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荷兰多少人统治印尼

荷兰多少人统治印尼

发布时间:2022-12-31 02:27:41

① 荷兰人口不多,地域狭小,为什么能统治印度尼西亚300年

因为印度尼西亚极度分散,给了荷兰可以一点点吞并,还有就是荷兰有着绝对的实力,可以统治印度尼西亚了。

原因一是印度尼西亚极度分散

因为印度尼西亚极度分散,就跟一盘散沙一样,如果他们团结在一起的话,再来10个荷兰都未必可以打败印度尼西亚,就不要说统治了。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亚有很多个岛屿,其中分很多个小国和几百上千个部落,大家都是各顾各的,根本就没有想到集体了。

总结一下,荷兰把印度尼西亚纳入了自己的统治体系之后,还直接把印度尼西亚和自己的市场连在一起,让大家都分不清彼此,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也是因为这样保障了统治的持续性和稳固性。从而荷兰能够统治那么长时间的原因。

② 印尼被荷兰殖民300多年,他们为什么不说荷兰语呢

印尼被荷兰殖民300多年,他们不说荷兰语是因为:01.荷兰没规定,印尼岛屿大,不好控制。02.文化宗教推入不深。03.荷兰殖民政府的半推半就,也有顾虑,荷兰语也难学。

01.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这个国家,一共有17508个岛屿所组成的,范围横跨了亚洲和大洋洲。国家领土被海水分割得几乎支离破碎,里面形成了的人种多达一百多,因此语言也分化成块两百多种以上。

03.印尼被侵入时,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甚至有些地方还属于原始社会的状态。一来荷兰语比较难学,马来语比较起来好学且方便。而且荷兰的殖民政府本身有顾虑,他们怕印尼人学会了荷兰语,就能偷学西方先进的知识,这样会反过来对他们不利。

③ 印尼被荷兰殖民300多年,为什么很少人会说荷兰语

因为印度人一直在抵触荷兰人。

简单来说,在荷兰东印度统治下的大多数印尼人实际上是马来人。印度尼西亚的概念后来也被人为构造。仅仅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迫切需要一个民族社区的概念一个论点。当时,葡萄牙和荷兰同时在远东地区发起了殖民竞争。葡萄牙以葡萄牙语为天主教传教士。为了促进他们的新教基督教,荷兰人将圣经的马来语版本用于宣教目的,作为教会学校的课堂语言。同时,除讲道外,荷兰殖民政府对当地人民的教育没有特别重视。

④ 印度还是印尼被英国统治过

是印度不是印尼,印尼是被荷兰统治近350年!英国则对印度进行了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



1600年,第一批英国人登陆印度。他们是获得皇家授权,专事东方贸易事务的商人。

1773年,英国人登陆印度一百多年后,首位印度总督才出现。这时英国仅以东印度公司的名义统治。又过了80多年,到1858年英国才真正将印度纳为殖民地。

二战以后,随着兵变的频发和印度士兵对大英帝国忠诚度的丧失,1946年,英国开始就印度逐步走向独立的问题和国大党开始进行政治对话。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含孟加拉国)获准独立,次日即8月15日印度独立,并于当日实现权力移交。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英属印度的中止日。也有些人认为,1950年印度共和国宪法颁布才是英属印度时代的正式终结。

⑤ 人口不多的荷兰,为何能统治印尼几百年

虽然荷兰现在的能力不足,已经从当年海上马车夫的地位慢慢没落,如今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二流国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荷兰也取得过相当好的成绩,为当时的国家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印尼简直就是身边的肥肉,在全球都在殖民掠夺的时期,哪还有不取的道理?

最后,荷兰虽然之后慢慢在海上丧失了优势,但它依旧有实力驾驭印尼。由于荷兰对印尼统治和渗透的时间太久,想要脱离荷兰的统治,不论是在哪方面都是极其困难的,即使荷兰已经不再是海上霸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印尼还是干不过荷兰。

⑥ 荷兰对印尼的殖民统治有何影响!

钟运荣着,〈试论荷兰殖民统治对印尼现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二期,页19─24。 摘要 荷兰在印尼的殖民统治长达三百多年,影响了印尼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直到印尼独立后至现今仍是如此。 一、 荷兰殖民者的到来,打断了印尼群岛大部分地区的独立发展。在二十世纪以前,荷兰殖民者实行的政治体制是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相结合方式,行政体系也分设欧洲人系统和当地人系统。这样的统治使印尼的传统社会开始受到冲击,不过影响是有限的,因为荷兰人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在于经济,其统治的特点是夺掠。对印尼政治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开始于十九世纪末期的自由主义政策和二十世纪的伦理政策。 伦理政策是打着“分权”的旗号开始的,重点是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其次,殖民者创设了各级代议机关,部分下放权力。作为东印度代议制度发展的最突出一点就是国民参议会的设立。 通过殖民地的行政改革,荷兰的殖民体系完善起来了。当地一些土着知识份子参与殖民政府,从而累积了一定的行政经验,为印尼独立后的政府管理和政治稳定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荷兰殖民主义者虽然创立一套殖民统治机构,却未给现代印尼留下多少可以直接继承和借鉴的政府体制、行政制度和宪法系统等。 二、 在三百多年的统治中,荷兰殖民者留下的一个重要的“遗产”是:把整个印尼群岛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统一的东印度殖民地,从而为现代印尼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轮廓。 二十世纪初,殖民者完成了最后阶段的扩张,消灭或削弱独立的国家和部落,使之处于绝对控制之下,建立了现代“殖民地国“。伴随着荷属东印度殖民帝国的建立,整个群岛都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统治之下,加强了殖民地内地的交流和联系,使印尼人民真正有了一个统一体的感觉,这便成为日后各地区和人民相互粘合的重要纽带。 首先,殖民者加强了领土的占领和控制。这突破了过去封建割据的局面,也突破了早期纯商业联系,使印尼政治上处于统一的统治之下。 第二,殖民者发展了殖民地的交通事业。这有利于成为一个从横交错的统一体,并加强了印尼群岛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缩短了各地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民族共同市场和民族统一体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当然,殖民者发展交通事业只是为了降低成本,将强掠夺和控制,但它不可避免地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和落后状态,并为印尼的民族运动提供了一个地理和政治界限。 三、 荷兰的殖民终于使得印尼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 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印尼民族运动具备激进和革命色彩: 首先,随着殖民地商品化和边缘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一过程造就了一大批无产者,他们憎恨殖民者,因民殖民者带来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社会变化。这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广阔和新型的群众基础,这是使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不同于往日由封建王公领导的反抗殖民主义的武装运动(即所谓原始民族主义)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二,在“伦理政策”时期,为统治的需要,荷兰人兴办了一些现代和西式的学校。殖民地近代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印尼人(重要是中间阶层)接受西式教育。由于荷兰殖民政府未能为这些土着知识份子提供足够职位,使得这些人走上了反抗殖民者的道路,并成为民族运动的带头人和领袖。 还有,知识份子接受了新的思想以及新的理论之后,开始反对荷兰仍扶持和利用旧阶层这种自相矛盾的行径。殖民者规定使用共同语言也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在二次大战初期日本人短暂的“辉煌”点燃了印尼压抑多时的民族主义情绪,印尼与之合作对抗荷兰。 但战争一结束,荷兰就急于恢复其殖民统治,因为殖民地的资源对于恢复它在二战中受到毁灭性打击的经济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达到目的,荷兰不顾一切地发动了两次“警察行动”,支持地方的叛乱,并玩弄“联邦计画”等种种手法,以求肢解印尼共合国。不过荷兰最终没有成功,于1949年退出印尼。 四、 印尼虽然获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但是因为受到了之前殖民主义的影响,现代印尼政治发展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 首先,荷兰殖民统治的极不平衡,是由于在各地区统治的时间长短不一,而且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不同的影响。它往往利用印尼人文化上和地区间的不统一问题并使之永久化,从而妨碍了印尼作为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实体而发挥更大的作用。荷兰殖民者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如分而化之、种族隔离、挑拨离间等,以便于操纵和统治,这些不仅使印尼社会更为复杂,而且还在其中播下了新的分裂和仇恨的种子。 其次,在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各种传统的原生性纽带在反对殖民主义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后却很难被整合到印尼的现代社会中。在印尼民族主义过程中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有三种:宗教民族主义(主要是伊斯兰教)、社会主义和世俗民族主义,在反对所有的殖民问题上,发生了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分歧。就现代民族主义的发生和趋势来讲,它不仅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也必然反对与“民族国家”不合拍的传统政治势力和集团,因此,伴随着民族主义发展出各种“现代性”与被同时激发起来的各种原生性纽带之间的冲突也严重地困扰着印尼的政治发展与稳定。 第三,荷兰殖民主义统治的掠夺性和急功近利性的特点使其影响主要在物质层面,而在较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方面,则影响有限,典型地反印出“两元社会”的特征。殖民者退出后,在政治体制上留下了一个危险的“真空”:即不能恢复传统,又难以走向现代。现代印尼的政治发展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它在很长时期内其政治和社会仍保持着传统──现代的二元结构,给人一种不太成功的国家的印象。

⑦ 有谁知道印尼国家的历史

全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Indo(印度)和 Nusus(各岛),意为印度各岛。印度古籍称之为“努珊塔拉” (Nusantara)或德威安塔拉(Dwipantara),意为大洋之间的岛屿。至今仍有人称印尼为“努珊塔拉”。印度人、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古代文献中,有时也泛称印度尼西亚群岛为爪哇;欧洲 旅行家和探险家则称群岛为大爪哇和小爪哇;当地人称爪哇、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居民为爪哇人,称东边的小群岛为小爪哇。荷兰人入侵群岛后,印尼被称为荷属东印度或东印度。19世纪中叶,西欧学者最先将“印尼”用为地理名称。20世纪初,随着民族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者开始考虑政治用语。初期使用“东印度”,1922年印尼留荷学生在荷兰成立“印尼协会”,“印尼”首次成为政治用语。1928年“青年誓言”宣布“印尼”为民族和国家的名称之后,“印尼”便被广泛使用。1945年正式定为国名。
印尼共和国位于亚洲东南部,北接马来西亚,南与澳大利亚毗邻,东西两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处东西交通要冲,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印尼是由1.3万多个大小岛屿组成,素有“千岛之国”称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于这些岛屿星罗棋布,分散在海洋上,故又有“海洋之国”称号。面积 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1.6亿(1985)。有100多个民族。爪哇人占47%,巽他人占14%,马都拉人占 7%。通用印尼语。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首都雅加达。
原始公社时期(公元前4万年~前2世纪) 印尼是原始人类发源地之一,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在爪哇岛先后发现“爪哇人”、“瓦甲克人”和“梭罗人”等原始人类化石。公元前4万年起,印尼原始居民进入氏族社会。构成印尼现代居民的祖先古印度尼西亚人(或称澳斯特尼西亚人),是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前2世纪陆续从亚洲大陆东南部迁来的。由于迁移时间的先后和在印尼定居地点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和语言。但其共同点是种植稻谷,信仰万物有灵说,崇拜祖先灵魂,实行土地公社的共同耕作,居民通行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
古代社会(公元前2世纪~公元16世纪) 随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南海交通与贸易的发达,印度人来往群岛的增多以及印度文化的传入,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出现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叶调。公元3~7世纪,出现受印度文化影响的奴隶制王国,如西爪哇的达鲁曼、中爪哇的诃陵和东加里曼丹的古泰。印度种姓制度被移植来作为统治人民的社会制度。5世纪佛教开始传入。新兴地主阶级以佛教为武器反对为奴隶主阶级所控制的婆罗门教。经过长达3个世纪左右的斗争,佛教取代婆罗门教的地位。
7世纪中期,苏门答腊和爪哇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以苏门答腊巴邻旁(巨港)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国,迅速发展为海上商业帝国。室利佛逝是当时东南亚佛教中心。7世纪之后,爪哇各独立王国之间、特别是印度教的珊阇耶王国与佛教的夏连特拉王朝(山帝王朝)在争夺中爪哇的霸权。856年夏连特拉最后失败,王子逃往苏门答腊,继承室利佛逝王位。到10世纪,爪哇政治中心从中爪哇转移到东爪哇的布兰塔斯河流域。11世纪起,室利佛逝国势日衰,到13世纪未终于灭亡。
1222年爪哇建立新柯沙里王国。在格尔塔纳加拉统治时期(1268~1292),王朝发展为印尼第二个跨岛的强国。1292年新柯沙里王朝亡。1293年2月,格尔塔纳加拉之婿罗登·韦查耶与中国元军合力,击败复辟势力,次年又赶走元军,建立麻喏巴歇王国,版图包括今印尼国土和马来半岛。13世纪末,伊斯兰教进入印尼后广泛传播,属领王公和爪哇海岸地区长官先后皈依伊斯兰教,建立穆斯林政权,脱离王国。1478年东爪哇封建领主军队攻陷麻喏巴歇首都,王国遂亡。
16世纪末,印尼各主要岛屿兴起较为强大的穆斯林王国。爪哇有马打蓝和万丹,苏门答腊有亚齐,其中以农业为基础的马打蓝最为强盛。17世纪初,马打蓝苏丹阿贡(马斯·朗桑)致力于统一爪哇,征服内陆印度教王国。
荷兰殖民统治时期(16世纪末~1942年) 16世纪西方殖民者纷纷来到东南亚地区。1511年7月1日A.de阿尔布凯克率领葡萄牙舰队侵入印尼。1596年荷兰商人组织第1支殖民先遣队闯入印尼。1602年荷兰政府批准成立具有政府职权的联合东印度公司(以下简称公司)。1619年公司占领雅加达(改名为巴达维亚)后,就以它为基地,开始了长达350多年的对印尼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殖民掠夺。在公司统治时期(1602~1799),印尼各族人民展开轰轰烈烈的反抗斗争,其中规模较大、历时较长的反抗有杜鲁诺佐约的抗荷武装斗争(1674~1679)、苏拉巴蒂起义、基·托坡领导的万丹人民起义(1750~1755)。印尼人民持续不断的武装斗争延缓了印尼殖民化的进程,加速了公司跨台。1800年荷兰“巴达维亚共和国”接管印尼殖民地。(见彩图)
1806年法国拿破仑一世占领荷兰,继而派H.W.丹德尔斯任印尼总督(1808~1811)。1811年英军攻占印尼,建立短期统治(1811~1816),T.S.莱佛士为副督,推行自由主义政策,实行货币地租制,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816年荷兰收回印尼的统治权,恢复公司某些剥削制度,从而侵犯封建主和伊斯兰教阿訇的权益。日惹土邦爱国封建主蒂博·尼哥罗领导人民起义(见蒂博·尼哥罗起义)。在苏门答腊也爆发伊玛目·朋佐尔领导的斗争(称比达里运动)。荷兰财政日绌,为搜刮印尼资源,总督J.C.van den博施于1830年实行强迫种植制,规定农民必须把大部分土地和时间用于种植欧洲市场所需要的农作物,并按规定价格卖给殖民政府。强迫种植制给荷兰带来神话般的利润,大大促进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荷兰本国工业资本的发展和印尼农民不断起义,荷兰被迫废除强迫种植制,从1870年开始在印尼推行土地法和全面占领印尼的新殖民政策。土地法颁布后,以荷兰为首的外国资本大量涌入印尼,争租土地,经营大种植园,兴办各种近代企业。货币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村社瓦解和农民分化过程。印尼逐步沦为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爪哇农民运动也出现新特点,19世纪90年代,爪哇爆发规模较大的农民运动──“萨敏运动”。运动的领导人萨敏主张恢复原始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1907年,萨敏等人被流放。荷兰所发动的大规模殖民战争遭到印尼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特别是亚齐人民坚持长达30多年的武装斗争(见亚齐战争)。直到1910年荷兰才征服整个印尼。
20世纪初由于印尼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荷兰在印尼实行所谓“伦理政策”,推广欧式教育,在印尼开始出现一批新知识分子。印尼妇女运动的先驱者R.A.卡蒂尼(1879~1904)在唤起民族觉醒运动中作出重要贡献。1908年在爪哇成立至善社(又译崇知社)。此后,全国性和地区性的不同性质的民族主义组织相继出现,尤其是印度尼西亚伊斯兰联盟(1912)和“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1914)在领导和推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中的激进派参加伊联工作,使“伊斯兰联盟”发展为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20年,“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改名为东印度共产主义联盟。1921年宗教民族主义者禁止成员跨党,共产党人被迫退出伊联中央。此后,在共产党人领导下,工人运动有所发展,农民也纷纷加入党的群众性组织──“人民同盟”。殖民当局采取残酷镇压措施,共产党的许多领导人被流放国外。1926年共产党人领导印度尼西亚民族大起义,但遭血腥镇压。
共产党起义的失败和伊斯兰联盟的衰落,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夺取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创造了条件。1926年苏加诺在万隆创立研究俱乐部,1927年7月成立印尼民族主义联盟,苏加诺任主席。1928年10月28日,印尼各地青年代表在雅加达召开大会,通过“青年誓言”,强调印尼儿女承认一个民族、一个祖国、一种语言,有力地推动印尼民族的形成。1929年殖民当局逮捕苏加诺等领导人,宣布民族党为非法组织。民族党后分裂为印度尼西亚党和印尼国民教育党(又称新民族党),从事合法活动。地主资产阶级各政党只提出温和的改革要求,脱离群众,致使工农运动失去革命领导,1933年“七省”号军舰起义也很快遭到镇压。苏加诺第2次被捕。30年代后半期,印尼民族主义者的有识之士决定与荷兰合作,共同反对法西斯。由于荷兰政府顽固地拒绝在印尼实行任何政治改革,多数民族主义者轻信日本的宣传,幻想依靠日本人求得民族独立。
日本占领时期(1942~1945) 1942年3月日本军队侵占印尼,荷兰殖民当局投降。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对印尼进行疯狂掠夺和搜刮;同时,为了拉拢有影响的民族主义者作为政治工具,就把苏加诺和哈达从流放地接回。在日本占领期间,多数印尼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基本上采取与日本占领当局合作的立场,同时利用合法身份进行大量民族主义宣传工作。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和一些民族主义抗日派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斗争。从1943年起,艾地等人领导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党,在爪哇、苏门答腊等地举行起义。随着战局的失利,日本侵略者又玩弄政治阴谋,1945年春,准许印尼筹备独立。6月1日,苏加诺在独立筹备调查会(后改为独立筹备会)上发表有关“建国五项原则”的演说。
印尼独立与印尼共和国(1945~)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印尼人民发动八月革命(见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8月18日,独立筹备会通过宪法,苏加诺、M.哈达当选为正、副总统。9月确立总统内阁制,11月改行议会内阁制,地主资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同年9月英军在印尼登陆,荷兰也企图卷土重来。荷兰殖民者在1947年和1948年先后发动两次殖民战争。印尼人民展开英勇的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在帝国主义压力下,印尼资产阶级政府先后被迫签订《林芽椰蒂协定》(1947)和《伦维尔休战协定》(1948),1949年11月,哈达政府与荷兰在海牙签订圆桌会议协定。印尼各族人民反对和抵制保留荷兰特权的联邦制,强烈要求统一。1950年8月15日,苏加诺正式宣布成立统一的印尼共和国。
共和国成立后,印尼政党林立,主要政党有马斯友美党、伊斯兰教师联合会(1952年退出马斯友美党)、民族党、共产党、平民党、伊斯兰联盟党和社会党。它们基本上组成 3种政治势力。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使国内政局动荡不定,内阁更换频繁。50年代中期,在共产党支持下,先后两次组阁的民族党奉行进步的和反帝反殖的不结盟的内外政策。1955年,29个亚非国家在印尼召开会议,发表着名的万隆十项原则(见万隆会议)。1956年印尼宣布废除圆桌会议协定。在帝国主义策动下,1956~1958年在苏门答腊、苏拉威西等地先后发生军事叛乱。苏加诺为了平衡左右政治势力,掌握政局最高控制权,于1959年宣布恢复1945年宪法,倡导“纳沙贡体系”(民族主义、宗教、共产主义三大思潮合作),对外继续奉行反帝反殖政策。
60年代在国内外基本矛盾激化的情况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拥有实力的军人集团势力迅速发展。1965年印度尼西亚“九·三○”事件之后,军人集团控制政局,大规模镇压印尼共产党和清洗异己势力,并逐步剥夺苏加诺总统的职权。1968年苏哈托正式就任总统。此后苏哈托多次连选连任总统。

印度尼西亚历史苏哈托执政期间,对外政策基本上执行亲西方国家路线,但致力于加强区域性合作。对内执行大力引进外资,发展“替代工业”和“面向出口”工业,从1965年至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7%左右,国民经济有所发展,但外国资本和新生的官僚资本控制了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世界市场。1976年印尼军队侵入东帝汶,同年7月印尼国会宣布把东帝汶“并入”印尼版图。

⑧ 1918-1945年,荷兰殖民者,怎么掌控的印尼他们在印尼有多少驻军有多少军舰都设有什么官员机构

<1>17世纪初,一些欧洲国家由于重视发展工商业,逐渐强大起来,开始在全世界扩张侵略,渐渐地,它们的势力就到了亚洲。在印度尼西亚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了经济掠夺机构荷兰东印度公司,这个公司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韦麻郎”是殖民军的舰队司令!
<2>由于法国拿破仑帝国的扩张,1806年荷兰被法国占领。1806年,英国舰队在雅加达的海面上击溃了荷兰舰队【英国的短暂统治】
<3>1813年10月,拿破仑帝国崩溃,荷兰恢复了独立。英国为了利用荷兰牵制法国,同意与荷兰和好。1814年,英荷签订伦敦协定,英国答应归还以前占领的荷兰海外殖民地。但最终在1824年双方签订苏门答腊协定!【期间发生了很多起义,最着名的是蒂博·尼哥罗领导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爪哇人民大起义】
<4>1940年5月,荷兰被德国占领,但流亡在英国的荷兰政府仍通过雅加达的殖民政府控制印尼
<5>1942年1月,日本海军进入望加锡海峡,大败美、澳、荷海空联军。【被日本短暂统治】
<6>1945年8月14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7>后荷兰又派驻军队到印尼(印尼在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红白旗【国旗】),而后通过三次战争最终在12月19日,印尼联邦正式成立。27日,在印、荷两国首都阿姆斯特丹和雅加达举行移交主权仪式。印尼联邦参加荷印联邦。至此,荷兰在印度尼西亚 340多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殖民者都是武力殖民的(打败地方政府,并扶持傀儡政府)!!!军队在4万多人,10艘左右的军舰。 最高官:殖民地总督 设有殖民政府!!(不太详细,希望能帮到你)

⑨ 荷兰是如何对印度尼西亚进行侵略的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逐渐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统治权。1610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尼委派总督进行统治。1619年,荷兰人打败英国人,占领了雅加达,并以此为据点向整个印尼和亚洲地区扩张。荷兰殖民者势力的扩张及对印度尼西亚的掠夺,引起印尼人民的强烈仇恨。

⑩ 二战时期,印度尼西亚遭到日本侵略,但它为何却要给一个日本兵立雕像

这是因为在当时的印尼,日本人杀害的主要还是印尼华侨,对待印尼本地人是非常友好的,不仅释放了他们的领袖,还鼓励他们说印尼语。后来荷兰人卷土重来,印尼经过战争后终于获得独立,其中还有着日本的帮忙。当时大约有1000多名日本士兵留下来帮助印尼,这让印尼很是感动。

印尼位于东南亚也是个人口大国,有2亿多人。印尼现在国家发展很好,在东南亚乃至世界上都有不低的地位,可是这里在几个世纪前一直处于被侵略的状态,没有任何主权。这片土地在3.5万年前就有人居住,直到公元3世纪才建立起来了很多小的王国。公元15世纪世界大国相继侵入印尼,到了1596年被荷兰侵略,从此开始被荷兰殖民的几百年历史。

阅读全文

与荷兰多少人统治印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