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游戏怎么营销

印尼游戏怎么营销

发布时间:2022-12-23 19:57:34

① 印尼泗水应该如何推广自己

1、打造独特的品牌,进行网红营销和社交媒体优化。
2、考虑公司的本地化布局,注意商品和文化的磨合。
3、进行初步的评估,整改措施。

② 印尼巴士模拟器怎么更改涂装

1、玩家们加入游戏成为一名巴士司机,在这里不仅仅可以驾驶巴士前往着名的城市中遨游;
2、还能够更换巴士的造型,自由选择涂装外观,帮助你的巴士车拥有更好的外观模样。
1、游戏之中的城市都是使用着3D的方式在其中去进行建模,到达新的地点也是需要到达加油站之中去进行补给;
2、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将由你稳定的驾驶技巧达到每一个城市之中,去欣赏里面的五A级风景区来进行拍照留恋;
3、炫酷的大巴车外形都将由你去顺利的进行解锁,在里面还能够通过喷漆来改变外形,行驶的时候更加酷炫。

③ 揭秘!腾讯控股Shopee,为何能够反超阿里系Lazada

作者|杨洁纯


5年踌躇满志,Shopee在东南亚实现“反杀” 。


背靠腾讯的电商平台,Shopee仅仅用了五年,绕过核心竞争对手Lazada、越过印尼本土电商独角兽Tokopedia,在东南亚电商市场实现了弯道超车。


东南亚的消费者为何青睐Shopee?Shopee又为中国卖家提供了哪些快速成长的机会呢?



“当地口音每隔50公里变一次,语言每隔250公里也变一次。”


这是Sea集团高管对印度尼西亚的描述,也是整个东南亚市场差距庞大的缩影。


Shopee的扩张路径较为清晰, 在中国台湾的电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后,转向印度尼西亚市场,再拓展至整个东南亚地区。而Lazada一直深耕东南亚,Tokopedia则是专注东南亚的印尼市场。


曾经Tokopedia还是印度尼西亚市场的电商霸主,Lazada也与Shopee拉开一定距离。但一切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Sea公布的Q2财报显示, Shopee在2020年Q2季度在东南亚市场的订单量、GMV表现亮眼,调整后营收达到5.11亿美金,同比增长188%,且东南亚APP下载量冲至第一。



虽然Lazada、Tokopedia的增势也不小,数据显示,Tokopedia在疫情期间的商家数量也从500万迅速增长至780万;而阿里巴巴透露,Lazada在Q1季度订单量增长了100%。但与Shopee相比,已然被抛在了后面。


8年Lazada、11年Tokopedia,最终被Shopee反超了。




“你应该尝试shopee!真的很便宜!”Ieqa Ainaa激动地告诉好友starringjjyuu,他在Shopee上购买了大部分模拟物(moots),只花费了129RM(马来西亚货币)就买到了3个版本的模拟物,约相当于212元。


“Shopee太‘危险’了,我无法不去购买这些需要用到的东西,因为他们太便宜了!”9.9促销活动后,wiyaahnugget在Twitter发布了这条推文。



“9.9活动后,我会分享一些在Shopee上购买了,且很便宜的东西。”牙医博士CydeaYlagan自发地在推特上表示她将会分享Shopee上性价比高的商品。


甚至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Shopee有很多便宜的小东西,如果价格再高一点,我应该就不在这儿买了。”


低价,已经成为Shopee抓住东南亚消费者的重要利器。



针对东南亚市场,Lazada只推出一个综合性APP,通过切换语言适用各类需求。而Shopee则是将这一“壁垒”视为机遇,为各个东南亚站点打造专属的购物APP。这一方式迅速获得了海量用户,APP下载量逐渐攀升,Shopee的本土化进程完成了一大半。


Lazada是注重品牌的B2C模式,也会引导卖家去突出自己的品牌;而Shopee则是走低价路线的C2C模式,偏向于淘宝。因此,大部分Shopee卖家会选择薄利多销的路线,通过无货源店群的模式,利用低价产品和爆款获取流量,之后再慢慢提高产品价格。



“Shopee是东南亚版的‘淘宝’,Lazada是东南亚的‘天猫’”,国内媒体曾这样报道过。




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要想获胜,“流量”显然是关键。虽然腾讯一直被诟病在电商方面不如阿里,但是作为Shopee的投资方, 在Shopee本土化的过程中,却发挥了其最大的优势——玩转流量。


资料显示,腾讯仅止步于财务投资,不参与经营、业务协同。


依托深谙东南亚市场的母公司Sea,Shopee在早期迅速定下“本土化”策略。 因东南亚消费者习惯使用移动端,使用社交媒体工作、 娱乐 。Shopee先后在7个东南亚站点搭建本土团队,分别运营7个专属独立APP,以及在Instagram、Facebook、Twitter开设多个相对应的社交媒体账号,用不同语言、活动、代言人进行宣传。


Shopee在Twitter、Instagram、Facebook上的账号


1、“对症下药”,频繁邀请韩国K-pop女团造势。


印尼市场、乃至整个东南亚地区都对韩国明星、K-pop、韩流文化情有独钟,Shopee选择“对症下药”。



官方数据表明,9.9大促期间,平台消费者观看Shopee Live总时长增加了3倍,且通过直播售出的商品数增加了2.5倍。

GFriend在9.9活动舞台上表演


2、在1秒内吸引消费者,社交媒体完成购买动作。


Shopee在社交媒体账号也是铺设了中国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账号。Instagram有专门的购物界面“shop”,点击进去后可以看到各个产品图片,这一设置对用户来说可以一目了然看到商品,对卖家来说需要拍摄吸引眼球的照片,一下子抓住消费者眼球,才能促使用户进一步点击、咨询、购买。


“在Instagram上就能看到商品信息,联系到卖家,对我来说是很方便的事情。”海外消费者moli表示。

Instagram “Shop”界面


3、Shopee应用内 游戏 矩阵,与用户互动,为商家引流。


东南亚消费者在购物时十分注重互动和交流,对此,Shopee在APP应用内推出Shopee Catch、Shopee Shake、Shopee Quiz、Shopee Throw等一系列互动 游戏 ,让用户边买边玩。


特别是最近火爆的东南亚种树小 游戏 Shopee Farm,在9.9大促期间,东南亚消费者邀请好友为 游戏 内的“折扣树”浇水2.5亿次,每颗“折扣树”都能结出各种“优惠果实”,供消费者购物时使用,与国内淘宝的“金币庄园”类似。


4、有针对性地对7个站点,推出不同营销活动


“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Shopee 习惯采取不同对策。”Shopee 跨境业务的总经理刘江宏表示。比如:


· 马来西亚消费者对价格和折扣敏感,就推出低价免运费的“Shocking Sale”的每日促销活动;

· 在印尼市场,打造专属购物节、明星营销,签约韩国女团BlinkPink作为印尼区域代言人;

· 针对整个东南亚市场对足球运动的热爱,邀请足球巨星C罗担任全球代言人;……


2020年Q2 Shopee、Tokopedia流量


据iPrice数据显示,2020年Q1、Q2季度,Shopee在印尼的月均访问量超过9300万人次,AppStore和PlayStore下载量排名均为第一,远远超过Tokopedia;而Lazada始终在第3、4位徘徊。


不得不说,在流量赛道里,Shopee流淌着腾讯的基因。



Shopee与Lazada、Tokopedia,实质上是腾讯与阿里在海外市场的“竞争”。


阿里巴巴对Tokopedia进行融资,用于突破电商领域,进军机票、保险等新市场;同时对Lazada投资持股比例也达到了83%,Lazada不断被改造,向阿里靠拢。不难看出,阿里巴巴投资的东南亚电商平台,多少都在复制着它的商业逻辑: 打通电商业务的基础设施,实现赋能。


举个例子,Tokopedia在获得融资后,先后收购在线婚礼市场运营商Bridestory、投资当地物流公司SiCepat、与印尼财政部合作进行在线纳税,基本是对标阿里巴巴平台,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基础架构形成“超级生态系统”。


Shopee则背靠腾讯与母公司Sea,呈现出“流量变现”和“本土化”和这两大特点。


当初,腾讯投资了Shopee后,表示不会参与经营业务,这给了Shopee很大的自由空间。随后,Shopee在社交媒体运营、 游戏 、内容、网红营销上吸引眼球,寻求变现,特别是利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体的流量进行曝光、变现,这与腾讯的“流量性格”相呼应,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神经浪游者》作者威廉·吉布森曾说过:“未来已来,只是分布得不太均匀。”东南亚电商市场也是如此。


Shopee凭借高度本土化成为东南亚电商市场领航者,也是腾讯在海外对决阿里的一次阶段性胜利。接下来,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也会加大马力,谁也无法预料之后的发展,我们下次再来一一解说。

———— e n d ————


长按添加好友,加入跨境观察交流群,获取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④ 东南亚主要网络游戏运营商

由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 (Infocomm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媒体发展管理局 (Media 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中国创游传媒 (China GC Network) 与新加坡游戏交换联盟(Games Exchange Alliance - GXA)携手承办的“第一届 新加坡—中国游戏产品交易会”于6月20日在新加坡举行。当日吸引了东南亚、中国、欧美等地的60多家公司前往。

在本次会议上,包括盛大网络等在内,近十家中国本土的着名的游戏运营和研发商受邀出席发表主题演讲并演示中国民族网络游戏以及一对一的商务洽谈活动。其中,去年在本土备受瞩目的“2006年度游戏新锐企业”渡口网络展出的3D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天机》获得了热烈的关注。其实这款游戏在去年封测开始就受到海内外的热烈关注,版权也先后出口至泰国、马来西亚、台湾、日本、印尼、越南等地,其上个月中国大陆公测期间更是赢得了玩家的喜爱,一度在“最受期待的网络游戏”排行榜前五名,相信伴随其在海外的推出,东南亚的玩家可以感受到这款颇具魅力的中国网络游戏。

⑤ 我想在一些小游戏上面投放激励视频广告,有谁知道如何投放么怎么联系到游戏制作方。

1.
互联网广告,就是通过网络广告平台在网络上投放广告。
2.
户外广告,是在建筑物外表或街道、广场等室外公共场所设立的霓虹灯、广告牌、海报等。
3.
纸媒广告,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
4.
电视广告,以电视为媒体的广告,是电子广告的一种形式。
渠道广告指的是过程中的所有传播形式,包括电视广告也包括其他一些纸面媒介。广告的渠道意义是说企业要把广告看成是一整套解决方案,广告不单纯是创意的事情,更要关系渠道环节:消费者和渠道同样重要,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广告的渠道解决方案甚至比单纯的电视广告(专业创意+投放频率)更重要。广告从产品市场驱动特性上分成技术服务型和市场造势型,他们的目的和方式都有区别。绝大多数行业的竞争已经足够充分了。竞争充分的意义,是说从渠道的角度把产品区大致为两类:市场营销驱动型产品和技术驱动型产品(也可以说是创新型产品)。技术驱动型产品的广告其实就是一整套使技术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关于解决方案不是本文的重点,主要是为了与市场营销型产品相对比。 在渠道中看产品的驱动力量与以往单纯从消费者角度挖掘产品卖点是根本不同的。广义的渠道包括经销商、分销商、终端商以及团购或者送礼的销售对象,只要产品不是落在最终的消费者手中就可以把这个销售环节视为渠道媒介。从消费者角度提炼卖点属于静态的,而从渠道的角度考虑广告就是动态的。对于市场营销驱动型企业——那种自恋式的把产品质量或技术含量作为广告传播内容的企业——广告如果没有顾及渠道因素,就很可能遭受渠道失力的痛楚,广告做的好不如渠道推的好。而对于技术驱动型产品,产品的技术的先进性一定是唯一的,技术驱动型企业的广告推广模式需要考虑的是替代产品与成本因素,更要考虑渠道对象对新技术和老技术的使用态度问题,纯技术的价值体现不是在研发环节,而是在下游使用企业的使用效益上,总体来讲渠道分为2类:付费渠道和免费渠道。
这2种方式都属于精准引流渠道,不过还是存在差异的。
免费引流就是通过人力,写软文,发文章,发论坛等夜以继日的进行工作,见效比较慢,消耗时间有点长,成本和人力成正比。
付费引流渠道是直接在媒体上做广告投放,通过这种形式把需要的流量引过来,比如网络,广点通,今日头条,抖音等。这种方式比较省心,省力,效果好,唯一缺点就是烧钱。
如果你有钱,那么就走付费广告,如果有精力,时间就用免费引流。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尤其是在现在互联网比较成熟的社会,资源都被大的平台,公司掌握,要想获取资源就得付费购买,毕竟他们的资源也不是白得来的!
以上两种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配比!聪明的你可以把字母zcs和数字3910组合在一起就会有惊喜。

⑥ 游戏出海中东,企业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不同于其他新兴市场,企业如果选择中东作为游戏出海的目的地,出于其复杂的多语言地区分布和历史,导致不同地域文化习俗也有所差异,更应该注意一些产品输出的细节,来避免触及宗教信仰、习俗上的敏感点,因此对本地化产品定制的要求更为细致。
同时由于中东用户对文化、历史还原度要求比较高,企业需要将游戏彻底本地化,让游戏场景、人物都更加贴近现实,细节把控更为严密;其次必须注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地缘政策,避免产品在推广、运营时出现问题。
针对游戏厂商出海中东,茄子科技基于丰富的本地化资源和积累,深入洞察用户本地化需求,通过大数据构建用户画像,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广告策略,贴近用户心理偏好,助力游戏出海中东提升本地化增长。
茄?科技旗下全球?告平台享有?有流量、?有平台、本地化团队三?特?,平台市场渗透率?,?告交付能?强,满?全球合作伙伴不同市场多元化流量诉求。通过定制化的移动?告解决?案服务?量海外本地客户的同时,更以优质的商业化能?及丰富的出海经验为基础助?中国出海企业拓展海外市场,赋能全球合作伙伴覆盖多元客户的?标,建?强?品牌形象。截至目前,茄子科技在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联酋、以?列等?余个国家和地区设?办公室并组建当地团队,在本地化资源和积累上有独家优势。 网络也查得到的。

⑦ 近年来中国大陆游客东南亚旅游的线路有哪些变化 为什么

东南亚旅游是中国刚开始兴起“出国游”时最早的旅游产品。它以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不算高的价位及距离中国地理位置较近等特点,吸引了大量想抢先走出国门,享受异国风情的中国游客。一时之间,东南亚旅游成为旅行社最抢手的路线,“新马泰”更是被旅行社喻为东南亚旅游市场的金三角。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东南亚旅游市场达到鼎盛时期。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今的东南亚旅游已不再是众人哄抢的“香饽饽”。东南亚旅游格局在悄然间发生了变化,其旅游产品面临升级换代。

恶性竞争埋下祸根

曾经去过东南亚旅游的游客,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东南亚风景不错,语言沟通不困难,但就是服务太差,而且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己的游玩兴趣。确实,当东南亚旅游市场面对中国开放后,刚开始的高额利润引来众多旅游批发商,争抢客源,拉开揽客大战。各种促销策略轮番轰炸,让旅客眼花缭乱。

自新、马、泰三国对中国开放旅游以来,旅行社为争夺游客,不仅国内旅行社一再让利,与几年前价格超过5000元相比,“新马泰”10日游市场价,已屡屡跌破3500元,比许多国内游还便宜;新、马、泰三国地接旅行社也跟着一再降低接团费用,泰国甚至出现地接收费不敷成本的“负团费”现象。但是,地接旅行社也不是“吃素”的,为达到赢利,纷纷大做“购物”文章,赚取回扣。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近年来新马泰游投诉屡见不鲜。在旅游过程中必须参观“自费景点”;处处设卡要钱;旅游景点几乎全是购物场所;宰客、甩团等现象,时有发生。新马泰旅游中的购物、饮食、路线等种种旅游陷阱,让部分消费者失去了信心,甚至出现了不好的口碑。据称,曼谷等地的一些商店是专门针对中国游客的,甚至“中国人一走,商店就关门”。

一方面这些问题让旅客痛恨不已,另一方面旅行社也感到委屈:很多每透舭豆刍穑�却�赫�导郏�眯猩绮坏貌煌ü�白苑丫暗恪薄⒕暗愎何锢椿袢∮��U交鹩�萦�遥�婪撞欢希�糜问谐’炻遥��涎锹糜卧庥鲂湃挝;�?/p>

海啸让危机雪上加霜

2004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使得东南亚旅游一时瘫痪。虽然受灾严重的只是普吉岛和马尔代夫,但对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旅游业产生了很大的打击。海啸给周边国家旅游业带来的影响,实际上是来自于旅游者的“心理障碍”。对海啸的恐惧,会让很多人忽略掉单一的旅游目的地,无止境的蔓延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海啸毕竟波及了东南亚很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旅游的金三角“新马泰”。对于东南亚成员新加坡来讲,2004年新加坡在中国旅游市场投入最多。然而,海啸破坏了新加坡的如意算盘。往年1月份,各旅行社的东南亚春节团早已爆满,海啸发生后,旅行社则相继取消了海岛包机,大批游客取消原计划,携程旅行网退款80万、国内三大旅行社共赔付游客180万等连锁反应随即产生。

尽管在这次海啸中,新加坡的旅游接待设施没有受到影响,但因为出境旅游的大多游客通常不会只选定某一个国家,在马泰受难后,新加坡自然难以独存。另外,受到余震威胁的恐惧心理,致使一些赴新加坡旅行团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行程。

马来西亚,虽然是印度洋海啸灾难中的受灾国,但是它受灾情况最轻。即使这样它也必须面对和新加坡同样的遭遇。

对于泰国来讲,海啸使旅游业遭遇重创。旅游市场一度跌落到海啸前的10%。有媒体报道,海啸造成的泰国旅游业收入损失达到300亿泰铢(约合人民币60亿元)。而据不完全的统计,去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这几个东南亚国家旅游的80%%的客人都选择新马泰同时游,而不是选择单一国家旅游。印度洋海啸,让“新马泰”旅游线路如同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旅游目的地国广范开放让东南亚旅游腹背受敌

六七年前,中国游客可选择的出境游国家不多,那时的新马泰线路已经成为了出境旅游的代名词。但时过境迁,“新马泰”线路如今已经显得太老套了。此外,随着各大洲旅游目的地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的整体开放,旅客有了更多的出境游的选择,这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东南亚旅游市场客流量的分流,对新马泰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市场上各国推出的一些新产品和路线颇具竞争力,这些特色鲜明的路线分流了东南亚旅游市场部分客源。例如专门针对年轻人、情侣度假的马尔代夫游,以探险为主题的尼泊尔游,神秘的印度、斯里兰卡旅游,充满浪漫风情的欧洲游,充满神秘和野性的非洲游等等。传统的新马泰旅游线路相对于这些新的线路而言,其吸引消费者的独特性似乎不足。

也有业内人士持不同意见,港中旅国际旅行社东南亚部经理欧阳超松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欧洲等国家的对华相继开放,对东南亚旅游来说,有了更多的挑战,但是东南亚旅游产品能持续,主要是其价格与国内消费能力相匹配,中国普通家庭都能承受这样的境外旅游价格,同时,深度旅游和个性化旅游能给东南亚旅游带来更新层次的热潮,我们也在为此做出努力。”

国人消费能力增强市场应变不及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认为,东南亚是对中国最早开放的出境游市场,比较成熟。东南亚旅游市场开发的比较早,在消费者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其次是价格优势,其价格目前能做到2000元左右,中国市场对价格非常敏感,这样的价格对中国的消费者很有吸引力。所以从开发直到目前为止,东南亚旅游市场仍然是国内最大的出境游市场。然而,近几年旅游市场发生了变化,东南亚旅游对中国消费者的魅力日益降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据张广瑞主任分析,中国消费者近几年的收入提高,有能力支付更加昂贵的旅游费用,选择价格比较高的旅游产品。前几天,英国成为旅游目的地之后的“英国游热”可见一斑。同时,中国人的旅游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成熟、理智。旅游市场初期的那种“消灭景点”式一窝蜂似的旅游已经越来越少;目前,休闲旅游的概念越来越流行,很多有支付能力的年轻一族的旅游观念更接近欧美发达国家。他们更愿意选择一个适合的地方,进行纯粹的放松、休憩,而不是走马观花,把时间花在路上。而传统的新马泰旅游却仍然沿袭几年前的路子,没有针对市场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也导致部分顾客被动的流失。

张广瑞主任指出,另外,中国消费者的旅游观念正在变得成熟,他们对东南亚旅游中频繁的购物、赶路失去了兴趣,所以购买东南亚旅游产品的积极性降低。而这种现象不断的蔓延,也是东南亚旅游客源流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东南亚旅游市场不针对这些变化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其客源肯定将进一步流失。

东南亚旅游格局发生变化菲律宾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内忧外患之下,东南亚国家开始重振旅游业,各个国家的旅游局大力推行自己新的旅游战略,东南亚旅游格局生变,“新马泰”老产品面临解体的危险。

首先,从新马泰三国的媒体营销宣传上更倾向于“单飞”。泰国以“无限欢乐”作为本国的旅游特色;马来西亚则以“亚洲之所在”为新的宣传点;新加坡的营销宣传更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非常新加坡,三天玩不够”。从这一迹象看来,东南亚市场的金三角为“单飞”在营销宣传上各自做了充足的准备。

其次,金三角成员把眼光投向新的合作伙伴。金三角三国中,新教破的旅游资源相对薄弱。为解决这一问题,又想让新加坡跳出海啸的阴影,新加坡把印尼作为了新的合作搭档。现在新家坡和印尼捆绑在一起的旅游线路,在各家国际旅行社中都开始销售。

菲律宾无疑是东南亚旅游格局生变的受益者。随着菲律宾旅游部驻京办事处在去年7月份的成立,菲律宾在中国的旅游推广工作得到加强。今年,菲律宾接待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赴菲游客的增长速度。据数据显示,中国入境的游客人数从2004年全年的39581人增长到今年上半年的45789人。中国在菲律宾国外客源市场中的排名迅速攀升,跻身于美国、韩国和日本阵营。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受到东南亚旅游格局生变的影响。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客观上给菲律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遇。据菲律宾政府和负责旅游事务的部门预计,今年菲律宾观光客人数将会达到300万,旅游收入将会远远超过去年的16亿美元。

过去的两年里,因为阿布沙耶夫此类恐怖组织在菲律宾偏远度假区频繁活动,加上2003年暴发的SARS疫情,西方国家对菲律宾频频发出旅游警告,导致该国旅游业一度严重受挫。但发生在印度洋周边的一场海啸,让那些原本把泰国、马尔代夫视为旅游天堂的外国人,如今纷纷把视线转向菲律宾。

用菲律宾旅游运作协会主席里奥·皮卡索的话说,在海啸发生后,至少有16家日本旅行社取消了游客的马尔代夫之行,转而安排他们前往菲律宾旅游。他说:“一些原本预定泰国、印尼和其他一些遭受海啸袭击国家的游客已经改变原先的计划,转到菲律宾。”

据了解,其中仅春节期间的大陆游客就达到5000人,马尼拉的酒店以及大陆到菲律宾的航班和包机早就被预订一空。当时的菲律宾甚至没有足够的酒店和机场来接待数量猛增的游客。菲律宾旅游局的旅游专员柯茉莉女士在接受《中国旅游周刊》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菲律宾正在迅速地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新兴目的地。

新马泰老线路面临解体泰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泰国是这次东南亚海啸的重灾国,也是受东南亚格局生变影响最大的国家。迷人的海岛风光,浓郁的异国风情,风景秀美的泰国在亚太出境游市场可谓首屈一指,曾经辉煌的“新马泰”也是以泰国游为主打。令人尴尬的是,受海啸影响,就算没去过泰国的人,也到了谈“泰”色变的地步。

业内人士称,“新马泰”团的低迷状态受泰国连累,泰国旅游局北京办事处处长周仰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证实,由于地接费用上调,2005年8月15日之后,从北京出发的泰国组团游价格将在目前的基础上提高两成左右。这次涨价对于泰国游的价格优势有不小的打击,甚至业内人士预测这将直接对东南亚旅游市场的格局产生影响。“泰国游本来在东南亚旅游市场中有着价格优势,突然涨价这么多,必然会影响整个东南亚旅游的格局。”

捷达假期的张总经理说,泰国游涨价还会导致“新马泰”捆绑线路价位上涨,旅行社很可能就不再将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泰国这三个地方捆绑在一起进行销售,传统的“新马泰”三地游将面临冲击。

在这种低迷状态下,新加坡变更合作伙伴,迅速寻找了新的合作搭档印尼。很显然,这种措施无疑加重了老搭档泰国的负担。

市场催生东南亚旅游新产品

东南亚旅游格局生变为东南亚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中国出境游开放已有十多年了,东南亚市场由于发展较成熟、价格优惠、距离近等优势,一直受到旅游者的青睐。但是,东南亚旅游也面临着产品老化、旅游质量等问题。”港中旅东南亚市场部经理欧阳先生介绍说。他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旅游素质的提高,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传统旅游方式,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没有什么生命力了,旅游者需要的是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据他理解,所谓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是指那些能满足旅游者个性化旅游需求的产品,包括散客自由行、休闲度假等在内的深度旅游。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广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同样认为,东南亚旅游线路应该针对目前中国市场的特点,不断更新自己的产品,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据他分析,目前欧洲游已经分流了相当部分的消费者,虽然其价格不菲,仍然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但是欧洲游目前也是在进行“消灭景点”式的操作,例如“10天游遍12国”等等,其实这点时间留给一个国家尚且不够,何况游历十几个国家。欧洲游产品的不完全成熟,给东南亚的旅游新产品留下了空间。另外,中国市场很大,而市场在不断细分,高、中、低端的市场各有自己的消费特点。价格对中国市场来说,仍然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因素。只要对产品加以改进,东南亚市场仍然会保持魅力。据悉,泰国已经开始了初步调整,针对中国的高端消费市场推出新的线路,因为高端消费者带来的收益将非常可观,远非大众消费可比。

另一位业内人士却表示,虽然格局发生变化,“新马泰”这条旅游线路不会消失。中国旅行社总社亚洲部张晓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传统的东南亚旅游产品即新马泰线路仍是旅行社组团出游的基础。他解释说,中国旅游市场的低端消费群体占据了大部分市场,对于消费者来说,出境旅游始终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是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局限,他们更愿意选择相对经济实惠的旅游路线和方式,即多个国家的长线旅游。

张晓军认为,中国出境游开放十几年来,东南亚市场因开放国家集中、景色美、价位低、距离近,一直是中国旅游者出境游的热点区域,也成为中国人走出国门的重要选择。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马泰旅游以其低廉的价格,圆了中国人出国旅游的梦想,也让游客实现了一次旅游多个国家的目的。但同时他也表示,深度游产品也在增多,多元化是东南亚旅游产品发展的趋势。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目前中国有出境游消费能力的人群短时间内还是较固定的那一部分,这部分人群大都已经游过“新马泰”三国的传统旅游线路了。据泰国旅游局驻北京办事处处长周仰远先生说:“如果想吸引这些人二次消费,能作的就是要更新产品,但更新产品是需要过程的。对于泰国来说,目前所能作的就是做好服务,在此基础上寻求突破。”

国际旅行社总社出境游总部市场营销总监林康认为,传统的东南亚旅游新马泰线路仍旧很受欢迎,但是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价值观念的不断更新,高端旅游、特色旅游、自由行正逐渐成为旅游者的新宠。据他透露,新马泰一条龙的传统旅游线路现在占有40%的市场份额,“新马泰”各国单独的一地游、两地游等较深度的旅游产品已经占到60%。

高品质的深度游是东南亚旅游的发展方向

经济学理论表明,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是由消费者多层次的旅游需求决定的。据旅行社人士介绍,出境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是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中高收入者,主力军为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消费者。随着旅游者旅游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将会更多地追求旅游的附加价值,希望享受到真正的休闲和放松。旅行社方面也要更多地注意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如在饮食与住宿方面更高的标准,在行程方面更加宽松自由等等。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十多年来东南亚旅游线路的发展过程:最初推出的是泰马新港澳15日游,后来是新马泰三国游,现在一国游甚至一个国家的一地游正成为旅游者出游的新选择。旅游产品线路越来越短,反映出东南亚旅游的一些嬗变,即旅游产品在向着深度旅游的方向逐步发展。签证的便利、旅游者的旅游观念的变化、收入的增加、旅游经历的丰富等主客观条件的成熟也使得深度旅游成为未来的趋势。

作为传统出境旅游线路的新马泰旅游,目前之所以仍然受到中国市场的欢迎,其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不断有新的出境游消费人群的诞生。另外,任何一个事物从产生到更新都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事物进化的必然规律。

“新马泰”急需产品更新换代,一国游、深度游亟待推广。竹园国旅中国公民旅游部负责人肖鹏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我们在7月份组织的赴东南亚旅游的人数是2100人,其中1200人去新加坡旅游,900人是去泰国,只有30多人是去马来西亚。自由行占了200人,比过去有了很大幅度增长。很多中国游客有孩子在新加坡念书等许多情况,所以需要不定期的去看望,这也是增加自由行人数的原因之一。”

“新马泰”这个知名的旅游品牌曾使三国受益匪浅,现在,这三个国家在做好旅游协作的同时,已开始努力打造本国的旅游特色形象。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较深度的“一国游”不但可以让旅游者从各个方面更深层次地了解一个国家的自然、人文、政治、经济等情况,更接近旅游的本质,而且这种旅游方式还可以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从而为旅游目的地国带来更多的旅游收益。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当本报记者就东南亚旅游的未来向各国旅游官方机构及旅行社人士进行大面积采访时,大部分旅行社人士都表示,他们正在积极加强与接待国旅游机构的沟通合作,希望推出多元化的产品来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并且通过市场来检验新产品的生命力。东南亚各国旅游局亦纷纷表示,面对新的市场格局和消费需求,他们也适时调整了营销策略和推广重点。

据中国旅行社亚洲部张晓军介绍,就旅游资源而言,泰国和马来西亚都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实力进行独立推广。新马泰三国也曾经试图独立包装推出市场,但又逐渐走向联合,只是变换了联合的方式,由过去的新马泰三国联合转换为各个国家与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联合,比如最近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民丹岛联合推出的旅游产品。港中旅东南亚市场部经理欧阳超松先生也认为,由于东南亚的地缘关系,其旅游产品被划成一个板块,在资源上有很好的互补作用,完全独立包装是不大可能的,联合是少不了的。当然,新的组合必然会带来新的旅游产品。

新加坡反应最快“非常”“结亲”印尼

在这种新的变化下,新加坡依靠“非常”营销手段,变更合作伙伴,迅速寻找了新的合作搭档印尼,在金三角中算是反应最快的国家了。

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地区署长兼首席代表蔡永兴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南亚旅游可以粗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传统线路的持续和维护升级;第二层次是开拓发展新的组合线路;第三层次才是深度突破。新加坡旅游局一直都很重视中国市场,是最早介入向中国游客推广旅游的国家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为了满足游客的更多需求和尝试组合更新线路,新加坡旅游局牵头推出‘非常新加坡,非常11’这个组合。这个旅游产品就是为了丰富现有的新加坡旅游项目,使中国游客在充分领略新加坡的非常魅力的同时,还能饱览印度尼西亚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名胜古迹。新加坡旅游局在充分依靠自身在休闲旅游、商务旅行、奖励旅游、美食购物等优势的基础上,辅助以周边国家自然与休闲风光,组合了这个崭新的东南亚旅游产品,这是一个新的亮点。我们希望把新加坡建设成为东南亚的旅游中心和中转枢纽。”

据蔡先生称,新加坡还推出了一项名为“旅游2015”的计划。计划在今后10年内,将力争使到访新加坡的游客数量翻一番,即从2003年的830万人次增至1700万人次,同时计划在2015年将旅游收入从2004年的58亿美元增加到183亿美元,并创造10万个新的旅游就业机会。

为实现这一计划,新加坡贸工部长林勋强宣布将建立一个总额为12.2亿美元的旅游发展基金,用以增加新加坡在商业会展、休闲、娱乐、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的投入。如吸引新的投资项目、开发新的旅游产品、鼓励企业主办国际活动等。

目前新加坡的旅游收益在亚太区的市场占有率是6%%,而面对其他旅游收益日益增长的亚太区国家的竞争,新加坡要继续保持6%%的市场份额,必须保证在今后10年内至少取得每年290亿元的旅游收益。面对日益好转的东南亚旅游市场,新加坡旅游局不断推出具有特色的新招,吸引游客,欲做东南亚游的“龙头老大”。

马来西亚后来欲居上抢先打出“一国游”

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在过去的传统线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游客资源,但目前由于世界旅游格局有所调整,相对新加坡和泰国来说,到马来西亚旅游的中国游客少一些。

与新加坡相比,马来西亚拥有更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以往的传统旅游线路中旅客们只是匆匆游览,从来没有仔细认识过这个国家。其实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岛屿与半岛的海洋国家,具有很长的海岸线。沿海风光秀丽,适合休闲度假。

竹园国旅中国公民旅游部负责人肖鹏先生认为:“马来西亚的旅游受到了交通方面的制约,仅有马航和国航有不定期直飞马来西亚的班机,相对新加坡和泰国来说,在交通上航班量不够,导致游客和旅行社方面在选择上不够方便。现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也在配合国家旅游局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政策”。

马来西亚旅游局中国办事处的市场经理宁丽女士告诉本报记者,“早在非典时期,我们已经察觉到当今国内居民对健康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所以就开始尝试宣传健康休闲度假,马来西亚也逐渐向旅客介绍自己的自然海岛资源,提倡休闲游。”

在2004年5月24日开幕的“马-中旅游交流会”上,马来西亚旅游部部长拿督廖麦克杜雅先生表示,中国已成为除“邻居”新、泰、印尼外的全球最大旅游顾客市场。因此,如何调整旅游策略,进一步提高中国游客业务,是马来西亚旅游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的问题。他的这番话似乎也说明了一些问题。不少旅游界人士表示,这次推介会与往年颇为不同,马来西亚首次以“一国休闲游”作为推介的主题,而此次推介可能是借“休闲”概念避嫌,暗渡陈仓想“单飞”。从这一点上看,马来西亚似乎比新加坡及泰国先行一步。

泰国强势营销恢复人气

泰国,与中国距离近,民间文化多有渊源,因此近年来中国公民纷纷把泰国作为第一次出境游的目的地。海啸发生之后,泰国旅游局官方,为重振人们对泰国的旅游信心,特制定“强势营销”策略以便激活泰国游。

据泰国旅游局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周仰远先生介绍,泰国旅游局和当地业者都希望能以真心赢得游客重新的青睐。无论是官员、酒店主管或在街边摆摊的小贩,都在呼吁游客们放心回到泰国游玩。

今年3月份,泰国旅游局自掏腰包邀请媒体前往当地度假胜地采访,希望记者能发回正面的报道。据悉,参加这次采访的中国媒体高达千人。国外旅游目的地为在中国推广旅游业务,邀请几家相关媒体去本国参观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像泰国这样邀请上千人,在旅游界还不常见。可见,泰国游在媒体宣传上的力度非同一般。为恢复重灾区普吉的旅游业,泰国将高尔夫公开赛地点挪到普吉岛。

印尼加入抢客游戏捆绑销售出奇招

印尼介入争取中国游客的行动相对新、马、泰三国稍晚,那么印尼是否会抓住东南亚旅游重新洗牌的机遇,大力发展对华推广呢?

印尼驻华大使馆公使谭舵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新兴的东南亚旅游目的。印尼的旅游推广在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起步较晚。2004年,中国赴印尼旅游的人数仅有8万人,这个数字与印尼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迎接中国游客的到来,印度尼西亚将放宽中国公民赴印尼旅游的签证政策,给予中国游客落地签证的待遇,并大幅度降低签证费用。印尼方面希望这一友好的举动将大大吸引中国游客赴该国旅游。

印尼驻华大使馆公使谭舵先生进一步解释说:“首先我们会充分了解中国游客的出游心态,并且采取一些相关的促进措施,例如,和新加坡的组合旅游,这是我们的推广方式之一,‘非常11’组合旅游行程大多包含印尼着名的度假胜地巴厘岛。该岛在2004年被评为世界七大度假岛屿之一,它独特的热带风光将带给中国消费者独特的休闲体验。还有就是落地签证待遇,印尼方面将给予游客最长达30天(签证费25元)最短7天的旅游签证(签证费10元)。其次,通过媒体宣传和搞活动促进推广。第三,印尼将与澳大利亚捆绑销售,将旅游线路尽力调整成能符合中国游客需求的线路。目前,此线路正在准备当中,估计3个月后游客就能见到这个产品。”

东南亚旅游格局生变,几家欢喜几家忧。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对于各国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新的机遇。东南亚各国及相关的旅游服务机构已经行动起来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国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新的营销策略。至于谁能在这场新的战役中脱颖而出,谁的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口味,还有待于市场的考验。但无论如何,新产品的推陈出新终归受益的还是中国的旅游消费者。

⑧ lazada和shopee哪个好点

01、发展阶段不同

虽然两者成立时间不同,但是最终正面交锋时间,还是要从2018年阿里正式重用Lazada开始。2018年3月,阿里追加20亿美金投资,持股达83%,彭蕾出任董事长,Lazada完全成为阿里平台,代替速卖通征战东南亚市场。

成立于2012年Lazada在新加坡创立总部,业务范围即覆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六个东南亚国家。

后起之秀的shopee脱胎于游戏公司Sea Group,于2015年成立,最初只在新加坡设立了总部,主打新加坡市场。

后来市场拓展至马来西亚、泰国、台湾、印度尼西亚、越南及菲律宾共七大市场,2019年底开辟了巴西第八市场,宣告shopee正式走出地区,跨向全球;而其竞争对手Lazada成立时间更是比shopee早了三年。虽然两者成立时间各有差别,但是两者都处于快速增长的东南亚增量市场,两大平台都在快速发展。

3月4日Shopee的母公司Sea Limited发布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2019全年财报。数据显示,Sea第四季度调整后的总收入为9.091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33.5%;

集团全年经调整的收入达29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78.1%。其中,Shopee2019年的GMV达176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71%;全年总订单数达12亿单,同比去年增长100.5%。

Sea在其发布的财报中也提到电商部门Shopee依然拥有强大的用户留存率。 据悉,从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其订单留存率接近70%。其中,印度尼西亚作为Shopee最大的市场,其订单留存率甚至高于同期的全集团留存率。

阿里巴巴集团于去年8月底公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季度业绩,以持续强劲增长开启新财年,Lazada连续三个季度订单同比增长超100%。

Lazada继续专注于保持强劲的用户增长和用户互动,施行了有效的获客计划,移动日活跃用户同比翻番。据统计,连续6个季度,Lazada的月活跃用户数都在东南亚消费平台排名保持第一。

02、入驻和流量不同

卖家在shopee上可以招商、自主申请等多种形式开启店铺,而lazada最先开始则是以邀请为主要的扩店方式,直到阿里投资后,才陆续开放卖家自主申请通道。这不仅保证了其定位的准确和品牌,也吸引了优秀的卖家加入。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shopee现在广泛招商,新手入驻的门槛比Lazada低,Lazada需要入驻这在其他电商平台月营业额5万美金以上,这对于卖家来说不友好。

流量差异方面,通过流量工具similarweb,shopee和Lazada的平台流量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不含台湾,shopee的整体流量也更大,呈现出更大的竞争优势,两者之间存在不同的优势性站点。

03、平台的定位不同

对比两大平台,shopee的品牌策略更向国内的拼多多,走的是C店路线;lazada则走了高端路线,倾向于突出自己的品牌形象,这点和天猫类似。

shopee定位瞄准的是东南亚中低层次消费市场,而lazada则面对的是白领、学生阶层,两者的经营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区别,低价秒杀、爆款等方式是shopee的主要营销策略;lazada的消费人群则有更大的消费溢价,同时lazada营造了品牌好物低价出售的消费分为,这有助于促进消费的转化,保证平台和商家的利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lazada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Shopee

⑨ 互联网自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互联网媒体发展六大新趋势

一、移动化、数据化、智能化

1994年4月20号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在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和推动下,我国互联网已经经历了以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腾讯网等门户网站为代表的门户时代,以新浪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目前已经进入以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为代表的智能媒体时代。智能媒体时代的典型代表是创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其主要特征是移动化、数据化和智能化,鉴于今日头条代表着互联网媒体发展新趋势且取得了巨大成功,近年来,互联网媒体纷纷掀起向今日头条学习和对标的风潮,这种现象可以简称为“头条化”。除了网易、搜狐、阿里UC之外,在中国最擅长做互联网产品的腾讯也开始向今日头条学习。具体到腾讯,一是抽调懂技术和产品的帅才亲自挂帅,由着名的产品经理、腾讯COO任宇昕亲自操盘;二是把OMG定位为技术和产品驱动内容分发部门。一方面网络媒体事业群下快报产品部更名为兴趣阅读产品部,职责调整为负责兴趣阅读产品天天快报的研发运营推广工作,快报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建设和体验优化,以及快报的内容运营工作;另一方面网络媒体事业群下成立内容平台部,负责搭建公司级内容开放平台,包括内容合作体系、内容生态体系,内容运营体系、内容数据体系、内容品类体系、内容特征体系等工作,建立公司级安全,健康,完善的内容生态,支持公司各大平台的内容分发需求。

1.移动化

在3G尤其是4G技术的推动以及大规模商用和渗透下,我国互联网从PC互联网快速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移动红利成为互联网媒体发展的重要红利。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至96.3%。目前,移动红利基本上被今日头条、微信、微博、快手等互联网分发平台和媒体瓜分殆尽,移动化已经成为标配和操作系统。

2.数据化

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一方面可以对数字化内容数据化,通过对数字化内容打上颗粒度很细的标签,内容可以更好地结构化、标准化,内容的价值也能带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另一方面可以对用户进行全方位、多层次、深度的标签化,进而更好地了解用户的消费行为和潜在价值。从商业价值的角度,用户远远大于受众和网民。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大数据技术出现之后才有真正的用户概念,在传统媒体时代,只有受众而没有用户,在PC互联网时代,只有网民也没有用户。当前,智能媒体正在快速迭代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用户连接失效”。

3.智能化

门户网站兴起之后,在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元的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信息过载”的世纪级难题,随着每个人的好友越来越越多,社交媒体也越来越重,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用社交关系推荐来解决信息过载的办法也已经失灵,而唯有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之上的智能信息匹配才能有效解决信息过载难题,即在用户个性化、定制化的信息需求和丰富多元的海量信息之间通过科学的算法推荐来实现高效匹配。

从目前发展来看,移动化红利已过,而数据化和智能化红利还有很大空间和潜力可挖,所以所有的互联网媒体纷纷向数据化和智能化转型也就理所当然了。

二、从CTC(Copy to China)到CFC(Copy from China)

1.前期我国互联网媒体采取的多是CTC模式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一直是互联网新模式和商业模式领先者和创新者,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在美国创立了雅虎,也开启了门户网站模式1996年4月12日,雅虎以13美元的发行价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此后,我国的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等纷纷把“门户网站模式”引入中国,并成功在美国上市。除了以新浪网等为代表的门户模式,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模式,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搜索模式,新浪微博、微信等都可以或多或少地看到亚马逊、谷歌、Twitter和Facebook等的影子。在CTC模式下,我国互联网媒体的实力与国际互联网巨头相比差距悬殊,我国的互联网媒体基本蜷缩在国内市场被动防御,而不可能像亚马逊、谷歌、Facebook等纵横四海、在世界范围内跑马圈地。

2.CFC开始成为潮流

首先,我国互联网媒体实力快速增强。得益于国内规模庞大、纵深宽广的市场,快速增长的经济和全面发展的社会,非对称管制的互联网政策以及对复杂场景的创新性理解,阿里巴巴、腾讯、网络、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媒体狂飙猛进,用户数、收入、净利润、技术能力都飞速成长,已经成为世界互联网领域的重要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创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完全采取基于最新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了世界互联网的新趋势。经过移动互联网和中国复杂场景锤炼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世界互联网舞台上实力更为强劲、心态上更加自信、主动权也更强。虽然我国互联网媒体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其主要市场还是主要集中在只占全球互联网人口的五分之一的国内市场,对于互联网媒体这种“二八效应”特别显着的行业来说,如果不通过有效的国际化战略进军另外五分之四的国际市场,就会被美国互联网媒体巨头越拉越远。

其次,阿里巴巴、腾讯和网络和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平台在国内取得领先优势之后,纷纷从防御国门到主动开辟海外战场,吹响了反击战的号角,代表着新时代的新趋势。一是阿里国际化布局主要集中于电商和支付领域,而媒体领域较少。包括耗资2亿多美元投资了硅谷的移动聊天和视频通话应用Tango、向美国增强现实公司Magic Leap注资近8亿美元、阿里UC将在未来两年内准备向东南亚地区投入3000万美元,扶持该地区的自媒体的内容生产。二是腾讯在媒体领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投资。主要包括2016年12月末全资收购了泰国最大的门户网站 Sanook Online (曾在2010 年收购了其近半股份),2012年也购入了韩国领先的移动信息服务提供商Kakao若干股权,通过公开市场入股“阅后即焚”视频社交App SnapChat母公司Snap,持股比例超过12%。

三是新势力的代表今日头条主动到北美开辟海外主流市场。早在2015年6月,今日头条就启动了国际化战略,通过自建以及收购的方式在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巴西等地作了相应布局,而其他媒体领域的主要布局包括:2017年11月,完成了对海外音乐短视频平台Musical.ly 的收购,交易总价近 10 亿美金;2016年10月,以2500万美金领投印度最大的信息分发平台Dailyhunt的D轮融资;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控股了印尼一家排名前三的印尼语新闻推荐阅读平台“BABE”;2017年年初通过“资本+技术输出”的方式全资收购北美主流短视频应用Flipagram;2017年11月,收购和投资了猎豹移动旗下的新闻聚合平台News Republic 和直播平台 Live.me。

第三,主动出击北美主流市场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当前国际传播格局出现了本质变化,互联网成为国际传播能力的核心平台和竞争主战场。在传统传播时代,美国借助新闻集团、CNN、时代华纳等实力强大的国际传媒集团,在国际传播中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发达国家也凭借其旗下的国际传媒集团获得一定的国际话语权。但在互联网传播时代,美国借助谷歌、Facebook、Twit ter等在全世界跑马圈地,而其他国家则没有能与之在国际市场上匹敌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比传统传播时代,实力更强、领先优势更为显着。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而今日头条等互联网企业积极进军北美主流市场,构建基于移动互联的新传播体系和传播平台,能够将国内正能量的故事传递给国际社会,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效地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是,目前在技术、用户、规模、实力等各个方面,美国的互联网媒体巨头仍然有着显着优势,而我们要从CTC模式成功切换到CFC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互联网广告居于主导地位

2012年,我国报业开始进入断崖式下滑通道,2015年电视业也步入大幅度下滑的泥沼,经过近几年的此消彼长,互联网媒体广告已经成为占据媒体广告市场的绝对主导力量。

1.我国互联网广告体量大且保持高速增长

与传统媒体广告收入继续大幅度下滑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已经体量很大的互联网广告依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网络广告已经从2011年的537.7亿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2902.3亿元,在短短的5年时间内,增长了4.40倍。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刘敏司长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广告产业总体规模达到6489亿元,其中互联网广告收入占比2200亿元,占总体广告收入的30.82%;据有关机构预测,2017年互联网广告占比将达到54%,传统媒体占比将下降至46%。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统计年报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业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为145.83亿元,全国电视广告收入1004.87亿元。可以预测的是,2016年报纸的广告收入应低于500亿元,期刊的广告收入不到100亿元,四者之和应低于1800亿元。无论是基于艾瑞咨询的数据还是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网络广告的收入都已经远远超过四大传统媒体的广告收入之和。

此外,根据艾瑞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广告季度市场规模为698.9亿元,同比增长31.1%;第二季度为861.6亿元,同比增长28.5%;上半年网络广告收入为1560.5亿元,同比增长29.65%。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网络广告收入虽然已经超过3000亿元,但是依然保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

其次,互联网媒体广告收入的马太效应明显。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交媒体和智能媒体等更为先进的互联网媒体正在快速迭代传统门户网站,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增速较低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腾讯、阿里巴巴、网络、今日头条、新浪微博等互联网广告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7年前三季度,新浪网门户广告收入为8.872亿美元,同比增速47.47%。但在新浪网络广告营收同比增长的2.856亿美元中,新浪微博的广告和营销收入同比增长2.814亿美元,可以看出新浪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增长仅仅为可以忽略的0.042亿美元;网易网的广告收入为16.72亿元,同比增长12.37%;搜狐网的门户网站广告收入为2.42亿美元,同比下滑30.86%;凤凰新媒体的广告收入为9.429亿元,同比增长7.27%。其中,第一季度PC广告收入同比下滑21.5%,第二季度同比下滑21.2%,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1.8%;腾讯的广告收入为280.78亿元,增速为50.20%,预计全年广告收入会超过400亿元,超过全国报纸的广告收入;网络前三季度的广告收入为527.21亿元,同比增长9.06%。虽然第一季度出现1.3%的下滑,第二季度同比增长5.6%,但是第三季度已经同比增长22%,预计今年会达到800亿元,超过报纸、期刊和广播的广告收入之和;新浪微博前三季度7.413亿美元,同比增长61.15%。具体见表1。

表1 2017年前三季度互联网媒体广告收入及增速 %

互联网媒体 2017Q1 2017Q2 2017Q3 前三季度合计
值 增速
新浪网(亿美元) 2.28 2.952 3.640 8.872 47.47
网易网(亿元) 4.45 5.96 6.31 16.72 12.37
搜狐网(亿美元) 0.81 0.86 0.75 2.42 -30.86
凤凰新媒体(亿元) 2.411 3.387 3.631 9.429 7.27
网络(亿元) 147.38 178.83 201 527.21 9.06
腾讯(亿元) 68.88 101.48 110.42 280.78 50.20
资料来源:根据互联网公司财报整理。

此外,阿里巴巴虽然没有公布自身的广告数据,但是根据艾瑞的数据,其2016年的广告收入为821.5亿元,且从理论上讲其广告收入增速与其营收收入增速成正比,阿里巴巴前三季度营收为1258.56亿元,同比增长60.18%,预计2017年阿里巴巴的广告收入会超过1200亿元,超过传统电视的广告收入。

四、双融加快

首先,产业融合高速推进。互联网打破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不同产业之间开始快速跨界融合,之前泾渭分明的产业边界已经不存在。产业融合一方面使得互联网巨头可以打造巨大的生态系统,无论是阿里巴巴、腾讯还是网络,都在打造跨越多个行业、参与者众多、互利共赢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产业融合也使得“跨界打劫”时常发生,直接后果就是互联网媒体的竞争更为激烈。

其次,产金融合。金融业是产业上的皇冠,是产业发展的加速器,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和助推,无论是已经是功成名就的阿里巴巴、腾讯和网络等BAT互联网巨头,还是新兴的今日头条、快手等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一是今日头条2016年以110亿美元估值融资10亿美元的基础上,2017年又以220亿美元的估值获得20亿美元巨额融资,以支撑其在微头条、短视频、抖音和悟空问答等各个业务线的全面拓展;二是爱奇艺完成一笔15.3亿美元的可转债认购,主要认购方为网络、高瓴资本、博裕资本、润良泰基金、IDG资本、光际资本、红杉资本等,其中网络认购3亿美元。充足的资金能够帮助爱奇艺巩固和扩大自身的领先地位,相信不久的未来其盈利已不是难题。三是快手以30亿美元估值获得3.5亿美元的融资,此次融资由腾讯领投。四是一点资讯以3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1.2亿美元,这也是其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之后的新一轮融资,由北京文投集团投资。此外,在美国资本市场,搜狗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募集5.85亿美元;在香港市场,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募资总额73亿港元。

五、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经济是规模经济效应极其显着的行业,近些年,阿里巴巴、腾讯和网络大力通过投资和并购进行战略性布局,尤其通过在优势领域的收购来提升自身的市场占有率,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首先,在网络游戏产业领域,基本形成了腾讯和网易的双寡头市场结构。根据《2016年游戏产业年会》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655.7亿元,其中移动游戏市场规模达819.2亿元。2016年,腾讯的网游收入为708.44亿元,其中手游收入约382亿元;网易网络游戏净收入为279.80亿元,手游收入大约为179.07亿。可以看出,腾讯和网易的网络游戏收入之和为988.24亿元,手游收入之和为561.07亿元,分别占网游总收入和手游收入的59.69%和68.46%。2017年前三季度,腾讯的网游收入为735.16亿元,预计全年会超过1000亿元,网易的网游收入为282.77亿元,预计全年有可能达到400亿元。2017年,腾讯和网易在网络游戏市场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

其次,在互联网广告领域,阿里巴巴、网络、腾讯和今日头条成为主导。2017年,预计阿里巴巴的广告收入超过1200亿元,网络的广告收入超过800亿元,腾讯的广告收入超过400亿元,今日头条的广告收入超过150亿元,四者合计为2550亿元,占据了互联网广告市场的70%以上。

第三,在数字阅读领域,阅文集团处于领先地位。阅文集团由腾讯集团花50亿元收购的盛大文化和其旗下的腾讯文学整合而成。根据阅文集团公开的招股书,阅文集团2016年实现营收25.68亿元,较2015年的16.06亿元同比增长59.1%。而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网文市场规模达到46亿元,阅文集团占比为55.83%。

第四,在音乐领域,已经形成了腾讯音乐、阿里音乐和网易音乐占主导的市场结构。

六、新巨头浮出水面

目前,在互联网媒体领域,阿里巴巴、腾讯和网络等BAT互联网三巨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随着今日头条的强势崛起,必将会成为互联网媒体领域的新巨头。

创立于2012年的今日头条,依靠其彻底、全面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全新技术底层架构,紧紧抓住大数据技术红利、移动互联网红利、自媒体红利和短视频红利,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短短5年左右的时间内成长为超级独角兽。根据各类报道数据显示,今日头条2015年收入在16亿元左右,2016年收入在60亿元左右,2017年收入将超过150亿元,而预计2018年的收入将在300到500亿元之间,2017年初在引入20亿美元战略投资时估值为220亿美元。高速发展中的今日头条在稳固了智能分发平台领头羊的地位之后四处出击,先是用火山小视频去对标快手,再用微头条去对标新浪微博。

此外,快手、B站、一点资讯等都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

⑩ 到印尼旅游必买的有哪些 吃 穿 用 玩

1. Wayang木偶

陶器自古以来就在印度尼西亚生产。主要是陶器和stone器。后来,中国人引入了瓷器。印度尼西亚有许多陶器制造中心。其中最着名的是Kasongan,Pundong,Melikan,Klampok,Plered,Sitiwinangun,Lombok和Singkawang。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传统,创造了有趣的民族设计混合体。直到最近,印度尼西亚制造的大多数陶器都是纯色的,没有太多装饰。但是,随着出口的增加,更多的装饰性陶器开始出现。

今天,印度尼西亚的陶器包括小雕像,花瓶,盆和各种装饰性物品。每件商品的价格在5美元到100美元之间,而真正物超所值的商品要收取更高的价格。

阅读全文

与印尼游戏怎么营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3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0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