDermott公司获得了该项目的管线合同,管线将于2001年中期开始向新加坡供应天然气。1999年11月,Conoco公司宣布在西纳土纳发现新的天然气资源,新发现使该地区的天然气储量增加了约1万亿立方英尺。
Matak Island是最重要的离岸采气基地。
纳土纳海位于南海西南部,马来半岛、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南海的支海。长650千米,宽450千米,面积38万平方千米。北面与南海以纳土纳群岛和阿南巴斯群岛为界;南面经卡里马塔海峡和加斯帕海峡通爪哇海;西面通过宾坦岛和马来半岛之间的海域连接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纳土纳海是一个浅海域,南部30米等深线离各岛约15~80千米,但20米等深线多数地段贴近岛岸。中部一般水深50米左右,北部大纳土纳岛南侧水域最深也只有109米。
海域内岛屿众多,东北侧为纳土纳群岛,北有阿南巴斯群岛,西侧有廖内群岛、林加群岛。中部有淡美兰群岛、巴达斯群岛等。南部也有岛屿并且较大,有邦加岛、勿里洞岛、马亚岛、特卢凯尔岛和卡里马塔群岛等。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为平原泥质海岸,海岸低平多沼泽,岸边断续分布有红树林,其它海岛周围多珊瑚礁。
纳土纳海地处热带,赤道横贯海域中部,气候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苏门答腊岛沿岸年均气温达26℃,年均降水量2000~3000毫米。
东纳土纳盆地被证实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田。
欧利冈斗鱼分布在印尼的纳土纳群岛(Natuna islands),此岛位于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岛之间,比较偏向婆罗洲岛。2002年,由来自中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台湾,泰国和越南的研究者对这个群岛和Anambas群岛 (比较偏向马来半岛) 进行了两次调查。这篇调查报告今年才被发表。aurigans 在拉丁文里面意思着“金色的闪光”,指的是这种鱼在身体和腹部的金色鳞片。
至2003年止,印尼已经通过天然气管道从西纳土纳群岛向新加坡输送天然气。从南苏门答腊岛到新加坡,从西纳土纳群岛到马来西亚的天然气管道也将很快建成。在伊里安查亚省和纳土纳群岛新建的液化天然气输送项目将促进印尼液化天然气的出口。
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即坠落于纳土纳群岛的海面。
2008年3月,印尼三军动员三万兵员,上周开始在廖岛省的巴谭岛和纳土纳岛附近,以及西加里曼丹省山口洋附近及东加里曼丹省桑卡塔附近海域,举行近十二年来的首次海陆空军联合大演习。主要针对马来西亚。
2001年以后,美国希望在(或已在)纳土纳群岛建立海上浮动军事基地和后勤补给维修基地。
纳土纳群岛和阿南巴斯群岛附近都是近年(2006)年海盗多发之地。
有人说纳土纳群岛的天然气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
东纳土纳盆地被证实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气田。
中国传统海疆线似乎正是沿着这一条线,在万安滩西部,东纳土纳盆地和曾母暗沙盆地,这几处明显重叠。
劳特岛(劳岛?)海拔273米。
1970年代,新加坡所作的渔业调查发现纳土纳群岛至沙捞越北部的海区是渔获量较高的渔场海区,高于巽他陆架中央海区,越南南部沿海海区。

❹ 西加里曼丹的华人

华人最多的唯一省份
什么年代华人开始进入西加里曼丹?没有完整确切的文字记载,据中国的史书记载,北朝魏宣武帝在位年间,就与婆罗王有接触。经商往来,而婆罗王对中国的朝贡也未中断过。若此记载可靠,则在1000多年前华人就来到婆罗洲(加里曼丹)了。
据在马来西亚的金剑先生(1991年12月14日马来西亚《新生活报》刊登)写道:“1407年(永乐4年)在吕宋岛的海盗首领林道乾,不敌西班牙的部队,只好率部下南逃至婆罗洲岛北部登岸,土人酋长见林道乾部队衣甲鲜明,不敢抵抗,带领族人投降,之后,林道乾部众在此开荒耕种,改邪归正,与土着女孩通婚,繁衍至今。”这个地区就是现在的“宋公”(Sungkung),它位于三发河上游,到现在该村还保养着林道干的墓,墓的上面还插有他的宝剑呢。
这就是有文字记载关于华人来到西加的历史。随后就有华人乘搭帆船向南探险,而来到婆罗洲,一般是每年的春季顺东北风来到西加,要到6-7月间有了西南风才回航,当时来到西加的华人都是短暂停留,以经商为主,后变成长期定居,进行釆矿,开荒。也许是1740年喃吧哇(Membawah)苏丹向汶莱苏丹招得一群华工到百富院开采金矿,从此开采金矿延伸到内地,如民旺、新南(Minwang),新南(Sinnam)和东万律(Mandor)。
1750年开始有大批华人来到西加,因为那年三发(Sambas)苏丹批准华人在鹿邑(Mentrado)开采金矿。
当1770年在东万律发现新金矿后,华人更迅速来西加,几乎每年约有3000华工来到西加。受金矿的诱惑,大批华人移居西加,从喃吧哇转移到坤甸,邦戛,三发等地,后由于开采金矿容不下,就转移生产目标,即向各处开始耕田捕鱼,开垦农业和种植园艺,如胡椒、甘密(Gambir)、椰子、橡胶等。
据荷兰作家Cator的记载,1900年西加华人是41,500人,20年后增加到67,000人,到1930年是108,000人。而此时华人的农园地约120,000公亩。到1954年人口统计时,西加的华人占全省人口的30%(马来人30%,达雅人30%,其他各族10%)。
金矿在1812年约有30多个矿区,以东万律金矿最大。全部采矿工人约3万。早期到来西加开采金矿的华人,都各自组织公司,主要是梅州市梅县区、大埔人。早期的公司有东万律的兰芳公司、鹿邑的大港公司、三条港公司、和顺公司等。
逐渐地越来越多华人前来西加,于是自1850年华人开始转移生产目标,即向西加的市镇以外的森林地区垦荒务农,所以西加各偏僻地区都散居了华人,他们开荒垦植椰子园,橡胶园,胡椒园。成立小乡村,甚至有些小乡村全是华人,没有其他族群,在内陆丘林地带的每个园区都是华人开辟的,即使交通很不方便的地区都有华人的小村庄。在城市华人比较多的是山口洋,华人居民占全市人口的65%,坤甸市华人占45%。
西加华人居住区的房屋建筑格式与中国大同小异,在他们住家四周围都种菜,养家畜。在山口洋,鹿邑和东万律,那儿的市区建筑与中国城镇都很相像。
传承中华文化教育最普遍的唯一省份
上面己说过,在西加全省的每个森林地带都有华人居住而成为小村庄。有的村庄只有10多户人家。他们有的是聚居在一块成个村庄;有的分散居住在各自的胶园、椰园,相隔数百米。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华文教育纷纷兴起,都以普通话教学,就连十几户人家,交通不便的偏僻村庄都开设中华小学;就连散居各园区的村庄也开设中华小学校。多数村庄学校只有数十名学生,所以只用一两位教师。当时的教师有的须步行几个小时才到达学校,教师们也一样愿意前去执教,其执教精神高尚可贵。据说当时西加的华校大大小小有100多间。
1957年西加省政府下令全省13个地区(坤甸、松柏港、喃吧哇、山口洋、邦戛、三发、盂嘉影、万那、上侯、新党、昔嘉罗、富都、道房)以外的地方不准开设中华学校,这个禁令于1958年开始实施。华校的数量就大大减少,但原来的华校在地方上的热心人士支持下改为“民族私立学校”,上午教授印尼政府的印尼文课程,下午教授华文,这样一直维持到1967年苏哈托宣布禁令后就全部封闭了。
保持中华文化传统最完整的唯一省份
西加的华人传统文化从未被破坏过,间断过。在苏哈托掌政时曾下令禁止一切含华人传统的文化节日的活动,如除夕夜到庙堂上香,过春节等。然而在西加对华人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西加华人商业活动照样停业庆祝。
这里必须特别提及华人占全市人口65%的山口洋,曾被喻为印尼的唐人坡,小香港,除以客家话通行于市区外,另一特色是“十步一小庙,百步一大庙”的庙宇建筑群。
苏哈托下台后,春节期间更是舞龙舞狮,庙宇钟鼓齐鸣,男女老少上香拜神通宵达旦,元宵节各地神仙齐出游,法师坐刀轿,穿口针,踩钉排等巡游全市,热闹非凡。近年来当地的其他族群,军政人员也多参与这一活动,这是全印尼独特的喜庆节日。
在西加的华人中,尤以潮州人和福建人都不吃三板跳鱼(称三宝公鱼),这种鱼背脊上有五个手指纹,传说是因被海浪打上三宝公的船上后,三宝太监亲手抓起放生的,所以鱼背上留下了三宝太监的五个手指印。
华人遭受最大迫害的唯一省份
1942年日本占领西加后,将西加华人精英进行大逮捕,然后载往东万律,实施集体大屠杀或活埋,几达万人。日本军把一卡车一卡车的华人载往东万律,其中不乏正值壮年的积极分子,一概被命令自掘填墓穴,然后在屠刀下断头或集体活埋。东万律的集体屠杀,后来建了万人冢的墓园,至今仍是家属们难以跨越的死荫幽谷。
1965年“九卅”事变后,苏哈托上台,搞反共排华运动,西加的印共及其同情者组织游击队反抗苏哈托政权,游击队的成员有华人,活动范围是三发县和坤甸县两个县区的森林地带。苏哈托政权扑灭无方,诬赖游击队能在森林生存是靠山区华人的资助。为达消灭目的,掌权人就散播不利华人的谣言,煽动怂恿勇猛而单纯的达雅族人仇视华人,向华人大开杀戒,进行驱赶行动。于是在1967年底,三发县、坤甸县军人伪装成达雅族人,率领了达雅族人搞“红头事件”,用达雅族人的习俗,向每个村庄散发红碗,要大家宣誓驱赶,烧,杀,抢华人及其房屋,财产,园地。经过大运动后,将这两县管辖的山区华人赶到海边城镇,造成约20多万人华人难民。有的村庄华人走得慢些的就被杀害,甚至有的是由武装人员策划进行全村庄的大屠杀,例如孟加影坡附近的麻云,伯兰蒂,和华莪附近的双滨港,这3个村庄,各有数十户华人,男女老少各数百人口,全被集体杀光。当时除这三个村庄的华人及连同走得慢而被杀害的华人约数万人。
那些被赶走的约数十万人,他们来到沿海地区成了无业游民,政府不管,让其自生自灭,有的还被以“莫须有”罪名逮捕入狱,许多未经审判而凌辱致死狱中;当时逃到山口洋和坤甸的华人难民,其中有的与其饿死,不如冒险到外岛找出路,求生存。
西加华人向来循规蹈矩,却总是难逃宿命,日本来时说华人参与抗日游击队,进行大屠杀;自家人当家作主的时候又说华人支援共产党,又成了代罪羔羊。
所有在山区的华人都有树胶园,胡椒园等,被抢光了,最后都被破坏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逃来沿海的难民,当时已没华人团体了,只由个别热心华人接济,有的流落为乞丐,卖淫,有的带点钱出来的就到外岛打拼。
在那个年代政府在西加也实施白色恐怖,凡是被认为“莫须有”的华人就被捕杀,许多尚有一点积蓄的华人纷纷逃往外岛避难。所以从此西加华人人数大大减少,由原来的占全省人口的30%减至9,151人(2004年统计华人人数是365,232人,全省3,991,612人)。
经济作物也在这次清剿中全给破坏了,造成西加的经济一落千丈,几十年了都恢复不了。
外嫁华人姑娘最多的省份
自“红头事件”后,西加出现很多穷困难民,为摆脱贫困,先是出现许多媒人带难民的女儿,寡妇到香港,台湾找婆家,一些寡妇在台湾更多的是嫁给退伍老兵;后来是台湾的媒婆带人来物色,就形成更多华人女孩外嫁到香港,台湾等地了。她们有的是幸福了,找到了好归宿;但也有的遭到更惨的命运,被虐待,被转卖为娼,再入地狱。
族群和睦相处的省份
自苏哈托下台后,其所搞的种族挑拨离间,造成土着人杀害华人,土着人杀害马都拉人等血腥事件。到21世纪初结束了。恢复了三大族群(达雅族,马来族,华族)融洽相处。华人逐渐参与了政治活动,参选为中央,省级与县市议员,有华人当选为西加省议会副议长;坤甸市议会议长;山口洋正副议长。还有华人当了地方长官,如张锦坤是第一位华人当上了上侯县县长,接着西加省副省长黄汉山;山口洋市长黄少凡;坤甸县县长也是华人;山口洋市议会议长还是华人妇女呢。西加华人多尽了民族的公民责任和义务,这是良好榜样。

❺ 请问一下印尼 华人最集中的区域是那个地方

如果问的是华人的话,我觉得是山口洋,西加里曼丹省山口洋市,全市20万人口,其中华人62%;如果问的是雅加达的话,是西区和北区,这两个区域最多华人居住!

❻ 有哪些国家也过元宵节

日本、韩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也过元宵节

1、日本

日本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华文化,尤其是隋唐时期的一些风俗。起初日本的元宵节也是正月十五,但是由于近代日本取消了农历,所以改成了1月15日。虽然时间改变了,但风俗却还是那些风俗。在元宵节这一天的早上,日本人会喝红豆粥,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此外,元宵节也是举办成人礼的日子。在这一天,刚刚成年的日本青年们会穿上和服,举行属于自己的成人礼,类似于中国的加冠礼。

2、韩国

韩国曾经是我们的藩属国,也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与中国一样,韩国的元宵节也是正月十五,韩国的元宵节被称为大望日。不过韩国人不吃汤圆,而是喝五谷粥,寓意今天五谷丰登。

在元宵节这天,韩国人要穿上韩服到野外放风筝,风筝上写着不愉快的事情,让这些事都飞的远远的。到了晚上,还要举行篝火晚会。其实,中华文明中的节日,韩国基本上都保留了。比如春节也是这样,不过韩国人的春联是白色的。

3、越南

越南也是当年的藩属国之一,和韩国一样保留了很多传统节日。在元宵节这天,越南人要集体吃年糕,然后去花市买上几盆鲜花。越南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比如舞龙、舞狮表演等等。言而总之,和国内的情况差不多。

4、泰国

在泰国,元宵节这天,大家都前往寺院上香祈福,而且会起得很早,争取上第一炷香。

5、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在这一天,青年男女会出来看灯展,希望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

6、新加坡

在新加坡,除了语言之外,过元宵节几乎各方面都和国内一模一样。

❼ “闹元宵”致敬传统文化,在国外如何庆元宵

2017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过元宵节被称作“闹元宵”,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娱乐气氛表达得极为生动。元宵节承载了新年新希望,人们庆祝元宵节,是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望。中国元宵节的庆祝活动精彩纷呈,而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是怎么庆祝元宵节的呢,下面来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对于中国人拥有不可替代的情感意义,吃元宵、猜灯谜等各种庆祝活动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记忆。类似元宵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今天,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挖掘与建设。

传统节日正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传承传统节日就是传承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持世界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❽ 为什么印尼勿里洞,邦加,山口洋,昆甸一带的客家话会是陆丰口音的客家话

应该叫海陆丰腔的客家话,台湾那边是这样命名的。

❾ lohabang的相关介绍 属于印尼的哪个地区哪个群岛哪个省当地邮政编

Lohabang属于印尼的加里曼丹岛,是西加里曼丹省(Kalimantan Barat)第二大城市山口洋(Singkawang)下的一个市镇

❿ 中国华人海外建国的是哪个国家

1、兰芳共和国
从帮会到企业到国家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2年(干隆三十七年),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乃怀壮游之志”,发扬客家精神,漂洋过海,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在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类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五年后,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于1738年(干隆三年),“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
刚到婆罗洲时,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才能,又懂武术,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岛上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罗芳柏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地苏丹首领平了土着人的叛乱,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地方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吸附华人数万,土着好几十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始用“兰芳”年号。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觐见干隆皇帝,请求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干隆皇帝根本没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1795年病逝,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之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先后担任过这个职务。
1886年,兰芳共和国遭到荷兰殖民侵略军的进攻。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不如人而陷落,这个存在了110年的华人小国不幸灭亡。
按照《罗芳伯传》的说法,当地统治者苏丹与罗芳伯签约割让土地给兰芳自治,“其所割让的土地,计东界万劳,西界卡浦斯河,南界大院、上侯、双沟月之线,北界劳劳、山口洋、邦戛之线,纵横数百里……”幅员辽阔,人口也达到百万之众,地地道道的国家,可为什么这个墓志铭上,偏要称“公司”呢?
其实,像罗芳伯这样的中国移民,在当时社会里叫“天朝弃民”,根本没有社会地位。当时是干隆年代,中国繁荣昌盛,朝廷威权无处不在。罗芳伯他们不敢称孤道寡,怕犯一个谋逆之罪,自己远离故土倒不要紧,连累身在故国的宗亲友人那才是麻烦。中国人骨子里始终认同祖国,不管走得有多远,都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罗芳伯他们也是一样。反而,他们一直希望能够被清廷接纳为一个地方政府,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也可以利用祖国这个靠山,抵抗来犯的欧洲人。事实上,清廷虽然从来没有正式承认过兰芳国,但罗芳伯派出的使者至少见到了干隆的重臣,使得对兰芳觊觎已久的荷兰人有所忌惮,一直不敢造次。直到1886年,见清廷衰败,荷兰才大举进攻兰芳,灭掉了这个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拥有百万人口,战时可以全民皆兵的兰芳国,败在远道而来的荷兰人手下,据说主要原因是武器太差。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实行什么体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力—经济的实力、科技的实力,以及军事的实力。
华人在海外建国,历史上并不少见。罗芳伯不是惟一的一个,但他是惟一一个不称王的。

2、戴燕王国
当时在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
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干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 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
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
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干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3、纳土纳岛国王
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
南中国海的纳土纳群岛(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岛等其它几个称呼)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属印尼廖内群岛省。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由主岛大纳土纳岛(Natuna Besar)和其他许多小岛,共由12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约1.5 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纳土纳群岛海拔不高,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
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
纳吐纳群岛在当时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噼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邦。
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纳土纳岛首领(也算是国王)张杰绪去逝后,内部发生纷争,荷兰人乘机灭了张氏王国。印尼独立出荷兰后,纳土纳岛群岛未能独立出印尼,像新加坡那样独立建国。 无忧资讯
这个本来属于华人的地方,现在却成了印尼的领土,看到不由得心痛!

4、暹罗王国
泰国吞武里王朝的建立者是华裔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史称“达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
郑信的父亲郑镛是中国澄海县中外莆都(今上华镇)华富村人。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大城)。娶暹罗女为妻,生郑信。
郑镛去世后,郑信被暹罗国大臣收为养子,接受泰国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
1763年,缅甸入侵暹罗,郑信率部防卫暹都。四年后,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
郑信在东南沿海地区建立根据地,组织反抗军,光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
1767年12月28日登基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随后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三年后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他也派使臣到北京,入朝于清廷。
1782年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从柬埔寨前线率大军回京的却克里将军拿握政权,建立曼谷王朝。
泰国政府规定每年12月28日为郑王节。
5、马来吴氏王国
吴阳(1717—1784),又名吴让,字士侃,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原为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
马来吴氏王国演变为如今马来西亚的宋卡市。
1750年到暹逻(今泰国)南部宋卡(今属泰国,位于马来半岛)谋生。宋卡原是荒无人烟的地带,吴阳带领华侨开发垦植,使宋卡逐渐繁荣起来,吴阳因此被称为建设宋卡的第一人。1769年,暹逻郑皇率兵南下讨平洛坤叛乱,吴阳乘机请为端四岛、五岛燕窝税吏,愿年纳白银五十一斤,郑皇准其所请,并封他为子爵。郑皇嘉其忠诚,1775年诏封昭孟(Chao Muang),意为城主,爵号銮素汪奇里颂木,府署设廉松。统治宋卡城和大郡候、赛武里、大泥、丁加奴三城及马来西亚吉兰丹、丁加奴、吉打、玻璃市等四州。1784年,吴阳逝世。
6、“飞龙”国开国君主
张琏,“飞龙”国开国君主。明朝嘉靖年间饶平人,汉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后因起义失败,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 (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
7、爪哇顺塔国
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将张世杰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负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和其他南宋遗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岛。
陆自立被推举为首领,自立为国,由于社会进步,中国人逐渐走向世界,现在,中华已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成为了一个华人世界(就象阿拉伯世界)。以后还有没有华人要建立国家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15-06-05 趣历史

阅读全文

与山口洋属于印尼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英国和德国信新教 浏览:238
为什么老打击伊朗 浏览:390
硅谷在印度投资多少钱 浏览:673
意大利在哪里买珊瑚 浏览:106
印度种族相差多少 浏览:302
2021意大利杯冠军是哪个队 浏览:546
中国哪个城市雅阁最多 浏览:566
起源于中国的狗狗有哪些 浏览:140
生蚝海鲜意大利面怎么做 浏览:875
印度的鸡肉怎么去皮 浏览:492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什么样子的 浏览:380
伊朗驻欧佩克代表什么 浏览:833
中国男篮奥运落选赛哪里看 浏览:709
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穿的衣服叫什么 浏览:118
绿茶在英国怎么说 浏览:395
越南人自己怎么做水泥 浏览:725
中国哪个省种樱桃 浏览:632
印尼晚上可以做什么兼职 浏览:43
英国炸鱼薯条多少钱 浏览:648
英国总共有多少运输机 浏览: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