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触额是什么礼节

印尼触额是什么礼节

发布时间:2022-11-21 21:58:02

Ⅰ 印尼的习俗与禁忌,详细些

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历史上受中国、印度、中东、西方国家等多种文化的影响,加之岛屿分散,居民交流不便,使各地文化习俗差异较大,种类繁多。中国企业和人员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各种民风民俗,做到入乡随俗,按照当地的礼仪标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


民族、语言和宗教

民族:根据印尼政府公布的数字,印尼有300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总数的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5%,马来族占7.5%,华人约占人口总数的5%,超过1000万人。华人在印尼商贸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语言:印尼有200多种民族语言,官方语言为印尼语(Bahasa Indonesia)。

宗教:印尼约87%的人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中大多数是逊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余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习俗礼仪

【服饰礼仪】印尼人在衣着上总体比较保守,在公开场合人们服装普遍十分得体。男性在办公时通常穿着统一工装或穿长裤、白衬衫并打领带。长袖蜡染衫(当地称“巴迪衫”)为印尼国服,在多数正式场合都可以穿着。妇女在办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并避免色彩过于鲜艳。如果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比较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岛,进入寺庙要在腰间束腰带。

【仪态礼仪】在印尼,当人们坐下来时,两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这样做,要把一条腿的膝盖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上面。在巴厘岛,坐下时两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在印尼,打呵欠要用右手将嘴遮住,否则是不礼貌;不要嘲笑别人的错误,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动作,否则会伤害他们的感情;不要在街上或走路时吃东西,也不要用左手与人握手、触摸别人;与人谈话或进入别人家,都要摘下太阳镜。

【相见礼仪】印尼人友善且容易接近。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习惯以握手为礼;在作正式介绍时,对称谓要多加注意,多数中间阶层的印尼人有两个名字,而许多下层人民只有一个。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长的姓和名,通常只选用一个短名和首字母缩写名。在称呼人时,只能使用他们的第一个姓,不能使用第二个。

【餐饮礼仪】印尼人饮食习惯上以大米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鱼、虾、牛肉等,伊斯兰教徒忌食猪肉。印尼人习惯吃西餐。由于受当地华人的影响,他们普遍喜欢中餐。除在官方场合有时使用刀叉外,一般都习惯用右手抓饭。他们在用餐时,有边吃边喝凉开水的习惯,也爱喝葡萄酒、矿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商务礼仪】印尼人特别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识,客人应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主人,名片文字用英文。印尼人喜欢平和的声调、不摆架子的姿态和寻求一致的良好愿望,与他们谈判应态度谦逊些并放低声音。拜访印尼商人时最好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对别人送的礼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当面打开包装。印尼商人喜欢宴请,作为客人,在回国前应以相同标准回报他人一次。

【主要禁忌】印尼人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忌讳有人摸他们孩子的头部,那会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行为;忌讳老鼠和乌龟;与印尼人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Ⅱ 印尼是一个宗教信仰色彩比较严重的国家,首次去印尼需要注意些什么

印尼是一个宗教信仰色彩比较严重的国家,首次去印尼需要注意些什么?

入乡随俗,刚到一个国家,了解其文化和风俗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去印度尼西亚工作、度假旅游、休闲度假或休息。那样,你真的掌握印尼的一些禁忌和风俗习惯吗?

印尼是一个宗教信仰色彩比较严重的国家,并没有国教,但规定一定要信仰宗教。全国约87%的人都信仰伊斯兰,也就是说起穆斯林人口总数是世界最多的国家。约有6.1%的人信仰基督新教,其次3.6%的人信仰天主教,最后剩下的人大多数信仰印度教、佛家和原始拜物教等。

一、禁忌(一定不能做)

印尼位于亚热带、不产小麦,因此住户的主食是稻米、苞米或甘薯,特别是稻米更加广泛。稻米除煮开外,印尼人爱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稻米或檽米,裹成棱形煮熟而吃、称之为“克杜巴”。但是,印尼人也喜欢吃面食、如吃各种各样鲜面条、吐司面包等。

印尼人吃饭无需木筷,除在官方场所有时候应用餐刀外,一般都习惯用左手抓饭。抓饭时,直接把白米饭盛在盘里,用右手指将饭揉成小包团,送至口中一口一口地吃。餐桌旁边需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时常拿手沾沾冷水,以防使白米饭沾粘在手上。有的人也爱喝葡萄酒、纯净水等,一般不喝烈酒。

在农村地区,有嚼佬叶、槟郎的习惯,如主人家送上槟郎盘,顾客最好是尝一尝,以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

5.商务

印尼人特别注重送个人名片。初次相识,顾客应自己把个人名片赠给主人家,个人名片文本用英文。印尼人爱平和的音调、不趾高气昂的姿态和寻找一致的良好心愿,与他们商谈应心态谦虚些并调低响声。拜会印尼生意人时最好携带礼品,接受礼品即代表着承担了某类义务;对别人给的礼物要毫不在意,但不要当众开启外包装。印尼生意人喜爱设宴,做为顾客,在归国前要以同样规范收益别人一次。

规矩这么多,看了是不是有一种在印尼难以生存的感觉?但规矩是规矩,只要不触碰一些忌讳,平常多注意,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Ⅲ 和印尼人交谈应该注意什么啊

我觉得主要是两个,一就是千万不要摸他们的头,就像上面回答的一样。二就是注意不要使用左手递东西,握手什么的。

Ⅳ 各国独特的问候方式是什么

各国的打招呼方式~1.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
好友,弯腰的时间要稍微长些;在遇到长辈的时候要等长辈抬头以后才可抬头,有时
甚至要鞠躬很多次。

2. 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
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种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
罕见

3.非洲通行的打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
头。”它是在表示:“没有武器。”是友好的象征。

4.泰国人以(双手合十),男性将双手放置于脸部前方,女性则置于胸前,是对彼此及长辈
打招呼的方式。

5.印尼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对一般人则以握手
问好。

6. 中国人传统上是以肢体动作和人打招呼的(拱手、鞠躬)。

7. 西班牙说问候话、互贴脸颊一次。(问:抠摸ㄟ诗大师 答:美北伊涅)

8. 马来西亚,两人双手交握(右手掌放入对方双手掌中)一下。双手微触额头一下。
双手微触胸前一下。

9. 美国挥手,点头或握手。

Ⅳ 印尼人最忌讳什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中国人去了印尼需注意什么

印尼人的忌讳和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有:

1、切忌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2、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

2、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3、和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里都要摘下太阳镜。

4、拜访印尼商人时要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

5、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进入寺庙必须在腰间束腰带。

6、印尼人忌讳夜间吹口哨,认为它会招来游荡的幽灵和挨打。

7、印尼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他们。

8、忌讳吃猪肉食品,忌饮烈性酒,不爱吃海参,也不吃带骨带汁的菜和鱼肚等。

Ⅵ 各国独特的问候方式都有哪些

各国的打招呼方式:

1、古代中国人,见面时互相作揖以示友好。现在则改为握手,关系亲密的还会双手握手。

2、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
好友,弯腰的时间要稍微长些;在遇到长辈的时候要等长辈抬头以后才可抬头,有时
甚至要鞠躬很多次。

3、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握手是一种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罕见。

4、非洲通行的打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
头。”它是在表示:“没有武器。”是友好的象征。

5、泰国人以(双手合十),男性将双手放置于脸部前方,女性则置于胸前,是对彼此及长辈
打招呼的方式。

6、印尼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对一般人则以握手
问好。

7、西班牙说问候话、互贴脸颊一次。

8、马来西亚,两人双手交握(右手掌放入对方双手掌中)一下。双手微触额头一下。
双手微触胸前一下。

9、美国挥手,点头或握手。

Ⅶ 各个国家的见面礼仪

世界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仪介绍
人们相见,互相问好,世界上不论国家大小都会有各自的见面礼仪。热情的见面礼仪不但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且可以显示一个人素质的高低。
1.握手礼仪
握手是一种很常用的礼节,一般在相互见面、离别、祝贺。
握手是现在社会大多数国家相见时最常用的礼节,广泛运用于政要、商要和普通百姓之间。行握手礼时,一般要求主人主动,男士必须光手,女士则可以戴手套。另外,握手不能交叉,也不能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
握手礼是会议、社交、慰问等情况下使用。纯礼节意义上的握手姿势是: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掌持续1-3秒钟,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2.拱手礼仪
又叫作揖礼,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礼节之一,常在人们相见时采用。即两手握拳,右手抱左手。
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目前,它主要用于佳节团拜活动、元旦春节等节日的相互祝贺。也有时用在开订货会、产品鉴定会等业务会议时,厂长经理拱手致意。
3.鞠躬礼仪
鞠躬意思是弯身行礼,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礼节。"三鞠躬"称为最敬礼。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长辈,亦常用于服务人员向宾客致意,演员向观众掌声致谢。
4.拥抱礼仪
在欧美、中东及南美洲常见的礼节,一般用于熟人和朋友之间,有时伴随着接吻礼,是比较亲密的一种见面礼仪。这种礼仪一般用于同性或者亲密的异性之间。
流行于欧美,通常与接吻礼同时进行。拥抱礼行礼方法: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挟对方左后肩,左手挟对方右后腰。握各自方位,双方头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再向右拥抱,最后再次向左拥抱,礼毕。
5.吻手礼仪
吻手礼:吻手礼源于古代维京人用手向其日耳曼君主递礼物的风俗,流行于欧美上层社会,是一种仅对贵族已婚妇女实施的礼节。吻手礼一般在室内举行,并且仅限于手腕以下部位,一般是指背。
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如女方地位较高,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礼在英法两国最流行。
6.接吻礼仪
见于西方、东欧、阿拉伯国家,是亲人以及亲密的朋友间表示亲昵、慰问、爱抚的一种礼,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一个吻。
接吻方式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亲人、熟人之间是拥抱,亲脸,贴面颊,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女之间是贴面颊,长辈对晚辈一般是亲额头,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才吻嘴。
7.合掌礼仪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信奉佛教的国家。其行礼方法是:两个手掌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相对,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面带微笑。
8.跪拜礼仪
跪拜之礼,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社会,周时就有稽首、顿首、空首三大跪拜礼仪规定,行礼者必须双手叠加膝前,叩首到地且停留多时。这种礼仪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才伴随着封建制度一同灭亡。
9.吻脚礼仪
吻脚礼是由东方传入,表示一种拜服的`态度,往往是被征服者或者臣民对统治者所行的大礼。《旧约》和《新约》中都有关于吻脚的记载,表现一种宗教臣服。在非洲某些地区,现在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礼节。
举手注目礼:举手注目礼是专属于军人的礼节,军人行军礼时举右手,手指并拢,指尖触帽檐,两眼注视对方,直到对方答礼才可放下手。遇到长者或者长官时,军人必须行军礼。
10.点头礼仪
点头礼一般用于平辈和同级别的人之间,属于比较快比较生疏的礼节。一般两人在路上行走相遇可以在行进中继续施行点头礼,长官对部下、长者对晚辈答礼也可以用点头礼。
11.碰鼻礼仪
新西兰的原住民毛利人中还保留着一种古老的见面礼仪,即碰鼻礼。毛利主人在初次见面时必须与客人鼻尖对鼻尖连碰两三次,碰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说明客人越受他们尊敬。
12.贴面礼
在阿拉伯国家,两个老朋友相见不仅仅会握手和拥抱,还会行贴面礼。行礼时,用右手扶着对方的左肩,左手搂住对方的腰,左——右——左贴面三次。如果两人关系亲密,还会在贴面的同时发出亲吻的声音。

Ⅷ 这个是什么礼

这个是什么礼?
最亲密的礼节。行礼时双方脸擦脸﹑额触额或头碰胸部。这种礼节只有在家人或最亲密的人远行时才举行。碰头礼又称为额礼、额头礼,顾名思义就是彼此用额头来碰撞行礼,这个动作在东方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华人社会里是少见的,因为那样在儒家的标准已经是近乎夫妻间的亲密行为了,更何况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碰撞额头,更容易引发暧昧的误会,导致很多男居士到了寺院见到喇嘛,不敢做出这种很尴尬的动作,海外西方文化有这样的习惯,但是也是常见于亲人、好友之间,除非是宗教上的热情,或是戏剧、生日派对上的狂欢,否则这样的亲密动作是罕见的,特别是在西藏,这还是一种高贵的见面礼,就像欧美国家的亲吻左右脸颊,碰头礼除了示意友好之外,也是心心相印的表征,因为头部象征“心与思想”,行额头礼,就是心照不宣的说明彼此的心意是一样,也是一种“信任感”,就佛教的术语来说,碰头礼的动作又可以说是“身、口、意”三者合一的庄严摄受表现。碰头礼的动作动作很简单不用学,是经验问题,看接受碰头礼或是摸顶加持时的当下,心里应该要广发菩提心,把善念善业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菩萨的摄受加持,以得到短暂的安乐直到究竟的解脱。一次就会了,一般都会彼此双手互相抓拥,彼此的额头互相轻碰一下,如果是道别时刻,额头还可以多停留一下,彼此互相念出祝福的话语,当然这个在久违相逢见面时也可以,纯粹看您们彼此的热情程度。碰头礼常见于喇嘛与喇嘛之间,或是藏人与藏人之间,一般藏人不太会主动要求活佛跟他作碰头礼,都是以献哈达居多,当然也不太会有活佛主动要求藏人行碰头礼的情况,除非对方是有相当地位的大德居士,就是活佛认为他比自己还尊贵,才会行礼。碰头礼跟摸顶加持不一样,它不是一种形式上的宗教加持动作,所以一般活佛喇嘛就算他自己觉得谦虚或是地位不够,还是会乐意跟您行碰头礼的,无论是“相见欢”还是“离别”的时刻都可以的。您和对方要关系够熟识,才会行碰头礼,一般在藏区或是汉地初次见面的场合,除非是装熟,强行碰头礼之后有尴尬之意的,因为您要见的人不见得是位热情活泼的接受碰头礼或是摸顶加持时的当下,心里应该要广发菩提心,把善念善业回向给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菩萨的摄受加持,以得到短暂的安乐直到究竟。人,可能是很沉静禅定中的喇嘛,特别是指导闭关禅修的喇嘛,或是在佛学院教书的堪布,常有这样的个性内向情况,碰头礼是彼此要有热情、熟识的情况才进行,因此应该应该视对方情况而定,先以献上哈达为宜。

Ⅸ 那个国家的人,见面问好,是碰额头

埃及的贝都因人,好友相遇的礼节有点类似新西兰毛利族人:双方用额头和鼻于相碰,行额鼻相亲之礼。
补充:其实此礼节还不局限于埃及贝都因人和新西兰毛利人,西亚与北非沙漠地区一些国家的人同前者一样,彼此见面习用碰鼻礼,行礼时双方只须先碰一下额头,再轻轻接触一下鼻子,就算互相问候了。

Ⅹ 印度尼西亚习俗

一、饮食

印尼禁食猪肉、禁酒。印尼人喜食辛辣和油炸食品,调味时喜加多种香料。民众吃饭用右手抓食,宴会上则使用刀、叉。

二、服饰

印尼民族服装“巴迪”(Batik)衫是由传统的蜡染布制成,被称为“国服”。正式场合中男士可上身着长袖巴迪衬衫,下着深色裤子。女士通常着巴迪或其他布料的套装。

三、礼仪

在公共场合,提倡女士优先。男士遇到女士通常不主动握手,若对方伸出手,可以轻握。认为左手不洁,不用左手接受礼物或递交物品。印尼人视陌生人触摸自己的头部为粗鲁无礼的行为。

(10)印尼触额是什么礼节扩展阅读

入境印尼须知:

外国游客入境时须填写海关申报表申报携带的物品,除外交人员外,游客的随身及托运行李必须通过海关的X光机检查。根据印尼海关和检疫的规定,外国游客随身携带的免税个人用品,总价值不超过500美元/人,每位成人享受200支香烟或25支雪茄或100克烟叶、1升含酒精饮料的免税待遇。

入境携带超过1亿印尼盾现金、动植物及其制品、影片、录像带、唱片等需申报。如被查获未申报将被视为违反规定,当事人将被依法处以罚款或物品没收。毒品、枪械、利器、子弹、炸药、色情书刊等禁止携带入境。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印度尼西亚实用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印度尼西亚入境居留

阅读全文

与印尼触额是什么礼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男足对伊朗哪个台 浏览:45
中国古代印尼叫什么 浏览:737
伊朗新年是什么时间 浏览:466
丹顶鹤在中国哪里越冬 浏览:217
伊朗石油怎么运输到中国 浏览:431
二战意大利美国哪个更强 浏览:17
建行在越南取钱手续费多少 浏览:446
抄底伊朗什么意思 浏览:50
中国移动语音如何设置 浏览:13
英国什么时候实行炮舰政策 浏览:941
ems寄到印尼多少钱 浏览:591
为什么要去印尼盾国家打工 浏览:98
中国电信怎么看电视 浏览:862
印尼的果冻果是什么 浏览:681
1885年英国什么报纸停刊了 浏览:563
在北京申请英国t4签证要多久 浏览:6
劳森为什么来中国了 浏览:665
伊朗为什么不把油卖给中国 浏览:511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赤脚医生 浏览:92
印度舞腰链怎么用的时间长 浏览: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