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白色鹦鹉
② 蓝舌石龙子的基本信息
学 名:Tiliqua scincoides 。
原产地:澳洲与新几内亚各岛。
栖息环境:干燥草原及森林区 。
体长:全长45-60公分。
适温:摄氏22-28度 。 蓝舌蜥的外型不但少了一般蜥蜴类的狰狞 ,反而还多了一份滑稽,加上那特殊的蓝色大舌头,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爱好者。蓝舌蜥在澳洲共有六个亚种分布,最常见的亚种就是俗称东部蓝舌蜥或是斜纹蓝舌蜥的Tiliqua s. scincoides,主要分布在澳洲,少部份分布在印尼和新几内亚等地。族群和数量都很多,可以算是澳洲最普遍的蜥蜴,经常在住家后院出没。蓝舌蜥很活泼也很容易驯养,只要常接触,很快就会失去警戒心而变得很温驯,是很适合初学者当宠物的蜥蜴。如果饲养得当,通常都能活上20年以上。类似的亚种是Tiliqua s. intermedia 称为北部蓝舌蜥,外型与东部种十分相似,主要以眼后的黑斑来区分。
由于四肢短小,蓝舌蜥不善攀爬,所以需要较大的地面空间,四尺的饲养箱可以养一对成体比较足够,底材以无菌土比较适合,可以供它们挖掘巢穴。温度日间保持摄氏28度左右,夜间保持23度左右最适合。加温灯是必须的,灯下温度保持在摄氏33度左右。它们是会喝水的蜥蜴,所以需要放置水盆提供饮水。蓝舌蜥属于杂食性,一般蔬果和蟋蟀、面包虫等活饵都能接受,而且食量颇大,每周都需要定期补充钙质、与一般蜥蜴比较不同的是蓝舌蜥能够吃死的昆虫或小老鼠,不需要活饵。
雌雄的判别很容易,雄性的头部比雌性来得宽大许多。蓝舌蜥是胎生的蜥蜴,经过冬天的低温刺激后,在初春时会进行交配,在饲养箱中设置生产箱,箱内铺上略湿润的报纸或干水草。在交配后3-5个月,雌蜥会产下10-15只左右的幼蜥,幼蜥的饲养并不困难,只要喂食与成蜥相同的食物即可,只是食物的体积必须要小一点,三年左右可以成年,这时就会成为石龙子科中最大的一个种类,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例如:订制木柜,玻璃饲养箱)。垫底物泥土,砂砾,树皮 (例如:树皮,椰壳碎),幼沙 (例如:爬虫沙,钙沙),人造纸屑 (例如:压缩纸粒)。 温度:29 - 31 °C -- 照点 (例如:太阳灯)23 - 26 °C
--日间 (例如:日用蓝灯)19 - 22 °C
-- 夜间 (例如: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陶瓷发热器)。
湿度:中
躲藏处
可采用人工洞穴 (例如:树洞,发热洞穴)等。
喂饲
食物杂食性(植物和动物);
花,蔬菜,柔软水果 (例如:香蕉,奇异果,士多啤梨,桃,洋李,芒果,西红柿);
水流慢的无脊椎动物 (例如:蜗牛,鼻涕虫),间中初生小白鼠或大种白老鼠。
繁殖
胎生。
③ 杜可波氏凤头鹦鹉 和雨伞的区别
1、形状特征不一样
杜科波氏凤头鹦鹉身长30-35厘米,翅膀和尾巴内侧及臀部有黄色羽毛。冠羽,脸颊,颌和胸部的羽毛根基部略带粉红色。
雨伞凤头鹦鹉一般指白凤头鹦鹉,白凤头鹦鹉身长46厘米,有能够收展的头冠,以及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鹦鹉羽毛呈现出虹彩的结构。
杜科波氏凤头鹦鹉:
(3)印尼哈马黑拉岛上有什么野生动物扩展阅读:
杜科波氏凤头鹦鹉的种群现状:
杜科波氏凤头鹦鹉在1990年代中期的时候,约有300只从所罗门群岛直接进口到英国,在1994年政府当局开始禁止该凤头鹦鹉的出口,直到后来,重新准许每年出口约1200只。过去野外的族群很多,但是一度大幅减少,至今(2008年)仍然没有很正确的野外数量预估,因此不知道这样的出口数量是否会对其族群造成威胁。
所幸所罗门政府对出口杜科波氏凤头鹦鹉采取严格的限制和数量控制,因此杜科波氏凤头鹦鹉并没有像鲑冠凤头鹦鹉以及其他名列《华盛顿公约》组织附录一的一级保育类那样陷入立即绝种的危机,而至今(2010年)仍然归类于附录二的二级。
但是所罗门群岛的森林砍伐相当严重,也造成了杜科波氏凤头鹦鹉栖息地的快速缩减,使其族群面临大幅减少的困境。
④ 印尼苏拉威西岛出现暖心一幕!那里的海豚怎么了
印尼苏拉威西岛的河道中央出现一只海豚,当地村民和消防员合力进行营救,最后成功将这只海豚送回数公里外的大海。
据悉,海豚主要生活于海洋的浅水区,也有些分布在内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咸淡水。这只误入河道的海豚,在得到热心人士的帮助后,成功重返大海,因此人与海豚和谐相处的一幕被称为暖心一幕。
可以说,印尼苏拉威西岛人民帮助野生海豚,为人类帮助野生动物树立了一个标杆。对待野生动物,要怀有一颗真心,尽力帮助动物摆脱困境。例如在遇到受伤的野生动物,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救治,也可以请求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帮助,尽快援救动物,帮助野生动物过冬、治疗伤病、帮助野生幼崽健康长大等等。
⑤ 岛屿上有什么动物生活在热带岛屿上的十种动物
每个气候带都有着不同品种的物种存在,但是就属热带的物种繁多,其中生活在热带岛屿上的十种动物分别是加拉帕戈斯象龟,海鬣蜥,加拉帕戈斯海狗,加岛环企鹅,白尾鵟,不飞鸬鹚,加岛嘲鸫,达尔文雀族,大彩绘蝗虫,火蜥蜴,之前我为大家讲解过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十个国家,想了解更多的一起往下看吧!
生活在热带岛屿上的十种动物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也是热带岛屿最早发现的物种之一。它们的平均寿命是100岁,而这一物种中最古老的活动物是140岁,体重可能超过300磅。壳是身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物种受到威胁时,它可以将头部和腿缩进壳内,它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和叶子。
它们的体积很大,重达40磅,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它们是陆地上的长居者,但它们在水下觅食。通常是灰色的,但在交配季节,改变颜色为绿色或红色。此外,这些物种无法在水下长时间呼吸,但它可以屏住呼吸30-40分钟,有时更长。
它们分布在世界上大多数岛屿上,今天,这个物种在野外大约有四万只。它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里度过的,可以潜入约100英尺的深处。雄性和雌性在颜色上都是黑色的,雄性在交配季节变得非常咄咄逼人,以保护自己的领地,并与另一只雄性竞争配偶。
它们能够在群岛上生存,它们可以整天呆在冰冷的水中,晚上回到温暖的陆地上。它们在靠近海岸的地方产卵,时间在30至40天之间。作为南美洲最小的物种,它们可以长到19到20英寸的高度,体重约为4.4至8.8磅。
雄性比雌性略小,其数量有限,到目前为止只记录了大约130个。白天捕猎,通常是成双成对或成群结队地捕猎。以较小的动物和鸟类以及其他鸟类的卵为食,它们锋利的嘴和爪子有助于它们猎食。
顾名思义,它们是一种不会飞的鸬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野生鸟类的数量还不到800只。由于它们不会飞行,它们非常适合在水下游泳和狩猎。
到目前为止,已鉴定出它们的四种近亲物种,它们都是独特的,每个物种都可以通过其不同的叫声来识别,这些鸟不太会飞,它们吃任何东西,从水果、树叶到种子等等。
这些鸟不属于任何现存的鸟类科,它们以在达尔文的头脑中引发进化论而闻名,他研究了这些鸟,观察它们的解剖结构和行为,以了解环境对进化的影响。
这些昆虫只在厄瓜多爾尔尔岛上发现,它们的身体、翅膀和腿上都有非常独特的图案。它们相对较小,它们是同类鸟类和其他大型鸟类的猎物。
生活在一些附属岛屿上,并被发现栖息在岩石表面。它们的外观和行为略有不同,取决于它们的环境和喂养行为。在交配季节,雄性和雌性都十分积极保护自己的领地。它们以较小的昆虫和蚂蚁为食,寿命可能长达10年。
⑥ 养白凤头鹦鹉判多久
售卖收购保护鹦鹉五年起步,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最低为五年,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根据其犯罪事实和量刑情节,依法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因其具有侵害故意和侵害行为,对野生动物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侵害了社会不特定人享有的生态资源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判令被告任某某在市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野生动物价值损失14000元。
大白鹦鹉,也就是白凤头鹦鹉未被列入我国国家级保护动物,并且我国在1980年加入华盛顿公约,所以我国也有保护华盛顿公约中动物的责任。国家规定在附录中隶属的情况,分别按照国家一级或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进行管理。所以,在华盛顿公约里的其他国家的鹦鹉,也是我们国家保护的对象。基本所有鹦鹉都受公约保护,除了桃脸牡丹鹦鹉、虎皮鹦鹉、鸡尾鹦鹉和红领绿鹦鹉。而红领绿鹦鹉在我们又属于保护动物。大白凤头鹦鹉的颜值是非常高的,一身洁白的羽毛并且还非常的有灵气,十分有趣可爱。但是作为世界自然联盟受保的鸟类是不允许人们饲养的。大白凤头鹦鹉没有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行列,但是它在很早之前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作为了受保的鸟类。因此如果是个人选择饲养的话是直接触碰到了法律的底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目前大白凤头鹦鹉的整体数量在急剧下滑,并且与此同时国家也无法进行很好的管理,也因此国家开始出台规定禁止个人饲养大白凤头鹦鹉,以及对它进行买卖。
白凤头鹦鹉简介?
1、外形特征。白凤头鹦鹉身长46厘米,体重550克。和其他的鹦鹉有相同的特点,它们都有钩曲的喙和对趾足。不同主要在于能够收展的头冠,以及羽毛中缺少令其他鹦鹉羽毛呈现出虹彩的结构。平均要比其他的鹦鹉体型大,其冠羽是所有凤头鹦鹉中最大的,它又称雨伞凤头鹦鹉,这个名称由来是因为其头上的羽冠张开时宛如一把雨伞状,洁白无瑕的羽毛十分美丽,雌鸟的虹膜有点带淡红色。
2、栖息环境。喜爱栖息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丘地森林、开阔林地、森林边缘地带、红树林、沼泽区等地,通常成群或一小群约3
10只左右活动,有时在栖息处会聚集较大群约50只的族群。
3、生活习性。天然食物包括坚果、种子、浆果、水果等,整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树上。笼养的白凤头鹦鹉有时非常吵杂,喜爱啃咬东西,啃咬力十分强劲,刚引进饲养时较害羞,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
4、分布范围。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岛,包括哈马黑拉岛,巴灿岛,特尔纳特岛,蒂多雷岛。
5、繁殖方式。筑巢于中空树洞中,繁殖期约在4月间。折凤头鹦鹉是凤头鹦鹉中较容易繁殖的种类,全年均可繁殖,最好选择坚固厚实边缘加金属的巢箱,或是将巢箱外挂在笼外,否则可能会被它们咬的离离落落,通常一窝产2颗卵,公鸟与母鸟轮流孵卵,约30天后孵化,3个月后羽毛长成,亲鸟常常只专心照顾一只雏鸟,所以常检查巢箱及幼鸟的情形是必须的,有饲养雏鸟经验的人最好能够抓出手养以确保每只幼鸟能顺利健康的成长与发育。笼养的雨伞凤头鹦鹉有时非常吵,喜爱啃咬东西,啃咬力十分强劲,身上会有白色粉状毛屑物,刚引进饲养时较害羞,人工繁殖鸟能很快地适应新环境;台湾的雨伞凤头鹦鹉多为东南亚走私与进口的野生鸟,也有少数多年在台的野生鸟所繁殖出来的幼鸟,大部分人不适合饲养这类大型巴丹,除了环境许可外,尚有噪音、动辄五六十年的寿命与正确知识及负责心等问题,请饲养前先做好功课与各项理性评估。
6、种群现状。猎人常用驯服乖巧的白凤头鹦鹉引诱野生的白凤头鹦鹉进入陷阱,在1984年时约有12193只野生的白凤头鹦鹉被捕获,出口或走私至别的世界各地,不包括约有7
10%的野生鸟在未被贩卖时即死亡,以及印尼国内买卖的数量,当地居民有时也猎杀它们作为食物,加上栖息地破坏导致的巢穴不足等问题,使它们的数量不停地下滑,全世界的总数量约在5万至20万只之间,但有可能更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二十一条,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种群调控、疫源疫病监测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猎捕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需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⑦ 马鲁古群岛详细资料大全
马鲁古群岛 是印度尼西亚东北部岛屿的一组群岛。属马鲁古省,有哈马黑拉、塞兰、布鲁等岛。西临西里伯斯(Celebes,印度尼西亚语称苏拉维西)与摩鹿加海,东界纽几内亚与塞兰海,南濒阿拉弗拉海(Arafura Sea)及帝汶海(Timor Sea),北界菲律宾、菲律宾海与太平洋。
山岭险峻,平地少,多火山。许多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峰西比拉山高2111米,在巴漳岛。赤道横贯,有干季和雨季,森林覆被率76%。有镍矿。种植稻、玉米、椰子和西谷,出口木材、豆蔻、鱼虾和珍珠。巴漳岛有东南亚最大的鱼干厂。
古时即以盛产丁香、豆蔻、胡椒闻名于世,被早期印度、中国和阿拉伯商人称为 香料群岛 。 香料生产和贸易繁荣到16世纪。欧洲殖民统治者占领后被摧残殆尽,现在仅有少量生产。
岛际交通主要靠轮船。较大岛屿的内地有与海岸平行的公路。哈马黑拉岛的贾伊洛洛(Jailolo)建有机场。安汶是省会。其他重要城镇有特尔纳特、楠勒阿(Namlea)、玛索希(Masohi)、图阿尔(Tual)、索阿休(Soasiu)、莫罗泰(Morotai)和拉布哈(Labuha)。
⑧ 印度尼西亚OB岛
奥比岛Obira,是在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的哈马黑拉岛以南一个小岛屿。位于南纬1°30′,东经127°45′,东西长84公里(52哩),南北宽47公里(28哩)
⑨ 哈马黑拉岛安全吗
不安全。
1、哈马黑拉岛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最大岛屿,但是印度当地医疗条件有限。
2、黑拉岛内部主要经济来源是汽油工厂,但是由于印度温度高导致汽油易爆炸,所以是不安全的。
⑩ 哈马黑拉岛的介绍
旧名“济罗罗岛”。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最大岛屿。面积1.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8.4万。由4条半岛构成,山岭纵贯,最高峰苏拉山海拔1,508米。西北半岛火山群集,有5座活火山,岸外小岛还有3座火山。海岸陡峭,沿海多珊瑚礁。炎热多雨,富热带森林,产椰子、西谷、烟叶、稻米、甘蔗、藤条、树脂、豆蔻和珍珠贝。镍矿丰富,本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采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