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海啸中国捐了多少512地震印尼捐了多少
(1)印尼海啸,中国政府捐了5亿2500万,这还不包括港澳台和内地非政府捐款。 如果把非政府部分的捐款也算在内,来自中国的捐款超过10亿人民币。
(2)
2008年5月16日,印尼红十字会向中国地震灾区捐款1万美元;
2008年5月24日,印尼政府向中国地震灾区捐献物资,价值48.9万美元;
2008年6月1日,《印尼星洲日报》代表其读者,向中国地震灾区捐款3.3万美元;
2008年6月10日,在印尼海啸中受中国援助的一个村子的村民,向中国地震灾区捐款核人民币6.7万元。
好像没有别的捐款了。再有的话,就是在印尼的中资企业捐的了。
另外,印尼曾经派出一个由23人组成的医疗队,在2008年5月30日-6月5日期间,在甘肃地震灾区参加了救援活动。
2. 2004年印尼海啸的浪高是多少 记住:是2004年那场海啸!!
10余米。
印度洋海啸,也称为南亚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发生的范围主要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的消亡边界。 地处安达曼海。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氏地震规模6.8,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测量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规模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最后确定为矩震级达到9.3。
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稣受难日地震来最强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来规模第三大的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印尼海啸伤者有多少扩展阅读:
此次海啸的波及范围达到6个时区之广,仅次于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啸。肯尼亚、索马里(东三区)、毛里求斯、法属留尼汪、塞舌尔(东四区)、马尔代夫(东五区)、印度(印度半时区)、孟加拉国、斯里兰卡(东六区)、缅甸、澳属科科斯(基灵)群岛(缅甸半时区)、印度尼西亚(西部)、泰国(东七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啸的冲击,导致不同程度的人命伤亡和经济损失。
印度尼西亚国家减灾协调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死亡人数达234,271人,失踪者为1,240人,4.4万人接受救治,另有61.7万人沦为难民。亚齐省西南岸17个村庄已消失。而据印度尼西亚驻马来西亚大使说,印尼亚齐省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40万人。
总统尤多约诺宣布国难,将于棉兰市设立救灾站。很多建筑在地震开始时即倒塌,无论如何,死亡大部分是由海啸造成的,特别是在亚齐和北苏门答腊省西岸地区。伤亡数字的统计因为叛军自由亚齐运动的存在而变得不可行,那儿几乎没有记者、政府官员或是救援工作者。印度尼西亚官方政府与位于苏门答腊西南海岸的地区失去通讯。
3. 印尼大地震海啸一共死了多少人
印尼海啸,也称为印度洋海啸,或南亚海啸,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当地地震局测量为里氏地震规模6.8,香港、中国大陆及美国量度到的强度则为里氏规模8.5至8.7。其后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全国地震情报中心分别修正强度为8.9和9.0,矩震级为9.0。最后确定为矩震级达到9.3。地震引发海啸高达10余米,波及范围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汪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为止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22.6万人死亡。
4. 请问2004年印尼海啸造成的损失具体有哪些啊
印度尼西亚卫生部官员阿古斯·苏丹多23日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证实,印尼在去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中死亡的人数到目前已达到173981人,比前一次统计的166760人增加了7000多人。
这位官员说,在这些遇难者中,印尼最西部的亚齐省死亡173741人,邻近的北苏门答腊省死亡240人。此外,目前尚有7249人被列为失踪者。因此,遇难人数还可能继续上升。
截至目前,救援人员已经掩埋了89832具遇难者尸体。此外,目前有2020名在海啸中受伤者仍在住院治疗,估计受伤总人数超过5.3万人。
但是,印尼卫生部发布的数字同其他相关部门所统计的数字不尽相同。社会服务部在同一天发布的数字是110229人死亡,而人民福利统筹部22日公布的数字为9.3万多人死亡,另有13.2万多人被列入失踪者名单中。(完)
5. 海边的这些“要命”危险你知道吗
夏季一到,海边成为人们游玩的“胜地”。不过,海边每年都会出现不少溺亡事故。在此为大家梳理了7种海边的“危险因素”,愿我们都能将安全原则摆在首位,并时刻“警钟长鸣”。
1.高温晒伤:皮肤红肿别抹清凉油
在海边游泳是消暑降温的不错方法,不过沙滩和水面对阳光的反射率非常高,所以在海边的时候,即使阳光不是很强烈,也存在着很大的晒伤风险。况且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没有阴影,并在这种环境中待上几个小时,被水冷却的皮肤会分散你对皮肤的注意力,清凉的水也可以舒缓晒伤的感觉,因此就掩盖了晒伤的警告信号,很多人都是上岸以后,甚至第二天睡醒觉才发现皮肤出现了可怕的“异样”。
如果在晒后引发了肌肤过敏红肿现象,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正确方法是使用凉水(非海水)冲洗皮肤表面,降低局部热度并减少疼痛感,这是最好的方法,或用湿毛巾敷被晒处也可以。此外,出现晒伤情况后不适宜再用常用清洁产品,清洁肌肤时最好使用弱酸性符合肌肤pH值的清洁品,以免刺激肌肤。当然了,如果出现脱皮等更加严重的现象,请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状况。
2.埋沙坑:涨潮容易深陷其中
除了游泳,在海边沙滩上玩沙子是不少小朋友喜欢的娱乐项目,毕竟让十岁以下的儿童在大海中游泳不太现实,而用沙子把自己埋起来似乎也是很有趣味的娱乐项目。但是,与水中游泳相比,岸边埋沙子也同样充满危险!因为沙子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是相对松动的,人在沙子里可以比较轻易地松脱离开,可是沙子一旦进了水,情况就马上不一样了,水会把沙子之间的空隙填满,沙子没有松散的空间,就会把埋在沙子里的人“吸”住——这也是当海水涨潮时,人会被沙子埋住无法自拔的主要原因。
如果一定要玩沙子,有几点还是要注意的:一是观察沙滩坡度和到海边的距离,不要低于海平面或者距离海边太近;二是要随时关注海平面的变化,注意海水的涨落情况,一旦发现涨潮,记得要立即从沙子里出来。
3.激浪:大浪淘沙宜远离
俗话说“大浪淘沙”,千年前苏东坡在海边看到这一幕让他有感而发写下千古名句。不过在现实生活当中,大浪淘沙的“大浪”可并非什么太好的事情。因为海边风大浪急的时候,巨浪往往可以直接把人卷到海中,也容易打翻出海观光的船只,如果天气条件恶劣,生还的几率就更小了。据统计,在我国台风是导致灾害性海浪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其实,躲避激浪的方法并不太难,最重要的还是关注天气预报,天气条件恶劣时尽量不要靠近海边,并尽量选择有人值守的正规浴场,不去挑战诸如悬崖峭壁等危险的地方。有些海边还可以观察沙滩上的旗语,蓝色代表此海域可以放心游玩,橙色或者黄色代表当天的海况不太适合下水游玩,如果是红色,那就代表此片海域禁止下水游玩。
4.水质:有的海水并不“蓝”
水质是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以及组成情况。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一望无垠的碧蓝色大海,最不用在意的就是水体质量,但这样的情况或许只出现在泰国、马尔代夫等旅游景点,我国不少沿海地区也是工业重镇,例如上海的金山湾附近就有着名的金山石化。在不经意间,大量的污染物就进入了海洋,并且重点破坏近海岸地区的水质。
有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仅就我国而言,渤海湾和珠江口水质为差,长江口、杭州湾和闽江口水质为极差级别。此外,海水中藻类的问题也值得注意,有害藻类的大量繁殖通常呈鲜亮的颜色,被称作“赤潮”。它们会产生毒素,并引发人体疾病。如今全球各地的湖泊、海洋里都有出现“赤潮”,这已经成为十分严重的问题。有害藻类大量繁殖会刺激眼鼻、引起胃部问题或更为严重的神经系统反应。
5.海洋生物:四处“串场”毒性强
在海滩上,不少人也许见过一个蓝色的气球状物体,看起来颜值并不低,不过它可摸不得,因为它是毒性很高的“僧帽水母”,“僧帽水母”的毒性非常强,任何被蜇伤者的身上都会出现恐怖的、类似于“鞭笞”的伤痕,经久不退,当然也有不少人是在游泳的时候被蜇伤的。同样“四处游荡”的还有海蜇:被沙海蜇和海蜇咬伤后,伤口处会出现红斑的血疹,痒且灼痛。敏感性强的患者局部可出现风团、红斑水肿、瘀斑、水泡甚至表皮坏死。特别是过敏性体质的患者可出现急性水肿,抢救不及时会出现短时间死亡。
如果不小心被水母或者海蜇蜇伤,也不要过于慌张,可以用干毛巾或者其他轻柔的衣物沿一个方向擦拭伤口,来清除吸附在皮肤上的毒液,如果刺包较大,应当及时找工具刮除。其次,就地用海水(白醋也可以)冲洗蜇咬处。切记千万不能用淡水,因为淡水会加速刺胞释放毒液。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及时到医院就医,寻求专业的治疗手段。
如果说水母和海蜇是常见“惯犯”,我们还能时常注意避免触碰,那么真正下水以后,海洋中其他生物的情况,游泳者就很难真正掌握了,说起海洋里危险和恐怖的生物,几乎所有人都会回想起被《大白鲨》这部经典电影支配的恐惧,里面的大白鲨符合任何一个人的恐怖幻想。当然,大海中真正遇见鲨鱼的机会并不多,就中国沿海地区而言,也很难看到鲨鱼的身影。如果真正遇到鲨鱼也不必慌张,因为在人身上没有伤口的情况下,鲨鱼通常不会主动侵犯人类。
但诸如刺鳐、海胆等其他海洋生物却没有鲨鱼这样的“觉悟”。例如刺鳐会避开人多的地方,可它们经常藏身在沙穴里,一旦在浅水里踏浪,不小心踩到它们,它们尾巴上尖锐的倒刺就会立刻刺穿你的皮肤,引起严重的反应。海胆的体刺很锐利,并且含有毒素,会引发痛苦反应。石鱼常常把自己伪装起来,一旦察觉到危险,石鱼背上的棘刺就会竖起,并释放毒液。因此,对于这些生物还是躲避为妙。
6.离岸流:隐秘而危险的隐形杀手
北京双胞胎女孩青岛溺亡的事件让“离岸流”瞬间成了“网红词汇”,不过这种隐秘而危险的杀手其实一直都存在。离岸流,学名裂流,也就是我们在海边玩水时看到的断层海潮,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流速大多在0.3-1米/秒,最快可达3米/秒,其长度可在30-100米甚至更长,流向几乎与海岸线垂直,它的恐怖之处正是离岸流可以将漂浮物,或者游泳者迅速带向深水区。
典型离岸流的流速大约是2米/秒,超过一般人的泳速,连救生员在受训时也常被其拉向外海。因此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就非常重要了。遇到离岸流,切不可顶流向岸边方向游动,因为这样只会加速体力消耗,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垂直于流向并沿着海岸游。或者也可以随波逐流,等到达离岸流结束的位置,再沿岸游一段,最后转为向岸边游回。
7.海啸:危害很大预报困难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地质活动都可能引起海啸。2004年的印尼海啸让所有人印象深刻,超过20万人因此丧命。海啸之浪虽然只有数米甚至几厘米高,但由于宽幅达数百公里,这种“水阵”的破坏力非常巨大。比如说2米高的海啸,木制房屋会瞬间遭到毁坏;海啸浪高20米以后,钢筋水泥建筑物也难以抗衡。而就目前的预报技术来看,海啸的预报往往是非常困难的。
尽管海啸这种灾害并不常见,但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地震是海啸的“排头兵”,地震波与海啸的到达有一个时间差,正好有利于人们预防,如果感觉到较强的震动,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此外,如果发现潮汐突然反常涨落,海平面显着下降或者有巨浪袭来,并且有大量的水泡冒出,都应以最快速度撤离岸边。而海啸前海水异常退去时往往会把鱼虾等许多海生动物留在浅滩,场面蔚为壮观。此时千万不要前去捡鱼或看热闹,应当迅速离开海岸,向内陆高处转移。■
本文来自:北京科技报
6. 2004年印度海啸的灾民每天大约需要多少水
印度04年根本没发生你说的什么海啸
04年的海啸是印尼海啸;印尼全称印度尼西亚,印尼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1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的45%,巽他族占14%
和印度没半毛钱的关系,之所以叫印度尼西亚原因就是1596年荷兰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东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设殖民政府。1942年日本占领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爆发八月革命,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还有印尼海啸灾民每天需要的只是淡水并不是什么水都行,原因是海啸来过之后淡水被污染,缺的只是饮用水,如果按一个最佳生存的淡水来算,每个人大概需要1000毫升。然后再乘以受灾人数就行了。
7. 印尼海啸和这次汶川地震哪个灾难更为严重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海啸更加严重地震为8.9级.许多临海的国家都受到伤害,这次地震及其引发的大海啸对东南亚及南亚地区造成巨大伤亡,远至波斯湾的阿曼、非洲东岸的索马里及毛里求斯、留尼旺等岛国。印度有大约一万人死亡、斯里兰卡有超过四万人遇难,而印度尼西亚的总死亡人数可能多达二十万人,伤者可能达三万人之多。 有的城市基本被海水淹没.而中国这一次为7.8级且按照现在的统计来看伤亡人数应该在十万人左右。
8. 地震和海啸谁最可怕
首先要看这地震是多少级(不过地震等级不高,杀伤力也不会很大)。因为海啸是由地震引起的,有了地震才会引发海啸。不过海啸只会发生在沿海,而地震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但是只要发生海啸尤其是比较大的海啸,那么它的杀伤力是很大的。比如说那年的印尼海啸死了十几万人,而这次的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也造成了一万多人的伤亡(这次日本地震导致死亡那么多人的原因主要就是海啸,而这次地震没死多少人)。所以如果说不管别的因素,海啸是要比地震更可怕的(而且能发生海啸说明这个地震级数已经不小了)。
9. 2004印尼海啸共有多少人死亡
印度洋海啸遇难者总人数逼近30万(附各国情况)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17:0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4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由于印尼政府宣布该国死亡人数进一步上升,印度洋海啸遇难者总人数已经超过29.2万人。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啸中,印尼受袭最为严重,据印尼卫生部称,该国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踪。已经确认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874人,达到111171人,失踪人数则为127774人。
泰国确认遇难者总人数为5393人,失踪人数新增加3071人,其中超过1000人为外国人。
斯里兰卡是受袭仅次于印尼的国家,其遇难者总人数为30957人,失踪者人数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确认的死亡人数是10749人,失踪人数为5640人。
缅甸共有61人在海啸中遇难,而联合国估计该国死亡人数为90人。
马尔代夫至少有82人遇难,失踪人数新增加26人。
马来西亚警方称,该国共有68人遇难,大部分为槟榔屿居民。孟加拉国则有2人死亡。
非洲东海岸也有人员在海啸中遇难,其中索马里死亡298人,坦桑尼亚死亡10人,肯尼亚死亡1人。
国际救援人员认为,索马里的遇难者人数可能被夸大了。
遇难人数统计:
印度尼西亚:238,945
斯里兰卡:30,957
印度:16,389
泰国:5,393
马尔代夫:82
马来西亚:68
缅甸:61
孟加拉:2
索马里:298
坦桑尼亚: 10
肯尼亚:1
总计:292,206
(注:该统计数字包括印尼127774名失踪人员及印度5640名失踪人员;为避免重复计算,该数字没有包括泰国的3071名失踪人员,斯里兰卡的5637名失踪人员也没有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