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我国学前教育包括幼儿园、学前班及幼儿教育活动,其中幼儿园为主要形式。多年来我国幼儿园学位紧张问题始终广受大众关注,我国在提升学前教育入学率的同时也在不断扩大学前教育规模,弥补学位缺口。
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扩大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呈上升态势,同时,我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53014亿元,其中,全国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03亿元,同比增长2.39%,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重略有下降,为7.93%。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B. 煤矿和煤炭一样赚钱吗
煤矿和煤炭本质不一样
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1]
2018年,山西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36座,退出产能2330万吨/年[2]。
中文名
煤矿
外文名
coal
煤矿的分类
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
元素组成
碳、氢、氧、氮、硫和磷等
主要用途
冶金、化学工业
相关视频
2万播放|01:56
弃文从商,邓命辰兴展实业在家乡开煤矿#星知计划#
6448播放|04:23
煤矿是如何开采的?24小时持续运作,每年可以开采出2000万吨煤炭
9098播放|00:28
大型矿山机械掘战露天煤矿
7051播放|01:21
(展望十四五)未来五年 智能煤矿数量将超1000座
5139播放|01:01
关闭煤矿应当达到哪些要求?
5301播放|01:49
中国最大的煤矿大省,煤矿储量全国第一,还远销欧亚20多个国家
5491播放|00:23
开采完煤炭后,地下挖空的部分怎么处理
5168播放|00:57
煤矿无证生产有什么后果?
5216播放|01:14
府谷东沟煤矿,矿区整洁干净
5983播放|06:38
都说煤老板有钱?!探访露天开采的煤矿矿山
查看更多
开采历史煤矿综述煤矿类型煤炭生产采煤方法六大系统煤矿事故健康影响环境影响煤矿分布工程技术难题TA说
开采历史
视频弃文从商,邓命辰兴展实业在家乡开煤矿#星知计划#
首席影视娱乐官
2万播放
|
01:56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有使用煤的记录。煤炭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燃料。
美国最早的商业煤矿位于维吉尼亚州的Midlothian,1748年开始开采。
煤炭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中的主要能量来源,蒸汽火车、蒸汽船等开始成为工业国家中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同时炼钢业也需要大量的煤矿。城市的照明、暖气和烹调等也需要使用煤气。英国在18世纪末发明了许多地下采煤的科技,从此采煤进入了大规模商业开采的时代。挖煤的机器约在1880年代左右发明;在那之前,采矿需要以人工用铲子或十字镐挖掘。到了1912年,蒸汽挖土机科技方面的进步使得露天开采变得可能。
轨道上的搬运机车,1920年
煤炭在18世纪至1950年代是西方国家的主要工业和运输能量来源。另一方面,石油的开采技术在20世纪初得到很大的发展,在美国、中东和印尼发现了大规模油田。石油作为燃料的优点多于煤炭。石油及其附属品在1950年代以后开始成为主要的燃料,很快的蒸汽机被内燃机所取代。至20世纪末,煤炭在家庭、工业和运输上很大的一部分被石油、天然气、核能或可再生能源等所取代。
自1890年开始,采煤也开始成为政治和社会上的争议来源。使用童工、剥削矿工、恶劣的工作环境等使得工会开始形成,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兴起。另外,机器的大量使用也造成许多矿工失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环境标准的限制、西部大规模露天矿场的开采等,使得美国的地下采煤业在1970年代后急剧衰退。1914年最盛期时,美国有18万名无烟煤矿工,到1970年只剩6千名。沥青的工作从1923年70.5万人的巅峰,下降到1970年的14万人及2003年的7万人。矿工联合会(UMW)的活跃会员也由1980年的16万人减少到2005年的1.6万人。1973年与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各国政府开始寻找替代能源。在开发核能、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同时,煤炭的重要性也再度受到重视。
1968年美国西维吉尼亚州的Farmington 矿难
不过,自1970年代开始,环保意识抬头,人们开始注意包括景观破坏、空气污染与其他燃烧煤炭所可能产生的问题等。和其他化石燃料比较,燃烧煤炭比石油或天然气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并可能是造成全球暖化及酸雨等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炭仍是重要的能源,因为其经济的价格和丰富的储藏量,特别是用于发电。煤炭在中国是最重要的能源,2005年中国约有80%的能源来自于燃煤。2007年中国首度成为了煤炭进口国。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煤矿总规模为57亿吨。在57亿吨的产能规模中,正常生产及改造的煤矿39亿吨,停产煤矿3.08亿吨,新建改扩建煤矿14.96亿吨,其中约8亿吨属于未经核准的违规项目。
2018年12月,山西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领导小组综合办公室发布公告,2018年山西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关闭退出煤矿36座,退出产能2330万吨/年[2]。
2019年3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2018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据了解,2018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减少到5800处左右,平均产能提高到92万吨/年左右。其中,年产12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煤矿1200余处,产量比重提高到80%以上。[3]
煤矿综述
煤矿是人类在开掘富含有煤炭的地质层时所挖掘的合理空间,通常包括巷道、井硐和采掘面等等。煤是最主要的固体燃料,是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它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成厚层,并埋没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而形成的。在世界上各地质时期中,以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的地层中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代。煤的含碳量一般为46~97%,呈褐色至黑色,具有暗淡至金属光泽。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C. 石油的探明储量和消耗量有什么关系啊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1.1中东波斯湾沿岸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9亿吨,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1.2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着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1.3欧洲及欧亚大陆
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分别为10.7亿吨、5.3亿吨和1.7亿吨,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1.4非洲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亚、尼日尔爾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尔爾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1.5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爾尔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109.6亿吨,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16.1亿吨,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爾尔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1.6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45.7亿吨,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分别为21.9亿吨、7.7亿吨、5.8亿吨和4.1亿吨。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
地下储藏量和各国的备用储藏
各个不同的来源对世界上的石油储藏量的估计各不相同。2004年艾克森美孚估计世界的总储藏量为1.26兆(万亿)桶(1717亿吨),同年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为1.148兆桶(1566亿吨)。《科学》甚至估计世界总储藏量为3兆桶。今天已经确定的和使用目前的技术能够经济地开采的储藏量近年来甚至有所上涨,2004年的数据是目前最高的。由于每年的开采和勘探工作的不足,中东、东亚和南美洲的储藏量有所下降,同时非洲和欧洲的储藏量有所上升。有人预言今天的世界储藏量还仅够用50年。但由于过去就已经有过类似的预言,而且这个预言从未实现,这个数据也被人戏称为“石油常数”。2003年最大的石油储藏位于沙乌地阿拉伯(2627亿桶)、伊朗(1307亿桶)和伊拉克(1150亿桶),其后为阿联、科威特和委内瑞拉。
批评者怀疑这些数据,他们指出出于政治原因许多国家篡改它们的数据,此外许多国家虽然每年开采大量原油,但其数据始终不变,这说明这些数据已经陈旧了。有些专家认为21世纪初人类将到达哈伯特顶点,这时开采量将达到顶峰,此后开采量无法继续提高,由于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油价将高涨。
因此许多国家备有短期的储藏来防止短期供不应求导致的危机。欧洲联盟的国家必须拥有足够90天的备用储藏。
2、世界石油消费
2.1石油进口国家
目前全球石油平均日消耗量为约8400万桶。2003年最大的石油消耗国为美国(2060万桶每日)、中国(727万桶每日)、日本(550万桶每日)和德国(270万桶每日)。每年石油消耗量增长率为2%。
2007年的统计资料
●消费国(以下均为每日消费量)
· 美国:2068万桶
· 中国:757万桶
· 日本:501万桶
· 俄罗斯:282万桶
· 印度:280万桶
· 德国:246万桶
· 巴西:240万桶
· 加拿大:237万桶
· 韩国:221万桶
· 沙乌地阿拉伯:221万桶
· 墨西哥:211万桶
· 法国:195万桶
· 英国:174万桶
· 伊朗:171万桶
· 义大利:170万桶
工业国家的人均石油消耗量比发展中国家的人平均石油消耗量要高得多。2003年美国每年人平均石油消耗量为26桶,德国为11.7桶,中国为1.7桶,印度为0.8桶,孟加拉国只有0.2桶。
2.2世界石油消费现状
2.2.1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处于平衡,但区域性供需失衡
2006年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石油产量85.3百万桶/日,消费量84.38百万桶/日,产量略大于消费量,但区域性供需严重失衡。世界上52%的石油产量来自中东、独联体和非洲地区,但这3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却只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相反,亚太、北美和欧洲的石油产量只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3%,而消费量却占世界消费总量的80%;其中,2006年亚太地区石油需求量24.3万桶/日,占世界总需求量的28.8%,而石油产量7.8万桶/日,占世界总产量的9.2%,供需严重失衡;北美地区2006年石油需求量25.4万桶/日,占世界总需求量的31%,而石油产量14.3万捅/日,占世界总产量的16.8%,供需失衡也较严重。石油产地与消费地的明显分离,导致世界石油贸易量的不断增加。
2.2.2世界石油消费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据IEA的OMR(2007年1月)统计,2006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84.38百万桶/日,比2005年增长0.95%。石油消费主要集中在北美(占世界消费总量的30.11%)、亚太(占28.78%)和欧洲(占18.31%)地区,这3个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消费总量的近80%。
2006年世界前三大石油消费国为美国(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4.1%)、中国(占9.0%)和日本(占6.0%)。其中,美国和日本消费量较为稳定,而中国正处于需求上升期。
2.3世界石油供需趋势
2.3.1世界石油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
据IEA预测,2007-2011年世界石油产量将保持增长趋势,2007年将达到约800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约9300万桶/日,2006-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1.6%。 2007年OPEC国家石油产量将达到3373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3631万桶/日,年均增加52万桶/日(表14)。OPEC国家石油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中东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将逐年提高,世界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将更大。 2007年非OPEC国家石油产量将达到5301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5668万桶/日,年均增加73万桶/日。石油产量增长将主要来自独联体、中南美和非洲地区。
2.3.2未来石油消费量增速将略快于产量增速,供应将趋紧
据IEA预测,2007-2011年世界石油消费量将保持上升趋势,2007年将达到862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9380万桶/日,2006-2011年年均增长率为1.8%。
从世界各地区未来石油消费情况来看,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将强劲增长,2007年石油消费量将达到245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890万桶/日,年均增加700万桶/日,亚太地区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北美地区的消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2007年石油消费将达到256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740万桶/日;欧洲地区的石油消费量将略有增加,2007年石油消费将达到2000万桶/日,2011年将增加到2060万桶/日。
3、世界石油贸易
据统计,全球原油的日交易量可达4 300万桶,略多于日产量的一半。石油贸易何以能够得以实现?由于油轮运送石油的低成本、高效率,特别是其灵活性,国际石油贸易成为可能。全球石油(包括原油与成品油)贸易量的三分之二依赖于油轮在世界各地“流动”着。
石油运送所经由的海路一般都取道于固定的航运航线,由此,油轮航行必然要通过全球数个地理位置上的“咽喉要道”——即连接各个大洋或大水体的通道,如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唯一的水上出口,马六甲海峡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其它的“咽喉要道”还包括由阿拉伯海至红海的曼德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与巴拿马管线、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与苏伊士一地中海管线(Sumed)、使地中海与黑海互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
这些“咽喉要道”,共同构成了世界石油贸易的“节点”。由于航运石油的贸易量如此巨大,而“咽喉要道”又如此之狭窄,又极易遭受到劫掠者的攻击以及发生各种航运事故,理论上其在短时期内很有可能被封锁住,确保这些“咽喉要道”的通畅无阻,是世界石油贸易能够正常进行的根本保障。
在石油船运贸易中,并不是所有的航线都采用相同规模的油轮,基于航程的长短、港口的规模、油轮所必经地理上“咽喉要道”的各种限制等客观因素,一般每条航运路线都有其综合经济效益最佳的石油运送量。如从中东出口的原油,运送量巨大、航程遥远,每个航程主要都是通过大型油轮(VLCC)(运量160 000—319 999万吨)运送200万桶以上。
石油输送管线,一般被用以在大陆内部输送石油。就内陆地区的原油供应而言,当某些敏感性的区域面对供应受阻甚至处于中断状况时,与油轮输送相互补充,输油管线的作用和意义更是至关重要的。管线输送石油,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区域性贸易。与铁路、驳船和公路运送石油相比,管线输送的成本至少较前者低一个数量级。在诸如美国与加拿大这样的两国之间,相互在政治上的冲突对立很小甚至几乎就不存在,管线输送更是成为两国相互间石油供应方式的首选。尽管供应系统以及输送的距离都相对较小,管线输送已成为欧洲国家石油供应的重要构成部分。
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随着世界主要地区间石油需求和石油生产缺口的不断拉大,1997~202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大幅上升,从2800万桶/日增加到6000万桶/日.OECD三个地区和非OECD亚洲国家,无论从进口绝对量还是从进口依赖度上来说都将增大.石油需求的增长,大部分来自运输部门,而石油需求增长量大都由欧佩克来满足.与1997年相比,到2020年OECD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54.3%上升到70%,中国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将从22%上升到76%,俄罗斯的石油净出口量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后将回落至1997年350万桶/日的水平,而巴西有可能从石油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
世界各大产油区,由于区内石油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石油出口和进口往往并存,有的是出口大于进口的净出口区,有的是进口大于出口的净进口区
从上述概念出发,根据世界石油贸易的进出口的情况,可以看出,世界有四大石油出口区:
中东、前苏联、非洲、拉美依次为世界四大石油净出口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2001年石油进口量5.64亿吨,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6.1%,美国的净进口量5.24亿吨,占美国石油消费量8.97亿吨的58.4%;欧洲5.70亿吨,占26.4%;日本2.57亿吨,占11.9%,中国8830万吨。
D. 多威跑鞋怎么样,值得入手么
好,值得入手。
多威马拉松跑鞋的功能。马拉松跑鞋一般都是M开头,然后是数字,1、2、3属于基础款,介于训练与比赛之间,较早出现的267-1,,267-2,267-6已经下线,很少在市场上找到了!现在M1开头的如M1050等也少了。
自从2010年年底推出M3开头的以来,广受跑友的热捧,如M3501、M3201等等。5、6开头的是慢跑鞋如M5301-A等三款,M6091A三款,最常见的是M6301的两款类似于耐克裸足的跑鞋。然后是竞速款的跑鞋,也就是多威的高端跑鞋,以鞋底带塑胶颗粒为标志。
(4)印尼5301怎么样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长时间不穿,不可将鞋放在鞋盒内,必须将鞋放置在通风透气的阴凉干燥处贮藏。
2、避免让鞋子碰到油类、碱性、酸性和化学物品,以免减弱鞋子中底的粘着力。
3、不可将鞋子放在洗衣机内洗涤,也不要使用过硬的毛刷用力刷洗。
4、清洗鞋子时不能长时间浸泡,不要用肥皂及其它化学物品,可用柔软的湿布和清水清洗。
5、洗好后将鞋放在阴凉通风处存放,可用纸团放置在鞋内提供支持,防止鞋子变形,在鞋外用卫生卷筒纸缠一层,防止鞋子洗后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