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为何会如此仇视华人
1. 印尼华人经济的显着地位引发了国内种族矛盾。在印尼,尽管华人人口比例不高,约占全国人口的5%,但他们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大约30%-40%,以及私人经济的70%。这种经济上的重要角色使得华人成为了排华情绪的靶标,同时也被一些别有用心政治家利用,来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关注。
⑵ 印尼“排华”是因为什么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场原本是为推翻苏哈托政权而起的政治运动,在印尼首都雅加达等地却演变为严重的"排华骚乱”。
当时,仅雅加达就有5000多家华人工厂、店铺、房屋、住宅被烧毁,约150名华人妇女被强暴,近1200名华人被屠杀在12日题为《十年之际,印尼否认强奸暴行,但不曾将它忘却》的报道中,法新社称,即使大多数居民都宁愿遗忘暴行曾经发生,但受害者对当年抢掠强奸的场景却仍然历历在目。
一名华人女士讲述道:“当时,我舅妈打电话告诉我们将房间的灯全部关上让暴徒们感觉房子里没人。我们听到许多华人妇女成为受害者。
法新社在报道中描经道,数干华人的房屋和店面在印尼安全军队的眼皮下,公然被掠夺和焚毁。华人妇女于韵(音)说:“当时真是太恐怖了,人们被困在烧着的商店里,满街是燃烧的建筑和汽车,到处浓烟滚滚。"
法新社说,如果印尼军方当时是为了在亚洲金雕风暴的恐惯中重新建立起成信的话,那么他们失败了。
(2)1966年印尼为什么排华扩展阅读:
据《环球时报》驻印尼特派记者孙天仁介绍,目前,印尼当地华人并没有针对“排华骚乱十周年祭”组织大规模的活动,华人们对此的态度也大多比较“谨慎”。现在,印尼总统和官员都在不同场合提到“融合”这一概念。在印华人也的确在文化等多方面融入了当地社会。
庄国土表示,“98年排华骚乱”给在印华人带来的巨大创伤不容抹去,在事实面前,一部人否认历史的做法完全是徒劳的。10年前,是苏哈托政权将金融危机的怒火转移到印尼华人身上,而引发了底层百姓对华人的暴行。
“十年前的骚乱提醒我们,任何社会矛盾绝不能够诉诸于暴力手段。”庄国土说,“十年后,我们不是用狭隘的民族主义去看待华人受到的种族歧视,而是应该站在全人类尊重人权的高度去谴责这一暴行。”
⑶ 印尼为何会如此仇视华人
的确,在他那里的华人很多都很有钱的,霸占了那里很多的市场.可能是心理不平衡吧,就发生了10几年前的排华事件,太可怕了.
⑷ 马来西亚和印尼为什么仇视华人
第三,海外排华势力的影响。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华人曾遭到严重的歧视,在印尼的600百万华人境况尤其悲惨。印尼人视中华文化为“毒品”,极端仇视华人,禁止华人用汉语,强迫华人改姓。入境印尼的华人都会发现,关税宣誓表格上依然是白纸黑字的列明中文刊物等同毒品和枪械,一概禁止携带入境。许多到印尼旅游或经商的华人也有特殊遭遇,移民厅官员总爱诸多刁难,最后必须花钱消灾才能顺利过关。印尼有50多项法律存在歧视性条文,劣待华人。最严重的是华裔身份证有特别编号,这犹如在他们的额头上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带来一生厄运。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华裔子弟经常受限制于族群的学额分配制,许多天资聪明的华人子弟尽管成绩优秀也无法被大学录取。
从文化方面看,主要是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不够。一方面,一些国家在制定社会合理移民政策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另一方面,华商在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方面也有欠缺。华人的社会特性决定了他们在海外往往会自我孤立,再加上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他们不太容易融入当地社会。
其一,他们缺乏与当地社会的文化认同感,仅仅关注自己的经营状况,不太关注所在社区整体发展状况和其他族群的经济利益。其二,华商还缺少跨文化管理的意识,也不习惯分权,不信任外来管理者。相反,日本、韩国等在欧企业敢于尝试跨文化管理,能够很快融入当地社会。其三,一部分海外华人素质偏低。目前中国在国外的华人华侨素质参差不其,有高水平的经商者和留学生,也有偷渡出国的打工者。少数人缺乏道德素养,不尊重当地社会公德和风俗习惯,甚至违法犯罪、贿赂官员、结识当地黑社会,自招祸患,严重影响华人的形象。最后,海外华人现代公民意识薄弱,缺乏自主意识,更不能融入当地社会。一个封闭而又沉默的群体很容易遭受其他族群的攻击。
这种封闭性和无为观念还导致华人社会在大众传媒话语领域的失语状态,成为当地主流媒体妖魔化的对象,从而导致社会形象的扭曲和边缘化。发生的所罗门群岛事件可见一斑,在欧洲也是如此。而其他少数族裔虽然也是弱势群体,但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就拿欧洲的少数族裔来说,欧洲的摩洛哥移民和土耳其移民非常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争取自己的权益,所在国政府在考虑少数族群的政策上自然会对他们有所倾斜。又如,在德日本人就有德国政府资助的日语电视台。
欧洲华人虽然吃苦耐劳,但也许是由于文化传统的原因,性格普遍谦和、沉默,使自己处于一个“弱势族群”的地位。华人利益在欧洲各国政府考虑少数族群的政策时,大多排在最后一位。同是华裔,菲利宾的华裔一般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但却不愿意直接参政,他们通过向政客提供资金支持等手段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因为他们深知:华人政治上的无权和真空状态,直接导致经济上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所以华人总体在当地社会都非常需要能传达他们意愿、保护他们权益的代言人。
⑸ 印尼排华是不是日本人的阴谋
印尼排华事件并非日本的阴谋。
虽然有人认为日本在背后策划此类事件,但事实上日本在其中的作用并不明显。印尼排华的根本原因与日本无关,而在于华人与印尼社会之间存在的问题。
华人之所以在印尼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历史背景和政策环境造成的。华人在印尼的经济活动可以追溯到19世纪,他们凭借勤劳和智慧积累了财富,逐渐在各行各业建立起自己的王国。尽管他们为印尼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华人的经济影响力也引起了印尼本土人士的不满和嫉妒,这是排华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华人在印尼的地位并非完全平等,历史上他们曾面临过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这种不平等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华人与印尼本土之间的隔阂,也为排华事件埋下了隐患。
社会不满情绪的累积是引发排华事件的另一重要因素。印尼社会在特定时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济不平等、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这些社会问题使得印尼人民对政府和现有秩序感到不满,而华人作为经济力量的代表,成为他们发泄不满的对象。
少数反华分子的煽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排华事件中,一些极端分子利用华人与印尼本土之间的矛盾,通过制造紧张局势和煽动仇恨,使得排华情绪迅速蔓延,导致大规模的排华事件发生。
总之,印尼排华事件的根源在于华人与印尼社会之间长期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不满情绪的累积,而并非日本的阴谋策划。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通过改善社会环境、促进多元文化共存、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以及增强国民的包容与尊重意识等多方面努力。
⑹ 印尼对中国人友好吗
在印度尼西亚,华人社区对该国居民的生活有着显着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会导致当地居民对华人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部分源于宗教和文化差异,以及对华人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的担忧。尽管印度尼西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华人社群之一,占总人口的大约7%,但部分居民对中国人和中国游客持有负面看法,因为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影响。
1. 历史上,由于战乱,许多华人移民至印度尼西亚。由于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差异,这些华人成为当地居民排斥的对象。尽管这些华人已经融入当地社会,但部分印度尼西亚居民仍然对他们持有偏见,认为他们不应该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这种排外思想在历史上催生了许多严重的排华事件。
2. 移民到印度尼西亚的华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这常常引起当地居民的嫉妒和仇视。这些华人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印度尼西亚获得了财富和地位。印度尼西亚居民对于华人社群的经济成功感到不安,认为他们的地位和财富被华人所夺取,从而在心底里产生排斥情绪。
⑺ 杀害50万华人,贪污350亿美元,罪恶滔天的他最终为何得以善终
自从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发生过两次大规模屠杀华人事件,在这场排华事件中,共计超过50万华人遭到屠杀。下令屠杀华人的是印尼当任总统苏哈托,在他担任总统长达30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双手沾满了华人的鲜血,还侵吞了国家财产高达350亿美元,堪称世界贪污第一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堪称刽子手的人物,最后却得以善终,那么,罪恶滔天的苏哈托最后是如何冲洗罪恶得以善终的呢?
2008年1月,身体每况愈下的苏哈托因心肺疾病住院,同年1月13日,苏哈托病情进一步恶化,多个器官衰竭,尽管医院已经尽全力抢救,但对于心脏和肺功能下降的苏哈托来说无济于事,于2008年1月27日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一个罪恶滔天的刽子手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终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