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王建林到印尼干什么

王建林到印尼干什么

发布时间:2024-11-21 08:41:30

A. 看完这几个人的作息时间就明白富人和穷人的区别

这位知友,看完这几个人的作息时间就明白富人和穷人的区别:
看看“王健林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无数网友表示震惊,
看到这张表你就知道,
首富这碗“一个亿”的心灵砒霜是如何熬成的了……

这是王健林去年11月30日的行程单!
印尼的雅加达到中国的海口,再到北京
24小时,两个国家,三个城市,
飞了6000多公里,签约500亿合同...
其实,他每天的日程几乎都如此忙碌,
“这是不平凡的一天,但也是他普通的一天。”
让我们来找几个时间点看看他具体干了些啥——

4:00 起床
还记得科比的那句名言么:
“我知道洛杉矶凌晨4点钟的样子”。

巨石强森4.30起来健身

4:15-5:00 健身
每天行程再满,也要抽1小时健身,
即使出国也一样风雨无阻,
但是和科比、巨石强森不同的是,
王健林已经62岁。
5:00-5:30 早餐
或许你认为首富的早餐一定很奢华吧!
其实他的早餐很简单:
一碗粥,一片面包,几片咸菜而已。
5:45-6:30 前往机场
咦?前方怎么还有警车开道?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特权,
在雅加达,只需要花钱就能请到警车开道,
只是为了节省时间,于是有了这一幕——
王健林在之后的两小时,

签了一个单价500亿的合同,
500亿……
15:00-18:10 飞机返回北京
奔波了一天,终于能歇歇了吧?还不可以!
即便是在飞机上,同样要开会研究项目……
晚上18:30-19:10

晚上回到办公室,处理为完成的事物。
到这里,

王健林一天的行程基本也就结束了,
早上4点到晚上7点,工作至少在12小时以上,
从太阳没升起,忙到太阳落山...
除了王健林
很多大佬的日程也很变态
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穷了
80岁李嘉诚

80多岁的李嘉诚每天坚持6点起床,
打一个小时高尔夫,8点到办公室工作。
另外他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
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
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英文电视,
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每天5点前起床,
运动一个小时候开始工作。
网络CEO李彦宏

网络CEO李彦宏曾说道:
“自己每天早晨5点多就“被机会叫醒”,
并且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2小时。
小米董事长雷军

雷军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
“我现在基本每天中午饭大概三分钟的时间”。
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洪敏

俞洪敏早上6点起床,
却已经属于国内一众大佬里“起床最晚”的一个......
在国外:
有苹果公司员工在凌晨4点半收到过CEO库克的邮件;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每天4点半起床,在吃早餐的同时看报纸,保证6点前赶到办公室;
雅虎CEO玛丽莎创下过一周工作超过130小时的纪录......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
比你有钱的人比你还努力!”
其实我们真的不值得去抱怨,
看完这些大佬的日常,
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不拼一把自己的人生呢?!

B. 王健林2021身价多少个亿

2021年世界富豪排行榜显示,王健林身价是146亿美元,折合约933亿人民币,排名中国第二十八位,世界第136位。目前,中国首富是农夫山泉创始人钟__,身价626亿美元,排名全球第十八位。
王健林,男,1954年出生于四川省苍溪县,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十一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现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1969年,王健林为森工局下属的营林处的职工。1970年,王健林回到苍溪老家然后参军。1983年,王健林就读于辽宁大学党政专修班。1989年,王健林担任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总经理。1992年,大连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改制成立大连万达房地产集团公司。
2021年,以148亿美元财富位居2021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第137位。10月21日,以1050亿元财富位居《2021衡昌烧坊·胡润百富榜》第41位。
2008年12月26日,中华慈善总会在北京举行仪式,授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称号。王健林成为首位荣任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的企业家。
2014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发布,王健林以4.38亿元的现金捐赠总额名列第1位,成为中国首善。
2016年3月25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十余家海内外知名华文媒体共同主办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清华大学举行,王健林董事长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王健林董事长是该奖项成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企业家。
2016年11月29日,十六届福布斯全球CEO会议在印尼雅加达举行,大会颁布马尔科姆·福布斯终身成就奖,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获奖,成为历年唯一获该奖的中国大陆企业家。
2020年,王健林以总捐赠5200万元人民币位列2020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58位。

C. 人民币为什么不能自由兑换外币,为什么要进行外汇管制

中国不是不想人民币自由兑换,而是还不敢,或者说不具备实力。

因为中国政府既追求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又想控制对国际货币美元汇率的稳定。那么,根据蒙代尔不可能定理,资本势必无法完全自由流动,也就出现了外汇管制,俗称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国内货币政策自主独立性、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可共存,又称“三元悖论”

内货币政策:必须自主,尤其是核动力印钞机不能停。另外,加息/降息(基准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升降(货币乘数)、信贷政策松紧度等等,GOV都不忍心不牢牢把控,并随心所欲、随机应变的朝令夕改

汇率稳定性:美联储是世界人民的央行,而外汇储备是中国人民的钱袋子,是购买中国不足物资和技术的保障,同时可以抑制国内同类型物资(尤其食品)的价格上涨。所以,外汇储备必须保,汇率也必须保,若汇率崩,则意味着输入性通胀,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威胁到工业生产和民生领域,是不可承受之重

三元保二弃一。即只能选择限制“资本自由流动”,亦即如题“暂时几年外汇管制”,“不能自由兑换外汇以防携款潜逃势态扩散” 。而 退一步理解这个逻辑,也可以认为是“中联储”(央行)的一片良苦用心吧

D. 学学黄奕住,说不定下一个世界首富就是你

记忆中不管是厦门大学建筑精美的群贤楼,抑或是号称“ ”民国第一别墅”的鼓浪屿黄家花园,让我对黄奕住这个名字有了挥之不去的印象。说到中国首富,大家自然而然想到的是马云,但清末的这位黄奕住先生,当时的财富就超过了现今马云和王健林财富的总和,这位历史上的中国首富,有着怎样的传奇一生呢? 01 1868年12月7日,黄奕住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现隶属泉州市)金淘区楼下乡石笋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当时人们可能从来没有想到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小山村里竟走出了一位巨富。在风雨飘摇的清末,百姓食不果腹,医疗水平低下,婴儿死亡率高,黄奕住的父母渴望留住这个男孩,所以取名为“ ”住”,小名“ ”阿住”。阿住年幼时,虽然家境贫穷,但父母还是送他去上了私塾,可惜好景不长,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了,只得辍学回家协助父母种田。 12岁时,黄奕住开始跟着伯父学习理发手艺,3年满师后,便自己一人挑着理发担子,走街串巷,为人理发。在闽南,黄姓虽为大姓,但他们这房却是弱房,加上剃头业属于贱业,黄奕住从小就受尽欺凌和冷眼,看尽世间冷暖。 虽然小小年纪,却不安于现状,黄奕住在为人理发时从他人的言谈中得知,在南洋,就业和发财的机会很多,于是他决定勇闯南洋,这一年,他年仅16岁。福建人大多从中原逃难而来,骨子里流淌着先辈漂泊、敢闯的性格,这种性格在黄奕住身上更显强烈。波涛汹涌的大海不知让多少漂泊客葬身海底,也不知多少人经不起长途颠簸病死途中。虽然前路凶险莫测,但少年黄奕住还是怀揣父母变卖祖产所得36个银圆毅然前往,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南洋。花季少年,本该享受一生中美好的年华,但少年黄奕住此时却经受着人生中巨大的磨难。 02 黄奕住最先到达新加坡,成为当地人熟知的“ ”剃头住”。不久后流浪到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棉兰市,最后移居到中爪哇的三宝垅市。黄奕住刚到三宝垅之初,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不通,生活异常艰难,经常半饥半饱,居无定所,夜晚只得借宿在一间妈祖庙里。 正所谓“ ”既然活下来了,就不能白白活着”,生活的磨历让这位年轻人越发坚毅勇敢,他刻苦勤奋、好学上进,很快学会了当地语言,并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认识了一般朋友。经过几年的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终于有了一点积蓄,几年的辛苦奔波也让他深刻认识到靠剃头是绝不能发家致富的。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改业从商,充当肩挑小贩。他把理发工具扔进大海,破釜沉舟,准备重新开始。他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当地一位老华侨魏嘉寿的同情和资助,借给他最初的经营资本,开始了当地人称为“ ”走鬼”的营生。从此每天天不亮起床,肩挑各种日用小杂货及土特产食品等,走街串巷、翻山越岭于三宝垅市的角角落落,风吹日晒,辛劳自不必说。由于他所接触的乡民和华侨都很贫穷,他常常采取薄利多销、以货易货、代售等方式,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好感。 不久,黄奕住在三宝垅市花旗银行附近租下一个固定摊点卖咖啡,并继续经营日用食杂及土特产等。这时黄奕住认识了当地一个叫蔡缰的姑娘,并与她喜结连理,从此两人起早摸黑,苦心经营,生意日渐有了规模。后来,黄奕住将摊位扩展成一家正式商店,并命名为“ ”日兴”杂货店。随着生意的不断发展,黄奕住还买了一辆马车,经常亲自驾驶着马车辗转于附近各村镇,收购廉价土特产及推销商品。泉州人吃苦耐劳与善于经商的品质在黄奕住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03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爪哇地区的甘蔗种植业及制糖业进一步发展,中爪哇地区成了世界主要制糖及销售糖业的中心之一。颇具商业眼光的黄奕住洞悉经营糖业的发展前景,于1895年果断将生意改为以经营糖业为主,这一年黄奕住27岁,从此年轻的黄奕住在印尼初露端倪,并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从1895年至1914年一战爆发时,爪哇糖价比较平稳,维持在100公斤售价10印尼盾至12印尼盾左右,黄奕住以较低廉的价格向各中小制糖者收购后,至三宝垅市中转,而后销往新加坡及欧美各国,获得可观的利润。后来,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黄奕住成立了“ ”日兴行”,并在多地设立分行。 一战打响,尽管爪哇离战区比较远,干扰不是很大,但由于战争及交通等关系的影响,不少糖商担心欧战影响输出,犹豫观望。而黄奕住却反其道而行,以过人的胆识果断出手,以每百公斤仅12.1印尼盾的低价收购了大量蔗糖。由于战争影响,欧洲各地糖价不断上涨,1915至1917年三年间“ ”日兴行”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利润。 一战结束后,欧洲地区由于战争的破坏,食品及砂糖奇缺,供不应求,加上西欧航运恢复,欧洲各国糖价开始大幅回升。1919年糖价每百公斤迅速上涨至28.4盾,1920年更猛增至53.45盾的空前水平。黄奕住的“ ”日兴行”库存的蔗糖不仅销售一空,而且他敏锐地抓住此大好时机,大量购进和大批输出,获得空前的暴利。其资产一下子超过3000万印尼盾,成为爪哇最着名的四大糖商之一。曾经的“ ”剃头住”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叱咤印尼的“ ”糖王”。 04 荷兰殖民 *** 为了弥补一战的亏空,战后加紧了对印尼人民及华商敲骨吸髓的剥削,制订了所谓的“ ”战时所得税条例”,规定凡是从1914年起获利3000盾以上者,必须缴纳30%的“ ”战税”。当时在印尼的另一华人糖王黄仲涵被迫要求缴纳3500万盾的“ ”战税”,黄仲涵后来避居新加坡,最后客死他乡。黄奕住也被要求补缴1500万盾的“ ”战税”,占黄奕住全部资产的42%。虽然这些华商都按时缴纳了税,可见殖民 *** 的贪得无厌和丑恶嘴脸。 当时殖民 *** 规定:凡是荷兰国籍,享有减税的权利。因此,当地 *** 官员极力动员黄奕住加入荷兰籍,以此减免税收。日本驻三宝垅市领事也企图拉他入日本籍,黄奕住断然拒绝了。从此认识到当时的中国 *** 孱弱无能,无法保护海外华商的合法权益,决心“ ”业成返国”,报效祖国。当时有朋友曾对他的返国之举劝说道:“ ”中原多故,不如此间乐。君雄于赀,何地非乐土,为终焉计,不亦善乎?”但他还是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1919年4月,黄奕住悄悄将其所积累资金约合2000万美元汇回祖国,4月底风尘仆仆回到厦门,回到了阔别35年之久的祖国,当年51岁,当真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时隔三十多年,祖国依旧千疮百孔,百废待兴。黄奕住考虑到厦门离南安近,且厦门有一定经济基础便于事业发展,便在厦门鼓浪屿租界区安家。 05 已近半百的黄奕住,拥有着巨额的财富,本来人生就可以圆满地划上一个段落,后半生安度晚年,尽享荣华。可具有强烈爱国之心的黄奕住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把心思花在为祖国的建设上。黄奕住在返国之前,就考虑今后如何运用自己的财富为国效力。黄奕住在印尼三十多年的商业活动,深刻认识到银行金融业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1917年华侨糖商在遇到困难时,遭遇荷兰银行资本的刻意刁难,黄奕住说:“ ”念吾侨民苦异国苛法久矣,若不思为父母之邦,图其富强,徒坐拥浮资非夫也”,于是决心自己创办银行。 1920年,黄奕住专程前往东方金融大都会上海,拜会了上海《申报》董事长史量才、银行家胡筠(胡笔江)等人,共同商讨创办中南银行。经过多方筹备,1921年6月5日中南银行宣布成立,7月5日正式开张,黄奕柱为董事长,胡笔江为总经理。该行向国民 *** 立案后,成为当时全国可以发行钞票的3家银行之一,是唯一拥有全国发钞权的民营银行。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展,中南银行先后在多地设立了分行和办事处。中南银行成立之后,还积极投资支持国内各项民族工业的生产和发展。 此外,黄奕住还于1921年8月在厦门创办了“ ”日兴银号”,以沟通厦门与海外华侨的侨汇融资及促进工商业等的发展。由于“ ”日兴号”有着良好的信誉,东南亚各地华侨纷纷把他们的游资汇存该银号,以备家乡建筑房屋或其他实业之用。 06 “ ”饮水思源”,这位有着拳拳爱国之心的华侨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更不忘对自己家乡的建设。上世纪二十年代,厦门岛与鼓浪屿都是小岛屿,四面环海,海水虽然充足,但是不能饮用。长期以来,厦门岛和鼓浪屿上的居民饮用水,都要靠“ ”艇仔水”来供应。天气恶劣时,船被风雨所阻,居民便无水可用。加之运来的江水未经消毒过滤,又经多次转运,极不卫生。 黄奕住目睹水贩们挑运贩水的情景忧心忡忡,因此决心“ ”创办厦门自来水,以重卫生”。黄奕住重金聘请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修水利工程的林全诚担任自来水公司总工程师,月薪700元大洋,据说是当时厦门市最高的工资。黄奕住创办的厦门自来水公司的水质,经过外国专家检测评定为东南亚质量第一,吸引了当时外国商船都来厦门自来水公司蓄加饮用水,这是厦门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居民饮用自来水问题。 07 黄奕住虽然由于家境贫穷只读了几年私塾,但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厦门大学开办期间,黄奕住应陈嘉庚与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的邀请,捐建大楼一座。本来,陈嘉庚在邀请时已应允以黄奕住之名命名该楼。黄奕住却建议将该楼命名为“ ”群贤楼”。此楼因建筑精美,常用它作办公与 *** 的中心,这里曾经接待了鲁迅、孙伏园、顾颉刚等着名学者。 厦门大学“ ”群贤楼” 后来他又捐赠厦门大学图书设备费3万元。为了纪念和表彰黄奕住热心教育的义举,1931年6月,在厦门大学的主楼“ ”群贤”一楼刻下了“ ”黄君奕住,慷慨相助,有益图书,其谊可着”的石碑文,以资纪念。这一碑文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那里,向厦门大学来往的莘莘学子们诉说着这个爱国爱乡的华侨的传奇故事。他还先后对新加坡华侨中学、广东岭南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 ”倡捐巨资,累数十余万金”。 08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全生命及财产,有人劝他加入外国籍,黄奕住再次断然拒绝,并说:“ ”绝不加入外国籍,依赖外人。吾无意时髦。共赴国难,何惧之有?”爱国之心再次彰显。1945年6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黄奕住病逝于上海,终年77岁。 黄奕住在鼓浪屿的住宅,西式风格的黄家花园,端庄而又大气,园内花木葱茏,展现了当时建筑装饰的顶尖水平,完全超越了当时鼓浪屿上各国领事馆建筑。如今的黄家花园早已成了着名的不带星的酒店,供来往游客参观、住宿。徜徉其中,游客们在感受“ ”民国第一别墅”奢华的同时,看渔舟唱晚听鼓浪琴音,无不惬意,遐想联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黄奕住,这位土生土长的福建南安最底层农民,最终逆袭成为清末民初中国首富,1914年他的名字被编入《世界商业名人录》,他的一生当真没有虚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来不会等待任何人,从草根到巨富,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勤奋和敢闯敢干,只有不断拼搏努力付出,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黄奕住,即使起点很低,但抵达的高度却很高。他告诉我们即使出身卑微,即使毫无背景,照样可以收获成功。时代的洪流,需要这种敢闯敢干的追梦人!景仰之余,留给我们深深的沉思! 鼓浪屿黄家花园 文章作者简介:湘忆雪,一位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爱文学、爱历史、爱写作,喜欢旅游,喜欢大自然。

E. 揭开首富掌上明珠的面纱,看名媛怎么炼成

揭开首富掌上明珠的面纱,看名媛怎么炼成
提及“中国首富”,很多人要么想起马云,要么是王健林;事实上,“闽南出过大商人,这商人多大呢?比今天的任何一个商人都大,起码比马云、王健林大,他们俩加起来都没黄奕住大。”
很早就想写一下100年前就进入了世界商业名人录、富可敌国的黄奕住家族,起因倒不是马未都的一席话,也不是央视《远方的家》拍过“走进印尼前首富——黄奕住家族”,而是舒婷的一篇散文《大美者无言》吸引了我。
很多人对一些出镜率高的豪门名媛很有兴趣,这是个很大的误会,不少亿万富豪的掌上明珠,充其量是“炫富版”富家女,看不出有啥名媛风范。一个“媛”字,就那么几笔,没有几代世家之风的熏陶,光靠钱是炼不出来的。
女性的细腻、诗人的敏感,让舒婷的行文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她笔下的名媛黄萱是这样子的:“黄萱的容貌应当不算太沉鱼落雁吧?无论在她养尊处优的豆蔻年华抑或是艰难困苦的抗战时期,她都绽放着最纯朴最率真的笑容,一览无遗地袒露洁白无垢的心地,恬淡内敛的聪慧,以及荣辱不惊的阅世方寸。”
黄萱,生于1910年,祖居福建,父亲黄奕住是位在南洋打拼出的大富翁,厦门鼓浪屿岛上那座最为豪华、号称“中国第一别墅”的黄家花园,主人就是黄奕住。

身为大富豪黄奕住长女黄萱的名字,是因了许多人自发的怀念和怀想而逐渐被关注。不少人知道的黄萱,就是国学大师陈寅恪的助手黄萱,认为这就是她一生最大的功劳,其实论黄萱的文学造诣,也是有深厚的积累和相当的才气的。翻开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即使一个标点,一条注释,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准确无误,这需要付出多少诚心、细心、耐心,也需要付出多少智力、毅力、精力。
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因目盲多病而无法阅书,其人生最后的十三年,在黄萱的协助下,他完成了《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着作。对于助理黄萱,陈寅恪十分感念地说:“总而言之,我之尚能补正旧稿,撰着新文,均由黄先生之助力。若非她帮助,我便为完全废人,一事无成矣。”
身为岭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夫人的黄萱,最早出现在大师目前是1951年11月,失明多年的陈寅恪竟然从这位从未谋面试任助手的发音和吐字习惯,迅速地判断出她的“门风家学之优美”, 立刻请揖进门。
陈寅恪是个秉性耿介、很倔的老头,一是一、二是二,向来不阿谀奉承、虚情假意,对初等家门的黄萱给予如此高度的评价、赞赏有加。
黄萱的母亲,是黄奕住的元配王夫人,一个送错门的童养媳。当年,黄家很贫寒,据说风水先生看出此家将来会发达,故将女儿送上门当童养媳。王氏比黄奕住小8岁,老公在海外拼搏,她与婆婆二人在贫苦中相依为命、亲如母女。黄家发达后,王氏常常教育女儿,“差(指使)猪差狗,不如自己走(做)”(闽南话)。事事自己动手,平等待人,朴素真诚,母亲造就的黄萱,在外人眼中,太不象巨富家的大小姐。今天不少所谓的富家名媛,摆着一副“家富势足,目指气使”,天壤之别呀!
从王氏到黄萱,二代女性一脉相承的是什么?舒婷说“无力深入研究,不敢妄言”,我想,孝顺贤惠的家族传统,对黄萱后来的“门风家学”影响很大。
1919年,51岁的黄奕住不堪荷兰殖民政府的勒索苛剥,严拒改变国籍,携资2000多万银元,从印尼三宝垄回到阔别35载的中国,并将经营大本营迁回故土,这在当时华侨社会也是罕见的。
黄萱的童年,是在闽南农村度过的,幼年亲近土地的经历,培育了她不慕虚荣、平实低调的性格。父亲回国后,9岁的黄萱随着母亲和奶奶搬到了鼓浪屿,正好是读小学的年龄。
黄萱是黄奕住最大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自然是黄家豪门倍加钟爱的掌上明珠。父亲黄奕住虽出身乡间“剃头担”,文化程度不高,却是一位头脑敏锐、性格坚韧、能筹谋、善经营的人,他决心要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位真正的名媛淑女。
由于家境极为优越,注重文化修养的黄奕住,决定以中国传统的“闺阁教育”方式教育女儿,在家中聘名师,最多时竟有高薪聘请的四位名士名儒,分别教授国文、英文、音乐等课程。很多人至今不明白,黄奕住本人到东南亚发展那么多年,见多识广,又遵照母训,捐款建设了厦门岛和鼓浪屿的多所小学、中学、大学,还捐助了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岭南大学等高校,却不让女儿上公众教育的大学。
不过,正因为私教时,特别强调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国学,让黄萱由此打下了坚实深厚的学识根基,尽显一派才女风范。
当上国师陈寅恪助手之前,黄萱的角色是一名“相夫教子”家庭妇女。旧时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黄奕住的择婿标准却民主开明,完全尊重女儿的选择。
出落成大家闺秀的黄萱,对婚事有自己的坚持,绝不考虑有钱人家的少爷公子,一定要有学识有见地的正派青年。经亲戚们推介,后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周寿恺,成了黄萱几乎不加思索地芳心暗许的“意中人”。
周家比起当时财势倾天的黄家,毕竟清贫些,但也是世代书香门第。周寿恺父亲中过殿试甲等,辞官回厦门后,曾任厦门第一任图书馆馆长,同文中学第一任华人校长,还组织“鹭江诗社”。 周寿恺本人,可以说是青年才俊,在京城接受燕京大学等高等教育,很年轻就成了国内知名的内科专家,1933年就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
本来是美满姻缘,可两人婚礼却颇具戏剧性,成婚那天,新郎竟没有到位!黄氏家族顿时一片哗然,到处是各种愤慨、声讨、猜疑,甚至还谣传新郎已在上海娶妻生子。此时,豪门千金黄萱显示出孤行决断的一面,她并没有感情用事,而是给周寿恺发去一封言简意赅的短笺,表示一心认定伊人,毫不动摇。
周寿恺当年为何“临门退却”,至今未解,多次迟疑和动摇后,1935年9月,两人在上海正式举行婚礼,时年新郎29岁,新娘25岁,都已是大男大女了。
成立于1921年的中南银行,是继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之后,由当时国民党政府批准发行钞票的第三家中资银行,黄奕住是主要的创办人。婚礼上,黄奕住公开邀请爱婿到他创建的中南银行任副总经理,但被一口回绝。次日,黄萱就与夫君联袂北上,开始相濡以沫的共同人生。很多年后,丈夫发自肺腑地对妻子说:“如果在众多的教授夫人中重新选择,还是会选择你!”
如此来看,成为一位成熟为雍容脱俗、优雅内涵的名媛,是要经过岁月锤炼的。陈寅恪大师对黄萱有过的一句定语:“拿得起,放得下”,其实都是在说如何以度量人的待人处事原则。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先生坚持一生的治学准则,傅斯年称“教授的教授” 陈寅恪是“三百年才出一人”。 如果没有黄萱的出现,很难想象双目失明、一身疾病的陈寅恪生命最后的十几年,竟还有学术上老而弥辣的“第二春”。难怪他会如此评价黄萱:没有她,我完全是废人。可自从1955年被中山大学正式聘任为助教,到1973年退休,直至2001年去世,她始终将自己定位为助教,淡泊名利在这位名媛身上渲染得淋漓尽致。
什么是名媛的品质和精神?我想应该和贵族精神一脉相承。有人说“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其实不无道理,学者刘再复就给贵族精神归纳4点:一是自尊、二是自明、三是自律、四是淡漠名利。当下,几乎所有的人谈的只是挣钱,学点贵族、名媛气质,也不错!
黄萱是贵族吗?当然不是,父亲黄奕住后来虽为商界巨贾,可也是“剃头匠”出身,“下南洋”也是因为与当地豪绅口角而躲避“秋后算账”。用今天的话,黄萱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可不是贵族的后代,何以能向世人展示“门风家学之优美”的贵族气质,成了一个让人仰慕的名媛?
一、将人文传统融入门风家教
“耕读传家”是几千年来底层民众代代相传的人文传统,这是浸透在国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文化传承,更体现在门风家教之中。黄奕住虽出身贫寒,也深受这种人文传统的影响,“闺阁”教育虽与时代不入流,可在教育初衷上是朴素的。没有“耕读传家”家教的浸养,也就无法培养名媛的贵族气质,更无法协助陈寅恪完成泱泱近百万字的史学专着。
二、传统品德是名媛炼成的基础
在积弱积贫的旧社会乱世,一代巨贾对儿女的教育如此煞费苦心,可今日国强和平时代,那些富豪们对子女往往不是纵容就是娇养。“富不过三代”现象,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答案,有一点却可以肯定,那就是对传统的摒弃,过于非追名逐利不能立足于世。
从黄萱的身上,可以看到传统品德的光芒,而从财富传承上,有钱而无“功德”(立言、立德、立功),往小一点说,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往大一点说,可能你的企业也祸必不远矣!

阅读全文

与王建林到印尼干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尼雅加达一斤香蕉多少印尼盾 浏览:76
印度炸萝卜饼怎么做 浏览:247
中国八个州什么意思 浏览:63
越南舞卡点舞怎么跳 浏览:375
今日中国经济如何 浏览:991
伊朗什么时候开放训练 浏览:90
为什么英国老龄化严重 浏览:88
越南id怎么填 浏览:771
凯里去越南怎么去 浏览:118
顺丰中国到日本邮费多少 浏览:912
安卓的遨游中国怎么下 浏览:140
中国电信awifi怎么收费 浏览:890
中国山水和油画哪个好 浏览:27
意大利为什么人均低 浏览:824
中国与南美洲的合作叫什么 浏览:740
越南美奈房价多少 浏览:378
美国为什么可以禁伊朗石油 浏览:561
印度医疗产业怎么样 浏览:910
中国到伊朗要多少钱火车车票 浏览:936
印尼用什么防蚊子 浏览: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