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古代称印尼什么
在二十世纪之前从来不存在一个叫印尼的国家,它是战后由原荷兰亚洲殖民地整合而成的。古代组成现代印尼的众多岛屿也从未统一过,在不同历史时期占据其中部分岛屿的有室利佛逝、三佛齐、爪哇国等等,不过严格来说都不算印尼的前身。
㈡ 印尼在中国唐朝时期的官方称谓是什么
室利佛逝,7 世纪中叶在苏门答腊东南部兴起的信奉大乘佛教的海上强国。
室利佛逝初为末罗游(位于占卑地区)属国,后独立 。于7世纪后期先征服末罗游和海峡对岸的邦加岛 , 接着又试图征服控制巽达海峡的多罗摩古国 。775年 ,室利佛逝进一步扩张至马来半岛的六坤地区,控制马六甲海峡,后控制水陆咽喉——克拉地峡。 9世纪中叶从中爪哇败退的夏连特拉家族(见夏连特拉王朝)成为室利佛逝的统治者。1017年 ,室利佛逝遭到注辇(即南印度朱罗国)的袭击。1025年,注辇大举进犯室利佛逝本土及其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各属邦,室利佛逝的国力从此大受削弱。后由于东爪哇新柯沙里王国,特别是麻喏巴歇的崛起,各属邦的分崩离析,马来半岛北部各港口为新崛起的素可泰王朝所侵夺,1377年以后室利佛逝逐渐消亡。
室利佛逝是当时传播大乘佛教的中心。印度的佛学大师夏基阿基尔蒂曾在此讲学 ;671 年中国唐代高僧义净取海道前往印度学习佛法,曾在此学习梵语和佛教理论,从印度取经回来后,继续留此从事翻译和着述多年。10世纪末,室利佛逝受到伊夏纳王国(中国史籍称作阇婆,其政治中心在爪哇东部)的挑战。991年,伊夏纳曾派兵攻打室利佛逝。1006年,室利佛逝摧毁伊夏纳首都。1017年,室利佛逝遭到注辇(即南印度朱罗国)的袭击。1025年,注辇大举进犯室利佛逝本土及其在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各属邦,室利佛逝的国力从此大受削弱,无力再行干预重新崛起的东爪哇爱尔棱加。两国达成协议,马来群岛西部属室利佛逝势力范围,东部则属爪哇王国势力范围。11世纪中叶迁都占卑。直至13世纪初,室利佛逝仍然控制着马六甲和巽达海峡的两岸地区和海上贸易。
㈢ 很多国家名称都是通过语言的变化模仿的,印度尼西亚的名字是由何而来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名称都是通过语言的变迁和迁徙模仿而来的。印度与中国一样,在战国时期中国有七大诸侯国,但是没有一个是叫中国的,但是最后由于大秦的一统天下,中国的英文单词就由秦(chini)发展成为了China。古印度也是一个多邦国的国家,起初就有16个之多,最后不断的兼并成为了印度这个大国。
前面也解释到了,印度的名称是受到了宗教影响变迁的,当时印度伊斯兰化非常的严重,于是伊斯兰教就传播到了如今印度尼西亚各个岛屿上,并且还统一了这些群岛。受到印度伊斯兰教的影响,这些统一的岛屿就被称之为“印度的一个地方”,也就是印度尼西亚名称的由来,是受到印度伊斯兰教文化影响而来的。如今的印度尼西亚已经成为了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㈣ 印度尼西亚的硬币
印度尼西亚的硬币
印度尼西亚,东南亚国家之一。中国古代称爪哇。16世纪欧洲人抵达现印尼,开始殖民。荷兰人通过东印度公司控制印尼地区。1799年东印度公司解散后荷兰政府接管统治。史称荷属东印度。二战中日本占领荷属东印度,1944年日本允诺印尼独立,1945年6月苏加诺发表《建国五项原则声明》,日本战败投降后一日苏加诺发表印尼独立宣言,全国宣告脱离荷属东印度公司管治。最终东印度公司在1949年宣布放弃对印尼管治,苏加诺领导印度尼西亚建国。
印尼国徽图案为一只金色飞鹰,飞鹰象征创造力。鹰尾和鹰翼分别由8根和17根羽毛,象征印尼的独立日(8月17日)。飞鹰胸前的盾面的黑道象征赤道,水牛头象征主权属于人民,榕树象征民族意识,棉桃与稻穗象征丰衣足食及社会必须公正之原则,饰物象征人道主义。黑色小盾和五角星象征宗教信仰,也象征“潘查希拉”——印尼建国的五项基本原则。绶带上用印尼文写着“异中有同”。
印度尼西亚卢比(Rupiah)是印尼的法定货币,其编码为IDR。主币为印度尼西亚卢比,1卢比=100仙。
印尼盾是华人对印尼货币的传统叫法。
历史上印尼在1610年至1817年间曾使用荷兰盾作为货币。1816~1942年荷属东印度群岛时期的硬币,包括在荷兰本土发行的各种硬币、地方硬币。1855年后币制改为十进位制。主币1盾(Gulden)等于100分(Cent)。币面国名用爪哇文、阿拉伯文及荷兰文荷属印度(NEDERLANDISCH INDIE)。
印尼盾于1949年11月2日首度发行,当时的Riau Islands和新几内亚仍使用非标准的货币,它们分别于1964年和1971年转用印尼盾。至1965年12月13日为应付物价通胀,当局发行新的印尼盾,每新盾兑1000旧盾。1978年11月以前,印尼本国货币与外币实行固定汇率,此后印尼开始实行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自由浮动汇率。
硬币
1951年起发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硬币。主币为印度尼西亚卢比=100仙。币面阿拉伯文与英文并用。1955年后仅用英文印度尼西亚(INDONESIA)。1958年改用英文印度尼西亚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1970年后用印度尼西亚银行(BANK OF INDONESIA)。币面常有展翅雄鹰图徽及印尼特有的花鸟虫鱼。
印度尼西亚铸币有1951年版、1952年版、鹰版、1970年版多套硬币。面值分别有1、5、10、25、50仙(分)和1、2、5、25、50、100卢比(盾)。此外还铸有数套铜镍、钢芯包铜、铝、金、银材质的流通和非流通纪念币、收藏银币和普通金银币。
手头资料不足,最初的50年代硬币市面较少,价格也偏高。所以下面的图谱从1970年版开始。另外由于资料没有具体说明硬币套,我把印尼铸币分为4个阶段: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后现流通。
50年代(缺)
70年代
1970年印度尼西亚发行了3枚花鸟图案的铝制卢比:1卢比、2卢比、5卢比。
1卢比,铝,1.44克,22.36mm。1970年。币面图案:扇尾鹟食雀。
2卢比,铝,2.30克,26.00mm。1970年。币面图案:印尼国花毛茉莉。
5卢比,铝,3.06克,28.50mm。1970年。币面图案:黑卷尾雀。
1971年发行3枚白铜(铜镍合金)花鸟图案的卢比。1973年和1978年又发行两枚面值100卢比的白铜硬币。
10卢比,白铜,1.77克,15.60mm。1971年。币面图案:印尼国花毛茉莉。
25卢比,白铜,3.50克,20.00mm。1971年。币面图案:维多利亚凤冠鸠。
50卢比,白铜,6.00克,24.00mm。1971年。币面图案:大极乐鸟。
100卢比,白铜,9.75克,28.50mm。1973年。币面图案:印尼传统牛角屋。
100卢比,白铜,7.00克,28.50mm。1978年。币面图案:印尼传统牛角屋。
印尼1970年代还发行了两版4枚流通纪念币。
5卢比,铝,3.00克,28.60mm。1974年。计生大版,币面图案:父母和两个孩子。
5卢比,铝,1.40克,23.00mm。发行年份有1979、1995、1996,三个年份。计生小版,币面图案:父母和两个孩子。
10卢比,黄铜,4.00克,22mm。1974年。国储计划。(1979年发行有一枚铝制国储计划10卢比硬币。)
90年代
1991年,时隔三十多年后,印尼又将国徽神鹰印在铸币上。陆续发行了六枚大面值硬币。
25卢比,铝,1.25克,18.01mm。发行年份:1991——1996年,共6个年号。背面图案:肉豆蔻枝。
50卢比,铝青铜,3.20克,19.94mm。发行年份:1991——1998年,共8个年号。背面图案:科莫多巨蜥。
100卢比,铝青铜,4.06克,22.0mm。发行年份:1991——1998年,共8个年号。背面图案:马都拉赛牛。
500卢比,铝青铜,5.32克,24.0mm。发行年份:1991——1994年,共4个年号。背面图案:国花毛茉莉。
500卢比,铝青铜,5.24克,24.0mm。发行年份:1997、1999——2003年,共6个年号。背面图案:大500字和小毛茉莉花。
1000卢比,外圈镍内青铜的双金属币,8.61克,26mm。发行年份:1993——1997,2000年,共7个年号。背面图案:椰子树。
1999年起印尼发行最新版流通硬币,截止2015年最新版一套5枚,发行年份数据准确更新至2008年。
50卢比,铝,1.36克,19.95mm。发行年份:1999、2001、2002、?背面图案:黑枕黄鹂。
100卢比,铝,1.79克,23.00mm。发行年份:1999——2005、?背面图案:棕榈凤头鹦鹉。
200卢比,铝,2.4克,25.00mm。发行年份:2003、?背面图案:巴厘岛长冠八哥。
500卢比,铝,3.11克,27.20mm。发行年份:2003、?背面图案:大500字和毛茉莉花。
1000卢比,镍,4.48 克,23.50 mm。发行年份:2010、?背面图案:印尼乐器昂格隆和万隆沙爹大厦。
㈤ 求一些国家的别称 例如:中国叫华夏;日本叫东瀛
印度叫天竺(阿三)
越南叫安南
菲律宾古代称吕宋
印尼称爪洼
伊朗古代称波斯
㈥ 中国古代称印尼什么
公元15世纪,明成祖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到过爪哇杜板(Turban)、新村(Geiresik)、苏鲁马益(Surabaya)、满者伯夷(Madjapahit)和漳沽(Changkir)。
爪哇国
爪哇国(梵文名Yavadvipa),又作叶调、诃陵、阇婆、呵罗单、耶婆提,古代东南亚古国,其境主要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一带。唐朝时,一度为佛教国家。宋朝时分为三国,东爪哇最强,后为三佛齐所灭,信诃沙里国崛起后,在爪哇岛上建立了满者伯夷王朝,伊斯兰教兴盛。元朝时,元军大举征伐其地,败于满者伯夷王朝。明朝时,屡有入贡。后来,荷兰在此地建立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和行政管理总部,并于不久侵占全境。二战后,独立,并入印度尼西亚。
爪哇就是印尼古时统称
㈦ 印尼在古代的称呼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中国古称:爪哇 / 三佛齐
来源:爪哇和三佛齐都是印度尼西亚最着名的古国。Indonesia,希腊语中“大海上的群岛”,意为“千岛之国”。
㈧ 中国古代对它国的称号
伊朗——大食,波斯,安息
韩国——新罗
印度—— 天竺
朝鲜——高丽,高句丽
日本——东瀛,扶桑,倭
印度——身毒,天竺,忻都(元朝时)
俄罗斯——罗刹,西伯利亚
罗马——大秦
咸海、里海之间——奄蔡
咸海以东——康居,乌孙,月氏,碎叶
蒙古——匈奴,突厥,回纥,鞑靼,瓦剌
越南——占城
泰国——暹罗,暹国
柬埔寨——五个
印尼——三佛齐,爪哇
阿拉伯半岛——天方
菲律宾——苏禄
欧洲——大西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