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为什么是世界工厂

印尼为什么是世界工厂

发布时间:2023-01-01 10:09:23

㈠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哪个

2011年,全球人口已经超过了70亿。2021年,全球人口接近79亿,预计今年可能会超过80亿。全球共有197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哪些?这些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一、中国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人口,人口多达14.473亿,但是近些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导致人口增长率只有0.38%。预计不久的将来,我国的人口会被印度超越,成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炎黄等部落时期。随后经历了夏商周,以及秦汉等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时期。清朝时期,我国的国土面积达到了巅峰,多达1310万平方公里,到了清朝末期,由于闭关锁国造成的腐朽落后,清朝的国土被沙俄等国抢去了不少。

如果不丢掉库页岛、外东北等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我国的人口,比现在要多不少。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位居世界第三,经济总量为17458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我国的经济发展不错,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业体系,是着名的“世界工厂”,但是在光刻机、半导体、核心工业软件等核心领域,还被发达国家卡脖子。2021年,我国的人均GDP为12556.3美元,世界人均GDP为12262.9,比我国低300美元,我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二、印度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人口多达14.03亿,只比我国少了4000多万,但是印度的人口增长率,高达1.00%。预计在未来几年,印度的人口会超越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

印度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过非常辉煌的文明,但是后来,印度相继被外族入侵,并在印度建立了新的王朝,导致古印度的文明中断了。1757年,印度又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掠夺和压榨,引发了印度人民的不满。印度人民在甘地的带领下,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反抗殖民者,最终逼迫英国殖民者做出妥协,同意让印度独立了。当时,英国国内,穆斯林和印度教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英国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印、巴分治的想法,让印度教信徒在印度生活,让穆斯林在巴基斯坦生活,将印度分成了2个国家。


如果英国人不将印度分家,现在的印度,就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大国。印度人口很多,但是经济发展不尽人意。印度的GDP总量虽然高达30800亿美元,世界第六,但是人均GDP只有2185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了。印度还有很多百姓生活在贫民窟中,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

三、美国

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人口为3.34亿,人口增长率为0.59%。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不高,但是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每年有不少人移民美国,或者偷渡到美国。美国的人口增长比较快。


美国是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年轻国家。他原本是英国的殖民地。1776年,在华盛顿的带领下,美国人击败英国殖民者,独立了。这之后,美国人野心勃勃地想要独占北美洲,所以他们开始了西进运动。1803年,美国从拿破仑手中收购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佛罗里达。1845~1853年,美国通过美墨战争收购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1867年,美国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群岛。

美国在美洲开疆拓土的时候,也曾跌过跟头,美军入侵加拿大时,接连被加拿大民兵击退,最后还被英军和加拿大民兵,攻入美国首都华盛顿,放火烧了美国的白宫、国会大厦等政府建筑。

现在的美国,拥有937万平方公里土地,世界第四。美国还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科技、军事、经济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2021年,美国的GDP为22.94万亿美元,占了全球GDP总量的23.93%,仍然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美国的人均GDP为6.94万美元,是个高收入国家。


四、印度尼西亚

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人口为2.78亿,人口增长率为1.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6.56人。

印尼位于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由17508个岛屿组成。印尼的疆域横跨亚洲和大洋洲,且岛屿众多,所以被称为“千岛之国”。二战前,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二战时期,印尼又被日本占领了。1945年8月,印尼摆脱英国、荷兰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了。

印尼是东盟成员国,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和20国集团成员国,在世界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印尼是个发展中国家,但他很重视自身的工业发展,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汽车业、重工业和旅游业是印尼的三大支柱产业。印尼的石油、天然气、锡、铝、镍、铁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2021年,印尼的GDP为11861亿美元,人均GDP为4352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


五、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人口为2.28亿,人口增长率为1.99%,处于较高水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0.22人。

巴基斯坦和印度原本是一家人,但由于宗教冲突等原因,分裂成了两个国家。英国给他们分家时,还留下了很多的后遗症,例如克什米尔地区归顺于谁,并没有确定。最近几十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不断爆发冲突,这也影响了巴基斯坦国内的经济建设。

2021年,巴基斯坦的GDP总量为3477亿美元,人均GDP只有1562美元,属于低收入国家。


六、尼日尔爾利亚

尼日尔爾利亚的人口为2.15亿,人口增长率为2.57%,增长速度较快,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34.63人。

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第一大人口大国,还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尔爾利亚的工农业发展比较缓慢,粮食无法自给自足,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尼日尔爾利亚的石油、天然气、煤、矾土自然资源储量丰富。尼日尔爾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该国的收入主要来自石油。

2021年,尼日尔爾利亚的GDP为4415亿美元,非洲第一,人均GDP却只有2089美元,是低收入国家。


七、巴西

巴西是个南美洲国家,人口多达2.14亿,人口增长率为0.7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29人。

巴西国土面积为851.49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五。1500年,葡萄牙的航海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到达巴西,并将巴西逐渐变成了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巴西脱离葡萄牙而独立了。现在的巴西,是金砖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完整的工业基础,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2021年,巴西GDP为16081亿美元,人均GDP为7564美元,是中等收入国家。

八、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是个亚洲国家,人口为1.67亿,人口增长率为1.0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37.67人。

印巴分治后,孟加拉国属于巴基斯坦,但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存在着诸多矛盾,最后在印度的帮助下,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而独立了。现在的孟加拉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经济发展水平低。2021年,孟加拉国的GDP为3571亿美元,人均GDP为2147美元,是个低收入国家。


九、俄罗斯

俄罗斯是个世界大国,人口为1.45亿,人口增长率为0.04%,是个非常低的水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米8.53人。俄罗斯人口过亿了,但国土面积多达1709.82万平方公里,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遗产,这使得俄罗斯的军事,以及重工业等相对不错。同时,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天然气、铁、镍、锡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欧洲等国的能源,主要靠俄罗斯供给。俄罗斯还是个拥核国家,以及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2021年,俄罗斯的GDP总量为17755亿美元,人均GDP为12198美元,是个中等收入国家。


十、墨西哥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多达1.31亿,人口增长率为1.0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6.07人。

墨西哥是美国的邻居,原本属于墨西哥的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都被美国抢去了。现在的墨西哥,是拉丁美洲的经济大国和矿业生产国。墨西哥的石油、天然气、铀、煤、铁、锰、铜、铅、锌等资源很丰富,但是墨西哥国内,毒品泛滥,毒枭猖獗,治安很差。

2021年,墨西哥的GDP总量为12948亿美元,人均GDP为10040美元,是个中等收入国家。


十一、日本

日本是我国的邻居,人口为1.28亿,人口增长率为-0.4%,日本的人口呈现了负增长趋势,且老龄化严重。

现在的日本,是个工业强国,经济大国,科技很发达,也是亚洲四个发达国家中的一个。2021年,日本的GDP总量为4937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人均GDP为39340美元,是个高收入国家。

十二、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是个非洲国家,人口为1.12亿,人口增长率为2.46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5.人。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埃塞俄比亚石油、天然气、黄金、铂、镍、铜、铁、煤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出售资源。2021年,埃塞俄比亚的GDP总量为993亿美元,人均GDP只有996美元,是个低收入国家。


十三、菲律宾

菲律宾是个东南亚国家,人口约为1.2亿,人口增长率为1.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7.5人。

菲律宾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及世界的新兴市场之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突出,农业和制造业也占相当比重。菲律宾还是东盟成员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4成员国之一。2021年,菲律宾的GDP为3936亿美元,人均GDP为3572美元,是个低收入国家。


十四、埃及

埃及是个非洲国家,总人口为1.03亿,人口增长率为1.0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人。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还是非洲第三大经济体。埃及是发展中国家,科技、经济无法和欧美国家相提并论,但在非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旅游、石油、侨汇和苏伊士运河是其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埃及的GDP为4028亿美元,人均GDP为3926美元,是低收入国家。

全球有14个人口过亿的国家,其中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为高收入国家。我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这4个经济大国,为中等收入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为低收入国家。

㈡ 印尼为什么会成为除中国外,中国人最多的国家呢

中国老百姓出国定居的历史,博大精深。在唐代之前,出国定居的华人,无固定的称呼。唐代之后,因为经济发展文化的发展沟通交流、出口贸易的扩张、交通出行的发达,出国定居人数骤然增加,她们多被定居国的老百姓称之为"水调歌"。明清时期,也有的称之为"华人","中华人"、"粤闽人"等。

很多人都会觉得欧美国家等发达国家是中国人关键移民投资地址,其实因为西方国家的美国绿卡较难拿,文化艺术差异较大,添加的门槛比较高,所以这些我国的华人总数其实不是最多的,往往是东南亚诸个离中国近的国家,海外华侨总数大量,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全是中国人总数相当多的我国。

印尼是一个东南亚我国,这是全球最大群岛国家,由约17508个海岛构成,因而拥有千岛之国的称呼。印尼的人口总数也非常多,总共有2.62亿多,是全球第四人口大国。

㈢ 印尼已是东南亚老大,为何却成不了世界级强国,原因很简单

印尼在我们看来虽然地盘大海岸线长人也多,但是也有它自己的缺陷那就是领土板块太分裂,宗教之间矛盾大,经济不景气,而且气候也不是很好导致本应该很发达的印尼到现在还是一个发展很慢的国家。

再就是经济问题了,印尼的经济可以说跟它周围的国家相差很大,像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经济无论是东南亚还是整个世界上来说都是比较好的,但是印尼的经济平还赶不上我们国家的一个大省,所以经济落后也是他们成不了世界大国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最后就是东南亚的气候属实是有点太炎热了,很难进行工作和生产,大部分的一些日用品都需要依赖进口,这就是为什么印尼地广人多还是不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了。

㈣ 印尼做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为什么在经济上发展滞后

最主要是因为印尼是一个以岛国为主的国家,曾经被称为千岛之国。像这样的地理环境非常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各个岛屿之间过于分散,也使得印度的基础建设出现严重的落后情况。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印尼想要把各个岛屿分散的人群集中在苏门答腊岛上。这样就便于印尼政府的统一管理,这样也会在一定的区域形成人口上的优势。

如果能够依赖周边大国巨大的经济市场,就一定可以使印尼的经济得到一个飞速的提高。当然这么做的前提就是印尼一定要搞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千万不要在一些利益上发生冲突。

㈤ 印度比中国更有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吗

印度到现在都是一个农业国,谈什么世界工厂?!
印度既没有实力,也没有机遇成为下一个中国,西方媒体再吹捧也没用!
中国自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一是靠拥有全工业体系的庞大工业基础!
二是搭上了低油价时代的最后一班末班车!
三是靠受教育程度良好,工作效率高,而且非常廉价自律的庞大劳动力!
四是开放初期几乎是卑躬屈膝的政府部门,不但尽量满足投资方的要求,还压制工人的不满!
以上四点,印度有的永远也做不到,有的永远失去了机会!
首先,印度的GDP构成主要是农业和服务业,有限的所谓工业就是组装,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工业!
然后,如今的高油价时代,导致生产和生活成本高涨,再加上中国制造的冲击,印度只剩手工业作坊了!
接着,印度落后的教育体系和南亚文化,按中国的标准,印度有一多半人都是文盲,而且又懒又自大!
最后,印度并不是一个中央集权式国家,各邦的自治权力很大,中央的政令很难得到有效执行!
这还不包括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冲突,糟糕的基础设施,缺水停电公路少,过于严厉的劳工法,地方保护主义的税收制度,腐败低效的官僚体系,土地的私有化造成征地难等等!
印度这几年GDP增速超过中国,还是靠莫迪老仙不断修改GDP统计基础年份得来的!
印度成为"世界工厂"?你在开玩笑吧!

㈥ 印尼和日本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哪方面的差别啊?
概括起来来讲的话就是日本实现了工业化,而印尼没有。
你留心一下那些国际组织不就懂了嘛。
什么G7、G20。
都是工业国。
包括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是因为中国实现了工业化。
也就是说你国家只有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力搞上去了。
才有机会去谈什么教育、医疗等等问题。
不然的话你连谈的资格都没有。
即便你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积累财富,去实现一部分。
但基础也会很薄弱。
和工业国竞争的话就只能被吊打。
你光人力成本低没用。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变成了世界工厂。
那么多国际级的大企业为什么不去印度或者东南亚投资建厂的原因。
因为中国工业化了,生产力上去了,生产力一上去,就有钱了。
有钱了基础教育就搞上去了。
所以中国为那些企业输送的人才、劳动力,都是有文化的。
而你印度、东南亚,人力成本再低又有什么用。
全是文盲啊!
你想想波音会招一堆文盲给自己造飞机吗?
所以印尼和日本是根本没法比的。
这种优势一旦形成就垄断了。
更何况印尼的领导人水平又太次,快混成神权国家了,就更别提什么发展了!

㈦ 淄博买钢琴,为什么很多大品牌的钢琴都是在印尼生产呢

因为本身印尼的手工业是非常发达的,首先目前印尼是公认的手工制造业世界一流的国家之一,因为印尼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是循规蹈矩、一丝不苟、说的难听点叫死板,轴,但是做东西就需要这样的性格。所以很多 企业,像如德国的赛乐尔、雅马哈等都是在印尼建厂的,再者“东盟10+1的自由贸易区”保证东盟十国与中国互相进出口是零关税的,但是雅马哈还要再发回日本再对外销售,所以在性价比上来说就不是很高了。所以在中国买印尼产的赛乐尔钢琴是性价比是非常高的

㈧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分析和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纷纷涌向中国。从纺织业、汽车制造,到高科技的电子产品,跨国公司纷纷把自己的生产基地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乃至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移往中国大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话题则成为国内外媒体、学术界、政界、企业界讨论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2001年,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首次提出“中国已成为‘世界的工厂’”。更有人将这一发展比作100多年前“世界工厂”从英国转移到美国所引起的世界经济的重组,认为这是中国在未来赶上美国的转折点。但笔者认为,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更应了解“世界工厂”究竟由何而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工厂”新的内涵,我们更应重点分析中国在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中国究竟应成为怎样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以及中国应如何主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

一、“世界工厂”的由来

“世界工厂”(the factory of the world),同时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是“世界工场”(the workshop of the world,或译为“世界车间”)。目前无论是学者的论着,还是新闻媒体的报道,提及“中国是否是世界工厂(工场)”,对这两个词汇基本上是混用而很少加以定义的。

回顾历史,“工业革命”时期,英格兰东北部的蓝开夏市被誉为“世界工场”,继而英国成为公认的“世界工场”。这是相对于当时普遍的“世界农业”而称的。随着工业化在全球的推进,“世界农业”已不复存在,“世界工场”的意义已被“世界工厂”逐渐取代,在谈到后来的美、日时,我们更多的称其为“世界工厂”或称之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人均GDP仅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自身的经济增长阶段,而“世界工厂”必须把一个国家放到整个世界经济中去考虑。那些人口不足1000万的小国也许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工厂”。

从18世纪30年代第一次产业革命起,英国诞生了纺纱机、多轴纺纱机、蒸汽机等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随着英国的机器传入欧洲大陆并与当地的诸多技术革新结合,法、德乃至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也相继掀起了产业革命高潮。到1860年前后,英国工业发展达到鼎盛期,国内外贸易迅速扩大,成为举世闻名的“世界工场”和最大的殖民帝国。进入20世纪,全球性制造中心日渐移至美国。随着T型福特汽车、电除尘器、电冰箱、空调等民用产品相继面世,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车、家电生产国。二战后,日本从战争废墟上开始经济复兴,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重化学工业化。到70、80年代,“日本制造”风靡世界,“世界工厂”的桂冠转到了日本头上。

二、“世界工厂”在经济全球化下新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都被纳入一个以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联结起来的全球性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进入9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信息全球化、网络化开始形成;由航空业、远洋运输业、高速公路网连成的全球性高速交通网也正初具规模,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明显加快。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工厂”已有了不同于过去新的内涵。从国际分工地位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世界工厂”问题才是更为客观的。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以全球为版图配置资源,表现出了极强的经济活力。顺应这一趋势,世界正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重新分工。一方面通过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使国际分工的数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模式出现了重要变化。从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到产业内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资金、人才、技术的全球流动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世界工厂”也有了更广泛的内涵,其再不能直接简单地等同于国家的经济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而后者是依一个国家在全球国际分工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而定。

按照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世界工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来料加工型的“世界工厂”。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跨国公司就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工业品的生产加工基地。这类“世界工厂”在国际分工生产价值链中处于最低端;第二类是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着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这种类型较第一种类型的层次提高一步,但仍然属于生产车间型的“世界工厂”;第三种类型是既具有研发能力和名牌,也控制着国际市场的销售网络,既在本土进行加工制造,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类“世界工厂”能够获得生产链的最大经济利益。只有成为第三类“世界工厂”,才能真正成为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体。

三、中国制造业的现实发展与国际分工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必然向生产成本最低。资本利润率最高的地方集中。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发展到水平分工,现在已进入网络化分工。跨国公司对生产的一切环节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与其它生产要素(劳动力是其主要方面)的最佳结合,而中国在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则吸引着全球的跨国公司看好中国。

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拥有很多其他国家发展制造业无可比拟的优势: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中国劳动力素质较高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困扰制造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障碍目前已经基本消除;中国工业配套能力较强;中国拥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中国社会与政治环境稳定……

统计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其中,1985-1990年的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l.86倍,1991-1996年中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又上升了3.75倍,而世界上其他的制造业大国如美国、日本的增长相对较低,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由于中国制造业生产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导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份额呈不断上升之势。1980-1997年的17年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份额从l.4%上升至5.9%,平均每年上升约0.26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世界的新生力量。通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中国在不少重要工业产品方面已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生产大国,中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囊括了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设备、化工等十多个行业。

但是,中国制造业本身仍存在很多劣势:很少有属于中国的世界知名品牌,物流成本高,物流企业分散,基础设施薄弱,人才结构不合理。与工业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规模和质量上的显着差距。

目前我国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组装加工业领域,如家用电器、电脑零部件等领域,可以说已成为世界的工厂,即上述第一、二种类型的“世界工厂”,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领域,目前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规模和水平。并且尽管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产量相当大,但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却并不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能够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达国家尽力参与并抢占各产业中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环节,同时将低技术与低附加值环节转移给处于发展阶梯较低的其他国家,从而完成产业价值链的分离和转移,以确保效益和收益最大化。如美国跨国公司主要是把加工和装配的工艺过程置于中国,而将研发和销售等关键价值增长环节置于国内,显示出在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生产体系中,中国处于较低级层次。因此,要成为上述第三类型的“世界工厂”,中国必须继续保持比较优势,并不断缩小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上的差距,增强竞争优势。

四、中国应积极融入全球生产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得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面临深刻的战略性重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本国高新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正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为中国利用本国广阔市场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对外开放中,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把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向中国沿海地区转移,之后把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制造业如电子器件、通讯、计算机装配等向中国转移,又将部分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如石化等向中国转移。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从某些产业中的退出,给中国工业化过程腾出了空间。中国应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利用各种资源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向中国集聚的优势,加快传统产业的工业化进程以及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知识经济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主动融入全球生产体系。

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合作,发现“盲点”,避免在国内开发一些国外已经相当成熟的产品,推动企业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等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使企业站在全球的高度,按照自己的思路对世界技术发展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使技术开发和引进的层次更高。

跨国产业转移是一种双向行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不断加强,中国要能充分利用这种趋势,走开放、竞争、发展之路,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走国际化经营之路的大战略。在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深入发展的情况下,谁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谁就能发展得更快,从而也就更具有竞争力。在大量吸引外资的基础上,中国也应逐步培养壮大自己的跨国公司,进入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举的新阶段,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更多的不是一种目标,而是客观发展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正是与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网络化生产以及中国在当今国际分工中地位紧密结合的。中国所追求的应不仅仅是“MADE IN CHINA”,而是成为如英国、美国一样世界经济的重心。也就是说中国不仅应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同时也应逐步成为一个工业生产强国。

㈨ 殖民时代,印尼为什么长期做为荷兰殖民地能够被各方

荷兰殖民者分而治之,埋下印尼仇华种子

17世纪,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印尼逐渐成为了荷兰的一个殖民地。这段时间,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国家都先后在东南亚建立了贸易网络,与欧美的国家直接进行贸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谋生机会。
这个时候的中国正处于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广东、福建一带的百姓生计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躲避战乱,大量民众移居东南亚,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东南亚的浪潮,开放海禁、明朝的灭亡等变动也助推了这一浪潮。
为了招徕更多华商,殖民者用各种方式优待华人。西班牙征服马尼拉后, 即释放所扣押的华商,在与土着的战争也避免伤及华人。荷兰发放大量自由证吸引甚至强迫华人移到巴城(即雅加达)。
但是华人的经济力量壮大时,殖民者又开始恐惧。从1603年屠杀2万多华人开始,西班牙殖民者在马尼拉多次屠杀、驱逐华人;在巴城,“荷兰者睹唐人日众,渐有厌薄之意,重加剥削,横征无艺。”(程日炌《噶喇吧纪略》)受压迫的华人于1740年发动起义,但被告密。荷兰殖民者屠城7天,几乎将城内的华人都屠杀殆尽。
殖民者一方面要利用华人劳动力开发东南亚,一方面又极力控制华人的力量。他们最害怕的是华人与土着的联合,因此采用分而治之的手段,目的在于疏远两者关系,制造两者矛盾。一、种族隔离,限制华人的居住和通行自由,华人与原住民的交往急剧减少;二、把欧洲人、外来东方人、印尼原住民分为一、二、三等人,但事实上华人并没有比土着更大的权利;三、将原住民限制在农业领域,培养华人经商,还任用华人充当包税人。
这样,华人的地位高于原住民,比原住民富裕,还充当中介,在经济上管理着原住民。原住民对于荷兰殖民者的仇恨转移到华人身上。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印尼人对华人种族偏见的根源,原住民跟华人社群之间的和谐处在了分崩离析的危险之中。

㈩ 中国和印尼比起来经济哪个好些阿

当然中国好印尼很多了~ 中国虽然自己说 自己的经济世界第3 . 但是普通民众生活好于印尼很多了~ 印尼有一半的人住在马路上 或者铁皮房里呀 每天吃不上饭的呢!

阅读全文

与印尼为什么是世界工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40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56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34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65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23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84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02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10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0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03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17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0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395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70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88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63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68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26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56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