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棕油库存多少钱一吨

印尼棕油库存多少钱一吨

发布时间:2025-04-05 16:32:11

1. 棕榈油期货的套利分析

豆油与棕榈油跨品种套利理论基础与价差分析
作为国内期货市场主要油脂期货品种,豆油和棕榈油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两者既有共性也有独立的特性,这也是两者可以进行套利的一个前提。所谓共性是指两者都以食用为主,利用农作物和植物的果实加工榨油后,用以民用消费。而不同之处在于因生产原料不同两者在消费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季节差。在我国豆油全年消费比较均衡,一般在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豆油消费较旺盛,而棕榈油因熔点高,在冬季进入消费淡季,消费量较小,因而在夏季棕榈油为增加相对豆油的竞争力,其价格一般相对较低。两者因季节性产生的价差给套利交易提供了机会。
另外他们都可以用来制备生物柴油。在全球的生物柴油原料中,亚洲主要是棕榈油;欧洲以菜籽油为主,进口亚洲的棕榈油也占一部分;南美及美国则主要以豆油为主。
在食品工业中他们也具有一定可替代性。如奶油的制作,棕榈油可直接乳化,豆油则需要氢化,因为氢化会产生反式脂肪酸,而乳化不会,现在奶油的原料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棕油。
从豆油和棕榈油期价的走势上看,自棕榈油上市以来,其期货价格就紧随豆油的期价走势,两者同涨同跌的趋势明显,之间相关性极高(如下表)。豆油价格高于棕榈油价格,豆油和棕榈油价格走势的趋同是进行套利的基础。

根据历史价差分析,通常情况下豆油和棕榈油5月合约的价差高点出现在9-11月份,而低点出现在1-3月份左右。如下图(该图剔除了交易量较低的时段)。

09~11年,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一直处于一个区间波动的状态,波动幅度一般在800点左右。一年中出现高价差的时间段,通常是在每年的夏季,这段时间是我国棕榈油食用消费旺季。为获得相对豆油更有竞争力的销售状况,其与豆油的相对价格需较低,两者价差因此会出现高于1200点的情况。而低于700点的价差出现时间较短,一般是在每年的冬春季节。但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价差高点超过2000,造成今年如此高价差的主要原因有:
1、棕油主产国库存巨大。如下图是马来西亚今年月度库存变化,自6月起,库存增加迅猛。1~9月马来总产量为1316万吨,而10月是棕油产量高峰,该库存在10月可能继续上升。
2、大豆减产导致豆油跟涨。USDA10月报告预估2012/13年度美豆产量为28.6亿蒲,低于11/12年度的30.94亿蒲,2012年初至10月19日收盘美豆上涨幅度达25.76%(11月合约),国内豆油上涨约8.73%。
3、国内食用油禁止搀兑棕油及餐饮行业不景气导致食用需求下降。之前棕榈油在国内的烹饪需求约占25%,食品加工及方便面生产需求占50%,烹饪用量缩减了约50万吨以上,占我国棕油整体消费的近10%。

但是高价差终将回归,原因如下:
1、明年南美大豆将增产,据美国农业部10月份的预测,12/13年巴西、阿根廷产量达1.36亿吨,比11/12年度增加26.51%.,这样的话,明年大豆在供应上将会比较充裕,从而对豆油价格造成压制。
2、国内食用油供应充足压制豆油价格。我国月均食用油需求在210万吨左右,目前国储有约550万吨食用油储备,加上每月大豆压榨出油约110万吨,以及其他油品及进口毛油补充,中国食用油供应不会出现短缺。
3、印度棕油消费量快速增加。印度的棕榈油食用非常普遍,其用量是豆油的2倍以上。印度的棕榈油进口上升速度较快(如下图)将弥补我国食用消费量的下滑。

4、全球棕油制备生物柴油增加。马来西亚政府拟将生物柴油含量由5%提高到7~10%,这将增加约40~60万吨棕榈油消费量。12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约1890万吨,比11年小幅增加10万吨,而棕油使用比例在逐步增加。当原油与棕油的价格相当时棕油制备生物柴油会相当有竞争力,目前布伦特原油约在855美元/吨,而马盘期货棕油价格在809美元/吨,已具竞争力。
5、马来西亚自明年1月1日起将实行新关税政策(采用同印尼一样的从价征税方法,但税率比印尼更低),该政策将大幅降低出口关税,从而刺激全球棕油消费,并挤占部分豆油消费。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豆棕价差将会回归,目前存在着极好的套利机会。

2. 可否咨询现在油葵价格是多少

近期油葵价格5.4左右一公斤,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含油率不同价位也有所出入。


一、国内油葵及其产品2014年回顾


回首2014年,国内油葵行情走势疲软,价格持续下跌。对于农户而言,往事不堪回首,今年大部分时间油葵处于下跌通道,仅年底最后迎来一波反弹,收复小部分失地,截止12月31日,国内油葵价格4800元/吨,较去年的5180大跌380元/吨。
1、2014年行情回顾


2014年国内油葵价格走势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至11月初,国内油葵震荡缓跌。由于国内葵花油粕走势疲软,压榨基本无利可图,油厂开机意愿较弱,采购原料非常有限,油葵需求不佳,农户为吸引采购,不得不降价出售。截止11月4日,国内油葵均价由5180元/吨跌至5000元/吨,下跌180元/吨,跌幅3.47%。
第二阶段:11月上旬至12月上旬,国内油葵跌势加快,今年原油暴跌,拖累大宗油脂纷纷走低,葵花油也难善独
身,且今年豆粕大跌,葵花粕也跌跌不休,油厂压榨处于亏损局面,多处于停产停收状态,油葵需求迟滞,另外,今年哈萨克斯坦进口油葵低价位入市,主产区新
疆、内蒙已有大多油厂采购进口油葵来代替国产油葵,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截止12月18日,国内油葵均价从5000元/吨下调至4740元/吨,下跌
260元/吨,跌幅5.2%。
第三阶段:12月下旬,国内油葵止跌反弹。受种植效益不佳及不良天气影响,2014年油葵种植面积较去年再次
减少,产量小幅下降,且12月下旬以后,主产区油葵供应已基本进入尾声,农户及贸易商持货量已不多,而此时,收购商也开始有存货意愿,大型油企收购价也高
于预期,年底,油葵价格迎来一波温和反弹,截止12月31日,国内油葵均价从4740元/吨反弹至4800元/吨,涨60元/吨,涨幅1.26%。
2、2015年油葵市场展望


2014年9、10月份美国大豆丰收上市,产量创历史新高,目前南美大豆种植天气良好,2015年3-5月也将丰产上市,全球大豆供应压力难消,预计
2015年国内豆油、棕榈油及豆粕行情走势难以乐观,葵花油粕行情预计也将受累,走势不佳,下游产品疲软,或将继续影响油葵行情。不过,2015年上半年
油葵货源仍不多,加上经过2014年的大跌,出于种植收益薄弱,部分农户或将转向种植其它农产品,2015年油葵种植面积将进一步下降,油葵产量将也将继
续下降,这将给油葵提供支撑,继续下跌的空间不大,如果供应量较小,下半年或有适度反弹的可能。预计2015年油葵行情不会有太大的涨跌,均价或将在
4700-5200区间震荡。
二、葵花油2014年行情回顾
时间过的风驰电掣,转眼2015年已经到来。回首2014年,国内葵花油价格整体走下行通道,截止12月31日,国内葵花油均价下调至8150元/吨,较去年的9453跌1303元/吨,跌幅13.78%。


1、葵花油2014年行情回顾


第一阶段:(1月-3月中旬),油葵产量有所减少,且压榨无利可图,油厂开机率偏低,葵花油产出量不多,且1月份适逢春节,葵花油需求尚可,油厂出货心态良好,提价意愿较强,葵花油迎来一波温和上涨。截止3月12日,国内葵花油出厂均价从9433元/吨震荡上调至9493元/吨,上涨60元/吨。


第二阶段:(3月下半月至10月),因美国大豆产量创纪录及南美新季大豆播种加快,天气良好,丰产在望,打压美
豆不断下跌,加上原油暴跌,国内豆油、棕榈油持续下跌,导致买家在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前进行备货的兴趣索然,且当时港口进口毛葵油库存数量颇大,量多
价低,买家观望情绪浓郁,需求始终疲软,油厂出货意愿较强,令国内葵花油行情滞涨,并且持续下跌,回吐第一阶段所有涨幅。截止10月底,葵花油均价从
9493元/吨大幅下调至8075元/吨,下跌1418元/吨,跌幅14.93%。


第三阶段:(11月至12月底),元旦、春节临近,国内小包装油销售迎来最后一波备货小高峰,葵花油的需求逐渐上
升,而油厂手中葵花油库存量并不大,出货心态良好,挺价意愿较强,使得葵花油跌势暂缓,出现温和反弹,不过,由于节前备货量不如往年,备货量不大,限制反
弹空间。截止12月31日,国内葵花油均价从8075元/吨反弹到8150元/吨,涨75元/吨,涨幅0.92%。
2、海关进口情况:


2014年国内葵花油总进口量在406742.7吨,较去年的435929.8减少29187.1吨,年比减少至7%,随着国内油葵产量连年下滑,2015年葵花油进口量下降势头或放慢,预计保持在40万吨附近。具体表格如下:


往年国内葵花油进口量情况:2009年152780.7吨,2010年 136853.4吨,2011年71987.1吨,2012年106301.8吨,2013年435929.8吨,2014年406742.7吨,六年均值为218432.58吨。


2014年进口葵花油分月份统计:1月份63411.8吨,2月份25388.3吨,3月份2881.8吨,4月份
35228.8吨,5月份88677.2吨,6月份81909.4吨,7月份58554.6吨,8月份34243.4吨,9月份5385.4吨,10月份
2633.0吨,11月份4418.7吨,12月份4010.5吨。


3、2015年葵花油市场展望


(1)全球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利空于油脂行情

当前全球植物油供应充裕,今年全球大豆产量乐观,2013年南美春节大豆及美国秋季大豆已然丰产,而南美新豆从播种进度及播种天气来看,有望再创下历史最
高纪录,《油世界》称,全球2014/2015年度10种主要油籽产量料攀升4.3%,至创纪录水平。预计全球2014/2015年度油籽产量料增至
5.197亿吨,高于2013/2014年度的4.982亿吨。全球10种主要油籽的压榨量预计将增加3.6%,至4.249亿吨,其中大豆压榨量料从
2.378亿吨跳增至2.533亿吨。同时报告显示,全球2014/2015年度油籽年末库存料增至1.02亿吨,高于上一年度的8490万吨,全球油脂
供应非常充沛,这就构建了来年油脂整体偏空格局。


(2)、原油暴跌,将拖累小品种油脂市场

生物燃油前景黯淡,原油暴跌对棕榈油走势构成拖累的现象难以消除,马来西亚海关将毛棕榈油出口关税豁免延长至2015年1月,参考价为2124.53林吉
特/吨,暗示政府对后市出口前景的担忧。另外,印尼方面,今年棕榈油期价下滑未能阻止相关公司继续扩张种植面积的步伐。国际知名分析机构油世界最新报告显
示,预计2014/2015年度印尼棕榈油产量将达到322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预估为3190万吨,上一年度为3050万吨。而全球丰产格局仍会整体
延续,供应宽松的氛围令部分投行已重新下修国际棕榈油价格预判,如新加坡华侨银行将2015年棕榈油价格前景较前期下调11.5%至2300林吉特/吨。
此外,就豆油、棕油价差角度来看,当前两者现货标准等级价差平均不足700元/吨,部分地区在500元/吨左右,仍大幅偏离历史均值水平,暗示棕榈油依然
面临被替代的空间。鉴于棕榈油自身基本面熊性不改、外在因素原油市场弱势依旧,预计2015年棕榈油市场难有起色,从而对其他小品种油脂市场形成冲击。


(3)、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国内油脂市场上阴霾犹在



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势头较好,但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出现停滞不前现象;受金融动荡及地缘政治危机影响,新兴经济体增速继续放
缓,但改革力度较大的印度经济表现较好;发达国家物价低位徘徊,新兴经济体仍存在较大通胀压力;全球贸易低速增长,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2015年,再
工业化有望推动美国经济继续扩张,结构调整将会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但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会对新兴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发达国家高负债及主要经济体潜在增长
率下移也将对世界经济构成一定不利影响。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表现将好于2014年,但仍属缓慢复苏。具体就中国而言,2015年国内将维持经济平缓下
滑的局面,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将在7.0%以上,略低于2014年的增长水平,创近20年以来新低。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因素仍较多,国内油脂市场上
阴霾犹在。
4、2015年葵花油市场价格走势展望


综合来看,受全球大豆供应增加影响,2015年油脂市场仍将受到压制,作为小品种油,葵花油与豆油、棕榈油价差不断放大,葵花油价格均远高于豆油、棕榈油
等其它油脂,性价比劣势突出,或抢占葵油部分市场份额。加上,若2015年进口毛葵油源源不断涌入国内,也将给葵油市场带来强力冲击,预计2015年葵油
行情难有大的改善,但葵花油作为小品种油,有一定的独立性,继续下跌的空间或已经不大,整体或在低位震荡徘徊蓄势。


三、葵花粕2014年行情回顾


回顾2014年,葵花粕先小涨后大跌的过程,整体呈现弱势下跌态势。截止年末,43蛋白葵花粕下调至1876元/吨,较去年同期2139元/吨,下跌263元/吨。


1、葵花粕2014年行情回顾


2014年国内葵花粕价格走势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月份至3月初):葵花粕行情迎来温和上涨。由于油厂开机率偏低,葵花粕供应量有限,加上葵花油偏弱,油厂在压榨亏损情况下,提高葵花粕价格意愿强烈,因此,国内葵花粕价格逐步上涨,均价从2138元/吨上调至2183元/吨,上涨45元/吨,涨幅2.1%。


第二阶段(3月上旬-4月上半月):葵花粕行情滞涨回落。养殖户在长期性亏损阴影下,补栏意愿较弱,畜禽类存
栏率较低,而水产养殖也处于复苏初期,尚未完全恢复,饲料终端需求不佳,葵花粕成交清淡,需求不支持,葵花粕行情涨势受阻,并转跌。截止4月15日,国内
葵花粕均价从2183元/吨降至2050元/吨,下跌133元/吨,跌幅6%。


第三阶段(4月下半月-7月中旬):美豆需求强劲,刺激美豆出现技术性大幅反弹,豆粕迎来反弹,加上,国内生猪养殖效益缓慢回升,且随着天气逐步回暖,南方水产养殖需求启动,葵花粕成交也明显好转,令国内葵花粕再度迎来一波反弹,均价从2030元/吨反弹至2120元/吨,上涨90元/吨,涨幅4.43%。


第四阶段(7月下旬-12月底):美豆产量创纪录及南美新季大豆播种加快,令美豆承压下挫,国内豆粕现货也大
幅回落,同时今年水产养殖需求不如往年,且中国反腐力度加大,“八项规定”的出台对餐饮业的影响明显,且今年疫情较为严重,导致生猪及禽蛋存栏明显下降,
粕类需求疲软,打压葵花粕一路下跌。截止12月31日,国内葵花粕均价从2120元/吨回落至1874元/吨,下跌246元/吨,降幅11.60%。


2、2015年国内葵粕市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1)、全球大豆丰产压力大。因2014年秋季上市的美国大豆大获丰收,美国大豆丰产消化压力难消。2015年美国农
民继续加大大豆播种面积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后期南美大豆产量将达到高水平,2015年美豆仍可能在低位徘徊较长一段时间,2015年一季度大豆价格预期
将出现下跌,之后将震荡走低,价格也将远远低于前几年的水平。如果天气正常,2015年上半年在南美大豆丰产上市压力显现之后,美国CBOT大豆价格跌至
900美分一线的风险较大,6-8月份随着美豆上市前天气炒作涌现,市场或出现一波较明显的反弹行情,至9月份美豆上市之后可能再度走低,国内豆粕现货下
跌压力较大,届时也将拖累葵花粕行情。


2)、养殖业整体疲软。去年猪肉消费量增幅不明显,终端猪肉需求持续低迷,2014年以来猪肉消费市场持续低迷,旺
季不旺;生猪价格不断下跌,养殖利润快速减少,生猪养殖持续亏损,亏损程度之深,历史罕见,且冬季口蹄疫肆虐,生猪、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14年均有不同
程度下降,从生猪存栏环比变化率来看,截止2014年11月份,国内生猪存栏量475812万头,较去年同期518260万头减少42448万头,降幅
8.2%,低于3年平均的501664万头,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49227万吨,较去年同期56049万头减少6822万头,降幅12.17%,也低于3
年平均的53362万头。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49227万吨,较去年同期56049万头减少6822万头,降幅12.17%,也低于3年平均的53362
万头。由于2014年生猪整体养殖利润不理想,加上不少生猪主产地由于环保压力加大,需要拆迁、改建许多养殖场;随着大型养殖场在劳动效率和饲料成本方面
优势进一步显现,小猪场和散养户也在不断退出,养殖业规模有所减少。因此,2015年生猪养殖量增幅恐难以乐观,但总体或高于2014年。
3)、 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弱于预期,2015年国内经济将维持平缓下滑的局面,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将下滑至7.0%左右,2015年宏观经济难以给葵粕市场提供太多的支持。


3、2015年葵粕价格走势展望


由于全球大豆丰收在望,大豆到港成本降低,豆粕价格震荡下滑,2015年豆粕或在2500-3200元/吨的低位徘徊较长时间,受此影响,葵粕价格走势也
不容乐观,全年仍可能弱势运行。具体而言,当前南美天气良好,南美大豆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而且美国2015年大豆播种面积预期增长,2015年一季度大豆
价格预期将出现下跌,且2-5月份国内养殖需求也是淡季。预计上半年葵粕价格可能继续震荡下滑,2015年6月中旬-8月份可能因货源紧张、后期需求放大
及美国大豆生长期的天气炒作出现适度反弹上涨行情。但由于大豆/玉米比较较高,今年美国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较高,播种面积将再创新高,如果天气良好,美国
新豆9月份上市之后,豆粕价格还可能再度下滑,届时葵花粕行情也将受累下行。

3. 棕榈油国内紧俏吗

10月份棕榈油产地持续降雨,叠加季节性减产临近,市场担忧提前减产将助力期价上行。但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马棕产量创年内新高,且库存涨至近3年高点。国内棕榈油库存也迅速累积至历史同期高点,国内外供应宽松。
产地库存走势分化
上半年印尼为保障其国内植物油供应,限制出口,导致棕榈油胀库,随后通过降低关税刺激棕榈油出口,重新与马棕出口形成竞争,产地库存走势分化。8月份印尼棕榈油出口433万吨,库存环比下降31%至404万吨,库存压力降低,但同比仍增加18%,处于历史同期中位区域。船运机构数据显示,9月印尼棕榈油预估产量达450万吨、消费量185万吨,出口回归正常,为258万吨,9月印尼棕榈油库存止跌或小幅累积。另外,马来西亚棕榈油持续累库,截至10月底,马棕库存涨至240万吨,触及近3年历史高位。整体看,产地供应仍相对宽松。
季节性减产期到来
今年“三峰”拉尼娜现象给棕榈油产地带来了更多降雨,10月初马来西亚大部分产区降雨超过历史均值,上旬马棕的确有减产趋势,不过中下旬天气好转后产量恢复,丰沛降雨未阻其连续增产步伐,10月马棕产量达181万吨。
但是,随着11月后进入棕榈油季节性减产期,马棕产量将逐步下滑。
随着高库存的释放,印尼棕榈油出口压力缓解,开始逐步提高CPO参考价。11月下半月印尼将CPO参考价升至826.58美元/吨,导致CPO出口税从18美元/吨涨至33美元/吨,并触发征收85美元/吨的出口Levy税,导致印尼与马来西亚的棕榈油价差进一步走扩。且国际棕榈油较豆油贴水450美元/吨,生物柴油商业掺混利润良好,需求有望保持旺盛。船运机构数据显示,11月上半月马棕出口环比增加10.7%—12.7%,下半月马棕更具价格优势,出口预期乐观。年内马棕库存或已见顶,后期供应将逐步收缩。
国内油脂供应趋松
随着印尼降低关税刺激出口,国际棕榈油价格大跌,我国棕榈油进口利润大幅改善,贸易商采购积极性增加,三季度棕榈油到港显着恢复。海关数据显示,9月到港62万吨,国内棕榈油快速累库,截至11月15日,库存涨至82.8万吨,环比增加23.8万吨。近期人民币升值,进口成本下降、利润改善有利于刺激进口需求,11月我国棕榈油进口预估58万吨,随着气温降低,替代需求下降,棕榈油供应将保持宽松。

4. 豆油还能涨价吗为什么会这样

纸币贬值 ```````貌似是和谐出来的
涨是一定又一定的事情 一定还会疯涨的 现在是一天涨1块啊 够彪悍的说 积累点也行 不要太多就好 咯 长多了的话 国家就乐子大了的说 不过好像要到几十块才行呢 ```````
诶 咱们都学学原始人吧 他们都不吃油的说 活的也满好 ``````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国际市场食物油价格也呈现上涨趋势。豆油、菜籽等期货价格不断创出新高,批发和零售价格也紧随而上。不少食物油出口国在分享上涨带来的红利同时,也出现了本国市场价格高企所引发的通胀的隐忧。

1.国际期货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连创新高,近期价格处历史高位。

今年以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类品期货、加拿大温尼伯商品期货交易所(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货等国际上有影响的食物油期货价格指数出现了大幅上涨趋势。

大豆是食物油的基础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期货品种。而菜籽油、棕榈油等在国际市场都是被看作为替代品。因此,这里以CBOT大豆市场为例来说明价格走势。从1月3日开市,到7月13日,开盘700.7,最高948.3,最低671.3,收盘948.1,上涨257.6(单位均为美分/蒲式耳),涨幅36.7%。其走势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月10日CBOT大豆指数的最低点671.3美分/蒲式耳(1蒲式耳大豆=27.100公斤)一直炒至2月22日的最高点813.5美分/蒲式耳,最大幅度为142.2美分/蒲式耳。主要炒作因素是美国职业农场主组织(Pro Farmer)在其间抛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国新产季大豆的种植面积可能急剧减少860至940万英亩。第二阶段:从4月24日的最低点732.2美分/蒲式耳开始,一直爆炒至6月18日的最高882.4美分/蒲式耳,最高幅度达150.2美分/蒲式耳,而这一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天气。天气因素炒高了100多美分/蒲式耳。第三阶段:从6月22日的最低点817.4美分/蒲式耳一直炒作到7月13日的最高点948.3美分/蒲式耳,其最大波幅为130.9美分/蒲式耳。期货价格创下了三年来的新高。这主要是因为6月2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一份令所有市场人士大跌眼镜的报告,即:美国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预计为6408.1万英亩,较三月份的数据大幅削减305.9万英亩,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测的6783.8万英亩的平均值(预测区间为6600—6900万英亩)。当天CBOT大豆各合约一度涨停开盘。

经过市场有计划地进行播种面积——天气状况——播种面积的三个阶段炒作,使得CBOT大豆上升近260美分/蒲式耳。值得注意的是,以前CBOT大豆是上涨——种植面积增——下跌——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的循环模式,而现在出现了新情况是上涨——种植面积减少——再上涨——再减少种植面积的恶性循环模式。

7月,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预计全球2007-2008年度大豆产量达到2.221亿吨,低于6月预测的2.253亿吨,也低于2006年的2.361亿吨。事实上,除了巴西之外,全球其他几个大豆主产国的大豆产量均有程度不等的减少,其中美国大豆产量调低至7140万吨(6月预测7470万吨,2006年为868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为4700万吨(2006-2007年度为472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预计为1560万吨,也低于2006-2007年度的1620万吨。不过巴西大豆产量预计达到6100万吨,和6月预估值持平,也高于2006-2007年度的5900万吨。

从需求面看,全球大豆用量略微调低到了2.342亿吨(6月预测为2.343亿吨,2006年为2.252亿吨)。全球大豆出口预计为7550万吨,和6月预测持平,2006年为7050万吨,其中阿根廷大豆出口预计提高到1020万吨(6月预测860万吨,2006年为800万吨),巴西预计为2970万吨(6月预测2970万吨,2006年为2460万吨)。美国预计为2780万吨(6月为2940万吨,2006年为2970万吨)。这也将导致2008年9月底全球大豆期末库存降低到5187万吨(6月预测为5400万吨,2006年为6417万吨)。

总体看来,报告印证了市场近期对全球下一年度大豆供应吃紧的担忧,这也使得市场对于任何可能导致美国大豆单产降低或者南美大豆播种面积降低的因素都极为敏感。从最新的气象预报看,美国西部玉米种植带可能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而7月底和8月份正值美国大豆关键的结荚期和灌浆期,炎热干燥的天气将会导致大豆单产潜力受损。除了天气因素,美国大豆价格的上涨也是为了鼓励巴西农户增加播种面积。一般预计巴西新豆播种面积将会比2006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但是从雷亚尔汇率持续走强来看,这显然不利于巴西大豆种植收益提高,因为巴西大豆主要是用来出口,所以美元相对雷亚尔越是疲软,农户换回的收益就越少。现在雷亚尔汇率位于近7年来的高点,1雷亚尔可以兑换0.53美元,年底之前可能达到1美元兑换1.8雷亚尔。因此,在南美大豆播种季节开始前(也就是未来三到四个月里),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维持高位运行的几率很大,特别是如果美国中西部出现炎热干燥天气的情况下,以便能够鼓励南美农户尽可能增加大豆播种面积,弥补美国大豆产量下降带来的全球供应缺口。

加拿大WCE油菜籽期货、马来西亚BMD毛棕榈油期货等价格基本上与CBOT走势相同。自从2006年以来,马来西亚粗棕油期货价格飙升近80%,现货价格创下了8年来的新高。

2.三大因素支撑国际棕榈油价上涨

7月以来,国际棕榈油市场大幅上涨,24度棕榈油近月装运港船上交货(FOB)价格为每吨(下同)797.5美元,较前一周上涨22.5美元;33度棕榈油FOB价格为792.5美元,上涨22.5美元;44度棕榈油770美元,上涨10美元。

国际棕榈油市场上涨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的带动。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2007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数据,导致CBOT大豆市场大幅上涨,对BMD棕榈油起到支撑作用。第二、近期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大幅上涨,使得棕榈油在生物燃料行业的需求前景改善,吸引投机资金做多。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到2008年时强制要求在传统燃料中掺混生物柴油,并且打算提供补贴,确保生物燃料项目获得成功,这也对BMD棕榈油市场形成支撑。第三、印尼调高棕榈油出口基价,增加了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竞争力。印尼政府将毛棕榈油的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每吨(下同)622美元上调至676美元;24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676美元上调为746美元;33度棕榈油基准出口价格由此前的652美元上调至737美元。印尼上调棕榈油出口价格有利于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对BMD棕榈油市场有利。

3.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保持向上。

据德国《油世界》预计,2006/07年度全球10种主要油料作物的消费量预计将达3.96亿吨,高于3.92亿吨的同期产量。2007年全球油菜籽产量预计为5160万吨,高于上年的4720万吨。其中欧盟油菜籽产量预计达到1780万吨,上年为1610万吨;中国产量预计为1100万吨,低于上年的1270万吨。加拿大产量预计提高到980万吨,上年为850万吨;澳大利亚产量预计提高到140万吨,上年为51万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全球油菜籽消费量增长明显,预计为5220万吨,上年为4910万吨。油菜籽加工量预计为4900万吨,上年为 4610万吨。从期末库存来看,预计今年为470万吨,上年为530万吨,库存对用量比预计为9.0%,上年为10.9%。可见,今年全球油菜籽供应趋于紧张,整体价格趋势持续向上。

造成供需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市场对生物柴油的炒作,从而预期菜油、豆油、棕榈油需求将可能大幅增加,供需基本面将偏紧。这一点在去年末的市场反应中较为明显,在德国,随着能源价格下挫、植物油价格相对坚挺及2006年8月开始实施的每升9美分的能源税造成生物柴油生产利润下降等,导致了生物柴油消费量下降,菜籽油和油菜籽价格出现了短暂的下跌。今年以来,由于豆油、菜油、棕油价格的大幅爆涨,如此高的成本已失去了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意义。但是,不断有新的预测调高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这无疑将给油菜籽供应带来逼迫的气氛,为其价格居高不下提供依据。

4.周边国家食物油价格上涨带来供应紧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剧。

棕油是印尼人的主要食用油,但由于作为烹调油和生物燃料的棕油价格飞涨,很多印尼人因为买不起,只能改煮无油之炊。已经迫使很多印尼穷人改吃水煮、而不是用油炒食物了。

作为世界最大棕油生产国之一,印尼会从油价上涨中获利,但是因为国内食用油价格也水涨船高地上涨了三分之一,造成千千万万的印尼普通百姓负担不起。另外食用油价格上涨,也让经济政策计划官员担心会对通货膨胀带来冲击。未加工食品包括食用油价格今年6月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是构成消费物价指数的商品和服务篮子中,上涨幅度最大的一块。

印度是主要的植物油进口国,每年食用油需求的一半要靠进口来满足。由于今年油籽预计减产,这也使得印度对进口植物油的依赖性提高。印度食用油价格上涨,原因在于本地油籽产量降低,而且国际棕榈油价格创下数年新高,也带来明显的支持。

印度植物油价格近期持续走强,带来了国内通涨率指标的继续高企。到3月底,印度批发价格指数比一年前提高了6.39%,印度政府为了平抑通涨压力,已经将毛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70%调低到了60%,把24度精炼棕榈油的进口关税从80%调低到了67.5%。相比之下豆油进口关税仍然维持在45%。由于用于计算关税的基础价格依然维持在2006年7月份的水平上,这有助于降低这些食用油的进口成本,也有利于进口增长。

总体上说,国外食物油价格仍然处在上涨趋势之中,除了种植面积减少及天气因素以外,美元持续贬值、全球面临通胀威胁以及投资基金在期货市场兴风作浪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预计CBOT大豆市场很有可能达到1065美分/蒲式耳或1116美分/蒲式耳。

阅读全文

与印尼棕油库存多少钱一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文怎么说出伊朗 浏览:576
泰国机票到英国多少钱 浏览:575
印度铝的密度是多少 浏览:446
在越南怎么买农村房 浏览:963
印度手抓火锅怎么用 浏览:204
中国学画画的孩子有多少 浏览:786
伊朗将军是被什么武器 浏览:278
伊朗现在多少确诊病例 浏览:963
印度为什么称3哥 浏览:51
英国出场为什么是中国字 浏览:589
印尼虎和什么鱼 浏览:817
意大利着名汽车设计室有哪些 浏览:643
以公司名义为什么在英国买房 浏览:536
八百一十一意大利语怎么写 浏览:501
越南的国庆怎么过 浏览:850
碱性矿石分布在中国的哪些地区 浏览:847
意大利考证在哪里 浏览:897
如何从英国打电话到中国 浏览:826
中国汉堡设备多少钱 浏览:127
4500块印尼盾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162