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4年的东南亚海啸,海浪从沿岸涌进内陆最远有多少米
这个数据没有确切的统计测量,不过我知道个大概,印尼海啸的时候,我家一个亲戚最中国灾害救援队去进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据他说那场面相当惨烈,受灾最严重的班达亚齐整个市都不见了,后来我曾在Google地图上量过,摧毁的深度大概在15到20公里的样子,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个大体的概念,祝您好运!
2. 印尼海啸退潮多少米
有10余米高。印尼海啸是指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沿岸部分地区大海啸,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伤,287人失踪,74100人无家可归。
3. 如果新西兰的基督城发生了海啸,海啸可以冲上岸多远
亲爱的朋友:
海啸冲上岸多远,取决于海啸的大小。06年的印尼海啸,海水冲上岸200米左右。非常可怕。所以,外出旅游,注意安全。不过遇到这种天灾,只能求告上帝了。
他立高天,我在那里;
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
上使穹苍坚硬,
下使渊源稳固,
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
立定大地的根基。
(箴言 8:27-29 和合本)
求告这位为沧海定界限的神吧!
4.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给印尼带来了多大的损失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因为印尼苏门达拉岛一带海域发生了剧烈地震而导致的惊天海啸,当时印度洋沿岸掀起了10多米高的惊涛骇浪,瞬间席卷了8个国家,至少15.6万人瞬间在灾难中丧生。印尼在这次灾难中受损特别严重,据当地政府统计,失踪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238945人,确认死亡的有11万多人,失踪的人数则有12万多人。
根据印尼海啸之后统计的数据,这次海啸导致的遇难者总人数不少于29.2万人,印尼的失踪和遇难人数接近24万,仅次于印尼的是斯里兰卡有接近31000人遇难,失踪5637人;印度失踪和死亡人口为16000多人,泰国5393人遇难、马尔代夫82人、索马里298人、马来西亚68人、缅甸61人也在灾难中遇难。
5. 印尼海啸丨巨浪冲上陆地,下一浪直接到酒店区域,把车扫翻
▲视频丨 印尼万丹发生海啸 源自梨视频( 视频数据有更新 )
据CNN报道,根据印尼国家抗灾署消息,当地时间12月22日晚,一场因火山爆发和满月潮汐共同作用的海啸袭击了印尼万丹省的板底兰、西冷以及楠榜省南部。截至23日15:00,海啸已造成至少168人死亡,745人受伤,30人失踪,死伤人数可能仍将继续上升。
▲海啸过后 一片狼藉 图据CNN
据海外网消息,灾情发生后,中国驻印尼使馆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核实灾区中国公民情况。截至目前,尚未收到中国公民在海啸中伤亡的报告。
此次海啸还造成至少558栋房屋,9家酒店被严重损毁,60家餐厅和350艘船只受损,居民区及旅游区均遭到海啸袭击。
“我们还在收集信息。”印尼国家抗灾署发言人苏托波·普沃·努格罗霍称,“遭受袭击最严重的是板底兰区海岸,包括丹戎莱森海滩、卡利达海滩等地区的居民区和旅游区。”
据路透社报道,印尼相关部门警告称,巽他海峡海岸地区的居民及游客仍需远离海滩,在25日前还有潮水预警,喀拉喀托火山当下仍处于活跃状态。
房屋损毁,道路阻塞,救援困难海啸袭来时,挪威摄影师安德森正在拍火山照片。
突然看见巨浪袭来,“我赶紧跑,海浪很快扫过海滩,冲上陆地15到20米远。下一浪就直接到了我待的酒店区域,还把路上的车扫翻了。我跟家人穿过森林和村庄,撤到高处,当地人照顾我们。谢天谢地,没有受伤。”安德森在社交媒体上称,“这是我跟海啸的第一次相遇,希望也是最后一次。”
6. 印尼海啸是什么时候发生
印尼海啸主要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
这场海啸是由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9.1级地震引发的。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早上7:58:53,震中位于苏门答腊岛以西北近海海底,距离印尼西苏门答腊省巴东市以西北9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发生后不久,就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席卷了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
这场海啸对印尼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海啸巨浪高达10余米,袭击了印尼12个省市,包括旅游胜地尼亚斯岛和苏门答腊岛北部沿海地区。据印尼政府统计,此次海啸造成23.9万人死亡或失踪,数百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100亿美元以上。这是印尼历史上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全球近年来最为严重的海啸灾害之一。
总的来说,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海啸是一场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给印尼和周边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这场海啸提醒我们,自然灾害是无情的,我们需要加强预防和应对能力,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7.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海域的9级地震并引发的海啸的震中位置在首都雅加达什么方向相距多少千米处
当时印尼海啸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关于海啸的读书报告,不然删节后摘一些帖给楼主看下吧:
关于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严重摧残生命,造成财产损失。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
它们同风产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异的。微风吹过海洋,泛起相对较短的波浪.相应产生的水流仅限于浅层水体。猛烈的大风能够存辽阔的海洋卷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动深处的水。而潮汐每天席卷全球两次.它产生的海流跟海啸一样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啸并非由月亮或太阳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动所产生,或由火山爆发、陨星撞击、或水下滑坡所产生。海啸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够超过每小时700千米,可轻松地与波音747飞机保持同步。虽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啸并不危险,低于几米的一次单个波浪在开阔的海洋中其长度可超过750千米这种作用产生的海表倾斜如此之细微,以致这种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经意间就过去了。海啸是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通过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浅水中它会达到灾难性的高度.
不管源自何处,海啸都要经历三个部分交叉却又有显着差异的物理过程:首先,由某种搅动水体的力产生海啸。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然后,海啸从爆发源附近的深海处传到浅海岸地区。在开阔的海洋中海啸波的速度可以超过每小时700千米,令长度一般的海滔相形见绌,从一个浪头到另一个浪头的距离有时竟超过100千米。但是因为在开阔的海面上浪头的高度小于1米,所以对过路船只并不能造成什么损害。最后,淹没陆地。沿着海滨,灾害性的海浪可能冲上海岸,横扫一切,引起的生命、财产损失比地震本身还大。在这些过程中,人们对传播阶段了解最多,然而产生过程和淹没过程却难于进行计算机模拟。在预测未来远源海啸将会袭击何处以及指导灾难调查和营救过程中.精确的模拟都是非常重要的,其重点必须放在可能会遭到最严重袭击的地区.
总的来说,海啸可分为4种类型。即由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中国地震局的材料表明,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属于此种类型。而本次印尼的海啸,正是海底地震引起的“下降型”地震海啸。
历史迹象表明,海啸引起的灾难面广而且是毁灭性的。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冲击了整个太平洋。猛烈的海啸能到达非常远的地方:能将毁灭性的能量从其源头传到数千千米之外海岸。夏威夷因其处于海中央.极易遭到这种席卷整个太平洋的海啸的袭击.自1895年以来.12次灾害性海啸袭击了夏威夷。在最惨重的海啸事件中,源于几乎达3700千米外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的杀人波浪于1946年在夏威夷夺去了159人的生命(见后面框内文字)。来自如此遥远的海啸都能够出乎意料地造成灾难。
历史上部分重大海啸
时间 地点 浪高 成因
1586年7月9日 秘鲁 24米 地震
1746年10月28日 秘鲁利马 24米 地震
1854年12月23日 日本东海道 28米 地震
1871年3月2日 印尼苏拉威西 25米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1877年5月10日 智利 21米 地震
1896年6月15日 日本三陆 38米 地震
1899年9月10日 阿拉斯加湾 60米 地震和泥石流
1917年6月26日 萨摩亚群岛 26米 地震
1933年3月2日 日本三陆 29米 地震
1946年4月1日 阿留申群岛 35米 地震
1960年5月22日 智利 25米 地震
1964年3月28日 阿拉斯加湾 70米 地震
1994年6月3日 印尼东爪哇 60米 地震
1998年7月17日 巴布亚新几内亚 49米 地震
减少海啸危害依赖预报
目前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做得不错。当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将地震的位置、震级和类型输入电脑,即可分析出它是否会造成海啸、海水波动程度及其传播方向,然后就可尽快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预警,通知居民撤离。1946年,Alentian群岛位域的一次地震激发起一场海啸,海啸掀起的巨大波浪导致了夏威夷群岛上159人丧生。作为反响,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NOAA)事后在夏威夷建立了一个海啸报警中心站。 1964年,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爆发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酿成了一场海啸大灾难,这使得阿拉斯加、加利檑尼亚、俄勒冈州的111人丧生。此次惨案发生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监测委员会在阿拉斯加_州辟建了第二个海啸报警中心站。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曾在日本造成严重破坏。目前日本地区每当发生较大地震时,日本政府都对其后的海啸进行严密监视,确定是否发出海啸警报。而在环太平洋,也已经设立了一些海啸的监测系统。例如美国,设立的海底记录仪,在海啸浪峰通过的时候.海底记录仪就根据压在其上之水的额外数量探测出压力的增加。就是在6000米深处.这种灵敏的仪器也能探测出不高于仅仅l厘米的海啸。船舶和风暴引起的波浪不会被它探测出来.因它们的波长短,并且就像潮流一样.其压力的变化不能传播到洋底。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和日立造船技术研究所在离日本高知县室户岬1 3千米的太平洋海面上,设置一座“GPS海啸仪”的实验装置,实时捕捉巨大地震引起的海啸。该实验装置是一个全长约16米、直径3.4米的圆筒形特大浮标,上部7.5米露出海面,顶端的GPS天线可接发卫星的信号,并每秒测定出海面的变化,精确到2厘米~3厘米,传送到室户岬测侯所的基地局,由研究小组判定是否发生海啸并报告给有关部门。据说在海啸到达陆地前约1 0分钟就能观测海啸。将来把该浮标装置设置到更远的海域,以便更早地预测海啸的发生毒制定防灾对策,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 灾害地质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GPS海啸仪诞生 海洋世界2004.5
3. 海啸 Gonz.,FI 冉隆华 科学(中文版) 1999
4. “死亡之波”—海啸成因探索 王建华 Monas.,R 世界科学 1999
5. 追根寻源话海啸 高华根 地球 1989
6. 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地震引起海啸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涨洪由 李怀英 国际地震动态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