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欧盟纺织品怎么样

印尼欧盟纺织品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11-19 05:51:18

1. 最近印尼严禁从中国进口纺织品吗

印尼现在是中国的经济贸易伙伴国,水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经贸点,不会有这事。

2. 欧美等国家的纺织品的测试标准有哪些

美国纺织品的品质测试标准主要有: AATCC标准(美国纺织染色家与化学家协会) ASTM标准(美国材料试验协会) CPSC(美国联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FTC强制性标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欧盟纺织品的测试标准: CEN(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主要是贯彻国际标准,协调各成员国标准并制定必要的CEN(欧洲标准),CEN标准大多数与ISO标准相同。 日本纺织测试标准: 日本有多种纺织纤维和服装的标志。 (1)Q标志(quality)日本的优质产品标志。 (2)SIF标志(财团法人缝制品检查协会)是对优秀制品认可和推荐的标志。 联系方式:北京鸿达天矩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武基97号 邮编:100023

3. 行业成本高过越南印尼 “纺织名城”面临停产

曾经号称日赚一辆宝马的福建长乐县棉纱企业停产以应对日渐减少的订单。曾经宣称接单接到手软的广东棉纺类外贸企业减产以应对订单无利润。

中国出口类企业的困境从棉纺行业可见一斑。美国继续上调债务上限,欧债困局短时间内难见转机,外部市场的需求日渐萎缩,长期依靠出口的中国众多生产型企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更何况还有人民币升值和国内紧缩政策带来的资金压力,棉纺企业会否成为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在库存消化难、生产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下,企业暂时性停产是一个无奈却又不得不做出的决定。”长乐棉纺行业协会秘书长林宝广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8月16日至18日,长乐市棉纺协会组织35家会员企业召开全体会员大会,一致同意于8月22日至24日采取停机压产措施,以减轻库存压力,加速资金周转。

有“纺织名城”美誉的福建省最大棉纺基地——长乐市在找不到订单的情形下遭遇整行业大幅停产。这个传说中不产一斤棉的“无棉之乡”从零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全国三大针织布面料的重点区域之一和三个百万纱锭基地之一。

曾经,在市场繁荣的时候,长乐不少中小纺织企业主,只要能请到工人,每天都满负荷生产,一天就可以赚一辆宝马。

订单锐减棉纺企业被迫停产

“在国内服装业出口形势良好时,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是销往广东、福建本省、浙江、上海等生产外贸服装的企业,内地几乎没有销售额,而如今为了应对沿海各省市的订单下降,我们不得已在中西部地区去寻找我们并不熟悉的客户。”长乐一家较大的棉纺企业董事长告诉记者。

8月19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家长乐棉纺企业,有数家棉纺企业已经提前停产或处于半停产状态,有的小型企业“船小好调头”,转为生产一些目前市场上较好销售的化纤类纺织产品。几家大的棉纺企业的总经理则跑到成都、西安等内地寻找订单客户。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关注广东省服装企业的出口形势,以那边的出口状况好坏来作为我们是否增产的风向标。”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立告诉记者。

据广州海关8月1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广东出口纺织服装24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6%,但4月起增速逐月放缓,7月出口纺织服装的增幅更比3月回落28.5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还显示,1~7月广东出口纺织服装到香港58亿美元,增长2.9%,出口到欧盟52.3亿美元,增长30.2%,出口到美国38.5亿美元,增长15.9%,出口到东盟20.6亿美元,增长32.4%,以上四者合计共占广东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69.2%。同期,广东对拉丁美洲和非洲分别出口17.2亿美元和9.3亿美元,增幅分别达66.9%和33.9%。

这看似形势一片大好的数据却另有玄机。上海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公司飞马公司贸易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出口看起来不错,但主要是价格提高了,数量增幅其实在减少。”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也认为出口增长的比例里,价格上涨因素贡献了20%多,出口数量增长贡献不到5%。

来自第一纺织网的数据是:2011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中,纺线的平均单价同比上升了30.31%,但出口数量上升仅为5.75%;棉布类,平均单价同比上升了41.73%,但出口数量却是负增长-1.89%;针织成衣出口单价上升了20.3%,但出口数量仅增长3.49%;而梭织成衣,平均单价上升23.06%,但出口数量却是-0.1%。

而即便是这种价格因素带来的纺织业出口高速增长,也可能在明年一季度结束。汪前进表示,纺织企业在高位时进原料使得产品价格上升,这一因素到明年一季度将消化,届时出口提价过程结束,国内纺织出口增速或将放缓至10% 左右 。

另据分析,今年前四个月增速较快是由于国内棉花价格高涨带来的金额增幅较大,从3月棉价逐步震荡下跌之后,订单量呈减少趋势。

据长乐市副市长郑祖英介绍,目前长乐市现有纺纱企业31家,纱绽450万绽,2010年实现产值214.43亿元,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10家。目前该市正投资128亿元,动工建设31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增加纱锭380万锭,年新增产值205亿元。目前长乐市日产纱锭量在2500吨左右,日平均产值大约在6000万元左右,停产三天,意味着产值将减少1.8亿元左右。

“这也比我们继续生产,加大库存压力,导致纱锭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损失要小得多。由于伏天工人的高温费补助高,以及工人工资的提高,按照目前的棉花价格和面纱价格,继续生产肯定是赔钱的,此外多出来的库存量还会让面纱价格更加提不起价来。”长乐棉纺行业协会秘书长林宝广说。

“高价位”库存

更让长乐棉纺企业感到雪上加霜的是高价位的库存。从2010年9月开始,我国棉花价格节节攀升,从每吨18000元一路暴涨,突破30000元关口,最高报价甚至到了每吨34000元,涨幅近90%;今年3月起,棉价又开始一路暴跌,从每吨34000元一路狂泻至目前的19000元左右,跌幅高达44%。

棉价高涨高跌,多数纺织企业都没能捞到好处。

2010年下半年棉价疯涨时,由于企业正常运转要保持至少20天的库存,纺织企业不得不疯狂采购。在棉纱售价涨幅很小的情况下,纺织企业不得不接受棉花“一天一个价”的成本压力,而依靠热钱炒作的“中间商”转手一吨棉花就能赚1万元。然而到了2011年3月,棉价开始连续下挫,纱厂等纺织业中游企业因此被高价位的库存“套牢”。中国棉花信息网数据显示,我国纱线库存自2010年11月以来持续攀升,6月创出历史新高,达到35.2天,远远高于去年同期的8.96天。而截至7月底,我国棉花商业库存总量为135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120吨,更显着高于2008年和2009年的95万吨和90万吨。

长乐棉纺企业自然也未逃脱类似的命运。31家棉纺企业日产各类纱线达2500吨,目前有各类纱线库存近5万吨,库存量在20天左右。

“更可怕的是企业的生产秩序被打乱了,面纱价格随棉花价格剧烈起伏而震荡,为防止出现经营性风险,企业不敢接大单、长单。棉纺织业的生产有周期性,一般要存3个月以上的棉花。在棉花、棉纱价格不断下滑的形势下,高进低出的生产特点使大多数企业难以避免亏损。据测算,目前生产1吨棉纱需要赔2000元左右。”泰源长乐市泰源纺织有限公司供应部经理陈宏达告诉记者。

一位主要以生产棉纱为主的总经理告诉记者,该公司正力求生产 其他 类原料的纺织产品。“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对棉纺业绝对是个巨大的打击。加工的棉纱还不如原料值钱,成本钱都赚不出来。”

“去年光加工费1吨就能赚1万元,让人想不到的是,今年什么都不干,1吨原料就要赔1万元。”该经理说。去年11月,该公司以3.2万~3.3万元/吨的价格采购了一批皮棉,因为没有订单,车间一直没敢开工,现在这些原料还在仓库堆着。

该经理告诉记者,棉纱的价格往年一直很平稳,市场价一般在4万元/吨左右,而今年到现在棉纱市场价降到了2.8万~2.9万元/吨。

产业链之殇

“棉价波动太大,直接导致了很多小纺织企业倒闭或者转产其他替代品,像生产涤纶、黏胶、腈纶等材质的纺织品。”上述以生产棉纱为主的经理补充说。

但遗憾的是,棉价低所带来的影响进一步传导至其他原料纺织领域,转产并不能完全解决棉纺企业的亏损难题。“我们公司棉纺虽然只占到整个生产比重的3%,但是我还是感觉到了下行的压力。棉纺不景气,也会直接拖累其他纺织,如今用于纺纱的化纤价格也在大幅下跌,我们虽然棉花库存量很少,但是化纤的库存量较大,即便不生产棉纱,还是要承担化纤价格下跌带来的的损失。”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立告诉记者。

8月24日午后,国内期现货棉价突然发力,原本小幅整理的棉价在震荡中大幅扬升,当日国内现货棉价指数也从低于今年国家已公布的收储价下方涨至上方,自2月中旬以来一直下跌“潜水”的棉价终于“上浮”。其中,郑棉主力1205合约收盘大幅上涨415元/吨,收于21850元/吨,持仓增加12万多手;电子撮合市场棉价整体同步大幅走高。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认为,棉价自3月上中旬开始下跌至8月中旬最低点,目前价格已跌破19800元/吨的新年度临时收储价格,而棉纺织行业的高价库存开始逐步减少,虽然棉花价格下跌将使棉纺企业原材料成本减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前期高价库存带来的资金压力,但是却无法弥补其前期遭受的损失,加上棉纺企业对下游服装企业的议价能力较低,服装企业要求棉纺织企业随着棉价下跌也进行相应的价格调整,因而导致其出货难度较大,不仅原有的高价库存还未消耗完,新购进的原料也不能够弥补原有的损失,预计行业困难进一步加剧。

据分析,短期内棉价的大幅上涨很可能只是一种技术性反弹。当前河北、山东、湖北等省棉花长势不错,产量预期乐观,如今年河北省棉花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全省棉花播种面积比去年增加7.66万亩,增长0.9%。

此外,近期新疆地区天气晴朗,降雨较少,棉花整体长势良好,长期来看,棉花供应量依然存在相对过剩的风险。其中南疆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等地单株结铃普遍在10~12个,若后期天气状况良好,预计部分地区籽棉单产可达400公斤/亩以上,预计部分轧花厂今年籽棉收购开秤时间在9月5~10日。

而国外方面,今年印度的棉花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其全球第二大棉产国的供应量将持续增加,这或许将导致全球棉花价格的下跌。由于印度棉花的价格比全球低了将近一半,对亚洲的一些注重控制成本的生产纺织国 家具 有很强的吸引力。印度也取消了对海外棉花销售定量的限制,允许更多地向国外出口棉花。

从棉花下游产业——纺织产业情况来看,纺织企业出现小幅补库潮,促使棉商惜售心理加重,高等级棉趋于紧张,棉企提价要求趋强。但由于下游订单并没有明显增加,纺织行业并未实质性好转,多数企业仍不太看好后市,采购依然较为谨慎。目前, 欧美 订单仍趋于减少。

而且,近期国家下调了33种进口商品的关税,化纤混纺未漂白的重质、轻质、斜纹、平纹的棉布商品进口关税,从12%下调至6%,下调幅度为50%,部分商品进口暂定税率调整自7月1日起执行。随着国家控制物价的政策措施逐步落实,棉纺产品原料价格已先于其他大宗商品见顶回落,现在又下调了棉布进口关税,进一步抑制了中国国内棉纺产品价格上涨的冲动。

“我们的服装出口是和全球其他国家在同一个市场竞争,因此如果我国棉纺企业的棉纱价格高于其他国家的棉纺企业,在进口关税降低的形势下,我们只能选择进口棉纱,否则我们将会在更低劳动力成本的越南、印尼等国家的服装产业面前失去竞争力。”上述来自广东的一家服装出口企业总经理如是说。

4. 欧洲的纺织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哪几个地方具体的市场名称是什么

欧洲 大部分从中国 进口
因此 欧盟 就实行 对华贸易的 保护主义
但中国纺织品 还是在欧洲市场占有 大量市场
但是 在中世纪 及后期 英国是很有市场的
曾经 因此进行过圈地运动
目前
芬兰
资料芬兰纺织品市场简介
一、芬兰纺织品、服装工业
根据芬兰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芬兰纺织品、服装工业生产总值为11.94亿欧元,比1999年下降了2.8%。纺织品、服装工业产值在芬兰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大,2000年只有1%,在欧盟15国中排第13位。芬兰政府对纺织品、服装工业的投资额从1997年开始逐渐降低,2000年对纺织品、服装工业的投资额为0.35亿欧元,占工业总投资额的1%。
芬兰纺织品、服装工业大多集中在芬兰南部沿海地区,多为50人以下的小型工厂和公司。而在纺织品、服装工业工作的工人(包括蓝领和白领)正逐年降低,到2000年为止,只有12015人,比1988年少21944人。
1999年,芬兰纺织品与服装消费量为445欧元/人,低于欧盟15国的平均水平606欧元/人,在欧盟15国中,居第13位。2000年芬兰服装市场的消费量达到芬兰9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约23亿欧元。

二、芬兰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

1、芬兰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概况
从1988年到2000年,芬兰对纺织品和服装的进、出口额逐年增长,尤其是纺织品出口额和成衣进口额的增长幅度较大:纺织品出口额从1991年的1.61亿欧元,增长到2000年的3.52亿欧元,增长幅度为118%;进口服装从1991年的5.43亿欧元,增长到2000年的9.18亿欧元,增长幅度达69%。而且纺织品进口额也从1991年的4.15亿欧元,增长到2000年的5.58亿欧元,增长幅度为34.4%,服装出口额虽有所增加,但是幅度不大,为6.5%。

2、1999-2000年芬兰纺织品与服装进出口明细表:(百万欧元)

芬兰海关统计

①、在芬兰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中,1999年与2000年各类产品所占纺织品、服装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不大,贸易额相对稳定﹔
②、成衣、无纺布及玻璃纤维织物出口额占芬兰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大,2000年分别为18.1%、13.4%和14.1%﹔
③、成衣和针织衫进口额占芬兰纺织品、服装进口总额比重较大,2000年分别为30.4%、23.7%。

3、2001年芬兰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国家及地区:

①芬兰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到欧洲市场,其出口额占芬兰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91%,而出口到欧洲以外国家及地区的纺织品、服装只占芬兰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9%﹔
②爱沙尼亚、瑞典、俄罗斯是芬兰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占芬兰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16%、14%与12%﹔

4、2001年芬兰纺织品、服装主要进口国家及地区:

5. 外贸行业是纺织品的最佳出路吗

不是最佳,但也差不多,纺织品现在被东南亚以及南亚诸国的低劳动力价格顶的不太行,都在走精品路线了,转做精品后的国内纺织品,路子还是蛮好的呀。

6. 纺织品出口欧盟标准

欧盟没有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CEN(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主要是贯彻国际标准,协调各成员国标准并制定必要的CEN(欧洲标准),CEN标准大多数与ISO标准相同。

欧盟各成员国有自己的法规和标准,与欧盟统一的法令法规无论在技术要求还是在条件上都稍有差异。英国作为现代纺织业发源地之一,其纺织标准体系除了相当完善的英国标准(CBS)外,还有一套(BSBN)标准体系。德国标准(DIN)也相当严峻和完备,目前的有关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就来源于DIN标准。

申请OEKE TEX 100或1000认证,出口基本畅通无阻。如果要欧洲的,ISO系列是首选,当然BS相对于英国市场,DIN相对于德国市场;美国的,ASTM与AATCC都是权威的。以上这些标准要看客人的要求了。

7. 孟加拉国纺织品成本多少

孟加拉国纺织品成本多少:
孟加拉国纺织品成本大概在8000塔克左右。
孟加拉地区曾数次建立过独立国家,版图一度包括现印度西孟加拉、比哈尔等邦。16世纪时,孟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8世纪中叶,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19世纪后半叶,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划归巴基斯坦。1971年3月,东巴宣布独立,1972年1月,正式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8. 世界纺织出口国排行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报告指出,纺织工业高速发展,孟加拉成为世界前15大纺织生产国家之一。

中国排名第一,中国之后是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墨西哥、泰国、印尼、巴基斯坦、德国、韩国、英国、巴西和土耳其。

印度跻身于世界第15大汽车制造国家之列,同时,在先进的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制造国家中排名第四。

根据 UNIDO 2008年国际工业统计年报,印度在世界最大的15个汽车制造国家中排名第 12
位,第一位是日本、其次是美国和德国。其他汽车制造国家排名顺序是墨西哥、法国、韩国、英国、加拿大、西班牙、伊朗、瑞典、巴西、意大利和印尼。

9. 纺织业的国际市场

中国和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纺织外贸交易趋势比较好,比较稳定。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而且常年合作的国外贸易伙伴出现财务危机导致诚信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猖獗,贸易摩擦将加剧。导致贸易国之间的贸易环境出现不确定性.纺织品面临临时性关税和配给额度的覆辙.我国的出口还将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出口企业销售困难,盈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开工率下降,停产或倒闭,工人失业。同时,出口企业面临着货款回收风险。由于进口国经济衰退,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产品出口到货后不能及时收回货款,或根本无法收回货款。衣食住行乃生活根本,市场虽然会委缩但决不会消失,低成本低报价的产品依然会有赢得定单的先机,纺织企业必然出现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和洗牌.虽然面临困境,但中国纺织行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际国内的竞争优势仍然存在。首先,创造的利润占全行业利润98%的1/3的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这部分企业1-8月份销售收入增长24%,利润增长33%,平均利润率8.3%,其中3198家企业,销售增长达到27%,利润增长52%,平均利润率15.1%,这部分企业是行业的主力军,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希望。其次,国内外市场巨大的潜力没有变化。国内13亿人口的消费市场,人均纤维消费量从1978年的2.8公斤到2006年的14.6公斤,但相对于发达国家30-40公斤的人均纤维消费还是具有很大的差距。中国13亿人口具有不同的消费层次,农村、中小城市具有不同的消费人群,消费水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个性化、功能化的消费大幅度提高,市场需要更好的纺织品来满足其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此外,城镇化程度加快,从农村到城市,住房大大增加,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大幅度提高。国内市场自身的潜力决定了纺织工业的巨大前景。同样,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品需求没有变化,中国在国际出口贸易市场份额占到了30%,中国纺织品的质量、价格已经得到了国际市场大众消费者的认可,国际市场对中国纺织品的需求趋势没有太大变化。再次,改革开放30年以来,纺织行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比较优势明显。纺织科技的进步,大大推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2000年以后平均每年进口40亿美元的国外先进设备,以及国内每年采购的370亿元的国内先进设备,使得中国现在的加工制造水平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而且,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也更加明显,从原料到最终产品到各种辅料,产业链的优势以及140多个产业集群的优势,更显示了专业化的特点,快速反应、协作条件好、比较成本较低的优势,并且在行业内形成了一批比较优秀的企业家、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素质较好的工人队伍,由此形成的中国纺织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也是以后若干年内中国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中央对轻纺工业信贷政策的支持对行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目前,行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达到60%,大量的中小企业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运作,银行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是企业资金链上的及时雨。出口政策方面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取消涉及轻纺企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等,这对于纺织行业来说可以增加出口,抑制出口贸易的下滑势头。内需市场的拉动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强带动了衣着消费的增加,大量住房的增加,铁路、公路的建设,对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的消费都是很大的拉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增值税的调整转型将直接增加企业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企业的增值税负担,鼓励企业增添新的设备,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专项近来中央有关部门批准1000亿元的专项资金,其中一部分会注入到纺织行业。其中,纺织行业获得支持的项目包括1.高新、功能性纤维的产业链开发应用。2.环保节能降耗等相关项目。3.天然纤维的高附加值产品及先进工艺技术开发。4.十项成套纺机设备。5.行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加快我们实现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目的,这是纺织行业困境中的机遇,给行业带来了走出困境的希望。中国是纺织出口大国,底子好,出口体制日趋健全。国家颁发相关政策扶持,拉动内需,增加出口退税。经过这一次的重新洗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外贸纺织市场会更加规范,纺织出口依然会复苏。

10. 印尼雅加达纺织市场在哪里

雅加达中部丹那阿邦市场。根据印尼Kumparan新闻网3月26日报道,印尼雅加达纺织市场在雅加达中部丹那阿邦市场。但是不幸的是东南亚最大的纺织品市场之一截止2022年10月31日已经关门。

阅读全文

与印尼欧盟纺织品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怎么样 浏览:87
中国的老年人为什么爱跳广场舞 浏览:491
英国中国海运什么线路 浏览:490
为什么美国斩首伊朗将军 浏览:65
去意大利劳工怎么申请 浏览:589
印度血檀木哪里产的 浏览:817
中国中部38师在哪里 浏览:983
中国男足对伊朗哪个台 浏览:47
中国古代印尼叫什么 浏览:739
伊朗新年是什么时间 浏览:468
丹顶鹤在中国哪里越冬 浏览:219
伊朗石油怎么运输到中国 浏览:433
二战意大利美国哪个更强 浏览:19
建行在越南取钱手续费多少 浏览:448
抄底伊朗什么意思 浏览:54
中国移动语音如何设置 浏览:17
英国什么时候实行炮舰政策 浏览:945
ems寄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595
为什么要去印尼盾国家打工 浏览:102
中国电信怎么看电视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