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有什么传染病
登革热,季节性的,区域性的流行
㈡ 印尼有什么传染病
登革热是一种由蚊媒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在特定的季节和地区流行。每年的5月至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其中7月至9月是发病的高峰期。这种疾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为普遍,尤其是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
印尼作为东南亚的一部分,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该国成为登革热疫情的高发区。根据参考资料[3],印尼的登革热确诊病例约为去年同期的3倍,显示了疫情形势的严重性。
登革热的传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尤其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病毒在伊蚊体内增殖约8至10天后,才具有通过叮咬传播给人类的能力。人们如果被携带病毒的伊蚊叮咬,通常在感染后1至14天(多数为5至9天)出现症状。
为了预防登革热,在流行季节特别是在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人们应采取措施,如穿着长袖衣物和使用驱蚊剂。此外,对于曾到登革热疫区旅行的人,如果回国后2周内出现发热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旅游史,以避免病情延误。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登革热,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数登革热患者预后良好,但部分病例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疾病,因此对登革热的防控不容忽视。
㈢ 印度尼西亚的登革热是什么传染病
登革热 又称骨痛病,蚊子病 它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本人目前在东帝汶跟印尼接壤,我刚刚得过登革热,用的是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青蒿琥酯片和一种退烧药治疗的,青蒿琥酯片第一天一次二片,一天二次,第二天一次一片,一天二次。退烧药一次二片,一天三次,五天后痊愈。治疗的药还有很多,还有就是各个地方的登革热也有一些区别,不过都得马上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㈣ 印尼出现白喉疫情为什么短短几天近600人感染
近日印尼多地暴发白喉疫情,已致近600人感染、数十人死亡,人口稠密的雅加达及周边省份存在较高程度的患病风险。印尼出现白喉疫情尚不能根治,是抗生素耐药性和不完全免疫是爆发主因。
据了解,只有约75%的印尼儿童接种了白喉疫苗。抗生素对抗疾病的功效也在下降。这些可能是导致疫情的因素之一。2017年的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感染了白喉。白喉大多感染儿童,但当它袭击大人时,其影响可能更致命。
所以,印度尼西亚必须评估抗生素治疗白喉的有效性,同时确保血清库存和快速运输,以改善该国的白喉治疗。
㈤ 印尼狂犬病50人死!前往旅客提高警觉
1. 印尼Maluku省西南区近期发生狂犬病疫情,过去几周已有至少50人死亡,数百人感染。由于当地疫苗短缺,死亡人数可能进一步上升。
2. 专家推测,疫情可能与当地居民食用狗肉的习惯有关,病毒可能通过从其他地区带来的犬只传播。
3. 台湾疾管局于10日呼吁,计划前往受影响地区的旅客应提高警惕,采取预防措施。
4.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55,000人死于狂犬病,其中亚洲地区死亡人数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非洲则占四分之一。
5. 疾病管制局副局长周志浩指出,儿童是狂犬病的高风险群体,亚洲地区以印度病例最多,而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和印尼也时有病例报告。
6. 周志浩强调,旅游期间应避免接触任何温血动物。如果不慎被咬伤,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用碘酒或酒精消毒。
7.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脑炎,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或抓传播给人类。潜伏期通常为3至8周,但也有可能短至9天或长达7年以上。
8. 狂犬病的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喉咙痛、寒战、食欲不振、呕吐、呼吸困难、咳嗽和头痛,随后可能出现兴奋和恐惧、麻痹、吞咽困难、咽喉部痉挛以及恐水症状。
9. 周志浩提醒,台湾虽然不是狂犬病疫区,但民众在计划前往狂犬病流行地区前,可以咨询旅游医学门诊,并考虑自费接受狂犬病暴露前预防接种。
10. 在台湾,狂犬病非疫区的民众应避免接触温血动物。如果不慎被咬伤,应立即清洗伤口并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并尽快就医接受预防破伤风、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等治疗。
11. 旅客在返台入境时,应主动向机场发烧筛检站通报。有关国际疫情和旅游传染病信息,可查询疾病管制局网站或拨打免付费疫情通报及关怀专线1922获取。
㈥ 印尼狂犬病50人死!前往旅客提高警觉
小心境外移入!印尼Maluku省西南区爆发狂犬病疫情,近几周来已至少50人死亡,数百人感染。因当地狂犬病疫苗短缺,死亡数可能增加。推测当地居民嗜吃狗肉,病毒可能借由其他地方引进之犬只带入。疾管局10日特别呼吁欲前往当地旅游旅客提高警觉。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5,000例狂犬病死亡病例,以邻近之中国大陆为例,去年共报告1,917例狂犬病,其中1,879例死亡,为其法定传染病死亡数之第3位。
疾病管制局副局长周志浩副局长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55,000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其中亚洲占31,000例死亡,非洲约24,000例死亡,30%~50%是儿童。亚洲部分以印度病例最多,而中国大陆、越南、菲律宾及印尼则常有病例发生;以邻近之中国大陆为例,去年共报告1,917例狂犬病,其中1,879例死亡,为其法定传染病死亡数之第3位。
周志浩副局长强调,旅游期间应避免接触温血动物,如不慎遭咬伤,应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伤口15分钟,再以优碘或酒精进行消毒。(摄影/张世杰)
狂犬病属于一种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病毒经染病动物抓、咬而进入人体,潜伏期约3~8周,偶而短于9天或长于7年以上,致死率近100%。初期症状有发热、喉咙痛、发冷、厌食、呕吐、呼吸困难、咳嗽、头痛或咬伤部位异样感,数天后出现兴奋及恐惧现象,然后麻痹、吞咽困难,咽喉部痉挛,并引起恐水现象,随后并有精神错乱及抽搐,如不采取医疗措施,患者常因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周志浩副局长强调,台湾虽非狂犬病疫区,但疾病管制局提醒民众,计画前往狂犬病流行地区前1个月,可至旅游医学门诊咨询,与医师讨论后考虑自费接受狂犬病暴露前预防接种,需注射3剂疫苗后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力。
目前台湾为狂犬病非疫区,旅游期间应避免接触温血动物,如不慎遭咬伤,应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伤口15分钟,再以优碘或酒精进行消毒,并送医院施予预防破伤风、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等防护措施。民众于返国入境时,请主动向机场港端口发烧筛检站通报。
国际最新疫情与旅游传染病资讯,可至疾病管制局网站(cdc.gov)的“国际旅游资讯”专区取得,或拨打国内免付费民众疫情通报及关怀专线1922洽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