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杂货店在哪里

印尼杂货店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4-07-30 19:41:26

A. 巴厘岛小吃街在哪里

巴厘岛的小吃街,都是集中在夜市,巴厘岛的夜市还是很热闹的,可以看到许多最具当地特色的小吃。巴厘岛夜市当地人称其为 pasar senggol 或 pasar malam,夜市通常是下午6点左右开始,小摊贩出摊之后,与白天的气氛立马不同起来,一派繁华热闹。

沙努尔夜市

库塔夜市,当地人称之为 Pasar Senggol Kuta,夜市由两个独立夜市组成,因为价格实惠一直是背包客的最爱。白天只有少数摊位营业,大部分均只在晚餐时供应特定菜肴,且准备时间较长,如炖羊肉和清香牛肚汤。可以说,库塔夜市是吃货们的天堂。

库塔夜市营业时间:每日 18:00 - 23:00

地理位置:Jalan Blambangan, 库塔

吉安雅夜市

当地人和世界各地游客晚间最爱的觅食场所估计这里是排的上名号的。该市场位于 吉安雅(Gianyar )镇的 Jalan Ngurah Rai。来此游玩的多数游客将此地称为隐藏的珍宝,此处遍布小吃摊和小商铺,熙来攘往,非常热闹。周末人多拥挤,推荐选择在周一至周五的任何一天前去。

吉安雅夜市营业时间:每日 17:00 - 02:00

位置:Jalan Ngurah Rai, Gianyar

Kereneng 夜市

Kereneng 此处云集一千多家店铺,所售物品一应俱全—大部分商品足以挑动游客的好奇心但却诱惑不了游客的钱袋,较受欢迎的商品则有巴厘蜡染印花服装、传统的炊具、农具和杂货。下午 16:00 左右,载着美食的车轮便纷纷涌入,瞬间将此地化身为巴厘岛着名的夜市。市场南边的美食摊从白天一直营业到深夜,供应巴厘岛着名的烤乳猪和各式爪哇什锦拼盘饭。此处还出售各式儿童玩具,如气球、泡泡吹管等。

Kereneng 夜市营业时间: 每日 18:00 - 02:00

位置: Jalan Kamboja, 登巴萨东部

巴东市场

巴东市场,也称 Pasar Bang,是巴厘岛最主要、也是最大的传统市场,与横跨巴东河的 Kumbasari 艺术市场通常合称为一个市场。巴东市场的夜市于傍晚 18:00 开始,各式店铺纷纷开门迎客。在此漫游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但拥挤的摊贩和狭窄的空间也会让人头晕目眩。如果您想买些纪念品带回家,小桥对面的 Kumbasari 市场则是理想选择。

B. 你住的地方有什么受欢迎的街头小吃

印尼有各种街头小吃,包括小吃和大餐。有些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而有些则只在特定的区域提供。我们首先来谈谈印度尼西亚的着名小吃:

油炸食品——人们在小摊上卖油炸食品,大多用手推车。通常有6种油炸食品(人们叫它:天佩、塔胡isi、比萨炒面、莫伦、次仁和巴巴拉/巴湾)。Gorengan在印度尼西亚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你可以在1.000-2.000印尼卢比的范围内购买。哦,有些人还卖另一种半熟的大尺寸坦佩,我们称之为坦佩门多安。这是我最喜欢的。但不管你买了什么gorengan,别忘了让卖家在你的包里放辣椒,准备好烤。

Bakso Tusuk——由于Bakso(肉丸)基本上是由面粉和肉做成的,所以它会变得很稠,很软,但不太耐嚼。这也是“你在印尼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的食物”之一。肉丸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人们可以选择他们想要的。尽管有些人只是耐心地等待卖家为他们挑选,并希望运气好。通常每个肉丸的价格是500印尼卢比,但我很确定没有人会只吃一个肉丸就够了,相反,人们会用他们拥有的价值去买,比如2000印尼卢比,5000印尼卢比,甚至是10000印尼卢比。所以你会选择一个体积庞大的塑料里面含有无数的巴克索。不,不,不,我们不直接从塑料中消耗它,但是,是的,我们用一个更大的像牙签一样的尖棍来取它(图苏克)。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叫它巴克索图苏克。不管怎样,你会发现它很美味,因为它的酱油,混合辣椒酱和酱油。

Cilok -我猜,没有人会忘记这种由木薯粉和花生酱制成的有嚼劲的混合物的味道。Cilok实际上来自爪哇巴拉,但现在你在印尼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它。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名字,但卖家们不知何其巧合地给aci dicolok起了个绰号,叫做cilok。它看起来很像巴克索图苏克,但尺寸更小。和巴克索图苏克的价格一样,每个500卢比。酱料基本上都是辣的,但人们也可以在包里放一些辣椒酱。

Cimol -这个也是来自Jawa Barat。这主要是因为aci在sundanes是面粉。西摩尔是西洛克的表亲。这两种食物都是用木薯粉做成的,而且份量很小,但Cilok是蒸的,而cimol是炸的。当然,它和它的表兄一样贵。但是仙摩不加任何酱料,你可以选择你想在仙摩里加什么调味粉。它们通常提供辣味、咸味和甜味。

Sempol - Sempol是由木薯粉与少量鸡肉混合,最后盖上鸡蛋而成。但在爪哇腾加和爪哇铁穆尔以外的地方,似乎很难找到森波尔。因此,我们可以说,森波尔是“只能在某一地区找到的印度尼西亚小吃”的例子之一。Sempol有一种独特的味道,几乎像是siomay和otak-otak的融合。但芝洛克和巴克索图苏克的浇头通常几乎是一样的。每辆车的价格约为1.000-2.000印尼盾。

米粉/拉面。这两个主题的混合很奇怪,因为它们是如此不同,但是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更有意义。拉面是“面条中的面条”系列产品,正是大家所熟悉的。在亚洲杂货店买它的唯一好处是调味包的范围可以是不同的。包括辣版本)。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东西;据我所知,没有“质量更好”的拉面版本。

米粉就是米粉的发音,人们用它来制作越南河粉,这是一种亚洲面汤的越南版本。泰国人也会吃一些面条汤类的菜肴,它们也很接近,只是不典型而已

C. 把“摊”摆到全印尼,三个年轻人白手起家,打造东南亚电商独角兽

在当地人眼里,Bukalapak是一个能大量购买便宜货的地方。前有Shopee后有Tokopedia,这家公司如何成为东南亚电商“独角兽”?


作者丨赵晓晓

编辑丨孔露娇

图源丨摄图网


10年前,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一家公司的三位创始人正在激烈地讨论:是关掉生意,还是继续在电商这条路上走下去?


在一年之前,他们还在狭窄的办公室里梦想着创建一个超级电商平台。然而,这门生意带来的收益却微不足道,公司曾一度开不出工资,面临着严峻的现金流危机。


Bukalapak印尼语意为“摆摊”,这个名字可能在普通人听来有些陌生,但在印尼,它与Shopee、Tokopedia、Lazada 并称印尼四大电商独角兽,是当地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之一。


Bukalapak成立于2010年,2019年成为市值超过25亿美金的“独角兽”公司。十年光景,三个年轻人把“摊”摆遍了全印尼,目前拥有7千万多用户。


这家公司是如何诞生的?背后有哪些故事?


在GGV的英文播客Evolving for the Next Billion中,GGV管理合伙人童士豪、GGV 投资副总裁 Dimitra Taslim与Bukalapak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Achmad Zaky进行了精彩对话,分享了Bukalapak的成长历程和精彩故事。



“小店铺”里的“大商机”


Dimitra Taslim:我们想了解一下关于Bukalapak的故事,它的起点是怎样的?


Achmad Zaky:Bukalapak 是在2010年成立的,起初只是一个电商平台,如今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生活APP,成为印尼第四家独角兽企业。


Bukalapak 的经营理念非常简单:通过电商的桥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小生意。我们在成立之初就打算赋能小商家,印尼是小微企业占比最大的国家,中型企业非常少,Bukalapak想做的就是帮助小企业成长为中型企业。


童士豪:在印度尼西亚,电子商务正在快速增长,但互联网的渗透率仍然很低,有网购习惯的人不到10%,如何去发掘另外90%不在网上购物的人?


Achmad Zaky:这是我们在创业时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印尼一半以上的人群都住在农村,对线上购物不了解,还有一部分人因为没有接入互联网,没有条件进行线上购物。另外,印尼至今还没走出“现金为王”的时代,即使是网购,也更偏爱现金到付。


第一波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时候,我们通过电视等媒体渠道进行创造性的推广,目的是让更多的印尼人了解互联网,了解电子商务。


第二次浪潮,我们抓住B2B的风口期,建立了O2O 平台 Mitra Bukalapak,发动广大乡村地区的街边售货亭、夫妻老婆店等小商店,成为 Bukalapak 平台卖家中的一员。


这些小型商店在印尼语里有一个统称——Warungs(传统的印尼夫妻店),Warung 在印尼人的生活里是一个核心而又独特的存在,路边摊、小咖啡馆或饭店都是 Warung,印尼95%的人都会去这些小商店里购物。


Mitra Bukalapak 是一个专门的APP,它可以帮助 Bukalapak 获取那些接触不到网络的人,给他们提供便利,我们就是这样慢慢地获取资源的。目前,我们在印尼有超过500万入驻商家,7000万注册用户,1200万的日活用户。


印尼一家使用 Mitra Bukalapak 的夫妻店(Warung)

图源:Bukalapak 官方


童士豪:作为印尼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Bukalapak主要售卖什么?与其他电商巨头相比优势在哪里?


Achmad Zaky:首先上线的是电话卡、耳机等电子产品,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水、香烟、方便面等生活日用品,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涵盖了家用产品、男装等很多种类。


对比其他平台,我们都以更便宜的价格、更快的分销和更好的产品质量提供给用户。Bukalapak 还上线了一系列金融 科技 服务。现如今,Bukalapak 的信用及表现好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获得贷款,申请信用卡,甚至买卖黄金,这些都是我们的优势。


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可以提供品牌服务,如果某品牌想在Warung做广告,我们可以利用数据为品牌提供分析,帮助其了解到产品的销售情况,优化销售渠道。另外,如果早上下的单,当天晚上没有到达,还会提供退货服务。


Dimitra Taslim:在印尼,Warungs市场体量有多大?客户群体是怎样的?


Achmad Zaky:Warung 在印尼究竟有多少,已经无从统计,它充斥在印尼人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落,散落在印尼的大街小巷。


印尼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同,印尼有五分之三的人住在非城市地区(乡村地区),这些人日常生活里的购物方式不是去大型商超,是去身边的杂货店、售货亭,这种类似街头小摊的Warung经济体系占据了印尼线下经济的70%,这在东南亚是很大的比例了。


通常在发展中国家,Warungs的增长正在放缓,但在印尼它还在增长。Warungs不需要很多资金来建立,而且大都布局在车站附近,如果你经常开车上下班,通常会更愿意选择在便利店购买,不仅方便快捷,价格也很便宜。


童士豪:你们刚开始是如何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成长的?


Achmad Zaky:这个话题我很喜欢谈论,有人说这是最糟糕的时候,但对我来说,这是最好的时间,也是最有效的时间。


从 ITB(印尼的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工作,无奈之下,我回到了家乡苏拉卡尔塔,一个遍地夫妻店的小城,闲逛一段时间后,我重新回到了雅加达,这回我拉上我的朋友Nugroho Herucahyono决定创业。


我们学的是计算机科学,想利用电商这座桥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小生意,Bukalapak 的最初创想就这样诞生了。后来,我的另一位朋友 Fajrin Rasyid 被叫来管理财务,公司就这样成立了。


Bukalapak 三位早期创始人,左起:Zaky、Rasyid、Herucahyono

图源:Bukalapak 官方


但那个时候我们没有电脑,并且没有人相信互联网,劝说城镇小商户加入电商平台异常艰难,只有约五分之一的邀约商户愿意尝试一下。后来我们就尝试在Facebook上投广告,在社交媒体上疯狂加陌生人为好友,甚至给所有的公司发送垃圾邮件,在100家公司中,可能有5家公司前来签约并销售,这就是我们成长的方式。


很多被 Bukalapak 加好友的人都是骑行爱好者,当时骑行在印尼很火爆,Bukalapak 根据需要上线了很多自行车和零部件,一时间,Bukalapak 被人们当做印尼自行车和零部件首选购物平台。后来Bukalapak逐渐把业务扩展到相机、飞机票、火车票等许多领域。


公司成立一年后,也就是在2011年,我们遇到了资金问题,被迫停业的前夕,我们得到了日本投资人Takeshi Ebihara 28.8万美元的融资,有了这笔钱,公司一方面深耕骑行社群,一方面把社群战略延伸到其他版块。


后来我们又陆续得到蚂蚁金服和GIC的投资,业务范围跟资本都得到了很好的扩展和积累。我们把 Bukalapak 看成自己的孩子,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Achmad Zaky:我是在高中认识了我的联合创始人,我们高中时是朋友,我们在理科或奥林匹克之类的比赛中互相竞争。我们上的也是同一所大学,并且在同一个班,我们曾经是对手。


当我开始创办Bukalapak的时候,没有人相信我,只有他相信。所以,他没有朋友,我也没有朋友,那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建设这个公司,我们就是这样认识的,我们已经认识很久了。


Dimitra Taslim:在2016年的时候,你发表了一个“少即是多”的博客,这是什么意思?你如何平衡多元化与专注于你所从事的行业之间的问题?



我所说的“少即是多”是指你每天都必须去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保持你工作的简单化,只有一个重点是真正重要的,因为它使你敏锐,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终也实现你的目标,这是关键。


因为当你变得强大时,你就会去寻找更多的机会,你也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但同时也容易变得贪婪,思想无法集中,甚至忘记自己的初衷是什么,这就是我的基本思想,要真正专注于你所做的一件事。


资本积累与出海野心


Dimitra Taslim:早些时候,我们采访了印度的Udaan公司,这家公司的kirana商店与warungs的模式很相似,而且Udaan的融资和成长都很迅速,你是怎么看待与这家公司的竞争关系?


Achmad Zaky:说到底,关键是生产力和效率。洛克菲勒创办石油公司时,努力地推动生产力,提高效率,直到他成为一个垄断者,这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故事,特别是对初创企业来说。


通常来说,排名第一的玩家会让第二个玩家或第三个玩家感到害怕,如果你不害怕,选择去战斗,并保持生产力,你就会活下来。


Dimitra Taslim:面对内外部的竞争环境,Bukalapak在未来的布局上会有什么变化?


Achmad Zaky:2019年5月份的时候我们推出了一款新应用程序BukaGlobal,正式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我们选择了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因为这些地方都有着相当数量的印尼人,他们对印尼文化都很了解。


另外,我们还与新加坡电商物流初创企业Janio达成合作,帮助我们处理端到端的跨境物流业务。接下来,我们还将向拥有众多穆斯林人口的中东市场发展,使Bukalapak成为引入印尼产品的中心平台,同时也能帮助提升中小企业的业务发展。


Dimitra Taslim:最近,Bukalapak获得了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和中国蚂蚁金服(Ant Financial)的融资,你认为融资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Achmad Zaky: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可以到处玩,也可以有很多次失败。但现在有了信誉良好的投资者和股东的加持,我们必须更加谨慎,我们仍然可以尝试失败后再试一次,但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不会受伤,这是关键。


融资是一种成长,但重要的是资本的积累。另外,还必须从投资者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从投资者那里得到的不应该仅仅是金钱,还有很多隐性的价值。


童士豪:对于那些不熟悉印尼市场的创业者,你有什么能和他们分享的?


Achmad Zaky:印尼的文化是不同的,营商环境也很好,尤其是下沉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次是人也很友好,印度的公司本土化很强,这就是为什么Bukalapak能在本土做的这么好原因。我们能够很好地融合当地的文化,每个人都喜欢我们的品牌,它是一个国产品牌,是当地的骄傲,所以在印尼创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尊重本地的文化。


当地的Bukalapak 图源:网络


童士豪:从一家小公司到印尼的独角兽,Bukalapak的成长并没有耗费大量资金,很少有公司能做到这一点,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Achmad Zaky:首先Bukalapak 是传统的本土品牌,99%的员工都是本地人,人力成本比较低;其次,我们是为中小企业赋能,帮助他们扩宽销售渠道,他们会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


最重要的是,我们不仅是交易型的平台,还注重与他们建立 情感 ,我自己有时会到卖家社区活动,激励他们多卖东西,倾听他们的问题,他们就会心怀感激,用心地去推广Bukalapak。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节约了成本。


童士豪:你们在整个印尼市场建立了C2C 的模式,并且帮助了当地近500万的小型商店,你是如何建立起这么一个有效的企业组织?


Achmad Zaky:正确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从文化上来讲,不仅是公司的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本土文化,所做的事情、所选用的人才都要符合本土文化特征。其次是数据驱动的性能和透明度,我们将所有的指标公开透明地分给公司的每个人,这样他们就可以学习如何改进他们的指标,如果我们已经知道有人表现不好,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另外,要具备机器学习的能力,不断地学习和尝试新事物。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印尼人喜欢用一个词组,叫做Gotong-royong,这个词翻译成中文就是“互助”的意思。印尼是一个非常 社会 化的国家,我们就像一个巨大的家庭,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只靠自己生存,我们必须和其他朋友一起工作,才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三的效果。


Bukalapak伙伴合影 图源:网络


“现在是创业的最好时期”


Dimitra Taslim:新冠疫情的爆发对Bukalapak有什么影响?小型初创企业如何应对这场疫情?


Achmad Zaky:疫情背景之下,Bukalapak的发展与收入是非常可观的,因为人们不愿出门购物,电商平台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电子商务的需求从非必需转向必需,这也是Bukalapak在快速消费品中强大起来的原因。


初创企业在这场危机中会受到很大影响,比如P2P、O2O等行业,甚至是线下商场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但也有新赛道出现,在线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此,在这场危机中,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伟大的创始人和伟大的想法诞生。疫情对创业来说是一种考验,最终通过考验的初创公司未来会迎来大生意。



Achmad Zaky:其他领域我们还在寻找,正如你所说,伟大的创业公司将从疫情这个时代出现。Bukalapak也经历过很艰难的时刻,通常这个时候,它会使创始人更有创造力,因为他们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方法解决困难,这是疫情时代创始人该有的心态,他们会比那些没有经历过疫情的人更具有创造力。


通常来说,在金融萧条时期成长起来的婴儿潮一代,他们的储蓄率会远高于千禧一代的消费者,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工作、生产力和薪水下降的艰难时期是什么滋味。在这样的危机时期,当创业的机会成本较低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创业,而幸存者将是最有创造力和最有弹性的人,也是最有效率的人。


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创始人,目前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正试图寻找越来越多的这种心态的创始人,这对创业生态系统来说是个好消息。


Dimitra Taslim:对于初创公司,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时间?


Achmad Zaky:疫情终会结束。对于初创企业,首先,他们必须真正审视自己的衡量标准,例如CAC(客户收购成本),CAC在疫情期间可能会贵两倍,因为需求下降,购买力也会影响业务,保留率会低,贷款价值也会低,因此调整和观察这些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还要看成本,指标调整之后,要降低净消耗,比如人力或办公室成本,保存现金。就现在而言,现金是王者,因为你无法保证能不能获得下一轮的资金。


最后,做出正确的决定。疫情期间,很多领导会面临裁员的问题,但必须作出这个艰难的决定,因为拯救公司比善待和取悦每个人更重要。而被解雇的人,我相信他们未来也会成为伟大的创始人,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Dimitra Taslim:作为一个领导者和风投基金创始人,在疫情期间你学到了什么?


Achmad Zaky:在此之前,我们进行了许多投资,但钱带来的结果不一定都是好的,这就是我学到的。


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整个的经济和创业情况有点像2010年、2004年那几年,那时候的情况对于人们创业是非常理想的,因为这是创始人驱动的,而不是金钱驱动的。因此,你必须是伟大的创始人,找到非常有创造力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倾注资金。



我希望创始人不要专注于寻找投资者,而是专注于打造伟大的产品,用更少的钱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才能获得双赢。

D. 2021印尼富豪榜华裔企业家过半,闽粤居多,晋江籍二兄弟霸榜


东南亚的印尼,是世界上最多样化的国家之一,每个地区独一无二的文化与遗产吸引了很多的全球观光客。奇妙的印尼,也是东南亚地区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 历史 原因,不可思议的是,华人在印尼多从商,华人经济是印尼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有22位印尼富豪上榜,其中超一半是华人企业家,可见印尼华商之份量及影响力。



闽粤籍华商富豪最多,晋江籍二兄弟霸榜

黄惠祥


2021福布斯富豪榜上,有22位印尼富豪上榜,上榜最低门槛是11亿美元,其中,祖籍晋江的印尼闽商黄惠忠(R. Budi Hartono),以205亿美元身家为印尼首富,紧随其后排名第二的是他的兄长黄惠祥(Michael Hartono),上榜财富为197亿美元。、


黄惠祥、黄惠忠从父亲手上继承丁香烟生产企业针记集团(Djarum),不过,相对于烟草,印尼首富黄氏二兄弟最大的资产是银行业,家族旗下的中亚银行(Bank Central Asia),是印尼最大的私有银行,该集团有两家银行Bank Hagakjta和Haga Bank,遍及印尼各地。


多元化经营,是海外华商的一大经营特色,黄惠祥、黄惠忠兄弟还经营房地产、酒店及购物中心等多元产业,家族旗下的PT Bukit Mulia,是印尼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


在福布斯印尼富豪榜中排名第三的是印尼石化巨子普拉卡什·洛希亚(Sri Prakash Lohia),上榜身家65亿美元,他持有在泰国曼谷上市石化企业Indorama Ventures相当多股份。


印尼“木材大王”彭云鹏及家人


印尼“木材大王”、印尼“胶合板大王”、巴里多太平洋集团董事长彭云鹏(Prajogo Pangestu),与普拉卡什·洛希亚在印尼富豪榜并列第3,也是65亿美元身家。


彭云鹏,祖籍中国广东省陆河县东坑镇小郑村,他的父亲彭瑞出身穷苦农家,早年漂洋过海南下印尼谋生,先是在橡胶园做割胶工,也做过裁缝。


上世纪60年代初,仅初中毕业的彭云鹏来到雅加达,在印尼木业巨子黄双安旗下材源帝集团工作,1977年自主创业,开办巴里多太平洋公司,如今这家企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商及出口商。


彭云鹏及夫人张明联,1993年曾回故乡陆河东坑镇福新村小郑自然村探亲谒祖,去年他捐出百万美元支持中国抗疫。彭云鹏旗下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团也是多元化综合集团,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除了伐木、胶合板、造纸外,在银行业、酒店及房地产投资等亦有建树。


印尼CT集团创始人兼理事长凯鲁•丹绒(Chairul Tanjung),排名第5,上榜身家48亿美元。


翁俊民(左)与儿子翁大川及外孙陈冬亮在李文正博士祖屋


69岁的国信集团主席翁俊民及家族,上榜身家33亿美元。获马来西亚苏丹颁赐拿督斯里的翁俊民(Tahir),曾是被寄望出任印尼副总统的华族第一人,祖籍福建福清。


翁俊民,现任印尼国信集团董事局主席、印尼国信银行主席、印尼华文报国际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及印尼翁俊民基金会创办人等职务,也被被誉为“印尼大慈善家”。


翁俊民,1952年出生于印尼泗水,是印尼第二代华人,祖籍福建福清,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美国San Francisco, Golden Gate大学。1988年,他从经营 汽车 销售公司起步,创业失败后转向服装制造业,后又进入金融业。国信银行(MAYAPADA Bank),1990年在雅加达成立。目前,翁俊民是他所收购的印度尼西亚最大中文日报《国际日报》之主要股东,也是印度尼西亚《福布斯》杂志股东。此外,翁俊民旗下产业涵盖金融、医疗、零售、地产和媒体等多个领域。


翁俊民祖籍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镇漆林村,他的父亲翁文英早年下南洋谋生。翁俊民,是莆田籍“印尼钱王”李文正的女婿,其岳父李文正祖籍莆田江口。


富豪榜上排名第七、第八的是Eddy Kusnadi Sariaatmadja与Jerry Ng,上榜身家分别为25亿美元和20亿美元。


吴笙福


福布斯印尼十大富豪里,吴笙福(Martua Sitorus)排名第9,他于1991年与“糖王”郭鹤年之侄子郭孔丰联合创办“丰益国际”,是世界五大粮商中唯一的华侨企业,也是新加坡交易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吴笙福现为丰益国际(Wilmar International) 董事兼联席首席运营官。


61岁的吴笙福,现有子女4人,祖籍福建晋江市磁灶镇三吴村。在印尼棕榈产业,吴笙福是行家之一,他在大学毕业后就跨入这个行业。


排名第10的71岁郭桂和(Djoko Susanto),是印尼超市巨子,上榜身家17亿美元。他1950年出生于雅加达,祖籍广东大埔县大麻镇,他是客家人,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印尼第二代华裔企业家。


爱发连锁超市老板郭桂和


郭桂和的父亲郭孟铎(1903-1989)与母亲黄说娘(1914-1979),都是原籍广东大埔客家人,上世纪30年代乘帆船南渡印尼,在椰城结婚成家,后定居于北多瑶一带,靠经营杂货店为生。


郭孟铎育了5子5女,郭桂和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小名“阿桂”。上世纪70年代,郭桂和经营家族的”幸福源泉“杂货店时,一直在思考如何扩大生意,后来他发现香烟市场的潜力,获得了雅加达多家代理商的信任与支持,特别是印度尼西亚 历史 最悠久的丁香烟制造商——林天宝家族的三宝麟公司。三宝麟是超过百年 历史 的烟草公司,也是富过三代的顶级豪门。


靠烟草批发起家的郭桂和,在印尼有“烟神”之誉,后来他又深耕连锁零售业,家族旗下拥有1200多家的连锁超市,又成了印尼零售业巨子。


郭桂和的Alfamart(爱发)便利超市,不仅开设在印尼各大城市,也触及穷乡僻壤。


目前,郭桂和、陈丽珍夫妇,有5个子女,均事业有成。上世纪80年代,在妻子陈丽珍的支持下,郭桂和又发展了“慈育”教育机构,这家私营教育机构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有,兴办教育,也是他为弥补自己早年失学之遗憾,让更多人有读书的机会。


印尼“钱王”、力宝集团创办人李文正


上榜的22位印尼富豪里,年岁最大的92岁的Lim Hariyanto Wijaya Sarwono(林联兴),林联兴又名“林谋禄”,祖籍福建省福清市,任印尼华裔总会名誉主席、印尼林氏宗亲会永久名誉主席团第一主席、中华总商会名誉主席等职务,上榜身家为11亿美元。


年龄第二大的富豪是印尼“钱王”、力宝集团创办人、现年92岁的李文正(Mochtar Riady)及家族,他与翁俊民翁婿二人同榜,也是一篇佳话。


李文正,祖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新店村,莆田古称兴化,他的祖地家门口,就是兴化湾。兴化湾与福清湾毗邻,福清籍的翁俊民成了莆田籍李文正的爱婿,也有地缘关系。


事实上,李文正与另一个福清人、前印尼首富林绍良二人关系情同手足,携手共建中央亚细亚银行,还一起合作创办力宝集团。


李文正,1929年5月出生于东爪哇离省会泗水以南80公里的玛琅镇,他的父亲李亚美与母亲施碧兰早年从江口过番南下,移居印尼东爪哇,在东爪哇的玛琅开办一家经营蜡染的印尼花裙及日用品杂货店。李亚美有2子3女,李文正排行老三。


二战时期,李文正曾回国,就读于在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注:今“东南大学”)哲学系,后来他辗转香港重返东爪哇,在李嘉业、李王十二妹夫妻开办的商店做事。获得李家赏识的李文正,1956年他与李嘉业、李王十二妹夫妇的爱女李丽梅结婚。


婚后,李文正夫妻到雅加达谋生,先是与人合开小商店,后和人合办“东方三人”公司,创办“和平航运”,十年下来,他积蓄不多。跨入银行业,也是偶尔之为。


李文正,被誉为擅长医治银行的“印尼钱王”。


1960年,因运营不佳濒临倒闭的印尼基麦克默朗银行的经理皮拉马·沙里来登门拜访,请求李文正投资20万美元,拯救这家银行。李文正开始有些愕然,可他又瞬间转念,朝思暮想的银行家梦想不是来了吗?于是,李文正认购了这家银行20%的股权,并任职董事;他那笔20万美元投资,多是从关系好的福建老乡们筹借而来的,日后这家银行起死回生。


新加坡金鹰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江和


身家14亿美元的新加坡金鹰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江和,曾多次问鼎印尼首富,也是莆田籍,与李文正同样是江口人,祖籍福建莆田涵江区江口镇石西村。


陈江和,1949年生于印尼,1937年他的父亲陈金荣下南洋谋生。陈江和17岁时,父亲陈金荣因操劳过度卧病在床,他被迫辍学,子承父业的他,雇用三名员工,为印尼石油公司供应机车的零部件。靠承包石油工程起家,到他26岁时,已赚到了一千万美元。


陈江和所创办的新加坡金鹰集团,是一家集林浆纸、农产品工业、特种溶解木浆与纤维素纤维以及能源开发为一体的多元化跨国工业集团,总资产超过180亿美元,全球范围内有员工6万余人。上世纪90年代后,他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总投资超过500亿元。


热心公益慈善的陈江和,与夫人黄瑞娥于1981年创设了“陈江和基金会”。目前,金鹰集团旗下有八大公司,即亚太资源集团、亚太森博集团、亚洲种植集团、顶峰集团、巴丝集团、Asia Pacific Rayon(APR)、以及太平洋油气有限公司。


陈江和与夫人黄瑞娥有四个孩子,为历练二代接班人,他曾让二女儿到柬埔寨做义工,将小儿子陈建升派到偏远小镇做事。家风家训,是指引家族前行的指路明灯,陈江和亲自订立“陈府家训”,第一条是“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善,犹为不教也。


陈江和说:如果你真正爱孩子,好好教导他;如果没有好好教导他,不是真正爱;如果教导的方式不正确或教导错误,也不能算成功。


印尼梅地亚集团(CCM)创始人兼总裁傅志宽(左2)


籍贯广东梅县的印尼梅地亚集团(CCM)创始人兼总裁傅志宽(Murdaya Poo),上榜身家为12亿美元。


80岁的傅志宽家族,多元化经营,CCM集团是中国西电在印尼的合作伙伴。


有必要提及,2014年3月,印尼前总统苏希洛曾发布总统第12号决定书,宣布撤销1967年内阁主席团传阅文件,正式废除官方用词“Tjina/China/Cina”(支那),重新采用Tionghoa(中华)一词作为华人的称谓,同时将Republik Rakyat China改回Republik Rakyat Tiongkok。


《雅加达邮报》后来有文章称,这次称谓的变化与印尼华人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无关系,此外,是前任印尼华裔总会主席、印尼民族建设基金会的创办人汪友山和前国会议员傅志宽持续的游说,最终说服了苏希洛总统废止使用“支那”。


记住这位梅县籍华裔企业家——傅志宽!印尼华人百年沧桑,历经磨难。从Cina(支那)到Tionghoa(中华),这一称谓的变化,标志着华人作为一个印尼重要族群,向获取应有的尊重和正常的政治、 社会 地位又迈出了具有重要性的一步。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最后二位的印尼富豪,也是华裔企业家,分别是刘德光(Low Tuck Kwong)和陈明立(Hary Tanoesoedibjo),也是华人圈非祖籍闽、粤二地的华人富豪,上榜身家均为11亿美元。


刘德光出生于新加坡,后入籍印度尼西亚,是有名的“煤老板”。而55岁的陈明立,是印尼有名的“媒老板”,是印尼颇具影响力的媒体公司Global Mediacom总裁,旗下MNC电视集团囊括多家知名的电视台和有影响力的报纸,系印尼传媒业巨头之一。


福建、广东两省人在印尼为什么富豪多?

力宝集团创始人、前印尼大学董事会主席李文正博士(右)


到2015年底《李文正自传》出版前,时年86年的力宝集团创始人李文正,全家四世同堂共96 口人。他在“自序”写道:“ 我生于1929 年。从有记忆力开始,我所经历的就是战争,就是逃难,就是灾难,就是死亡与贫苦。生命的旅途就是颠簸,充满变数,前途总是渺茫莫测。


在自传里,李文正分享了他一生的奋斗史,他说:力宝集团是随着印尼共和国的经济与政治的成长而成长的,可以说是与印尼共和国共患难、同成长。几十年来,同样也经历了大风大浪,勤俭苦斗才有今天的力宝。


李文正说:我的大学时代是在中国度过的。1950年,我回到印尼,1949年12月底印尼的独立被认可,1950年正式成为独立国家。印尼的独立发展同我个人事业的起步时期刚好吻合。他意味深长地写道:“ 我事业中的每一个成功与失败实际上是印尼 社会 不同时代的缩影和写照。时而,我走在时代的最前头;时而,我被卷入时代的大浪之中。


如印尼华商巨子李文正说的,华人在印尼的 历史 ,其实也是印尼近现代史的缩影。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印尼政府放宽华侨入籍,绝大多数人成为印尼公民,华人经济实质上也由华侨经济演化为印尼人经济,不过,即便是现在,印尼华商仍面临诸多发展困境。


印尼首富黄惠忠


福建、广东两省人在印尼为什么富豪多?


进入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印尼富豪,共计22位,有12位华人,超过一半人数。其中,除了刘德光、陈明立是其他省籍外,上榜的福建籍印尼华人富豪共计7位,分别是:印尼首富黄惠忠及胞兄黄惠祥,祖籍福建晋江;翁俊民,祖籍福建福清;吴笙福,祖籍福建晋江;李文正,祖籍福建莆田;陈江和,祖籍福建莆田;以及林联兴,祖籍福建福清。


广东籍印尼华人富豪有3位上榜,分别是:彭云鹏,祖籍广东陆河;郭桂和,祖籍广东大浦;傅志宽,祖籍广东梅县。


印尼是东南亚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估算有1000万人之多。印尼建立共和国初期,对华侨入籍是采取宽容政策的,实施以出生地主义为原则的国籍法。当年,印尼首都是日惹,也正因如此,多数华人集中于爪哇一带。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印尼国内排华情绪喧嚣尘上,出生地主义被血统主义替代,华侨归化入籍受限,这段时间,不少印尼华侨被迫移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有的回到祖国。


1990年中国和印尼恢复外交关系(注:1967年两国断交),印尼在民主化进程中,华人地位也得以恢复,他们的政治地位与生存状况也发生巨大变化。在印尼富豪榜上有过半华人,也是印尼华人在经济上拼搏与努力成就的最好展现。


印尼泗水


福建、广东两省人在印尼,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富豪?首先是人口基数,印尼华人福建人居多,其次是广东人。目前,印尼三大城市里,分别是首都雅加达、泗水、棉兰。第二大城市泗水,约有400余万人,其中有100余万是华人,且78%经济为华人所掌握。


而泗水华人中,约60%是福建闽南人,约30%是客家人,其他汉族民系的华人占一成。客家人移居印尼具有悠久的 历史 ,且多数是广东人,据《广东省华侨志》,在唐朝时就有客家人移居印度尼西亚。目前,海外客家人祖籍地,以梅县、海南、潮州等地居多。


再者,福建人高居印尼富豪榜之首,也是财富金字塔构造之使然,在近现代一百多年里,华人各大群体在向东南亚迁移时,也带着浓烈的籍贯文化,而财富的分布与集聚是 历史 记忆和 社会 现状的一种糅合。这一百多年以来,随着几次移民潮,福建人、客家人、广府人等群体在东南亚各国的势力、规模及影响力也一直在变化中。


现如今,广东潮汕人在泰国经济包括华人圈里的地位,无人可撼动;同样,在新马及印尼、菲律宾,福建人又占据了优势。像菲律宾富豪榜,福建晋江籍老板也是霸榜的。


身处异国他乡,对于多数华人企业来说,即便全球化时代,基于血缘、地缘、亲缘,也包括原乡文化的文缘而构造起来的商业网络依旧是存在的,这使得他们可以借助“抱团”力量和优势,获得更多竞争实力的筹码。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阅读全文

与印尼杂货店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临沂板村出口越南生意如何 浏览:131
越南猪英文怎么写 浏览:2
为什么意大利死亡率超过10 浏览:969
新冠病毒伊朗怎么治愈的 浏览:429
英国小麦成本多少 浏览:393
越南的宝马是长什么样 浏览:977
印度人种为什么那么弱 浏览:164
怎么做意大利面叶 浏览:971
什么原因导致越南南北狭长 浏览:34
越南咖啡有哪些 浏览:402
中国农科院是哪个区 浏览:118
越南人上学花多少钱 浏览:529
到越南去怎么玩 浏览:846
中国队上一次赢日本是什么时候 浏览:531
中国为什么要向世界推介武汉 浏览:682
为什么国产的衣服写着越南产 浏览:382
意大利最好音响品牌有哪些牌子 浏览:986
印尼石油怎么样 浏览:775
中国发生了哪些大事 浏览:392
中国如何成为大国 浏览: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