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尼西亚 习俗
印度尼西亚习俗
(一)着装
印度尼西亚人的民族服装,一般是着上衣,下身围纱笼(一种长围裙)。女的上衣是对襟长袖,没有衣领,下身是围色彩艳丽的沙笼。男的上衣是有领对襟长袖,下身是围带格图案的沙笼。女的一般要配带丝绸的披肩,男的头上包扎各式头巾,或带黑色无边小礼帽。平时男女都喜欢穿拖鞋或木履。由于天热,印尼人一般不喜欢穿袜子。 男人扎的头巾,料子也很讲究、而且往往印有各种图案。扎的方式随各地而异,扎成四角形、三角形或圆形。头上戴的无边小黑色礼帽,通常是用平绒布制作,颜色发亮。按印尼人的习惯,男人到了成年时就该戴上这种礼帽,表示已长大成人,要讲究礼仪了。
(二)饮食
印尼地处热带、不产小麦,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类,尤其是大米更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欢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称为“克杜巴”。不过,印尼人也喜欢吃面食、如吃各种面条、面包等。 印尼人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时也喜欢用手抓饭。抓饭时,先把米饭盛在盘上,然后用右手指将饭捏成小团,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饭沾粘在手指上。喜欢手抓饭的人,觉得这样吃很开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饭沾粘在手指上。喜欢手抓饭的人,觉得这样吃很开胃。
(三)住房
印尼人的住房,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城里的住房一般是现代式建筑,而农村则随各族和各地的习惯,而建造不同式样的住房。
城里的现代式住房,有平房、二层和高层楼房。这些住房大都比较宽敞、有卧室、客厅、饭厅、厨房和卫生间。卫生间大都设有洗澡设备。由于印尼是热带国家,人们每天都要洗一至二次澡,人们称为“冲凉”。随着人口的增加、大城市也开始盖一、二十层的高层楼房,供一般公务员和职工居住。爪哇农村的住房,如爪哇人、巽达人和马都拉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数直接建在地面上,但也有高脚屋,不过离地面不高。富人盖房多用木料和砖瓦,穷人则主要用竹子盖房。
(四)禁忌
1.印度尼西亚人视头部为神圣不可侵犯。除长辈外,如摸别人的头则被认为是对他的侮辱和挑衅。所以不能随便摸别人的头部。
2.传递或接受物品,要用右手,切忌用左手。印尼人认为用左手传递或接受物品很不礼貌。 3.由于印尼人绝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所以在赠送礼品时,要考虑不要送酒类物品,因为伊斯兰教规定禁止喝酒。
4.在餐馆吃饭时,如果同桌有印尼人,切不要点用猪肉炒的菜,因为印尼人绝大多数是不吃猪肉的。
B. 各国礼仪
我们主要介绍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以及非洲的主要习俗礼仪。
一。东方国家习俗礼仪.日本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日本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表示诚恳、可亲。初次见面,向对方鞠躬90度,而不一定握手。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的人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遇到女宾,女方主动伸手才可以握手。如果需要谈话,应到休息室或房间交谈。日本人一般不用香烟待客,如果客人要吸烟,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日本人注意穿着打扮,平时穿着大方整洁。在正式场合一般穿礼服,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不随便脱衣服,如果需要脱衣服,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在一般场合,只穿背心或赤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在日本,“先生”的称呼,只用来称呼教师、医生、年长者、上级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如果对一般人称“先生”,会让他们感到难堪。
和日本人谈论茶道,是非常受欢迎的。茶道,是日本人用来修心养性、进行交际而特有的沏茶、品茗的高尚技艺,是一种讲究礼仪、陶冶情操的民间习俗。
他们喝茶不直接把茶叶放进茶杯,而是放到小巧玲珑的茶壶里。倒的时候,用一个小过滤网防止茶叶进入杯里。而且总以半杯为敬,一般不再续茶。这常使喝惯大杯茶的中国人总觉得难以解渴。
不管家里还是餐馆里,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就行。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
赠送礼品时,非常注重阶层或等级,因此不要给他们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他们为此而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日本不太流行付小费,如果拿不准,就不给。付小费把钱放在信封里或用纸巾包裹着,日本人认为收现钞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绿色,认为是不祥之兆;忌荷花图案,认为是妖花;忌“9”、“4”等数字。赠送礼品的时候,不要赠数字为“9”的礼物,因为日语里“9”的读音和“苦”一样。“4”的发音和“死”相同,所以在安排食宿时,要避开4层楼4号房间4号餐桌等。日本商人还忌讳"2月"、“8月”,因为这是营业淡季。另外,讨厌金银眼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
日本人对中国的绍兴酒、茅台酒非常感兴趣。不吃松花蛋。用筷子很讲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还有“忌八筷”的习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时,还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里。
把书法作品或是精美的印章送给日本人,是受欢迎的。我们中国人喜欢把印章的边缘特意刻成破碎型,以示古老苍劲。如果这样送给日本朋友,对方就会不高兴了,他们认为这种不完整是不吉利的。
.韩国韩国是单一的民族朝鲜族,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1/3。
韩国人讲究礼貌,待客热情。见面时,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饮料或大麦茶招待客人,有时候还加上适量的糖和淡奶。这些茶点客人必须接受。
韩国人初次见面时,经常交换名片。韩国很多人养成了通报姓氏习惯,并和“先生”等敬称联用。韩国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韩国人业务洽谈,往往在旅馆的咖啡室或附近类似的地方举行。大多数办公室都有一套会客用的舒适的家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韩国人注重服饰,男子穿西服、系领带。
如果邀请去韩国人家里做客,按习惯要带一束鲜花或一份小礼物,用双手奉上。不要当着赠送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进到室内,要把鞋子脱掉留在门口。
韩国的农历节日和我国差不多,也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韩国人以米饭为主食,早餐也习惯吃米饭,不吃粥。还喜欢吃辣椒、泡菜,吃烧烤的时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调味品。汤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汤里放猪肉、牛肉、狗肉、鸡肉烧煮,有时候也简单地倒些酱油、加点豆芽。韩国人还对边吃饭边谈话非常反感。
韩国人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场所不大声说笑。特别是女性在笑的时候还用手帕捂着嘴,防止出声失礼。在韩国,妇女十分尊重男子,双方见面的时候,女性总会先向男性行鞠躬礼、致意问候。男女同座的时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韩国人对“4”非常反感。许多楼房的编号严忌出现“4”字;医院,军队绝不用“4”字编号。韩国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时候,主人总是以1、3、5、7的数字单位来敬酒、敬茶、布菜,并忌讳力用双数停杯罢盏。
.新加坡新加坡总人口华人占76.9%。华裔多信奉佛教,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人十分讲究礼貌礼节,服务质量很高。新加坡华裔在礼仪方面和我国相似,而且还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比如两人见面时,相互作揖。通常的见面礼节是鞠躬、握手。印度血统人仍保持印度的礼节和习俗,妇女额头上点着檀香红点。男人扎白色腰带,见面时合十致意。马来血统、巴基斯坦血统的人按伊斯兰教的礼节行事。
华裔新加坡人信奉佛教,而且很虔诚。他们喜欢在室内诵经,诵经的时候不可以被打扰。
在新加坡随地吐痰、扔弃物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泰国泰国华裔泰人有300多万,佛教为国教。
泰国人的待人接物,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朋友相见,双手合十、互致问候。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也要合十回礼。年纪大或地位高的人还礼时,双手不必高过前胸。行合十礼时。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泰国人也行跪拜礼,但要在特定场合,平民、贵官在拜见国王和国王近亲的时候行跪拜礼。国王拜见高僧的时候要下跪。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把东西扔给别人是不礼貌行为。从坐着的人们面前走过时,要略微躬身,表示礼貌。
泰国人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认为是极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睡觉忌讳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忌讳用红笔签名,因为人死后是用红笔把姓氏写在棺材上。脚被认为是低下的,忌把脚伸到别人跟前,也不能把东西踢给别人,不然都是失礼。忌讳用脚踢门,否则会受到人们指责。就坐时,最忌讳翘腿。把鞋底对着别人,被认为是把别人踩在脚底下,是一种侮辱性的举止;妇女就坐时,双腿要靠拢,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当着泰国人的面,不要踩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在泰国,男女仍然遵守授受不亲的戒律,所以男女不能过于亲近。喜欢红色、黄色,忌讳褐色。
习惯用颜色表示星期。如红色是星期日,紫红色为星期六,淡蓝色为星期五,橙色是星期四,绿色为星期三,粉红色是星期二,黄色是星期一。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素称“千岛之国”,8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
印尼人初次见面都要交换名片。由于多数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在拿东西给人家或者向别人拿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右手而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左手是拿“不干净”的东西。很少喝烈性酒。
印尼人喜欢客人到他们的家中做客访问,而且在一天中任何一个时间去拜访他们,都是受欢迎的。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和他们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和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里都要摘下太阳镜。拜访印尼商人时要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如果你去的印尼人家里铺着地毯,那你在进屋前要把鞋脱掉。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
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进入寺庙必须在腰间束腰带。
印尼人爱吃大米饭和中国菜,早餐一般吃西餐,爱喝红茶、葡萄酒、香槟酒、汽水等。副食爱吃牛、羊、鱼、鸡之类的肉和内脏。
印尼人忌讳夜间吹口哨,认为它会招来游荡的幽灵和挨打。
印尼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他们。忌讳吃猪肉食品,忌饮烈性酒,不爱吃海参,也不吃带骨带汁的菜和鱼肚等。
.印度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二。西方国家习俗礼仪
.美国美国80%以上是欧洲移民的后裔,华裔约100万。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犹太教和东正教。
美国人一般性情开朗、乐于交际、不拘礼节。第一次见面不一定行握手礼,有时只是笑一笑,说一声“Hi”或“Hello”就算有礼了。握手的时候习惯握得紧,眼要正视对方,微弓身,认为这样才算是礼貌的举止。一般同女人握手美国人都喜欢斯文。在告别的时候,也只是向大家挥挥手或者说声“再见”、“明天见”。但如果别人向他们致礼,他们也用相应的礼节,比如握手、点头、拥抱、行注目礼等。在美国如果有客人夜间来访,主人穿着睡衣接待客人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当被邀请去老朋友家做客时,应该预备小礼物;在朋友家做客时,打长途电话要经过主人同意,离开的时候,要留下电话费。
在美国,如果要登门拜访,必须先打电话约好;名片一般不送给别人,只是在双方想保持联系时才送;当着美国人的面想抽烟,必须问对方是否介意,不能随心所欲。
一般乐于在自己家里宴请客人,而不习惯在餐馆请客。不喜欢清蒸和红烩菜肴。不喜欢过烫过热的菜肴,喜欢少盐味,味道忌咸,稍以偏甜为好。喜欢喝可口可乐、啤酒、冰水、矿泉水、威士忌、白兰地等。不喜欢人在自己的餐碟里剩食物,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喜爱中国的苏菜、川菜、粤菜。
昵爱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偏爱黄色,认为是和谐的象征;喜欢蓝色和红色,认为是吉祥如意的象征。他们喜欢白猫,认为白猫可以给人带来运气。
美国人对握手时目视其它地方很反感。认为这是傲慢和不礼貌的表示。忌讳向妇女赠送香水、衣物和化妆用品。美国妇女因有化妆的习惯,所以他们不欢迎服务人员送香巾擦脸。
在美国千万不要把黑人称作“Negro”,最好用“Black”一词,黑人对这个称呼会坦然接受。因为Negro主要是指从非洲贩卖到美国为奴的黑人。跟白人交谈如此,跟黑人交谈更要如此。否则,黑人会感到弥对他的蔑视。
忌讳别人冲他伸舌头。认为这种举止是污辱人的动作。他们讨厌蝙蝠,认为它是吸血鬼和凶神的象征。忌讳数字“13”、“星期五”等日。忌讳问个人收入和财产情况,忌讳问妇女婚否、年龄以及服饰价格等私事。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肃穆的象征,是丧葬用的色彩。特别忌讳赠礼带有你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因为这有义务做广告的嫌疑。
.加拿大加拿大大部分是英法等国家移民的后裔。土着人占5%、华裔占1.2%,大部分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加拿大人因受欧洲移民的影响,他们的礼貌礼节和英法两国差不多。在日常生活中,加拿大人着装以欧式为主。上班的时间,他们一般要穿西服、套群。参加社交活动时往往要穿礼服或时装。在休闲场合则讲究自由穿着,只要自我感觉良好即可。握手被认为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一般在见面和临别时握一下就行,不必反复握手。公务时间,加拿大人很注意个人仪表和卫生。所以,他们希望客人也能这样。
他们有邀请亲朋好友到自己家中共进晚餐的习惯。受到这种邀请应当理解为是主人主动显示友好之意。如果被邀到别人家做客,明智的选择是给主人送点鲜花。不要送白色的百合花,它们是与葬礼联系在一起的。加拿大人以自己的国家为自豪,反对和美国作言过其实的比较。谈到肯定成绩的事例并对加拿大人民及其国家给予好评是最受欢迎的。
加拿大人对法式菜肴比较偏爱,并以面包、牛肉、鸡肉、薯仔、西红柿等物为日常之食。从总体上讲他们以肉食为主,特别爱吃奶酪和黄油。加拿大人重视晚餐。饮食上讲究菜肴的营养和质量,注重菜肴的鲜和嫩。口味一般不喜在太咸,偏爱甜味。一般以米饭为主食。对煎、烤、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喜爱中国的苏菜、沪菜、鲁菜。习惯饭后喝咖啡和吃水果。忌讳吃各种动物内脏,不爱吃肥肉。
忌讳“13”、“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的数字,“星期五”是灾难的象征。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95%的居民是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华裔和华侨约20万,9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其余信奉犹太教、佛教和伊斯兰教。
澳大利亚人办事认真爽快,喜欢直截了当,待人诚恳,热情,见面时喜欢热烈握手,称呼名字。乐于结交朋友,即使是陌生人,也一见如故。他们崇尚友善,并谦逊礼让,重视公共道德,组织纪律强,时间观念强,赴约准时并珍惜时间。女性比较保守,接触时要谨慎。做客可以赠送葡萄酒和鲜花。
澳大利亚人的饮食习惯、口味和英国人差不多。菜清淡、不吃辣。家常菜有煎蛋、炒蛋、火腿、脆皮鸡、油爆虾、糖醋鱼、熏鱼、牛肉等。当地的名菜是野牛排。澳大利亚人食量比较大,啤酒是最受欢迎的饮料,其中达尔文城的居民以喝啤酒闻名。
往往是邀请友人一同外出游玩,他们认为这是密切双边关第的捷径之一。所以如果拒绝的话,会被他们理解成不给面子。
澳大利亚的基督教徒有“周日作礼拜”的习惯。他们的这种作法“雷打不动”,所以要避免在这天和他们邀约。
在澳大利亚人眼里,兔子是一种不吉利的动利。他们认为,碰到了兔子,可能是厄运将临的预兆。
澳大利亚人喜欢体育活动,游泳和日光浴是人们的辟好,如果有谁不会游泳,还会成为众人嘲讽的对象。
和澳大利亚人谈论跑马,是非常受欢迎的话题。
.英国英国英格兰人占80%以上。其余是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等。居民绝大部分信奉基督教,只有少部分人信奉天主教。
英国是绅士之国,讲究文明礼貌,注重修养。同时也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注意衣着打扮,什么场合穿什么服饰都有一定惯例。见面时对尊长、上级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称,并在对方姓名前面加上职称、衔称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称呼。亲友和熟人之间常用呢称。初次相识的人相互握手,微笑并说:“您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一般不行拥抱礼,男女之间除热恋情侣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国人不轻易动感情或表态。他们认为夸夸其谈是缺乏教养的,认为自吹自擂是低级趣味的。人们交往时常用“请”、“对不起”、“谢谢”等礼貌用语,即使家庭成员间也一样。
英国的“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被称为是国菜。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鸡蛋加牛奶和面,与牛肉、薯仔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肴。上桌时,还要另配些单煮的青菜,即为“烤牛肉加约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们是以午餐为正餐。阔绰人家则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点和晚餐)。
不愿意吃带粘汁的菜肴;忌用味精调味;也不吃狗肉。口味不喜欢太咸,爱甜、酸、微辣味,对烧、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喜欢中国的京菜、川菜、粤菜。
他们普遍喜爱喝茶,尤为妇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几乎成为英国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即使遇上开会,有的也要暂时休会而饮“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鲜柠檬,加点糖、再倒茶制成奶茶或柠檬茶。如果先倒茶后倒牛奶会被认为缺乏教养。他们还喜欢喝威士忌、苏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槟酒,有时还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间不劝酒。
对英国人称呼“英国人”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英国人”原意是“英格兰人”,而你接待的宾客,可能是英格兰人、威尔士人或北爱尔兰人,而“不列颠”这个称呼则能让所有的英国人都能感到满意。
忌讳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饰图案和商品装潢。他们认为大象是愚笨的,孔雀是淫鸟、祸鸟,连孔雀开屏也被认为是自我吹嘘和炫耀。忌讳“13”这个数字。还忌讳“3”这个数字,忌讳用同一根火柴给第3个人点烟。和英国人坐着谈话忌讳两腿张得过宽,更不能跷起二郎腿。如果站着谈话不能把手插入衣袋。忌讳当着他们的面耳语和拍打肩背,忌讳有人用手捂着嘴看着他们笑,认为这是嘲笑人的举止。忌讳送人百合花,他们认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
.法国法国法兰西人约占94%,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天主教。
法国人热情开朗,初次见面就能亲热交谈,而且滔滔不绝。法国人讲究服饰美,特别是妇女穿得非常时尚,特别喜欢使用化妆品,光口红就有早、中、晚、之分,是世界上最爱打扮的妇女。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公开行亲吻礼的国家,也是使用亲吻礼频率最多的国家。和法国人约会必须事先约定时间,准时赴约是有礼貌的表示,但不要提前。送鲜花给法国人也是很好的礼品。法国人在公共场所不能有懒散动作,不能大声喧哗。
法国的烹调世界闻名,用料讲究,花色品种繁多,口味特点香浓味原、鲜嫩味美、注重色、形和营养。法国人烹调时用酒比较重,肉类菜烧得不太熟,如水鸭三、四分熟就行。有的肉最多七、八分熟,牡蛎一般都喜欢生吃。配料喜欢用蒜、丁香、香草、洋葱、芹菜、胡萝卜等。他们不吃辣的食品。
法国人忌讳黄色的花,认为是不忠诚的表现。忌讳黑桃图案,认为不吉祥;忌讳墨绿色,因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军服是墨绿色;忌讳仙鹤图案,认为是蠢汉和淫妇的象征。不送香水或化妆品给恋人、亲属之外的女人,因为这些他们认为象征着过分亲热或是图谋不轨。
.德国德国绝大多数都是德意志人。居民中信奉基督教约占一半,另外有46%的人信奉天主教。
德国人德国人纪律严明,讲究信誉,极端自尊,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爱好音乐。
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
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也可以。和德国人交谈时,切勿疏忽对“您”与“你”这两种人称代词的使用。对于熟人、朋友、同龄者,方可以“您”相称。在德国,称“您”表示尊重,称“你”则表示地位平等、关系密切。
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德国人注意衣着打扮,外出时候必须穿戴整齐、清洁;见面打招呼必须称头衔,不直呼名字;约会准时,时间观念强;待人热情、好客、态度诚实可靠;宴席上,男子坐在妇女和地位高的人的左侧,女士离开和返回饭桌时,男子要站起来以示礼貌;请德国人进餐,事先必须安排好。和他们交谈最好谈原野风光,个人的业余爱好多为体育活动。接电话要首先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
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忌讳吃核桃。
如果同时喝啤酒和葡萄酒,要先喝啤酒,然后再喝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在公共场合窃窃私语,被认为是十分无礼的。
在德国,蔷薇专用于悼亡,不可以随便送人。忌讳茶色、红色、深蓝色。
服饰和其它商品包装上忌用纳粹标志。
.意大利意大利主要是意大利人,90%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
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马上会说:“萨尔维!(祝你健康)”。另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所以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
女士受到尊重,特别是在各种社交场合,女士处处优先。
意大利人热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在正式场合,穿着十分讲究。见面礼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对长者、有地位和不太熟悉的人,要称呼他的姓,加上“先生”、“太太”、“小姐”和荣誉职称;和意大利人谈话要注意分寸,一般谈论工作、新闻、足球;不要谈论政治和美国橄榄球。
意大利人有早晨喝咖啡、吃烩水果、喝酸牛奶的习惯。酒特别是葡萄酒是意大利人离不开的饮料,不论男女几乎每餐都要喝酒,甚至在喝咖啡时,也要掺上一些酒。
意大利人忌讳菊花。
.俄罗斯俄罗斯主要是俄罗斯人,东正教是主要宗教。
俄罗斯人性格开朗、豪放、集体观念强。他们和人见面,大都行握手礼,拥抱礼也为他们常施的一种礼节。他们还有施吻礼的习惯,但对不同人员,在不同场合,所施的吻礼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对朋友之间,或长辈对晚辈之间,以吻面颊者为多,不过长辈对晚辈以吻额为更亲切和慈爱;男子对特别尊敬的已婚女子,一般多行吻手礼,以示谦恭和崇敬。吻唇礼一般只是在夫妇或情侣间流行。
主人给客人吃面包和盐,是最殷勤的表示。一般对晚餐要求较简单,对早、午餐较重视。用餐时间都习惯拖得很长。乐于品尝不同风味的菜肴,菜肴喜欢熟透和酥烂。非常喜欢中餐。
在待客中,常以“您”字表示尊敬和客气;而对亲友往往则用“你”字相称,认为这样显得随便,同时还表示出对亲友的亲热和友好。外出时,十分注重仪容仪表,衣扣要扣得完整,总习惯衣冠楚楚。男子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把胡子刮净;赴约要准时;在社交场合,处处表现尊重女性。
和俄罗斯人说话,要坦诚相见,不能在背后议论其他人,更不能说他们小气;对妇女要十分尊重,忌讳问年龄和服饰价格等。
俄罗斯人不吃海参、海蛰、墨鱼、木耳。偏爱“7”,认为“7”预兆会办事成功,“7”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满和幸福。他们普通对红色昵爱。人们都把红色视为美丽和吉祥的象征。应邀去俄罗斯人家里作客时可带上鲜花或烈性酒,送艺术品或图书作礼品是受欢迎的。女主人对来访客人带给她的单数鲜花是很欢迎的;男主人则喜欢高茎、艳丽的大花。
决不能在街上丢弃任何东西,连一张过期的电影票也不行。这种行为有损俄罗斯的整洁,而且是违规的。
对盐十分崇拜,并视盐为珍宝和祭祀用的供品。认为盐具有驱邪除灾的力量。如果有人不慎打翻了盐罐,或是将盐撒在地上,便认为是家庭不和的预兆。为了摆脱凶兆,他们总习惯将打翻在地的盐拾起来
C. 国际接待人的礼仪
各国接待人的礼仪
首先从接待的层面上来看,一个完美的接待依赖于接待人员自身的素质,它包括接待人员的外在形象,行为举止等各个方面。
1、接待人员必须要塑造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首先要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这是最基础的。其次还要注意着装、仪容等方面的修饰。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是对外宾最基本的尊重。
2、接待人员要修炼优雅的仪态举止。包括站姿、行姿、坐姿、蹲姿等方面。仪态举止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3、接待人员要有好的语言修养。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 个人礼仪 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作为一名国际接待人员,还必须具有基本的 英语口语 能力。因为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它也成为衡量个人水平的标准之一。当然,接待人员若能根据不同的接待对象,而能掌握相应的语言,那就更好了。
其次从国际的层面上来看,接待人员仅仅具备接待方面的 礼仪知识 是完全不够的,而还要根据接待的对象来定性讨论。也就是说,接待人员掌握接待对象所在国的基本交际礼仪,这样可以帮助国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下面就分别讨论几个国家的基本交际礼仪
1、美国
美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
美国人在用餐时也有戒条:其一、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其二、不允许替他人取菜;其三、不允许吸烟;其四、不允许向别人劝酒;其五、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其六、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
美国人送礼时要送单数,且讲究包装。他们认为蜗牛和马蹄铁是吉祥物。
2、英国
英国人送礼时,一般送价格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切忌不要送百合花,因为这意味着死亡。收礼时,接收礼物的人要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礼物。
英国人们见面称呼时,即使在熟人之间,大多数头衔也要被冠在名字的前面。不要说有关君主制的闲话,也不要谈宗教。
英国人十分讲究午后茶。在上层社会 ,邀请朋友 饮茶 仅次于设宴,是一种社会方式。
3、日本
在日本,一切言语问候都伴随着鞠躬,鞠躬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言语问候。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其涵义也不同。
日本人吃饭,通常将各种菜肴一次端上来。在就餐过程中,吃得很慢。在结束前,不撤走控盘。而且,在开始吃饭时要说我要吃饭了,吃完还要说我吃饱了。
称呼日本人时,必须要称姓,后面跟san,绝不可称名。
以上对美国、英国、日本的交际礼仪只是作了一个不完全的概述。重点是想说明,若接待人员能掌握各国的基本交际礼仪,则能对各国间的交往起到非常有利的作用。
当然,接待人员在国际接待中,还要抛开个人的主观情感,如对日本的仇视情节、对美国的仇富情节等等。
东方各国的礼仪习惯
1.日本
日本几乎全是大和民族。居民主要信奉神道教和佛教,少数信奉__和天主教。日本至今还保留浓厚的我国唐代的礼仪和风俗。
日本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致问候,脱帽鞠躬,表示诚恳、可亲。初次见面,向对方鞠躬90度,而不一定握手。如果是老朋友或比较熟悉的人就主动握手,甚至拥抱。遇到女宾,女方主动伸手才可以握手。如果需要谈话,应到休息室或房间交谈。日本人一般不用香烟待客,如果客人要吸烟,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日本人注意穿着打扮,平时穿着大方整洁。在正式场合一般穿礼服,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不随便脱衣服,如果需要脱衣服,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在一般场合,只穿背心或赤脚被认为是失礼的行为。
在日本,“先生”的称呼,只用来称呼教师、医生、年长者、上级或有特殊贡献的人,如果对一般人称“先生”,会让他们感到难堪。
和日本人谈论茶道,是非常受欢迎的。茶道,是日本人用来修心养性、进行交际而特有的沏茶、品茗的高尚技艺,是一种讲究礼仪、陶冶情操的民间习俗。
他们喝茶不直接把茶叶放进茶杯,而是放到小巧玲珑的茶壶里。倒的时候,用一个小过滤网防止茶叶进入杯里。而且总以半杯为敬,一般不再续茶。这常使喝惯大杯茶的中国人总觉得难以解渴。
不管家里还是餐馆里,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就行。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
赠送礼品时,非常注重阶层或等级,因此不要给他们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他们为此而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日本不太流行付小费,如果拿不准,就不要给。付小费把钱放在信封里或用纸巾包裹着,日本人认为收现钞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绿色,认为是不祥之兆;忌荷花图案,认为是妖花;忌“9”、“4”等数字。赠送礼品的时候,不要赠数字为“9”的礼物,因为日语里“9”的读音和“苦”一样。“4”的发音和“死”相同,所以在安排食宿时,要避开4层楼4号房间4号餐桌等。日本商人还忌讳“2月”、“8月”,因为这是营业淡季。另外,讨厌金银眼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
日本人对中国的绍兴酒、茅台酒非常感兴趣。不吃松花蛋。用筷子很讲究,筷子都放在筷托上。还有“忌八筷”的习俗,就是不能舔筷、迷筷、移筷、扭筷、剔筷、插筷、跨筷、掏筷。同时,还忌用同一双筷子让大家依次夹取食物,也不能把筷子垂直插在米饭里。
把书法作品或是精美的印章送给日本人,是受欢迎的。我们中国人喜欢把印章的边缘特意刻成破碎型,以示古老苍劲。如果这样送给日本朋友,对方就会不高兴了,他们认为这种不完整是不吉利的。
2.韩国
韩国是单一的民族朝鲜族,佛教徒占全国人口的1/3。
韩国人讲究礼貌,待客热情。见面时,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饮料或大麦茶招待客人,有时候还加上适量的糖和淡奶。这些茶点客人必须接受。
韩国人初次见面时,经常交换名片。韩国很多人养成了通报姓氏习惯,并和“先生”等敬称联用。韩国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韩国人业务洽谈,往往在旅馆的咖啡室或附近类似的地方举行。大多数办公室都有一套会客用的舒适的家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韩国人注重服饰,男子穿西服、系领带。
如果邀请去韩国人家里做客,按习惯要带一束鲜花或一份小礼物,用双手奉上。不要当着赠送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进到室内,要把鞋子脱掉留在门口。
韩国的农历节日和我国差不多,也有 春节 、 清明 节、 端午节 、 中秋节 。
韩国人以米饭为主食,早餐也习惯吃米饭,不吃粥。还喜欢吃辣椒、泡菜,吃烧烤的时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调味品。汤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汤里放猪肉、牛肉、狗肉、鸡肉烧煮,有时候也简单地倒些酱油、加点豆芽。韩国人还对边吃饭边谈话非常反感。
韩国人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场所不大声说笑。特别是女性在笑的时候还用手帕捂着嘴,防止出声失礼。在韩国,妇女十分尊重男子,双方见面的时候,女性总会先向男性行鞠躬礼、致意问候。男女同座的时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韩国人对“4”非常反感。许多楼房的编号严忌出现“4”字;医院,军队绝不用“4”字编号。韩国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时候,主人总是以1、3、5、7的数字单位来敬酒、敬茶、布菜,并忌讳力用双数停杯罢盏。
3.新加坡
"新加坡总人口华人占76.9%。华裔多信奉佛教,马来语为国语,英语,华语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人十分讲究礼貌礼节,服务质量很高。新加坡华裔在礼仪方面和我国相似,而且还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比如两人见面时,相互作揖。通常的见面礼节是鞠躬、握手。印度血统人仍保持印度的礼节和习俗,妇女额头上点着檀香红点。男人扎白色腰带,见面时合十致意。马来血统、巴基斯坦血统的人按伊斯兰教的礼节行事。
华裔新加坡人信奉佛教,而且很虔诚。他们喜欢在室内诵经,诵经的时候不可以被打扰。
在新加坡随地吐痰、扔弃物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4.泰国
泰国华裔泰人有300多万,佛教为国教。
泰国人的待人接物,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朋友相见,双手合十、互致问候。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也要合十回礼。年纪大或地位高的人还礼时,双手不必高过前胸。行合十礼时。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泰国人也行跪拜礼,但要在特定场合,平民、贵官在拜见国王和国王近亲的时候行跪拜礼。国王拜见高僧的时候要下跪。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把东西扔给别人是不礼貌行为。从坐着的人们面前走过时,要略微躬身,表示礼貌。
泰国人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认为是极大的侮辱。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睡觉忌讳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忌讳用红笔签名,因为人死后是用红笔把姓氏写在棺材上。脚被认为是低下的,忌把脚伸到别人跟前,也不能把东西踢给别人,不然都是失礼。忌讳用脚踢门,否则会受到人们指责。就坐时,最忌讳翘腿。把鞋底对着别人,被认为是把别人踩在脚底下,是一种侮辱性的举止;妇女就坐时,双腿要靠拢,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当着泰国人的面,不要踩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在泰国,男女仍然遵守授受不亲的戒律,所以男女不能过于亲近。喜欢红色、黄色,忌讳褐色。
习惯用颜色表示星期。如红色是星期日,紫红色为星期六,淡蓝色为星期五,橙色是星期四,绿色为星期三,粉红色是星期二,黄色是星期一。
5.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素称“千岛之国”,89%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__、天主教、印度教、佛教等。
印尼人初次见面都要交换名片。由于多数信奉伊斯兰教,他们在拿东西给人家或者向别人拿东西的时候,都要用右手而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左手是拿“不干净”的东西。很少喝烈性酒。
印尼人喜欢客人到他们的家中做客访问,而且在一天中任何一个时间去 拜访 他们,都是受欢迎的。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和他们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和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里都要摘下太阳镜。拜访印尼商人时要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如果你去的印尼人家里铺着地毯,那你在进屋前要把鞋脱掉。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
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进入寺庙必须在腰间束腰带。
印尼人爱吃大米饭和中国菜,早餐一般吃西餐,爱喝红茶、葡萄酒、香槟酒、汽水等。副食爱吃牛、羊、鱼、鸡之类的肉和内脏。
印尼人忌讳夜间吹口哨,认为它会招来游荡的幽灵和挨打。
印尼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他们。忌讳吃猪肉食品,忌饮烈性酒,不爱吃海参,也不吃带骨带汁的菜和鱼肚等。
6.印度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__、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D. 东南亚旅游小贴士(接上篇)
圈圈点点~有没有不爱旅游的 ~
对此悉心整理了东南亚出游贴士,好好看看吧,否则很可能让出游心塞塞 ~
马来西亚
1.马来普遍信仰穆斯林,所以不可以喝含酒精的饮料,就餐也不要劝酒。
2.不能触碰使用跟猪相关的物品。
3.清真寺参观需脱下鞋子,要轻声交谈,女士需穿长袖上衣长裤带头巾并在穆斯林祷告时让出空间。
4.Salam是马来的握手礼,其中一方会将手放在胸前或嘴边,表示诚心欢迎 ,年轻人与年长者Salam时,年轻一方会轻吻年长者的手。
异性之间 普遍以点头或微笑代替握手。
5.马来人认为左手不干净,见面,握手,接收物品均需使用右手。
6. 用食指指被认为是一种侮辱, 即使告诉别人路,也不要使用食指,应该右手握拳,用拇指指路。
7.马来餐桌会有大水壶 ,里面不是饮用水,是餐前餐后洗手的水。
泰国
1.泰国普遍信仰佛教,国家对于佛有很多规定,不要对佛像有任何不敬行为 。
2.禁忌与女性有任何身体接触,路遇僧侣要先礼让,需要拍照,请先征得同意 。
3.进佛寺必须穿着整齐 ,不可坦胸露背 ,所有佛像神圣不可拍照 。
4.买佛像需使用求助,尊请等较尊重的用词, 购买后不要放在裤子口袋里,会被认为对佛祖不敬。
5.收到泰国人送的礼物 应双手合十表示感谢,并不要在对方面前拆开。
6.在泰国争吵或大声讲话被视为没有仪态。
7.不能赌博,也不能打麻将或玩扑克牌,会触及法律受到制裁。
印尼
1.印尼熟人平常生活中请谢谢对不起挂在嘴边。
2.遇到好客的印尼人邀请用餐不可推辞,会被视为不礼貌。
3.打招呼应双手合十并微笑点头示意,不能用食指指别人,会被视为不尊敬他人。
4.和马来一样,庙宇和清真寺入内不能穿短裤,无袖上衣或裸露衣物,进入要先脱鞋。
5.头部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部位 ,他们非常忌讳被他人触摸头部
6. 印尼人爱笑,也喜欢开玩笑,是一种社交礼貌 。
7.生活节奏慢
8.个性傲慢,行为举止粗鲁,大声说话,翘二郎腿被视为不礼貌。
不同的文化习俗,你get到了吗?祝出游愉快~
文章和图片仅供出游学习和借鉴。
E. 各国独特的问候方式是什么
各国的打招呼方式~1.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比较熟悉的人见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钟为宜;如果遇见
好友,弯腰的时间要稍微长些;在遇到长辈的时候要等长辈抬头以后才可抬头,有时
甚至要鞠躬很多次。
2. 澳大利亚人很讲究礼貌,在公共场合从来不大声喧哗。在银行、邮局、公共汽车站等
公共场所,都是耐心等待,秩序井然。握手是一种相互打招呼的方式,拥抱亲吻的情况
罕见
3.非洲通行的打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
头。”它是在表示:“没有武器。”是友好的象征。
4.泰国人以(双手合十),男性将双手放置于脸部前方,女性则置于胸前,是对彼此及长辈
打招呼的方式。
5.印尼人碰到朋友或熟人的传统礼节是用右手按住胸口互相问好,对一般人则以握手
问好。
6. 中国人传统上是以肢体动作和人打招呼的(拱手、鞠躬)。
7. 西班牙说问候话、互贴脸颊一次。(问:抠摸ㄟ诗大师 答:美北伊涅)
8. 马来西亚,两人双手交握(右手掌放入对方双手掌中)一下。双手微触额头一下。
双手微触胸前一下。
9. 美国挥手,点头或握手。
F. 印度的饮食习惯和见面礼节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异较大,北方烹饪中有许多肉、谷物和面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饭、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叶。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搬上,不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酱。餐后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酪球、加糖水的煎饼、用奶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鲜水果等。饭后印度人常用一种槟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槟榔叶中的调制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过一般寻常百姓家用餐没有上述复杂。
印度的饮料多种多样。在南方,人们喜欢喝浓咖啡,因为那儿靠近咖啡产地。在北方,人们喜欢喝茶,因为那里有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气候湿润,所产茶叶量为世界之最。两种饮料总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来,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应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饮料随地方和季节而异,新鲜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欢的。印度的酒类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流行,在许多省,特别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区,旅馆和饭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个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节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游者可在签证时申请一种“全印酒类许可证”,持有这个证件将会准许你在禁酒地区携带和消费酒类。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们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关节以上是不礼貌的。在南方,人们用整个右手搅拌米饭和咖喱,并把它们揉成团状,然后食用。印度人用手进食,但不能用手触及公共菜盘或为自己从中取食,否则,将为同餐人所厌恶。就餐时常用一个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时不能嘴唇接触盛水器,而要对准嘴往里倒。餐后印度人通常给客人端一碗热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G. 泰国(或印度)见面礼节 及其由来和意义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
印度人相见应递英文名片,英语是印度的商业语言。主客见面时,都要用双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着:“纳玛斯堆”(梵文:“向您点头”,现在表示问好或祝福)。晚辈在行礼的时候弯腰摸长者的脚,表示对长辈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妇女握手。许多家庭妇女忌讳见陌生男子,不轻易和外人接触。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一般关系的男女不能单独谈话。
印度人是用摇头表示赞同,用点头表示不同意。人们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责;召唤某人的动作是将手掌向下摆手指,但不能只用一个指头;指人时也要用整个手掌,不能用一两个指头。
到印度庙宇或家庭做客,进门必须脱鞋。迎接贵客时,主人常献上花环,套在客人的颈上。花环的大小长度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既粗又长,超过膝盖。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远门,最高礼节是摸脚跟和吻脚。到印度家庭做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用右手拿食物、礼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双手。就餐的时候,印度教徒最忌讳在同一个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甚至别人清洗过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涤一遍后才使用。 喜欢分餐进食,注重菜品酥烂,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爱辣味。主食以米饭为主,对面食中的饼类也感兴趣。不吃菇类、笋类、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锡克教的人,忌讳吃猪肉,牛肉。他们一般不喝酒,因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但有喝茶的习惯,方式是“舔饮”,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盘子中,用舌头舔着喝。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吃素食的人较多,等级越高,吃荤越少。喜欢中国的粤菜、苏菜。
忌讳白色,习惯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们忌讳弯月图案,视1、3、7为不吉祥数字,和印度人交谈,要回避有关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工资以及两性关系的话题。
印度奉牛为神圣,忌讳吃牛肉,忌讳用牛皮制品。崇拜蛇,视杀蛇为触犯神灵。忌讳用澡盆给孩子洗澡,认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为。
泰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现在,泰国城市中的男子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深色的西装,打领带。妇女在正式社交场合穿民族服装,也可穿裙子;在日常生活中,可穿各式流行服装,但在公共场合忌穿短裤。
仪态礼仪
在泰国,进入佛殿要脱鞋,进入当地人家的客厅也要脱鞋。他们讨厌在平时生活中拍拍打打的举止习惯,认为这是不礼貌的。当地人向上伸出小指表示和好,大拇指朝下表示失败,伸出弯曲的食指则表示死亡。
相见礼仪
生性宽厚,温和有礼的泰国人在见面时不是握手说哈罗,而是合掌说声“沙娃滴扰手卡”。这种合掌问候方式在泰语称为“威”(Wai)。做法是把双手提到胸前,双掌合并但不贴合,犹如在掌心握着一片棉花。这时您的双手的形状就有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
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或事时,“威”的做法便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在向同辈问好时,合掌后指尖不高过下巴。在对长辈行“威”礼时,则须低头让指尖轻触鼻尖。对尊贵的对象如德高望重的长辈表示尊敬时,则把双掌抬高至额头。泰国人遇到僧侣或象征佛陀的佛像,都会下跪,合掌,并以额头触地膜拜。一般睁滑遇到同辈向他们“威”时,泰国人都会以“威”礼回报。但若是晚辈向长辈“威”时,长辈是不须回“威”的,有些只以点头或微笑回应。
一、社交习俗
印度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悉李腊句话来概括:
印度国民多“种姓”, 不同宗教多规定;
民族繁杂多信仰, 性格一般多稳重;
绿色吉祥多偏爱, 白色懊丧多忌用;
讲究礼貌多敬语, 礼节方式多注重;
厌倦食物多种类, 待人接物多禁令。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印度教徒中分为不同等级的社会集团,可以译为“种姓”。即把人分成四个不同等级;“波罗门”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刹帝利”为“二种姓,地位稍次;“吠舍”为平民,是第三种姓;“首陀罗”为所谓的贱民,为第四种姓,其地位最为低下。他们的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在四大种姓之外,还有一种被排除的“不可接触的贱民”,被称为“哈里真”。他们是最受歧视的人。印度教徒迎接贵宾时,主人要向客人敬献花环,并亲手将花环套在客人的脖颈上。花环的大小,要视客人的身份而定。献给贵宾的花环一般很粗大,其长过膝;给一般客人的花环仅及前胸。荷花是印度的国花,倍受印度国民的青睐。因其“出淤泥而不杂,濯清涟而不妖”,故人们常借以赞美人的气节与风骨,又被赞誉为“花中君子”。印度人普遍昵爱绿色,认为绿色是吉祥的色彩,象征着春天和新生。印度妇女民间传统都喜欢在自己的前额正中点一颗指头般大小的圆形痣,人们都称其为“吉祥痣”。其颜色不同,形状各异,或红色、或黄色、或紫色、或绿色,黑色痣虽有,但较少见,一般都依衣着颜色而定。
印度人对蓝孔雀十分崇拜,并将其视作吉祥、如意、幸福的象征。印度是个极为尊重牛的国家,印度教徒把牛奉为神明。按他们的习惯,每逢饭前都要首先敬牛。还有的人敬狗、敬蛇、敬老鼠等等。他们的形体动作语言丰富,不过一些动作所示的意思与我们区别很大。如:表示同意的意轴,他们总要先把头稍歪左边,然后立刻恢复原状;表示不同意,他们反倒点头示意。
二、礼节礼仪
印度人相互见面的礼节,有合掌、举手示意、拥抱、摸脚、吻脚。一般两手空着时,口念敬语“纳马斯堆”,同时要施合掌礼。合掌之高低,对开者宜高,两手至少要与前额相平;对晚辈宜低,可齐于胸口;对平辈宜平,双手位于胸口和下颌之间。若一手持物,则口念“纳马斯堆”,同时要举右手施礼。对于长辈,或对某人表示恳求时,则施摸脚礼(即用手摸长者的脚,然后再用手摸一下自己的头,以示自己的头与长者的脚相接触)。摸脚跟和吻脚礼是印度的最高礼节。印度东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的人与客人相见时,总把自己的鼻子和嘴紧紧贴在对方的面颊上,并用力地吸气,嘴里还要叨念着:“嗅一嗅我!”,以示其对客人的崇敬。印度安达曼群岛上的森蒂耐尔人,在与久别挚友重逢时,双方要交替互坐膝头,并热烈地拥抱数分钟,以表示相逢后的喜悦心情。印度伊斯兰教徒的见面礼节是按其传统宗教方式,用右手按胸,同时点头,口念“真主保佑”。现代在社交场合上的印度男人们,也开始运用握手礼节了,但印度妇女除在重大外交场合外,一般与不与男人握手。
一般礼仪
正统的锡克教信徒头戴包头巾,不抽烟,不吃牛肉并且不剪头发。
进入印度人的住家要脱掉鞋子。
称谓与问候
见面与分手时,男人与男人握手。如被引见妇女,男人不与她握手而应双手合十,微微弯腰。男人不能触碰女,在公共场所不能与单身女人说话。
约会与准时
遵守时间是明智可取的。
款待与馈赠
虽然正统的穆斯林妇女通常不与男人见面,但如果邀请男人参加实社交活动时应请他们偕夫人同来。
来到印度人家里时,主人会给你戴花环,你应马上把它取下来以示谦让。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牛在印度是神圣的动物。
穆斯林不吃猪肉,恪守教义的穆斯林滴酒不沾。
接受或传递食品时,一定要用右手。
作客时可以带水果和糖果作为礼物,或给主人的孩子们送点礼品。
交谈
印度人喜欢谈论他们的文化业绩、印度的传统、有关其他民族和外国的情况。
不要谈及个人私事、印度的贫困状况、军事开支以及大量的外援。
H. 双手合掌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接受鼓掌时双手合掌什么意思 表示感谢的意思
问题二:双手合十是什么意思图解 佛教手印:十二合掌和四种拳为基本印。“双手合十”为十二合掌的第一个动作,双掌相合,没有伤人的准备,表示和平友好。十指合在一起,表示凝聚十方力量。“双手合十”是佛教徒打招呼的方式,给人一种谦和感觉,一种非常重要的礼节。
问题三:和尚双手是什么意思 合十是一种礼敬的方式。在印度和现在的南传佛教国家人见面时合十是“问讯”的意义。也就是对别人恭敬的打招呼方式。
一般不用单手。在国外一般如果不能双手合十的话,就点头示意。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单手经常出现,不具有依据性。现实生活中僧人只会双手合十。
梵语an~jali,巴利语同。又作合十。即合并两掌,集中心思,而恭敬礼拜之意。本为印度自古所行之礼法,佛教沿用之。印度人认为右手为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故有分别使用两手之习惯;然若两手合而为一,则为人类神圣面与不净面之合一,故藉合掌来表现人类最真实之面目。般若心经中之‘不垢不净’即为此意。
关于恭敬合掌礼佛之文,广见于诸经论中,如法华经方便品所举之(大九・九下)‘恭敬合掌礼’,观无量寿经所举之(大一二・三四五上)‘合掌叉手,赞叹诸佛’等。又观音义疏卷上载,我国以拱手为恭,印度以合掌为敬。合掌除表示衷心敬意外,亦表示返本还源,入于非权非实如绝,事理契合之意。又大唐西域记卷二载,印度之礼法共有九等,合掌为其中之第四位。 关于合掌之形式,以密教而言,将左右两手配于金刚界与胎藏界,或理与智、定与慧等,并将十指配于五大、十波罗蜜等。此外,大拿毕日经疏卷十三,举出十二合掌之说,即:(一)坚实心合掌。(二)虚心合掌,又称空心合掌。(三)未敷(开)莲合掌。(四)初割莲合掌。(五)显露合掌。(六)持水合掌。(七)归命合掌,又称金刚合掌。(八)反叉合掌。(九)反脊(背)互相着合掌。(十)横柱指合掌。(十一)覆手向下合掌。(十二)覆手合掌。此十二合掌,皆具有深奥之意义。
问题四:微信表情里双手合十是什么意思 你好。
微信表情双手合十里大概就是恭喜,抱拳之类的意思。
方法/步骤
(1)先登录微信。然后随便找一个好友发出聊天信息。在聊天窗口下面有一个加号形状按钮。点击
(2)然后会弹出很多选项。这里选择表情。
(3) 进入表情之后在选项卡里面选择Emoji 表情。因为只有这里面的表情复制到网名当中才
会有显示效果。其他的就会显示文字
(4) 然后就是复制表情啦。有的手机可以在文本框里面全选之后长按文本框即可复制。像我
(5) 接下来返回到微信的首页。在右下角会有一个设置按钮。点击。。。
(6) 进入设置之后选择个人信息
(7) 然后在个人信息里面点击自己的名字进入名字更换页面。
(8) 然后我们把刚刚复制的表情粘贴上来,长按名字的文本输入框会出现一个粘贴选项。粘
贴之后会显示多出一个空格出来,这表示已经成功了。然后点击保存按钮。
(9) 保存成功之后在你的名字后面就会出现表情啦。可以更具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好看的表情。
问题五:双手合十,是什么意思? 祈祷、祝福。
问题六:这个是双手和十是什么意思啊 祈求
问题七:微信双手合十是什么意思 最开始消橡芹的时候设计出来是庆祝,后来被大家都用作祈祷了,所以就被定以为祈祷,保佑了,原意没卵用
问题八:微信里双手合十是什么意思 ??一般代表祈祷或者保佑、祝福的意思。也在某些特定时候表达求你、无可奈何的意思。
问题九:双手合十代表什么意思呢? 印度礼节,代表尊敬。和中国的抱拳拱手是一个意思。
I. 印度人为什么用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反对,去印度还有哪些一定要知道的事情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中国点头摇头表示同意反对,但是在印度,他们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将头歪一边或者摇头,那就是是肯定的表示,而点头就是否定的意思,与中国刚好相反,这个要记清楚,可千万别会错了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吹口哨在印度人看来是冒犯人的举动,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印度人的等级制度很严格,很重视身份。等级不同的人不能平起平坐。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约会时一定要按时到达不要迟到。到印度人家做客,可以送红茶,他们很喜欢中国的红茶,但是一定要记住不能送牛制品。
J. 双手合十礼,它的来源与意义
礼仪是包括在 民族文化 之中,每个场合都有特定的礼仪。双手合十礼出自于印度佛教的礼仪文化中,表示虔诚、恭敬的意思,后来被各国教徒引用。你知道双手合十礼来源与意义吗?不妨接着往下看吧。
合十礼(salute with putting palms together),流行于泰国、缅甸、老咐谨租挝、柬埔寨、尼泊尔等佛教国家的见面拜礼。此拜礼源自印度。最初仅为佛教徒之间的拜礼,后发展成全民性的见面礼。在泰国,行合十礼时,一般是两掌相合,十指伸直,举至胸前,身子略下躬,头微微下低,口念萨瓦蒂。“萨瓦蒂”系梵语,原意为如意。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此礼的姿势也有所不同。
例如,晚辈遇见长辈行礼时,要双手高举至前额,两掌相合后需举至脸部,两拇指靠近鼻尖。男行礼人的头要微低,女行礼人除了头微低外,还需要右脚向前跨一步,身体略躬。长辈还礼时,只需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即可。拜见国王或王室重要成员时,男女还均须跪下。国王等王室重要成员还礼时,只点头即可。无论地位多高的人,遇见僧人时都要向僧人衡兆行礼,而僧人则不必还礼。
“合十”并非佛教所创,它是古印度的一种礼法,佛教是沿用这种礼法,后来逐渐成为佛教的专用礼节。印度人认为右手为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故有分别使用两手之习惯;然若两手合而为一,则为人类神圣面与不净面的合一,故藉合掌来表现人毫无掩饰,最为真实的本来面目。
合掌看似简单,实表深广的佛法。正如佛经之语深,一句话乃至一个字,可能有无量的含义和境界晌早。宇宙一大天地,人体一小天地,人是宇宙的缩影,一切佛菩萨皆从人身修成。所以,合掌也含藏宇宙万法。我们不能浅看合掌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