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黄奕聪什么时候去印尼

黄奕聪什么时候去印尼

发布时间:2022-12-24 01:30:20

Ⅰ 金光集团APP是上市公司吗

金光集团APP不是上市公司,但旗下拥有多家上市企业。
(1)黄奕聪什么时候去印尼扩展阅读:
(一)金光集团(APP)在中国设立的企业主要是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其投资股东是香港富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印尼籍华人黄奕聪先生在1962年创立了印尼金光集团,30年后,自1992年起,印尼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本身不是上市企业,但旗下拥有多家上市企业。其中,2020年通过在二级市场四次举牌成功收购山东博汇纸业,成功利用资本手段控制了中国纸业市场。
(二)金光集团APP是金光集团的核心产业。创立于1972年,旗下的产品横跨生活用纸、工业用纸和文化用纸以及纸制品,年生产加工总产能达到2300多万吨,覆盖全球六大洲,超过150个国家。有人会不理解APP的含义,以为是移动端的软件名称,其实不是啦,它的全称是“Asia Pulp & Paper Co., Ltd.”,所以简称为APP了。
(三)金光集团APP(中国)旗下拥有着林务事业部、纸浆事业部、工业用纸事业部、文化用纸事业部、生活用纸事业部等。截至 2017 年底,APP(中国)拥有 30 多家全资和控股浆纸企业,以及 18 家林业公司,总资产约 1582.19 亿元人民币,年加工生产能力约 1,100 万吨,2017 年在华销售额约 552.86 亿元人民币,拥有全职员工逾 3 万名。APP(中国)致力于从多方面大力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金光集团APP(中国)有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从新进员工的迎新训练,上岗前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作业操作流程指导,到入职后的专家训练(ISO体系、特种作业、QA课程、MBOS训练、6Sigma训练)等等。金光集团APP(中国)提倡员工终身学习,在营造学习环境方面给予员工很大支持。如筹建图书馆,鼓励员工在职进修,每年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参加相关领域或专业的研讨会,以增进员工与外界的交流,全力塑造学习型组织并培养学习型人才等。

Ⅱ 泉州的海外华侨有多少他们分布在世界的那些地方为家乡办了哪些公益事业投资建设了哪些项目

祖籍泉州的海外华人华侨大约有700多万,分布于世界五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旅居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4个国家的泉州侨民,尤为集中。旅外乡亲心系桑梓故土,怀揣回报家乡、兼济苍生的博爱情愫,捐资于文教、卫生、交通、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建造楼宇、购赠设备、设立基金等,济世惠民,拳拳爱心,赫赫义举,德泽黎民而功施社稷,贡献至伟。
城乡处处,先后涌现了华侨大学、仰恩大学、光前学村、慈山学村、季延中学、梧桐中学等巨额侨资建造的知名学府。泉州大地,星罗棋布的侨建学校、医院、体育馆、图书馆、老人会、道路、桥梁,凝聚着海外赤子奉献给父老乡亲的一片真情。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已接受“三胞”捐资超过60亿元人民币。捐资超亿元的个人或团体有李氏基金、黄仲咸、洪祖杭等9个团体和个人,捐资超千万元的有107人。尤其是教育事业,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更是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财力,在捐助的60多亿元善款中,70%以上用于兴教助学,可以说,泉州从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到中专、大学乃至老年大学,85%以上学校受益于三胞的捐助。其中设立各类教育基金会843个,基金总额达4.32亿元,以基金获利历年用于奖教助学逾5亿元。爱心所及,不囿于一时一地,有的惠及全省、乃至全国。

Ⅲ 这些在海外被称“大王”的福建华人富豪,你知道几个

福建华人闯荡在海外,远离家乡,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商业头脑,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才被称作大王,对于他们我了解的不是很多。不过据资料显示,被称为大王的还真不少。

黄奕聪:印尼“椰油大王”。他创立的金光集团主要从事椰子种植和加工业。其子公司李必模在雅加达、泗水、王家禧和其他椰子产区建立了10多家椰子油工厂。其椰子油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因此,他有“椰油大王”的美誉。

Ⅳ 陈江和的集团发展

有了第一桶金之后,他决定转向实业。70年代中期,陈江和开始筹建自己的第一间工厂--三夹板厂。当时,印尼森林行业都是出口原木,利润很高,到日本等地加工后有的又返销印尼。而他却决定把木材加工成夹板外销。当时在印尼建这样的工厂,拿生产准许证很难。陈江和去找工业部长,部长是名中将,部长终于被说服,他叫手下帮陈江和办理准许证,还问他大概多久可以建好,陈江和答14个月左右。工厂很快在棉兰附近动工,结果不到10个月就建好了。工厂总共投资1000万美金,聘用员工2000名,这在当时算是大投资、大规模。当他向部长报告进度时,部长半信半疑,叫人来调查。后来部长对陈江和说:“你真的建好了,我会向总统报告,让他来剪彩。”陈江和听了又惊又喜。
1975年8月7日,总统果然带领7位部长来为陈江和的新厂剪彩。总统问了陈江和很多问题,包括为什么做这个行业,夹板成本是多少,卖出去价钱多少,获利多少,能给多少人解决工作问题,并拿一张纸让他慢慢写下来。他跟陈江和一起算,算完了,他说:“印尼应多制造夹板,应禁止原木出口,这样可增加就业机会,多赚外汇。”从那个时候开始,政府便渐渐改变了印尼森林行业的政策,3年后就不再出口原木了。陈江和的这家工厂至今还在运作,一直在盈利,从没出现过亏损。产品以前出口欧洲,1978年后出口到中国。
和印尼首富合作到1983年,陈江和的金鹰已发展成为一家资产几近一亿美金的中型企业,经营范围也已拓展到了为石油公司承包工程、夹板厂、棕榈油和地产等领域。但是,陈江和并没有满足,他很想把棕榈油这个项目做大,但以他当时的实力还不够。作为商界后起新秀的陈江和用诚意打动了当时的印尼首富林绍良,携手合作开拓棕榈油项目。后来印尼富商黄奕聪也加入合作。他们把棕榈油项目做得有声有色,仅用五、六年时间工厂就赚到了十几亿美金。陈江和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是学到了很多做大企业的管理方式和策略。之后,他的企业越做越大,到今天,已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集团之一,员工达5万多人。

Ⅳ 黄柏年的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创始人黄奕聪的儿子

《高傅2012胡润上海财富白皮书》显示来自台湾的旺旺集团蔡衍明、来自印尼的外滩中心黄柏年和来自香港的瑞安地产罗康瑞是驻上海外来富豪前三名。
1990年代初,上海房地产刚起步的时期。黄柏年注意到,上海高档写字楼每平方米的租金可以达到90块美金一个月,周游过列国的他觉得:这里面藏着一个很好的投资回报。于是,金光集团在1994年进入上海投资。
在外滩中心的建设中,黄柏年提出:“要做就做最好的精品,完成21世纪的一项建筑杰作。”从设计、施工、到最后装潢,外滩中心都是按照当时的最高标准,这使得整个项目的投资高达4亿-5亿美金。不计成本,只求最好,黄柏年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前进。
黄柏年进入上海两年,地都还没有拆迁完,上海高档写字楼的租金已经由每平米90美元跌到了9美元,跌了90%。1997年更是遇到亚洲金融风暴,一直到2000年,这段时间成为了黄柏年有生以来最辛苦的时候:楼才刚刚盖好一小部分,而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
逆流而上还是避重就轻?财富的承继者开始经受着命运的考验。
“大家都在观望,我没法观望啊,钱都投下去了,只有继续投,那个时候的利息每天真是相当于送出去一部奔驰汽车。但是不能急,急也没有用。中国的特色就在这里。所以我后来一直在想,作为一个外国投资者,你不能觉得你有钱来投资就什么都行了,其实不是这样。你要慢慢来,要慢慢学,学中国人怎么做事,怎么思考问题,中间的文化是什么,要深入了解,深入体会。”说到这里的时候,黄柏年的语气十分低沉。
“打造外滩中心,我花费了整整八年的时间,其中尝遍了甜酸苦辣,大家都戏称我‘八年抗战’”。
在上海市政府的帮助下,黄柏年渡过了难关。他“只求最好”的设想也一步步落了地。

Ⅵ 华丰方便面的金光集团和金龙鱼是哪个国家的

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由印尼知名华人黄奕聪先生于1962年创立,现有数百家法人公司,拥有员工15万名,资产约200多亿美元,曾被世界着名财经杂志《福布斯》评为印尼第一大财团。

金光集团投资范围远及亚洲、北美、欧洲、澳洲等地。目前,集团已发展形成四大核心产业:制浆造纸业、金融业、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房地产业。1992年起,金光集团开始在中国投资。

金龙鱼”是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着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隶属郭兄弟集团下的粮油集团的旗舰公司。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下属的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额投资的营销策划及管理公司.

Ⅶ 黄奕聪的介绍

黄奕聪(Oei Ek Tjhong,1923- ),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查雅(Eka Tjipta Widjaja),印度尼西亚华人企业家,印尼华人企业集团“金光集团”的创办人和前董事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奕聪的“金光集团”一直被印尼或东南亚有关经济刊物列为印尼全国最大的200家企业集团之一,是仅居于林绍良“三林集团”和谢建隆“阿斯特拉集团”之后的第三大企业集团。1993年,谢建隆将他的“阿斯特拉集团”股票出售并退出该企业后,黄奕聪及其企业集团已跃居第二位。1995年,黄奕聪荣获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颁发的社会奉献忠诚勋章。1996年,荣获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颁发的1996年新兴市场最佳总经理奖。1黄奕聪退居二线后,现由其长子黄志源任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亚洲全球》杂志公布的2011年印尼十大富豪排名榜,黄奕聪以120亿美元家产晋升为印尼首富2。《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3年印尼富豪榜,黄奕聪及其家族以70亿美元资产排第二位3。

Ⅷ 黄志源的人物简介

黄志源,着名爱国华侨、印尼金光集团创建人黄奕聪的的长子,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1960年被父亲送往中国求学,196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就读。毕业后,返回印尼,加入其父黄奕聪先生创立的印尼金光集团。秉承父亲 “勤俭诚信”的精神,他开拓进取,以浆纸业为主打,使金光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间小工厂巨变为总资产100多亿美元的APP纸业集团,并跻身于世界纸业十强之一。1992年开始进军中国,推行循环经济的造纸模式,致力于探索造纸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创新实践林浆纸一体化,在大陆拥有约40亿美元的资产,投产了13家工厂与5家林场,成为中国最大的造纸企之一。1989年,为表彰黄志源先生的杰出才能和业绩,印尼政府管理协会授予他杰出管理奖。在中国,黄志源先生亦获得宁波、镇江荣誉市民等称号,以及镇江市人民奖章的荣誉。此外,作为具有国际声誉的企业家,黄志源先生曾受到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先生及夫人的亲切接见。作为华人,黄志源先生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并不断扩大在华投资,仅其亲自主抓的APP,便在中国拥有约40亿美元的资产,投产了13家工厂与5家林场,此外,黄志源先生还热心于中国的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赠了不少资金和物品。
黄志源,1944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现任金光集团董事长、总裁。1963至1968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 金光集团是世界着名的跨国企业集团,尤其是旗下的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简称APP)是亚洲最大的造纸公司,更是唯一一家跻身全球造纸业十强的华人企业,在世界造纸行业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自2004年起,金光集团连续多年荣登《福布斯》慈善榜前列。2008年,金光集团荣获民政部“最具爱心外资企业”称号并获得“中华慈善奖”。

Ⅸ 罗溪镇的着名人物

黄奕聪(Dei Ek Tjhong),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渣雅(Eka Tjipta Widjaya),是当今印尼第三大华人企业集团“金光集团”(Sinar Mas Group)的创建人和董事长。80年代以来,黄奕聪的“金光集团”一直被印尼或东南亚有关经济刊物列为印尼全国最大的200家企业集团(包括印尼原住民企业集团)之一,是仅居于林绍良“三林集团”和谢建隆“阿斯特拉集团”之后的第三大企业集团。1993年,谢建隆将他的“阿斯特拉集团”股票出售并退出该企业后,黄奕聪及其企业集团已跃居第二位。1991年和1992年,黄奕聪都被列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50位富豪、企业家之一,财富约在10亿美元左右,排名第12位。

阅读全文

与黄奕聪什么时候去印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3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0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