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爪哇谷洞的发现历史
回顾历史,早在公元前已有中国人漂洋过海到爪哇岛了。在爪哇岛上发现了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的雕像、陶器和薄绿釉龙勺。荷兰考古学家德·弗玲斯研究印尼出土的中国陶瓷器得出结论,认为远在2000年前中国人已漂洋过海踏上印尼国土,有的可能已在西爪哇的万丹定居下来。
最初来到爪哇岛的中国人,见到爪哇谷洞的凶险之后,认为谷洞中所居住的就是神话传说中所提到的一种神秘怪兽——饕餮。饕餮,是龙的第五子。传说中饕餮和羊的身材比较接近,眼睛生于腋下,长着老虎的牙齿,人的手掌。饕餮的头很大,并且头上长着一张大嘴,只要嘴一张开,周围所有的东西都会被其吞入腹中。饕餮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因为对食物毫无顾忌,传说中饕餮最终吃的撑破肚子而亡。因此,很多餐具、器皿上都会雕刻上饕餮的花纹。
在爪哇岛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叫做满者伯夷的国家,郑和下西洋时就到过这里,当时爪哇岛已经是一个商旅不绝于途的航海、商业中转站了。在当时有这么一个关于爪哇谷洞的古老故事被记录、流传了下来。
某年夏天的一个早上,一位陈姓的明朝商人经过一个多月海上航行,来到了爪哇岛,并带来了大批的瓷器和丝绸准备贩卖。这位商人平日里喜好郊游,虽然来过爪哇岛几次,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根本没有时间游览这里的风景。经过几次的来来往往,他在这里结识了不少同行,这次,他打算自己的这批货物托付给一位本地的朋友代为销售,自己则在岛上四处游玩一番。
这位商人雇用了一个当地的导游,前前后后游玩了三天,对于一个去过名山大川的商人来说,爪哇岛除了风景秀丽一些,环境优美一些,就再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了,商人有些烦闷了。他雇用的这位本地的向导也看出了主顾的心思,为了能让这位有钱人能够多雇用他几天,这位向导就提到了岛上一个无人敢去的地方,也就是爪哇谷洞。商人一听说这个地方,非常激动,决定马上出发,向导却借口地方偏远,让商人先回住地准备一晚,明天一早出发。
当晚向导回到家,把明天要去爪哇谷洞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妻子一听大吃一惊,忙劝丈夫放弃行程。但是向导已经收了主顾的钱,中途变卦的话就会反赔主顾更多的钱,妻子无奈之下只能同意,但最后劝说丈夫不要离谷洞太近,以免出事。
第二天,商人和向导一大早就前往爪哇谷洞,一路上走得很快,不到中午,两人就来到爪哇谷洞附近。想到妻子的嘱咐,向导开始走得慢下来,可是同行的商人见此却非常恼火,不断催促。又走了一段,向导终于停了下来,指了指前方的峡谷,告诉商人爪哇谷洞就在峡谷里,而且这里非常危险,需要十分小心。商人二话没说,也不顾向导的劝告,就向峡谷走去。
向导跟随其后,但两人之间拉开了很长的距离。只见商人猛的身形一变,朝一边飞去,连一声呼叫声都没有发出,就被卷入到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洞中,接着就从洞中传出一阵阵刺耳的摩擦声,向导看到这一情景,虽然自己对这里的情况早有耳闻,但当他亲眼见到时,却也吓得瘫倒在地。
当时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是明朝的附属国,一个明朝商人在爪哇岛遇难,在这里造成了巨大的轰动。满者伯夷国调派了大量人员在爪哇谷洞附近进行搜寻,却毫无结果,在搜寻过程中,两名搜寻人员也不幸被吸入洞中。搜寻无果,最后只能找来商人雇用的向导审问,最终判处没收向导的所有家产,向导本人及其妻、子终身为奴,这才草草收场。
当然,在爪哇谷洞里失踪的并非只有明朝的商人。后来欧洲的传教士也来到这里,他们跋山涉水也有不少人葬身于此。在这些神职人员认为,爪哇岛就像是亚洲的克里特岛,这里的爪哇谷洞就是一个迷宫的出口,迷宫中也居住着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米诺陶洛斯,终日里以人为食,只要人畜接近洞口,就会被怪兽吸进去吃掉。也有人说爪哇谷洞中居住的是奇美拉,这种长着狮头、羊身、蛇尾的怪兽喜欢吃人,而且生性胆小,喜欢在背后偷袭猎物。爪哇谷洞为什么会把人畜吸入洞中,真正的答案不得而知。
为了揭开爪哇谷洞的谜团,科研人员用了很多办法,但即便是在动用了高科技工具的情况下,也无法让人们距离真相再向前近一步。
1968年,德国的地质学家拉克索·席勒带队的考察小组来到了这里,为了这次考察成功,他们带来了大量的仪器,这些仪器总价值超过了三百万美元,其中还包括了用于航天科考的工程机器人。考察小组在爪哇谷洞附近安营扎寨,还专门搭建了一间放置各种电子设备的简易房间。前前后后忙碌了近一周的时间,当各项设施都准备完成后,才发现小组里一位专门负责卫星通讯的工程师失踪了。随后所有人都在附近仔细寻找,最后在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穴附近找到了这位工程师的工具包。
近三天的搜寻,在搜索毫无结果的情况下,考察小组只能重新从国内抽调一位通讯工程师,并把搜寻失踪人员的工作交由印尼政府展开。经过近一个月的不断考察,小组人员都被爪哇谷洞的神秘所折服了,所有的设备在爪哇谷洞面前都毫无用处,甚至有一部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为这里特殊的环境而损坏。唯一的成果就是探明了爪哇谷洞是一个位于地下、四通八达的超级大洞穴,而且这个大洞穴有若干的洞口与外界相连,也就是说,可能你身边某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洞口,一旦“发威”,就会把周围的一切动植物“吞入腹中”。但是考察小组强调,这些洞口也极其容易辨认,如果某一个洞口周围没有植被的话,那么这个洞口就很可能是洞穴的“一张嘴”了。
之后,还有很多人来到爪哇谷洞探险、勘查,但是无一例外地饮恨当场,在这里失踪的人数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多。根据一些科学工作者的说法,爪哇谷洞本身就带有强大的磁场,它会干扰大部分设备正常工作,甚至是让一些精密仪器彻底报废掉。而且这个磁场仅限于这个大洞穴附近,只要离洞穴或是洞口稍微远一些,这个强大的磁场就会消失,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人知道。
地质学家拉克索·席勒教授说:“爪哇谷洞,我们去那里考察了很多次,应该说是非常多次。但是结果却很不好,我的两个同伴都在那里失踪,设备也损坏了不少。虽然以前我们都失败了,但我仍然觉得那里是一个‘宝库’,非常大的‘宝库’”。
“以我们现阶段的技术,并不能打开那扇‘宝库’的大门,说不上打开,我们根本就没有找到那扇门在哪里,现在根本就摸不到的一扇门。可能有的人会不同意我的观点,为什么那个地方就一定是‘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盒子’。也许是吧,但是我的直觉告诉我,即便那里是‘潘多拉盒子’,里面所蕴含的东西也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现在,印尼政府把爪哇谷洞方圆五公里设为禁区,禁止任何人进入。但是世界各地的科考小组却从未间断过对此地的考察,当地政府每次都会派遣数名警察带领科考小组进入禁区,且规定了这些人的活动范围,以免发生死亡、失踪事故。
齐纳儿·约瑟夫·加亚是专门负责“禁区”安全工作的警察,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八年。
“我手里这些文件,全都是在爪哇谷洞附近失踪的,有三十多个。当然,这仅仅是失踪的,而且是近三年的,几千年前就有人在这里失踪,要是一起算的话,那一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我想就算我这间屋子也放不下。除了失踪人口,在这里死亡的人也不少,这些死亡者的名单,都存放在那个大纸箱子里。”
他在这里工作了八年,常常会看到很多年轻人来到这里,想去爪哇谷洞看一看,“这些人都会缠着我,让我带他们进去。可是我还不想死,或是失踪,我告诉他们,如果你们希望蒙上帝召唤,那就去雅加达蒙上眼罩开车上路,那样的话,你们至少知道自己是怎么升天的。”
最近很多人都试图绕开警察,进去一探究竟,可是这些人往往会连哭带喊地从里面跑出来,不是因为有人失踪了,就是因为有人死了。齐纳儿·约瑟夫·加亚说:“我在这里长大,现在在这里工作,我知道爪哇谷洞是什么地方,有关那里的凶险的传说,我爷爷的爷爷那会儿就已经有了。为什么还有人想要进去游玩,那可不是游玩的地方,肯定不是。”
至今为止,没有一个人能解释清楚爪哇谷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它巨大吸力是从何而来,席勒教授所说的门到底在哪里,千百年来,这扇门一直都关闭着,什么时候才能打开,谁来打开?
在印尼爪哇谷洞附近,还经常发生一些离奇的失踪事件。时间上溯到20世纪60年代,很多人都会在这里莫名其妙地忽然消失掉。
1972年,班邦·卢克是附近的一名木匠,一天,他和几个朋友来到这里打猎,他们都是狩猎爱好者,每到周末或者闲暇时段,都会聚集一处竞相逐鹿。
这天是6月5日早上,班邦的朋友都陆陆续续地到达事先约好的地点——班邦的家中,因为这里距离峡谷比较近。
大伙一块吃完早餐后就出发了,路程并不远,按班邦的形容:上个厕所的时间都能走个来回。当然班邦的形容有些夸张了,几个人走了大约两个小时来到了目的地。
一行人各自找到了隐蔽的地方,静静地在丛林里等候猎物。没多一会儿,一只五彩斑斓的锦鸡从远处拍着翅膀飞了过来,落在一棵高蕈树旁。班邦向朋友们微微点了点头,抬起猎枪瞄准了猎物,没有悬念,一声枪响,锦鸡应声倒地。班邦呵呵地笑着站了起来,背上猎枪朝倒下的锦鸡走过去。他的朋友们也都一边庆祝,一边从隐蔽的地方走了出来,等待班邦拾回锦鸡。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班邦抖了抖早已毙命的锦鸡,然后举过头顶,”今天运气不错,我们是换个地方还是继续在这里?”
班邦话刚说完,就瞬间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中,正被他提着的锦鸡也落到了地上,班邦就这么失去了踪迹。班邦的朋友们都愣住了,他们根本没反应过来刚才发生了什么。一个大活人就在他们眼前突然消失掉,等他们相互看了看之后,才确定发生了什么。接着几个人在班邦消失的地方查看了一会,并且一直大叫:“班邦,班邦……不要玩了,快出来吧……”可是班邦再也没有出现。几个人在附近寻找了一天,还挖开了班邦消失所在的那块地,但却一无所获。
当班邦失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岛内,这个话题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班邦消失的地方也被人们竞相探访。虽然那里林木茂盛,但是能藏住一个大活人的地方并没有,班邦消失的地方土壤比较松软,如果说要在瞬间陷入土壤中,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警方也很快介入了调查,和班邦同行的人都七个之多,有几个还是班邦的亲戚,相互之间也并没有任何矛盾,完全不可能是密谋行兇。之后排出警力大范围搜查,希望通过搜查可以找到和班邦失踪有关的任何线索,就连那只锦鸡也被警方前前后后研究了不下十遍,但班邦就像从世间蒸发一样,再也没有丝毫消息出现。班邦的离奇失踪就这样成为了一个谜,也给爪哇谷洞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班邦的失踪并不是第一次在爪哇岛发生,1914年这里还发生过另外一件神秘失踪事件。荷兰总督府位于爪哇岛上的雅加达,范戴克是总督府里的一名参赞,三年前他拿到委任状后万里迢迢地来到这里。经过在印尼这几年的经历,范戴克在当地成了一位有头有脸的人物。
10月的一天,范戴克邀请了当地各界名流在家中举行酒会,受邀的名流中也包括当地的司法巨擘容克法官以及其妻弟迈尔伯先生。宾客们陆陆续续地都到了,范戴克和他的夫人站在门口迎接不断到来的客人,当范戴克远远地看见容克的马车向这里驶来,便携妻子走向路边准备迎接,容克法官无论在政界还是在商界,都有不小的影响。范戴克有些激动,马车走到门前还没停稳,他就急速向马车走去。
“欢迎,容克先生,欢迎您的到来!”范戴克高兴的展开双臂,准备上前为容克法官打开车门。可就在这一瞬间,他从众人的视线中消失了,范戴克就这么失去了踪影。
范戴克的妻子和一些宾客目睹了整件事的发生,随着范戴克的消失,惊呼声也随之传来。范戴克消失的地点正好在车门附近,透过玻璃车窗,车中的容克法官和迈尔伯先生也都亲眼看到范戴克的消失,两人本都挂着笑容的面孔顿时都凝住了。容克法官不知道此时自己是不是应该下车,范戴克就消失在自己的车门附近,如果自己贸然下车,会不会也像范戴克一样就这么忽然消失掉。
在夕阳斜照、光线明亮的院子里,好端端一个人竟然就此烟消云散,这种似乎愚蠢的事情,照理是不会发生才对啊!
“范戴克先生!范戴克先生!”
“爸!爸!你跑到哪里去了!”
法官与孩子们此时都大声地呼喊,可是却一点回音也没有,这桩离奇事件就像噩梦一般。有的宾客竟然怀疑范戴克是在和大家玩一个小把戏,认为他藏在了马车上。但是,范戴克并没有藏在马车里,即使刚才范戴克的速度再快,从外面也能看得一目了然。
“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事?”
容克法官除了吃惊之外,更有说不出的懊恼。从庭院到牧场,是一片宽广草原,没有任何遮挡物,更没有可藏身的地方。范戴克的妻子一时受到过度刺激,整个人失去理智一般在丈夫消失的地方,疯一样地刨土。接到报案后,当地巡警马上赶到现场,对于如此发生荒诞的事情也是左思右想、有所怀疑。不过,事发现场当时聚集着众多的目击者,而且堂堂的容克大法官也亲眼目睹了事发的经过!刑警们开始将整栋建筑物的里里此外做彻底的搜查,还动用了猎犬到处搜索,可是始终没有发现范戴克的踪影。
这一消息仅仅过了一夜就传遍了雅加达,而且弄得满城风雨。之后几乎一整个月的时间里,媒体都以”范戴克消失事件”为题而大做文章,事件所引发的骚动也遍及印尼各地,最终,荷兰总督不得不出面将混乱的事态控制住。然而,整个事件终究还是陷入迷雾中,一直没有水落石出。之后数个月,范戴克先生的儿子常常来到父亲消失的地方,偶尔还会隐隐约约听到父亲发出的声音:“救救我,快救救我!”
范戴克两个儿子所说的话又引起媒体大肆宣扬,对于刚刚控制下来的事态,警方又不得不紧张起来,不过最后还是像谜一般无法解开。总之,一个堂堂大男人在大白天,而且当着很多人面,没留下任何遗物就此消失的事实,即使是多么厉害的警察也难以下判断。
在班邦消失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发生过类似事件,但是爪哇谷洞的神秘失踪却没有停止过,没有人知道这些失踪的人是像班邦一样突然就消失无影,还是被神秘的谷洞吸入其中。
2. 印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通称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东印度公司在1949年宣布放弃对印尼的管治权,使印尼得以正式独立,苏加诺被任为印尼第一任总统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尼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航空航天技术较强。石油资源可实现净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该组织。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
3. 印度尼西亚发明专利概述
印度尼西亚发明专利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20年,印度尼西亚《专利法》对发明的定义是:“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印度尼西亚专利申请程序与我国类似。印度尼西亚专利局规定早期公示期限为18个月。与我国不同的是,任何人可以在早期公开阶段提出异议,专利局对异议进行审查。申请人自提交申请之日起36个月内向专利局要求进行实质审查,逾期不提出实质审查申请视为撤回申请。自公告之日届满或收到实质审查申请之后的36个月内完成实质审查。通过实质审查后,专利局颁发专利证书。
印度尼西亚发明专利申请的途径分为巴黎公约该国申请和PCT国际申请提定该国。
4. 方便面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哪国人
方便面的发明者是日本人安藤百福,今年他已95岁高龄。
方便面———这个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在2003年全世界的产量竟达到632.5亿份,其中中国277亿份,印尼112亿份,日本54亿份,韩国36亿份,美国37.8亿份。
方便面又称快餐面、泡面、杯面、快熟面、速食面、即食面,香港则称之为公仔面,是一种可在短时间之内用热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方便面是通过对切丝出来的面条进行蒸煮、油炸,让面条形状固定(一般为方形或圆形),食用前以开水冲泡,溶解调味料,并将面条加热冲泡开,在规定时间(一般在3分钟内)内便可食用的即食方便食品。
5. 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家是那个国家/那最晚成立的国家是
乌鲁克(Uruk)古城 —— 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国家
公元前3500年左右,苏美尔地区已出现十来个独立的城邦(城市国家),其中第一就是乌鲁克(英文:Uruk、希腊文: Ορχόη or Ωρύγεια;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幼发拉底河下游东岸,占地6平方公里或1100英亩,人口约达五万。是当时最大的城邦。居民制造铜器和陶器,建有巨大塔形建筑物,并创造图画文字,为后来两河流域丁头字(楔形文字)的源头。
其它城邦还有埃利都(Eri)、尼普尔(Nibru)、拉伽什(lagash)、基什(Kish)、拉尔萨(Larsa)、乌尔(Ur中译本《圣经》译为“吾珥”,是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的故乡)等,参看地图;地点都在两河流域三角洲,各自人口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不等。
从前学术界曾认为是古埃及人最早发明文字,但20世纪的考古发现证实:苏美尔乌鲁国人发明文字要比古埃及人早500多年。
根据考古发现,苏美尔的乌鲁克乃为世界上最早的城邦国家,大约公元前3500年。
东帝汶
20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和印尼政权更迭后,在内外压力下,印尼总统哈比比于1999年1月同意东帝汶通过全民公决选择自治或脱离印尼。5月5日,印尼、葡萄牙和联合国三方就东帝汶举行全民公决签署三个协议:东帝汶实行特别自治的宪政框架,东帝汶人民对自治方案进行直接投票的安全安排和操作程序。6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成立联合国驻东帝汶特派团,负责东帝汶过渡初期工作。8月30日,东帝汶在联合国主持下举行全民公决,45万登记选民中约44万人参加了投票,其中78. 5%拒绝自治并选择脱离印尼。哈比比总统当日表示接受投票结果。投票后东亲印尼派与独立派发生流血冲突,东帝汶局势恶化,联合国特派团被迫撤出,约20多万难民逃至西帝汶。9月,哈比比总统宣布同意多国部队进驻东帝汶。此后,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成立由澳大利亚为首、约8000人组成的多国部队,并于9月20日正式进驻东帝汶,与印尼驻军进行权力移交。10月,印尼人民协商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东帝汶脱离印尼。同月,安理会通过第1272号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东帝汶过渡行政当局(UNTAET,简称联东当局),全面接管东帝汶内外事务。2001年8月和2002年4月,东帝汶分别举行制宪议会(议会)、总统选举。东独立运动领袖夏纳纳·古斯芒当选总统。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6. 请问方便面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
方便面的发明人是日本人安藤百福, 现年95岁高龄。
一: 方便面的历史:
1958年,安藤百福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鸡肉拉面”。
发明灵感早在1945年就已萌生。“二战”后,日本食品严重不足,一般人饿得连薯秧都吃。安藤百福偶而经过一家拉面摊,看到穿着简陋的人群顶着寒风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长队,他不由得对拉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开始着手研究拉面。他在大阪府池田市的住宅后院建起了一个10平方米的研究室,找来了一台旧制面机,然后买了一个直径1米的中华炒锅、一袋18公斤的面粉、食油等,潜心研究方便面。
重复开发悟出的道理
安藤百福设想的方便面,是一种只要加入热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面,食用起来非常简便。他定了五个目标:第一,味道不仅好吃而且吃不厌;第二,可以成为家庭厨房常备品且具有很高的保存性;第三,简便、不需要烹饪;第四,价格便宜;第五,由于是食物,必须安全、卫生。
面类这一行,他完全是一个外行。面条的原料配合非常微妙,有很大学问,他把所有想到的东西全部试了一下,但效果都不好。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解决了保存问题。后来,夫人做油炸菜肴的方法又启发了他,油炸食品的面衣上有无数的洞眼,就像海绵一样,这是因为面衣是用水调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过程中会发散掉,形成“洞眼”,加入开水,很快就会变软。这样,将面条浸在汤汁中使之着味,然后油炸使之干燥,就能同时解决保存和烹调的问题。他兴奋异常,把这种制作方法叫做“瞬间热油干燥法”,且拿到了方便面制法的专利。
当时,后院的研究小屋旁养着鸡,经常用来杀了上餐桌。有一天,岳母用鸡骨头熬的鸡汤放在拉面里,儿子居然吃得很香。就在那时,安藤决定方便面也用鸡汤。安藤说,方便面打入国际市场后,还没有在世界上发现不吃鸡肉的国家。
打开国内销路前就已出口
安藤把试制品分发给各处的熟人,得到的评价是“具有和现有的拉面不一样的美味,而且非常方便,能成为新商品”。
安藤又委托在贸易公司工作的朋友把样品送到美国试探一下反应,结果美国那边立刻来了回信,要求再订500箱。安藤体会到食品真的没有国界,并且隐隐地有一种预感:说不定这个商品将来会成为世界性的商品。
二: 世界上流行的主要方便面品牌:
中国大陆:统一,康师傅(来自台湾),伊面
台湾:统一,味丹, 维力, 康师傅,味王
香港:公仔面、寿桃牌生面王、统一福字面
日本:日清食品的“出前一丁”和“合味道杯面”
韩国:农心的“辛拉面”、三养食品的三养面
泰国:妈咪面
印尼:Indomie
7. 咖啡是有哪国人发明的
咖啡是非洲埃塞俄比亚发明的。
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西南部的高原地区。据说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发现羊吃了一种植物后,变得非常兴奋活泼,进而发现了咖啡。还有说法称是因野火偶然烧毁了一片咖啡林,烧烤咖啡的香味引起周围居民注意。
当地土着人经常把咖啡树的果实磨碎,再把它与动物脂肪掺在一起揉捏,做成许多球状的丸子。这些土着部落的人将这些咖啡丸子当成珍贵的食物,专供那些即将出征的战士享用。直到11世纪左右,人们才开始用水煮咖啡做为饮料。
13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军队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因为伊斯兰教义禁止教徒饮酒,有的宗教界人士认为这种饮料刺激神经,违反教义,曾一度禁止并关闭咖啡店,但埃及苏丹认为咖啡不违反教义,因而解禁,咖啡饮料迅速在阿拉伯地区流行开来。
咖啡Coffee这个词,就是来源于阿拉伯语Qahwa,意思是“植物饮料”,后来传到土耳其,成为欧洲语言中这个词的来源。咖啡种植,制作的方法也被阿拉伯人不断地改进而逐渐完善。
(7)印尼发明了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一、喝咖啡的好处
咖啡豆含有大约100种不同的物质,包括咖啡因、单宁酸、油和氮化合物等,每100克速溶咖啡中,含咖啡因44~100毫克;每100克调制咖啡中,含咖啡因64~124毫克。咖啡是一种兴奋剂,对人体会产生很多影响,它可利尿、刺激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扩大血管、使心跳加速、增强横纹肌的力量以及缓解大脑和肌肉疲劳。
二、喝咖啡的弊端
1、习惯大量饮用咖啡的人停止饮用咖啡,会出现头痛、易怒、肌肉紧绷和神经过敏等症状,而摄入咖啡因才症状消失。
2、怀孕及哺乳期间的妇女饮用咖啡应适量,因为咖啡因会渗透至胎盘,而且会出现在母乳里。
3、喝咖啡会引起人的精神兴奋,在喝完咖啡的4小时内,咖啡因会影响睡眠。
8. 羽毛球谁发明的
鲍弗特。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1873年,在英国格拉斯哥郡的伯明顿镇有一位叫鲍弗特的公爵, 在他的领地开游园会时,有几个从印度回来的退役军官就向大家介绍了一种隔网用拍子来回击打毽球的游戏,人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英国贵族之间风靡开来,大家都觉得这项运动很适合于休闲与交际,自此之后,羽毛球这项运动在英国发展开来。出现了现代化的羽毛球的雏形,比如圆形的球头,白色的羽毛或者黄色的羽毛,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羽毛球这项运动也慢慢无人问津。
(8)印尼发明了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羽毛球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 大约在 1800 年左右, 年左右, 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 由网球(搜吧)派生而来。 由网球(搜吧)派生而来。我们可以注意到现今的羽毛 球场地和网球场地仍非常相似。 球场地和网球场地仍非常相似。
1870 年,出现了用羽 毛、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1873 年,英国公爵鲍 软木做的球和穿弦的球拍。 弗特在格拉斯哥郡伯明顿镇的庄园里进行了一次羽 毛球游戏表演。从此,羽毛球运动便逐渐开展起来, 毛球游戏表演。
“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 伯明顿”即成了羽毛球的名字,英文的写法是“Ba dminton”。那时的活动场地是葫芦形, dminton”。那时的活动场地是葫芦形,两头宽中间 年才改作长方形。 窄,窄处挂网,直至 1901 年才改作长方形。 窄处挂网,
9. 伊斯兰文明是何时传入印尼的
大约在11世纪左右,印尼开始出现伊斯兰教
由于缺少确实可靠的材料支持,我们对伊斯兰教在印尼的早期发展只能有一些零散的了解。目前残存的日期明确的最早的穆斯林墓碑,发现于东爪哇的莱兰,日期为伊斯兰教历475年,公元1082年。1292年,马可波罗从中国回国途中,在苏门答腊作短暂停留,在其着作中称巴尔喇是一个穆斯林城市。苏门答腊的第一个穆斯林统治者,素丹马利克阿斯萨利赫的墓碑日期为伊斯兰教历696年,公元1297年。这是印尼-马来地区存在穆斯林王朝的第一个明确的证据。东爪哇的特拉伍兰和特拉拉耶发现了大量13-16世纪的穆斯林墓碑,这些可能是爪哇本地的穆斯林,由于墓碑雕刻华丽,其主人可能是爪哇贵族,甚至是王室成员。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我们无法准确的描述伊斯兰教在印尼早期传播的情况。我们所能确定的是:大约在11世纪左右,印尼开始出现伊斯兰教;13世纪,在苏门答腊出现了伊斯兰王国;同时,在13世纪,伊斯兰教扩展到爪哇地区,一些贵族和王室成员皈依了伊斯兰教;16世纪,印尼社会可能发生了大规模的伊斯兰化。
究竟是什么人向印尼传播伊斯兰教的?关于这一点,同样有很多种说法。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都被认为有可能曾经将伊斯兰教传入印尼。
澳大利亚学者李克莱弗士的观点,即印尼接受伊斯兰教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并非单一的过程。基于印尼在海上贸易中所处的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印尼可能在同一时期同时接受中国、阿拉伯和印度的影响,甚至孟加拉、埃及和波斯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并行不悖的。
10. 印尼是从什么时候跟中国有文化交流的
印尼很早就回中国有文化交流,最早可以延续到汉朝,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宋朝时繁盛的海上丝绸之路,宋朝海贸发达,和印尼交流也变得非常平凡,明朝时更是达到鼎盛时期,郑和下西洋就经过印尼,甚至有印尼地区朝拜者来明朝定居是事情,进入清代近代后,印尼也成为下南洋的选地之一,如今印中两国也进行着深度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