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建筑工人在印尼摩罗洼里的工资一个月多少(人民币)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通称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印尼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因石油资源可实现净出口,印尼曾经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该组织[1] 。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
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
Ⅱ 印尼青山钢铁在印尼什么地方哪里有多少中国人
印尼青山工业园在苏拉威西岛的Morowali,雅加达过去的话是飞三个小时的飞机到Kendari机场,然后陆路5小时就可以抵达,或者4小时的快艇,那边大概有4000中国人
Ⅲ 印尼排华的原因是什么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场原本是为推翻苏哈托政权而起的政治运动,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等地却演变为严重的"排华骚乱”。
当时,仅雅加达就有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房屋、住宅被烧毁,约15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被屠杀在12日题为《十年之际,印尼否认强奸暴行,但不曾将它忘却》的报道中,法新社称,即使大多数居民都宁愿遗忘暴行曾经发生,但受害者对当年抢掠强奸的场景却仍然历历在目。
一名华人女士讲述道:“当时,我舅妈打电话告诉我们将房间的灯全部关上让暴徒们感觉房子里没人。我们听到许多华人妇女成为受害者。
法新社在报道中描经道,数干华人的房屋和店面在印尼安全军队的眼皮下,公然被掠夺和焚毁。华人妇女于韵(音)说:“当时真是太恐怖了,人们被困在烧着的商店里,满街是燃烧的建筑和汽车,到处浓烟滚滚。"
法新社说,如果印尼军方当时是为了在亚洲金雕风暴的恐惯中重新建立起成信的话,那么他们失败了。
(3)印尼有多少中国建筑队扩展阅读
1998年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的影响:
印度尼西亚排华事件遭到世界普遍关注和谴责。同时在华人世界里成为对印度尼西亚感观恶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中国大陆,绝大多数因为此事,印度尼西亚一般被列入最让民众反感的国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苏哈托下台,哈比比领导过渡时期政府,之后瓦希德政府继续前任政策,废止了一些针对华人的歧视性的法律法规以及对华人歧视性的称呼。印尼政府还计划检讨对华裔的歧视性法规。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12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尽管印尼社会仍存在否认声音,但暴力事件10年后,印尼对华人的种族歧视问题已得到显着改善。“印尼官方已取消‘族群标识’政策。华人可以过春节,可以享受基本三、四百年未曾享有的政治权利。”庄国土说,“在印华人已经迎来最好的时期。”
于韵(音)也对法新社记者说,她没有感到过本土印尼人对她的“憎恶之情”。她说:“在印尼唐人街,华人与印尼当地人已相互融合。在这里,任何种族都不分彼此,没有差异。”
Ⅳ 印尼有哪些中国建筑公司
中国海外、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
Ⅳ 中国在海外建设项目主要是在哪些国家为什么他们需要中国的建筑队伍 海外工程的特点是什么
随着近几年国内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盈利水平越来越低,经营难度越来越大,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等国内大型施工企业相继向海外建筑市场进军,海外工程项目所占施工企业在施项目比例节节攀升。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已非常完善,中国施工企业能够进入的市场大多是基础建设十分薄弱,工业非常落后,资源匮乏的欠发达地区,比如非洲国家。如果工程一旦开始启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会摆在眼前,那就是机械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其对施工工期、项目效益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失误,大部分是无法弥补和挽回的。因而此项工作对于海外工程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工作体会,谈一下个人看法。
1设备配置及采购注意事项设备配置及采购等前期管理,包括了调研、论证、配备、选型、招标、采购等一系列工作,对海外工程项目施工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包括:(1)在做项目设备配置方案之前,一定要对项目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气候做全面了解,还要认真研究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中有关设备的强制条款,并对当地的设备供应及租赁市场做实地深入调查,在考虑工期的前提下,做出综合判断及经济分析比较,制定一份详细的设备配置清单,要标明设备的来源(国内购置或当地采购)注明新产品或二手机械,或者当地租用及进场时间。注意在做经济分析比较时,国内采购成本一定要计算设备的各项运费,包括从国内产品供应地至港口的运输费、装卸费、报关费、海运费等,以及到港后的清关费、路运费等。
(2)设备配置在遵循“满足需要,经济合理”原则的前提下,尽量“宁多勿少”,有一点富余储备,这一点不同于国内施工项目。这主要是考虑到施工国家社会资源不丰富,机械租赁市场不发达,即使有出租,单价也会非常高(比如提供燃油的情况下,TY220推土机每小时租费达80美金,1.0m3的挖掘机每小时租费达90美金),临时应急可以使用,但长期租用绝对不合算。如果前期的设备配备不足,再联系从国内或第三国购买,周期会很长,耽误工期;二则费用也会很大。
(3)选用的设备尽量是同型号、同生产厂家的,即使不是同一厂家生产的设备,其发动机及变速箱主要附件尽可能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为今后的配件储备、修理及使用管理提供方便。
(4)不要计划从国内订购工程指挥车(包括小轿车及越野车)。一般当地二手的欧美车辆不少,价格也不是非常高,另外许多国家车辆大多都是右置方向盘,而国内车辆均是左置方向,在当地使用存在诸多不便。购置前还必须检查其清关文件,并到当地海关确认文件的有效性,否则会有很多隐患。
(5)从国内订购工程运输车辆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当地对方向盘置式有无明确的强制规定。如果有,一定要通过合同要求生产厂家在国内按约定进行改造。
(6)采购最好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一般海外工程项目设备需求量大,对厂家来说又是销往国际市场,通过这种形式会大大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厂家也会竭力把他们通过海外销售获得的实践经验告诉你,会使你少走许多弯路。
(7)采购的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一定要选择高可靠性、维修方便和配件供应有保障的品牌。
(8)同供应商合同谈判的重点在设备的售后服务,尽可能的要求供应商配备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常驻施工现场。另外设备的付款一定要分期,可以先付订金,到港后再付款,最好再留一部分质保金。
(9)切记要求供应商提供工期内设备正常使用所需要的易损件、常用件建议清单,做采购计划时还须考虑到施工地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因素对易损件的影响,比如在非州国家施工,大多数国家气温都非常高,橡胶件、轮胎老化会比较快,也比较严重;当地劳工操作技能不高、动作粗暴,离合器、变速箱、底盘等损坏会比较严重。千万不要为了当时省一点钱,造成日后更大的配件支出费用,还耽误使用,所以配件一定要备足、备够。
(10)要求供应商必须开其增值税发票,对设备表面要进行防腐处理,而且对轮式机械及发电机等涉及到安全的设备在出厂前进行商检。
2、船运代理公司确定及货物集港、运输的注意事项设备物资采购合同签订后,须立即确定船运代理,并集中精力高效完成货物集港及发运工作。通常情况下,货物的集港与发运工作的时间非常紧,工作强度非常大,所以必须前期做好周密的计划,否则会造成失误。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船运代理公司的确定。须在做好细致调查工作基础上确定,调查内容主要有三点:首先了解船代公司的实力及信誉,如其货场的所在地、规模的大小、货场内的服务等。实力强的船代在集装箱及散装船的占有数量上有优势,船期的保证更可靠,正常情况下不会脱班。再者,了解船代的报关、通关能力,其良好的报关、通关能力是顺利发运货物的保障;其三,重点是船代及海运的费用。船公司给每个船代公司的船运费是根据其货物量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实力大的船代公司费用相应会低些。
(2)提前做好拟发货物的体积及重量预估,为船代公司提供准确的货物量,进而确定货位及大小合适的集装箱,以免装船时货位不足或浪费。而且规划好货物大致的堆码位置,主要考虑特殊货物如怕压、怕碰及怕异味的货物放置,又要最大可能地利用好每一寸空间。
(3)货物集港工作非常关键,必须全力以赴,一旦错过集港时间,会白白损失掉大量的货位,也给前方项目的开工留下了隐患,不可挽回。一般集装箱货物必须在发船的前一两天进港,并且在集装箱进港前将货物全部装箱完毕,否则集装箱一进港货物来了也只能放在港口仓库,等待下次发运。散装船货物必须在发船前一周到货场,在货船进港前要做好货物的唛头、装箱单(体积、总量、数量)及货品的防腐处理。
(4)在报关时,货物品名一定要与国外进行沟通,看进口国有无特殊规定或优惠政策,以免清关时遇到麻烦。在所有货物装箱、装船结束的同时,抓紧联系船代及国外清关人员对物品品名、数量、单价等报关资料的整理,以便为后续的报关及海外清关做好准备工作。
(5)货物集港时,还要准备些体积较大,但重量不是很大,而国外施工又必需的物资,比如棉砂布头(擦拭、修理机械使用)、日用品及施工材料等,以填补空位。
(6)还有些具体细节一定要注意,比如包装用木箱一定要经过熏蒸,否则报关过不去;货物装箱后,一定要记下铅封号,并留下照片;外包装标识必须与机械铭牌一致;机械的附件最好拆下另外装,如:轮胎、钥匙、倒车镜等等。
(7)报关单尽量简单明晰,配件及零件不要太过于 嗦,能够报成总成的尽量报成总成,为今后报关及清关考虑。
(8)清关后设备的陆运,要事先咨询当地的交警部门是否有特殊规定,如警察押运、运输时间限制等。
3、设备现场管理施工中保持设备的完好率和出勤率是优质、高效完成海外施工的首要因素,所以设备现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内容主要包括:(1)项目领导班子除了配备项目经理和负责对外联络的副经理外,还必须配备一名专职主管设备物资的副经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突出的矛盾。
(2)在机械操作人员配备中,大型、关键设备尽量安排国内人员操作,数量比较多、对操作技能要求不是很高的设备可雇佣当地劳工操作但必须由项目员工负责现场管理,比如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等。
(3)千万不能忽视技术资料的收集与保存工作。国外可用的信息非常有限,而且与国内联系也不方便,将所有到场机械的资料(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零部件目录,以及装箱单、商业发票、原产地证明、当地海关的清关文件的复印件)全部收集齐全,并整理保存,为日后的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4)设备投入正常使用后,务必安排专人对机械进行巡回检查,重点关注每个操作工上下班前后的例行检查与保养;定期安排专人对设备强行保养。
(5)配件管理非常关键,对设备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
首先是配件库的管理。将所有随机械海运到场的配件一次性清理完,并按装箱单分设备、分类别摆上货架,要求摆放整齐、牢固,标识清晰,切不可图一时省事,随便堆放,等过上一段时间,谁也说不清楚配件情况。一旦机械出现故障,需要更换配件时,盲目再从国内急件空运,得不偿失。配件库还要做到日清月结,定期盘存,账物相符。
其次,配件采购计划要有前瞻性,而且要考虑周全,否则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这就需要视设备的使用情况在理清库存配件的基础上,定期不定期的做好设备配件计划,注意计划一定要考虑有个提前量,给国内供应一定的反应时间,而且计划一定要标清设备名称、生产厂家及零件号。
(6)油品管理对设备使用成本影响巨大。
一般施工项目所处国家石油资源都很贫乏,柴油、汽油价格非常昂贵,而且会经常“断油”,油品管理一直是海外工程项目管理的难点。主要是施工标段线路较长,而且当地所雇劳工“偷油”现象非常普遍,监控起来又非常困难。对此能够采取的具体措施有:首先必须将油箱盖加锁,仅仅这一条还远远不够,雇工还会从油箱底、柴油滤清器放油螺塞处放油,还需将这两处六方螺母都“搓圆”。除此之外,还要将工作做得更细致些,例如,每日工作前根据当日工作量加油,并且用标尺将油箱内的油面高度记录下来,收工后再校核。只有这样,“失油”势头才能得到根本遏制。
(7)还有一点必须牢记,海外工程项目的设备一般都是临时进口性质,在修理过程中,(尤其是车辆)切记不要改变原设备的颜色、发动机的编号及底盘号,防止出关时遇到麻烦。
4、项目后期设备管理项目竣工后,设备后期的管理也很重要,否则将后患无穷。这部分管理内容包括:
(1)工程进入尾期后,对设备进行集中,并逐一进行清理登记,全面掌握机况。对机况良好或有修复价值的设备,进行保养或修理;对于损坏到一定程度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经济的设备及时做报废处理。
(2)在施工国有工程项目接续的,可以将经过修复的设备直接运输到新项目继续使用;在相邻国有工程项目接续的,而调运费用又不是很高的,可以在办理完相关的出口手续(一般施工设备均属于临时进口)后将设备运输过去再使用。
(3)预计在施工地国家或第三国短期没有合适的后续工程,可以就地开展设备出租业务或封存;长期没有后续工程,租赁市场又很不发达的,对退场设备就要考虑拍卖处理。
(4)如果退场设备考虑运回国内还比较合算(绝大部分都不合算),那么设备最好有标牌,这样可以避免关税。
综上所述,只有做到做好了设备从购置、发运、使用、后期等全过程的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设备最大效率,进而通过设备为海外施工项目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Ⅵ 中建三局到印尼是什么工程
印尼Indorama电厂
印尼百通电厂
印尼是中建三局二公司自主拓展海外业务的发源地,同样也是电力优势业务的起始地。在这里,中建三局二公司承建了第一个海外电厂工程——印尼Indorama电厂;建造了当时印尼装机容量最大的百通电厂(660MW),竖起了时为东南亚第一高烟囱(275M);承接了中建三局在海外首座水泥厂——印尼孔雀港440 万 t/a 粉磨站项目;承建的印尼当期单机装机容量最大的电厂——万丹电厂已进入商业运行,是印尼政府35000兆瓦电力5年规划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进入商业运行的IPP电厂项目;承建的巴厘岛一期3*142MW燃煤电厂项目钢结构工程获得2018年中国钢结构金奖,该工程投产后年发电量28亿度,供应全岛将近一半的发电量,大大缓解当地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投资控股方为表彰中建三局二公司在印尼巴厘岛电厂建设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特以“中建路 CSCEC Road”命名电厂主厂房正门主干道。
印尼万丹电厂
巴厘岛一期3*142MW燃煤电厂
2011年,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业务开启新征程,踏上拓展柬埔寨市场之路,继印尼Indorama电厂之后再次牵手华电集团,承接柬埔寨西港2×60MW燃煤电厂,其120米高烟囱为当时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地区最高构筑物。其后又承建了中建三局二公司在柬埔寨承建的首座工业厂房工程——富力地产的柬埔寨力量雪茄烟厂项目。市场开拓呈现以一带多、以点带面的良好发展态势。
柬埔寨西港2×60MW燃煤电厂
柬埔寨力量雪茄烟厂
做大越南
中建三局二公司2010年进入越南市场,近8年的砥砺奋进,深耕细作,承建5项工程,以现场促市场,从1个项目发展到2个国家、7个项目,累计实现合约额54.0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越南永兴区域所有由中国资金投资建造的大型电厂——越南永新一、二、三期电厂,均由中建三局二公司承建,总合约额32.85亿元,这是海外以现场促市场的最好范例。尤其是越南永新电厂二期的履约,多次受到总包、业主和社会各界的好评,EPC总包上海电气称赞公司为“贴心小棉袄、总在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业主越南EVN称赞公司是“最会做电厂的队伍”,越南媒体称赞公司修建的烟囱为“越南东海岸最高、砼外观最漂亮的建筑物”。
Ⅶ 与1998年相比,现如今在印尼的华人地位如何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华人在印尼大多经商与1998年相比,现如今在印尼的华人地位非常之高,但是仍然存在着种族标签。
中国传统文化和印尼饮食文化是两个文化体系的重要部分。华人在印尼受到了良好教育、医疗保健、社会福利和家庭支持。中国人民在许多方面都比印度尼西亚人民更有效率和创造性。
在印尼生存的华人以经商为生,为当地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目前他们居住在印尼爪哇岛等地。在雅加达有约20%的印尼华人居住在雅加达岛;而在万隆约有15%。在雅加达和万隆,这两个地区的华人群体数量占整个人口的70%以上。这些华人在当地主要从事农业等行业,以及建筑业和服务业。另外在雅加达有大约10%是华人家庭持有房地产。
Ⅷ 印尼国土面积很大,为什么首都雅加达和泗水这些大城市都在小小的爪哇岛上
印尼拥有1904569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面积,在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15位,拥有2.64亿人口的印尼是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的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此外印尼还拥有316.6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大约17508个岛屿,号称万岛之国。
在印尼有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居住在其它的地方,而不是在爪哇岛。那么这个人会想方设法地搬到爪哇岛,即使他曾经是个地主,他宁可放弃地主而去爪哇岛做一个上班族,也不愿意再回以前的地方,爪哇岛也成了许多印尼人向往中的圣地。
开垦其它的土地,耗费巨大的资金。在热带雨林当中,除了气候炎热,不适宜农作物生长,土地也比较贫瘠。如果把这片地方开垦,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而印尼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对于这样的大规模开发,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从古代到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印尼的发展还是极度不均衡的。爪哇岛人口占了这个国家的一半,经济也占了这个国家的多一半,而其它的地方的发展也跟不起来。
其实像这样地方发展不均衡的国家还有很多,就拿中国来说,像中国的上海经济就特别繁荣,而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就极度落后,甚至连汽车都没有。
短期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说,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就是要均衡发展。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以上仅为个人浅见,大家还有更多的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Ⅸ 印尼德龙工业园是熊德龙的吗
作为印尼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生活在印尼的华人几乎每天早上人手一份《国际日报》,《国际日报》是他们获取祖国信息的主要来源。
而《国际日报》的创办者却是一位有着印尼血统的华人,他虽然有着一张外国人的面孔,但却有着一颗中国心,他就是身在海外,却心系父邦的熊德龙。
熊德龙
知名华商结缘报业
《国际日报》是印尼发行量最大的华文报纸,20年来一直服务于生活在印尼地区的上千万华人。
《国际日报》不仅仅只报道印尼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而且还有专门的华侨版,《国际日报》以其专业的态度和广大的社会认可度迅速占领了印尼的华文报纸领域,《国际日报》的广告登刊比例占据印尼华文报纸广告量的83%之多。
熊德龙创办的报业在东南亚极具影响力,他是当地极为有名的报业大亨,而且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熊德龙也在经营着美国版的《国际日报》,并同时在澳大利亚、泰国、秘鲁等地区发行。
熊德龙创办的美国版的《国际日报》可谓是用心良苦,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上对中国的关注也越来越多,然而一些美国人对中国总是带有刻板印象,熊德龙创办的这份美国版的《国际日报》旨在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看到中国的最新动态,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风姿。
国际日报
《国际日报》每年在海外的发行量达200万份之多,为全球无数的海外华人提供了便利,他们从《国际日报》上了解全球局势,心系祖国大事。
熊德龙是一名极为优秀的企业家,他创办的熊氏集团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在印尼地区站稳了跟脚,并且还一手创办了熊氏集团。
熊氏集团是一家大型的跨国集团,熊氏集团经营范围广泛,旗下拥有矿产、房地产等数十家公司,分布在中国、澳大利亚、印尼等多个国家。
作为一名成功的华商,熊德龙旗下拥有数亿的资产,那么他又是如何与报业结缘的呢?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开始,搭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中国开始迅速崛起,然而,西方国家的一些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印象十分固化,他们甚至肆意抹黑、扭曲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形象。
众所周知,主流媒体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之广,西方主流媒体以一种十分不友好的态度对待中国,这是十分不利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的。
西方主流媒体往往以一种固有的高高在上的心态来报道中国,据研究,他们对中国进行的报道,更偏向于战争和灾难,很少有提及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的情况,更多的是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来报道中国新闻,一些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明显偏颇和歪曲事实。
另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出国留学热,很多中国优秀的人才涌向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有些留学生在国外学有所成之后,就留在发达国家为他们效力,他们之中的一些人看不到中国的进步,看不到中国的崛起,有的甚至在西方媒体有失偏颇的报道下失去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初衷。
熊德龙
在这种情况下,华人急需要有属于自己的报纸来向他们传递真正的、公正的,关于中国,关于亚洲以及关于国际大事的报道。
熊德龙看到了西方主流媒体的这种弊端,作为华裔的后代,他想要创办一家属于华人自己的报纸,能够公开公正地报道中国新闻的报纸。
深思熟虑之下,熊德龙做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决定,那就是以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当时最大的华文日报—《国际日报》。
事实证明,熊德龙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在高价收购《国际日报》之后,熊德龙就开始着手研究对《国际日报》的转型布置。
1992年,《国际日报》的办报路线开始转型,报纸开设了对中国所有省份介绍的专栏,这些专栏定期报道有关中国省份的旅游、历史文化、社会人文经济的发展动态等,向无数定居在海外的华人传递了有关中国的真实信息,展现了中国日益快速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向世界展现中国,熊德龙更是收购了几十家英文报纸的印刷厂,有了基础设备,熊德龙就开始寻找可以合作的报纸。
碍于当时的局势和西方人固有的思维,很多家报社都不愿意同熊德龙合作,或者说这些报社不愿意报道真实的中国。
洛杉矶时报
熊德龙把目光放在了日刊量两三百万的《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他们不愿意报道,熊德龙就锲而不舍地一直和报纸的负责人做思想工作,在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之后,《洛杉矶时报》终于答应了给熊德龙每一个星期8个版面来报道中国。
于是《洛杉矶时报》上就出现了英文版的有关于中国城市的专栏报道,让更多的美国华人、美国人了解到了日新月异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