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海军与印尼海军举行联合演练,这一联合有怎样的作用
中国海军与印尼海军举行联合演练,这一联合有怎样的作用?中国海军和印尼海军这次举行联合军演,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信任的军事机制建立。这次联合军演,实际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给大家重点分析一下,朋友们参考:
第三,通过这次军演,中国和平崛起已经得到世界认可,这种示范效应将会辐射其他各个国家:
这次军事演习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证明中国已经和平崛起,而且得到了南海周边国家认可,也得到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认可。南海本身就是中国领海一部分,通过这次中国海军和印尼海军联合举行演练,也将为未来中国海军和印尼海军相互合作,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式。同样这种模式也会辐射到南海其他国家中,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和南海各个国家的军事方面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深。
② 中国该不该控制南海
1. 近日,印尼、菲律宾、越南和文莱四国海军正研究在南海的印尼纳土纳群岛附近海域实施联合巡逻。这一行动旨在监视中国渔船,抗衡中国在南海扩大主权行使的行为。
2. 在南海声索问题上,应分清主次。与中国对立,不仅不利于中国在南海问题的处理上取得进展,也可能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 越南是南海争端中的主要对手,其非法侵占中国的29座岛屿令人无法容忍。面对越南,中国可能需要采取战争手段,以收回南沙诸岛,甚至是北部湾的白龙尾岛。
4. 菲律宾作为另一个争端国家,应被视为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对其策略应强硬,确保中国在南海的利益不受损害。
5. 在处理南海问题时,应对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采取不同的策略。马来西亚占有的礁盘相对较少,且位置较为规矩,应可通过协商解决。而印尼和文莱占有的礁盘数量不多,位置也不重要,若因此与他们发生冲突,对中国的整体战略并不有利。
6. 中国应向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承诺相应的保障,如确保他们在南沙的海礁数量和渔业利益,使他们退出南海争端,并支持中国的立场。这样,越南和菲律宾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可能向中国屈服。
7. 这种策略并非卖国或懦弱,而是实现胜利的有效方式。中国应采取行动,通过远交近攻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减轻南海的军事压力。
8. 通过与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合作,中国可以树立和平友好的国家形象,消除南海其他非争议国家对中国的疑虑。
9. 如果没有恐惧和疑虑,南海其他国家不会支持菲律宾和越南,这将使美国难以插足南海。
10. 控制南海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封锁日本的海上经济命脉,还能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实现中华统一大业。
③ 联合军事演习隐含内容
联合军事演习不仅是军事活动,更是政治、经济关系的体现。通过观察联合演习,我们能够洞察国家间政治关系的密切程度和发展趋势。一般而言,联合演习发生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关系密切的情况下。对于处于政治、军事上严重对立或互为严重安全威胁的国家,联合演习较少发生。然而,若在对立较严重的国家间举行联合演习,则可能是两国关系出现和解的重要迹象。但这种联合演习往往象征性较强,实际内容可能不多。
非军事联盟国家之间的联合演习通常以非传统安全合作为主题,国家间存在着加强合作安全的现实需要,演习的公开性较强。中国与俄罗斯、法国、美国、英国、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举行的联合演习均属于此类。这种演习通常与国家关系和演练科目紧密相关,如友好国家间的救援、维和、反恐等,或同盟国家间的联合作战、协同支援、模拟对抗等。
国际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在联合演习的具体样式中。例如,2003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11国海军在珊瑚海海域举行的“太平洋保卫者”联合演习,表面上针对非传统安全领域关切,实质上是预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演习想定及“假想敌”设置都让人联想到当时的朝核问题。
大规模的灾难救援行动,对救灾物资和人员动员、远距离投送、多兵种协调指挥、通信联络和领导层意志下达等方面的要求,堪比真正的军事行动。2005年美泰“金色眼镜蛇”联合演习将重点放在灾难救援上,既有应对实际威胁的需要,也有军队职能扩展的考虑,这是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各国提高对大地震和大海啸警觉性的背景下进行的。
联合军演中,参演国最新武器装备的展示,旨在宣示实力、检验作战性能或向其他国家兜售军火。例如,2006年美日举行的大规模海空联合演习展示了最新装备的F-15战机、E-767电子侦察指挥机等,目的之一是显示美日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作战实力。2005年美韩联合军演中,美军演练了最先进的作战模拟指挥系统,并首次运用装备有空对地监视系统的E-8C空中预警机,以检验新式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北约12国在埃及举行的“明星-2005”联合军演则展示了美国的F-16战机、法国的“幻影”战机、德国的“豹”式坦克等,目的是向非洲国家推销武器。俄印举行的“因德拉-2005”陆海反恐联合演习,俄军派出了最先进的“BMP-3”装甲车、“光荣”级导弹巡洋舰参演,实际上是一次俄罗斯给印度的武器装备“展销会”。
联合演习的协同能力是衡量军队战斗力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估联合演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在协同方面体现在联合演习的各个方面,并贯穿始终。为实现联合行动、协同配合,参演国军队需要进行通信联络和信息共享,对参演国军队的通信装备兼容性提出较高要求。联盟国家由于长期的军事合作关系,通信装备兼容性较好,甚至参演国军队还配备了相同型号的通讯装备,使用了同一版本的软件系统。而友好国家之间的联合演习,通信装备多数不具有兼容性,难以实现直接的互联互通,参演各方需要预先商定实现互联互通的具体措施,拟定统一的通信联络办法。消除语言交流障碍是实现密切协同的必要前提,通过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可以加强协同能力。例如,1999年埃及与美、法、英、德等国在地中海沿岸举行的“明星”联合演习中,详细规定了统一的手势和旗语,与一些重要的军用短语相结合,使参演国军队间得以进行简单、有效的联络。在“环太平洋-2000”联合演习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美军向参演国军队提供了计算机翻译系统(TIDS),协助多国部队有效地克服了联合演习中的语言障碍。此外,总结并制定《海上意外相遇规则》和《演习战术1000》两个文件,发给联合演习的参演国军队,为彼此协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联合军事演习,是指由两个以上军种或两支以上军队联合进行的军事演习。其内容一般包括搜救演习、反恐演习、登陆演习等。联合军事演习,就是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为了一个共同的公开目的(如印尼等国的反海盗演习)或者隐性威慑(美日每年的海空演习)。
④ 长白山号船坞登陆舰的服役动态
据中国海军网报道,云飞浪涌,参加“科摩多”人道主义救援演习的海军两栖船坞登陆舰长白山舰,疾速航行在茫茫海天间,舰上一片繁忙的练兵场景。
“17个国家共同参与联合演习,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把中国海军的良好形象展现给世界。”自2012年入列以来,长白山舰还是首次执行这样的涉外演习,作为首任舰长,邓先武心中憋了一股劲。出发几天来,他召集舰上各部门骨干,不断对演习方案进行修改完善。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张名片!”正在指导舰载机飞行训练的某直升机团副参谋长刘挺松这样告诉记者。
按照计划,在“科摩多”人道主义救援演习过程中,将安排中方与印尼方的直升机进行互降。印尼的舰艇起降平台相对狭窄、舰机协同方式与我方有所不同。为此,刘挺松带领机组人员根据印尼舰艇特点,制定了“点、线、面”结合的飞行训练计划,并昼夜展开训练,让直升机起降精确化。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借鉴印尼方的指挥方式,改进塔台与直升机机组之间的通信方式,确保信息能及时准确传达。
各国军演,如何实现快速高效的沟通?面对记者的提问,女信号兵永荣兰向记者讲述了国际通信的相关知识。
“演习中,要用统一的国际信号进行沟通。”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的锡伯族女兵永荣兰翻开厚厚的一本《国际信号》向记者介绍,书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字母让人眼花缭乱。在大学期间主修俄语和英语的永荣兰理所当然地成了战友们的“翻译官”。
“字母A在国际信号里要读成‘阿尔法’!”摇摆的舰上永荣兰教得认真,官兵们学得也认真。由于发送信号的符号和程序与国内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永荣兰除了要学习国际信号复杂的符号,还要和男兵们一起练习旗语、灯光等视觉通信信号的发送。
在陌生海域参加演习,如果不准确掌握海域地形特点,舰艇随时都有触礁和搁浅的危险,而复杂的水文气象特点,则直接影响到任务的完成。在航海室,副航海长李晓龙正根据各方传来的资料,对演练海区海域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并对海图航线进行正确标注。
李晓龙说:“对我们航海部门来说,任何一组错误的数据,都会给舰艇航行带来危险。此次参加多国海军联演,我们一定要交出漂亮的答卷!”这位曾参加过国庆大阅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年轻军官,把荣誉看得很重。
正如官兵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张名片。这将是一次跨越大洋的握手,也将是一次展示中国海军良好形象的航程。 新华网长白山舰4月2日电为了生命和家园,携手大洋——“科摩多”多边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海上实兵演习侧记
一条窄窄的海峡,云集了来自17个国家的24艘军舰……
3月31日至4月1日,由印度尼西亚海军主办的“科摩多”多边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海上实兵演习在新加坡海峡以东如期举行。演习背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在印尼纳土纳海掀起了滔天巨浪,过往商船多人落水、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损毁造成大量原油泄漏、临近某国灾情严重……
生命高于一切,灾情就是命令。
中国、美国、俄罗斯等17个国家的海军星夜兼程,急速赶赴救援集结点,并迅速成立救援减灾联合指挥所。搜救力量中,既有搜索能力较强的驱护舰,也有多功能用途的登陆舰艇,还有专门用于海上救护的医疗船,以及负责空中侦察的巡逻机……按照舰机性能和用途,各国救援力量被分为阿南巴斯群、海上平台群、纳土纳群和空中支援群4个兵力群,分别具体负责4个方向的搜救工作。
中国派出的两栖船坞登陆舰长白山舰,不仅专门设置有医疗救护区,还搭载了两架搜救直升机和一个医疗分队,具有较强的搜救能力和海上救治能力。演习中,长白山舰被编组到阿南巴斯搜救群。
由印尼3架固定翼飞机和美国1架P-3C飞机组成的空中支援群率先升空,对灾情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估结果通过联合指挥信息系统及时传回联合指挥所。
在由中国海军长白山舰、马来西亚“马哈旺萨州”号指挥支援舰、印尼两艘西格玛级导弹护卫舰组成的阿南巴斯搜救群,一场海天立体搜救随即展开。空中,中国和印尼两架舰载直升机飞速搜索;海上,舰艇雷达天线摇头旋转,不停地扫描搜索。长白山舰驾驶室里,印尼派出的联络官不时地用英语与其他舰艇通报搜救情况。
“发现目标!遇险船起火并有部分船员受伤落水……”中方舰载直升机机长刘挺松报告后,驾机在遇险船上空盘旋,引导舰艇前往救援。
长白山舰快速放下小艇,副航海长亓欢和军医苑飞带领4名官兵迅速登上小艇,对落水人员进行救捞。随后,长白山舰驶向遇险船,进行灭火。
长白山舰损管队长王亮打开水龙带,将一头紧紧接在消防阀上。战士李光明和任海龙快速在水龙带的另一头装上高压水枪。也就是十几秒的时间,扛在两名战士肩上的高压水枪冲着遇险船奔涌而出……
其他国家的3艘军舰也很快加入救援队伍,密切配合对遇险船和遇险伤员进行抢救……
为了增加演习的难度、考验各国舰艇的应急处置能力,每一个突发情况,参演各群的每艘舰艇事先都不得而知。
“报告指挥员,印尼NBO直升机搭载重伤员准备降落我舰实施手术治疗,同时请求我舰派出直升机转运伤员!”作战指挥室里,中方参演指挥组长章杨向指挥员纪洪涛报告。
“同意!直升机组做好前出转运伤员准备,医疗队员准备实施伤员抢救!”收到命令后,刘挺松一拉飞机控制杆,飞机迅速爬高,向印尼军舰飞去。
短时间内对不熟悉的外方舰船实施直升机起降,是一个不小的难题,指挥领航、通信协同等都需要双方精确沟通。
“通过直升机互降,互相熟悉了对方组织指挥、舰面保障方式,这种经历将在以后的国际救援减灾行动起到积极作用,”刘挺松说。
直升机互降、救捞落水人员、抢救伤员……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海水渐渐与夜幕融为一色,海上实兵演习渐次进入灯光通信演练阶段。
灯光闪烁,各舰信号兵准确捕捉灯光传递的信号。
“灯光信号翻译为:我船受损,请求支援!”长白山舰女信号兵永荣兰的报告声显得有点紧张:一方面,通信是舰艇机动搜救演习的基础,只有快速准确的通信,才能确保舰艇机动的准确无误和搜救行动的顺利完成;另一方面,她学的是国际信号,但这次演习应印尼要求,联合演习中使用不同于国际信号的《多国海上战术规则MTP1(E)版》。
为了熟练掌握这份文件,演习前永荣兰和战友们反复练习,逐条背诵,终于将这份文件规定的代码烂熟于心。
与此同时,各个救援群救援工作也在相关海域同步进行:海上平台群对海上损毁石油钻井平台进行抢修,防止油污扩散;纳土纳群抵近受灾国海域,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这场代号为“科摩多”的多边人道主义救援减灾演习按计划顺利实施。
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为了每一个宝贵的生命,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面对国际重大自然灾害,往往需要多国密切协同、联合实施,单靠一个国家很难实施快速有效的救援。这也体现了各国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共同意愿。
联合救援时间持续48小时后,完成搜救任务的各国军舰依次撤出救援海域。窄窄的海峡,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